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左手《沉思录》卷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以自己的本性所要表现的方式生活

    在你全部的生命中,当你在青年时期以后的那一段时间里,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像一个哲学家那样生活下去?如果生活得像哲学家那样,就会阻断你追求名誉的想法。从现在你的生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你与哲学相隔甚远。所以,你的生活是漆黑一团,更无法赢得哲学家的美名。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与哲学相抵触的。

    当你从自己的眼睛里确能看出真理的所在,就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只要你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度过你的余生,那就足够了。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别人怎么评价,我们都要过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并不在于逻辑的玄妙,而是在于做人所追求的事情。当我们在去做所追求的事情时,要以行为动机为源泉,以善为宗旨(善的行为表现为公正、慈爱、勇敢、有节制,除此之外的行为都不能算是善的行为)。

    当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这件事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会不会为之后悔。如果我们目前的工作是有理性的人应该做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有所强求。

    在戴奥真尼斯、希拉克利特斯、苏格拉底看来,亚历山大、恺撒、庞贝算得了什么呢?因为,在他们观察事物的时候,注意到的是形式与实质。

    忘却对虚名的追逐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也不要去管别人对你的看法,以自己的本性所要表现的方式生活,做本性要求的事情,真正的幸福也就在此了。

    外界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你,在你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原则存在,它就像是一架天平,把自己的本性作为砝码,看事物与它的差距,努力缩小这些差距。无论有什么事情发生,任何人都不会影响到你的思想和行动,心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宽容的对待一切,坚持在生活中行善。

    遵循本性,走自己的路

    尽管你做了不喜欢做的事,但是,其他人还要去做同一种事。

    首先,我们自己不能发怒,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宇宙的自然之道而生存的,终究都会消失。就像哈德良与奥古斯是一样的。其次,当我们在去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先要沉着地观察,认识它的本来面目,同时,又要记住:首先,你要做一个好人,去做人性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再勇往直前、毫不动摇、尽心尽力地去做这件事。做每一件事情时,先要考虑是否恰当,再用和蔼谦逊的态度去做这件事。

    一切事物只是自然变换中的一面,不必去害怕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出现。一切事物,都是旧的形式,其分布也是一样的。就像把这边的东西搬到那边去,或是把它们从这里拿走运到那边去。

    如果你不能求学,那你就不能放肆,但是,你能超越快乐或苦痛。这就好像你能把爱慕虚荣之心放在脚下践踏,也能对愚蠢和忘恩负义的人抑制住你的怒火,甚至是宽容理解他们。

    事物的本性表现为:如果我们能顺利地做每一件事情,就会从心里感到满足。理性的人性也可以说进展顺利。如果它在思想上不赞许任何虚伪的或含糊的东西,除了对有关群性的行为起动机外,仅对于其所能支配的事物有好、恶评价,对于宇宙自然所分给它的一份自然会表示欢迎。因为,这合理的人性正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犹如一个叶子的本性是属于树的本性,但稍有分别的是:叶子的本性乃是无感觉、无理性的部分之一,这样,容易遭受挫折,可是,人的本性则是不容易受挫折、有理性、公正的自然之一部分。这理性的自然确实是分配均匀,给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一部分时间、本质、形式、活动力与环境。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集体来看,这一部分的整体是否等于那一部分的整体,而不是在每一情形下,一种东西是否等同于另一种东西。

    当人们按照自身的本性去做事情时,是对自己内心的极大满足,因为人的本性遵从了自然的本民生,而自然的本性是对群体都有益的。

    时时刻刻在心里面告诉自己“坚持自己的本性”,在作出任何判断或是进行任何行为前,都先这样告诉自己,并且依据本性的要求来看事物和做事情。

    宇宙总是在变化中存在的,这就是宇宙的力量,平静地接受这些变化吧!但是无论怎么样的变化都不要让自己的本性动摇,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并时刻检讨自己,监督自己。

    时间在变,你会忘记一些事情和人,你也会被别人忘记,但是始终要忠于自己的本性,毫不放弃。

    别让任何人听见你对生活的不满

    悔悟,是忽略了某些有益的事物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自责。真正的好人一定会努力行善,因为,善一定是有益的。但是真正的好人却忽略了一项:快乐,永远不会产生悔恨。所以,快乐既非有益也既非善。

    东西,就其单独的构成而言,其本身究竟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形式是什么?存在宇宙间的意义又是什么?又能存在多久?

