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读懂孩子的情绪密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消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当孩子大哭、大叫、拍桌子、摔椅子、打别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时,我们却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应对。

    孩子由于还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情绪变化多样,会随意任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这一章里,会根据实例解读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真正原因,指导家长找到症结所在,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缓解孩子的种种不良情绪。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也是落于凡间的精灵,帮助我们反思自己、重新成长。可是当孩子大哭、大叫、拍桌子、摔椅子、打别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时,我们却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应对。

    孩子由于还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情绪变化多样,会随意任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章里,会根据实例解读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真正原因,指导家长找到症结所在,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缓解孩子的种种不良情绪。

    第一节 孩子的不良情绪在0-2岁

    情绪如我们的鼻子眼睛一样,是苍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当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解决痛苦,内心承受不了时,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舒缓自己,否则,我们的心灵就会病得很厉害,最后身体也会出问题。在童年时,我们还无法完全理解自己和他人,当我们与别人发生了冲突,或因别人的不了解给我们造成很大困扰时,我们会通过表达情绪让自己获得一些希望。当一个孩子使用情绪时,就说明他还有内在的力量,想要争取和改变现状;如果这个孩子不再使用情绪,就说明他已经缺少了内在的力量,放弃了努力,也放弃了自我。

    72.宝宝的脾气越来越大,怎么办?

    孩子在她刚出生的头半年十分安静,很少哭。想当初,我是很少在她要求抱的时候抱她的。因为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整天被保姆抱惯了,连睡觉都一定要抱着,一分钟都不能放下,我朋友对此十分头疼。我对此也是印象深刻,那时我还没有结婚,但已经下了决心——以后自己的孩子绝不能这样带。现在看了这么多的书,才知道自己多傻。

    不知是什么原因,宝宝越大,脾气也越大,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有时还会拍桌子,甚至打自己的脸,想请教一下,这种情况正常吗?

    另外,她现在16个月大了才愿意自己走,之前一直爬着到家里各个地方去,或者要大人扶着她,而且更喜欢我抱着。她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吧?会不会是小时候抱得太少引起的?

    最后想再请教:这样大的宝宝在家里该给她玩什么呢?我很少给她买玩具的,但是看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好像有点无聊。她最感兴趣的是大人的东西,大多数的用具我都让她随便拿,可是拿了一会儿她就不感兴趣了。不知有没有适合这么大的孩子的教具?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在不感到饥饿,冷暖也不成问题之后,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当安全感也不成问题后,孩子就只剩下一件事情——不停地探索环境,使自己获得发展。如果在这方面能获得满足,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事情能使她产生不良情绪。所以,一个常常会大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某一方面没有获得满足。

    案例中的妈妈反思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过多地抱孩子,会不会导致孩子现在出现不良情绪。实际上,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一种需求都只能恰到好处地满足,不能过分缺失,也不能过分满足。孩子从出生起就需要有独立的空间去进行探索和工作,如果成人一刻不停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就不会按照内心的需求去寻找感兴趣的事情。于是,孩子就会注意在他们面前非常突出的成人,而成人的生活和事物,以及身体不断的变化,这些变换着的信息会使孩子应接不暇。如果孩子的身体时时刻刻都靠着成人的身体,就很容易丢失大自然赋予他的对自己内在的兴趣,转而以成人身体所散发出来的各种信息为兴趣,并且不习惯离开成人自己独处。这样的结果就是:在今后的发展中,孩子也不会对身边的其他事物产生太浓厚的兴趣,会丢失探索的欲望。

    孩子成长时期所有的缺失中,被抱到3岁是最可怕的。这样的孩子,身体内在的精神力量基本退化,很不容易唤醒,他们的大脑由于没有工作经历,没有对事物探索的刺激,所以一片空白。3岁之后,由于没有探索习惯和工作习惯,他们也很少进行自我学习和工作,大脑和肢体基本被闲置起来,功能退缩,到了上小学之后,很难成为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但是案例中的妈妈有点相反。在孩子要求妈妈抱时,妈妈拒绝。孩子要求妈妈抱就像肚子饿时需要食物,如果孩子饿了向妈妈要吃的,妈妈拒绝不给,这样的情况多次出现后,这个孩子肯定只对吃的感兴趣,而且对食物的需求会从需要转化成欲望。欲望会捕获孩子的内心,使孩子失去自由。被某一种欲望所缠绕,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难题。

    在孩子不需要抱的时候,就不要抱孩子;在孩子需要抱的时候,一定要抱孩子,这样做肯定是没错的。但是,在孩子需要情感,并需要妈妈安抚时,妈妈却故意不抱她,那么这个孩子日后可能会脾气暴躁,缺乏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其结果跟被抱得多的孩子很近似。不同的是,抱得少的孩子会有工作的机会,抱得多的孩子连工作机会都丧失了。

    看案例中的情况,妈妈在抱孩子的事情上似乎做得不太恰当。另外,由于不知道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工作材料,可能在工作需求上,孩子也不能获得满足。因此,孩子大发脾气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妈妈一定要像感受艺术品那样去感受孩子,不要用大脑去思考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妈妈的亲昵,什么时候不应该给孩子亲昵。只要家长用心灵去感受孩子,一定能把握好给孩子情感的时机。

    家里成人的生活用品是孩子工作的最好材料,每个孩子生养在家里,都是以家开始来探索这个世界的。因为人类最先探索的物质恰恰是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这样才能保证人类在没有其他物质的情况下能存活下去。在家庭的物品中,厨房和卫生间的物品最适合孩子玩,因为物品形状极其丰富,尺寸大小又非常适合孩子的手和体形,孩子可以用这些器皿去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工作。这些物品不是玩具,而是工作材料,比玩具的价值要高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家长觉得给孩子买玩具不好,那就可以给孩子准备类似厨房用品、卫生间用品的工作材料,将这些工作材料布置成工作区的形式供孩子使用。

    当然,只有工作材料还远远不够,因为孩子不知道怎样去使用这些工作材料,这时就需要成人给孩子进行工作展示,引领孩子去工作。一个孩子获得了足够的爱,又获得了工作的满足,就不会再有什么不良情绪了。

    73.宝宝任性、脾气坏,需要教育吗?

    18个月似乎是个很重要的年龄段,小胖一天天表现得更像个大孩子,虽然还不怎么会说话。只是,他的脾气越来越坏了。以前还能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他安静地玩会儿,可是现在他只要不如意,就嗷嗷地哭,指着门口喊:“走,走!”他很任性,非要达到目的,否则就会大哭,打妈妈,打阿姨,拍桌子。

    在超市,收银的阿姨逗他,拿两个硬币换他手上的一个。他烦了,扑通一下就把手里的硬币往地上一扔,嘴巴噘得老高,一副恨恨的表情。在爸爸的批评下,他才自己捡了起来,想想不解气,又一次扔掉!

    昨天,终于在他又一次哭闹,伸手要爸爸抱,并说“走,走”的时候,爸爸伸手打了他。他伸手,再打。他说:“抱,抱!”爸爸才把他抱住,并要求他喝稀饭,让阿姨把他抱走了。

    小胖走了之后,我谈起无条件的爱。弟弟说,无条件的爱是溺爱。可是,0-3岁和3岁以上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吧?

    我和老公说:“你打他,他还要你抱,如果抱了之后再说走,你还能忍住吗?”老公说:“我准备继续打!”

    这个时候,我就受不了了。可是这个时候受不了,前面的坚持就功亏一篑了。

    不到18个月的宝宝的任性、脾气坏,需要教育吗?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的表述有些方面说得不是太清楚,但是,18个月的孩子那样发脾气还是有原因的。受先天遗传气质影响,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柔和缓慢,脾气比较温和;有的孩子天生性急,从出生起就比较爱哭,容易发脾气。看案例中孩子的状态,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的先天气质就比较急。在18个月这个年龄,孩子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会不停地在家里任何能到达的地方进行探索,如果成人常常简单地限制孩子,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心烦意乱,心情不好。这一时期,孩子开始有了表达的欲望,但表达时还不能正确地用词,使得别人由于听不懂而无法正确地帮助他,所以他就会特别生气,因而发脾气并大哭。

    第二,家中成员有人爱发脾气,这种气质被孩子吸收了。孩子稍不如意就会学习成人的方式,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

    第三,孩子在偶尔不愉快和生气时发了脾气,而成人对孩子发脾气反应强烈,使孩子发现了发脾气的功能,于是反复发脾气。

    总之,孩子不愉快一定有原因,成人应该找到原因,帮助孩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使用伤害孩子心理和身体的方式来阻止孩子发脾气。如果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获得解决,却被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就会不敢再去表达自己,不敢再去探索,也可能由于恐惧变得心理紊乱,在不使用暴力的人面前更加暴躁。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应该用伤害别人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孩子的爸爸用打的方式解决孩子发脾气的问题显然是错误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阻止孩子发脾气,还会使孩子模仿成人,发脾气的形式由摔东西变成打人。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溺爱,爱是一个含意很广的词,它代表任何为被爱者着想的事。比如一对成人,希望有孩子后自己能够获得幸福,想象着孩子的可爱和好玩,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对自己好,于是就生了一个孩子,这大多不是在想着怎样爱孩子,而是在爱自己。再如,另一对成人,想着自己要当父母,生了一个孩子就要尽父母的一切责任,为了担起这份责任,自己就要成长,这叫爱孩子。前者会受不了孩子的行为超出自己的想象,对孩子的一些自我的、成人却不喜欢的行为无法接纳;他们会因为担心孩子病了、伤了,自己心疼、怕麻烦而不让孩子自己做事,自作主张替孩子承担一切,不给孩子发展的自由,这种行为叫作溺爱。而后者比较容易接纳孩子的个人特点和发展行为,为孩子的发展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给孩子成长的自由,这种行为叫作无条件的爱。

    案例中的父母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爱的含意,即使不爱孩子也不可以打孩子。在孩子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成人要先检点自己,反省环境中哪些因素会造成孩子的不良情绪,如可供孩子探索的工作材料是否充足?看护孩子的成人是否为了避免孩子受到磕碰,抱孩子太多,不让孩子自己活动?找到原因后,大家努力改进。家长要相信,一个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的孩子一定是平和的。

    孩子被爸爸打了之后,不明白爱自己的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孩子感到恐惧,才会在爸爸打过自己之后,让爸爸抱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找回以前那个爱自己的父亲。孩子是无法将被打与自己刚才发脾气联系起来的,他会以为是这个地方不好,所以要求离开。对一个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哪个成人还能下得了手?如果再打,结果只能是孩子不再认为爸爸是爱自己的了。

    74.孩子的性格和父母一样坏,怎么办?

