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左手《沉思录》卷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像对待生一样对待死

    如果做事不公正,就是对神的不敬。因为宇宙造人的本意就是要世间大众互帮互助,而不是相互伤害,所以不公正就是不敬。如果说谎,那么也是对神的不敬,因为宇宙的本质即为存在万物的本质。这个世界的真理是世上存在的所有东西都与所有已经逝去的东西相联系,而且这也是世上万物的真实的原因。如果是存心说谎的,那么他就犯了触犯宇宙的罪。如果是无心说谎的,则违背了宇宙的本性,搅乱了世界秩序,从而变得与真理相对,也就失掉了辨别真伪的能力。

    那些把快乐当成善来追求,把痛苦当成恶来避免的人对神也是不敬的。因为他们经常抱怨宇宙处事不公,使恶人可以享受快乐,而善人就要承担痛苦。

    对宇宙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畏惧,也是一种对宇宙的不敬。追求享乐而将道义置之不顾,亦是一种对宇宙的不敬。宇宙的本性是公正平等的,所以就造出了享乐和痛苦二者。那些相信宇宙本性的人,就应该顺应宇宙的本性,用这种观点来看待宇宙造出的事物。所以一个人要是不能用平等的态度看待宇宙创造出来的同等事物,如苦痛与享乐、死亡与生命、美誉与恶谤,也同样是一种对宇宙的不敬。

    以上所说的宇宙不偏不倚的本性是指一切事物发生的自然顺序都是按照宇宙的意愿来的,没有丝毫差别。所有自然顺序的发生都是按照神的旨意来的,从而决定了事物按照一系列的顺序发生,以及各种产生和变化交替的情形。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活动,就像一片树叶,春天发芽、夏天成长、秋天落下,然后冬天化成肥料为来年做准备。不管它是被颂扬的还是被诅咒的,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活动,人们所面对的也都是自然界,所有生命都要经历自然界带来的一切活动。

    死亡把你和现在与你一起生活的人分开,把你可怜的灵魂同身体分开。要知道,你与他们的联系和结合本来就是自然给予的,现在只不过是自然要把这种结合拆开。

    既然死亡是自然赋予的事情,死亡只是让你脱离目前这种生活,转而进入另一种生活,那么我们又何必要执著于尘世,希望自己在这里逗留更长的时间呢?

    理智的毁灭对人来说如同一场瘟疫

    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从没虚伪、奸诈、奢侈和骄傲的恶习,那么他是幸运的。如果一个人在世时沾染了太多这种恶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自行了断。恶习就是一种瘟疫,没有人愿意与之一生相伴,所以我们应该逃离它。瘟疫只会夺去动物性命而不会伤害其心,而对人则是身心俱伤。

    要正视死亡,欣然接受,因为这是上天为我们安排好的事情。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既定的事情,就像从年轻到年老,由幼小到成熟,从长出牙齿、胡须到白发,从怀胎到分娩,以及其他的所有自然活动,死亡也不例外。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不该对死亡抱以冷漠、漫不经心的态度,而是应该把它当做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静静地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等待灵魂出鞘,就像等待妻子分娩婴儿一样。

    如果想要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你可以考察在世时身边的环境以及那些你终日与之交往的人。我们应该善待那些身边的人,而不该抱以厌恶的态度,但是如果那些不是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那你的死亡就不会显得那么难以接受了。而现在的状况是你必须和那些不志同道合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你会觉得生活的不耐烦,从而希望死亡快点降临。

    害人就是害己,于人不义就是于己不义,因为自身的本性已在这些动作中变坏。

    那些没做的,或是已做的事情,都有可能是不公正的。

    如果你可以确定你现在的判断正确无误,你现在的行为合乎公众利益,你现在的心情满足于一切发生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理智”这个词是表示对一切个别的事物的一种明辨和摆脱了无知。不管是谁,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按照自然早已经安排好的秩序通过这短暂的时间呢?如果每个人都顺从恶而不是锻炼自己的理智,那无异于人类的一场瘟疫,这种瘟疫比任何由于腐败和疾病造成的瘟疫都来得更猛烈。

    怎样才能避免这场人类的瘟疫呢?你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地依本性生活,不去避免什么,用发生在生活中的事物的本性来训练自己的理智,坚持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变成自己的理智,就像胃把食物变成自己的,像大火把木柴变成自己的一样。

    用自己的力量克制欲望

    抛开想象,抑制冲动,扑灭欲望,掌控自己的理性。

    没有理性的动物仅仅是有生命的,而有理性的动物除了生命还享有同样具有智慧的灵魂。就像世间的万物都是在大地上成长,世间众生看到的都是同一种光明,呼吸的都是同一种空气。

