凡事适度,“多”不一定就是好
从前,有一个自作聪明的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在吃饭时,年轻人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听说后,赶忙往菜里加了点盐,菜里的味道便鲜美多了。年轻人尝了尝,心里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加了盐。加一点点的盐味道便如此的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
回到家后,这位年轻人便抓了一把盐放进嘴里,吃了以后,又苦又咸又涩,并且伤了味蕾,年轻人从此以后失去了味觉。
盐能使菜的味道鲜美,但如果放得太多,菜就会咸得没法入口,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很多人却不懂,他们都盲目地喜欢一个“多”字,比如认为钱越多越好,却不知钱越多,快乐就有可能减少;比如认为房子越多越好,却不知房子的面积每增加一平米,绿地就减少一平米,而沙尘暴可能就多一次。
心灵小语
凡事要适可而止,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效果。因为“多”有时让人思想麻木,这样,便会“多”得其反。生活中很多恰到好处的“少”,更能够增加生活的韵味,更能使人心情舒畅,也更容易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少一分物欲,多一分安宁
某地流传着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
说的是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其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一位将军在这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平淡对人心清静的重要。
心灵小语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认为现代人物欲太盛,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是因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物欲更具诱惑力,如果不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任它随心所欲,就必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管不住欲望,就会带来痛苦和不幸
老虎和猎豹一同狩猎。天快黑了,猎豹说:“虎弟,我们的猎物已够多的了,现在就回家吧。”
“再等一会儿,我还想猎一只羚羊什么的,才猎了几只野兔,你就觉得满足了,真是没出息。”
突然,一只羚羊从它们身旁一闪而过。老虎立即撒开四腿,猛追过去。却不曾想,天黑路滑,脚下一松劲,滚下了山坡。
等猎豹赶到山坡下时,老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猎豹兄,请告诉我儿子一句话:即使拥有整个世界,一天也只能吃三餐,睡一张床。”说完这句话后,老虎便断了气。
心灵小语
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容易致祸!如果你能做到“身外物,不奢恋”,你就不会像伊索寓言里所讲的那样:“有些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过多的贪心,会使我们的生活陷入混乱,甚至是痛苦。
学会分享,付出才有快乐
一个妇人坐在一堆金银财宝上,但令人不解的是,她还是伸出双手,向过路的人们乞讨着什么。
神朝妇人的方向走了过去,妇人也向他伸出了双手。
“你已拥有如此多的金银财宝,还不满足?”神问。
“是的。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银财宝,但我没有丝毫的满足感,我还想有更多的钱财、荣誉、成功、爱情。”妇人回答说。
神从口袋里掏出了妇人所需要的荣誉、成功、爱情,一并送给了她。
两个月后,神又从这里经过时,看到妇人仍坐在那堆金银财宝上,向路人伸出双手。
“你之所求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吗?”神问。
“是的。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快乐!”妇人说。
“你如果真的想获得快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付出吧。”神说。
半年后,神又从这里经过,只见那妇人站在路边,她身边的金银财宝已经不多了,她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
妇人把金钱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失败者,把爱情给了失恋的人,最后,妇人自己一无所有。但妇人看着人们接过她所施舍的东西,满怀感激而去时,她笑了。
“你现在快乐了吗?”神问。
“是的,我现在很快乐。原先我一味乞讨,得到这个,又想得到那个,贪心使我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但我现在知道了。快乐就在我向别人付出时,他们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中。”妇人回答说。
心灵小语
付出也是一种快乐,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可惜很多人并不懂,他们以为拥有越多,幸福越多。事实上,在物质方面,给予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他才算富有,而是他给予人很多才算富有。担心丧失什么东西的贮藏者,如果撇开他物质财富的多少不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是一个贫穷而崩溃的人。不管是谁,只要他能慷慨地给予,他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一切给予别人,从而体验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有那种连最低生活需要也满足不了的人不能从给予的行动中得到乐趣。
放下贪念,不做欲望的蠢人
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三个年轻人坐在一个小酒馆里喝酒。他们看见一个送葬队伍经过,便让酒馆里的小伙计去打听打听是谁死了。
那位小伙计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快活’。他被一个叫‘死亡’的贼谋杀了。”
三人中年龄最大的那个人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这么害怕他?我可一点也不害怕。走,咱们一起去找‘死亡’,然后把他干掉!”
三人同意采取这一行动,相互握了握手。他们打算去找“死亡”,终止他的罪行。于是,他们向酒馆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死亡”的家伙。
酒馆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20英里,有一个村庄。最近,那里流行一种瘟疫,男女老少都死了。我敢肯定,在那个倒霉的地方,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叫‘死亡’的家伙。”
三个人站起来,朝那个村庄出发了。他们精神抖擞,情绪高昂。
他们刚走了几英里就碰上了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他们嘲笑那老太太的满脸皱纹和她脏兮兮的头发,还取笑她的破烂的衣服。尽管老太太神色惊慌,可是他们还是挡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们,给我让条路吧,”老太太哭喊着,“我告诉你们,‘死亡’正在跟着我,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赶快把路让开。”
“我们不会让开道的,”那个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死亡’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朋友,等我们找到他,我们一定要宰了他!”
