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细节,成在执行-细节一向缺乏执行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细节是制度的“留白”

    如果制度可以保障执行,制度制定的越多,细节就会执行得越好吗?结果好像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人制定出来约束大家行为的。制度最终还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制度制定得再详细,也会有制度中写不进去的内容,再好的制度,也有执行变味儿的时候。

    为了让细节能够有效地执行,每个公司都会相应地制定出一系列复杂的规章制度,像连锁企业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制度,写到员工守则里的就有上千条。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可以用健全完备的制度去约束人们的行为,避免因为失误、大意带来的恶果,避免个人的错误成为全盘皆输的诱因。

    如果制度可以保障执行,制度制定的越多,细节就会执行得越好吗?结果好像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人制定出来约束大家行为的。制度最终还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制度制定得再详细,也会有制度中写不进去的内容,再好的制度,也有执行变味儿的时候。

    一家著名的火锅连锁企业,制定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细节,比如:服务员在几步之内一定要和顾客打招呼,上菜的时间不能超过几分钟,桌子要擦几遍,顾客等位的时候提供免费的美甲服务等等。这个企业的制度真的很完善,细节也很到位。但是,这些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却走了样。一位顾客在论坛上抱怨说:

    今天去这家传说中的店吃火锅,人非常多,在一旁等位无聊,听说他们有免费的美甲服务,便饶有兴致地前去咨询,现在是不是就可以做美甲。为顾客服务的美甲小妹却头也不抬地对顾客说:“不行呀,现在排在后面的人很多呀。”可事实却是,并没有人排在后面,但服务人员仍以这样的口气敷衍客人,伤了客人的自尊心。

    相信这位客人应该再也不愿意来这家店里吃饭了。本来是用免费的服务挽留等位的顾客,让顾客增加耐心,现在却好像成了顾客要占他们家便宜,让顾客寒心,这样的制度,有不如无。

    这个故事是很多制度执行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细节常常成为制度中的留白。比如,规定见面要和顾客打招呼,没有办法规定表情和语调,就算可以规定微笑要露出8颗牙齿,语调要热情而友好,同样也会存在问题:如果顾客正忙于和别人交谈怎么办?如果顾客正在打电话怎么办?是不是非要打了招呼,才叫认真执行了制度,这时候打招呼会不会让客户觉得不是很合时宜?制度总会有一些规范不到的死角,这就需要人来发挥主动性,通过人的判断来执行。

    无论是多么完善的制度,还是有规定不到的细节。制度规定的都是可以量化的,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以量化的。制度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但不能规范人的思想。

    制度是硬性的规定,是限制规范人的行为的,而细节细致入微,看不见摸不着,但更加人性化,能被深刻地感受到。大多数企业在职工的行为规范上下达了“死命令”,并张贴:“禁止吸烟”、“严禁乱扔垃圾”、“违者罚款XX”等直白并具有警告性的标语。可结果往往是,看得见的“大”地方非常整洁干净,如工厂道路、车间、办公室,但是看不见的“小”角落,如厕所、垃圾桶边、隐蔽的过道,仍然会有“不速之客”散落满地,影响环境。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纸巾总是会掉落在垃圾桶以外,但是又不是很远的地方;下水道被一些莫名其妙、本不该扔掉的垃圾堵住。这些可能是人的意识没注意到,或者是根本不在乎,视这些强制性的“警语”而不见。一味的命令只会令人生厌,视而不见,因此总会有一些制度规定不到的死角存在。

    在某快捷餐厅的洗手间,我看到过这样一份卫生检查单,有详细的检查时间、检查人、检查情况,要求每隔四十分钟检查保洁一次,若出现任何问题都能从记录中查到,责任落实到人。在垃圾桶和水管的位置贴了一个小小标语“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激励的话语让我不得不保护环境卫生,力争也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另外,干手机的旁边还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一条小笑话,客人洗完手可以边吹手边看笑话,而后会心一笑,无意中就让心情轻松了不少。有对员工的规范制度,有对所有到这里的人善意的提醒,不是命令,是一种倡议,是为我们都能享受良好环境的良言忠告。

    制度常常会出现留白,留白的地方是为了让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填补的。因此,制度的留白有时候是艺术的留白,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勾勒出来,会留下空间去任人发挥。这种制度不会给人一种被管理、被束缚的感觉,给人留下了更多的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在沃尔玛超市买东西,收银员会把退的纸币、硬币及发票一并交到顾客手中,并向顾客微笑问好。在另外一家私营超市里买东西,收银员结算后先打了票扔在台面上,然后把找零的硬币撒在一边,买东西的那位老人只得一枚一枚重新捡起来,整理了好半天。

