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邪恶?那就是你经常看到的事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你常见的。”无论向上看、向下看,还是向四周看,你会发现这些事情到处存在,从古至今,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甚至现在我们的城邦、我们居住的房屋也充满了这样的事情。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一切都是很常见的,也都是短暂而易逝的。
你的信条是有生命的。除非那与它们有关的思想先消失了,要不然它们不会消失的。不断地加强这些思想,是你的能力范围能达到的。我对一件事情能得到正确的看法;既然能做到这些,为什么而烦恼呢?那些外在的事物是与我的心灵毫不相干的。一旦想通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再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你是有能力的,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全新的面貌;用单纯的眼光来看待那些曾经见过的事物吧,你的新生活就在这中间。
无聊的庆典仪式、舞台剧、羊群牛群、武术表演,用骨头逗弄狗儿,用面包屑喂鱼,蚂蚁用小小的身躯在忙着搬运粮食,受到惊吓的小老鼠仓皇逃走,还有被人操纵在手里的木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平心静气,不要轻视这些事情;你要明白,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价值,只要看看他感兴趣的事物就知道了。
在谈话时要留意别人的话,做事情时要考虑每个细节;后者让我们一开始就看清了事情的发展方向,前者让我们能把握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能胜任这工作吗?如果能,那么我就把它当做宇宙本性赋予我的工具,努力完成它。但如果不能,要么我就把这件工作让给更适合的人来完成,因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我都有这责任;要么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别人的帮助下,运用自己的支配能力去做那些合适的、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我所做的任何事情,无论是自己单独完成的,还是和别人合作完成的,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公共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
多少曾经备受赞扬的英雄们都已经被忘记了,又有多少人在赞扬别人之后也消失了。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在发生,置身于这些事情中的人们,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表现出“司空见惯”,认为那是在情理之中的,这种表现也是在人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每个人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他忙碌的事情也都是有价值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相同,但是换位思考一下,站在那个人的角度看,就会认为他忙碌的每件事都是有价值的。不要“唯我独尊”,也为别人多多考虑,不要对一些人的行为不屑一顾。
不必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羞愧
不要认为向别人求助是让人感到羞愧的事情;因为你必须像受命攻城的士兵一样,完成肩上的重任。如果在那样的情况下,你的腿受伤了,无法自己爬上城墙,难道也要拒绝其他士兵的帮助吗?
不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如果那是肯定会发生的,你只能面对,同样,对现在你面临的这些事情,也要这样对待。
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的纽带是神圣的,没有一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所有的事物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组成一个有秩序的宇宙。只有一个由万物集合组成的宇宙,也只有一位共存于万物之中的神明,万物拥有同样的本质,遵循同一法则,智性的生物中存在着共同的理性、共同的真理。对于这些同根同源、拥有同一理性的生物而言,这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环境。
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切物质都会消失在宇宙的实体中,一切因果也要回归到宇宙的理性中去,一切记忆也被吞没在永恒之中。
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合乎自然的也就是合乎理性的。
自己站直,不需要别人扶持。
我们的四肢与躯干各自独立但又能相互合作,有理性的人也是这样,虽然是一个个体,但却是为了共同协作而生的。如果你这样告诉自己:“在理性动物的共同的躯体上,我是它的手足(melos)”,那么对以上这个道理你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改变一个字母,你说自己是其中一部分(meros),就证明你还没有从内心深处学会去爱别人,你只是为了行善而行善;只是为了尽义务,而不是出于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个信念。