“先生们,”那老太太说,“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死亡’的话,只要跑到那山顶上,到那棵老松树下一看就行了。”
听到这话,三个人放老太太走了。
他们跑到山上那棵老松树的下面,可是,他们没有找到“死亡”,却发现了一个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他们坐下来数着刚刚得到的宝物,很快就把寻找“死亡”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最后,那个领头的说:“我们必须看好这些宝物,小镇上的人会说我们偷了宝物。我们会被当做贼绞死的。这样吧,咱们现在抽签,谁抽到最短的签谁就到镇上去买吃的。另外两个就留下来看守这些宝物。明天我们就分了这些宝物,然后各奔东西,这样,谁也没法指控我们是贼。”
他们都赞同这一计划,抽了签。
最短的签被他们当中最年轻的抽到了。另外两个人给了他几块金币。他拿着金币到小镇买吃的去了。
两个看守宝物的人,很快想出了一个计划,他们打算待他们的朋友带着吃的回来时马上杀了他。然后,他们将先把食物吃掉,再把本该分成三份的宝物分成两份。
那个最年轻的人走到小镇,他想:“我要买一些食物,还要买一些毒药放进食物里。我的两个朋友吃了就会死掉,那些宝物就可以全部归我所有!”于是,他买了一种烈性毒药,他把毒药放进他买的食物和饮料中。
当天晚上,他回到朋友身边。
他刚走回来,他的两个同伴就扑向他,把他杀掉了。他们迅速把他的尸体埋掉。
“现在,”那位领头的说,“让我们放松一下,吃点东西吧。我们现在已经是富翁了。”他们把吃的、喝的摊在地上,得意地吃起晚餐来,他们没有觉察到食物有什么怪味道。
几分钟后,他们就中毒身亡了。
就这样,三个人都找到了“死亡”——这正是他们要寻找的那个“死亡”,像那个他们折磨过的老太太所说的那样,他们果真在那棵老松树下找到了它。
心灵小语
事实上,真正的杀手不是“死亡”,不是瘟疫,而是金钱!可惜在现代社会,三个年轻人的悲剧还在不断地重演着。人人都害怕“死亡之神”,人人都害怕瘟疫,却不知道比“死亡之神”和瘟疫更厉害的是人的贪心。贪心往往使人疯狂,使人利贪智昏,使人失去理性,以致最终被贪心所杀。
控制欲望,在利益面前要克制自己
在寒冷的北极冰原上,一位因纽特人在坚硬的冰上凿了一个洞,然后把随身携带的一把锋利的刀的刀柄埋进洞里,让刀刃露出洞口,并在刀刃上涂抹一层鲜血,最后用冰块把刀子埋好。
不一会儿,寒冷的天气就把这个小雪堆冻成了一个冰疙瘩。因纽特人满意地看看冰疙瘩,并往上面洒了一点雪,便转身回家了。
因纽特人走后不久,一只饥饿的狼闻到了血腥味,它很快就找到了冰疙瘩,狼以为冰疙瘩里是一只因受伤而死去的小动物,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舌头舔冰堆上的血迹,它希望将冰堆舔开,以刨出埋在里面的食物。
一会儿,狼就舔到了刀尖,但这时,它的舌头因为舔了冰块的原因,已经被冰得麻木了,没有了知觉,但狼的嗅觉并没有受到干扰,它闻到的血腥味越来越浓。狼欣喜若狂,它认为美味的食物就要到嘴了,于是舔食冰块的速度越来越快。
饿狼的舌头在刀尖上舔来舔去,它自己的血越流越多,血腥味又刺激着它更加疯狂地卖力地舔下去。
最后,失血过多的狼倒在了冰雪里,就在奄奄一息时,因纽特人来到了狼的身边。
“你太残忍、太卑鄙了!竟然用如此下流的手段来对付我。”饿狼挣扎着,用最后一丝力气对因纽特人说。
“不,不是我残忍,而是你太愚蠢,你是死在你自己的贪欲下的。”因纽特人说完,把剩下最后一口气的狼扔到了狗拉的雪橇上。
心灵小语
贪婪的人总是没有好下场,因为贪婪是一颗“毒瘤”,它腐蚀人的心灵,那些不知足的人只想着怎样去拥有更多,却没有想到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如果在利益面前不知道克制自己,而是一味疯狂地索取,那么你最终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沉重的代价。
放弃飞来的“横财”,得到的将更多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一位商人在一家医院探望自己生病的父亲后,又急匆匆赶去赴一个约会。在经过医院的走廊时,他腋下的皮包掉了,但这位商人却没有觉察到,因为他腋下还有商业谈判计划书和一份晚报。
到了约会地点后,商人才发现皮包不见了。商人很着急,连忙回头去找,因为皮包里不仅有10万美元,还有一份关于公司生死存亡的商业机密。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他自己丢的那个皮包。
原来,这个叫西亚娜的女孩,是来这家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药费。没有钱,妈妈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
晚上,无能为力的西亚娜在医院走廊里徘徊,她天真地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个好心人救救她的妈妈。
突然,一个从楼上下来的中年男人经过走廊时腋下的一个皮包掉在了地上,可能是他腋下还有别的东西,皮包掉了竟毫无知觉。
当时,走廊里只有西亚娜一个人。她走过去捡起皮包,急忙追出门外,那位男士却上了一辆轿车走了。
西亚娜回到病房,当她打开那个皮包时,她和妈妈都被里面成沓的钞票惊呆了。那一刻,她们心里都明白,用这些钱可能治好妈妈的病。
但是,妈妈却让西亚娜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皮包的人回来取。妈妈说:“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急他人所急;最不该做的是贪图不义之财,见财忘义。”
虽然商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妈妈还是抛下了孤苦伶仃的西亚娜。
