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细节,成在执行-精进力:永远追求目标之上的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要比别人好,就要比别人更精细

    精进力的提升是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向上提升的必备能力。仔细观察职场中的骨干精英,这些人无一不是既有大局观,又讲究细节的人。哪怕是人家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在工作中还是粗中有细。一个所谓眼中只有战略和全局,不够重视细节的人,都会被视为夸夸其谈,不堪重任。

    有一句古诗,中国的小孩都会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看似简单,却揭示了一个哲理:要想有更多的收获,就要再精进一步。你在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该如何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如果有很多人都在做这样一件事,该怎样比他们做得更好?

    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信念,达到目标之上的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一种精英意识,不甘平庸的人或者企业都应该具备这种品质。

    精准是衡量手表品质的唯一标准,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从不自限于发明手表的既有成就。劳力士成立的前十年,汉斯·威尔斯多夫展现了他在手表制造上的最重要坚持:对精准度近乎苛求的追求。他希望制造一只可以精准可靠地计时,伴随人类进行所有活动的手表。汉斯·威尔斯多夫不但针对防水和防尘性能进行研究和改进,更在公司内聘雇专家对所有机芯和组装完成的手表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手表出厂前必须先经过公司的严苛试验。1914年7月15日,英国知名的丘天文台在严苛的45小时评比测试后(包括将手表放置在冰箱、温室和烤箱内测试),破天荒地颁发A级天文台证书给一只送审的小型仕女款式劳力士手表,这是此天文台在评比手表精准度多年来从未颁发过的最高奖。劳力士的精确度不但得到了专家的认证,也因而获得全世界的注目。劳力士自此成了精确腕表的代名词,劳力士手表在欧洲和美国的身价也顿时倍增。而这样的成功也让日后的劳力士更确定了要将绝大部分生产的腕表送天文台认证的策略。直到今日,劳力士获得天文台认证的手表数量早已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稳居世界首位。

    在后汉斯·威尔斯多夫时代的几十年里,即便经历石英和电子计时技术的冲击,劳力士始终固守着机械计时的发展领域。劳力士手表伴随着人类的脚步,也不断向更高、更远、更深、更严苛的环境探索,并且一再向世人展现劳力士坚悍的造表技术。

    劳力士手表经历过极圈的严寒、撒哈拉沙漠的酷热和外层空间无重力状态的种种考验,却始终精准计时,不负无数冒险家的信赖。劳力士参与了人类飞行突破音速障碍的创纪录飞行任务,也曾被战斗机在两万多英尺高空弹射出去,依旧精准如常。更多的劳力士手表更屡屡在空难、船难和竞速快艇赛撞船等意外中躲过灾难的重创,展现出比人类肉体强韧百倍的坚固品质,带给世人无比的讶异与赞叹。

    而民间所记录到的一些轶事,比官方正式记录的辉煌毫不逊色,比如:一个英国人误将自己的劳力士表丢进了全自动洗衣机中,经过一连串热水洗涤、润湿、脱水、烘干的过程后依然完好如初;一个从事跳伞运动的澳洲人在离地八百英尺处,不幸将手表掉了出去,结果完好无损。一个不小心的美国加州妇女,将自己丈夫的劳力士手表错放到近五百摄氏度的烤箱内,结果它还安然无恙。这些误入险境的劳力士手表竟然在脱险后依旧能完美地运行着,让知道的人无不瞠目结舌,讶异于劳力士的强悍坚固。

    所以,尽管劳力士现在的各表款间的变化不大,甚少推出一些称得上是天马行空款式的作品,但是劳力士对精准、耐用这两个目标的追求却举世闻名,这几乎成为了劳力士的贴身标签,世界上的其他品牌无出其右者。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就要做到极致。劳力士手表就是把精准和耐用做到了极致,让人们忽视了它的设计,忽视了它的成本,成为人们心目中守时、精确、身份的代名词,这是一种做事的策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可能不能把所有方面都做到极致,但是如果你能把一个方面做到极致,那就是一种成功。

    对于企业同样如此,劳力士在精准方面早就无可匹敌,他们在100多年中还在不断地探索如何造出更坚固耐用的手表,这是一种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精进力,值得中国的企业学习。如果你是第二名,你可以盯着第一名不断努力,可是你要是成了第一名怎么办?就不再继续努力了吗?显然不可以,目标以上的好,是没有标准的,永远谈不上最好,只能说是更好,要去对比的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是自己。

    意识力强化

    1.精进细节,是给自己机会

    精进力的提升是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向上提升的必备能力。仔细观察职场中的骨干精英,这些人无一不是既有大局观,又讲究细节的人。哪怕是人家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在工作中还是粗中有细。一个所谓眼中只有战略和全局,不够重视细节的人,都会被视为夸夸其谈,不堪重任。

    有个老板带着员工小张和小王去海南出差见客户,交设计方案。小张只准备好了自己的文件、电脑,还想着等工作结束了可以借机会放松休闲。小王却很细致,他在出发前把所有的注意事项和必须物品一一列项,包括老板需要携带的物品,并于出发前主动和老板商量,每准备好一项,便打勾注销,临行前又一一核对。在给客户提案的会上,由于会议室的投影接口不能兼容苹果电脑,小张慌张得不知所措,要求客户提供转接线。这时小王悄悄递上了自己准备好的转接线,才解了围。这一切,都被老板看在眼里。此后,小王和老板共同出差的机会就多了,小王的细心踏实,也多次让老板化险为夷,当然升职也就快了。一年后,小王已经荣升部门经理,小张却还是个小小的职员。

    有时候,多做一点,做细致一点,是在给自己创造机会,并不是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2.精进思维助推企业成功

    经营企业也是一样,在现代这种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很难做到“人无我有”,通过精进思维和更进一步的行动力,却可以做到“人有我优”。比别人做得好一点,追求目标之上的好,永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敢于挑战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的巅峰。

    作为一名员工,要实现目标,超越目标,首先要相信自己,发展自己内在的自信心以及追求更好的诉求,并善于将诉求付诸实践。不能只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工作,也不能以不做不错的心态安慰自己适可而止。如果你的能力是实在不能把工作做得水准更高,其实也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这同样也是一种优秀。精进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一种追求卓越的勇气。这种品质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养成的,是一种持续的、习惯性的力量。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下属肯定和信任。如果员工的努力上级能够及时发现,并适时地给予表扬,代表了上级对这种工作态度的肯定,也有益于在团队中营造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另外,什么样的统帅带什么样的兵,上级本身也要以身作则,才好鼓励下属追求卓越,精进提升。

