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说我的奋斗-管理—领导者的最大盲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Top81 员工第一

    我们希望的第一大产品不是我们的淘宝,不是我们的天猫,不是我们的支付宝,也不是我们的云,也不是我们的菜鸟,我们第一的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强大了,我们的产品自然会强大,我们的服务会做好,客户才会满意。

    提要:马云说第一产品是自己的员工,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这是马云的管理智慧。很多企业重视产品,重视业绩,却没有重视人才,马云这段话说明,对他而言,人才是第一位的。

    启示录:马云强调只有员工强大了,产品才会强大,马云眼中的员工强大指的是员工的能力,马云很重视员工的能力,经常有各种培训,所以很多去阿里工作过的人,再出来的时候等于镀了一层金。马云的成功依仗自己的人才,包括创业开始,蔡崇信的加盟彻底扭转了阿里巴巴的命运,马云的观点是产品是人才的副产品,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马云的管理非常放松,在阿里巴巴,员工有很大的自由度,而相反,58同城刚刚制定的“996”的制度引起了员工的极大反感。培养员工的能力,而不是压榨员工的时间,这种管理方式才是正确的管理方式。只有员工能力强大了,业绩才会强大,一味压榨员工时间,激起员工的反感情绪,会影响业绩的稳定。

    Top82 敢于放手

    具体的业务发展交给集团五虎将,他们比我聪明。淘宝网总裁孙彤宇有90%的时间在考虑淘宝的发展,我最多20%,怎么可能比他聪明?

    我要用最远的眼光看,用最大的胸怀去包容。

    以前我自己拿着斧头往前冲,到后来指挥下面的兵马往前冲。以前睡两三个小时,起来就往前冲,没有累的感觉,有的是精力。今天突然发现,精力、体力跟10年以前不一样了,跟年轻人去拼,老将黄忠也是一刀被杀了。我们凭的是经验、胸怀和眼光,年轻人精力、体力都比你强,也比你聪明,他们可能干得更好。我强迫自己和原先所谓的高层团队全部脱离,我觉得我自己过渡得还可以。当然,我放手的时候,知道已经没有大问题。现在看不出来有谁可以打败淘宝,更看不出来有谁能在三五年内消灭阿里巴巴。

    提要 从小公司到到大公司,领导者的内心要得到一个彻底的修心和锻炼。真正的掌权者恰恰是没有权力的人,因为真正的领导者总是从利他主义的角度出发,从而获得真正的权威。

    启示录

    马云将下面的人能否超越自己,作为衡量自己领导能力优劣的标准。马云说:“只有下面的人超越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当了三年的领导,你的水平还是公司里最好的,那么你根本就不适合当领导。”

    一个真正意义的领导者,必须得善于发挥团队的能力去做事,过去我们经常把领导力等于权力。而现在那些没有权力的领导者往往是真正的领导者。领导力专家巴尔多尼认为,那些先己后人的掌权者在采取行动时,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那些先人后己、手无寸权的人们却总是以集体利益为重。而只有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人,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才能最大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发挥群体的智慧。

    善于发挥集体智慧的领导者,闲庭信步,公司却茁壮成长;不善于发挥集体智慧的领导者,整日忙碌,公司却越来越小。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会培养人才,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诸葛亮在用兵点将的时候,一般我们很难看到核心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更多是诸葛亮个人的智慧判断,这种习惯导致后来蜀汉政权对诸葛亮的绝对依赖,广大谋臣及将领缺乏决策的实际锻炼。后来,身居丞相高位,工作多亲历亲为,没有放手着力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以致于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

    马云强迫自己和高管团队脱离,想做个隐者,把战场留给手下的五虎将。他懂得放权之道,懂得用人的大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队的智慧是无限的,一个人再有智慧也不可能通晓方方面面。

    天下没有任何一个领导者是完美的,越追求完美的领导者,企业越难以做大。真正的领导者,胸怀若海,容纳百川。看似无为,却胸有乾坤;看似无事,却事事心明;看似无权,实则权力至上。