    当你睡醒懒得起来时,要想想:自己对于人群所尽的责任,这种责任,乃是你的本分,并且是合乎人性的。可是,睡觉的本领,是无理性的动物与人类所共有的。凡是合乎个人本性的东西,往往是较为亲切、较为亲近、较为愉快的。

    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人,应立刻向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人对于善与恶的见解是什么?关于快乐与苦痛以及其起因,关于美名与恶名,关于生与死,如果他具有这般见解,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新奇可惊;如果他有如此行为,那么,我们心里就会明白,他不得不这样做。

    要在每一种情形下学会坚持,用物理学、伦理学与论理学的规则去考验你的印象。

    一棵葡萄藤不可能结出苹果,一头公牛也不可能生出小牛,同样的,也不会有违反人类本性的事情在人身上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每一事物的发生,不管它是否符合你的意愿,都是平常和自然的,既然这样,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你还在抱怨你生活的世界没有给你美吗?美到处都有,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对于我们自己,都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通过万花筒看世界,美得变幻无穷;通过污秽的窗子看人生,到处都是泥泞,到底你的生命画布如何着色,要看你拥有一颗怎样看待世界的心。把天地装到你的心中,你就能看见自然的美。

    以自然的心态对待别人

    每一种东西,无论它是一匹马或是一棵葡萄藤……与生俱来都是有用的。这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连太阳神都会说:“我的存在就是要做一些工作的。”其他的神也一样。那么,你与生俱来是做什么呢?当然,是不可以以享乐为目的。

    改变主张与接受别人的矫正,并不意味着与真正的意志自由相抵触。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心努力,从而使你的行为合乎你的动机、判断,甚至是你的智慧。

    当选择权在你手中时,你会想:为什么要做这事呢?如果不在你的手中,那么你并不能去怨谁。因为,无论怨哪一个,都是一种荒唐的行为,所以,谁都不必怨。如果你能纠正那导致错误的原因,你就不会怨天尤人了。

    死去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被丢弃在宇宙之外,它依然存在于此,不过经过变化,化成为它原来的成分,那便是宇宙的元素,也可称作是自己的元素。那些元素经过变化但并不怨诉。

    不要看到无花果树上长了无花果而感到惊讶,那是糊涂的表现。就像我们不要因为看到宇宙产生出其所特有的成果而表示惊讶;犹如一个医生或一个舵手,当看见一个病人发热或天上起了逆风不应该表示惊讶,因为,那样是糊涂的表现。

    不要让别人再听见你怨恨宫廷生活之苦。

    每一件事物都有其开始、延续和死亡,这些都是被包括在自然界的目标之内的。犹如一个人掷起一只球,球被掷起,其好处是什么?球落下来,最后落到地上,其害处又是什么?就好你水泡凝结着有什么好处,破碎又有什么害处?是一样的道理。

    把肉体翻转过来,看一下现在是什么样子,到老了又是什么样子,病的时候、变为死尸的时候,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赞美者与被赞美者,怀念者与被怀念者,都只能延续一个短短的时期,而且也只能生活在这世界中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和谐共处。整个的世界也不过是一个点而已。

    集中注意力做你面前的事物,无论是为了一个行为,或是一个原则,还是其所代表的意义。

    在做一件事情时,是为了有利于人群而做此事;当遭遇了什么事时,要学会接受它。认为那是神的意旨,或是来自万物所由发生的本原。

    回想一下洗澡时的状况:油、汗、泥、脏水,一切令人恶心的东西。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和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件事物皆是如此。