    自我管理充电站

    做到更好的三大关键

    1.选择恰当的参照

    一件事做得好还是不好,其实都是相对的。或许跟这个人比,你做得很好,但是跟另一个人比,你就不如人家;甚至也可能你跟同一个人比,某一方面你比他好,但在另一方面却不如对方。所以,判断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参照物。

    选择的这个参照不能是比你好太多的,就像一只蚊子要跟坦克比较谁的力量大,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另外,我们也不要去找那些比自己弱的,因为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更强大更优秀,而非希望自己变得更弱。所以,你要选择的参照,需要跟自己的实力相仿,但又强过自己的,这样你经过努力才可能超过对方。

    2.发现自己的优势之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愚蠢的做法就是盯着自己的短处不放,非要跟他人的长处比较。要知道,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有其价值所在,总有别的人和别的组织无法代替的一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一面,将之放大、强化,这样,我们就是最优秀的,就是不可替代的。

    3.每天进步一点点

    世界在不断变化,每个人也在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可能是变得更好了,也可能是变得更糟了。我们的目标当然是要变得更加强大,并最终超过预设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需要我们不断进步,而非不断退化。这样,我们就要分清哪些事会使我们进步,哪些事可能导致我们退化,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之后,将你认为正确和有益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即可。

    §第二节 追求完美才能激发自身潜力

    人生本无完美,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追求完美,是人类向往的一个崇高境界。追求,意味着积极地行动;追求,意味着努力地争取;追求,意味着坚持不懈地奋斗。追求并不等于拥有,完美属于积极的行动者和努力的奋斗者。有追求,就有希望到达完美,有追求,就能激发自身的潜能实现完美。

    想要成功的人,应该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这样,普通人才能认识到自己惊人的潜力。一个人因为只热爱最完美的东西,所以才是“一般好”的仇敌。懂得这一点,你就能摒弃一知半解和三心二意,就可能在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

    有句话说,“大师都是偏执狂”,其实是大师们对于完美的追求和普通人格格不入。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们对自己以及身边人的严格要求,对完美的崇拜和向往。追求完美的人不能容忍不完美的事物,他们的想法可能很难被普通人理解,最终取得的成就也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日本有家很有名的印染公司叫做小系,这家公司在日本明治天皇时代就有了,当时连日本皇宫使用的布都是他们负责加工制作的。这家公司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直力求完美,精益求精。他们的创始人小系先生将日本商人的精细、追求完美的精神践行得淋漓尽致。

    日本人最早的染料做得其实并不好,都是用德国进口的染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与德国是敌对的国家,德国是轴心国,日本是协约国,结果德国的染料没办法进入日本。小系先生心急如焚,他知道日本染料染出来的布不如德国染料,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就知道品质差了许多。思来想去,小系先生决定到日本皇宫去道歉,他道歉说,对不起,日本跟德国正在打仗,处于交战状态,染料进不来,现在只能用日本染料染布了,何时德国染料进来了,再染出更好的布,给皇宫使用。小系道歉之后就回到他们的店里,叫店员把染坊里还没有染完的布统统拿出来,然后跟他的徒弟们说,我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够活着看到这个大战打完,但是我只担心一件事情,万一我死了,有人把这个用德国染料染了一半的布,统统都用日本染料染上去,再把它拿出去卖了,大家刚用时不觉得,可经过一洗一搓一晒,很快就会发现有一段是德国染料,有一段不是,我们不能做这种对不起顾客的事情。小系先生就亲自拿了个刀,把那个染了一半的布统统给割破了。后来小系先生不幸去世了,但他这种追求完美的商业精神,已经成为小系印染公司的灵魂。

    他去世后不久战争结束,德国染料又重新进到日本,小系印染公司就能一直不断地染最好的布匹出来给大家使用。

    这家公司现在是日本最有名的印染公司,他们的产品没有一个顾客会担心存在质量问题。因为公司把小系先生当年割破的布悬挂在他们的大厅里,并在旁边挂着四个大字“一生悬命”。意思就是,一辈子都会努力地坚持,绝不以次充好,即使是在特殊时期也要力求完美,坚守职业操守,即使在艰难的困境中也决不放弃,这就是企业的尊严。

    小系先生对于品质的坚持,最终赢得了用户们的尊重和始终如一的忠诚。

    意识力强化

    1.追求完美,挑战潜能

    卓越和平凡之间隔着一道线,就是是否能始终如一地追求完美。持续地追求完美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其到达原本认为不可能到达的彼岸。追求完美的欲望越强烈,被激发出的潜力就会越大。有句俗话说,“凡成大事者,要么靠激,要么靠逼”,在没人激和逼的情况下,要学会自己逼自己,学会自己激励自己。

    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你的期望值是80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70分。如果从一开始对自己的要求就是100分,那么这个信念会始终伴随着你工作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激发你优秀的潜质,最终即便是因为一些不可预知的原因没有达成完美,至少也能收获90分。

    人的智慧和体力是用不完的。“大脑越用越灵活”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通过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你所能把控的事情就会越多,你能涉及的领域就会越广。体力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天不去工作,一天过去了,这些力气也不会积攒下来,而是重新归零。如果不去尝试,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要有一点追求完美的精神,挑战一下自己的潜在能量,尝试一下自己究竟能够到达怎样的位置。不要在垂垂老矣的时候,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追悔莫及,感慨:“其实我也可以做到,如果我再努力一点点,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2.追求完美带来品牌效应

    追求完美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力量,是一种人生信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如果提供的每一款产品、每一次服务都以完美作为标准,如果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员工,都以完美来要求自己,这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中,也将是完美的。哪怕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企业品牌在人们的心中也会屹立不倒。

    如果说追求完美的精神可以带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成功,那么一个追求完美的品牌可以带给更多的人荣誉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在19世纪60年代IBM是美国八大电脑公司中最大的,以其追求完美的卓越品质,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当时在美国,推销员是一种很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也常常遭遇冷眼,但是IBM的打字机推销员会骄傲地说,我为IBM工作。这是追求完美的品牌所带来的振奋人心的力量。