    Top83 包容之道

    阿里巴巴人才济济,聪明人非常多,请记住,公司里面要有各色人种,这个公司才是好公司。动物园为什么人们愿意去看?就是因为有各式各样的动物,如果动物都是一样,那是养殖场,就没意思。我发现这个世界美妙的是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在这个公司里面,你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你怎么看怎么顺,你要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提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司里面有各色人才,这个公司才是好公司。一个伟大的公司应该是一个平台,能使各样的人才在上面表演,发挥其才能。互联网公司是创意公司,人才的竞争就至关重要,人才越多,竞争力就越强。

    启示录

    容纳人才,需要领导者有宽广的胸怀。毛泽东讲过一句话,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党凝聚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在党的队伍里,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海外留学人员,也有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所以共产党能成就伟业,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人民的利益,为了这个伟大的信仰,就能吸纳天下之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均可为我所用。党取得最后的胜利,与其庞大的人才体系是分不开的,所以陈毅曾经说,整个淮海战役都是民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与此类似,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切以网商的利益为根本,网商就是马云的“人民”,不管技术人才、销售人才,不管是“海龟”、“土鳖”,只要对阿里巴巴的发展有帮助,马云统统都需要。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多样化的人才是大规模协作的必要条件。阿里巴巴要引领电子商务时代,必须要大规模运作,多样化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马云选择人才不带个人情绪。马云说,当你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时候,你怎么看怎么顺,但是你要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怎么看怎么不顺。所以选人时要客观,不能带有主观情绪,否则可能错失良才。

    马云不对员工许诺高薪,也从来不挖人,不留人。但他注重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能让他的员工心甘情愿地留在阿里巴巴,为实现百年梦想而奋斗。阿里巴巴从创建那天开始就是分散持股,甚至全员持股。他的CFO蔡崇信回忆时说:“马云把他自己的很多股份慷慨地分发给18个创始人,注重团队,注重朋友义气。其他的互联网创办人都是自己占30%——70%,大股东永远是大老板,这样的公司能否持续发展就是个问题。马云提出公司是永远的,人是会换的。这是个健康的理念。”马云曾表示,在微软,盖茨持股已经不超过10%,杨致远在雅虎的持股更低,但他们的影响力是绝对的。马云就是要做一个对阿里巴巴有绝对影响力的人,而不是有绝对财富的人。

    Top84 挖掘内部潜力

    关于挖掘内部人才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在你的公司内部一定会有人超过你,要想办法在你公司内部找到能超过自己的人,这就是你发现人才的能力。如果你找不到,那问题一定在你,你的眼光有问题、你的胸怀有问题、可能你的实力也有问题。比如你相信这小伙子,这个人三五年以后一定超过自己,找出这样的人来,今天也许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一定有这样的潜力。从结果上判断他,从过程上判断他,通过他身边的人来判断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他给你推荐他认为最优秀的人是谁,从这儿判断他是不是优秀的人才。

    提要 马云重视人才,但是马云更大的智慧是能用好人才,管理好人才。马云用自己的管理手段挖掘阿里巴巴内部人才的潜力。因为人是资本不是成本,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对人进行投资极大地挖掘人的潜力使其增值并且创造新的价值。

    启示录

    在阿里巴巴网商论坛广州站的主题演讲上,马云曾经在深入分析团队建设问题时这样说道:“企业的领导干部是永远让CEO最头疼的问题。”

    的确如此,对于任何一个成长型企业来说,打造自己优秀的管理团队都是重中之重。正如马云所说:“如果阿里巴巴想成为全世界十大网站之一,靠打游击不行。毛泽东是不可能靠游击队打下全中国的。最后是三大战役决定了最终的胜利,因此要有一大批将领才能保证胜利。”

