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的交往中,体育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已成为最热门的商品。1992年,全球体育用品的贸易额达6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50亿美元,进口额为350亿美元,预计1993年将再创纪录达800亿美元。由此可见,体育用品在国际贸易的商品交易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方式一般仍以代理方式及批发方式进出口为主。
1992年,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额达1.2亿美元,其中以运动服装、鞋类为主,主要经香港转口。除上海等少数省市专业的体育用品进出口公司外,大部份省市归口于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或服装进出口公司。目前,我国体育用品消费仍处于一种原始的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分布
国际体育用品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于美国、西欧和日本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体育用品的贸易额约占全球体育用品贸易额的80%以上。台湾、香港、新加坡、沙特、南非等的消费市场也逐渐扩大。消费市场具有多元化的趋势。
体育用品的生产厂家大多也来自于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美国和西欧以运动服装、鞋类、健身器材为主,而日本则以体育场馆的建筑、装饰材料等为主。国际体育用品的名牌商标也大多来自于上述地区。但随着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劳动力更加昂贵,以及新兴工业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体育用品产业逐渐向新兴工业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展,尤其是运动服装、鞋类等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等省已成为重要的运动服装、鞋类的生产基地,而且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体育用品生产的趋势是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中国、越南及东南亚将成为运动服装、鞋类主要生产基地而取代欧美。世界各大体育用品生产和消费。
三、体育用品的商品结构
体育用品的商品结构一般按运动服装(AP)、竞赛用品(AG)、野外装备(CE)、钓鱼用具(FT)、海洋运动用品(MG)、射击装备(SE)和其他体育用品(OT)7大类。1992年,这几大类体育用品的成交比例分别为运动服装占30%,竞赛用品占15%,野外装备占11.5片,钓鱼用品占其10%,海洋运动用品占13.5%,射击装备占9.5%,其他体育用品占11.5%。
世界不同的地区对商品的需求结构也不同,发达国家在对产品附加值相对高的产品,如海上运动用品(帆船、游艇、潜水器械、摩托艇)、组合健身器械等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保持对运动服装、休闲运动鞋的巨大需求。据香港国际市场研究公司报道,预计到1999年,德、法、英、意、西班牙五国运动装、泳装销售额达30亿美元以上,户外运动鞋销售额将达47亿美元。日本的运动服装销售量1988年、1989年分别为129和4400亿日元。世界不同国家对体育产品的需求结构。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结构中,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占的比重很大,约占体育用品出口额的80%,但由于运动服装易受到纺织品配额的限制和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制裁,因此,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的商品结构应在加强提高运动服装、运动鞋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其他附加值高的产品,如组合运动器械、海上运动用品等。
四、体育用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1)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额受西方经济衰退的冲击影响较小,并将进一步增长。
(2)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仍以美国、西欧、日本为主。但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该产业将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有较大发展。
(3)体育用品的商品结构仍以运动服装为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特定的需求。
(4)运动服装以休闲、潇洒、突出个性、颜色鲜明发展为主,体育器械以高档、组合、功能全、质量高方向发展。
(原载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