    3.追求完美是人内在的需求

    追求完美是一个人内在的需求,它是自内而外发散的。平时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适当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能把“差不多”、“还可以”这样的词汇挂在嘴边,要时刻问自己: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还能再好一点吗?还有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的时候,要有一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和热情,要有精英意识,所谓精英意识不是要把自己当成精英,而是时刻提醒自己:“我要成为精英!”如果平时有敷衍、粗心的问题,可以把“追求完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在要求下属做到完美的同时,自己也首先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善于描绘追求完美的蓝图,让大家知道完美、出色的工作将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哪些收获,将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什么样的美好未来,要善于用完美的要求激发下属的潜力,让下属觉得完美是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自我管理充电站

    务求完美的三个“制高点”

    1.学习力

    很多人认为追求完美往往代表的是不切实际,其实追求完美的做法是一种快速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讲,拥有完美精神的人首先一定是一个拥有强大学习力的人。提升学习力的两大关键是肯学习(态度层面)和善于学习(方法层面),只有内心拥有强烈的使命感,拥有迫切学习欲望的人,才会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而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习的过程更加快捷。所以,想要做一个拥有完美精神的人,想更深地发掘自身潜力,首先就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肯学习和善学习的人。

    2.创新力

    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检验,一个务求完美的人必然也是一个创新能力超强的人,他能想他人所未想,做他人所未做,从而最终也能成他人所未成。就像乔布斯,正是出于他的务求完美的精神,苹果公司才会绽放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3.应变力

    在我们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无数困难,甚至可能要冒着极大的风险,那些不可知的变数便是对我们追求完美的巨大考验。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完美主义的执行者,他必须具有极其强大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应急智慧、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承受打击的能力、迅速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等。这些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第三节 培养超越客户预期的服务意识

    服务的概念不一定是服务性的公司和岗位才需要有的。在职场中,管理者也要给员工服务,帮助他们成长;下属需要为上级服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企业也要有服务精神,除了服务自己的客户,也要服务自己的员工,让员工体会到工作的价值,让员工在工作中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只要生存,就会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从广义的“服务”来说,我们每天用的电、吃的米都是电厂工人、农民给我们提供的服务。

    因此服务是无处不在的,你每天要接受别人提供的服务,同时也要不断地提供服务给别人。这就需要你具备一点主动服务他人的服务意识,要让你服务的对象有一种超过预期的体验。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意识很难因为命令贯彻得彻底,需要你具备主动自觉做好服务工作的观念和愿望。

    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航空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仅1991年和1992年两年,美国航空公司的赤字总额累计就达80亿美元。曾经盛极一时的TWA、大陆、西北三家航空公司均因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但一家名叫西南航空公司的小企业却在一片萧条中异军突起,并在1992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25%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佳绩。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服务确实是属于全球另类,一般企业都无法模仿和驾驭。为了让乘客能快乐地度过空中旅行,空中小姐们想方设法为乘客设计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娱乐游戏和搞笑节目,让乘客忘却了旅途的枯燥无聊。

    美国西南航空永远不会把旅客当成货物一样对待,“其他航空公司不仅会把旅客们塞到看上去都没有牙医的椅子舒服的座位上,而且还会流露出难掩的反感情绪。相反,西南航空的员工们总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让乘客觉得这是一次小时候的野营旅行。即便西南航空提供的座位也没有舒服多少,但面带微笑甚至会为你高歌一曲的乘务员,乘客觉得心里很舒服。”

    美国西南航空提供“免费花生”之类的东西,这会使旅客在情绪上产生奇妙变化。“免费花生”除了指真的花生以外,还指其他一些额外服务。如他们允许乘客们调换航班,并提供无偿服务,也不对托运行李收费。其战略副总裁鲍勃·乔丹说,如果对行李收费,每年公司会额外盈利3亿美元,但因为行李费用是乘客相当困扰的问题,美国西南航空决定不对其收费。据说,这一举措为西南航空从其竞争对手那里吸引了不少旅客资源,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托运行李上所花费的费用。

    美国西南航空的空中小姐全部穿性感超短裙,有时候她们会预先藏在行李箱内,待飞机飞行中突然打开行李门,从里面爬出来……空中服务小姐会事先没有约定地要求全体乘客参与集体游戏,让大家把鞋脱下,以检验乘客中究竟有哪位先生或者女士的袜子是破的。有一次正好有一位先生因为与妻子分居而生活出现混乱,出来时竟然穿了两个脚趾头暴露的破袜子,结果在大家的哄堂大笑声中,这个乘客被宣布获得本次航班的幽默大奖,当场获得5000美元的奖金,并成为该航空公司的荣誉乘客。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这种服务就超越了乘客的预期,谁也不知道今天飞机上会有什么娱乐节目,很多乘客经历了这样的体验之后,到处传播,吸引了大量来体验空中之旅的乘客。有些乘客甚至真的不是为了旅行,而是特意来西南航空的班机上体验他们超级的空中服务。西南航空公司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为唯一一家在“9·11”之后依然能保持盈利的航空公司。

    意识力强化

    1.时刻具备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为搞好服务奠定了思想基础。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的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满意别人,不惜让自我奉献牺牲。

    一位资深的企业培训师谭小芳曾经说过,企业经营要让人感动,必须要持续每次都毫无失误地将服务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让他们的期待不落空,甚至时常有超乎期待的惊喜。

    2.给客户超越预期的惊喜

    有时候,品牌经营者就要时不时给消费者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加深品牌情感体验。

    这种超越预期的服务体验往往会让你的目标客户终生难忘,最终成为你最忠诚的用户。一位保险推销员曾讲过一个典型的故事:

    她和一位女性客户合作了很久,成了比较谈得来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吃饭逛街。一天晚上10点,她收到这位客户的一条短信:“我儿子明天就要出国了,他的签证办得很顺利,谢谢大家的关心。”她知道客户的短信应该是群发给朋友的,她也可以回一条恭喜的短信了事。但是她还是行动了起来,赶在商店下班之前买了礼物,并连夜驱车到客户的家里,当时已经十一点了,她打电话给客户说:“您儿子明天要走了,相信您一定还在为他收拾行李。我给您儿子买了一份小礼物,您方面收一下吗?”客户果然十分感动,没想到一条群发的短信会被她如此重视,还特地送来礼物。从此,客户跟她的关系明显更近了一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婉拒了其他业务员的保险业务,只和她一个人签合同。