西亚娜母女俩不仅帮商人挽回了10万美元的损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复得的市场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收养的西亚娜,读完大学就协助富翁料理商务。虽然富翁一直没委任她任何实际职务,但在长期的历练中,富翁的智慧和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使她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业人才。到富翁晚年时,他的很多投资意向都要征求西亚娜的意见。
富翁临危之际,留下一份令人惊奇的遗嘱:“在我认识西亚娜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时,我发现她们最富有,因为她们恪守着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这正是我作为商人最缺少的,我的钱几乎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得来的,是她们使我领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
“我收养西亚娜既不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请了一个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边,生意场上我会时刻铭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这就是我后来的业绩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我成了亿万富翁。我死后,我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西亚娜继承。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我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
心灵小语
弗·桑德斯曾说:“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西亚娜之所以能从一个孤女逐步成为商业人士,并进而继承了商人巨额的财产,这一切皆缘于她有良好的品德。假如西亚娜在拾到那笔钱后,把它据为己有,也许没有人公开站出来指责她,因为没有人知道她捡了那个皮包,但是,在道德法庭上,她一辈子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面对飞来的“横财”,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能彰显出你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你的品质将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不贪财,祸不来
有个猎人捕住了一只长相怪异的鸟,他想:如果我把这只鸟拿到市场上去卖,肯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尊敬的先生,如果你放了我,我会报答你的。”鸟向猎人哀求道。
“哈哈,原来你还会说话,那我就更不会放了你,会说话的鸟一定能卖出大价钱。”猎人欣喜若狂。
“如果你放了我,我将带你到一个藏宝洞里,那个洞里装满了你们人类喜欢的‘孔方兄’。”
“啊,你真是一只了不起的神鸟,连钱的绰号你也知道,可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的话呢?”
“你看,我脖子上就挂着打开那个山洞大门的钥匙。”
猎人一把扯下那把钥匙,在神鸟的指引下来到山洞,打开了山洞的大门后,猎人惊呆了,山洞里堆满了钱币,只是存放的时间太久,穿钱的绳索都已腐烂了。猎人俯下身子,拼命地往口袋里装钱币。
“先生,我得给你一条忠告:这些钱你可以无限制地往口袋里装,但你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下山,不然,你会和这些钱币一起变成石头。”说完,神鸟飞走了。
见到钱币早就红了眼的猎人,哪里还把神鸟的忠告放在心里,他拼命地装了满满一口袋钱币才离开山洞。猎人背着口袋在山路上走走停停,因为袋子太沉重,太阳快落山时,他还在半山腰上艰难地行走。很快最后一抹夕阳消失了,猎人和他所背的钱币一起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心灵小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警言却经常被现代人忘记,而那些忘记了的人,就有可能因为贪财而失去生命,用自己的人生结局印证了这句警言的真实性。事实上,古人当初造钱时,就在钱币中央留下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孔,其实是在向后人暗示,谁若贪财,谁就会掉进那个孔中。孔即是井,想想掉进了井中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所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给自己留下生的希望。
金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张三和李四行走在山道上,看到一个采药人背着采草药的筐子,慌慌张张地从一片树林里跑了出来,他们便赶忙拦住采药人,问:“你怎么啦?森林里有魔鬼吗?”