    在沃尔玛的员工守则中,没有对员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做出规定。因为即便做出了规定,员工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同样也不会让顾客感受到温暖。在沃尔玛职工的工作证上写着一句话:“相信你和你的同伴能够创造奇迹。”这样的一句话,比几十条上百条繁冗的制度更容易让人知道什么是这个企业所需要的。

    企业管理是需要刚柔并济的,制度的刚性规定必然有留白处,细节要靠员工自觉发挥。海底捞火锅在这点就做得很出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经典案例。

    制度的留白是员工的舞台。一个企业的制度无论有多完善,都不能把所有的细节都以制度的形式一一规定下来。我们做一种假设,假设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企业,可以用制度规范到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那这个企业的员工会是什么感觉?如果所有的工作都是制度中规定的,员工做到了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感,因为这是制度告诉你这样做的。如果做不到,那就违反了制度,甚至会面临惩罚。

    成就感对一个人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对于细节的发挥,实际上是对制度的一种细化和加强。海底捞以“神话服务”成为中国商界一种传奇的商业模式。他们的成功,并不是靠制度规定出来的,而是靠员工自己的积极性打造出来的。在海底捞,员工会跳出制度,拓展为顾客服务的领域,他们每天都在想着还能为顾客做点什么。看到梳披肩发的女士在吃火锅的时候不太方便,就有员工提出在服务台准备扎头发的橡皮筋;有的员工看到顾客的手机常常在吃火锅的时候被弄脏,就提出要准备小巧的塑料袋,顾客一落坐就帮助顾客套上……

    这些服务,有的已经被海底捞写进了制度,有的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海底捞的经验告诉我们,制度的存在并不能规范员工的所有行为,在制度的留白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做。

    总之,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制度不能规定所有员工的行动,制度常常会有留白,制度的留白需要细节来填充。

    自我管理充电站

    在执行中,你要做哪种人

    1.主动的人

    主动的人,就好像自身装有一台发动机,不需要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就可以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做恰当的事情。

    2.优秀者

    需要别人来告知,但绝对不需要讲第二遍,只需告诉一遍就可以把事情做好。

    3.普通人

    讲一遍还不够,需要反复重复命令和下达任务,这会消耗他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影响自己的执行效率和结果。

    4.被淘汰者或贫困者

    无论跟他讲多少遍,他都不能做好事情,创造不出业绩,这种人在职场中势必会被淘汰。

    5.被改造者

    在跟他讲之前,他还缺乏很多基本的技能和知识,甚至在认知、态度、行为上有偏差,所以他必须接受改造。

    §第二节 细节是执行的盲区

    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就是执行,一个三流的战略和一个一流的执行组合,要强于一流的战略搭配三流的执行组合。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从海信这几年的企业运行来看,我们的成败和执行密切相关。成在坚定地执行了方针,败在背离了方针。”思科全球副总裁林正刚说:“思科的成功之处不在技术,而在于执行力。”比尔·盖茨也坦言,微软在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由此可见,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执行力简单地讲就是将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这个结果就是要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果执行力不好,结果和目标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因此,执行是决策和结果之间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细节是执行与结果之间在制度和法则以外的内容,常常成为执行的盲区。

    企业执行力较弱的原因往往就是有了想法没有行动,有了行动看不到预期的结果。工作中,经常发现有的人自以为是,在细节执行中不能严格坚守公司的决策,导致执行过程偏离了决策,殊不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虽然行动都是按照战略在执行,结果上不尽人意的情况却非常多。

    存在盲区的原因之一就是主观上麻痹大意,对细节不够重视。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是在谈执行力的时候,常被引用的话。这句话不外乎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以兴趣激发生产力,二是以对目标及愿景的共识达成行动力。

    要想拥有良好的团队与渠道执行力,需要与团队成员及渠道伙伴达成更广泛的共识,因为只有在获得更多认同的情况下,团队及渠道商才会更心甘情愿地去执行某项计划或事项。没有人愿意被动地工作,要想赢得团队的向心力,就应该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憧憬到明天是什么样子。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大家未就某个计划或事项达成一致,难免会在执行中遭遇一系列问题。这是因为:第一,团队成员中具体的执行人不理解,就会减损了执行的意愿和兴趣。如果不是心甘情愿地去执行,当然不会把更多的热情用在细节上,执行的盲区便会由此出现。

    第二,忽略了团队成员的感受和主观能动性,让做具体执行的人有了“打酱油”的心态,对执行结果漠不关心,感到利益被忽视,不能共同分享执行的成果,破坏了执行的生态,造成负面的执行态度,就不可能执行到位。在执行中,消极执行与曲意配合,都会致使执行过程及意图走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团队成员主观造成的执行盲点呢?主要还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团队领导者通常会不自觉地忽视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没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决定都需要员工去执行并影响到他们的权益。一旦和权益产生冲突,团队成员是否会在执行过程中全力以赴就需要打个问号。因此,出现执行的盲点也不足为奇。

