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及其疏导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表现及成因

    (一)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表现

    心理障碍泛指所有心理异常的现象,包括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品质、人格异常、神经征、精神病、心身疾病等。但人们通常把不良个性品质、轻微心理异常、异常人格等视为心理障碍,将严重的神经症、精神病称作心理疾病。

    具体来讲,心理障碍是指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沮丧、失意的心理状态。实践证明,其消极成分远大于积极成分。当一个人运动心理出现障碍时,会影响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降低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削弱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消极行为,并且有损人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作为高校体育运动的主体,受自身和客观诸因素的制约,往往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据我国学者刘霞(2000)研究,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占11.48%,有心理障碍的达28.4%。调查表明,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大多数是内向型性格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表现主要有:

    1.胆怯心态

    他们对练习动作容易产生害怕情感反应和退缩行为动机,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害怕动作失败被同学讥讽、嘲笑,害怕出事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缩手缩脚,忧心忡忡。

    2.过度紧张

    情绪的紧张度超过了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障碍作用状态即为过度紧张情绪。由于过度紧张情绪的支配,超强度的生理活动能量很容易使人失去控制能力,特别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心理紊乱、视野缩小、肌肉紧张、僵硬,不能把握时机,动作很可能失误,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3.畏难情绪

    这是一种害怕困难、躲避困难的消极情绪。体育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与困难相关联的过程,是克服外在条件障碍和主体自身障碍的过程。学习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存在一定难度,只有努力克服困难,才能掌握技术关键,如若逃避困难,畏惧困难,则永远学不好技术动作。

    4.恐惧心态

    这是种惧怕激情,是非正常的惧怕。如果一个人面对某种事物或情境发生恐惧时,会伴有相应的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四肢发软乏力,甚至血压增高、出冷汗等。例如,在学习体操动作“鱼跃前滚翻”时,由于有“鱼跃腾空”这一要求,会使意志薄弱的学生出现惧怕心态,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心态,则很难完成这一动作的练习。

    5.厌倦情绪

    由于不断重复同一动作同一内容,缺乏技术或认识上的更新,极易产生厌倦心理。这是种消极情绪,既影响个体学习效果,也会感染其他学生,影响整个团体的活动。

    此外,自卑感重、自尊心强、缺乏自信心、害怕失败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自尊与得不到尊重的心理矛盾,好胜与不能取胜的心理矛盾,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心理矛盾等都是造成运动心理障碍的直接因素。

    (二)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

    大学生形成运动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现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很浓,自尊心很强,往往过于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承认,但又怕因为自己的运动能力差而受到别人的歧视和非议,因而往往不能面对现实和正视现实。

    2.不能协调地控制情绪,保持心理稳定

    因受自身体形、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如体胖或体瘦,体质较差或协调性较差),造成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情绪不稳定,缺乏超越现实的勇气,常被“感觉”所左右,对自己独立完成练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练习时心理紧张、拘谨,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3.心理行为不符合年龄特征

    有些同学在中学所学体育知识与技术基础太差,进入大学后,对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术都较为生疏且又缺乏对自身体质方面的投资,因而对体育技能的学习缺乏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表现为课上和课外体育运动中经常独处,十分安静,避免参加集体活动,与其青年人的心理特征不相符。

    4.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由于一些学生个性太强,与他人格格不入,在体育运动中不会处理在激烈对抗中所产生的矛盾,不能与其他学生保持心理上的交融,因而造成心理上的对抗行为。

    5.对自己缺乏充分的了解,也无法作出恰当的评价

    有的学生对自己要求太高,总想达到十全十美,而自己又难以做到完美无缺,由于心理无法平衡,常常自责、自怨、自卑而造成运动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疏导方法

    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运动心理障碍,体育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辅导与矫正。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辅导中不仅要关心这部分学生,而且还要尊重他们的自我价值与个性,充分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情等形式,造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对于那些因为好强而往往逃避那些明显不如别人的运动项目,以图保护自己自尊心的学生来说,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提出既有一定难度,通过努力又能达到的要求与标准,慢慢养成他们的良好心态。

    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高校体育的目标、功能与作用,充分理解大学生身体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知晓如何保持良好的体育运动心态。

    (二)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提高健康水平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身体运动是主要手段,但并非惟一手段,改变过去单纯的生物教育观,树立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教育观;正确认识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

    首先,体育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努力更新知识,深入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其次,教师应不断改善和纠正自身心理品质中的不良因素,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再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破僵化、沉闷的教学气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同时,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案,帮助心理障碍者,使其在体育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对症下药,选择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的健身手段

    体育实践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以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同时又各有其特征。因此,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如对性格内向、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可鼓励其多参加公开性的激烈比赛,特别是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对遇事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打太极拳等项目的体育锻炼;对处事犹豫、不够果断的学生可让其参加跳高、跳远、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体育锻炼;而对孤僻、拘谨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接力跑、拔河、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运动项目的锻炼。凡此种种,都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只要持之以恒,必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

    体育是快乐的,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一场球、流一身汗可以使你既锻炼了身体,又清除了忧郁的心理。由于大部分运动项目都在室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行,可以使人变得心胸开阔、豪爽自信。学生只要了解了这一切,就会产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有趣的教学手段,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课中获得深度的愉悦体验。这对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尤其对有强迫症和忧郁症等不良心理状况的学生,能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另外,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鼓励互相保护与帮助,发挥集体功能,调整活动的竞争节奏等,对学生的心理都有很好的教育和调节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