“我看到的那个东西比魔鬼还厉害,它能吃人。”采药人战战兢兢地说完,又准备拔腿狂跑。
“请告诉我们,那东西到底是什么,真能吃人吗?”张三和李四一前一后地夹住了采药人,非要问出个究竟不可。
“是一堆金条。”
“在哪儿?”张三和李四同时问道。
“就在森林里的那一块大青石下面。”采药人说完,夺路而逃。
张三和李四立即跑到森林里,找到了那块大青石,果然发现青石底下有一堆金条。
“这个愚蠢的采药人!”张三对李四说,“他竟然把贵如生命的黄金,说成是吃人的东西。”
李四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张三对采药人的看法。
“让我们想想办法吧。如果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把金条带回去,肯定不安全,必须在黑夜里悄悄地拿回家。现在,我们留下一个在这里守着金条,另一个回家去拿饭来吃吧。”
李四同意了。他跑回自己的家里,为自己和张三准备晚餐。
这时,守着金条的张三想,“真遗憾,现在这些金条有一半要分给李四,那么我就不能独吞了。不行,我得想个法子,在李四来之前,置他于死地,这样金条就全归我了。”想到这里,张三便偷偷地折断了一根粗树枝,准备在李四来时,趁他不备,一棍子击在他脑门上,李四肯定会当场毙命。
就在张三想着法子除掉李四时,正在家里准备晚餐的李四也在想:“假如没有了张三,那堆金条不就属于我一个人了吗?”于是,他把一些毒药撒在一只煮熟的老母鸡身上。心想:“张三是最喜欢吃鸡的,他见了肯定会三下五除二地把整只鸡吃掉,然后就毒性发作……”
李四提着那只有毒的老母鸡,高兴地来到了森林里,就在他接近大青石时,忽听背后“呼”的一声,李四扔掉手中的鸡,抱着脑袋躺在了地上。
“哼,你这愚蠢的家伙!”张三提着木棍从大树后走了出来,用脚踩了踩李四的尸体,说:“别怪我心狠,是那些金条要了你的命。”
“这鸡真香,我还真有点饿了。”张三拣起老母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一会儿,张三觉得自己胸口发闷,紧接着肚子也剧烈地疼痛起来,他这时才知道李四早已在母鸡身上做了手脚,可后悔已经晚了。
张三在临死前,断断续续地说:“采药人说的话多么对啊!”
心灵小语
这世上有一种杀人不见血的刀,那就是金钱。可惜在现代社会,张三和李四的悲剧还不断地被人类重演着。人人都害怕魔鬼,却不知道比魔鬼更厉害的是人的贪心。贪心往往使人疯狂,使人利令智昏,使人失去理性,以至最终被贪心所杀。
过度贪婪,注定自食恶果
一头死去的大象静静地躺在幽僻的恒河边,正巧被一只出来寻觅食物的野狗看见了。野狗高兴地想:“呵呵,我今天运气真好,可以饱餐一顿了。”
它快步来到大象身边,并用力朝着象鼻咬了一口,但是象鼻硬得就像根木头,野狗生气地破口大骂:“这是什么鬼玩意儿,居然咬不动。”
于是,它回头去咬象耳,没想到还是咬不动,转到象的腹部仍然咬不动,它东咬一口,西咬一口,大象的全身几乎都咬遍了,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被咬下一口的部位。
它哀怨地说:“怎么办,我快饿死了,怎么没有一个地方咬得动呢?这个怪物太讨厌了!”
最后,它找到了大象的屁股,再次用力一咬,这回居然咬动了,而且咀嚼起来就像刚刚活捉的小羊的肉,既松软又可口。
这会儿野狗开心地自言自语说:“这才像样,看来大象身上最柔软可口的地方,只有这里了。”
这只贪吃的野狗,从大象的屁股开始,不断地往里头钻食。
它从屁股吃到了象肚,当它吃完象的内脏,喝了几口象血之后,便舒服地躺在象肚里睡觉。它醒来时,想了想:照理说,该出去了。可是这么大的一头象我怎么能放弃呢?不如就待在里面吧!这样整头大象就都是我的了。
就这样,野狗在象肚里舒舒服服地住了下来。
可是它没料到,在烈日的照射下,大象的尸体开始紧缩,特别是送入空气的肛门处,已经越缩越小。
终于有一天,当野狗醒来时,象肚里居然一片漆黑。其实在这之前象肚里的肉质早就变硬,象血也早已经枯竭了,但是已经安逸于象肚里的野狗,一点也不介意,直到伸手不见五指时,它才警觉到大事不妙了。
野狗发现出口不见了,它感到万分惊恐,不停地在象肚里东突西窜,又撞又踢,只是不管它怎么撞,就是撞不出一个逃生的小门。最后,它无力地倒下了。
若干年后,有人发现了一幅大象的骨骼,并在其腹部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动物的骨骼。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只动物的骨骼是被大象的骨骼包围的。难道这只大象变成了食肉动物?它怎么又能够完整地吞进一只动物呢?……
就在人们对此作种种猜测时,一个路过的智者给了人们讲述了上面这个故事。
心灵小语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故事里的野狗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念,最后落入了陷阱。很多人都因为贪得无厌的习惯而堕落,他们为了满足贪欲铤而走险,最终做出了让自己后悔不已的事。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人生在世,总会有面临多种诱惑之时,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要学会有选择的舍弃。如果过于贪心,梦想着鱼和熊掌可以兼得,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不堪重负,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失去现有的一切。
金钱不是最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动物王国里,富甲一方的狐狸常嘲笑小白兔一无所有,小白兔为此很伤心。它哭啊哭啊,哭红了双眼,可狐狸还是不肯放过它。只要一有机会,狐狸便挤兑小白兔。
一次,老山羊见小兔子又在抹眼泪,心里便明白了几分。老山羊把狐狸和小白兔都叫到跟前,问狐狸:“你为什么总是欺侮小兔子?”