    前面说过,企业执行力较弱的原因往往就是有了想法没有行动,有了行动看不到预期的结果。工作中,有人自以为是,在执行中修改、偏离公司的决策,虽然在行动上有不俗的表现,结果上却不尽人意。这是因为,执行力是全员的事情,团队成员要有协作精神才行,孙悟空能力再强,也不能靠他单打独斗取得真经。

    企业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执行体系和标准化的工作制度,不把每个过程进行细节量化,则一切执行都会浮于表面,成为“表面化”的管理。要对一个决策进行执行,每一个制度、流程都要规范化,每一个战术和标准都要细节量化,否则盲区则不可避免。

    那么什么叫细节量化呢?细节量化就是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标准并严格要求,而且越详细越好。执行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工作流程是企业效率的体现,而细节则是其中决定成败的关键。

    细节的量化就是在管理中将工作内容及制度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贯穿于工作全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服务性质的单位会挂一个标语——“微笑服务”,那到底什么样的笑才能被称为微笑呢?沃尔玛规定面对顾客要常露微笑,后面写的注释是“露出8颗牙”,量化细节,露出8颗牙就是真的在笑了。麦当劳对每一个流程都量化细节,连炸薯条、制作牛肉汉堡都有详细的规定。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20分钟,没有卖掉就要丢掉,这就是量化细节。工作流程哪个公司都有,但是如果工作流程没有细节量化,就做不出标准。

    克服执行中的盲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制定计划之前,邀请负责具体执行的人员,参与到决策中,听取他们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通过这个过程,首先能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了,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很重要。要有充分的讨论和征集意见的过程,让每个人充分认识到执行到位有哪些益处,执行不到位会有哪些危害。

    这样就会让大家以全局性的眼光看待计划,不会认为自己只是流水线上无足轻重的一员,这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如果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执行工作做不好会对整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当他们做得足够好时,就会体验到在集体中被需要、被重视的满足感。同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有机会分享成功后的荣誉感,这就要求团队领导者要学会分享成果,而不是独占胜利的果实。否则,在下一次的计划实施中,就不会有人愿意真诚去做了。利益和荣誉感没有得到分享,就会打消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布置工作的人,要将细节工作完成的具体时间,完成的数量,达到什么质量要求等贯穿在整项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将每一个细节量化,将管理工作做得更透彻、更精细一点,同时也更规范、更有秩序,为参与其中的人做参考。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领导这样吩咐:“明天早上8点半之前把二十份整理好的会议资料送到会议室。”短短一句话,把“具体时间”——早上8点半之前,“完成数量”——二十份会议资料,“质量要求”——整理好的,讲得十分清楚。这使经办人在头脑中立刻形成非常精准的办事要求,不容易产生偏差。但是如果这句话中没有“量”,则成了“把资料送到会议室”,这件事就有可能被理解成为送一份也行,送十份也行。总之这种不确定性的指挥,在不同人的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职业素养高的人在经过询问后,可以尽善尽美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但对于职业素养一般的员工,就会产生偏差。

    考察一个人细节执行的能力,不仅是考察他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同时也会考验他所管理的团队的细节执行能力。细节执行力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让职业素养高的人把事情办好,更重要的是让职业素养一般的人也把工作做好。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在执行同一项任务时,能够将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

    自我管理充电站

    激发你的主观能动性

    1.心态能动性

    既然所做的事情出现了问题,与其抱怨,不如心平气和地接受,想想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补救。你得知道,一味地消极抵抗,不仅对自己不利,同时也会给他人带来损失,还不如主动承认错误,放宽心态,争取做到最好。

    2.思维能动性

    世上最可怕的人,就是懒惰的人。懒惰,是平庸的必然结果。一个不愿意思考自身处境,不愿意改变自身现状的人,根本不可能关注到细节的执行力,只会钻细节的空子,碌碌无为。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要让思维动起来。

    3.行为能动性

    有了思想还不够,还要学会行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想法的人,可为什么成功的人那么少呢?你还在整天叨唠着“我想……”却无力地坐着吗?没有行动,一切想法都是缥缈的烟雾,做一个务实的和敢于行动的人,而不是一个空想家。

    §第三节 侥幸心理影响细节执行

    所谓侥幸心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心理学中的解释,是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

