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观念-机构改革对地方体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政府机构改革对地方体育工作的影响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地方政府机构纷纷进行机构改革,一些地方纷纷效仿“大社会、小政府”的做法,在机构改革中将地方体委撤消,与文化局并为“文化体育委员会”。

    体委被撤并后,地方体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其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1)地方体育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竞技体育成绩上不去,群众体育工作无法开展,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无法实施。

    (2)文体合一,其二者的兼容性及互补性不够与体育运动所具有“高度竞争性”的特点和运动员成才规律不符,造成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可能有考虑,而忽略了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是体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本地区市民的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竞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完善的训练条件、专业水平较高的教练员队伍、多年系统的训练以及科学有效的训练与管理,这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

    (3)体育机构被撤并后,使体育管理人才、运动训练人才大量流失,严重挫伤了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运动人才是一个较长的周期过程,运动员成才周期短则需要3~4年,长则需要6~8年,有些省的体委这样撤撤并并,耽误一年有可能对出高水平的运动人才会耽误十年。

    (4)文体合一后,公共体育设施、体育场地被强占,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权益。如作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区)的山东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体委被撤并后,地处闹市和文化区的体育场地成了某些单位“创高额利润”的目标,某些部门正准备对其所属体育场地进行“经济开发”。

    机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制的需要,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有效的政府机构。“文体合一”的改革方案,应有利于体育的发展,机构的组织形式是次要的。从上述的实际情况来看,“文体合一”的组织形式对体育工作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使地方有体育工作的发展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地方体育工作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

    机构改革对某地方体委撤并或保留都是机构设置的形式问题,况且编制改革是一种法规,撤并与保留都不能由体委说了算。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发展、繁荣,作为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体育市场,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才是体育工作的目的。针对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本文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而这些对策是在不影响机构政策的前提下,地方体育部门应主动采取的措施。正确认识体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的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是包括经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建设。体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具有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民凝聚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人民日常的文化娱乐生活等特殊的功能。上海市委在拟将上海建设成为新型的国际大都市中,将体育发展纳入了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指出体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二)正确认识体育所具有的双重性

    体育具有明显的产业性和事业性。我国体育的三大任务即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具有明显的事业特性。这些特性确定了政府与体育部门应对体育进行无偿投资和扶持的义务和责任。国际上早已将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服务部门,包括教育、文化、科学研究、体育健身、体育卫生等部门列为第三产业的范畴。显然,体育具有产业的特性,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旅游等将是下一个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因此,积极地发展体育产业,做到体育与娱乐业,体育与旅游业,体育与体育用品工业等相结合,将有利于体育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加强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增加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体育是间接的生产力

    体育对提高生产力具有间接的作用。第一,体育可提高人口素质.人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下,人的身体素质、品行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综合表现。而体育对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意义。第二,体育对提高一个城市、地方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知名度的提高则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对于吸收外来投资、吸引人才、提高城市的形象,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体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随着国际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发展,体育作为度假旅游区内一项重要的娱乐,健身项目显得越来越突出。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在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充分挖掘体育旅游资源,对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这种资源的开发必须有赖相当数量与相当水平的体育人才和体育组织机构的结合,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如哈尔滨举办的“冰雪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哈尔滨的体育部门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地方体委的改革,实行体育投资多元化战略,提高体育投资效益

    (一)树立新观念,加快地方体委的职能转换

    当前,国家体委已作出了决定,在现行体制的基础上作根本性的变动,变国家办体育为主为社会办体育为主,要加快社会化、实体化的进程。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地方体委应树立新观念。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硬”,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树立体育具有产业与事业双重性的观念,体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有推动作用,体育是一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能为地方创造财富。树立体育是间接的生产力的观念,对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地方)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树立体育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的观念。

    上述观念的树立,就不会产生“体育到底是什么”的糊涂思想,就不会让人感到体育是可有可无的“弃儿”。体育不仅不会加重地方财政的负担,而且还能创造财富。因此,在机构改革方面地方体委应争取主动,向政府阐明自身的立场和体育新的功能。

    (二)实行体育投资多元化战略,提高体育投资的效益

    当前,体育工作存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体育消费的日益增长与体育投入不足的矛盾,存在着体育经费缺口大与地方财政支出困难的矛盾。因此,解决经费问题是地方体委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原载于《体育函授通讯》,1994年第3~4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