    2001年互联网寒冬时,马云不是让员工去拓展市场,而是拿出钱来开始培训,先培训主管,然后是中层、高层。培训课程是请外面专业公司设计的,18个创始人都必须去听课。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大多是技术出身,不懂现代化管理。通过对高层管理层的培训,使一大批技术出身、销售出身的干部懂得了现代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挖掘内部人才,贯彻企业文化,阿里巴巴设置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岗位,尽管从表面上看,增加了企业成本。但是这些经过挑选后的人才,在阿里巴巴的文化体系里一经培训和锻炼,便发挥出极大的能量,其带来的效益远远超出阿里巴巴招聘的成本。

    马云重视培训,因为他清楚,培训可以发挥出员工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员工觉得自己在一个伟大的公司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说:“CEO应该重视员工培训,而不是走走花架子,尤其是在管理层培训时。你找到最好的人才,你就获胜了,因为他们是最具创造性的、最活力四射的人才。最好的人才大多愿意到排名第一的企业工作,你的企业如果排名第一,那么就能拿到最好的人才,这是良性循环。”

    马云深知此理,所以马云表示,阿里巴巴要走102年,一开始目标就非常远大,要做全球性的伟大企业,并且使阿里巴巴的员工经过阿里巴巴的培训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实现韦尔奇所说的这种良性循环。

    Top85 把混蛋变成不混蛋

    有人会说,我们的属下都是一批垃圾,没有一个好的。现在我们公司不讲这些话了。我发现我们改变了很多,我有一个朋友说,我要是你就好了,你手下都是这么好的人,我手下都是混蛋。其实领导的工作就是把他变得不是混蛋,如果一年之后你公司里面还是些混蛋,那问题就在于你。

    提要 马云最成功的独到之处在于用人,马云认为,没有不好的下属,只有不好的领导。下属不得力,肯定是领导的问题。一个好的领导就是一个雕刻师,能够把顽石雕刻成精美的礼品。

    启示录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然而并非某个人才就是为某个企业而出生的,人才再好,也要经过培训才能适用。

    马云创业之初,跟随他的人的确很多是在市场上找不到工作的人,不得已才跟着马云干。因为创业之初,实在是太艰苦了。所以一开始,有人说,马云的手下是一群垃圾,没有一个好的。

    但马云却靠着这些手下把阿里巴巴做了起来,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之一是员工。所以马云提出“把钱存在员工身上”的理念。马云说:“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就不会成长。”因此,一向吝啬的马云,在培训投入上却是异常的慷慨大方。即使在阿里巴巴最不赚钱的时候,马云也投资了100万用于员工的培训、干部的培训。为了培养销售队伍,阿里巴巴又创建了名为“百年大计”的“销售培训班”。百年大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价值观,其次才是销售技巧。2008年,阿里巴巴在招聘销售人员的计划中写道:我们将花7个月时间培养一个新人,现实带薪1个月培训,接着是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只要签下一个单子就能转正。如果3个月签不到单,还有免死金牌计划,即他们还有3个月时间。算下来,相当于7个月内做成一单,就能正式转正。

    阿里巴巴对新员工的培训一直延续到以后两个月的实习和考试中。考试每周都有,非常严格。不仅考绩效,还考价值观。

    马云一揽子的人才培养计划,使阿里巴巴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阿里学院”。跟随马云一起做事的员工现在很多已经升成了阿里巴巴的领导阶层,成了能征善战的将军,因此,有人羡慕马云的手下都是精英,但是这精英是靠心血培养出来的。

    Top86 管理的秘诀

    首先,有没有远见,这个远见必须是有使命感和价值观支撑的;第二有没有战略;第三有没有制度体系的保障;第四有没有人才;第五有没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是长期发展的过程,生意人可能抓住一票生意就发了,商人可能抓住一两个机会,两三年内也发了。企业可能10年以内都看不出什么东西,这就是最艰难的。

    提要 马云把管理归结为:远见、战略、制度、人才、文化。这是马云总结的全部管理的秘诀。远见就是愿景,战略就是方向,制度是保证,人才是动力,文化是根本。任何一个公司如果在这五点上去做好,管理就不会混乱,公司就会稳步做大。