    一个人心存侥幸心理,如果遇到压力、风险和危机而感觉焦虑时,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为了防止这种不平衡无限制地扩展下去从而导致人出现精神问题,就需要一种不确定的乐观情绪来支撑起人的精神层面,这种乐观不是基于现实的,甚至是和现实相反的,它的作用就是暂时稳定人的精神;但是侥幸心理就如同心理上的吗啡,人如果过度依赖它来安慰自己,就是一种自我催眠了,不仅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且也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脚踏实地的人不太会在意自己的这种心理,他们更看重靠自己实干取得的成就;而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相信运气。

    侥幸心理,是一种信念的迷失,是对事情执行力上的懒散,若形成习惯,则可能形成很严重的问题。

    所以,办任何事情都不能让侥幸心理扰乱内心,因为侥幸心理是成功的绊脚石,对个人、对事业都会有很大的伤害。近些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地沟油、发霉面、死猪肉、毒豆芽、皮鞋果冻……各种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侥幸心理有关。

    以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三鹿奶粉在全国连续14年销量第一,发展历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心酸,更是一部轰轰烈烈的故事。三鹿能有这样的成就,肯定是呕心沥血,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是全体三鹿人心血汗水的结晶。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三鹿连续14年销量第一,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成绩谈何容易。但是三鹿却放松了警惕,对于原料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一再逃避,不但不严令禁止,反而以不作为的方式默许,以侥幸心理放任问题发展。

    在2008年3月陆续出现婴儿病例,有群众举报说小孩在食用三鹿奶粉后身体出现问题时,三鹿也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有投诉三鹿的留言,三鹿还是不予重视;后有人透露三鹿曾在奥运期间买通百度屏蔽其负面新闻,当时的三鹿还在竭尽全力地维护多年建立起来的奶粉王国的表面繁华。在《东方早报》等媒体相继披露三鹿奶粉的中毒事件后,三鹿还是底气十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经得起考验。”待到国家卫生部“911声明”发布,相关部门介入,事件升级,三鹿不得不承认“确实有部分批次的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而随后又说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这就好比一个小偷被人抓住了,他开始一口咬定说没偷东西,然后大家把他送到了派出所,他一看形势不对就说偷了100块钱,接着在审问之下又说偷了一部手机,最后调查发现他所偷盗的物品折合人民币已逾10万元。

    侥幸心理导致三鹿惹火上身,咎由自取。市场、消费者、媒体已经给了三鹿多次悔过自新、悬崖勒马的机会,然而三鹿却一意孤行,百般狡辩,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可见侥幸心理害人不浅。

    1982年,“泰诺”出现了一次类似的致命危机。“泰诺”是美国约翰逊联营公司生产的治疗头痛的止痛胶囊商标。这是一种家庭用药,在美国销路很广,每年销售额达4.5亿美元,约占翰逊公司总利润的15%。

    1982年9月29日至30日,有消息报道,芝加哥地区有人因服用“泰诺”止痛胶囊而死于氰中毒。开始报道是死亡3人,后增至7人。这些消息的传播引起约1亿服用“泰诺”胶囊的消费者的极大恐慌。一时舆论哗然,医院、药店纷纷把它扫地出门。民意测验表明,94%的服药者表示今后不再服用此药。约翰逊公司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

    实际上,“泰诺”对回收的800万粒胶囊做化验,只发现芝加哥地区的一批胶囊中有75粒受氰化物的污染(事后查明是公司外部一精神错乱者所为)。但面对这种结果,约翰逊公司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依然紧急采取了以下决策:

    成立以公司董事长伯克为首的七人委员会,其中有一名负责公关的副总经理。危机初期,委员会每天开两次会,对处理“泰诺”事件进行讨论、决策。

    经过调查,虽然只有极少量药(75粒胶囊)受到污染,但公司决策人毅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收回全部“泰诺”止痛胶囊(5天内完成),价值近一亿美元。同时,公司还花费50万美元通知医生、医院、经销商停止使用和销售。这一决策表明约翰逊公司为了坚守自己“公众和顾客的利益第一”的信条,不惜做出重大牺牲以示对消费者健康的关切和高度责任感。这一决策立即受到舆论的广泛赞扬。

    另外,约翰逊公司与新闻媒介密切合作,以坦诚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介,迅速地传播各种真实消息,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约翰逊公司敞开大门,积极配合美国公众和医药管理局的调查,在5天时间内对全国收回的胶囊进行抽检,并向公众公布检查结果。

    由于约翰逊公司在“泰诺”事件发生后果敢地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赢得了公众和舆论的支持,使公司信誉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心存侥幸,如果约翰逊公司对这件事不做彻底的调查,不做迅速的处理,意图用掩盖真相的方式消除影响,即便75粒毒胶囊和“泰诺”无关,那么这75粒毒胶囊将会夺取更多人的生命。事实是掩盖不住的,如果“泰诺”心存侥幸,蒙混过关,消费者就有可能会永远都不买这家企业的账了。