    我和老公脾气都不好,近来发现我女儿的脾气也不好。有一次,她要求我带她出去玩,我没有理会,她就拿着她的玩具铲子照着我的头猛拍。我揍了她几下,她在那里生气,也不哭。过一会儿,她生完气,跑到我面前叫“妈妈”。我不理她,她就一直叫,还上前亲我。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以前,有时我叫她打爸爸,她爸爸也曾叫她打我,当时只是为了好玩,没有想到,现在只要不顺她意,她就打人,特别是近几天。

    因为我的性格不好,所以我希望女儿能够温柔,但现在看来她的性格就像小男孩,顽皮好动,我们周围的小男孩也没有她这么调皮的。别人说像她这种年龄段的孩子就这样,等过段时间就好了。这样的孩子,应该如何引导?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的妈妈,看上去初为人母,需要学习。孩子天生具有父母的基因遗传,也会吸收父母的特质,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质,再加上教育的影响,我们看到,父母两个人都教孩子打对方。

    据妈妈说自己和先生脾气都不好,这不但会遗传给孩子,而且会被孩子吸收。案例中说得很清楚,父母对孩子不满竟然用打的方式解决,孩子当然也会学到用打的方式解决问题。幼小的孩子并不知道不能打父母这样的道德规范,对他们来说,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可靠的人,所以生气和痛苦时总是先找父母,痛苦时一头扑到父母怀里哭泣、疗伤,生气时当然也会朝父母发火。所以,父母不要居功自傲,觉得自己生养了孩子,孩子就应该感激你,绝不可以动手打你,这是将来的事。在孩子5岁以前,父母要更加伟大一些,孩子有脾气朝父母发,说明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

    案例中的孩子,在朝父母发脾气后,得到的结果是妈妈打她的反应,这会吓坏孩子。父母的爱没有深厚到能承受一个幼儿的脾气,要跟自己幼小的孩子对打,这使孩子感到恐惧,所以孩子才会不哭,她被震慑了,之后就是再去找回爱。在案例中,这个幼小的孩子看上去比妈妈更加伟大高贵一些。在双方对打后,她忍住了气愤和伤心,主动向妈妈示爱,因为生存本能使孩子必须找到爱才能存活下去。之所以说孩子是天使,是因为无论父母怎样对待他们,他们依然会深情地爱着父母,并且不会记仇。

    如果父母已经发现自己有某一种性格缺陷,并且已经影响了孩子,就应该先努力改掉自己的不好习惯,不要在还没有解决自己的不良情绪问题时,就用不良方式解决孩子的不良情绪问题,这样不公平,而且会给孩子做出更加不好的榜样。

    第一,家长如果把不该做的事情交给孩子去做,就等于给孩子喝了精神毒奶。所以不但不能训练孩子反人类的行为和态度,自己也不能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第二,家长想要孩子温柔,首先自己要练习温柔。其实温柔既能愉悦自己,又能获得他人的喜爱,只要多加练习,就能培养起温柔的气质。

    第三,坏脾气会给所有人带来不愉快,对自己也没有好处,所以这对家长可以借助宗教、心理工作坊等工具来改变自己。

    孩子顽皮好动,其实是在不停地探索这个世界,这是人类天生的发展机制。孩子身体里有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用这种力量来发展自己,只要醒着,就会一刻不停地发展自己,每个孩子都会这样。家长不应该担心孩子的顽皮好动,如果一个孩子不再顽皮,那反而是应该担心的。有案例中想法的父母一定要去学习、了解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正确地养育孩子。推荐看蒙特梭利写的《童年的秘密》,也可以多看看李跃儿教育网。

    第二节 孩子的不良情绪在2-3岁

    2岁的孩子,智慧开始觉醒,他发现自己拥有独立的自我,于是开始试探自己的权利,变得难以对付。孩子的不良情绪跟年龄和发展阶段也有一些关系。孩子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每半年会更替一次,如孩子2岁时特别温顺,对家长的要求就像对圣旨一样顺从;但到了2岁半,就变得很难对付,情绪特别不稳定,大发脾气,不配合,什么都拒绝;到了3岁又会好一些。其实,孩子的情绪总在不断转换,发脾气、尖叫、跺脚大哭都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2岁多的孩子能够像成年人那样情绪稳定。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家长们在这方面都有哪些困惑。

    75.孩子脾气越来越急,怎么办?

    我儿子2周岁1个月。他50多天大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带大的。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1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1岁后就明显觉出他非常依赖我。比如,他不小心摔倒了,姥姥去扶他,他哭,不让,我说:“没关系,自己起来。”他不起,然后我只得装作摔倒,自己起来,告诉他:“看妈妈都是自己起来的。”他才能慢慢自己起来。有时我看不到,姥姥将他扶起,他竟哭着又回到原来摔倒的地方再坐下哭,伸出小手,示意我来抱他,瞧那可怜样,我只好将他再次抱起。还有,如果流鼻涕,别人替他擦,他会非常不高兴,又急又喊,红着脸带着哭腔喊“要妈妈擦,要妈妈擦”,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帮,不允许别人帮助。

    还有一点,孩子渐渐大了,脾气越来越急,说话有些不清楚,我重复他的话时,一旦跟他的原意不一致,他就立刻着急,边哭边跺脚;有时他在别的房间玩,叫我,我不能马上过去,他就立刻着急,急得满脸通红。我经常跟他说:“不要着急,慢慢跟妈妈说,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等着。”可是一点也不奏效,这种情况持续好长时间了。

    最近换成他奶奶带他,他将近一年没见着奶奶了,感情有点生疏,只要我在家,他根本不理奶奶,还动不动就冲奶奶发脾气,撵奶奶走,不让奶奶碰他的东西。奶奶给他喂饭,一开始他好好的,一见我就坏了,不要奶奶喂,让奶奶走开,让妈妈喂,而且也不好好吃了,上蹿下跳。奶奶说:“来给你撑腰的了。”我也经常给他讲:“不要和奶奶打架,和奶奶是好朋友。”据奶奶讲,我一上班,儿子大部分时间与奶奶可亲了,也很听话,饭也好喂。可为什么儿子一见到我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呢,是缺少安全感吗?

    因为他爸爸不在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单位出差我一律不去,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掉了,希望能尽量多陪陪儿子。难道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多?我觉得也不是呀,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现在这种状态,我该怎么做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当孩子还不理解社会和人的自然规律时,会认为别人就是自己,会认为想要叫别人做的事情别人都能理解,他们还无法跳出自己的壳去感受别人,所以他们不认可别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当遇到他们不能理解的这种不同时,就会非常生气。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有人也把这一阶段叫作执拗敏感期,这是儿童将自己的愿望与别人的愿望进行磨合的开始阶段。由于没有经验和认识不足,才表现出脾气变坏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无论多么艰难,成人都要平和地忍受过这一时期。随着经验的增长,孩子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并慢慢认可了别人的不同,到那时,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脾气了。

    案例中孩子对奶奶的恶劣态度和对妈妈的依恋,是所有上班族母亲的孩子的正常状态。孩子为了将妈妈留在身边,必须赶走其他人,这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只要奶奶来了,妈妈就会离开,所以孩子认为这个规律是由奶奶造成的。当妈妈和奶奶同时出现,一定要赶走奶奶,才能确保妈妈留在身边。当妈妈不在时,生存的本能会使他依恋奶奶,将奶奶作为安全依恋对象,由于冲突不在,所以孩子的状态就会显得比较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找资料学习,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发展状态,分清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泰然处之,哪些行为代表了孩子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去立刻帮助,这样才能从心理上去帮助孩子,并能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76.孩子特别爱哭,而且脾气犟,怎么办?

    遥遥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孩子,并且特别犟。每天,他都要哭很多次。比如,喝完奶粉,他还想要喝,我答应得有点慢,他就哭了很长时间。不管什么事,只要稍微不满意,他就躺在地上不起来。

    让他做点什么,他很少答应。比如,让他帮忙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他都坚决不同意。

    昨天,不知什么原因,他又躺在地上哭。我气急败坏,全然忘了《倾听孩子》中提醒的注意事项,躲到另一个房间去了。他在客厅喊“妈妈抱”,却绝不起来找我,只是躺在地上喊。我试过站在旁边让他起来,坚持了40多分钟,他仍在哭着喊“妈妈抱”,就是不起来。最后,表姐把他抱到我那里,他也不伸手让我抱,只是嘴上说说。我无奈伸手后,他才伸手。

    我抱着他坐在客厅沙发上,跟他讲道理。他拿了卷尺玩,不小心掉到地上。我让他捡起来,他就是不捡。我就把他放下来,非让他捡。他用手往地上晃了一下,说自己够不着。然后,他又说要喝奶粉,我说:“你不捡起来,我就不让你喝。”他哭,不肯捡,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我说:“我跟你一起捡。”说了很多次,他还是不愿意,仍然在哭。后面可能时间太长了,他终于同意和我一起捡。我拉着他的手,把卷尺捡起来了。我把他抱起来,告诉他:“你早捡起来不就没事了吗?”