    鲁西拉埋葬了维勒斯以后,自己也被埋葬了。同样的,西空达埋葬了玛克西摩斯,自己也被埋葬了;哀皮丁卡奴斯埋葬了戴奥蒂摩斯,然后也被埋葬了;安东尼·派厄斯埋葬了佛斯丁娜,然后也被埋葬了。同样的故事总是在重演:凯勒埋葬了哈德良,然后自己也被埋葬了。那些机智过人的人,以预测未来和傲慢自负而闻名,现在在哪里呢?例如,卡拉克斯与柏拉图派学者地美特利阿斯,以及优戴蒙和其他类似的人。人生就是朝生暮死,好久以前就死了!有些人死后不久就名声也就逝去了,有些人变成了传说中的人物,还有些人在传说故事里也消逝得无影无踪!所以要常想着,你的躯体一定会消灭,你的一口气一定要断的。

    一个人,如果能做自己真正的工作,那么,他就会感到快乐。真正的人所做的工作便是:对同类表示善意,对感官的活动表示轻蔑,对似是而非的印象下正确的判断,对宇宙自然及受宇宙自然之命而发生的事作全盘的观察接受,毫不踌躇地放弃。

    保持自然的心态,要宠辱不惊,即使面对的事情超出了你的想象,也不要表现得兴高采烈,也不要暴跳如雷,对待我们遇到的人也是一样,不管他是善是恶,或许曾经伤害过你,也不要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这样的话,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是没有修养的。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让别人在见到你时,不会因为你的反应而让他们产生某些自卑或是其他一些不好的情绪。

    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和适应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已经作出某种行为的人,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在危难之中能够保持冷静,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而且也是战胜困难、避免危险的重要条件。

    对任何一个人都要恰当地说话,努力让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 你有三种关系,第一是与你自己的躯壳的关系;第二是与神的关系,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神安排好的;第三是与你所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关系。

    对于肉体来说:苦痛是一种罪恶,那么,就让肉体诅咒它吧。对于灵魂来说,苦痛也是一种罪恶,但是,灵魂不会认为它是一种罪恶,它会使自己风平浪静。因为,每一信念、动机、欲望与反感都是从内心而起,其他东西是不能从外面爬进去的。

    摒弃一切妄想,要永远对你自己这样说:我有力量让自己的灵魂不藏蔽邪恶或欲望,而且我既能洞察一切事物之本性,所以,就会恰如其分地应付之。要常常想着自然所给你的这种力量。

    在元老院里说话,或对任何人说话,都要求其适当、自然和坦白。

    奥古斯都的宫廷——妻、女、子息、祖先、姊妹、阿格利帕、族人、家人、朋友们、阿瑞伊乌斯、麦西拿斯、医生们、卜者们——都死了,整个宫廷的人都死了!再看其他的纪录,不仅是个人的死亡,而是整个的家族的死亡,例如庞贝一家。那个著名的墓志铭说“全族最后的一个。”试想想看,再想想此人的祖先,当初如何焦虑着要有后裔,但是究竟总有一个成为这一系的最后一个,这就是一个全家族的灭亡!

    我们的生活,是用一件一件的行为建立起来的,对它要懂得知足。如果每个行为都能尽量达到它的目标,也没有人能阻止你去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可能有一些外来的阻力,那么,就甘心情愿地接受那个阻碍,并且随机应变地转而去做自身灵魂的修复,让自己的行为公正,严肃不再会有外力来阻止。

    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尽量少说话,只说一些恰当必要的话,没有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而是真实地、勇敢地说出自己认为恰当的话。简明扼要,没必要拖拖拉拉或是拐弯抹角,那样显得你不真诚,也会让听者对你的诚意或是要表达的意思产生曲解。

    使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在每一活动中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整个活动和整个事情都井然有序,保持这一良好的习惯,会在以后的每一次活动中表现出来,而没有任何别的力量会阻止你。