如果愿意,任何外界的事物,降临到那些感觉得到它的部分,那就这样吧;如果这些部分出于自己的感觉,发出抱怨,那是它们的事。对于我而言,只要我不认为降临到我头上的事情是邪恶的,我就不会受到伤害;是否抱有这样的想法完全在于我。
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假于物,必要的时候接受别人的帮助才能事半功倍。若想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有人愿意帮助你,你平时就必须要做到:
关心别人,做到心中有他人。给人适当的关心,会让人对你产生信任。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给予及时的帮助。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要真诚地感激,并且不要为有人帮助了你而感到羞愧,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这次别人帮助了你,下次可能就要你帮助别人,只有大家互相合作,才会把事情圆满完成。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依然保存着我的色彩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我一定要做个好人,就像一块翡翠或者黄金、紫袍,总是认为:“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我始终是一块翡翠,我要保持我的光彩。”
理性永远不会搅乱自己的宁静;也就是说,永远不会自己产生恐惧或欲望。但如果别人让它产生恐惧、陷入欲望,就让他去做吧,因为我们的理性不会真的有这种感觉。让肉体去经历吧,如果它有能力,或许可以使自身免于伤害;我们的灵魂是能感受恐惧和痛苦的,并且能对恐惧和痛苦作出判断;但是灵魂不会受到损害,因为它不会这样认为。灵魂是一无所求的,除非它自己创造出需要,同样,没有什么能够打搅它、妨碍它,除非它自己打搅自己、妨碍自己。
幸福(Eudaemonia)是神赐予我们的一种好运气(daemon),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支配能力。哦,幻想来这里干什么?我以神灵的名义要求你,请离开!因为我不需要你。可是你又像往常一样来这里了。我不对你表示愤怒,只是请你离开!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被别人误会、诽谤。而对付误会与诽谤最好的方法便是保持缄默,让清者自清而浊者自浊,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一个人如果能够将外界的闲言碎语当做耳边的一阵风,任它吹来,任它吹去,不为所动,就会省却很多烦恼,过一个清静圆满的人生。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被流言中伤的,因为他们懂得用缄默来对待那些毫无意义的流言、诽谤。
在我们应用“缄默”处理问题时,我们的品德和人格也随之得到了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有了“缄默”的胸襟,就不会与他人针锋相对,友谊也会多于怨恨。
从容面对变化,没有变化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有人害怕变化吗?如果没有变化,事物怎么产生呢?除了变化,还有什么是与宇宙的本性联系更接近、更重要的呢?木柴不经过变化,你能洗热水澡吗?食物不经过变化,你能吸收到营养吗?没有变化,其他任何有用的东西怎么实现它们的价值呢?这你还不明白吗?一个人的变化也是一样,也是宇宙的本性所必需的。
宇宙的实体就像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所有躯体都在里面游过一回;所有人都要按照本性与宇宙合作,就如同我们的四肢相互合作一样。有多少个克里西普,多少个苏格拉底,多少个埃比克太德,都已经被时间吞噬了!那就用同样的想法来看待所有的人和事吧。
只有一件事让我苦恼,就是害怕自己作出那身为人不应该做的事,或者做事的方法不对,或者是做事的时机不对。
在很短的时间内,你会忘记一切,一切也会忘记你。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变化的。如果没有变化,那就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没有小麦的变化,我们将不会有面粉,如果没有燃料的变化,我们就不能喝到开水。
既然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不要被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困扰,我们要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带着你现在处理事情和对待事物的同样的思想和理性迎接这些变化。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变通。变通,就是找对方法做对事。寻找巧妙方法将困难化解于无形,创造性完成任务。当然无论怎样变通,都要遵循人的本性。
宽容对待犯错误的人,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
对那些犯错的人也要去爱,这就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也是你的同胞,他们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而是出于无知,只要这样想想你马上就会对他们生出怜爱之情;他们和你很快都将要死去,最重要的是,这些犯错的人并没有伤害到你,因为你的支配能力并没有因为他们而有什么损害。