    其实,这段时间我心里也很难受。我的孩子是怎么了?我甚至怀疑他在性格方面有什么问题,2岁多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他非常聪明,学东西比哥哥快很多。逍逍(他的双胞胎哥哥)是个特别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从来不这样。

    大李老师来帮忙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妈妈和孩子之间有一股强烈的情感冲突,妈妈只注意了这种冲突,把孩子自然发展阶段出现的情绪与妈妈被激发的情绪混为一谈,给孩子定性为特别犟、脾气不好,却没有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与她有这种冲突,会这样倔强。

    案例中冲奶粉的事,是2岁多的孩子都会出现的情况,因为这么大的孩子不理解冲奶粉还需要时间,以为只要他想喝,奶就立刻会到他嘴里,如果没有如愿,他就会感觉到非常愤怒。如果妈妈把这理解成孩子的脾气犟,就会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容易把孩子的其他行为也理解成犟,而为了解决脾气犟的问题与孩子对峙。

    妈妈让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这件事,如果妈妈不认为孩子脾气犟,可能就会采取一种关怀和游戏的形式,引领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在这种心态下,妈妈可能会这样说:“我看到这里有一个塑料袋,有人愿意帮妈妈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吗?”或者拉着孩子的手,说:“来,宝贝,跟妈妈来,我们把这个垃圾一起扔到垃圾桶里。”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应该自己将垃圾捡起来,领着孩子,让孩子看到妈妈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如果妈妈认为孩子是任性的,为了扭转这种毛病,可能就会指着垃圾对孩子说:“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时,孩子可能正在做自己的事情,也可能正想找事情做,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命令的。如果孩子从母亲身上感受到不满情绪,就更不愿意接受命令了。

    案例中描述的另外几个事件,都与这个事件类似,显然,妈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带有对孩子的不良看法,一心想把孩子的坏脾气扭转过来,语言和行为中都带着强迫的信号,而不是满怀情感去帮助孩子建构起某种优良品质。

    在后面的描述中,孩子躺在地上大哭肯定有他的原因,而妈妈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没有坐在孩子身边去倾听孩子,而是和孩子同样发脾气并且离开,这会使孩子感到妈妈不爱他。如果以前他用哭的方式能使妈妈做出关怀的行为,如将他抱起来、哄他,那么在妈妈发脾气离开时,孩子更要使用以前的成功手段来胁迫妈妈爱自己了。所以他绝不会爬起来跑到妈妈身边,因为那样不能证明妈妈是爱他的,他一定要延长哭的时间,加重哭的力度,最后达到目的。孩子被抱到妈妈身边却不伸手让妈妈抱,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心理状态。只有妈妈伸出手要抱他,才能证明妈妈是爱他的,孩子才会伸出手去回应。

    在案例中,我们还注意到,这位妈妈有双胞胎两个儿子,如果孩子被唤醒了争抢母亲的需求,也会想尽办法吸引母亲的注意,将母亲留在自己身边。像案例中的孩子,为了尽可能多地把妈妈留在自己身边,用哭的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案例中的这位妈妈,除了要懂得孩子,能够分析出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外,还需要修炼自己,在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时,不能自己也变得情绪不良,因为母亲的坏情绪能够影响孩子,使孩子的情绪变得更糟。

    《倾听孩子》是一本很好的书,对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非常有用,但书中所讲的方法需要家长多次练习才能够做到。案例中,孩子如果用哭去胁迫妈妈并占有妈妈,妈妈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发明出两个孩子和妈妈共同玩耍的游戏,使两个孩子都沉浸在游戏中,不再注意谁占有妈妈多、谁占有妈妈少的问题。在一个孩子闹情绪时,妈妈首先要冷静下来,找到孩子闹情绪的原因,如果发现孩子实际上只是为了占有妈妈,没有理由地大哭大闹,妈妈就应该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不要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不必非要让孩子起来或是躺下,等孩子发完脾气,询问孩子需不需要妈妈抱他。一般这时孩子都会哭得很伤心,我们能听出来孩子这时的哭跟刚才大发脾气时的哭完全不同。这时,妈妈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把孩子的身体贴在自己的怀里。如果这时另外一个孩子在身边,看着这一切,妈妈就要征求正在哭的孩子的意见,告诉孩子让哥哥也过来和我们坐在一起,然后把另一个孩子也抱过来,搂在怀里,等哭的孩子不哭了,再提出一起玩的建议。一般到这个时候,那个哭闹的孩子都会很快答应。

    千万不能哪个孩子哭得多,妈妈就关注哪个孩子多一些。否则,不被关注的孩子看似状态很好,其实他是切断了对妈妈的需求。如果两个孩子都需要妈妈的安抚,可以同时抱两个孩子,也可以轮流在不同的时间里单独抱他们。可以给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现在轮到谁了就抱谁,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为了争抢妈妈的爱而产生不良情绪。

    77.面对难养型宝宝,应该怎么应对?

    我家多多还差2个半月满3岁。1岁多时,医生测定她是难养型。后来慢慢长大,孩子变得比较懂事,生活也比较有规律了。可最近半个月,她突然又开始作怪了。

    首先表现为大人不能批评她,有时语气稍重一点,表情稍严肃一点,她就委屈得大哭。出门与小朋友们玩,有时挺好,有时玩得好好的就去打人家、推人家或是扔别人的东西,这时说她一两句,她又会大哭一场。有时她甚至自己打自己的脑袋,说些“不喜欢头了,不要头了”之类的话。

    其次是睡觉问题,以前她虽然睡眠时间不长,但不哭闹,现在要哄上一个多小时才睡,而且常常是大哭大闹之后才入睡。我是软硬兼施,哄、说教,实在忍不住责骂也不行。我真的很困惑,不知该如何养育这个小孩了。因为她属于敏感型,是心思很细腻的小孩,所以平时我们还比较注意爱护她,而且一直是由我和妈妈带着的。现在这个样子我真的很担心。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1岁多时,不知有什么样的特征,会被医生测定为难养型。有时,难养型的孩子不一定从刚出生时就难养。比如有这样一个孩子,出生后只要一哭,妈妈就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检查有没有尿,或者认为孩子肯定是饿了,就不停地给孩子吃。有时候孩子并不饿,吃两口睡着了,可一放下又醒了,醒来后一定吭吭的。孩子一吭吭,妈妈就认为孩子一定是又有需求了,就再给他吃。就这样,孩子在出生的头两周不停地哭闹,由于饮食生活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律,孩子总是处于半饥不饱的状态。到第三周时,妈妈已经被折磨得焦头烂额。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有可能被测定为难养型。

    后来,有人坚持要这位妈妈调整孩子的生活规律,督导她在孩子睡醒后不要立刻抱起来,等孩子稍微哭一会儿再抱;抱起来后不要立刻给孩子吃奶,而是尽量在屋里走动,延长喂奶的间隔。第一天,从半小时喂三次奶,改成半小时喂一次。这样的改变使大人感到难以忍受,因为孩子哭得太厉害了,最后嗓子都哭哑了。第二天,继续延长喂奶的间隔,并且在孩子醒来后用玩具逗孩子,而不去抱他。一周后,这个孩子已经能在吃饱后自己躺在床上,观看床上吊着的物品了。2个月大时,这个孩子充满了快乐,已经能够4个小时吃一次奶,醒来后能自己躺在那儿玩很久,没有便意和不饿时都不会哭闹。到六七个月时,这个宝宝能自己坐着玩一个小时左右,不需要大人在旁边陪伴。

    如果这个孩子一直像头一两个星期那样,因为成人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律,或因为别的问题,如妈妈的奶有问题使得孩子肚子不舒服,造成成人不断地增加爱抚孩子的新模式,那么最后他就会成为一个难养型孩子。当“难养型”成为标签贴在这个孩子身上时,成人就会以难养的态度来对待他,而这一切都会被孩子感觉到,并且反过来影响孩子的情绪。

    相反,如果成人认为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是正常的,是自己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变得难养,从而下决心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为孩子准备丰富有趣的精神生活,使孩子获得愉悦,并且总是怀着快乐和接纳的态度与孩子互动,以平静的心态去解决孩子的问题,不再感到忧愁和麻烦,这样,孩子的精神也会被成人快乐的情绪所影响,变得美好和快乐。

    如果孩子天生是难养型的,可能就不会在3岁之前不难养,到快3岁时又突然难养了。孩子突然情绪变化,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一般来说,孩子突然攻击别人,要么是出于交流的愿望,要么就是出于恐惧和焦虑。有时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孩子周围的环境上,如最近家里有人生气,吵架吵得很厉害;或者家长冷战,家庭氛围比较紧张;或者孩子被其他孩子攻击,对其他孩子产生了防范和敌意;和父母睡在一起,看到了父母的性生活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孩子的情绪波动和攻击行为。

    孩子生气时打自己的头和脸,肯定是因为这样做能够使家里人产生一定的反应,所以孩子就会反复以这种行为来控制成人。其实孩子这么做时,只要成人从内心到外表都尽量表现出平静和沉稳,不做任何反应地看着孩子,几次之后,孩子就不会再采取这样的行为了。

    关于批评的问题,孩子并不能够理解成人语言的所有含义,但却能够感受成人说话时的语气和状态,从而受到成人情绪的影响。如果成人在批评孩子时带有不良情绪,孩子就会非常不舒服。每个孩子表达不舒服的方式也会不同,有的是大哭,有的是发呆、变得僵硬,有的是默默流泪,有的是嬉皮笑脸、更加捣乱。案例中的孩子只是选择了一种表达不舒服的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比较独特,并不能认为打头的方式就比大哭的方式更严重一些。所以,还是要按照孩子的灵魂去理解他,不要用异类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变得平和。

    第三节 孩子的不良情绪在3-4岁

    一般说来,孩子经历了半年的难对付期,到了3岁会变得相对平和一些。如果环境没有禁锢孩子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时期,孩子会表现出交友的意愿,喜欢跟别人一起玩耍,观察别人的工作,并确定一个朋友,与之建立友谊。到了3岁半左右,孩子发现了一些自然规律,而自己又无法理解,并且因固守一些事物的概念导致自己无法被别人理解。于是,孩子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难对付期,我们把这一典型时期称为执拗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会突然出现奇怪的情绪和行为,孩子和家长都会感到困难。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时期,家长都会出现哪些困惑,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78.3岁的小孩会自我否定吗?