    偶然的现象中总会有本质的原因,侥幸的心理会让人忽视这其中必然的联系,在工作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一个人意外获得了一笔财富,就像《守株待兔》里面的那个期待不劳而获的农夫一样,虽然他侥幸得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但最后也难逃被饿死的命运。一个人幸运地逃脱了一次灾难,如果他是个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他就不会认真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就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下去。人生不会每次都存在侥幸的,如果不从事故中吸取教训,这个人早晚会被这块他曾经侥幸绕过去的石头绊倒。

    自我管理充电站

    别被侥幸蒙蔽了双眼

    1.不找借口

    当你心存侥幸之时,就会给自己找借口。很多人都会这样,自己不努力,不勤奋,却期待所谓的幸运,希望天上真的掉下馅饼。其实,这就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找安慰,人如果总是抱着这样的心理,自然会越来越懒惰。所以,试着脚踏实地,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全力以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2.淡定的心态

    荣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是人生的大境界。越是淡然的人,越能超脱,不会陷入侥幸的泥淖,而能专心于自己正在做的事,对自己负责。淡定的心态在执行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使一个人静下来,踏踏实实做事。

    3.做个有行动力的人

    每个人都要时常提醒自己,在想到一件事时,千万不要拖拉,最好立马就做。人的思维也有保质期,这一刻和下一秒的思维可能完全不一样,趁着你的热情还没有消散,赶快行动吧!记住,做个及时行动、务实的人。

    §第四节 细节重在执行

    事实上,通过我们平时接触的一些案例就会发现,很多人包括企业在内,并不缺少对细节的关注,缺的是有效的执行。能发现细节却不能有力地执行的人,跟没有注意到细节的结果是一样的。

    国内的不少公司,其规章制度不可谓不细、不严、不实,但往往说在嘴上,定在纸上,钉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因此,一项工作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场,最后细节执行不到位,漏洞百出,最终惨淡收场。

    追求成功,有宏大的战略的同时,也一定要具备强悍的细节执行力。如果只有大局,没有细节,不懂执行,一心渴望成功,高呼口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要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就会不期而至。其实,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成功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但其本质还是相通的。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能使企业和员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细节”加“执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要认真精细,一招不慎就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体系的正常运转。企业往往并不缺少雄才大略的战略家,缺少的只是“精细”的执行者。如今的许多大学生总是抱怨就业困难,但许多公司却又是人才难求。

    这是一个矛盾,其实有些人总是不屑一顾于小事和细节,太自信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与其埋怨,不如苦干,“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关键在于“做”字,没有实际行动,再宏大的目标也只是空想而已。

    所谓的执行,就是把口头讲的、纸上写的东西,诸如方针、政策、计划、规划、理论、路线、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执行,组织的目标无法完成;没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法得到实现;没有执行,再好的决策、再好的战略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一个泡影。“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凡事要注意细节,欲成大事,必须要把执行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人,要想由平凡到卓越,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就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细节。

    执行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持续在执行中非常关键,持续不断的执行带来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也是成功的推动力。古罗马一位大哲学家曾说过:“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想要实现目标,必须从行动开始。”在职场中奋斗的人都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知道坚持不懈、永恒进取的魅力,可真正能将这点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却很少。

    最好的执行者要做到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不断创新,敢于正视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在一些公司中,总有这样一种现象:高层怪中层,中层怪员工,员工怪中层,中层反过来怪高层,形成一个圈,却没有人能真正负责,保质保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在组织里,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员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就不会出现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要是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将决定着组织的成员是否能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是否是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所以,必须提升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执行要从细节开始。工作中,要在把握好方向的前提下,多注意细节,自动自发地去将工作做到位,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热情,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许多进步快、晋升快的人都是因为注意了工作中的细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在工作中有上乘表现。关注细节,将每一个细微之处做到最好,要给予工作100%的关注,这样才能够把工作做到位。

    其实,细细想来,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执行的结果;所存在的许多不足,正是执行不力的后果。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每一项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都要尽可能地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本着“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往实里做”的工作原则,一环套一环地去执行,逐个解决问题,做到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执行要用手,更要用脑。要不断地掌握新的工作技能,用更多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不断质疑和改进自己的工作,以变应变才是制胜之道。要立即行动,绝不拖延,当即立断抓住最好的解决时机,今日事今日毕,别把工作留给明天。

    另外,每个团队都要意识到,团队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执行力。个人执行力强的员工不一定就能让企业或团队受益,许多企业非常关注个人执行力的问题,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人,这更适合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这个角度看,个人执行力只有促进团队执行力的提升,才是有益有效的。