    启示录

    马云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但是一个价值观的提出者,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很多创业者也会用很先进的理念来鼓励员工。但是,真正的区别在于,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可能有三分钟热情,但是时间一久,创业初期的价值观和理念就不能执行下去了。马云却能够使他的团队永远保持在创业的兴奋之中。

    马云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马云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还在公司实行轮岗制度,因为在阿里巴巴的框架里,不强调一个人要“专”下去。马云把每个人才都培养成能征善战的“通才”。在说到干部的轮岗制度时候,马云说:“国家换一个省长、市长,一点反应也没有,这个制度值得学习。”马云一直认为,轮岗能为高潜质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挥创造力的平台,协助员工完成职业转型及职业生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也对现有人才产生极大激励,让组织充满活力,留住企业关键、核心人才。在马云的管理秘诀五个核心中,人才是最关键的,愿景也是为了吸引人才做事,制度是为了保证人才的积极性,文化也是为人才服务的。所以管理好人才,用好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马云是用愿景来控制团队的,马云不希望别人为他工作,要为一个大家共同的目标去工作;马云是用制度来激励员工的,包括干部培训制度,轮岗制度等;马云是用文化来团结员工的,把阿里巴巴看成一个大家庭,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

    Top87 90%的人同意就要废掉

    我以前有过这样的极端例子,在公司讨论会议上面如果90%的人都同意的事情一般我会把它否定,因为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有一半反对,一半同意,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往往最好,因为你的竞争者也在讨论,看你敢不敢走自己的路。

    提要 李开复最喜欢的一句诗是:树林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马云也是这句诗的践行者。马云知道只有人迹越少的路,才会有更多自己独享的风景,所以马云在创业初期就要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启示录

    创新的想法谁都会有。但是很多创业者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很多灵感一闪而过,创新足够,却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创新的东西肯定是有的人看好,有的人不看好。所以马云说,在公司的会议里面讨论,如果有一半同意,一半反对,这种争论不休的时候是才最好的创意。但是如果一个创意,极少有人同意或者多数人都同意,这是不行的,这样的创意是值得推敲的。

    一个好的事物应该是雅俗共赏的,有褒扬者,也就有贬抑者。曲高和寡和俗不可耐都不可取。

    当大家讨论一个项目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反对,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大家都没有对这个项目进行深入的思考;

    第二,大家对这个项目没有说实话。这个时候,项目的创立者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团队,是有什么因素阻碍了真实的声音,还是团队本身缺乏活力。

    Top88 自己不能当英雄

    一个公司,一个领导者,如果没人把你当英雄,你自己却把自己当英雄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开始失败了。我以我自己走过的路为例,小学不是在重点小学读书,中学也考不进,大学考了三年,还只考了个专科学校,因为我考的是外语专业,结果由于那一年男生招不满,才把我提为本科生,这种经历一直伴随着我。只不过我可能不放弃,我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觉得自己还是很勤奋的,资质却不是很好。别人看起来觉得我很聪明,其实我是很蠢的,所以我这种人很吃亏,心理压力很大。

    我和身边的朋友、同学、校友交流,有些人非常聪明,有些人真的是奇才。所以去年我说:公司里有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这么多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就需要一个傻瓜去领导他们。所以我的信息就来了,大家想法很多的时候,只有我这个傻瓜说:嘿,事情是这么做的!我有两个最欣赏的人:一个是《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还有一个是《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子,那个小孩说“他没穿衣服”,这个就是真言。

    提要 领导者最重要的是领导力,而不是权力。一个领导者在别人没有把你当英雄的时候,自己却以功臣自居,这是最悲哀的。马云最初创业的18个人确实被马云的魅力吸引,但马云从来没有以领导者自居。他总是提醒自己,也提醒团队,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

    启示录

    马云总说自己是不聪明的,他的员工和团队是聪明的,他把功劳都归在员工和团队身上。马云是个英雄,但是他很害怕被别人称为英雄。

    因为马云要把阿里巴巴的团队建立成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家庭。如果只以马云为标杆,那么阿里巴巴的水平就到马云这终止了,发挥不出其他优秀成员的创造力。