    3.持续地提供超预期服务

    在平时的工作中,偶尔一次服务超越客户的预期可能不会收获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你在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始终坚持,让你的客户经常收获惊喜。拿出比客户的期待更好的服务,时间长了,你的上司会对你产生依赖,因为同样的工作,你总能够比别人做得好一点,那你得到的机会一定会比别人多一些,你得到的肯定和认可也就一定会比别人多。

    我们都知道,在情场上,给人意外惊喜是实现超越的妙招,那些能够给女孩带来意外惊喜的男孩通常是竞争的胜利者。其实,在职场上也是如此,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要拿出超越别人预期的服务,要发自内心地去做,这样才能让对方真的体会到你的用心和细心。

    这种服务的本身最好不要带太多的功利心,不能要求付出之后必须有收获,因为这种回报是长期的、深远的,要求立即回报是一种短视行为。这样会失掉对方的信任,让对方觉得你在做事情之前就是有所图的。要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持续地为别人提供超越他们预期的服务,时间长了,对方自然会产生投桃报李的念头。即便你没有收到回报,那么在你付出超出预期的服务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收获别人所没有的成就感,也会看到别人没有见过的人生风景。

    自我管理充电站

    怎样提供超值的服务

    1.了解顾客的真实需要

    “我认为……”、“客户应该……”类似这样的思路其实完全是错误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客户需要我们……”。明白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最终打动客户,从而使我们获得盈利的目的。

    2.建立诚信品牌

    一个容易让人质疑的产品不是好产品,同样,一个不被客户信任的人也同样会被市场否决。所以,不论我们是工作者还是经营者,得到客户充分的信任,这一点永远是重中之重。想让客户获得超乎期待的惊喜,需要做到最根本的事是,让客户的期待不落空。

    3.牵住客户的心

    只有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时时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使客户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这才是最难得的。

    §第四节 敢于突破现状

    人生境遇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身陷困境,称之为“逆境”;另一种是过得平平淡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称为“中境”;还有一种,我们可称之为“佳境”,就是在盛极一时的时候,看似不需要任何突破,但是也是最危险的一种现状。因此,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以上三种境况中,无论你面临的是哪一种,要想突破都不是外界的环境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的内心决定的。你想突破现状、力求精进的欲望强烈与否,决定了你最终突破的时间和程度。

    在柯达的故乡——纽约州的罗彻斯特市,巨大的“KODAK”标志依旧悬挂在城市中最高建筑的顶端。130年前,伊士曼在这里创立了柯达公司,这个城市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工作机会,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无忧无虑。

    在罗彻斯特,随处可见伊士曼资助建立的大量建筑,包括罗彻斯特大学、伊士曼音乐学校等等。柯达的衰退让市民们痛心,在上世纪80年代,柯达能雇用6.2万本地人,而现在只有7000人。

    为柯达工作了35年,曾与世界级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和优素福·卡什共事的退休老人罗伯特说:“我们为成为这个公司的一部分而骄傲,我们把个人的投资与荣耀全部寄托在它身上,我们与世界上最有能力的人一起做事。但所有这一切坍塌了,怎么会这样?”

    数据显示,柯达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达到巅峰,分别为160亿和250亿美元。随后数码相机的普及,对柯达业务形成巨大冲击。科技的进步潮流是挡不住的,伊士曼之后的柯达尽管在数码领域拥有约1100项专利,但却失去了开拓创新的勇气,也因此失去了一个时代。

    其实,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发明者是柯达的工程师。1975年当柯达的工程师史蒂夫向公司管理层展示烤面包机大小的数码相机原型时,公司管理层告诉他“这个很漂亮,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此时,柯达胶片业务在赚大钱,管理层对这种成像技术并无兴趣,只不过担心这种新技术冲击自己的根基。

    柯达前高管、罗彻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教授马特森透露,他曾在1979年撰写过一份非常精准的报告,预测了市场将如何从胶片时代转向数码时代:首先是政府勘测机构,随后是专业摄影领域,最后则是主流市场,到2010年将全面普及。柯达自己在1981年做过一次全面研究,预计数码摄影有可能在十年内取代柯达已经建立起来的胶片业务。但在这十年中,由于柯达从胶片、相纸和感光材料这三种传统影像产品中的收入超过营业收入的70%。于是,沉湎于荣耀中的柯达没有为10年后市场的洗牌做好任何的准备。

    正是那几年,立足低端市场的日本富士胶片尽可能多地从胶片业务抽离资金,为数码时代的转型做好准备,不断开发新的业务,通过赞助奥运会进军美国本土市场。而柯达,直到2003年才明确提出发展数码相机业务,试图转型成为一家数码相机厂商,但那时的日系数码相机品牌早已整体崛起。

    这也再次说明,在知识经济引航的时代,“慢进即是退,不寻求突破便是自取灭亡”的道理。

    最后,由于对现有技术和新技术的切换时机把握不当,柯达将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增大了更新成本,使公司“船大难掉头”。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柯达彩印店在中国的数量达到8000多家,是肯德基的10倍,是麦当劳的18倍。这些数量庞大的传统店铺正是柯达战略转型的包袱。

    积重难返,到2011年后,富士的市值依旧高达126亿美元,而柯达仅为2.2亿美元。在经历近10年纠结艰辛的转型后,柯达成为一个衰老的巨人,那些引领风潮的动人时刻渐行渐远。

    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它应该是数码时代的开拓者,应该说在技术上他们是最有优势来完成这一跨时代的壮举的,可是这家百年老店却走向了衰亡。很多管理学家将柯达的没落作为一个“没有突破力的百年品牌衰落”的典型案例来研究,没有变革的决心和突破的意识,注定是要被时代抛弃在历史记忆中的。

    意识力强化

    1.如何突破“三境”

    身陷困境中的人或者企业,想改变的愿望最为强烈,所谓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在环境条件都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达到顶峰,这种改变比较常见。为什么常常寒门出贵子,富足家庭多纨绔子弟,能够守住家业的算是好一点的了。逆境更容易激发人的斗志,让人鼓起改变现状的勇气。