    同时,团队的执行力,不仅取决于团队领导和员工的执行力,还取决于团队所建立的执行氛围和环境。拥有良好的执行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执行力。

    最终决定执行效果的,往往是人的意识,再细的制度也有规范不到位的死角,再精明的领导也有顾及不到的工作细节。真正执行力强的企业,不是某位或某些领导具有执行力,也不是某个或某些员工具有执行力,而是整个团队的人都具有执行力,整个团队的执行力需要靠员工主动执行,只有公司上下一心,从领导到员工都有把工作彻底执行到位的决心,才会保证企业战略和措施不打折扣、不走样地执行下去,也才会有高效的企业业绩。

    在《赢在执行》(员工版)最后一章里,作者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

    船长名叫迈克尔·阿伯拉肖夫,于1997年接管士气低落的“本福尔德号”驱逐舰。他上任之后,采取了种种办法,带领这艘驱逐舰创造了骄人的成绩,成为美国公认的海军典范。

    曾有人问过他:“迈克尔,你为什么能这么厉害,你是如何把这艘舰带成第一名的呀?”迈克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只是让我的全体官兵记住一句话:这是你的船!就是这样。”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这是你的船”又说明了什么呢?其实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道理,迈克尔只是让我们明白了一点:他之所以能打造出一个高绩效的团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能让全体船员都本着“自主”的精神,以船为家,以海军的发展作为自己努力方向,因此他能带领军舰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执行力的前提是自主性,员工只有具备主人翁精神,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才会全力以赴地投入,不折不扣地执行。

    关注细节执行力是关键,好的执行力就是主动做到100分。

    自我管理充电站

    修炼你的执行力

    1.严

    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那么他无论干什么都不会积极主动,更不会尽心尽力使自己做得更好。所以,在工作中要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敢于负责的精神。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力效果的好坏。

    2.实

    踏实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要幻想平步青云。虽然你的岗位可能很平凡,但这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3.快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想提高自身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不要常说“等一会”、“以后再说吧”之类的话。

    4.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个人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五节 拆分复杂,量化细节

    有些事看似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理清思路,量化细节,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公司管理者在谈到内部管理时,往往会大谈制定多么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如何严谨,工作手册有多么全面,其实他们疏忽了内部管理的精华,即管理细节的量化。缺少“量化”意识的管理者时常会认为下属办事不力,让下属照办的事没照办,让抓紧的事却放松了,总之未能达到料想的效果。究其起因,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布置工作或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应用可量化的标准,最后就会出现一个人心中一个标准,最终丧失了效率,延误了工作。

    大家兴许会感到细节的量化是件繁琐庞杂的事,甚至一不警惕还会跌入“量化陷阱”:呈现偏差的量化、大而全的量化、琐碎细节的量化。其实,做细节的量化并不须花太大的本钱,关键要看你能不能去做。李素丽有一句名言:当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件做好。这就要求团队领导者必需专心做事,加快培育细节量化意识,不断翻新细节量化制度。这样将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足的施展,而且产品跟服务质量也能得到不断改良。

    细节量化可以帮助企业在服务等各个方面有所提升,量化是管理细节、服务细节的最有效方法。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据说不提前一个月预订是很难有入住的机会,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

    东方饭店的经营是如此成功,到底他们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看客户王老板的体验。

    王老板第一次下榻东方饭店就感觉很不错,第二次再入住时,他对饭店的好感迅速升级。早上,他走出房间去餐厅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王先生是要用早餐吗?”王老板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王?”服务生说:“我们饭店有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

    王老板走进餐厅后,服务小姐微笑着问:“王先生还要老位子吗?”王老板更吃惊了,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王老板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王老板已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

    其实,东方饭店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将细节量化了,如:让服务员熟记顾客的姓名,查看顾客以前坐的位置和以前点过的菜单,让顾客处处体会到饭店的细心服务,相信这样的服务一定会让王先生成为这家饭店的忠诚顾客。

    “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工作中必须求精求细,对每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精细意识,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不忽略,从小事做起,把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用心做好,并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

    我们在工作之前,应该对每一项工作都“精心谋划,细致安排”,日常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要求,20多年立于不败之地;肯德基、麦当劳凭着细致周到、严格规范的产品制作工艺和服务程序将分店开遍了全世界……类似以细节取胜的经营之法现在正逐渐地涌入我们的视野。

    为什么国外能产生一批实现了“管理精细化”的著名企业,而中国却很少有呢?深入探究起来,应该是受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与制约,中国企业总体还处在工业文明的初期,不少人还保留粗放式的农业思维,而且我们还缺乏培育精细化企业的土壤。