    物以类聚,所以土性的事物都倾向于大地,液体的事物都倾向于一起流动,气体也是一样,只有外力才能把它们分开。一切较干燥的东西都比较容易着火,因为其中含有容易着火的物体,即火的倾向性。同样的,共享同一种理性的人也会相互吸引,甚至比那些更为强烈。因为人是世间万物之中最高等的,所以融合能力也是最强的。

    在那些无理性的动物身上,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比较亲密的感情。因为较高级的动物是有灵性的,他们之间的那种相互吸引力是植物、矿石、木材所没有的。在理性动物中,我们可以发现政治集团、友谊、家庭和公众集会,还有战争、谈判和休战。但是在更高一层的事物中,即使它们各自分离,还是可以达到互相联系的状态,例如星辰。

    而当今的现实状况是这样的:那些有理性的生物试图逃脱彼此的关联,不相互协作,但是由于自然的力量,它们终究只能在一起。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块没有尘埃的尘土做的东西都比完全与世隔绝的人好找。

    人、神和宇宙都会在适当的季节产生果实。按照常识,所谓的果实是像葡萄藤结出的那种果实。但实际上,理性为了自身,也为了宇宙,结出类似于自己的果实。

    人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控制的是自己的欲望,因为有时候即使理智告诉自己拥有过多的欲望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但还是很难控制。如果一个人能运用自己的力量控制住欲望,那在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理性的延伸。若是内心为多变的情绪所控制,那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就会有所困扰。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能在遇到事情时先使自己冷静,运用理性对事情进行分析,那将是最大的自我超越,也会让更多的人尊敬。

    节制的人永远受人爱戴,他就像干涸土地上遮阳的大树,暴风雨中遮蔽风雨的大石头。谁不想个性沉稳、脾气温和、生活规律呢?不论境遇如何,不论有何改变,对性情沉稳的人而言,都没有关系。

    劳动是为了自己,与别人无关

    如果可以,就指出那些人的错误;如果不行,则用慈爱的心肠来对待他们。神明对这种人也是仁爱的,甚至有时候会好心肠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获得财富、健康、名声。

    其实你也可以这么做,没有人会阻止你。

    不要像苦工一样不情愿地工作,也不要奢求别人对你的怜悯或是赞扬。你要记住的只是一件事,就是根据社会的理性来规约自己。

    你应该告诉自己,我抛开了一切烦恼,而不是我摆脱了一切烦恼。因为烦恼从来都是自身造成的,而不是外界硬塞给我们的。

    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同的,都是经验所熟悉,时间上短暂和物质上无价值的,现在的一切事物都像是它们之前已经逝去的那样。

    我们只能依靠理性来判断客观事物,因为它们站在我们的心灵大门之外,只有等我们自己去探索才能发现,它们不会主动告诉我们它们的真相。

    有理性的社会动物的善恶不是在消极的活动中,而是在积极的活动中,这与它的美德和缺点是同样道理。

    对于那被扔向高空的石头来说,坠向大地和飞向高空都是无所谓恶的。

    深入剖析人们的内心评判标准,你就会发现你所惧怕的是什么,而他们又是如何评判自己的。

    改变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也一样在改变,也可以说是不断地毁灭,整个宇宙都是如此。

    如果你劳动是被强迫的,只是为了得到同情或者受到表扬,那么你肯定已经违背了你的本性。因为你的本性是要求你要按照自身的理智活动或抑制自身。

    一个人聪明睿智、机警敏捷、天赋过人,又能以人力去成就天然,如果他仅仅是为了一些外在的荣誉去劳动,那么他的劳动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人只懂得防止过失,却不知道过失从哪里产生,只想凭借人力改造自然,却不懂得要顺乎自然。这样的人将会看中智巧而急着使用,将会被小事而役使,被外物所牵绊,四处张望而应接不暇,事事苛求完美,随着外物的变幻而不能保持常态。

    保持自己的理性和行动力,不要被外界所打扰

    让别人承担他们自己犯的错。

    活动的停止、运动和意见的停止,这些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但是它们并不罪恶。试想你的一生,童年、青年、壮年、老年,每一次蜕变就是一次死亡,所以有什么好可怕的呢?试想你自己与祖父的生活,再想想与你母亲的生活,再想想与你父亲的生活,就会发现好多的变化,问问你自己,有任何值得你害怕的事情吗?同样的,生命的停止、中断和变化,整个一生都是不可怕的。

    赶快反省一下自己的、宇宙的,以及邻人的自控力,以确保自身的正直。记住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以及你邻人是无知还是聪慧,也掂量一下你们自控力的强弱。

    你要使自己融入这个社会,因为你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的行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与社会无关,你都会众叛亲离,脱离这个社会。

    世间万物都像儿童的吵嚷、运动,都是拖着躯壳的小小灵魂,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死亡的模样。