    对于财富和繁荣,能坦然接受也随时准备放弃

    毫不狂妄地接受,毫不踌躇地放弃。

    你或许看见过一只手或一只脚被割掉,或是头颅从躯干上砍掉,身首异处。一个人,如果不满于他所遭过的一切,自绝于人寰,或行为乖戾落落寡合,那么,他正正同样地尽其所能地在自残。或者可以说,他在某种情形之下脱离了自然的整体,因为,他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现在却把自己割掉了。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巧妙的条件,能再回到自己的整体。任何其他的部分,一旦被扯开离散,上天都不准许它再回来。他使人类有力量永不脱离整体,如果不幸离开了整体,还可以回来和其他部分联为一体,重新恢复它的岗位,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潘姬现在还守在她夫君的坟墓边吗,波加摩斯、卡布利阿斯或戴奥提摩斯还守在哈德良的坟墓边吗,这是荒谬的想法!可如果真是那样又当如何呢?如果他们一直守候到现在,死人会知道吗?如果知道,那他会因此高兴吗?如果高兴,悼者会因此而长生不死吗?这些人还不是和别人一样,命中注定要变成老翁老妇而终于死去?他们死了之后,他们所悼的那些人又该怎么办呢?全都是一个臭皮囊包着一汪脓水而已。

    宇宙本性赋予每个理性的动物以一切的本领,所以,我们也有这一项特长,那便是:宇宙的自然既能把所遇到的任何阻碍变成为有用之物,使之在命定的事物之中占一位置,使之成为宇宙的一部分,那么,理性的动物便也能使每一阻碍变成为已有利之物而加以利用。

    不要因为想象整个人生的图画而被吓倒,也不要去想,有多少苦恼在等着你。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你都要反问自己:“在这一段经验中究竟有些什么是无法忍耐的?”你在供认的时候会要羞赧的。还要提醒自己:给你带来负担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乃是现在,如果你把它孤立起来,同时责备你的内心,那么,一点点的烦恼都不能被自己所容忍。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穷困潦倒。面对人生的起伏,真正的强者都是那些能以平常心牢牢驾驭人生的人。平常心是一种生活艺术。拥有它的人能够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平常心贵在平常,波澜不惊,生死不畏。因为胸怀坦荡,生活永不枯燥。一身正气,做堂堂正正的人。上不负天,下无愧人,旦夕祸福,知天达命,不违自然。有情有义,侠骨柔肠,远离颠倒。即使得了大奖,中了头彩,心潮也不怎么“澎湃”。得到一点荣光,看见些许景象,也不沾沾自喜,四处张扬。即使癌魔来袭,顽疾加身,也不怨天尤人,而是顽强拼搏。

    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就能明智地调查和判断

    正如哲学家所说的:“要永远聪明地善于使用自己明锐的眼光。”

    在一个有理性的动物中,是看不出美德是与公道有任何相抵触的。但是,如果你能看出有一种美德是与享乐相抵触的,那便是节欲。

    消灭你有关想象中的苦痛的感想,就会得到绝对的安稳。什么是“你自己”呢?姑且先认为是理性。无论如何,不要让理性有偏离,但是,如果,你的其他部分出了毛病,让其自己去想象好了。

    对于兽性,感官上的故障乃是一种缺陷,欲望上的故障亦然。同样的,植物亦有些故障,它们也是一种缺陷。所以,认识上的故障,对于理智的本性也是一种缺憾,把这一番道理应用在你自己身上。苦痛或快乐,是不是在把握着你,让感官去考察一下。你努力做一桩事是否遭遇了困难,并且你的努力是在希冀无条件的实现,那么,对于你这个理性的动物而言,其失败就是一种缺陷了。但是,如果你接受这普遍的限制,那么,你还是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甚至是没有遭遇故障。没有人能阻碍内心的愿望,因为火、钢、暴君、诋毁,或任何事物均不能触及它,正如一个圆体,一旦形成,将永远是圆的。

    假如我让自己感到苦痛,那是不对的,因为,我从来没有故意让别人苦痛过。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我们去判断和作出决定的,这决定着我们会走怎样的一条路,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事前我们都不会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这件行动的最终目的,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到达,会需要什么样的方法。能理智地考察这些以后再有所行动,而不是盲目地开工,也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在对事物进行理解和分析需要我们这种能力,也会锻炼这种能力,让自己更理智。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发现

    不要为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它没有改变你的本性,真正使你痛苦的是你对这一事物的判断,而我们是可以改变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判断的,不要有既定的态度,从事物的本性角度出发,会有全新的不同的理解。它没有违背了自己的本性,也没有改变了你的本性,所以也就不会有痛苦了。换个角度看世界,原来一切都那么美好!