宇宙的实体对于宇宙的本性来说就像是蜡,可能会捏出一匹小马,然后又揉成一团,再捏成一棵小树,或者捏一个人,不断捏出别的东西;每一样都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像拆开一个木箱或是组装一个木箱,都没有什么让人们感到新奇的。
脸上的怒容是非常不自然的,如果经常出现,那么脸上的平静和愉悦就会逐渐消退,到最后全都不见了,而且再也不能找回来……所以可以这样说,面带愠色也是违反理性的;因为你眼前看见的一切,很快就会被统治这个宇宙的自然改变,现在的事物将会产生新的事物,新的事物又会被更新的事物取代,循环更替,才能让宇宙永远保持青春与活力。
如果有人对你做错了事,立刻想一想:“他的善恶观是怎样的,能作出这样的事情来?”如果你弄清楚了他的善恶观究竟是怎样的,你就会原谅他了,没有任何惊讶或是恼怒。因为当你发现他的善恶观与你相同,或者是差不多的时候,你自然有责任宽恕他。或者你已经看清了这些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善与恶区分的,那么你会更加乐意善待这些还没有明白道理的人。
对于你没有的东西,不要梦想着那已经属于你了,应该关注你已经拥有的,欣赏并且享用那里面最好的。想想看,要是这些东西你还没拥有,你会多么渴望得到啊。同时,你也要注意不要让事物影响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因为拥有这些而感到非常高兴,那么将来失去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痛苦。
退隐自身吧。这是人具有理性的特征之一,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满足,并因为这满足而得到心灵的安宁。
对犯错误的人要宽容对待,因为我们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而他的错误并不会使你的支配能力变得更坏,没有让你的理性改变,也就没有造成伤害,何必让有限的生命纠缠于找别人的错误,并且抓住不放呢?即使一个人对你做了错事,试着站在他的角度以他的善恶观来看待此事,或许你会对他的举动能产生理解,那就宽恕他,帮助他。
对于已经得到的和还没有得到的东西,不要放太多的精力,多想想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如果已经拥有,要怎样珍惜并加以利用,如果还没有,那就应该去努力。
活在当前,看清事物的本质
抛开幻想。不要像木偶似的被情感操控。只注意当前的事情。把所见到的一切都分为质料和因果两个方面,认真观察、分析。想想你生命走到终结的时候会怎样。别人犯下的错误,不必理会。
认真倾听别人说的话。进入说话者的内心,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它的前因后果。
做一个朴实、谦虚的人,淡然面对那些与美德和恶行无关的事物。要爱人类,信奉神明。德谟克利特说:“万物有则,唯有元素真正存在。”记住万物有共同遵守的法则就够了。
关于死亡:如果我们只是一些原子的聚合,那么死就是这些原子的消散;如果我们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那么死就是发生改变。
关于痛苦:如果痛苦是不可忍受的,那就会夺走我们的生命;如果痛苦长期延续,我们是可以忍受的;心灵通过退隐能够保持宁静,我们的支配能力也不会受到损害。至于被痛苦损害的肉体,如果它们有能力,那就表示对痛苦的意见吧。
关于名声:观察那些追求名声的人的内心,看看他们是什么人,他们避开什么事物,又追求什么事物。想想那些聚起来的沙堆掩埋了先前的沙粒,人生也是一样,先前的总是被后来的迅速掩埋。
引自柏拉图:“你认为一个思想超脱的人,一个已经对宇宙的时间和一切实体有了更深认识的人,还会把人的生命看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当然不可能。”他回答道。“那么这样的人还会为死担忧或是恐惧吗?”“绝对不会。”
引自安提斯坦尼:行善而受到恶评,这就是国王的命运。
面容受到心灵的支配,表现喜怒哀乐,心灵自己却不能支配自己,那不是好的事情。
不要因为外在的事物影响自己的情绪,因为它们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面对神明会让我们感到愉悦的。
生命像收割成熟的麦穗,这一批长出来,那一批倒下了。
如果神明不眷顾我和我的孩子,自然一定有他的道理。
因为善与我同在,正义与我同在。
不要跟着别人哭泣,也不要太放纵自己的情感。
引自柏拉图:“但是对于这种人我会这样答复他:‘你错了!我的朋友,要是你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只会盘算生与死,而不关注他的每一个行为是否正当,或者他做的事是善良还是邪恶的话。’”
“雅典人啊,的确是这样: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他是否认为这是将军指派给他的最佳岗位,我相信,即使面临危险,他也会坚守在那里,不会畏惧死亡或者别的一切。”
“但是仔细想想吧,我的朋友,那高贵善良的事情是不是仅限于挽救别人的生命和被人挽救?或许对纯粹真正的人来说,不应该只关心自己能活多久、如何活得更长久,而是听凭神明的安排,相信女人说的那句老话:‘不与命争。’他所关心的是:怎样好好把握有限的时间。”
看那些星辰是如何运转,仿佛你也在和它们一起运转;不断考虑元素是如何转化的,因为这种思想会澄净我们在尘世中沾染的污垢。
这是柏拉图一个很好的说法:应该这样来观察世事,仿佛从高处俯瞰:人群、军队、耕种、婚嫁、离弃、出生、死亡、法庭的喧嚣、荒凉之地、各色蛮族、饮宴、恸哭、集市等,这一切纷繁交错却又很有秩序地联系在一起。
想想过去,有多少次改朝换代。而将来的事情也不难想象。因为将来和现在必定有很多是相似的,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在的模式。不管是四十年还是一万年,你看到的人类生活并没有什么分别;那还有什么别的可看的?