    一个好的领导者,以善用人才为大要旨,自己不要成为英雄。马云在阿里巴巴没有一点架子,非常平易近人。

    马云的人力资源官彭蕾这样评价马云:“我们18个创业者的确被马云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创业时期的那种经历决定我们是患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患难之中见真情嘛。但我们从没有局限于上下级的关系,而是情同手足的感情,良师益友的关系。”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导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是值得骄傲的。

    马云说,他的手下可以超越他的时候,他是最高兴的。因为这证明了他的领导力。刘邦带兵不过十万,但是韩信却多多益善,能率领千军万马。但是刘邦是将将之才,韩信只有在刘邦手下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项羽手下就只能做个执戟郎。因为项羽认为自己就是英雄,不需要韩信。

    因此,创业者要谨记善用英雄之人,不可自己去做英雄,才可成大业。

    Top89 思想要坦白

    作为一个CEO,我不希望我手下的同事是奴隶,因为我控制了51%的股份,所以你们都听我的,没有意义。

    我很希望在公司的管理过程中,很坦诚地把自己的思想说出去。同时要想真正领导他们还必须要有独到眼光,必须比人家看得远,胸怀比别人大。所以我花很多时间去参加各种论坛,全世界跑,看硅谷的变化、看欧洲的变化、看日本的变化,看竞争者、看投资者、看自己的客户。看清楚以后,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你一定要比投资者更具有说服力!投资者不可能跟我们一样去拜访客户。然后我会拿出一张蓝图,我的同事也不可能拿出这张图来,所以我拿出这样的图他们会觉得:好!我们就这么走!

    提要 激情的调动是靠完善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制度。创业之初,创业者完全依靠价值观和创业者的个人魅力来凝聚团结员工。但公司发展起来之后,就需要有科学而合理的制度来约束。

    启示录

    创业公司,一开始就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只有具有了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才能保持团队永远紧密不可动摇。但随着一个企业的壮大,员工人数的增多,管理层的富裕,仅靠激情和价值观来维系团队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完善合理的制度,因为高管如果有钱了,就很难在像最初创业时候那样有艰困奋斗的作风了。就像俞敏洪说的,我可以给你一个胡萝卜,吸引着大家一起奋斗,但是当每个人都有胡萝卜的时候,那还有没有人继续这样奋斗呢?史玉柱在二次创业成功之后,就面临了这样的困局:

    《征途》获得成功后,史玉柱的团队已经缺乏激情了。上市之前,公司除了史玉柱,员工基本上都以工资为主要收入,上市之后,一下子出现许多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虽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史玉柱认为这些“住着别墅,开着宝马上班”的研发人员,不像以前那么拼命了,生活有了其他“干扰”。

    史玉柱决定改革激励措施,这是解决创业激情的第一步。史玉柱决定,所有巨人的项目,每个项目独立成立一个新公司进行工商注册。在每个新公司中,集团投资51%,研发人员投资49%。每个项目独立核算,又一次将研发人员的抛入“没有安全感”的境地之中。

    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使研发人员又进入了创业状态。实行这套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出现史玉柱期待的大作品。

    成熟的企业,制度依然是维系团队士气,激励团队激情的最有效保证。人才过多,不易每个人都重视起来,那就不如分化一些小公司,让每个人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主人公”,这样每个人的积极性就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Top90管理是一种道

    企业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去年我们已经步入了收支平衡,会员数达到了100万,到了这个位置,不知道往哪儿走了。我跟TCL李东生和日本索尼的老总在香港开了一个会,交流中,我大为折服,做CEO做到这种地步很厉害。他们把管理看成“道”,有种非常清晰的管理理念。

    波音老总讲公司发展战略时说,我们每一个企业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这个决定到底是错还是对?这个时候往往缺少一个东西,就是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是不行的。他说他当波音CEO的时候,波音公司的中心都放在民用航空上面,没有放在军事航空上面。因为如果发生军事危机,波音一定会面临很大的危机。所以“9.11”事件之后,波音没有很大的灾难。