    最难突破的就是“中境”和“佳境”了。在中境里生存,可以选择奋斗,也可以选择放弃。不管选择哪一种,境况都不至于太糟糕。奋斗的道路当然是艰辛的,如果不去奋斗,不去争取,守住现有的成绩,不做不错,还能生活得更舒服一点。人在“中境”中,去改变和努力的动力没有那么强烈,真正践行的机会也会比较小。在“中境”中愿意去突破自己,取得成就的人需要有极高的自制力,能够主动戒除安逸、寻求突破的人,就会成为更成功的人。

    身处佳境是最难寻求突破的,人们往往被眼前的繁华蒙蔽了双眼,即使少数人看到了未来的危机和困境,希望寻求突破,也将面对更大的来自内心的对贪图安逸的诱惑,有时候还会遭遇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2.突破自己,超越“三境”

    突破自己就是要突破自己的常规思想模式与生活模式,不要总是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一生只能这样度过。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真的可能一生都是那样,如果你敢于突破自己,尝试突破自己,你就可能实现一次人生的飞跃,不要总是认为那些成功者距离我们很遥远,人类的领袖与英雄都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被别人仰慕的领袖和英雄,关键是看你自己是否愿意成为那些出类拔萃的人。

    突破自己,首先就要突破自己的思想观念,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中国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突破自己的思想其实是很难的,当一个人的思想成熟的时候,再来突破就很难,所以孩子的思想总是能被环境随时塑造,而成人的思想却总是被无形地设置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人的思想一旦被设置成固定的模式,就很难实现突破,突破自己的思想模式是你全面突破自己的第一步,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思想设置成固定的某种模式,要敢于突破自己的习惯性思维。

    突破自己是很难的,安逸与稳定的生活是很多中国人喜欢的生活,一旦你决定选择突破,你就得做好面对失败的心理,因为非凡的成功者就是那些不愿意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人生的人。一旦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即使充满风雨荆棘,你也要坚定地走下去,因为突破自己就是在生活的磨难中接受一次次的打击与挫折,让人生渐渐成熟起来。

    自我管理充电站

    一个人应该突破各种模式

    1.生活模式

    不要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人,更不要认为自己天生就该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这样下去的结果只会导致你一辈子都呆在原地。所以,要敢于突破自己,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不要以为那些成功者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你离他们并不远。一个总是西装革履保持领导者的心态的人,最后往往更容易成为领导。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2.思维模式

    当一个人的思想逐渐成熟的时候,这时再想有所突破就很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原因,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完善的思维模式。对于成人来说,他们的思想往往总是被一种无形的设置固定住,而一个人想要突破自己,首先就要突破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方法很简单,就是尝试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以新换旧,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才不会僵化和老化。

    3.“普通人”模式

    多数人都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带来的打击,这是普通人的思考模式。那些非凡的成功者并非不怕失败,而是他们做好了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和补救准备。可以这样说,很多成功者就是那些不愿意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人生的人,他们一旦选择好了自己的道路,即使前面充满坎坷,也能坚定地走下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

    §第五节 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这样讲毫不为过。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创新只有“死”。我们看到有些公司每天都在改变,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引领行业进步。正是因为不断地推陈出新,最后成了全世界最大、最领先的公司。然而有的公司希望靠一个产品吃很多年,这样的公司很快就衰败了,就像前面提到的柯达。

    百年老店是这样做的:比如,卖杯子,百年老店卖的杯子质量特别好,靠这个品牌就能卖100年。以前,大家都希望企业能成为永动机。就好比打完一口井,不是能养一些取水的人就可以了。井要打得很深,可以不停地取水,可以取100年,这样的企业才叫百年老店。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在过去100年创造的财富,比以前几百年、几千年还要多。”现在这个社会,10到20年的时间里创造的财富,比以前100年创造的还要多。中国每年的增长率是8%到9%,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创造的财富,十分惊人。这个世界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现在的“井”,使用了十年就相当于100年。因此现在企业需要的往往不是一些取水的人,而是一群打井的人。一个井打完了,马上就要去寻找下一口井,或者把原来的井打得更深、更透、更宽,这是百年老店的创业模式。

    创新是企业极为推崇的品质,据一份资料显示,美国301家顶级公司,就有174家把创新写入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创新欲望之强烈,可见一斑。

    2009年之前,在液晶电视领域,国内外的彩电企业差别在于:外资彩电企业拥有液晶屏核心技术和生产线,而国内彩电企业却因技术的缺乏和资金实力的差距,难以涉足这一占据液晶电视70%成本的领域,这就使国内彩电企业丢掉了大部分成本的控制权。因此,国内不少彩电企业憋足了劲儿想上液晶屏生产线,国家有关部门也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向此方向发展,但终因几百亿元的庞大投资及核心技术的缺失而未果。

    此时,外资企业却在生产液晶屏的同时,开始向整机方向延伸,有的企业生产的液晶屏只要套上机壳,拧上螺丝就可以成为整机了。这意味着国内彩电企业今后只剩下配机壳拧螺丝的份了,还谈什么核心竞争力!震惊之余,海信开始研究解决之道,经过深入的调研发现,目前上液晶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上液晶模组,却可以打破外资企业的垄断。模组是将液晶显示面板、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显示组件,上模组是国内企业在资金上可以承受的。如果国内企业掌握了模组技术,除液晶面板不能自己生产外,加上整机电路等方面的一些技术优势,按可控成本比例计算,国内彩电企业可以拥有液晶电视整机成本60%左右的自主权,将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于是,从2004年起,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经过3年多时间艰苦的自主研发,2007年,海信终于自主掌握了液晶模组的核心技术。2007年9月,其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电视液晶模组的生产线建成投产,产品优良率达到了99%以上,成本比外购模组有明显下降。2008年4月,海信又启动了可生产47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模组生产线,并计划在2009年再建设两条生产线,使模组年产能达到300万片。

    海信在液晶模组领域的突破,阻断了国外液晶屏厂家向平板电视整机方向延伸的通道。同时,也把外资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垄断优势打破了,使平板电视的产业链不得不重新划分。

    其实,每一次自主创新都能带来类似的战略博弈的胜机。譬如,海信信芯的成功,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在半年时间里直接导致同类进口芯片价格大幅度下降,其中高端芯片从15美元降到8美元,中低端芯片从近13美元降到6.5美元,平均降幅在40%以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液晶电视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千家万户,海信功不可没。正是海信永不服输、敢于创新的精神,才打破了国外同行的技术垄断和价格垄断,给民族产品在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创新可以从小处着手,从全局规划,首先要勇于尝试变革。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渴望看到令人兴奋的创新事物,然而作为企业经营者,却常常不愿进行变革。企业家可以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包容并鼓励创新思维,进而促进更多创新举措的推出。