“我没欺侮它,我只是请它欣赏我脖子上挂的这串珍珠项链,还有我手上的金镯子……”狐狸高傲地翘起尾巴说。
“哦,原来你一直在小兔子面前摆阔啊!”老山羊摸了摸胡须说,“你买这些首饰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当然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遗产啊。告诉你,我的财产,这辈子无论我怎样花都花不完。”狐狸说完,眨了眨眼睛,再一次神气地看着小白兔。
“哦,小兔子,我好像听说你外公也为你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怎么没见你花一分钱呢?”老山羊转过头来问小白兔。
“我把那些钱都捐出去了,一分也没留给我自己。”小白兔说完,低下了头。
“你真傻!没有钱你能过那种有尊严的生活?没有钱你能做人上人吗?”狐狸接过小白兔的话,冷冷地说。
“的确,没有钱不一定能过有尊严的生活,但一个人的人品不是以他拥有多少金钱来衡量的。”老山羊说完,不再理睬狐狸,和小白兔一起走了。
心灵小语
即使再多的金钱也不能让一个卑劣的灵魂变得高尚,所以拥有金钱的多少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人品。但通过人们花钱的方式,却可以把人的品德分为三六九等。生活中,不管你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只要你把钱花在最应该花的地方,才会获得人们的尊重,那些只顾自己享受的为富不仁者,永远不会有人尊重。
算计他人者,自己也容易招祸
池塘里,一只青蛙在绞尽脑汁地想法子,它想把住在岸边洞里的一只老鼠吃掉。但它知道老鼠不信任自己,如果自己跳到岸上,老鼠肯定会钻进洞中躲起来。于是,青蛙只好苦思冥想,等待着机会。
夏天到了,天气十分燥热,青蛙灵机一动,它想机会来了。
于是青蛙游到岸边,故意大声不停地说:“好凉快啊,能在池塘里游泳,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藏在洞里热得难受的老鼠听见了青蛙的话后,心里羡慕无比。它忍不住爬出洞,对青蛙说:“青蛙大哥,在池塘里游泳真的凉爽吗?”
“当然!”青蛙见状大喜,忙热情地说:“鼠老弟,你快下来吧,下来就凉快了!”
“可是我不会游泳呀!”老鼠遗憾地说。
“不会游没关系,我来教你吧!”青蛙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
“可是,我还是怕被沉到水里淹死。”老鼠仍旧不放心地说。
“这样吧,我先上岸,用绳索把你和我绑在一起,这样你就不会下沉了。”
老鼠见青蛙如此热心,便感动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青蛙上岸后,把老鼠和自己绑在了一起,便“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啊,真的好凉快呀!”老鼠刚一张嘴,水便灌进了它的肚子里,青蛙也故意潜到池塘底,老鼠挣扎了几下,便淹死了。
得意洋洋的青蛙怀着满心的欢喜,决定浮出水面,美美地饱餐一顿。可当它刚浮出水面时,一只正在池塘上空盘旋的老鹰发现了它,便向它俯冲下来。青蛙见状大惊,便想潜进水底逃命,可老鼠的尸体还浮在水面,自己腿还绑在它身上,青蛙因行动迟缓,而被老鹰一把抓住了。
心灵小语
青蛙被贪欲冲昏了头脑,它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了这件事的后果。人也一样,害人之心一旦占据心中,便失去了理智,常常顾不了许多,就像老鼠绑在青蛙身上一样。一个人暗算了他人,也常常因为自己所做的坏事而成为了自己的负担,在厄运来临时,因无法脱身,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有恶念者必将食自己的“恶果”
草原上,牧羊人捡到了一只幼小的狼,他把小狼带回家,用羊奶精心地喂养。小狼一天天地长大了,牧羊人看着满心欢喜。
一天,牧羊人把狼叫到自己身边,对它说:“我对你恩重如山,我不但救了你的命,还把你养大了。看你现在是多么的威武雄壮呀!”
“是的。你真是一位仁慈的好人!”狼真心地说。
“那么,你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我的仁慈呢?”牧羊人说。
“我将终生听你的话,并且终生帮你牧羊,为你驱赶前来伤害羊群的其他动物。”狼说。
“好!”牧羊人高兴地一甩牧鞭说,“从今天开始,你要每天到外面去为我偷回一只羊!”
“啊?不!尊敬的主人,我不能做这种缺德的事情!”
