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中老年人养生保健中的健康陷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中老年人常眺迪斯科能健身

    专家分析:现在不少中中老年人喜欢跳迪斯科,甚至将迪斯科作为长期的活动项目。然而,迪斯科虽然能起到健身的作用,但节奏过于强烈,动作频率高、幅度太大,并不适合中中老年人。中中老年人若长时间进行这种剧烈的运动,就会导致精神兴奋不已,大脑过于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急剧加快,心脏耗氧量大增,从而导致或加重心脏病,还可能引起肠道系统紊乱、高血压、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作。而且,中中老年人的代谢调节能力较差,消耗能量的来源主要靠血糖供应,而中老年人血糖的再生能力一般都很低,糖下降就会感到头晕、头胀。此外,迪斯科的动作编排也缺乏科学性,不少中中老年人因为体力不及和身体笨拙,跳起来十分费力,动作不当也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温馨提醒:中中老年人最好不要跳迪斯科。非常喜欢跳迪斯科的中中老年人也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掌握好运动量和时间,并且一定要采用节奏舒缓、轻松活泼的音乐作为迪斯科舞曲。

    ▲老人也夏练三伏

    专家分析: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也并非人人皆宜,对中老年人而言,夏练三伏就非常不适合。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当环境气温达到33摄氏度时,人在安静状态下就会出汗,但尚能保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如果此时进行体力活动,就会使出汗量大增,而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小的风速又会使汗液蒸发无法快速进行,人体难以正常散热,体温调节就受到限制,热量会积蓄在体内,此时就容易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此外,高温还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多流失,水盐代谢平衡失调,使得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出现肌肉痉挛、尿量减少、脉搏加快等“热痉挛”症。

    中老年人脏器功能本就已有所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要少15%左右,抗热能力远不及年轻人,所以中老年人在高温天气下发生中暑的概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且,中老年人的血液浓度比较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比例也较高,在炎热天气锻炼后,体内的组织液和血液就会明显减少,血液浓度也会进一步增高,血液黏度也随之升高,这也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危险病症。就这个角度而言,中老年人在三伏天坚持锻炼就是十分危险的。

    温馨提醒:当夏季气温在30—33摄氏度时,中老年人最好减少运动量,并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时间以半小时以内为宜。而当三伏天来临时,最高气温一般在35摄氏度以上,中老年人应该停止一切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以备急用;心脑血管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一些抗血液凝固的药物,以对抗炎炎酷暑。

    ▲中老年人多做登山活动

    专家分析:登山活动确实能帮助中老年人锻炼身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但是,中老年人进行登山运动并不是没有禁忌的。中老年人如果要参加登山运动,一定要先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肝炎、肾炎、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不去登山。万一发生意外,因为野外条件很有限,抢救也十分困难。至于健康条件允许者也应该量力而行,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切忌许久不运动,而突然参加一次登山活动,使机体因无法适应而导致受损。

    同时,中老年人应该明确自己登山的目的是为了保健身体,决不能逞强与年轻人攀比,因登一次山搞得自己筋疲力尽,须知登山的运动量对中老年人而言本就有些过大,如果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逞强,就很容易发生危险。必须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尤其不宜一个人独自去登山,否则一旦发生危险,就极有可能会延误抢救的时机。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要避免在饥渴状态下去登山,在饭后1小时出发才最有利于发挥体力,并应随身携带一些如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点心,以快速补充体力,保证在下山时有充足的体力。

    ▲滥用泻药

    专家分析:中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果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K的缺乏。

    温馨提醒:针对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中老年人有病时仍跳舞

    专家分析:跳舞是一种舞蹈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有益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一种适宜的体育锻炼。中老年人可以跳交际舞、老年迪斯科,在欢快、悠扬动听的音乐旋律中翩翩起舞,会使人觉得精神愉快,心旷神怡。在欢乐的气氛中,还可消除大脑的疲劳和心理的紧张,使全身感到轻松和协调。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跳舞易导致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疝气、胃下垂、脱肛者可能因跳舞而加剧症状;患有耳源性眩晕、颈椎病等头晕的老人跳舞常易摔倒,严重者可发生骨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老人更不要跳舞,以免传染他人,同时也影响自身康复。