    意识力强化

    1.培养创新思维

    有很多人觉得创新很难,其实创新是一种思维,只要有了这种思维,创新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办到的。

    (1)创新可以是基于前人基础上的改良,寻找工作效率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寻找工作质量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寻找工作消耗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总之,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或方案,这是最直接的创新。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而集中到一点就是更高、更快、更好。

    2.创新是企业管理者的法宝

    如果企业家认为企业缺乏创新的能量,那么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创新团队,或是进行在线调查收集意见。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宝洁公司才能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其实不一定要求企业要完成惊世发明,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进行创新,有时也只是需要增加一项行业中不常见的服务。例如,位于纽约华尔街的医药连锁店杜安瑞蒂旗舰店,提供众多便利服务设施,诸如美甲专柜、果汁专柜、寿司专柜、无需预约的驻店医生、手机充电站和电子股票交易显示屏。

    关键是管理者要支持创新,不要像柯达公司一样,直到竞争对手开始侵吞其市场份额,才想起进行数码相机的研发。企业家任何时间产生创新的想法,都一定要展示出来,并且竭尽所能地实现这一想法。

    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想长期发展,务必坚持创新。在企业发展中,创新不能仅仅是个口号,要可以实实在在地落地执行。创新也不一定都要轰轰烈烈地颠覆原来的产品和流程,创新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需要在细节执行中精进提升。创新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专利,创新应该是具体的,比如会议流程的调整能节省时间,别出心裁的营销方案能吸引受众的关注,产品的部分改良能提升用户体验等等,这些都是创新的好处。只有在细节处不断地坚持创新,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企业就会因为这些创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自我管理充电站

    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培养积极自信的心态

    积极自信的心态,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这种心态具有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力量。据研究,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之所以很多人没有发挥出来,是因为他们不自信或顾虑过多造成的。培养积极的心态,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

    2.保持放松但认真的状态

    当代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社会状态,很多人认为只有保持紧张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不过,过度的紧张情绪会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平衡,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致命的,所以,不要让自己背上太沉重的包袱,以一种放松但认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从事和完成创造性的工作。

    3.接受新观念,柔性看待变化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管理学上出现了一个名字“柔性管理”,实际上不仅管理上需要柔性,在业务执行方面我们同样需要柔性对待。所谓的柔性,是指不断更新知识与理念,将大问题分割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保持这种状态,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和维持。

    §第六节 细节之处彰显卓越

    细节精进和战略创新一样关键,有时候超越对手很容易,超越自己却很难,这需要很强的自律精神。如果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不妨给自己再设定一个目标,再努力往前迈一步,说不定前方的风景更美好。对于那些行业中的佼佼者,最容易在第一的位置上止步不前,最易被眼前的风光无限所蒙蔽。

    大师艾维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关注最零星、最微小的细节。细节最重要,值得花相当大的精力。当然,关注细节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一定有另一个声音与你作思想斗争:‘会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吗?’是的,我知道大部分使用者不会注意到我们精心设计的细节,即使注意到了,他们通常也不会觉得那有什么意义。但我始终坚信,这些细节会产生强大的聚合力,当许多精心设计的细节汇聚在一起,用户终将爱上我们的产品。”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卓越成就未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从细节入手,以标准为主,不断塑造品牌和提升价值,才能打造卓越的品牌。

    “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是乔布斯的成功秘诀。”美国一家投行的资深分析师保罗·诺格罗斯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关注细节更决定着能否为“正确的人为公司做正确的事”创造出自由空间。在乔布斯这样近乎苛刻的管理者的带领下,留下来的员工都是近乎“疯子”般关注细节的人,而公司的整个氛围和空间正是为他们所准备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产品就成为每一个员工进行创新的目标。

    为了重新设计OS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了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他是苹果产品的最终仲裁者,然而我们却看到,他关心的是与产品有关的细节及其带给用户的体验。

    2002年,乔布斯与各大唱片公司就在线音乐的版权展开谈判时,苹果已经开始设计即将发布的itunes音乐商店的应用界面了。有一次,美国唱片业协会CEO希拉里·罗森亲眼目睹了乔布斯与工程师讨论用户界面设计的情形。当时,乔布斯和工程师坐在电脑前,为了一个设计上的问题争执不下。罗森发现,乔布斯与工程师所关注的,不过是屏幕上一块大约只有一张便条大小的区域里,如何排放3个单词的问题。罗森不禁感慨道:“乔布斯竟然如此关注细节。”

    也许,关注细节,重视细节,苛求细节只是乔布斯借以实现其完美主义的一种方式。离开了对细节的关注,乔布斯对完美艺术品的追求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负责Macintosh用户界面设计的柯戴尔·瑞茨拉夫回忆说:“乔布斯会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检查屏幕上的每个细节,确保相关的图像准确对齐。他非常重视细节,细致程度居然达到了像素的层面。

    如果发现问题,乔布斯就会立即冲着某个工程师大吼起来。”

    瑞茨拉夫为Macintosh设计的滚动条在整个图形用户界面中并不是特别显眼的部分,但乔布斯就是对滚动条的设计不满意。他希望,即便是滚动条这样的小元素,也应该有比较艺术化的视觉效果。为此,瑞茨拉夫的团队反复修改设计方案,但乔布斯就是不认可,不是觉得箭头的尺寸有问题,就是觉得颜色不好看。最终,瑞茨拉夫整整花了6个月,才弄出了让“乔帮主”心满意足的滚动条设计——这么折腾细节,也难怪当年Macintosh的发布要屡次延期。

    Macintosh电脑的开关设在电脑机箱的背后,这样,用户就不容易因为不小心而碰到电源开关。但乔布斯很快注意到了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麻烦,用户伸手到机箱后面找电源开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乔布斯和设计师一道,在机箱背面靠近开关的地方,特别设计了一小块使用不同材质的区域。这样,用户只要伸手到机箱背后一摸,根据手感不同,很容易就能找到开关的位置。