    其实,中国曾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具有精细意识的国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古人有关道德细节的教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则是对生活细节的要求;“童叟无欺”、“卖鱼赠葱”等则是对经营细节的描绘……只不过现代商业相对西方国家起步较晚。

    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人们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市场竞争也日渐理性,人们逐渐变得讲究起来,细心起来。精细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精细化”是对科学管理的执著追求,是一种上下一心追求极致的大众思维模式。在我国目前的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要实现精细化,一方面,管理者要有精细意识,要强化精细意识,推行精细意识;另一方面,培养教育员工接受、实现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的最大要旨,在于人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尤其对骨子里中庸之道当家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但在精细意识方面,与其他优秀民族相比,显得不足,忽视细节,缺乏理性、科学、精确、严肃的态度已给我国的不少企业,甚至现代化建设的大业造成不少的损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缔造真正的百年名企,就要强化精细意识,求真务实,不断追求卓越。从点滴做起,在细微处着眼,脚踏实地,把每一细节做到“零缺陷”,只有这样才能造就真正了不起的事业。

    自我管理充电站

    用数字量化你的工作

    1.数字是最好的语言

    所有老板都喜欢用数据量化工作,只有数据才是最清晰不会撒谎的语言,和老板沟通的关键就是让他看到数据,只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才能让老板清清楚楚地知道你创造的价值。

    2.学会将工作量和工作成果量化表述

    如负责几项工作,要清楚其中短期任务占百分之几,常规任务占百分之几,现已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结果会清晰明朗很多。梳理清楚后,不仅自己看着很有成就感,上司看到后更是一目了然。

    3.为自己制定工作量化表

    一个工作量化表基本包括这样几个项目:时间、事件、完成过程、完成时间、完成结果、岗位职能等。将这些细节整理清楚,就会对自己做过的工作及工作成果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总结。

    §第六节 做好细节执行的五种意念力

    细节决定成败,执行决定未来。对这样一个结论,很多人深信不疑,执行的重要性也的确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关注一些“高不成,低不就”二线企业就会发现,一切低效高耗的工作源头,不是因为没有执行,而是因为缺乏对细节的执行。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细节的重要和执行的重要,员工也应该意识到执行带来的个人成长和细节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当执行力已经被所有企业当成“第一战略”来执行的时候,关键的制胜法宝就是——细节执行力。

    但是,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从思想上觉悟到落地实施还要有一个过程,是若干因素作用的结果。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片海,各级管理者都在各显神通想要渡过这片海,有人到达了彼岸,带领企业奔向更高远更美好的未来,有的却在这片海中沉没,带着壮志未竟的遗憾结束。

    细节执行力的概念并不新鲜,只是实际操作起来涉及的领域太多,且各方面的因素纷乱复杂,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关注一点,忽略其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成系统。细节执行力的顺利实施是多方因素合力达成的结果,无论哪一方面做得不好,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像是一艘航船行驶在大海中,航行安全会受到多方面元素的影响,如天气、洋流、船员素质、轮船本身的性能等等,只有整体配合到位,才能保证航船顺利抵达目的地。不过,无论航行中的因素多么复杂,总是会有规律可循。

    企业管理也是这个道理,影响企业细节执行力的元素虽然复杂,但是并非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众多文献的研究和对无数案例的总结,并经历了抽丝剥茧般地细致梳理,我们总结出了影响细节执行力的若干因素,分别从文化、制度、目标、量化考核以及对未来的前瞻性等五个方面来推动细节的执行,这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影响细节执行的“五个力”,分别是:能动力、持续力、精进力、沉淀力和思考力。

    1.能动力就是推动力

    能动力和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它体现为,面对工作,团队中的人是主动执行还是被动接受?团队中的每个人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还是仅仅作为糊口的工具?把自己当成主人,与企业荣辱与共,还是认为自己只是个打工者,准备随时跟老板一拍两散?

    这些都是人的因素,缘于员工内心对工作是否热爱,完成工作过程是否自觉自愿,决定着细节执行的最终效果。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以此来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人产生更多的自信,从而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员工只有从内心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才会认真地去执行。命令、制度、考核等都是外在的因素,员工内心的认同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2.制度保障需要持续力

    与能动力来自不好把控的内心意识不同,持续力要靠实实在在的制度来维持。尽管人的意识是影响细节执行的关键,但影响人的意识,变革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变革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细节执行力的精准到位,就要依靠制度的保障。制度可以长期持续地规范人的行为,制度的制定同样体现了管理的艺术,制度不能太空,太过笼统的制度执行起来容易出现偏差,执行效果很容易被打折扣。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贯性,不能朝秦暮楚,莫衷一是,让人无所适从。制度和员工的能动性相互补充,在制度中创新,在制度的框架下通过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创造细节执行的奇迹,也会避免员工的努力方向和整体目标不一致,出现“一腔热情用错地方”的情况而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3.精进力助推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