“哼,你刚才不是说要忠于我吗?”牧羊人狠狠地甩了一下皮鞭。
“这……”这只狼被逼无奈,只好听从牧羊人的话,每天都到外面去为他偷回一只羊。
牧羊人大喜。他每天都把狼叼回的羊,剥完皮后,拿到集市上去卖。看着钱袋中越来越多的金币,牧羊人仍然不满足。他又一次把狼叫到跟前,说:“从今天开始,你每天得为我偷两只羊回来!”
狼刚想说什么,可一看牧羊人手中高高举起的皮鞭,它只好点头同意了。
于是,牧羊人整天忙着剥羊皮,卖羊肉,而很少去照顾自己的羊群了。
一天,牧羊人闹肚子,便跑到羊圈旁边的空地里准备方便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羊圈里的羊群只剩下三只了,而羊圈里到处是血迹和羊毛。大惊之下,他忙提着裤子,找到了狼。
“我的羊呢?”牧羊人气急败坏地朝狼喊道。
“都被你自己卖了。”狼平静地说。
“你这个混蛋!我是让你偷别人家的羊!”
“刚开始我是这样做的,但时间一长,其他牧羊人都有防备了,他们带着猎枪在羊圈外巡逻。你想,我会为你搭上自己的命吗?可不叼羊回来,你同样会用鞭子要了我的命,于是……”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这个坏蛋!”牧羊人一手提着裤子,一手去拿皮鞭,准备把狼打死。
狼显然明白牧羊人的动机,便瞄准机会,猛地向牧羊人扑去,一下就咬断了牧羊人的喉管。
“你……你为什么……要……害我?”牧羊人断气之前断断续续地问狼。
“不是我害死了你,是你自己的恶念害了你自己!”狼说完,转身走了。
心灵小语
人一旦在心中种下了恶的种子,那么这颗种子在欲念的“滋润”下,很快便会生根发芽,不断长大。如果此时你不加以扼制,它就会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最终伤害到你自己。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贪婪之心时,就要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被自己的贪心所害。
该撒手时就撒手
一只猴子常下山偷吃农夫的玉米、花生。为了逮住这只猴子,农夫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在花生地旁的一块巨大的青石上,凿了一个小洞,在洞里放了一把炒熟的花生。
这天,猴子又偷偷摸摸来到花生地旁。就在它准备下手刨地里的花生时,突然闻到了一股从青石上传来的熟花生的香气。猴子高兴得抓耳挠腮,它一个跟头翻到了大青石上,发现了那个洞里的花生米。
“哈……哈……哈,我的口福真是不浅呀。”猴子边笑边把手伸进了小洞中,抓了满满的一把花生米,可这时手却卡在洞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了。
就在猴子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农夫来了,他轻而易举地就用绳索捆住了猴子。
“你这个老怪物,用什么魔法把我的手卡在洞里的?”猴子愤愤地问农夫。
“我没用什么魔法,这洞也是一个普通的小石洞。你空手伸进去很容易,但当你抓了满满的一把花生米时,你的手握成了拳头状,手的体积变大了,所以就拿不出来,卡在小洞里了。你今天的命运就是因为你不肯撒手,贪欲太强而造成的。”
心灵小语
凡事不可执迷太深,该撒手时就应该痛痛快快地撒手。人如果像猴子一样,见利而不见弊地死不撒手,那么他的下场将与猴子一样。而痛快地撒手,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活得痛苦、活得不开心,就是因为他凡事都不愿意撒手,结果自己才会被痛苦套牢。
期待意外的收获会带给你失望
张三、李四、王五等一帮好朋友沿着海边散步。
“哥儿们,咱们爬到海边的那座山上去吧,我想在山上站得高,肯定能眺望到大海的美景。”王五说。
“行啊,还是你脑袋瓜好使!”李四捶了一下王五的肩膀,笑道。
当他们在山顶眺望大海时,突然发现海面上有一样东西漂来。
“肯定是一艘大船!”张三高兴地喊道,“船上没有人,那船上的人肯定遇到了什么意外。走,我们到岸边瞧瞧去,说不定那是条商船,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呢!”
“对,对,我也觉得那是条商船!”李四高兴地叫起来。
“不对,好像是一条载满了货物的小船。”王五看着被风吹得越来越靠近海边的那样东西说。
李四和张三赶忙揉了揉双眼,仔细朝那样东西看去,又都觉得那是一条小船,但他们依然很高兴,因为他们相信即使是小船,肯定也有所收获。
当王五、张三、李四他们按捺不住狂跳的心,跑下山时才发现,那远远漂来的东西,只不过是一捆柴火而已。
心灵小语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所期待。当然,有时会如己所愿,但更多的时候会落空,一旦落空,便会为自己平添烦恼。一味期待意外的收获,带给你的将是深深的失望。所以,我们可以拥有合理的期望,但不能够将期望值定得过高,如果超越了实际,不但得不到,还会给你平添诸多烦恼。
无私者才能无畏
某人曾在一个夜晚,因醉酒误撞了一个魔鬼。结果,魔鬼把他毒打一顿后,扔进了一口枯井里。
某人从枯井里爬了出来。他养好伤后,决心找到这个魔鬼,并想亲手杀掉它,以免别人也遭到与自己相同的命运。
一天,某人与魔鬼打了起来,并最终战胜了魔鬼。就在他举起剑准备砍下魔鬼的头时,魔鬼开口求饶道:“请你慢些下手,听我说一句话后,再杀我,行吗?”