“那从土里长出来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土里去,那从神圣的种子里生出来的,也要回到天国去。”这就是说,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解了,或是无知觉的元素离散了。
“带着酒肉和巫术咒语路过那死亡的溪谷,寻找生路。”“神明降下的暴雨,人必须忍受,而且要没有任何抱怨。”
一个人可能比你更善于摔跤,但他不一定就更有服务精神或是谦虚的态度,更善于面对所有发生的事情,更能体谅别人的过错。
理性是神明和人共有的,只要我们做任何事都遵循这理性,那就没什么能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了;因为只要我们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满足自身的要求,我们一定会得到福利,不会受到伤害。
不要受幻想的牵制,活在当前,按照理性,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不应该因为事物的改变而让我们产生烦恼,因为那不会改变我们的理性。当遇到可能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让心灵隐入自身,那是最宁静的家园,冷静地思考、面对那些并不伤害到自己的事情,是的,没有伤害,因为那些不会改变我们的理性。
忘却那虚无的名声吧!那是转瞬即逝的虚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站在特定的角度看世事,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秩序和轨道,不会偏离也不会被改变。
热爱自己的命运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这都是你能够做到的:虔诚地接受命运分配给你的一切,公正地对待你周围的人,要谨慎地保持你现在的想法,防止那些你还没有完全把握的念头混入你的思想。
不要顾念别人的理性是怎样,只管注意引导自己的本性就好了,这里说的本性,既是宇宙的本性(体现在你所遇见的那些事情上),也是你自己的本性(体现在你必须要做的那些合乎你自身的事情上)。每一样事物都应当按照它本性进行;其他的一切生物都是为了理性生物而创造的——就像低级的事物总是为了更高级的而存在一样——理性动物又是为了互惠互利而存在的。因此人本性的重要原则就是为他人谋利,第二个原则首先是要抛弃肉体感官的欲望;因为拥有理性和智性的行为有它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克制自己,不受感官欲望和激情的引诱;因为感官欲望和激情是和牲畜没什么区别的,理智行为却是一种高级的行为,不可能被低级的行为支配。其次还要保持健全的理性,因为那是本性赋予我们的以实现其目标。还有第三个有理性的人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不草率地作出判断,不听信谗言。让你的理性沿着这条道路行进吧,认真遵循这三个原则,你一定会获得成功。
假设现在你的生命即将结束,从这以后的时间是神恩赐给你的,那么按照自己的本性,好好地度过接下来的日子吧。
热爱你所遇见的一切,神为你编造的命运之线;因为,对于你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吗?