    把一件事物的内在和外在区分开来,然后做详细的研究,看其自身的特性能存在多长时间。

    你对自身天性的不满导致你产生了很多烦恼,因为当天性支配你的时候,你就开始抱怨,但这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

    遵从自己的理性去行事,而不要想别人会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那将一事无成,因为你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对你的行为满意。如果单单为得到别人的赞扬而去努力做某件事的话,那你将是悲哀的,没有自我的。所以,根本不要去在乎外界的一些因素,顾虑少了,思想负担也减轻了。按照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去行动,不违背自己的理性,精力将更加集中,对行动的执行力也会更强。因此,一个人若想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必须放弃外界因素对他的影响,只服从自己的本性和共同的本性。

    平静地看待外界的评价

    如果你被人责骂、憎恨,或是伤害,你可以深入他们的人性来认识他们。你会发现,你根本无须介意他们对你的看法。但是你仍要善待他们,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你的朋友,而且上天也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他们达成愿望。

    宇宙的运行周期始终是相同的,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宇宙用智慧指导自身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如果是这样,你要适应它的结果。它一旦转动,别的一切事物就连续地产生;而可分割的元素是所有事物的根源。如果有神明,宇宙一切都会很好;如果宇宙只是偶然,就不要完全听任于它。我们不久就会被大地掩埋,然后大地将会循环往复地变化,直至永远。当我们想到世界如此变迁及速度之快,便会变得对世间不重视。

    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想法,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认为你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所抱的价值观也不一样。对于别人对你的评价,如果是善意的、积极的,当然要听,而且要看自己是否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需要补救;若是恶意的或是中伤的话,看看他是从怎样的角度来看你,看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没有必要去为他而烦恼,因为即使你做得再好,在某些人眼中仍是不够的、不满意的。所以不必过分在乎,只要不违背自己的理性,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的行为

    世界本像是一道激流,会冲走世界上的一切。那些搞政治的人却要以哲学家的姿态自居,很可笑。顺从天的旨意,做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止步于乌托邦式的小满足,做好眼前的事情,没有人能改变你的意见。既然改变不了别人的意见,那么人们就不可能真正信服谁,即使有,也是像奴隶一样迫不得已。亚历山大、腓力二世和德米特瑞斯是否按照大自然的旨意那是他们的事。但是,假如他们扮演了悲剧的主角,没人会怪我不模仿他们。哲学以简单和谦逊为原则,不要使我成为狂妄自大的人。

    站在世界的高度,俯瞰众生,看那些无数的庄严仪式,看那些在暴雨或平静中航行的人,也看他们的生老病死。看看那些过去时代的人们,将在你之后生活的人们,现正在野蛮民族中生活的人们,有多少人只知道你的名字,有多少人将会忘记你的名字。也许多少人现在赞美但是背后诋毁你,所以你任何死后的名望都是毫无价值的。

    对外部世界的干扰产生免疫,而服从你内心的意愿做事。也就是说,你所做的应该限制在本性之内,即有益于社会。

    在来自外部原因的事物的打扰中能够保持自由,在根据内在原因所做的事情中保持正义。

    让外界的事情不会打扰到你的本性、你的自由、你将要进行的活动,就像在闹市中你也能保持自己的思路看书,而不会被耳边的喧闹所打扰。

    当人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完成某件事时,首先要克制自己的这种强烈愿望。当然有愿望是好的,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分析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本性,是否对社会有益。仔细思考后,让自己归于理性,再来进行自己的行为,就会知道所要努力的方向。

    剔除生命中无用的东西

    如果你可以甩掉那些虚无缥缈,存在于想象中的烦恼,那样,世界就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你可以思考整个宇宙,思考时间的永恒,观察万物的瞬息变化,体会生死之间的短暂和思考生前死后时间的无穷。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消失,而你这个旁观者不久也会消失。最长寿之人和最早夭折之人最终都会去往同一个地方。

    这些不自量力的人,以为用他们的指责可以伤害别人,他们的赞扬能有益于别人,于是他们忙忙碌碌,追求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

    损失与变化一样,都是宇宙的本性,依照这个道理,万物才得以出现并运行完好,从古至今乃至将来都会是这样的。如此一来,你就不要抱怨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坏的,而众神却无能为力,使得世界要以恶的方式一直运行。

    腐朽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你闻水、土、骨的气味。大理石只不过是硬化的泥土,金银不过是某些物质的沉淀,服饰不过是一堆皮毛,染织的紫袍也只是一摊血,其他的一切也都是如此,灵魂也很容易从这个变成那个。

    生命中有很多与人的本性无关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人来说是无用的。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被这样的人和事所干扰,最终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头的道路。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无用的却时时烦扰我们的东西从生命中清除出去,那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跟随自己的心,思考整个宇宙,思考这永恒的时间,观察每一事物的瞬息万变,观察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其实,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天空。你所要做的只是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找到那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你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让心灵摆脱苦恼