“说吧。”但某人仍举着剑。
“你杀了我,没有任何好处,但如果你放了我,我会报答你的。”魔鬼说。
“那你拿什么报答我?”某人的眼睛亮了,并放下了剑。
“只要你放了我,我会每天在你窗台前放10枚金币。”
某人听后,心想:“杀死它对我的确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放了他,我每天就有10枚金币。这样下去,我就可以富甲一方了。”于是,他扔掉手中的剑,放走了魔鬼。
此后一连七天,某人都在自家的窗台前收到了10枚金币。
第八天,某人在窗台上没有发现金币。第九天,也是如此。某人虽然有些气恼,但他想:“魔鬼可能是临时有事来不了,不然,它肯定会遵守诺言的。因为它害怕我以后还会杀了它。”
某人又等了五天,可依旧不见魔鬼送钱来。某人再也坐不住了,他提着宝剑,怒气冲冲地找到了魔鬼。
“你这个魔鬼,竟敢欺骗我,如果你还不给我送上金币,小心我一剑杀了你。”某人挥舞着宝剑,朝魔鬼叫骂道。
“从今以后,我不会再给你半个子儿的。”魔鬼说完,打了一个酒嗝,转身欲走。
“不给钱我就杀了你。”某人说完,挥剑朝魔鬼砍去。
魔鬼忙拣起一根树枝抵挡。厮打了一阵后,某人竟败下阵来。魔鬼夺过某人手中的宝剑,并把它架在了某人的脖子上。
“我想提一个问题,你回答后再杀死我,可以吗?”某人哀求道。
魔鬼点了点头。
“以前我战胜了你,可现在情况没有丝毫改变,你却战胜了我,你能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吗?”某人不甘心地问。
“第一次你战胜了我,因为你代表的是正义;而这一次,你杀我是为了钱,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所以我能轻易地战胜你。”魔鬼说完,一挥剑,某人的人头也随之落了地。
心灵小语
正义的力量,无坚不摧;但若掺杂了私念,则成了一堵空心的墙,看似坚固,实则一推即倒。无私者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有勇,才会有力量战胜一切。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夹杂着私欲,私欲常常是祸根。
贪的结果是自毁其身
南海里,一条巨大的鲸鱼正在捕食,不少小鱼都未能逃脱,而成为它的美味佳肴。就在鲸鱼拍着鼓鼓的肚皮,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时,一群沙丁鱼从它面前游过。
“又有这么多的送上门来的美味,看来我今天该好好美餐一顿了。”鲸鱼见了,大喜道。
鲸鱼舞动着巨大的鳍,冲向沙丁鱼群。沙丁鱼为了摆脱这场劫难,纷纷拼命地向前逃命,鲸鱼却不顾一切地跟在后面猛追。
“伙计,你悠着点儿,前面就是海滩了。你再追赶就要吃大亏了。”一位正在海上捕鱼的老者大声地对鲸鱼喊道。
“哼,我看你是动机不良,想让沙丁鱼成为你的俘虏,怕我搅了你的好事吧。”鲸鱼心里想着,又埋头向前追去。
海水渐渐地由蓝变绿,海水也逐渐由深变浅。
前面是一片海滩,金黄色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滚烫。鲸鱼只顾拼命地追赶,根本没注意到眼前的险境。鲸鱼渐渐地失去了它的威力。
后来,渔民在海滩上发现了鲸鱼的尸体。渔民们对鲸鱼的死,众说纷纭。
捕鱼的老者从海上归来,听了渔民们的各种猜测后,摇了摇头,淡淡地说:“这条鲸鱼是因为过分贪婪而丢掉性命的。它一心想捕捉所有的沙丁鱼,却没想到这海滩却成了它的墓地。”
心灵小语
人类中,也有类似鲸鱼者,他们自己本来就打着饱嗝,还伸出贪婪的双手,去抢夺别人的一碗稀粥。却不曾想到,就是那碗稀粥撑破了他的肚皮,要了他的性命。克制了贪欲,就能保一身平安。
贪婪是夺命的枷锁
一天,一个流浪汉在自己落脚的茅屋里,向上帝祷告道:“尊敬的上帝啊,只求你施舍我一些钱财吧,我只要一点点……”
上帝出现了,他给了流浪汉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说:“这钱袋里永远都有一个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感谢万能的上帝,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拿到了够用的钱后,我会扔掉钱袋的。”流浪汉感激地对上帝说。
上帝走后,流浪汉赶忙打开了手中的钱袋,里面果然装有一个金币。流浪汉把那个金币拿出来,里面果然又有了一个。于是,流浪汉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拿了一天后,金币已有很大的一堆了,流浪汉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到了第二天,流浪汉觉得很饿,他想到外面去买饭吃。在他花钱以前,他想起了上帝对他的叮嘱,他必须把钱袋扔掉。于是,流浪汉拎着钱装来到悬崖边,他想把钱袋扔到悬崖下面去。可就在他举起手时,他改变了主意,他舍不得扔掉钱袋。
流浪汉饿着肚子又回到了茅屋中,他想:“我再忍受一天的饥饿,再拿一天的金币后,就立即扔掉钱袋。”流浪汉又开始从钱袋里拿出金币,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时,却又总觉得钱不够花。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流浪汉完全可以去买吃的、穿的,但他总是对自己说:“还是等金币再多一些吧。”但饥饿在不停地折磨着他。流浪汉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可他还是舍不得扔掉钱袋,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拿更多的金币!