    温馨提醒:跳舞要求人们注意仪表和谈吐,适当的梳妆打扮也能够增强自信。

    ▲中老年人练太极拳用力

    专家分析: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在锻炼时通过各种柔和动作,配合一定的呼吸运动能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同时,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起到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既有一般拳术活动肌肉筋骨的好处,又有调息养神的功效,所以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中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清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架势,做到量力而行。如年高体弱的人,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温馨提醒: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膝痛仍练太极拳

    专家分析:在一般人看来,太极拳动作柔和,运动强度小,没有危险,很适合中老年人锻炼。很多中老年人也都喜欢打太极拳,但锻炼不当会增加膝关节的负荷。太极拳常见的动作是马步蹲裆。有资料显示,人体屈膝30°膝关节承受压力和体重相等;屈膝60°膝关节压力为体重的4倍;屈膝90°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6倍。

    膝关节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负重过大,就会引起膝关节疼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膝关节产生退行性变化,因此锻炼一定要适度,应符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膝关节问题的中老年人尽量不要练习下蹲,如果必须下蹲,应注意速度,并尽量用手来支撑。

    温馨提醒:据报道,我国骨性关节炎患病率达9.6%,其中,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占到中老年人群的45%以上。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老人,平时要经常改换坐姿,不要让膝关节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

    ▲中老年人服药量

    专家分析: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的病种也逐渐增多。病种越多,用药越多,用药种类也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自然也有所提高。有人统计,同时用1-5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5种药物并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增至81.4%。这是由中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所决定:中老年人胃肠粘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运动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肠道动脉硬化,使血流量运减少,这些因素均可影响所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药物主要在肝脏内氧化、还原和水解,而中老年人代谢比较缓慢,就易引起敏感或中毒。中老年人的肾单元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均减少50%,从而会出现药物的蓄积。并且,中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数药合用时更难耐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世界约1/3的死亡病人中,死因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病情复杂,心、肺、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个体差异增大,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就会使病情急转直下,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药虽能治病,但通常都有副作用,尤其是多种药物合用时。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和次数都应适当予以减少,更不应该服用太多的药物,尤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雾天进行室外运动

    专家分析:雾天空中尘雾速增,尘雾由许多小水珠组成,水珠中溶解了一些酸、碱、盐、胺苯、酚等物质,同时还沾带了一些尘埃、病原体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在雾中运动时,身体某些敏感部位接触这些有害物并大量吸入,可能引起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病原体浓度很高,这些病原体在人体中潜伏期可达1~5年,轻则使人感冒、头痛,重则使人患高血压、肺气肿、肺心病、脑溢血等重大疾病。

    吸入密度大的雾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还会受到影响,能引起人体供氧不足。雾中跑步还会感到胸中憋闷,有压迫感,易疲乏。另外,在雾天运动,特别是大雾天气,由于视距特近,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温馨提醒:在有雾的天气,可灵活改变运动方式,有条件的话,可改在室内运动,并加强对身体的自我监督检查,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确保运动安全有效。

    ▲老人健身运动操之过急

    专家分析:中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日趋减退,身体器官日渐老化,掌握运动的技能较慢,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动作迟缓。要健身锻炼,增加运动强度、运动难度和运动时间,必须循序渐进,宁慢勿快。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健身运动切莫操之过急。

    ▲倒春寒

    专家分析:春季由于冷暖气流互相拉锯,气旋活动特别频繁,天气也就变化多端。有时早晨还是旭日东升,中午或许阳光暴晒,气温骤升,但傍晚则可能冷空气突然南下,使人感觉又像回到了冬天似的。对春季这样的气候,人们称之为“倒春寒”。科学家研究表明,气候突然变冷或在倒春寒期间,中老年人高血压、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发病率可明显增高。另外,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等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故倒春寒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预防倒春寒的具体措施如下:

    (1)当气温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和面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特别敏感。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清晨起床后,可以去散步、慢跑、做操、打拳,假日里可以结伴春游,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3)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

    (4)节制烟酒,低盐饮食,倒春寒期间多吃些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

    ▲中老年人寒冬慎泡热水澡

    专家分析:在冬天,很多中中老年人愿意泡个热水澡,感觉很舒服。最近,医学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们以8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让他们分别在47℃的热水中泡3分钟、38-42℃的温水中泡10分钟研究者发现他们血液中的一种能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在47℃高温泡浴后有短暂增加。在42℃水温泡浴后,有活血作用的物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短暂增加。其余化验项目都变化不大。专家通过这个试验得出结论,认为42℃以上高温泡澡不但不能活血,反而可能促进血栓形成。而40℃以下温水泡澡,才有利于活血。因此,洗澡水不能超过42℃。

    温馨提醒:(1)洗热水澡前,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全身血液容量。(2)在洗澡中和洗澡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体弱的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洗澡前浴室温度以脱衣后不觉得冷为宜。洗澡后,要用干毛巾把全身擦干,尽快穿上衣服。

    ▲冬天要使用搓澡巾

    专家分析:冬季气候寒冷,皮肤新陈代谢减慢,毛孔闭塞、汗腺、皮脂腺都处在最低功能状态,全身皮肤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干燥,尤其是中老年人、皮脂腺分泌较少或有原发皮肤病的患者更为明显,容易引发皮肤瘙痒症等。

    皮肤最外层是角质层,角质层上面有一层皮脂膜,对皮肤起保湿作用。如果洗澡次数过频、洗澡时间过长,将角质层伤害,其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皮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更干燥。

    温馨提醒:搓澡巾搓出来的“泥”并不是因为皮肤脏产生的污垢,而是脱落的角质细胞。为了少破坏角质层的完整性,冬天一周洗一两次澡即可。另外,皮肤此时比较脆弱,洗澡时不要使用搓澡巾。洗澡时,只需将全身淋湿,在软毛巾上抹沐浴露,然后用毛巾对全身皮肤进行力度适当的揉搓,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即可。

    ▲中老年人做猛烈的转头运动

    专家分析:转头固然可以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病所致的肩背肌肉僵硬、麻木,但中老年人猛烈地做转头运动,有可能使颈动脉受压扭曲,导致急性脑缺血,发生昏厥而出现意外。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做转头运动时应有“三不宜”:转头不宜过快,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而且最好有人相伴。

    ▲中老年人运动时负重憋气

    专家分析:有些中老年人有肺气肿,当憋气用力时,可能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或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减少,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完毕,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温馨提醒: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的运动项目,中老年人都不宜参加。

    ▲中老年人运动时头部位置过分变换

    专家分析:年人不宜做低头、弯腰、仰头后侧、左右侧弯等动作,更不要做头向下的倒置动作,原因是这些动作会使血液流向头部,而中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性差,易发生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当恢复正常体位时,血液快速流向躯干和下肢,脑部又易发生缺血,出现两眼发黑,站立不稳,甚至摔倒。

    温馨提醒:运动医学家说,家务劳动、侍弄花木、提笼遛鸟、散步慢跑等活动虽属于低强度运动,但其健身效果不比那些强度大、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逊色。

    ▲中老年人冬季清晨户外锻炼

    专家分析:在冬季的清晨进行户外锻炼,对一些年老体弱者是不适宜的。冷空气可以使人体的皮肤、手、足、颜面的末梢血管收缩,使体表的血液减少。人的呼吸道黏膜有相当强的抗病能力,但在冬季寒冷空气刺激下,黏膜下血管收缩,分泌的各种抗体减少,其纤毛活动能力降低,尤其中老年人,对排出尘埃和微生物的功能会减弱。寒冷刺激还可使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外周小动脉阻力增加,血液的黏滞性增高,血凝时间缩短,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冬季的清晨是一天气温最低的时间,中老年人如不顾严寒继续坚持在室外运动,年老体弱者经受不住寒冷的刺激,会引起旧病复发和其他意外。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在冬季清晨不宜户外运动。冬季应在气温比较暖和的下午进行运动,锻炼开始时要多穿些衣服,最好戴上帽子和手套,经过10分钟暖身活动后再锻炼,待身体发热时再逐渐减衣服。锻炼结束后,应擦干身上的汗水,并立即穿上干净衣服。