    我家小孩去年上的幼儿园,今年前两个月还好,“五一”长假过后,只上了两天就不想上幼儿园了。我问她原因,她也说不出为什么。我与她的老师交流过,老师说她在幼儿园表现还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这样过了两个星期,小孩因为生病在家休息了几天。上学的前一天,我跟她在玩的时候给她“打预防针”,告诉她第二天要去上幼儿园了,她依然不愿意。我问她原因,她突然说她不喜欢幼儿园的KK(她在幼儿园的英文名)。我听了很诧异,就问她原因。她说幼儿园的KK不乖。我问她:“老师喜欢幼儿园的KK吗?”她说喜欢。我问她喜不喜欢家里的KK,她很快地点头说喜欢。我又问她:“幼儿园的KK是不是吃饭不乖呀(她在幼儿园吃饭像完成任务一样,总是吃得很慢,她说过老师批评她吃饭慢吞吞,所以我就往这方面引导)?”她说是。我又问她上课乖不乖、睡觉乖不乖、做游戏乖不乖,结果她说都不乖。问到这里,我就没有再问了。

    第二天早上,我做她的思想工作,说上学可以和小朋友玩,还不会得手足口病(这是她早上问到的)。这天早上,她很平静地去上幼儿园了,还跟我挥手再见。我还以为她的问题解决了。然而,后面几天她又不愿意去上学了,每次都是幼儿园老师抱上楼的。今天早上,她又不愿意去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又跟我说,她不喜欢幼儿园的KK。后来,我做了半天的工作,并让她穿裙子去幼儿园学跳舞,她才跟我去的。即使这样,她到了门口又开始哭,哭得比以前还惨。

    我家小孩胆子较小,总是先观察再行动,而且特别黏我,特别喜欢哭,这可能与我原来养育不当有关。最近我在网上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看了一些书,就慢慢改变了对她的态度,试着多倾听她、多理解她。所以当她出现以上情形时,我曾以为是修复期,但随着我倾听的次数增多,她在家哭闹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与我在一起也越来越融洽了。

    她在几天内两次提到了不喜欢幼儿园的KK,都是因为她认为幼儿园的KK不乖,而且她还说她不是幼儿园的KK。这真是把我难住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真实的想法,但她提到幼儿园的KK时表情是有点不开心的。我都不知道坚持让她上幼儿园对不对了。看到她那样,真的很想不让她去了。可是,不去的话,我又担心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大李老师来帮忙

    否定自己首先需要在某一方面有需求,然后,觉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自己身上没有,而且自己也没有能力获得,再与别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这样,人才会否定自己。3岁的孩子反思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都没有发展起来,如果条件合适的话,他们每天都会沉浸在对朋友和物体的探索之中。他们刚刚发现人是可以交朋友的,会无意识地需要朋友,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友谊。因此,他们不可能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再去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较,在长相上找出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的地方。所以,案例中孩子对家里人说不喜欢幼儿园里的自己,这样的比较往往只有相当成熟的人才能做得到。她需要认识到家里的这个自己有什么样的特质,幼儿园的那个自己有什么样的特质,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装出来的;还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哪些特质是自己喜欢的,哪些特质是自己不喜欢的。一个3岁的孩子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家里时,家人表现出来的都是关怀、爱意和接纳,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是被喜欢的;而在幼儿园时,老师如果累了、烦了,目光中带着冷漠的神情,有时甚至表现出厌烦和仇视,再加上对孩子说,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喜欢你,如果你怎么怎么样,我就喜欢你。孩子无法辨别是非,会认为老师说的都是真理,只要老师不喜欢的一定是不好的。所以,有些孩子被老师辱骂得很厉害,回家后却不会跟家长说,因为他们认为是自己不好,说了以后家长也会像老师那样对待他。于是,他们会将恐惧和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选择另外的时机和另外的方式流露出内心的痛苦。3岁的孩子还无法深刻地理解语言,所以他们的表达并不能非常准确,往往只是随意地回答着成人的问题。所以,成人不能太以孩子的语言为准,要看孩子的状态。至于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问题,还要另当别论。再好的幼儿园,孩子也会有不想去的时候。所以,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不一定是因为幼儿园有什么问题,但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的自己却是有问题的。

    3岁是一个难对付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刚刚发现了“我”的价值,开始认识自我的权利,并对自己与周围事件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知。由于这些认识刚刚开始,孩子还没有经验,许多事情无法理解,成人也无法给他们解释清楚。而他们根据以往对事物的了解积累起来的经验使他们更多地相信自己,不相信成人,这就导致他们会做出许多看似不可理喻的事情。当家长们知道了2岁半到3岁半是一个难对付的年龄,也就能够以正常而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的所有怪现象了。

    对于案例中孩子的情况,家长还需要去了解孩子在园里的状态,以及老师在家长离开后对待小朋友的态度,找到问题的症结,就能够正确地帮助孩子了。

    79.女儿在幼儿园表现反常,为什么?

    女儿小米上幼儿园已经3个月了,这家幼儿园是老公单位的传统园。大概第二个月左右的时候,小米不再哭了,整个人也没有变得消沉,说起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挺有兴趣的,能说出很多小朋友的名字,甚至每个小朋友对应的小头像她也知道不少。每天送她上幼儿园,经过窗户的时候,她就会伸长脖子看一看,露出高兴的表情。这样的情况让我比较放心了——起码她对幼儿园没有排斥了。甚至看到老师,她也会露出笑容,有时可能是发自真心的,有时也可能是刻意摆出来的。总之,我对老师的感觉还好,他们对孩子们还是和蔼有耐心的……

    而前天的事情让我有些不知所措,说出来,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

    可能是星期天出去玩着了凉,星期一起来,小米就有些感冒,但我没在意,还是送去幼儿园了。下午4点多,姥姥去接她时,她一如既往在很起劲地玩,看到姥姥过来也一如既往地很高兴,收好玩具,放好小凳子,就高高兴兴和姥姥一起到教室里面的洗手间洗手。结果一进洗手间,她整个人就软了下来,也不肯洗手,站在那里不肯动,姥姥给她洗了手,拿来毛巾时,她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这个时候,姥姥还以为她是心情不好,没有太在意。出洗手间之前,她还特地要求姥姥给她擦干眼泪。经过教室向外走时,老师要求她和自己再见时,她还扭过头挤出了一个笑容。可是一出幼儿园,她就一步也不肯走了,一直伏在姥姥身上,到家后给她一量体温,已经快40度了。这个孩子,在姥姥来接她之前,身体一定已经很不舒服了,但却一直绷得紧紧的,表现一切如常,到了老师看不到的地方,才一下子放松下来,甚至从洗手间出来经过教室的那段路也还是绷着的。我真的困惑了,她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害怕老师,还是因为要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孩子?是不是受到了来自老师的什么压力?

    她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还会哭一哭,但每次进幼儿园之前都会要求我给她擦干眼泪,擦眼泪的纸巾还要收起来不让老师看到;有时到了教室门口,看到老师的那一瞬间,眼泪就夺眶而出,然后立刻转身往回跑得远远的,不让老师看到……

    我知道,老师会和她说这样的话:“不能哭,哭就不好看了哦。”还会说这样的话:“不听话会有老拐子(孩子回来转述的,并且笑老师骗人)。”有时,小米独自玩时会模仿老师的语调说话,听得出来老师不凶,挺温和。我也问过小米,老师对小朋友们凶不凶,小米说不凶啊;问她怕不怕老师,她也摇头说不怕。这件事情让我挺困惑的,不知道这是孩子的性格使然,不必在意,还是说这样是不正常的,需要我做些什么?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的表现的确是有些反常,如果孩子相信身边的人,就一定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身体不舒服也一定会表现出来;如果在孩子的经验中,只要需要帮助,身边的成人一定会帮助她,那么她有了病就绝不会出现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既然孩子在姥姥面前不再装作没病,就说明孩子对姥姥和老师的看法是不同的,也说明孩子不敢让老师知道自己发烧,不敢让老师看到自己流泪,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孩子无法改变自己的环境,在成人强行要求他们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有权利拒绝;在受到伤害和摧残时,他们以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所以会默默地承受遇到的一些痛苦;当他们过于恐惧和痛苦时,会不愿意提起,因为一提起那些事,痛苦的感觉就会袭上心头,为了阻断痛苦,他们会拒绝回忆。孩子不会留在痛苦中,当可怕的事件发生时,他们会显得痛苦和害怕;当事件过去,有人对他们逗乐时,他们会暂时忘记痛苦,但内心深处却留下了阴影,这些阴影时常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一些幼儿园里,老师每天将孩子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活动,而有些孩子的生命本能却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自我学习的,老师组织的方式和内容有可能不适合这些孩子。所以,这些孩子会感到痛苦,会想方法逃脱和挣扎,这样的行为就会被老师当作故意捣乱。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老师,往往会用压制的办法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并把这种压制叫作维持纪律。维持纪律的事情做多了,老师就会情绪不好,无法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更多的愉悦,很快就会职业倦怠。幼教这种职业不像其他的职业,其工作对象是身心稚嫩的孩子,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就一定不会对孩子有耐心。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和家庭氛围的反差就会很大,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应对这种恶劣环境,就会尽可能不使老师发作。当发生一些状况时,孩子会自然地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自己,并且无法判断老师是否还喜欢他,只要老师说喜欢他,就是喜欢他了。当然,不可能一个班里的所有老师都同时出现职业倦怠,但只要有一个出现职业倦怠,孩子们就会受到很多伤害。

    如果上幼儿园时过了入园期,老师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那么家长就要多了解些情况。如果老师人不错,家长可以组织起来,想办法影响老师,多多关心老师的生活和感情,使老师有心力持续地爱孩子。如果老师有了职业倦怠,家长应该联合起来与园方沟通,对老师进行适当调整。

    不要用案例中的方式来问孩子,因为那样不会得到确切的结果。孩子很容易接受暗示,往往会按成人的希望去说,或是随意接成人的话。总结自己的生活环境,需要很好的思考能力,而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尤其当环境条件不好时,孩子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案例中的拷问会造成孩子去注意老师喜欢不喜欢自己,反而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80.孩子为什么在家长参观日这天表现反常?

