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要实现“两个目标”,必须有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必须在高层次战略上取得突破。有必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和深度上来,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才有形成与凝聚共识的可能。如果局限于争论具体问题,就会造成困扰:适应此一时的并不适应彼一时。当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启航,就是从一个哲学命题开始的。今天,仍然需要上升到哲学层次上来!历史辩证法要求因变而变!本文试图从后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角度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参考。
一、把握战略的制高点,实施更高层次发展战略
备战北京奥运会我们已经在备战体制、备战思想、备战措施、备战细节等问题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动员力、协调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些具体的备战工作上做得淋漓致尽,几乎完美。然而,必须对竞技体育的战略层次有足够的认识,新时期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实用性上。因为低层次的奥运争光战略只能在西方人制定的体育项目、竞赛规程、竞赛规则下被动地跟进和应对。对于推进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坚持与完善”的体育界、体育工作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更需要哲学思维。我们需要像皮埃尔·德·顾拜旦那样的体育哲学家、战略家!
要改变我们目前备战工作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或者说只有“一手”问题。改变我们只抓单纯的训练备战,发展为“制定游戏规则的备战”与训练备战同时进行,而“制定游戏规则的备战”是更高层次的备战。
《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最高层次的谋略是挫败敌人的意图,其次是瓦解敌人的联盟,再次是选择与敌人正面决战,最不聪明的办法是攻击敌人的城池。“上兵伐谋”,世上最好的军队用谋略来作战,以谋略取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制定游戏规则的备战”符合“上兵伐谋”,符合“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的战略思想。
第一,参与奥运会的策划,奥运会比赛项目的选择。我们必须在最高的竞技体育哲学理念指导下,参与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策划,参与奥运会项目的选择和设计规程规则的制定等。只有在这些方面有了影响力,有了话语权,才能最终避免单纯的被动备战。
第二,参与项目规则的设计和修改。争取规则的设计和修改,向有利于各种人种的方向发展。比如,为了实现在田径项目的突破,在投掷项目上,可提议采取以“米/体重比”定名次;在跳高项目上可提议用“米/身高比”定名次;在篮球和排球项目上,提议按身高划分比赛分组。例如,男子篮球可分身高1.85m以上一个级别,身高1.85m以下一个级别。
二、把握战略的整体性,实施大系统发展战略
竞技体育的竞争在某种程度是文化的竞争,现代竞技体育几乎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在竞技体育领域,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因此,要实现“两个目标”,必须从文化的层次进行思考和谋划,积极利用《奥林匹克宪章》所倡导的多元文化,积极设计和推广适合亚洲和其他地域人群开展的运动项目。
第一,创新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大的竞技体育观念,构筑先进竞技体育文化,提升竞技体育文化影响力。
第二,推进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均衡发展的竞技体育文化,力争设计更多的非身体直接对抗项目,并大力推广。
第三,力争设计更多的灵巧小项目进入主流体育领域,争取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走势,弥补西方文化主导下竞技体育的不足。
第四,加强竞技体育文化构建、科学设计和推广,推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广受世界认可的体育项目。
要实现“两个目标”,实施大系统发展战略,必须创新竞技体育管理模式,树立层次更高、范围更广、开放性更大、竞争性更强的管理模式。
1. 完善分级训练模式,推广分级训练模式
完善多年形成的分级训练网络模式。将局限于体育系统的分级训练网,推广和介绍到其他社会领域,尤其是教育系统。拓宽优秀运动员培养路子,积极支持和帮助高等院校建立优秀运动队,支持企业建立职业俱乐部。建立公平的选拔制度,使各方面培养的人才都能得到同等待遇,公正选拔。
2. 完善集中训练模式,建立院校化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基地
集中训练是保证训练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层次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学历教育问题,训练基地院校化是一条可行的捷径。将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沈阳等六所体育院校建立成国家队训练基地,运动员以学生身份管理,教练员以教师身份管理,依托院校为国家队提供科技、运动员学历教育、文化教育、文明教育和后勤保障服务,强化学科建设,条件成熟后可扩展到其他综合性大学。出台政策鼓励各省区建立各自的院校化训练基地。在无重大赛事期间,减少运动队的流动性短期转训,尽可能保证运动员系统学习。
3. 完善竞赛制度,鼓励重点大学组团参加全国运动会
建立“大举国体制”下的竞赛制度。研究重点高校参加全运会问题,鼓励全国重点大学组成代表团参加全国运动会,设立大学组金牌排行榜,增设各代表团新人奖或新人排行榜。
三、把握战略的突破点,实施更治本战略
重新认识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质、体能和坚强意志力的战略意义,实施“强种、强兵、强国”战略,制定百年“强种计划”。“强种、强兵、强国”是一个因果关系,“强种”是“强兵、强国”的前提,而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是“强种”的关键。所以,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的生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将抓青少年的教育和体育工作当作比抓投资、抓项目更重要的工作来抓。抓青少年的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体质、运动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是竞技体育向体育强国发展的基础。只有“种”强了,才可以挑选更多从事各种体育项目的苗子;只有“种”强了,“强兵、强国”才有可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