    ▲中老年人冬季垂钓

    专家分析:垂钓是许多人非常喜爱的一项休闲健身方式,不仅能让人修身养性,还有无限的乐趣。尤其是冬季的冰上垂钓,别有一番滋味。但是,中老年人却并不适宜这种活动。这是因为,老人免疫力普遍比较低下,如果在冰上蹲坐时间过长,容易加重原有的慢性病,甚至诱发肺部感染。

    中老年人不适宜冰上垂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久在冰上,湿气、凉气袭身,血液循环差,机体抵抗力降低。

    (2)冰上垂钓容易勾起老病,加重慢性病。有肾功能不全、肠胃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心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者,待在冰上时间过长势必加重病情。患过大病或曾经历大手术者,即便已经痊愈,也不可掉以轻心。

    (3)冰上垂钓容易着凉感冒,引发肺部感染,出现生命危险。

    温馨提醒:尽管冰上垂钓乐趣颇多,但是建议老年朋友们千万不要迷恋。

    ▲中老年人太怀旧

    专家分析:许多中老年人爱回忆往事,其实中老年人过度怀旧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衰老,表现为近事善忘,远期记忆能力反而增强,因而对储存在大脑中的往事印象很深,难以忘却,常表现为回忆过去,或触景生情,念叨不绝,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临床医学统计表明,有严重怀旧心理的中老年人,死亡率和癌症、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中老年人高3—4倍,同时也易导致老年痴呆症、抑郁症和消化性溃疡等病。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克服怀旧心理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评价一生中的“是”与“非”,不要为“是”沾沾自喜,过分高兴;也不要为“非”而耿耿于怀,悲痛欲绝。

    ▲中老年人三伏天进补

    专家分析: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即使出现上述情况,三伏天也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易引起消化不良及肠胃不畅。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温馨提醒:一年当中,夏至之后、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孤独寂寞

    专家分析: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无声无光、与世隔绝的房间里,放置舒适的床铺和足够的美味佳肴,如果受试者能在里面安静地生活四天,便可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酬金。然而所有受试者不到两天便终止了试验,说那里好像一切都凝固、停止了,给人死神将至的感觉。丧偶、身边无子女的老人往往会产生孤独感。时间长了,不仅会加速大脑的退化,催人衰老,而且还能引发老年痴呆等疾病。据调查,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3%的人患老年痴呆症。专家认为,这些人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离群索居和孤独。

    孤独为何使人多病早衰呢?现代医学证实,人际交往可抑制下丘脑区的活动,降低乙酰胆碱、氢氧基皮质酮和儿茶酚胺的分泌量。这些物质会使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并出现其他应激症状。相反孤独者下丘脑活动的增强,从而加速以上物质的分泌,进而影响血压、心动加快和情绪,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和白细胞的抗病能力,使人多病早衰。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应扩大社会交往,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另外,中老年人也应注意克服消极、无聊、悲观情绪,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多与年轻人交往,或种花、养鸟、钓鱼、下棋、吟诗、作画,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精神紧张

    专家分析:紧张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对人体健康一般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外界刺激过分强烈,人较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中,有可能引起疾病和死亡。

    从心理学角度看,紧张是外部条件加于机体的刺激超出了机体的相应反应能力而引起心理不平衡。一个人处在极度紧张状态时,往往会表现出惊慌、恐惧、愤怒、苦闷、忧愁、焦虑等情绪。这种情况也叫作紧张反应,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行为改变和心理活动异常等。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紧张可以导致多种疾病,例如胃溃疡、胸腺退化、神经衰弱、免疫功能降低等。调查表明,平时到医院看病的人当中,有60%以上的人是由于精神紧张而患病的。有些人的疾病是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而形成的,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中中老年人的身上。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应该学会应对紧张情绪,避免因此而生病。