    我一直认为优优是个很棒的孩子,大家讨论的各种行为问题都和她沾不上边儿。可是昨天,我迷惑了。

    优优去年9月入园,只用了5天就不闹了。老师说她每天都是“快乐的一天”。优优回家后,不和我们说幼儿园的事,可看她天天很快乐的样子,我认为一切都好。昨天是幼儿园半日开放,我带着摄像机,高高兴兴地和优优一起去了。到了幼儿园,已经过了早饭时间,老师让家长都在外面等着。我说优优还没吃早饭,一个老师去厨房拿了个包子来。我从窗口看见优优正拿着吃,老师们在收桌子。几分钟后,老师领着孩子们出来了,我看见优优在哭,很伤心的样子,老师说可能是吃饭太急了。

    家长们领着孩子开始做游戏,老师扮成导游阿姨,带小朋友们逛动物园。教室里有几个角落被当成小兔家、老虎家等等。人很多,场面有点混乱。优优情绪不好,非要我抱。别的孩子都挤在老师面前听讲,回答问题,优优则要我抱着她,看了一会儿就转去别的地方玩了,还要求出去。

    开始喝水吃点心了,优优很熟练地搬椅子、洗手、用小毛巾擦手、吃东西,我在旁边拍录像。可她一看不到我就哭,我只好抱着她哄。看其他家长在一边轻松的样子,我有点不是滋味。

    该出去玩了,一大群人乱哄哄地往外走。优优说:“好多陌生人。”我觉得她可能是怕了,因为我们平时经常告诉她别和陌生人说话,别和陌生人走……

    在操场做游戏时,优优很快乐,可还是紧盯着我,让我把摄像机收起来和她玩。大家一起拿着沙锤做操,她非要我站在她旁边才做。结果是别的家长都在外面看,我和小朋友站在一起跳。

    回到教室,孩子们开始上英语课。老师是美国人,课上得非常生动活泼。其他孩子都很投入,气氛很好,优优却很紧张,总是要确认我在她身后。我只能蹲在她后面搂着她。期间优优又哭了两三次,因为右边的小姑娘时不时就拍她一下。

    英文老师做游戏,让优优和左边的小男孩上去。优优很高兴,做完了游戏,两人还来了个大拥抱。可回到座位,男孩子坐了优优的椅子,优优立刻哭了,说:“他坐我椅子了。”最后,我只好劝男孩子换一下。

    这期间,几乎所有孩子都专注地和老师做游戏,家长们都站在后面笑眯眯地看、拍照。只有我,半跪在地上搂着个时刻会哭的孩子。

    最后,老师说给家长们跳个“六一”要表演的舞,别的孩子都上去了,优优非要拉着我也上台。我说不行,她就一屁股坐椅子上怎么也不动了。老师说算了算了,结果其他孩子开始跳舞,我们看着。

    到了中午,老师说孩子们吃午饭,家长到隔壁去开会。绝大多数家长都走了,可无论我怎么和优优解释一吃完饭就来接她回家,她就是死抱着我不放,一个劲地哭。结果是我带着她去开会,午饭回家才吃。

    我真的很吃惊,为什么优优会这样?她平时很开朗大方,老师说她很爱唱歌跳舞,常常在上课时还非要大家听她唱一段。接孩子时,老师会对家长说几句孩子的表现什么的,问到优优,老师总是回答优优没问题,所以我认为一切大好。感觉我和优优的依恋没什么问题,一出生就和我在一张床上睡,母乳到2岁半才断。晚上我什么都不干,只陪她玩,周末更是24小时全陪。我是比较惯她,且受孙瑞雪老师的影响很大,按说优优不该有昨天的表现。

    看着其他孩子快乐自信的样子,再看看怀里这个哭哭啼啼的优优,我迷惑了。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在家长参观日这天与平时判若两人,这可能与孩子灵敏的感受力和以前家长对陌生人的描述有关。平时,幼儿园里都是孩子,身高与优优差不多,只有老师是成人;而参观日这天,以往的空间里突然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成人,而且这些成人还带着一脸的兴奋。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有可靠的妈妈在,孩子当然可以向妈妈求助。

    可当孩子贴在妈妈身上时,却感到了妈妈身体里散发出的不愉快,这使孩子更加以为是环境中的陌生人才让妈妈变成这样。随着对孩子的状态越来越不满意,妈妈内心的不愉快情绪会使孩子更加不安,孩子能做的只有紧紧盯着妈妈。

    环境中这种突如其来的可怕因素又被妈妈曾经的“不要理陌生人”的训教强化着,孩子无法理解陌生人到底会带来什么危险,所以就把所有陌生人都当成了危险的对象。当教室里有这么多陌生人,孩子无法不跟他们在一起,而且看到妈妈也跟陌生人在一起(危险连在一起,孩子肯定也会为妈妈担心),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孩子还怎能放松地参加活动呢?

    有很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焦虑、没感觉,这并不一定值得羡慕。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使得孩子天生就会在有陌生人时或陌生环境下紧贴在安全依恋人的身边。如果其他孩子没感觉,也许是因为别的东西占据了他们的心理空间,使他们没有展现出本能。在大型活动中,芭学园的孩子们经常会出现优优这种情况,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

    家长如果的确相信自己的孩子,就要接纳孩子与别人不同的行为和情绪,无论孩子出现什么状态,都要去爱、去体贴孩子,而不是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了脸。如果家长用了跟大多数人不同的教育理念,就得认可孩子出现的跟大多数孩子不同的状态。好的教育态度对待下的孩子,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约定俗成的好状态。

    所谓好的教育,也许正是以能养育出真正的孩子为基本。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孩子,理应不成功的地方,孩子就真的不成功;作为一个孩子,理应成功的地方,孩子就真的成功。例如,孩子伤心了一定会哭,这是孩子的成功,因为他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孩子在伤心时忍着不哭,这是不成功的,因为孩子绝不会为了给妈妈争面子而拼命表现。

    成熟的教育首先教育的是家长,爱和自由首先要求家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爱孩子。案例中的妈妈,在孩子给她丢脸时,她就不爱孩子了,只注意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并为此怀疑孩子是否优秀和快乐,仅凭一点真实的情况,家长就把孩子否定了。接受一个教育观点,不能只接受它的方法,要从心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有利。

    第四节 孩子的不良情绪在4-5岁

    孩子在2-3岁时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遇到事情发脾气、哭闹,成人一般都可以忍受,因为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但孩子到了4岁,再出现小时候的这些状态,家长就会有些担心。有些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长大了还这样,觉得孩子没出息。其实在3岁之前,孩子的很多独特个性还没有显现出来,而4岁之后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多都形成于3岁之前。这时,孩子的智力已经成长得非常成熟,家长对付起来就更加困难,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变高了,两方面的矛盾使得冲突变得更大了。而且,4岁后还会出现一个情绪探索阶段,孩子似乎变得很容易激动、很夸张,经常会用一些试探的方式来探索对方的情感和情绪,可能会说“妈妈,你不爱我,你不是我的好妈妈”“我要自杀,我要从楼上跳下去”“妈妈,我死了你会伤心吗”之类的话。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在这个时期的状态,就会被孩子吓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哪些情绪问题,家长都有哪些困惑。

    81.女儿在家里和在外面表现完全不一样,怎么办?

    女儿在外面的表现,可谓是从不给我面子,外人也不理解,觉得她是被我们宠坏了。

    在家时,女儿表现一切正常,但只要有外人在,马上就变脸了。比如家人聚会一起吃饭,她不吃,嘴里说着“我不吃,就不吃”。如果别人逗她,她就更加生气了。她也不和到家里来的其他孩子玩,在外面时也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我发现,其实她挺想和小朋友玩的,可就是不敢去。

    前几天上舞蹈课,我和女儿连着三次课就坐在凳子上,可奇怪的是,回到家里,她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跳起来了。平时一遇到困难,比如画画,画得不好就不画了,还哭。

    女儿非常敏感,自信心也不强,总是在担心什么。在幼儿园老师的帮助下,现在她基本上能在幼儿园里发言和玩耍了,但我侧面观察,她不如其他孩子那么放得开。

    女儿两三岁之前基本上是由老人带的,老人对她的限制比较多。我基本上以鼓励为主,害怕再次挫伤她的自信心,但还是不知该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怎样让她释放自我,独立完成一件事。有的老师说她有自闭的倾向,她内心非常渴望去参与活动,但总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在外面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和她在一起,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玩,拉她和小朋友握手,可效果都不是很好。

    大李老师来帮忙

    从案例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孩子只是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但还是愿意学习、愿意表达的。这个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人,先天遗传、养育环境等因素都会造成每个孩子各有不同。所以,只要孩子的学习机制没有被破坏,家长完全不必在是否愿意表演的问题上对孩子产生不满和担心。由案例看来,家长的不满只是因为孩子没有给家长面子,但家长的面子并不需要由孩子来承担。

    我认为,即便出现案例中的情况,也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在办幼儿园的这十几年中,我们发现,由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拘谨。因为老人在帮助儿女照顾孩子时,生怕有什么不周和闪失,于是倍加小心,再加上隔代亲的传统观念,就更加呵护有加。在这样的条件下,老人往往缺乏科学的养育常识,缺乏对儿童精神发展规律的总结和了解,养育方式往往以养育自己子女的旧经验为基础,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而这些愿望是不理性的,是一些心理需求的反射,所以容易给孩子造成以下问题:

    第一,怕孩子受伤,过于小心谨慎,使得孩子以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不安全的,自己是脆弱的,从而变得小心谨慎。这种过分的谨慎使孩子不断地假设危险,就会在任何一个场合去寻找危险,被危险吓住的机会就会比别的孩子多。而这种惊吓使孩子越来越敏感,这就像一个人的手臂受了伤,很痛,他就会注意任何可能会碰到伤口的东西和机会,没受伤的人就不会有这份心,而受伤的人都会。当伤口被轻轻碰一下,受伤的人都会跳起来大叫。人的心理伤痕也是一样。案例中孩子的心理伤痕就是担心,这使妈妈认为她是胆怯。