    如果某一事物使某人高兴,那么,另外一事物也会使另外的人高兴。对于我,如果我能维护我主宰的理性不堕落,对于人以及人所遭遇的任何事物能不侧目而视,以慈悲的目光观察一切,那么,就会接受本身具有的价值,并且利用每一事物,便是可喜之事了。

    要好好把握现实,据为己有。追求身后之名的人,实际上是没有了解将来的人们和他都是一样的人,所承受的也完全一样。如果未来的人发出这样的或那样的声音,或是对你有这样的或那样的意见,是和你没任何关系的。

    可以把我拿起来随便丢到什么地方去,因为,在那个地方我的本性仍是宁静的。换句话说,仍将是怡然自得的——如果我的本性在它的活动中,仍能按照固有的法则而运行。那么,是会怡然自得的。

    如果只是为了换个地方,心灵便忐忑不安,自贬身价、匍匐、张皇、崩溃、恐惧,那值得吗?

    人,不会遭遇过什么事,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犹如,一头牛不会遭过什么,是不符合牛的本性的,一株葡萄不会遭遇什么而是不是葡萄的本性的,一块石头不会遭遇什么不是石头的本性的。所以,如果所遭遇的仅是一些自然、习惯的事,那么,就不应该悲伤。因为,宇宙自然不会带给我们任何我们所不能忍受的事。

    当遭遇外界挫折而烦恼时,其实,使你困扰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力。这个判断力,你能立刻就将它消灭。但是,如果你自己性格中有点什么使得你烦恼,谁能妨碍你去纠正那该负责的观念呢?同样的,如果你为了未做应做之事而烦恼,为什么不尽力去做,何必徒然烦恼?“我们不需要烦恼,因为,没有做的责任不在你。”“可是,如果不去做这件事,那么,我们就会觉得生活不值得活下去。”那么就果断地放弃吧,脱离了生命,就好像凡事顺遂的人一样,安然就死,并且,毫无怨尤地接受那些阻碍你的东西。

    每一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按照它们的价值去看待和运用这一事物,会发现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必然和重要性。那对它的发生也就不会存在太多的诧异和不理解了。任何事物都是按照它的本性来进行的,没有什么是违背它的本性的,我们不应该抱怨,而是以欢迎的眼光看待和接受一切。

    每时每刻塑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满足、朴素和谦虚 永远不能忘记主宰的理性,在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它不会去做它所不愿做的事,这不是没什么道理的,并且会让你的理性更加坚定。如果它对某事下了判断而且有理可据,那对理性的坚信会更加坚定。所以,不被情感所控制的心灵,有如一个坚强的堡垒,一个人没有比这个更为易守难攻的堡垒去藏身的了。没有发现这堡垒的人是愚昧无知的,发现了却不进去,是一种很大的不幸。

    除了由初步的印象所获得的报告之外,不必对自己再多说什么。有人对你说:某某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是有人这样对你说了;如果真有人说了,但是,对你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你对说你坏话的人永远保持初步印象,不要从内心里去加补充,那么,你便没有遭遇什么不幸。不过,需要强调一点:世上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事,都是我们所熟悉的。

    “这条黄瓜是苦的。”丢掉它。“这条路上有荆棘。”转弯走。这样做,就够了,用不着再加上一句:“为什么世上要有这种东西?”因为,这样会被通达自然之理的人所讥笑。就好像你到木匠铺或鞋匠铺问他们,为什么会有锯木屑、碎皮革,他们是会讥笑你的。这足以说明:宇宙自然不需要本身以外的任何事物,就像是不需要一个丢弃破烂东西的角落。其所需要的仅是其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质,自己的固有的手艺。

    做事不可迟缓,言谈不可杂乱,思想不可模糊,心灵不可完全倾注在本身上面,亦不可任其激动。生活中总要有一点闲暇。

    如果有人想杀害我们、肢解我们、诅咒我们,这些不能妨碍我们的心灵,使之不能继续成为纯洁的、健康的、清醒的、公正的。试想:一个人站在一个晶莹透彻的泉边咒骂,泉依然会汩汩地冒出鲜凉的水。丢进泥巴,甚至秽物,它也会很快地把它们冲掉而毫无污染。那么你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永流不息的泉眼,而不仅是一口井呢?你需要随时小心翼翼地引导你自己进入自由的境界,那么,就会感到慈祥、朴素、谦和。