    ▲依赖心理

    专家分析: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中老年人容易出现依赖心理是由于机体的功能减退、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应激反应变差所造成的。

    一旦中老年人在生活上、家庭上遇到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便会感到生活乏味,缺乏安全感。本来把生活、养老、健康的希望寄托给家庭、社会和医疗,但一旦失去某方面的支持,精神便受到打击,会变得情绪消沉,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有的由于这种依赖心理的破坏而发生忧郁症等精神障碍。专家调查表明,部分中老年人出现的这种依赖心理是一种回归心理,从自立走向依赖,从自强走向软弱,依赖心理出现越早,衰老也越快,从而影响健康和寿命。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亲人特别是子女的关爱和慰藉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帮助所不能替代的。

    ▲乱投医

    专家分析:有些中老年人有病常相信偏方,尤其是患不治之 症后,便有“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不正确看法。那些道听途说、感情用事的办法不仅会干扰正常的治疗,还会增加痛苦,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温馨提醒:切忌乱投医。

    ▲随意中断治疗

    专家分析:由于中老年人患病后恢复较慢,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中老年人感觉迟钝和神经反射功能减弱,若不经过长期的系统治疗,很难控制病情。

    温馨提醒:不应以自我感觉来判定疾病的轻重而随便停药。

    ▲乱服药

    专家分析:中老年人患病后,由于求成心切,常擅自增加药物种类或剂量,这是十分危险的。中老年人药物代谢缓慢,容易在体内形成蓄积,产生毒副作用。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切忌乱服药。

    ▲中老年人体检前贸然停药

    专家分析: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需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

    温馨提醒: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体检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专家分析: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40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温馨提醒:体检时应全面进行。

    ▲跟着广告走

    专家分析:有些人略懂一点医学知识,盲目地给自己下结论,跟着广告走,这类人多为一些有文化、懂一点医学常识的中老年患者。他们比较注重收集信息,往往会因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了异常,而整日不思茶饭。还有一些中老年患者把药品广告中的适应症硬往自己身上套,一味跟着广告走,千方百计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有的患者更是一种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就要求医生另换新药。

    温馨提醒:要根据病情需要做进一步诊治。

    ▲中老年人输液速度过快

    专家分析:由于中老年人心脏生理功能减退,中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只能应付一般的负荷,维持适宜的心排血量,如遇较大的刺激(如失血、过量输液等)时,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输液除要控制总量、减少钠盐的输入外,还要根据病情控制输液速度。

    ▲中老年人进补盲目跟风

    专家分析:有许多老人都很迷信进补,认为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补药,是有病祛病、无病健身的灵丹妙药。有的老人听说别人吃什么补药起作用了,也想试试,甚至在不了解药物适应症的情况下,买来就吃,以致出现不良后果。补药同其他药物一样,用之得当能治病,补之不当反招祸。

    比如人参能大补元气,适用于神虚自汗、气短声微的虚症,身体壮实的人滥用,则会产生头痛、失眠、心悸烦躁、腹胀便秘、口舌生疮、血压升高等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还有促性腺样激素作用,这对于某些中老年人来说就不适宜。再比如,龟苓膏对老年肾阳虚者很适宜,但如果是五心烦热阴虚的中老年人服用,就会引起鼻衄、痔出血等反应。

    温馨提醒:老人进补不能盲目跟风,进补时要认清自己的体质,认清补药的药性,辨证施补。盲目地将对别人有效的进补方法照搬到自己身上,并不一定有效。滥用补药,不但白白浪费钱财,对身体反而无益,甚至会补出病来。身体健康的老人最好不要用补药,只要饮食结构合理,生活方式健康,就完全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吃中药进补很安全