    提要 战略决定一切,真正的大管理都是“道”的管理,也就是战略的管理。一个公司必须得有战略,如何制定作战方案,才能使得公司在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不动摇。有的公司只是风光一段时间,就黯然消寂下去了,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公司的“道”。

    启示录

    公司在最初生存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是活下去。等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公司就必须要有战略性的规划。战略性的规划是让公司能够永久地生存下去的保证。

    毛泽东就是一个战略大师,他非常重视战略的重要性,他曾经说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毛泽东制定了三大战役的战略决定,准备5年内打败国民党,统一全中国。为什么敢这么制定,这是因为毛泽东知道国民党尽管表面实力强大,但是最终必败。毛泽东深知,真正的战争伟力藏在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是我党的大方向,真正的胜利不是城池的暂时得失,而是民心的向背。所以三大战役一打响,仅用了3年的时间,国民党的军队就如同被摧枯拉朽一般崩溃了。我党把军队定位在依靠人民上,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是必然的。

    波音公司的老总把波音紧紧定位在军事航空和民用航空并重的位置上,这就等于给公司上了双重保险,民用领域发生危机,军事领域可以支撑;军事领域发生危机,民用领域可以支撑。这种公司大方向的定位能够保证公司在市场上永久生存。

    马云的感悟也是这样,他觉得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才是一个真正的CEO该做的事情。把握着公司的方向,使公司的生命力可以永续下去。

    Top91 CEO的定力

    面对这样的经济危机,要处理这样的问题,我自己有两步。第一,中国有句话叫人定胜天。这个“定”不是一定的“定”,是镇定的“定”,人要镇定下来,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灾难。也就是说在所有人头脑发热的时候,你必须镇定冷静下来,所有人恐慌的时候,不能恐慌。第二,任何一次商业危机,都是一家伟大公司抓住机会的时候,最优秀的机会一定在危险之中。我们9年的企业经历过几次危机,当然这次的危机是100年才碰上一次的危险,也同样是100次才有可能碰上的成长机会。我是充满着期待,希望把这次危险变成一个机会。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那种既看到危险又看到机会的兴奋状态。

    提要 马云2008年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与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探讨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最有定力的CEO,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内忧外患,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有足够的镇定来稳住公司的运转。

    启示录

    中国缺乏真正的企业家,一个企业家的真正管理是在管理之外的。马云似乎不去做管理的具体工作,但是他能够把整个阿里巴巴管理的非常有秩序。

    优秀的人才之所以依附着你,那是因为你有足够的魅力,这魅力就是内在的修养,这是管理之外的东西。有这样的魅力体现在面对内忧外患你如何决断上,是不是谋大局,看长远。毛泽东从没拿枪打过仗,但是他却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毛泽东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表现出了一种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这是真正的领导者风范,其言谈话语不严自威。毛泽东甚至把原子弹都看成纸老虎,在他眼中几乎没有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

    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国家,那企业家就要像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一样有挑战一切困难的果敢和勇气,有做大事的修为和胸怀。

    企业家要做到处变不惊,加之不怒,这样的企业家面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应付自如,因为不管是企业外部还是内部在面临危机时候都会有许多矛盾爆发出来,企业家的智慧和胸怀应该像水一般,泽润万事。这样不但能平息矛盾,而且还可以在矛盾中看到机会。

    马云是一个战略家、企业家、更是一个为人处世的专家,马云管理企业的精髓都在企业的外面,他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修炼定力,修炼胸怀,修炼眼光,所以阿里巴巴无论碰到任何困难,马云都能看出问题,指明方向,他的团队就按他的思路去执行。

    一个好的领导要时刻注重修炼自身,以保证有清醒的头脑判断方向,因为他的判断不能失误,一步错,就可能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有很多企业家,聘请管理人员,去听管理课程,学习财务知识,制定先进制度。没有良好的自身修炼,只靠这些工具性的东西,是不会给公司的管理带来根本的转变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