    你开始厌烦你生命中的悲惨。你究竟在烦恼什么,是事物的形式还是事物的本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那么,是时候祈求神明的佑护,让自己变得更简朴了。不论你是活一百年还是三百年去参透这些事情,结果都是一样。

    犯了错就会害了自己,但他所做的也许并没有错。

    或许万物都来自一个理智的本源,都是一体,那么部分就不该不满于做对整体有好处的事。或者只存在原子,宇宙只是宇宙的混合与解体。如此说来,你为何要烦恼呢?问问神明,你是已经死亡、已经腐朽、已经虚伪,还是已经变成一头野兽呢?或是你现在被困于兽群中呢?

    神明要么有力量,要么没有。如果没有神力,你何必向他们祷告?而如果有,你应该祈求他们让你不畏惧任何事情,不奢求任何事情,不苦恼任何事情,而不是发生什么,不发生什么。因为如果他们可以,他们肯定会帮助你。但也许你要说,上天已赋予我这种能力。那么就自由地使用这种能力,而不是像乞丐一样卑躬屈膝地乞讨。不要相信神灵神,灵甚至在我们力量范围内的事情上也不帮助我们。去祷告吧,别人请求:“我怎样才能与那个妇人睡觉呢?”而你要这样想:“我怎样才能不起与那妇人睡觉的念头呢?”别人请求说:“我怎样才能摆脱那人呢?”你应当这样想:“我怎样才能不再希望摆脱那人呢?”别人请求说:“我怎样才能不失去我的幼子呢?”而你要想:“我怎样才能做到不怕失去我的孩子呢?”总之,要这样来祷告,看看结果如何。

    伊壁鸠鲁说,我不会在我生病的时候对别人谈论身体的痛苦,而是继续先前的自然哲学话题:心灵如何在分担肉体的时候保持原本的善。我不会让医生有假装崇高的时候,而我正在平静快乐生活。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以他为榜样吧,不要放弃任何机会。所有哲学派别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不要和那些不谙自然之道之人做无谓的交谈,一心一意做好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最好的。

    雨果说:“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情况,都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体会、感悟。如果我们的心是暖的,那么在自己眼前出现的就是灿烂的阳光、晶莹的露珠和随风飘散的白云,一切都变得那么惬意和甜美,无论生活多么的清苦和艰辛,都会感受到天堂般的快乐。心若冷了,再炽热的烈火也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我们的眼中也充斥着无边的黑暗、冰封的雪谷、残花败絮般的凄凉。

    如果不追求名利,不因为高官厚禄而沾沾自喜,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那也就无所谓忧愁。心中没有忧愁和欢乐,才是道德的极致。

    无论何时,先反省自己

    当你为一个无耻的人而愤怒时,你要这样问自己:“难道世界上存在不无耻的人吗?”当然不会。那么,你就不要强求那些不必要的事了。世上必然有很多无耻之人,而他只是其中一个。你应该用同样的道理去对待无赖、流氓和其他做坏事的人。你只要记住他们是宇宙必然存在的,就会开始善待他们。宇宙给予我们如何对待错误行为的美德,比如对于无情之人,我给予同情。每一种错误都有一种美德与之相对应。其实,你是有能力帮助那些迷途的羔羊的,而且这对你来说是完全没有害处的。因为他们对你所做的坏事没有一件可以让你的心灵变质,只是你内心记恨他们而已。如果一个人做事糊里糊涂,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于你没有坏处。你反倒是应该反思自己没有阻止他这样做事。

    最重要的是,你要时刻反省,当你开始指责别人忘恩负义,错不在他而在你,因为是你自己要相信他们可以信守承诺,要么就是你在行善时不是无条件付出,还是期待有回报的。如果你在做善事,你就不应该期望回报。因为做善事本是件遵循本性的事。如果期望回报,就像是眼睛能看也要索酬,脚能走路也要索酬一样了,而它们本身的职责就是如此,这样才是尽本分。人生来就是应该恩惠于他人,这是本性所致。

    当我们谴责别人犯了某种错误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你或许开始时没有意识到他的某种欺骗或是其他,而是选择相信他,那这是在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你没有怀疑,应该受到谴责;或者你意识到他是错误的,那更应该谴责自己,为什么明明知道那是错误的还要相信呢?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有好就有坏,一相情愿地希望这个世界上人人完美是不可能的,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他们只是因为一时没有分清事情的好坏,暂时迷失了他的目标,走上了歧途而已。他们无论做错了什么事,实际上并不会对你的心灵造成什么伤害,因为只有你自己的心灵里存在着恶和伤害的时候,你才会被伤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