    专家分析:其实,有些中药的药物成分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安全。许多所谓的补药中就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有人在服了中药补药后感到燥热、上火,就以为药物起到滋补的作用了,其实这很可能是重金属中毒的症状。比如,调节睡眠的朱砂安神丸中就含汞,补肾纳气定喘的黑锡丹里就含有铅,治皮肤病常用的雄黄里含有砷。如果老年长期应用这些药物,就容易出现健康问题,不但不能延年益寿,反而会惹病上身。中老年人的消化、解毒、排泄等代谢功能已经减退,肝肾功能也在减退,对药物的敏感度或增高或降低,耐受性差,又易成瘾,药物在老人身上产生的副作用比年轻人强很多。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服用补益药不要急于求成,应从小剂量开始。

    ▲一失眠就服药物

    专家分析:不少中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的睡眠减少,就靠吃安眠药来解决问题,这样做是不对的。虽说小剂量、短时期服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将此当成治疗失眠的唯一方法,长期服药,则势必会形成药物依赖。有的中老年人服用安眠药解除失眠痛苦,发现效果不错,并产生一种特异的欣慰感,于是逐步增加药量,到后来越吃越多,非吃不可,一旦停药,便会出现焦虑、容易激怒、全身乏力、头痛头昏、震颤抽搐等戒断症状。

    温馨提醒:必须按照专科医生的医嘱正确服药,避免出现成瘾现象。

    ▲中老年人常睡软床

    专家分析:床的质地对中老年人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床至关重要。有人认为睡钢丝弹簧床或是“席梦思”软床舒适,其实不然。人躺在这样的床上,身体向下陷,身体朝上的那侧肌肉可以放松,而下陷于软垫部分的肌肉则会被动地呈拉紧状态,还会使脊柱侧弯,造成腰肌劳损。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常因骨质疏松而患有一些老年性疾病,如颈椎骨质增生、骨关节进行性变形或增生性脊椎病等,如果睡软床会加重这些病的症状。老年入也不宜睡沙发床,因为睡在上面翻身不便,也不大安全。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宜睡硬板床,但床的硬度要适中,最好在硬板床上铺10厘米左右的棉絮床垫,这样可避免床铺过硬缺乏对人体的缓冲力,而造成睡眠转侧过频、多梦易醒、周身酸痛等现象。如家中有棕绷床则更好,因为棕绷床不如硬板床硬,又有一定的弹性,中老年人睡在上面可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放松。

    ▲中老年人下棋时间过久

    专家分析:下棋、打牌是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松弛身心,锻炼思维。但是如果长时间下棋、打牌,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中老年人的情绪往往随输赢而波动,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间长了大脑活动和反射能力就会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就会出现紊乱,甚至会引发疾病。另外,久坐不动,胃肠蠕动缓慢,消化能力也会下降,大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容易导致便秘和痔疮。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下棋、打牌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

    ▲中老年人不注意科学用脑

    专家分析: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健康老人的大脑细胞并不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而递减,只是在大脑某一部分的脑细胞稍有减少。人类从20~70岁脑容量只缩小10%,但脑体积的减小并不表示人类思维能力的衰退,只不过在认识能力上稍微有所不同而已,大脑的整体功能仍然完善。

    温馨提醒:中老年人仍然拥有调动大脑各部分的能力,去完成青年人所能胜任的脑力劳动。

    ▲体位性低血压

    专家分析: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15%—20%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体位性低血压一般是由体位突然转变引起的,如从平卧位或蹲位突然转为立位。此外,长时间站立也可引发低血压。

    温馨提醒:体位性低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中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有这种疾病的人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

    (1)蹲位大便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他物体逐渐起立。

    (2)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小椅子,坐在椅子上洗,洗完后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浴后周围血管扩张,极易使中老年人于体位变动(由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发生低血压。

    (3)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因为中老年人的肌肉泵功能下降,久站后大约有500毫升血液积于腿部,导致心脏血液输出量下降,循环血量减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