如果遭遇不幸,想想那些同样遭遇这些的人吧,他们是怎样的烦恼,怎样的讶异,怎样的怨恨啊!现在这些人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不知道。难道你想和他们一样吗?为什么不把这些不合本性的情感留给那些改变别人或者被别人改变的人呢?为什么不考虑如何把你遭遇的这些转变为对自身有益的教训呢?因为你能充分运用它们的话,它们就会变成你自己的经验。只要记住,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做一个好人应该做的事情;另外还要记住两点:无论怎样做一个好人应该做的事情,你所借鉴的经验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运用自己的本性,在自己的力量范围之内真诚地对待现在自己所拥有的条件,公正地对待你身边的人,努力让你的思想和技艺更加完美,在没有思考之前,不轻易下判断,或是做决定,不让一些表面现实蒙蔽双眼。
热爱自己的命运,因为这是最适合你的,别自暴自弃,那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不满意,不认真对待,那别人也不会好好待你的。因为一个人对最合适自己的东西都感到不满意的话,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对于他来说是有价值的。
好好利用命运所给予你的,在行动中时刻牢记要做个好人。
善的源泉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流出
观照自己的内心。善的源泉就在内心,如果你肯挖掘,它就会汩汩地喷涌而出。
要使身体强健,无论是处于活动中还是在姿态上,都不要让它显得毫无生气;因为内心通过面容表现出它的理智与庄重,身体也是一样。不应该带一点矫揉造作。
善良是人性中的至纯至美,一切伪善、奸笑、冷酷、麻木在它面前都会退避三舍。
我们心中的善良,就像雪山脚下的淙淙细流,每一滴都是圣洁纯净的雪水的聚合体。汇集成溪的善良之水,一路欢歌,荡涤着沿途的污浊、腐朽、风尘,汇入人生的江河大海。
清澈的水来自雪山之巅,人的善良来自干净的心底。因为没有人能阻止你成为善良朴实的人,除非你自己不愿意成为这种人。
那么,如何培养善心呢?凡是小事,不要太过计较,要原谅别人的过失;不如意的事来临时,泰然处之,不为所累;受人讥讽,不要睚眦必报;学习吃亏,便宜让给别人;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盯着别人的缺点。
生活中坚定地站立,时刻准备着去战斗
与其说生活像舞蹈,不如说生活像摔跤,因为人生需要我们牢牢地站稳脚跟,随时准备应付不可预见的攻击。
对于那些你希望对你赞赏的人们,要仔细观察,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理性。一旦你彻底了解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如果他们无心冒犯了你,你也不会怪罪他们了,但也不会想要得到他们的赞赏了。
天无绝人之路。生活留给我们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各样的挫折都会与我们不期而遇。幸运和厄运,各有令人难忘的地方,不管我们得到什么,都没有必要张狂或是沉沦。
一个人的身体瘫痪了,他还能利用自己的大脑,借用别人的双手,只要他够坚定,他的意志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他就能在打击和挫折面前做个坚强的勇者,跌倒了再重新爬起来,依旧充满斗志,以勇者的姿态迎接命运的挑战。
每一灵魂都不由自主地偏离真理,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者永远持续的 “没有任何人的灵魂”,哲学家说,“是故意要违背真理的”,也没有人故意抛弃正义、克制、仁爱等美德。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因为这会让你为人处世更加和善。
当你感到痛苦时,让自己这样想:这痛苦并不是可耻的,它不会损害我们的心灵;痛苦也不会伤害我们的理性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在大多数感到痛苦的时候,伊壁鸠鲁的话都是对你有用的:“痛苦不是不可忍受的,也不会永远持续的,只要你记住它也有它的限度,不要让它在自己的想象中放大。”同时你要记住,在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事情其实也属于痛苦的范围内,虽然我们没有把这当成是痛苦,比如说瞌睡、燥热不安和胃口不好,等等。如果这些事情让你感到很不舒服,那你就要告诉自己,“我正在痛苦之中”。
注意,有些人薄情寡义,但不要用他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我们怎么知道泰拉格斯在品格上不如苏格拉底优越呢?苏格拉底固然死得更为光荣:对诡辩家能作出更巧妙的辩驳;能有勇气在寒冷的天气里站上一夜;在受命去逮捕那个萨拉米人的时候,能够高贵地拒绝,而且他走路也是昂首挺胸的(虽然这一事实有待考证),但上面这些还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我们还应该追问:苏格拉底拥有的是怎样一个灵魂?他是否待人公正、对神虔敬,并为此感到满足呢?对于别人的恶性,他能否做到从不毫无意义地为之愤愤不平,同时又不成为那些愚昧者的奴仆?他是否能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从不表示出难以忍受?他是否能坚持不让理智受到肉体欲望的引诱?这些才是我们想知道的。
