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层次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层次问题,也是战略的境界问题。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分为四个层次,即哲学层次、社会层次、文化层次和现实层次。
(一)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哲学层次
发展战略的最高层次是哲学层次。正确的哲学观念是制定发展战略的本质。竞技体育的哲学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关于竞技体育发展主体、发展客体及其关系问题,竞技体育的哲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竞技体育中,发展主体是人,而竞技体育的形式、内容等都是人所创造的客体。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主体的人不能成为发展客体的奴役,而应该是主宰。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金牌、记录、名次等客体,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损害主体。人在创造竞技体育这一客体,丰富竞技体育这一客体时,应全面、科学、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始终关注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尊重主体。处理好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是我们解决当代竞技体育面临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处理好发展主体和发展客体的地位和关系,才能保持竞技体育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
有了这一哲学理念的指导,无论是竞技体育项目的设计,还是运动会的设计,或是规则的设计都会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人的要求。这一层次的境界是进行竞技体育项目、规程、规则和竞技体育活动必须遵循的。从现实来说,更是国际奥委会、单项联合会、国家奥委会等竞技体育的最高管理机构,竞技体育制度的制定者所必须遵循的。因此,要对世界的体育事业有作为,有更多的贡献,必须在最高理念的指导下,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管理,在最高战略层面实现促进我国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实现竞技体育内部均衡发展。
(二)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社会层次
考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竞技体育的发展始终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密不可分,必须顺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而发展变化。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要以坚实的思想、社会、经济、生活和教育作为基础。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竞技体育才得以发展。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在竞技体育领域为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保护、人类和平作出贡献,竞技体育才有所作为。
竞技体育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增进友谊,促进交流,相互尊重,促进世界和平是体育的社会责任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试图架设沟通各国人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的威胁。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奥林匹克主义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
3. 通过体育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为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在竞技体育社会层次的战略指导下,竞技体育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始终坚持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自身的社会形象,成为人类社会独特的社会角色。
(三)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文化层次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文化是人类创造物的特征、风格和式样。文化注重人类创造物的形式方面,它是抽象的、价值的、人格的、主观的、整体价值观系统的支持和引导。文化是人类体质、智慧、文明全面发展以后获得的。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宗教以仪式、象征,科学以公式符号,艺术以感性形象,伦理以道德价值命令,竞技体育是以身体活动来表达各层次的文化。
竞技体育文化具有特殊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
1. 思想性
传统的竞技体育思想内涵包括:和平与团结、公平竞争与诚信、重在参与、合作与互助、忍耐、坚持与磨练、人文主义、身心和谐、谦虚、全球视野等等。比如,和平与团结,竞技体育源于充满着战争和争端的古希腊,勇士们则可以在竞赛中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来竞技,在今天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人类社会尤其需要和平与团结的价值观念;公平竞争与诚信,公平竞争指的是竞争和高尚地完成比赛。必须坚持公平地与自己竞争,追求我们能做得最好的;重在参与,参与比胜利更重要。生命的目标应该是一切事物的平衡不单是胜利。这种理念让我们免于承受为了追求胜利不惜任何代价而承受的压力。这样的观念使得人们可以团结在一起,因为他们可以发挥他们的潜能来参与和愉快的竞技。在每一个人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为了成为这为数不多的胜利者的一个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也增强了体质。竞技体育丰富的思想内涵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典范,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2. 身体性
竞技体育项目,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项目都是借助人体自身的或自然的力量作为动力来设项的,借助机器为动力的项目无法进入奥运会。比如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28个大项和302个小项均是借助人体自身的或自然的力量作为动力的体育运动项目。
3. 竞争性
体育运动文化是一项竞争文化,从项目的设置到规则的制定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基本特征。它倡导超越自我,永争第一。主张更快、更高、更强。“格斗性体育和锦标赛,其中还有某些经过改进的决斗形式,都是这一模式进化中引人注目的方面,因此体育概念是真正的西方概念,无论是拳击、板球、划船,还是任何其他的体育形式。
4. 象征性
体育运动象征文化由两部分构成,即精神和形象。精神和形象二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既不单纯是物质的,又不单纯是精神,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比如,奥运会的仪式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部分,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奥运礼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征鲜明。这些奥运礼仪表现世界和平、民族团结;激励人类不断进取,追求理想;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丰富的含义,是人们在参与奥运会活动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敬、教育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四)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现实层次
这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最低层次。就是以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为目标,从而制定的金牌战略,如我国《1994~200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这两个《纲要》的战略目标直指奥运会金牌,提出“基础实力目标奥运项目的运动员人数达到17000人左右,重点项目的运动员占总数的80%以上。在奥运项目选手总数中,国际运动健将、运动健将将分别提高到4%和40%以上。国家和社会投入奥运项目的经费总体上要逐年增长,重点项目得到保证,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奥运项目优秀运动队的训练、营养、恢复有相应的科研保障,重点项目的国家队都要配备强有力的科研班子”,“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目标是: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奥运会上金牌数排名前列地位,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有所突破”,“优化项目布局结构,拓展新的‘金牌增长点’。巩固和加强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才女子柔道等优势项目,保证投入,挖掘潜力,扩大优势”。
在近几届的全运会总规程中,更体现出这层次战略的实用性,即将奥运会金牌带入到下届全运会,目的是调动地方更重视奥运会项目的投入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在这种现实导向的指引下,各省纷纷制定更加实际的所谓“小、巧、女、轻”或“灵、小、短、轻”的竞技体育战略。
二、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层次的关系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体育发展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策略原则等各个不同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体育发展战略体系。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各层次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哲学层次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哲学层次是最高层次。在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的哲学观念下,体育所表现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体育所构筑的体育文化形式和内容,体育所设计的体育项目、体育赛事、项目比赛规程和规则,都必须符合哲学层次。
(二)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社会层次
体育运动的社会责任:一是增进友谊,促进交流,相互尊重,促进世界和平是体育的社会责任。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奥林匹克主义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三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为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三)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文化层次
这一层次的战略是为了实现竞技体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的哲学理念、哲学战略和促进世界和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充分表现在体育的思想性、身体性、竞争性和象征性。而维护体育的哲学理念,坚持体育的社会责任是体育文化所必须坚守的底线,也只有坚持自身的理念,形成独特体育文化特征,才有别于其他文化形式,体育文化才可以持续发展并不断壮大。
(四)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现实层次
目前,各国为了使本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更多金牌,根据奥运会周期、所设项目、各个单项的制胜特点,分别制定的若干中长期的备战战略或规划。这些战略充其量是一个目标,是很实际的备战计划或备战方案。其实也是一个被动的备战计划,因为,这些计划是围绕着国际奥委会的设项来进行的,如果某个项目被取消进入奥运会,这些计划的某些方面就全盘落空。而且,仅仅是金牌战略,则不能促进竞技体育哲学、社会、文化层次的战略的实施,会使竞技体育在文化内涵、社会形象上走向歧途。因此,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项目的设计、规程、规则等方面,在训练体制、训练时间等方面,对单纯为了金牌目的的倾向加以限制和纠正。
使竞技体育的哲学、社会、文化和现实的各个层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真正做到始终关注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尊重主体的哲学理念,真正促进世界和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真正体现竞技体育的思想性、身体性、竞争性和象征性。
(本文写于2009年3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