    第二,老人认为要管好孩子,所以在孩子做任何事时都在一旁不停地指导。而孩子想做一件事时,一定是内心中有了要按自己的需要做这件事的愿望。孩子只有按照这个愿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获得发展和愉悦。成人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教孩子。如一个孩子发现了一个土块,蹲下来用手抓着土块,观察并体验着它的重量和触感,进一步将怎样探索,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但孩子会利用每一个机会继续进行探索。而这时,老人可能会想,要教孩子爱护公共卫生,教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所以就会说:“宝宝,把土块扔进垃圾桶,我们要爱护公共卫生,你看早晨阿姨打扫卫生多辛苦。”老人这么说是出于公共道德,如果孩子不理他们,他们会认为应该要进一步教育,就会将孩子手里的土块抢过来,扔进垃圾桶。这时,孩子可能会大哭,可能会忘记自己刚才的兴致,转而去寻找别的目标,也可能会自己将土块扔进垃圾桶。老人会对孩子的表现有自己的看法,但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符合孩子的自然需求。这样,孩子的意愿就会丢失,一两年下来,孩子就会不再果断地去实行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也就变得没有了探索和自我学习的愿望,不再有来自生命本能的愉悦,因而变得麻木起来,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第三,为了照顾好孩子,老人不让孩子自己做任何事,包括吃饭都为孩子代劳。孩子没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不知道自己能做哪些事,做不成哪些事;在做一些事情时,一旦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做不了,而不会想办法解决,不会继续尝试。这样的孩子会没有自信,表现为退缩和无能,没有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一旦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是无法仅靠成人鼓励几句就能变得有自信、有生命力的。这需要家长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弥补成长的缺失,使孩子重新获得成长。

    如果无法改变老人,为了孩子的一生,一定要请老人暂时离开。否则,老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会拼命抵制,变本加厉地扩大错误;而父母与老人的冲突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由于老人已营造了一个标志性的氛围,这个氛围如果一直跟随着孩子,只要老人在,孩子就不会强硬起来。老人离开后,父母可以营造一个开放的、快乐的环境,让孩子在家里做事、探索,不要干涉孩子,慢慢孩子的生命需求会再次被唤醒。

    父母千万不能用语言鼓励孩子(实际上是在催逼孩子),如“你去跟小朋友玩吧!”“你上去跳舞吧!”这样会使孩子更加害怕父母要他做的那些事,更加羞羞答答的。可以教孩子一步一步来做,每做到一点都要称赞他。如在教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礼物时,首先,见到一个小朋友,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走,我们一起去小朋友跟前。”走到小朋友跟前时,对他说:“来,帮我掏出一块饼干!”掏出饼干后,说:“请你递给小朋友!”孩子递上去后,拥抱他,并说:“哇,妈妈看到你给小朋友送饼干了。”坚持这样做,相信你很快就会忘记你的孩子曾是一个忸怩的孩子。

    切记,不管孩子多么忸怩和放不开,都不要因此而不满。孩子并没有给家长丢脸,而是家长给孩子丢了脸,因为是家长把孩子养育成了这样。

    82.孩子不愿意刷牙了,怎么办?

    晚上睡觉前,女儿和爸爸一起刷完牙,两个人牵着手过来找我。“妈妈,你看,我们俩谁的牙齿最白?”

    “嗯,你的门牙比爸爸的白多了,但旁边的牙就有些黄咯!”

    就这一句,她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我以后再也不刷牙了,天天都不刷!”说着就靠在我怀里大哭起来,大概有一分钟的时间吧。在这期间,我只是让她靠坐在我的腿上,什么也没说。她的哭声渐渐小了,我抱着她坐到床边,对她说:“你以后都不想刷牙了,那就从明天开始,我们一个月不刷牙。一个月以后,我们去看牙医,如果牙医说你的牙齿很好,没有问题,以后都不用刷牙了,那我们就照做!”

    “不好,我要一天刷牙,一天不刷牙,一天刷牙,一天不刷牙!”

    我不知该怎样回答才好,只好坚持刚才说过的话:“既然你不想刷,那还是一个月不刷吧!”

    “不好,不好!我就要一天刷,一天不刷!”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情绪已经基本平静了。她也离开了我,准备去书架上拿书了。

    在这件事情当中,可能大家觉得我其实不应该那么讲,我只要告诉她“你的牙齿很白,明天继续努力啊”就行了。事实上,我平时也是这样做的,今天我是故意那样讲的,因为我想看看她会怎样面对别人带有批评的指责;而大家也可以看出,我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她已经不止一次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反应非常激烈)很明显束手无策。把它写下来,是希望大家能帮我分析分析,也帮我想想看用什么方式来面对更好!

    大李老师来帮忙

    情绪是一种自然的产物,成人经过社会的磨砺,已经了解哪些情绪对自己和别人有利,哪些情绪对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利。在成长中,某些情绪一出现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不愉快和损失,或者被身边的成人严厉阻止,于是,人在成年后就会学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控制那些不被喜欢的情绪,并展示出被人喜欢的情绪。

    案例中的孩子只有4岁半,还没有获得有关情绪选择的经验,也不能控制情绪,所以才叫作未成年人。在她兴趣盎然地、充满期待地想获得妈妈的赞赏时,妈妈的批评破坏了她内心的美好,使她感到扫兴,于是产生了恼怒的情绪。

    孩子都是艺术家,他们的心灵对情感和美好的氛围极为敏感,对充满爱的情景非常迷恋。如案例中的孩子,那么努力地刷完了牙,又跟爸爸一起拉着手来让妈妈看谁的牙白,在这种氛围之下,孩子心中有一种充满爱意的美好情景,需要的是妈妈的欣赏。此时,欣赏是爱,是情感,而妈妈却就事论事,没有很好地感受这个难得的美好时刻,却去评论孩子的某颗牙没有爸爸的白。这就像一个热恋中的姑娘,为了情人精心打扮,去展示给情人看,而情人却不解风情,如实评价,这样一定会使姑娘觉得非常扫兴。这种扫兴会带来怨恨,所以,在充满爱的时刻,一定要用心灵来感受对方的情意,维护并给予对方所需要的爱和情感。此时,错误和不足是次要的,以后可以再找机会解决。

    可见,案例中的孩子可能并不是因为受不了批评而闹情绪,而是因为失望而闹情绪。

    孩子就像原生态的自然万物一样展示着自己的本来面目却不能自知,无法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特质。父母应该像感受自然万物之美一样去感受孩子,才能给孩子的灵魂以温情和满足。像案例中的情况,妈妈应该充满爱意地对孩子说“你的牙真的比爸爸的白”,然后拥抱并祝贺她。对于建设性行为,用这样的强化方式比用批评和逼迫的方式切实有效得多。

    所以,成人一定要努力为孩子营造美好的氛围,孩子会受到滋润而充满感受力。当孩子亲自营造了氛围时,成人一定要配合。如果一不小心破坏了氛围,导致孩子恼怒并哭闹,那么成人就需要倾听孩子,并向孩子说明和补救。如案例中,妈妈可以暂时答应孩子的需求,因为那并不是需求而是发泄,妈妈的答应可以修复孩子由失望带来的忧伤。到第二天刷牙时,再彻底修复昨天的批评,使孩子获得信心。

    83.孩子变得粗鲁偏激,怎么办?

    乐天4岁9个月,上幼儿园中班。

    这阵子,乐天的脾气变得有些不可理喻,一点儿劝导都听不进去,变得很粗鲁、偏激!孩子忽然让我觉得很陌生,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孩子哪里去了?假期中,我们一家和可乐一家出去游玩,乐天动不动就和可乐起争执:他的东西,可乐动都不能动,碰都不能碰;可乐的东西,他看上了就要占为己有,还不让可乐动!可乐是他最好的朋友,平日里几天不见,他都要嚷嚷着去找可乐,可这次,他完全不再让着可乐,仗着自己个头高,还动不动对可乐拳打脚踢,大声喊着:“我不要和可乐做朋友了,他小我也不原谅他!我原谅大的,不原谅小的!我最讨厌别人欺负我了!”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昨天,我带他去公园玩。刚进去,他看到一个小木马上没有人,就径直坐上去玩。还没有坐稳,一个大概2岁多的小男孩过来就抢。乐天喊:“是我先抢到的!”那个小男孩自然不让。以前,乐天一定是站在旁边干着急,不会有别的举动。可现在,他喊了两遍“是我先看到的”后,就上手推人家,执意要自己坐上去。我跑过去的时候,小男孩的妈妈已经把小弟弟抱走了,乐天还气鼓鼓地哭:“我最讨厌小的了,我就是不原谅小的!”

    乐天爸爸很生气,让他给小朋友道歉,他哭得一塌糊涂:“我不,是我先看到的,我就是不让小的!他不懂道理,还让我给他道歉?”我看争执不下,就把他抱到一边,告诉他:“开始是他不对,可你打了他,就是你不对了!你要跟他说这是我先看到的,你等我玩一会儿,就给你玩,这样你们两个都玩了!或者你去玩别的也好啊!打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是肯定不对的!”小家伙哪里能听得进去啊,哭着说:“全世界的东西都是我的!在幼儿园,比我小的小朋友总是打我,抢我的玩具,把我弄哭,我就是不原谅比我小的!我就是不打比我大的,比我大的打我没关系,比我小的就是不能欺负我!”

    开始,我很生气,后来听乐天说了幼儿园的事情,我心里难受极了。乐天上的是蒙氏混龄班。之前的幼儿园很注重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转到蒙氏幼儿园后,宽松的环境让乐天很痴迷,他还是很喜欢上课的。这两天我就在想,在蒙氏混龄班里会不会有这种现象:乐天要谦让小龄同学,并受到大龄同学的“指挥”,会不会造成一些心理压抑?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引导孩子?