    在对细节的苛求上,苹果2010年发布的iPhone4差不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用料到手感,iPhone4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玻璃的光滑质感和金属边框的磨砂质感在同一部手机上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一条曲线,每一个凹槽,每一个边角,都有着设计团队对美感的不懈追求。

    在制造工艺上,苹果规定iPhone4主要零件的合缝间距不能大于0.l毫米,这个尺寸主要是为了避免打电话时夹到人的头发。据说,苹果测试iPhone4时,测试员会拿着手机反复在脸颊上滑动,以确认没有一根头发会被手机夹到——可怜的测试员。

    iPhone4侧边的音量调节按钮上,加减号是两个凹下去的符号。苹果要求,即便是凹下去的部分,也必须平整光亮。耳机插孔也是一样,金属触片的光洁程度、插口内沿的坡度等,都有细致的规定。

    iPhone4的包装盒把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推上了顶峰。刚买iPhone4的读者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用单手从桌子上轻轻提起iPhone4包装盒,不要托盒底,也不要用力握盒盖,就能让装有手机的盒子在盒盖里靠重力缓缓下滑。你会发现,盒身的滑落速度不快不慢,差不多8秒钟的时间,盒身就会从盒盖里完全滑出,这不是巧合,而是精心的设计。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iMac时,我知道这不是一台PC,而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是乔布斯一扫计算机灰褐色、千篇一律的单调,将计算机从充满电路板气味的实验室带进了我们的卧室,并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让我们完成了一次技术与艺术的完美体验。”

    意识力强化

    1.向卓越品牌学习细节

    对于一些卓越的品牌,它们正在领飞未来!其卓越都是来自其细节和标准,来自其坚持和履行承诺,如星巴克成功的核心方法是必须认认真真做好每件小事情,为了保证口感,要求把咖啡的制造过程精确到秒,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蒸汽加压煮出的浓缩咖啡应该是在18秒到23秒,如果17秒或者超过23秒完成了制作,就要被倒掉;再比如搅拌棒的问题,不少咖啡搅拌棒是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会散发出树脂味,从而影响口味和人体健康,所以星巴克的研究人员用了18个月时间,对这个小小的搅拌棒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星巴克在每个店面都配备了最好的净水设备,这些都花费不菲。门店里的咖啡豆,如果7天内没有用光,就必须倒掉。

    可以说,在星巴克的生产过程中,有上千件诸如此类的小事情,他们如果不做,顾客可能从口味上没有感觉,但是星巴克仍坚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2.发现潜在需求

    在美国的一家沃尔玛超市分店里发生过一件这样的趣事。在一个夏季,管理者发现在那段时间里婴儿尿布和啤酒的销量次第拔高,这如果在一般的商店也许就会被忽略过去,但沃尔玛超市的管理者没有轻易放过这个现象。他们立即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且派出了专门的队伍在卖场内进行全天候的守候观察,最后,这个现象的谜底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购买这两个产品的顾客一般年龄都是在25—35周岁的青年男子。由于孩子尚在哺乳期,所以每天下班后他们都会遵从太太的命令到超市里为孩子购买婴儿纸尿裤。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大都会为自己顺带买回几瓶啤酒。沃尔玛的管理者立即针对此现象采取了行动:将卖场内原来相隔很远的妇婴用品区与酒类饮料区的空间距离拉近,减少顾客的行走时间;根据本地区新婚、新育家庭的消费能力的调查结果,对这两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再一次的调整,使价格更具有吸引力;向一些购物达到一定金额的顾客赠送婴儿奶嘴及其他小礼品。通过对目标顾客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的运用,不但大大提升了原有顾客的满意度,而且还吸引了商圈内其他竞争对手超市的同类顾客,该店的啤酒和婴儿尿裤的销售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事后,该店的管理者在向上司汇报的备忘录上这样写道:我们感到仅仅维持顾客目前的满意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服务产品的同质化在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泛滥成灾,任何一种服务形式都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并且被对手模仿。只有善于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发现顾客潜在的需求,并立即去满足他们,这样获得的满意度才是可以持续保持的。由此可见,市场信息收集反馈对于终端营销的重要性。

    3.永不满足,追求卓越

    在肯德基,薯条保质时间为7分钟,其包装情况是大薯为76—84根儿,中薯为54—60根儿,小薯为38—42根儿;汉堡类的保质时间为10分钟,派的保质时间为90分钟。

    若想在细节处成就卓越,要永不满足现状。对于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来说,他没有任何更好的想法、更美的愿望。他不知道,是不满足造就了伟大的精英,而只有进取心才会使人们改变现状,只有不满足的激情才会激励人们去追求完美,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思虑太多,认为这样做不能成功,那样做风险太大,如果没有尝试就做出判断,这样就等于自己给自己过早地划上了句号。

    当我们取得一点成功时,当我们赢得了一点公众的赞美时,无数人想到过就此打住,放弃下一步的努力。但如果我们满足于现状,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力量,失去一切动力,失去很多的机会。

    因此,我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精进提升,永不放弃。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美的,才是不后悔的人生。

    自我管理充电站

    细节彰显个人品牌

    1.把常规的事做好

    做好细节的前提是把最常规的事情做好,很多事看起来貌似很简单,但是要把每一件简单的事都做好实则并不容易。有不少人和不少单位,别说细节,连最常规的事都无法做到不可挑剔,很明显,这是追求细节成就卓越的巨大障碍。

    2.把过程做细

    商业化社会往往都比较重视结果,从而导致忽视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问题。所以,要想在细节上有所突破并达到卓越,首先要从重视过程做起。

    3.把细节做实

    关于细节执行,就像上文中说的那样: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关注最零星、最微小的细节。细节最重要,值得花相当大的精力。不过有的人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顾虑:真的有人注意这个细节吗?或许大部分人真的不会注意到我们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不过细节会产生强大的聚合力,当许多精心设计的细节汇聚在一起,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完全被客户所接受。

    §第七节 告别平庸,提升精进力

    在你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时,你可能积极进取,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当你有一天成功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耀向你扑来,于是你忘了自己的初衷,变得满足于眼前利益,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反正一切都很舒适,不是吗?的确,很多人就是这样从最初的辉煌坠入了衰败的结局。你应该引以为戒。

    要知道,世界上永远没有永恒不变的现状,正如《沉入海底的家园》告诉我们的那样:你以为可以长久存在的美丽岛屿,终有沉入海底的那一天。

    李洋曾经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首席财务官。在成为首席财务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努力,并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又提拔他为首席财务官。

    当上首席财务官以后,拿着高薪,开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购买的豪宅,李洋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他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面。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了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李洋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够做到首席财务官就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财务官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值得称道的业绩。朋友善意地提醒他:“你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没想到,李洋竟然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李洋,老板不会把我怎样的!”