一天清晨,当流浪汉挣扎着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去拿钱袋中的金币时,他头一歪,饿死在成堆的金币旁。
心灵小语
生活中,有的人没有钱的时候,总是想着钱;有了钱的时候,还是放不下一个“钱”字,这是人类共有的弱点。可就因为有些人放不下,才成为金钱的奴隶,被金钱套上了枷锁,甚至成为枷锁中的一条“亡魂”。
过多地得到会导致内心的恐惧
老王经过苦心钻营,终于当上了经理。可奇怪的是,从当上经理的那天起,他的朋友佟滔、李军等,再也没有听见过老王的笑声。相反,他们常听老王说:“我昨天晚上睡得不踏实,只要一闭上眼,就见有人提着刀来取我的性命;或者是,今天我得提醒家人,让他们小心点,说不定有人要来抢劫我们家……”
如此几个月后,佟滔和李军等劝老王去看看心理医生。老王来到心理医生那里,对心理医生说:“医生,我是不是得恐惧症了。每天只要一合上眼,我就担心会有人来抢劫我家或是有人来争夺我的经理权位。我现在已是寝食难安,这种感觉痛苦极了。”
最后,心理医生用尽了各种治疗方法,也没能治好老王经理的恐惧症,他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下结论说:“尊敬的经理,你不如放弃那让你发愁、困惑你许久的经理权位。”
心灵小语
如果一个人的财富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不是依靠合法的方式得来的,那么他的财富越多,内心的恐惧感就越深重,因为他们怕偷、怕抢、怕被绑票;权势越大的人,危机感越强烈,他们怕不知何时丢了乌纱帽,怕不知何时遭人陷害,更怕那些不合法的事情败露,时时小心,处处提防,惶惶然终日寝食难安。在恐惧的压力下,人的心理便会容易失衡,从此,好心情也就会离他远去。只有适时地放下“贪”字,才有可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肯舍,才能获取更多
小丽是一家外企的部门经理,这是一份令许多人羡慕的工作,然而她却想要辞掉这份工作。小丽考虑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她的家人、朋友及同事知道后都感到非常诧异,小丽的父母甚至生气地质问她:“你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工作?你是不是头脑一时发热?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朋友们也纷纷劝她再考虑考虑;她的同事们则直接向她表示惋惜,说她再等等就可以升职到副总经理一职,怎么能放弃?然而小丽却给了他们一个相同的回答:“如果不舍弃这份工作,我怎么能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呢?我相信只有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长久,才能做得最好,请你们支持我!”
事实上,小丽辞职并不是一时冲动。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她已考虑过很长时间,她想:“尽管自己在公司已是部门经理,但终究不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自己渴望的是为自己做事,是想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样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小丽对辞职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也仔细想过,在经过认真权衡后,她认为辞职利大于弊,便果断地决定辞职。
辞职后的小丽开了一家形象设计公司。公司创办后,她便全身心扑在公司的运作上,很快赢得了大量的客户。正在公司飞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给小丽带来了灵感。
那天,她的一个同学来看她,在从包里拿出给她带的礼物时,随手拿出了自己公司的员工合影,小丽忽然觉得那是一种整体的美,员工们的表情是那么的自信和灿烂。原来,世界500强公司里几乎都设置有一个新的高层职位——CDO,即首席设计官,他们的职责是主管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而一些尚未设立此职位的公司也会把这项业务交给专业的公司来做,这是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小丽眼睛一亮,立即看到了公司发展的方向:公司可以在原有个人整体形象设计的基础上,大力强化企业员工整体形象的设计。这可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啊!
想到就做!小丽聘请了多名经验丰富的形象设计师和咨询专家,大力拓展新的业务。就这样,小丽顺利地叩开了成功的大门。
心灵小语
佛家曾说:“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肯舍,才能获取更多,不懂得舍,也就不可能获取,舍和得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不愿付出,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到。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得与失。
懂得舍才会有得,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渴望得,渴望占有,而常常忽略了舍。事实上,只有懂得“舍”,才能有机会“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