    大李老师来帮忙

    幼儿园的教学大多是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学习文化知识,全班几十个孩子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听同样的课,写同样的字,课上不能说话,几十分钟都要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如果有孩子做了不符合老师要求的事,老师就会严格制止孩子。这种形式慢慢地会使孩子自然地减少冲突,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生活环境变得单一。虽然孩子看上去适应了老师的要求,但内心却并不愉快,也无法获得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在经历了一段这样的生活后,孩子又被置于受尊重并可施行自己意愿的环境中,自然组合成新的人际关系,在发生冲突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失落状态。

    第一,他发现以前被严厉禁止的事现在是被允许的,所以感到不解,在惊喜之余,会反复去试那些以前不被允许的事。由于不知道目前不被允许的边界在哪儿,所以就会试过了头,使成人感到他在胡闹。

    第二,在他以前的经验中,没有培养出解决新环境中冲突的能力和办法,这会让他觉得痛苦和难以忍受。如案例中的孩子,从单纯的被组织的同龄班被转到了混龄班,班里有大孩子、小孩子,他一时无法应对,而出现心理失衡,于是开始尽力试验解决冲突的方法。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也可以叫作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人类的适应能力是通过适应过程获得的,而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所以,成长中是有烦恼的,烦恼之后,孩子才能获得成长。在案例中,孩子的诉说非常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这需要成人的理解。

    另外,孩子获得自由发展后,情感和情绪都变得丰富起来,这是一个从机器变成人的过程。案例中的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并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孩子完成这一转型,让孩子找到那个有着灵敏感受的自己。对于物质的占有欲,也是这一修复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这是孩子在试验自己的权利和力量。

    在这个转变期,父母不要对孩子的修复产生恐惧和不满,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权利的边界即可。应该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适应,再慢慢地帮他建立关爱和分享的习惯。目前,他像一只饥饿了很久的小动物,见了食物一定会拼命争抢、霸占,而孩子的精神饥饿意味着自主权的丢失,所以一旦获得自主权就会有过分的行为。家长应该怀着怜悯的心情,宽容孩子的这种过分行为。

    对于群体关系的烦恼,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成人可以在孩子痛苦时同情孩子,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方式。案例中的父母那样说是可以的。

    第五节 孩子的不良情绪在5-7岁

    孩子到了5岁,已经度过了探索别人情感、认知自己情况的时期,他们开始关注群体。为了能够进入群体,他们开始表现出他人所喜欢或者受他人欢迎的特质。在很多时候,他们能够智慧地利用自己的情绪,不会随便发脾气,而是会忍住,然后观察、思考自己要如何使用情绪才能达到目的。但毕竟他们还是孩子,无法像成人那样隐藏或转化情绪。我们来看一下,5-7岁的孩子在情绪表达上会有怎样的问题,家长们会有哪些疑惑。

    84.这样训育儿子,对吗?

    “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我从幼儿园接一丁出来,在园里玩了一会儿,就把他送到附近上课。一小时的课程结束后,一丁很高兴地走出了教室,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我也很开心地上去抱了一下一丁,拉着他的手向外走。一出大门,一丁就说:“妈妈,我要吃肯德基。”根据以往的经验,他是饿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很痛快地答应。因为儿子的这种要求不是太频繁,而且我也可以顺便偷个懒,回去不用做饭了。第二就是迂回战术,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而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最主要的目的是拖延时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再用吃的堵住他的嘴。只要肚里有食物了,肯德基的事也就被他抛在脑后了。但这次,我想换一种方法,直接面对问题。我想,如果每次都这样顺着他,以后一旦遭到拒绝,他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没想到,方法的改变引来了一场较量。

    下面是我和儿子的对话:

    我:今天不行,改天吧。

    儿子:不行,我就要今天吃。

    我:妈妈今天给你做了你爱吃的香菇油菜,赶紧回家,马上就能吃到嘴里了。

    儿子:不行不行,我就要今天吃。(反应很强烈,想哭,看来今天饿得厉害)

    我:那你先上车,上车再说。(声音有点严厉)

    儿子:不行,我不回家。(哭音)

    我:不回家也要往外走啊!(我不耐烦了,强行把他抱上车,骑上车子就往外走)

    儿子:不行不行,就不回家。(开始用拳头打我的后背)

    我:不许打妈妈!(很严厉,他又开始撕扯我的衣服并开始大哭,我猛蹬着车子,想尽快回到家,解决问题)

    骑车走了一段路后,一丁又开始嚷“我不回家,我要下车”,并抬起腿要下车,我一看实在不行,就把车子停在人行道上。

    我:好了,不回家了,哭够了咱们再回。(他哭了一会儿,我看他没有停的意思)好了,别哭了,哭也哭不饱肚子,只能消耗更多的能量,只能更饿。

    儿子:我不怕消耗能量,我不怕饿。(继续哭,有点不讲理了)

    我:(稳定一下情绪,但声调依然比平时要高)妈妈已经说过了,今天家里有吃的,抓紧时间回家就能很快吃上东西,你在这儿耽误的时间越长,饿的时间就越长。

    儿子:不行不行,就不回家。(继续大哭,我在旁边站着等,引来不少路人的目光,我有点烦,本来这几天自己的情绪也不太好,我们僵持着)

    我:(忽然想起一个办法)好了,停,明天就是儿童节了,高兴一点。这样吧,今天就不吃了,明天上午看完了节目,妈妈领你到公园里玩一会儿,中午的时候再去吃肯德基。

    儿子:(哭声停了一下)不行,就今天吃。(哭声继续)

    我:今天吃了,明天就不能吃了。

    儿子:那我明天就不吃了。(得,自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儿子仍在哭)

    看着儿子的可怜样,我有点动摇,这样坚持到底是对还是错,这符合训育的原则吗?要不干脆今天吃得了,大家都高兴,而且我确信今天吃了,明天他肯定不要了。可转念一想,如果现在妥协,一切都前功尽弃。对我来说,是训育的彻底失败;对儿子来说,哭就可以解决问题,下次他还会用哭来要挟,所以我不能放弃。

    我:不行!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今天不能吃,要吃等到明天,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妈妈不会因为你哭就答应你的。好好想想吧,想通了咱们就走。

    儿子:我想不通。

    我没搭理他。过了一会儿,看他渐渐不哭了,就骑车回家了。他进屋后,一句话也不说就躺在沙发上,估计哭累了,也饿坏了。我拿起桌子上的生菜,蘸了点芝麻酱,问他吃不吃。他把脸一扭不看我,还在生气。我也不理他,去厨房准备饭菜。走到厨房门口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儿子一下子坐起来,拿起菜就往嘴里塞,就像是这辈子没吃过饭似的。那情景今生难忘。我知道,拨云见日,天晴了。

    这就是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的一件小事。事情过去一个月了,好像这件事给儿子也留下了印象。在后来的日子里,儿子也有想吃肯德基的时候,当时他嗓子不太舒服,我就让他忍几天,等嗓子好了再吃。他哼哼唧唧不高兴,过一会儿也就没事了。只是我不敢肯定,儿子在这件事中是否受到了伤害,他是因为害怕我,知道我不会让步而屈服,还是真的想通了?如果儿子真的受到了伤害,我应该怎么弥补呢?毕竟当时我的态度不太好。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这位妈妈,在为孩子建构原则时举棋不定,造成了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焦虑,进而把这种心理上的不愉快流露出来,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并且心中带着焦虑和恐慌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也无法做到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妈妈为这个建构选择的时机和事件是否合适。一般来说,为孩子建构原则,都必须根据孩子所出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状态,事先制定好相关的原则。如孩子每天都要吃一次肯德基,或一周吃好几次,经检查已经对身体造成一些问题,或者有可能会造成问题,这时,妈妈为孩子制定一个月只能吃几次肯德基、每次什么时间、吃什么食物,这些原则要当着全家的面给孩子宣布,所有人都要遵守。这时,大家才可以开始执行这个原则,执行的过程也不能像案例中这样,在孩子肚子饥饿并兴起之时突然拒绝孩子,而是应该给孩子一点缓冲,比如说:“我们制定的规则是下周五下午五点钟吃肯德基,现在时间还不到,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让孩子拿主意,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思考这些问题了。比如孩子有可能会说今天吃了,周五就不吃了,那妈妈就可以同意孩子的建议,并告诉孩子下次必须等到时间再吃。这次实际上算是妈妈给孩子的一次警告,对于孩子来说,不加警告的直接惩罚会造成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惩罚人的恐惧,一个是惩罚不起作用,警告之后强化了孩子对惩罚事件的心理准备,惩罚时,尽管孩子还会痛苦,还会抗争,但坚持之后,孩子就会意识到惩罚所要达到的目的,就不会突兀地认为母亲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己由于没有权利和弱小才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机会,从而造成渺小感和自卑。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案例中的情况。

    首先,我们可以感觉出来,案例中的妈妈没有事先为孩子制定关于吃肯德基的规则,我们完全可以猜测妈妈是由于近来心情不好,所以用禁止吃肯德基这件事情来向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有时候,成人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自知,如果这天妈妈情绪很好,可能就不会想起来要禁止孩子吃肯德基了。

    其次,孩子肚子很饿,在这个时候,任何人看到美味的食物都会眼馋,忍不住要吃,何况一个5岁的孩子。妈妈一定要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心境,要怀着深厚的怜悯去理解孩子这种本质的需要。这时,我想任何一位妈妈都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要求。

    第三,孩子对妈妈的判断是妈妈一定会理解他的,妈妈是爱他的,再加上他刚才上课上得很好,他认为妈妈一定也会很高兴,所以当见到妈妈时,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妈妈提出自己的要求,他认为妈妈一定会答应的,可妈妈突然的拒绝使他感到非常扫兴和伤心。孩子的哭闹并不只是为了吃肯德基,也有被自己最爱的人扫兴之后的恼怒。所以说,父母一定要感受孩子的心境,不要只是古板地看事情的表面,吃一次肯德基并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多大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吃完再说。

    第四,母亲在给孩子建构原则的时候,概念不清,胡搅蛮缠,这样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会超过孩子因扫兴而造成的忧伤。所以,家长在跟孩子讲道理时,自己一定要把握住事件的根本,即便是自己输了,也不能把孩子搅乱。

    在给孩子建立规矩后,有时候并不一定必须刻板地固守在原则之内,对一些个别的突发事件,必须提示或者制止时,成人可以先停一下,不要说话,搞清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在心里很快地合计一下,看看用什么方法去实施是对孩子最有利的,这时再稳稳地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自己心里没底,目的也不清,就暂时什么也不要做,先观察一下,看事情发展的结果会怎么样。默默地保护孩子,使孩子不受伤害即可。

    给孩子建构原则时,如果孩子哭闹,家长先要告诉自己:“我在为我的孩子建构原则,为我的孩子培养一种良好的品质,这是让我们家获利的事。”这样,就能够不在意路人不解的目光和表情,不至于让别人的状态影响你正在做的事情,也不至于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迁怒于孩子。

    在给孩子建构原则时,如果没那么多的理由可讲,就不要硬编出很多歪理,如案例中妈妈说的好多理由都跟吃肯德基没有关系。其实,妈妈只需要说:“今天不可以吃,我知道你很生气,如果你需要哭的话,可以在这里先哭一会儿,等你哭完了,我们一起回家去吃饭。”说完这些话就可以不再说话了,接下来等待孩子的情绪出现转机,再提出良性的建议。

    85.我该如何安慰受伤害的儿子?