    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高薪永远属于我,车子永远属于我,房子永远属于我,没有人可以夺去,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李洋。然而,他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终于,在一个清晨,李洋开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当他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时,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高薪没了,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而且,他还从舒适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不得不去租一间小得可怜,连上厕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间。

    李洋以为自己不可替代,事实上,现在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就在他被辞退的当天,公司就又聘了一位首席财务官。

    李洋因为不思进取而失去了优越的现状,是不值得同情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安于现状的人最终面临的只有被淘汰。无论身居何职,都要始终保有一颗精进之心,哪怕只是每天在细节上有所改进,也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公司气质的体现。

    只有那些永远进取,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才能永远进步。谁立于最高的潮头,谁就不会被淘汰。所以,只有心怀远大志向,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不断超越,你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意识力强化

    1.无论何时,保持精进态度

    永不满足是促使事业成功的推动力,尤其是与特定的目标相结合的时候。青年时期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若从此而心满意足,那将是获得最终成功的障碍。“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只是平平凡凡的人了”,这句俗语,说透了其中的含义。

    贫困的人常能白手起家,反之,继承父母财产的人,却往往家道中落。如此看来,没有欲望的人,就好比没有上发条的表。想要成功的钟表时刻走动,必须费些力气,亲自上紧发条。

    如果一个年轻人真的想在追求个人幸福时也为别人带来幸福,那么,他要首先要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更加高贵的人,怎样使自己的尊严得到提升,怎样使自己脱颖而出,超凡脱俗。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一个人才可以谈纯洁高尚的理想,去追求自己的学业、事业、幸福。当我们从来不满足于目前的小小目标时,我们便达到了人性的最高境界。

    有些人在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经济独立后,便不再做更进一步的努力了。他们在赚取了需要的钱财之后,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如此不“居安思危”,满足于小小的成功,停滞不前,是成功最大的天敌。

    心理学家说,好运气时常是不幸的前奏。受到良机青睐的人,往往沉溺其中,而抛弃了努力。眼光只注视脚尖的人,稍有富裕,就自我满足,不思进取。他们变得怠惰、闲散,消费多于生产。他们手里有些钱,就以为有资格享受。倘若突然再遇拮据,他们才会发觉,自己是那么软弱无能,连先前做过的事都做不来了。

    不要因现状而满足,同时也不要因现状而失望。既不满足于现状又能为远大目标而奋斗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2.永不满足,持续提升

    万向集团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鲁冠球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的采访时是这样总结的:“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慎重对待。大事都是由小事凝聚起来的,所谓积沙成塔。如果一个人、一个企业,整天想着做大事,忽视小事情,最终可能由于小事处理不当而犯大错误。我最近给我们企业提出一个新的目标,就是争取在下一个10年,使我们每个工作日的效益指标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一个零,即从20世纪70年代日创利润1万元,到90年代日创利润100万元,到2010年前,要达到每天创利1 000万元。我们万向的发展就是从一天1万元,到一天10万元,再到一天100万元这样发展起来的。没有这样一个从小事做起,逐步发展的过程,万向是达不到今天这样的发展水平的。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永不满足,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历史一天一天向前,如果一个企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那就意味着倒退的开始。成绩靠保是保不住的,只有不断拼搏,才能巩固。如我们第一家乡镇企业股票上市,第一家乡镇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第一家乡镇企业进入国务院试点企业集团,第一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配套生产线。我们时刻告诫自己,永远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争当先进的意识,永远要做到比别人快半拍。”

    正如所日本直销大王岛熏说:“我向来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满足,成功永远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告别平庸,精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样的故事只是表象,有谁又能看到成功者在这“三年”中的不断提升和精心准备?因此,永不满足,持续提升,于细节之处不断改变,并把改变付诸实践,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必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自我管理充电站

    告别平庸的“三不”精神

    1.不满足于现状

    有些人在达到了某种成功后,便不再做更进一步的努力了。他们在赚取了需要的钱财之后,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如此做法必将使其失去生活的希望和动力,最终走向衰败。因此,无论你取得什么成绩,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向前才是你保持成功的力量源泉。

    2.不要迷恋运气

    不错,运气有时候使一个人能轻松获得成功,但一味指望运气获取成功是要不得的。好运气往往是不幸的前奏。常受到良机青睐的人,往往沉溺其中,而抛弃了努力。眼光只注视脚尖的人,稍有富裕,就自我满足,不思进取。记住,我们可以因为获得好运而欣喜,却不能指望运气永远光临,那样成功的脚步就会停滞下来。

    3.不要在小事上糊涂

    大事都是由小事凝聚起来的,所谓积沙成塔,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慎重对待,如果我们整天想着做大事,忽视小事情,最终必然会与成功擦肩而过。不要在小事上犯糊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想成功就要抓细节。

    §第八节 本章所得

    有句话说,“大师都是偏执狂”,其实是大师们对于完美的追求和普通人格格不入。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们对自己以及身边人的严格要求。崇拜完美和向往成功的人,应该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这样,普通人才能认识到自己惊人的潜力。一个人因为只热爱最完美的东西,所以才是“一般好”的仇敌。懂得这一点,你就能摒弃一知半解和三心二意,就可能在你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

    ●通过阅读本章,在细节执行中要认识到:

    1.要比别人做得好,就要比别人更精进;

    2.追求完美才能激发自身潜能;

    3.要为客户提供超越预期的服务;

    4.要有突破现状的精神;

    5.在细节处彰显卓越;

    6.精进力让你告别平庸。

    §第九节 至理箴言

    ⊙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培根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赫胥黎

    ⊙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罗·勃朗宁

    ⊙要研究成功者的想法策略和行为习惯,然后加以改良,因为我们不可能靠模仿别人而超越竞争对手,要超越竞争对手,我们一定要创新。

    ——陈安之

    ⊙无止境地追求世界第一的品质、速度、服务、创新、成本。

    ——华硕电脑的企业理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