    精进力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主观能动性,有合理的制度保障,员工基本上可以不出纰漏地完成一项工作,但是离达到完美还有一段差距。在竞争环境中,需要企业在完成目标的基础上追求卓越,需要员工在完成一件工作时关注细节,加强执行力,要不断地思考我还有哪里可以改善,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企业才能永葆青春和生机,员工才能不断地成长。一个不追求卓越的人,他的人生将缺少前行的目标和方向;一个不追求卓越的企业,将逐渐在行业的竞争中被淘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精进提升,追求卓越,是对细节执行力更高的要求。

    4.沉淀力是对过程和结果的考核

    如果我们把精进力看成是追求目标之上的好,那么沉淀力应该是把本职内的工作做到极致,好比摩天大楼的基石,要想达到最高的那个顶点,就要一砖一瓦也不能马虎。在企业大厦中,需要卓越的领导者,需要稳健的中层干部,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勉用心的员工。在企业中,由于分工不同,有一些岗位工作性质比较简单,很难产生较大的成就感。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的人,很难在自己的岗位上沉淀下来。

    张瑞敏常对员工说:“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沉淀力是五个力中最容易被忽视,同时却是最关键的一环,是五个力中最接地气的,如果沉淀力做不好,细节执行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落实。

    5.思考力是细节执行环节的最高境界

    思考力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远见,是一种领导者的眼光和胸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思考力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全局思维:是否把未来战略的每一步计划都想周全了?是不是这些细节都是可执行的?执行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都是要提前考虑到的。

    马云曾说过,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个都干好,那叫太有才。马云的意思很明白,对企业家而言,注重细节,兼具胸怀是将企业做好的关键。他指出,细节能成就一个人或一家企业,但如果没有远见和胸怀,细节对成功则不再具备推动力。

    马云是当今企业家中少数具备思考力的领袖之一,在人们还不知道电子商务为何物的时候,他就开创了阿里巴巴网站,在获得一片赞美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考虑阿里巴巴“过冬”的问题了。后来,马云豪掷10亿投资“云计算”,同样体现了他的前瞻性和对未来的精准预见。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能动力是五力的基础,只有人真心地想做好一件事,他才能发挥自己所有的潜能去经营和创新;持续力是在制度保障下,保证工作顺利完成,整个过程不出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精进力则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期待员工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思考怎样完善工作细节,是否能做得更好;沉淀力是员工主动地考核结果的过程,扫清执行过程中的盲区和障碍,不在细节上出错;思考力在“五个力”中最难做到,具备思考力的人现在不是领袖人物,也会是未来的领袖人物。

    关于细节执行的“五个力”,五个全部做到实属不易。在职场中,无论你是企业中的管理者,还是初入社会的职场菜鸟,如果能在工作中运用好这“五个力”,推行细节执行的概念,运用“五个力”去要求自己,影响他人,想做不好都难!

    自我管理充电站

    修炼自身的细节品质

    1.品格

    试着想想,当你拾起地上被人顺便丢弃的烟头,当别人都在交流时,你却在认真地记录台上嘉宾的讲话。这样的场景,在他人眼中,你是很有气场的。你因为注意了这些小细节而被人注意,并无形中放射了自己的个人品格与气场。

    2.智慧

    肯注重细节的人,一定是一个智慧的人。因为他想到了别人所没有想到的,看到了别人所没有看到的,听到了别人所没有听到的,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我所用。

    3.耐力

    对细节的关注从来就不是一两次的小发现,它还关乎耐心。很多的细节,都与时间有关,尤其是一些微小的变化,需要时间来证明。这时,你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人都败在时间之上,只有有耐心的人,才能收获成功。

    §第七节 本章所得

    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人制定出来约束大家行为的。制度最终还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制定得再详细,也会有制度中写不进去的内容。制度常常会出现留白,留白的地方是为了让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填补的。因此,制度的留白有时候是艺术的留白,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勾勒出来,会留下空间去任人发挥。这种制度不会给人一种被管理、被束缚的感觉,给人留下了更多的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通过阅读本章,在细节执行中要认识到:

    1.细节常常是制度的留白和执行的盲区;

    2.侥幸心理影响细节执行;

    3.细节关键在于执行;

    4.工作中要拆分复杂问题,量化细节;

    5.做好细节执行中的“五种意念力”。

    §第八节 至理箴言

    ⊙在未来10年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比尔·盖茨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马云

    ⊙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都要主动执行。

    ——李嘉诚

    ⊙制定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略的执行。

    ——杨元庆

    ⊙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孙正义

    ⊙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

    ——鲁·郭士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