每一个灵魂可能都会不由自主地偏离真相,把这一思想牢记在心里,在遇到所有人所有事的时候,从这一出发点看问题,会让人更加平静。
不要加大痛苦的定义,痛苦只是暂时的,痛苦是不会永远存在的,那些看似很长久的痛苦,其实是人们把这痛苦的感觉记在心里,并不时挖掘出来回忆一下,这痛苦是你对当时留有的记忆,而不是真正的痛苦本身。把一些痛苦的记忆总记在心里,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让自己陷入误区中,不能好好地正视生活。
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是很少的
自然没有将你的灵魂和身体混合在一起,这就让你很难约束自己,让自己有力量支配一切。始终要把这牢记在心里,这是最重要的:幸福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其实是很少的;如果你在自然学问和哲学领域没有什么发展的话,也不能因此放弃做一个自由、谦虚、善待别人和虔信神明的人;因为就算没有人肯定你,你仍然可以成为一个被神明赞许的人。
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没有障碍,享受心灵的愉悦和宁静,就算所有人都为了他们的享乐而叫喊着要反对你,就算野兽要把你的身体撕扯成碎片。因为这些都不能让你失去心灵的宁静,不能阻止你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让理智丧失支配事物的能力,关于这一切,你的判断力可以说:“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在本质上依然如此。”心灵能够利用它能支配的事物,因此它也可以对它面对的事物说:“我要的正是你,对我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有助于理性和公民美德的质料,总之,都是可以用在那人与神所共有的技艺上的。”因为无论发生什么,对于神明和人类来说,都是适宜的,并不会陌生或是难以应付,都是很常见的并且容易处理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有幸福的可能,只要你愿意。幸福离你并不遥远,一个人生活在世间,只要不受外力的强迫,是自由的,能顺应自己的天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就能获得幸福。
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现这一条,必须充分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少一些机巧之心,多一些安逸自由。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想要品格更加完善,就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既不放纵自己的情感,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
永生的神明是不会觉得烦恼的,虽然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要不断忍受那么多的恶人,甚至还要从各方面关心他们。而你呢,你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却感到不耐烦,难道你也是其中的一个恶人吗?
克服自己的缺点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克服别人的缺点却是办不到的,但逃避自己的缺点和逃避别人的缺点都是不可能的。
任何事物,以理性和社会性的标准来衡量,只要它不符合理性也不符合社会性,那就可以说它没有实现神创造它的目的。
你做了好事,让别人受益,除此之外,你为什么还要像傻子一样奢求别的呢?想得到好的名声吗?还是想别人报答你?
人们不会嫌有利的东西太多,而按照本性行事就是有利的行为。那就不要厌倦做既利人又利己的事情吧。
宇宙的本性是要创造一个宇宙;但是现在的一切事物,有的是作为创造宇宙的必然结果出现的,有的是由宇宙的支配能力直接将其置于理性法则之外的(甚至有些重要的事物也是这样)。时刻牢记这一点,那么无论你处于何种逆境中都要让心灵保持宁静。
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来过,那么人们就会在作出每一个行为时都认真考虑:这是我最后一天的生活了,我做的这些事情会有怎样积极的意义呢?那些所谓的名和利是多么的渺小、不值一提啊!还是让自己的心灵归隐吧,寻求内心的宁静,才会让自己放下所有的思想包袱,遵从理性,按照本性去规划这最后一天的行为。
在帮助了别人之后,别去考虑被帮助的人的会有怎样的回报,或是对自己的名声会有什么帮助,那些都是会消失的,而心灵对理性的遵从才是最重要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