    清澈纯净的泉水是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诅咒而变得浑浊,即使倒入泥土或垃圾,清泉也会冲散它们,洗涤它们,而不会让自己受到污染。我们也要让自己的心灵像这清泉一样,不会被一些虚荣和肉体的欢愉所累,并且还能打消这些欲望,让整个人身心达到统一。

    每个人也应该随时随地注意对自己人格魅力的加强建设,不会让外界违背自己本性的东西影响到自己,同时还要帮助和引导那些产生错误观念的思想,使它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本性,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爱身边的一切

    不知道宇宙是什么的人,就不知道自己置身于何处;不知道宇宙存在目的的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那些缺乏这些知识的人,实在是说不出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那些对于不知自己是谁或不知自己置身何处的人们所作的赞美,还想加以追求或避免者,我们应当做怎样的评价呢?

    一小时内咒骂自己三次的人,我们是不会赞美他的;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我们是不会对他满意的;对自己所做的每一桩事都表示后悔的人,他对自己是不会满意的。

    不要再以能与大气一致的呼吸而感到自我满足,要从此刻起,在思想方面能与那主宰万物的理性息息相通,因为,这种理性是无往而不在的,到处献给那些能接受它的人,恰如空气由呼吸的人随意享用一样。

    就一般而言,邪恶并不会给宇宙带来伤害。某一个人的邪恶亦不会伤害到其他的人,它仅仅是有害于某一个人,并且,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立刻从伤害中解脱出来。

    我的自由意志与我的邻人的自由意志乃是无关的,就好像他的呼吸与他的肉体一般,对我是无关紧要的。纵然人是生来彼此依赖的,我们的理性只是自家的一家之主,否则,邻人的邪恶会要变成为我的毒害。这不是上帝的意旨,因为,上帝并不要我的不幸依靠于别人来决定。 

    太阳的光,是向四面八方放射,但是,它并没有把自己放射净尽,因为,这放射乃是一种扩展,所以,阳光在希腊文里,就翻译为伸展。(因为,阳光是在空间里的伸展。)光线是什么,你很容易看得出来。当你从一罅隙射进一间暗室,观察阳光,它会沿着一条直线射进,触到一件固体的东西,它便被阻止了,它停在那里,既不溜走,也不坠落。这就好像人的心灵之照射,它不是把自身射散,而是把自己扩展,触及任何阻碍物时,永不留下激烈的撞击之痕,自身亦不破碎,而能稳稳地站立,并且能照亮那个东西。至于拒绝传导阳光的东西,那便是心甘情愿地丧失了阳光被伸展的机会。

    怕死即是怕无感觉或新感觉。不过,你既然没有感觉,就不会再感觉什么不如意事,既然要换取另外一种新感觉,就将有另外一种生命,但依然是生命。

    宇宙中有理性的事物如人存在则是为了彼此而存在的,因此人在做事时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原则。这是宇宙赋予人类的本性。而我们的原则也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做本性要我们做的一切。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同类都不爱,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和怜悯之心,他就没有资格做人!

    而对于那些没有理性的动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是宇宙中的低等事物,是为高等事物服务的,我们就更应该用一种慷慨友善的精神对待他们。

    人类理应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命现象,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爱这个统一和谐的大自然。

    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

    人生,往往是相互所依赖的,所以,要教导别人、容忍别人、关爱别人。

    当箭向一个方向走时,那么,心就会向另一方向走。但是,心,总会向着目标勇往直前地走。

    给每一个人进入到你自己的理性中来的机会。

    所有人类都是一个团体、一个集合,作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就应该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如果有人的理性出现了偏差,或是价值观的方向不对,那别人就应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向他们展示他们犯的错,而不仅仅是对他们表示愤怒和斥责。那是对自己思想的一种惩罚,“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却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帮助,有时候还会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所以要帮助他们就应该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而不要继续错误下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