    今天早上一起床,儿子就不肯上幼儿园,给我打电话,说今天不想去上幼儿园,后来还哭了很久。家里的阿姨把他送到学校门口了,他还是不肯进去。

    昨天晚上,儿子很高兴地说:“明天早上我们学校早操比赛。”还和我聊了好些比赛规则。今天早上,他却不愿意去上学,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想了一想,肯定是学校老师批评了他,或是纠正过他做得不对的地方。

    儿子的性格比较不能接受批评,而且乐感不强,大动作、精细动作都不太灵活协调。上一学期好像也有类似不肯参加比赛的情况。今天早上接到儿子电话时,我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说,只是说:“是吗?妈妈有时也不想上班,你今天不是要比赛做早操吗?要不你等一下再去啰。”儿子还是一个劲儿地说:“我不想去。”最后,他觉得妈妈也不支持他不去上学,“哇”地一下就哭了,把电话给了阿姨。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母亲的我该如何回应儿子的情绪呢?是不是应该让他不上幼儿园?今天晚上回到家,我又该如何处理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内心的活动跟成人一样丰富,有快乐的时候,也有忧伤的时候;有信心十足的时候,也有没有信心的时候。不同的是,成人能够理性地分析自己出现的这些状况,并能用表面的行为来掩盖或者克制内心的活动。儿童由于还不成熟,没有习得与心理相分离的外部行为模式,所以会把内心的活动全部展露出来,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把这样的行为叫作象征性行为。如案例中的孩子,在比赛的那一天早晨,恐惧上幼儿园,我们可以猜测他是因为对比赛担心、恐惧才出现这种情况的。

    在儿童的成长期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尽量不要安排竞技性活动,因为每个孩子的特征不同,发展的节律也不同,而这些不同都体现了他们全部的本质,他们无法离开这个本质去发展出社会性的表面技能来应付那些竞技的场面。如一个孩子没有奔跑的特长,学校却选他去比赛,为了适应这个社会性需要,这个孩子就拼命跑。如果跑好了,他获得了愉悦,从此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就会重复练习;可如果跑不好,他会思考自己更适合打球,不适合跑步,于是也不会自卑。一个孩子能够达到这种地步,要到12岁以后,6岁的孩子在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时,无法通过任何分析来弥补不正确的比赛所带来的后果。所以,在6岁之前,孩子的生活中不应该安排竞赛活动。如果竞赛不可避免,成人也应该努力保护孩子,使孩子发现自己在此项比赛中的成果,感到自己是成功的,而不是在比赛之后再也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只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如果孩子被这样刺激过,就会极其害怕比赛和竞争。

    案例中的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是非常好的,使孩子发现妈妈能够感受自己,孩子虽然还会感到恐惧,但内心已经有了精神支持,不会在困难之中感到绝望。任何一位父母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某项社会活动对孩子是有伤害的,找借口带孩子离开是对的。但是这样做,却不能让孩子知道。

    86.女儿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抽动症,怎么办?

    女儿从3月初开始有扭头、眨眼的表现,经确诊为抽动症后,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守着她流泪。我知道主要是我给她的压力造成了这种结果,内心非常悔恨。我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和家里人一致认为宽松的家庭环境是缓解病情的关键。一周后,女儿开始恢复,不知道的人几乎看不出她有什么不同。

    上周,我带女儿去北京开了中药回来。因为一直和女儿在一起,我发现了她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实际上,这些情况以前也有,只是被我忽视了。我想把这些症状说出来,请告诉我怎样做才能缓解她的心理压力。

    第一,害怕陌生人的关注,害怕陌生人指出某件事不能做。有一次在酒店大堂,她想去玩自动门,我陪她一起去了。当时,有个保安看她进出了几次,就笑着说“还玩呢”,她马上感到不好意思,迅速跑开了。她还边推我边说:“都怪你。”

    在返家登机安检时,因为机场安检非常严格,气氛有点紧张,她马上感觉到害怕,我就想抱着她一起安检。安检人员让她到另一边去,她碰了下门,安检人员说别碰门,她就开始扭头、眨眼。在北京那几天,她表现得非常好,差不多有两三天没有发作,这时怎么会突然发作呢?我很害怕,急忙带她离开。差不多半小时后,她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又恢复了正常。

    第二,和小朋友交往时争强好胜,不肯让步,凡事都要争第一。她和小朋友的交往多数是正常的,很容易和不认识的小朋友玩起来,玩的时候也很开朗。如果是和小朋友一起跑步,她一定要跑在最前面,否则就会想办法阻止别人跑,或向另一个方向跑。她很有控制欲,希望别人听从于她。这些因素已经影响了她和好朋友的交往,会惹得朋友不开心。新交的朋友不了解她的个性时还好,一旦了解之后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做事力求完美。她摆放图书以及画笔、铺被子、装饰图片时都有自己的顺序,不能打乱。如果顺序被破坏,就会很生气。

    我感觉她安静下来时不太快乐。有的小朋友几乎从没有想事情的时候,而她在坐车时偶尔会很安静地看着窗外,好像在想事情。她非常敏感。有一次她上厕所之后让我擦屁股,我怕她冷就拿了件衣服给她,她说想要另一件。我走出门时叹了口气,她问我:“你是不是觉得有些麻烦?”我很吃惊。她描述自己的情绪时非常准确,也总是能准确地感知别人的情绪。吃饭的时候,我不想再吃可是还勉强自己吃时,她就一定要阻止我,说不要吃了,再吃就不舒服了!我说妈妈爱吃,她就会问:“真的吗?”

    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关于以前的家庭教育,我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4岁以前也许是没问题的,4岁后几乎是完全失败的。4岁半后,她开始学钢琴,我经常会斥责和打骂她,但在生活上又过于溺爱。我真的不敢回忆,想起这些杀死自己的心都有。

    大李老师来帮忙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气质类型。有些人天生神经比较坚强,哪怕受尽折磨,精神也不会出问题;有些人则比较脆弱,和别人受到同样的伤害时,别人没有事,自己的精神却会出很大的问题。案例中的妈妈已经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对孩子的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

    实际上,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很复杂。有一些问题是家长直接给孩子造成的,像案例中所说的,为了使孩子更优秀一点,对孩子要求过严,使用的方法过于情绪化和暴力化,使孩子出现不好的状态。还有一些问题是间接的原因造成的,比如父母都对孩子非常溺爱,而夫妻双方的关系却非常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夫妻都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关怀和爱,就会将爱的需求转化成为给予的方式,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会使孩子一方面缺乏承受力,一方面又被父母的关系所伤害。当孩子的心理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如抽动、咳嗽、眨眼、过敏、皮疹等。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孩子在拯救父母的关系”,因为父母会为孩子生病而停下彼此之间的斗争。

    孩子只要身心健康,就什么都能学会,因为孩子本身就有学习的心智。但是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孩子心智的成熟程度来安排。任何人都不会做好一件让自己痛苦的事情,所以要想让孩子学好某个领域的知识,就一定要让孩子在其中获得快乐。案例中的妈妈已经告诉我们,如果孩子是痛苦的,那么就连自身的健康都无法保证,更别说在某个领域里有所成就了。

    孩子出现案例中的状态,是需要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帮助的,但是父母如果能够醒悟过来,改变生活中的不良做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就会很快好转。

    看案例中描述的情况,孩子不只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不良情绪的伤害而造成抽动性多动症,对陌生人的反应也过于敏感。这说明除了父母以外,其他人也给孩子带来了很严重的伤害。有时候,没有足够警醒能力的成人,会被自己的感觉所支配,做出许多不应该做的事。如果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管教得唯唯诺诺,一副不可爱的样子,那么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上学时,就可能会不被老师和同学们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遭到持续的不良对待,并造成恶性循环。在一群孩子中,某个孩子是否被群体所接纳,不是由长相决定的,而是由健康和阳光的态度决定的。所以,父母应该先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之后再考虑学习的问题。

    谢谢这位家长为大家提供的案例,可以使大家借鉴,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87.如何化解孩子的消极情绪?

    小侄儿最近几个月常有一些消极言论:

    “奶奶多好呀,每天就吃饭、睡觉,不用上幼儿园。”

    “爸爸,我要是一只青蛙多好,白天睡觉,晚上呱呱叫就是它的工作。”

    对此,父母不知如何作答。

    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娇宠加少许呵斥。他跟父母的话很多,但是不愿说或说不清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据他爸爸说,他在幼儿园适应得不好,每天枯坐着看墙上的钟。但很奇怪的是,他一点也不排斥上幼儿园,每天早晨都催着大人快点,别迟到。

    他非常喜欢跟我玩,可是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他和我变得疏远了。我想通过和他的父母沟通来帮他,但是不可能。现在,他的这些消极言论把我难住了。那么,我应该如何在言词上应对、引导他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人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身边的某种事物所影响,产生某种心境和情感,并且在这种心境和情感的影响下做出某种行为或说出某些话来。如果孩子的生活没有产生很大的不良改变,就不必太拘泥于某些细节的变化。就像有些孩子在某段时间里会非常煽情,经常把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这是孩子在精神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这时成人大惊小怪,以为自己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就会把这种情感固定下来,并强化为问题。实际上,成人只要在孩子有情感表达需要时配合他即可。可以平静地倾听孩子的诉说,然后把他从不良情绪中拉出来。

    案例中的孩子可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困难,于是有了倒退的情绪。其实,这是儿童成长中比较正常的现象,有了这种语言和情绪,说明这个孩子是幸福的。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想要变成没有烦恼的动物的想法,说明他的心智是健康的。如果一个孩子心智不健康,他的大脑就是混乱的,无法感受自己,也无法感受别人,更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像案例中的这种情况,成人不必担心。有时可以开玩笑似的让他试试这些有趣的想法,并跟他谈论一下学校的事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用自己来举例,讲述一下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说:“在我小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老是欺负我,我怎么也对付不了他,回家又不敢跟爸爸妈妈说,也不敢跟老师说。这时,我就非常想变成一只青蛙。”成人可以按照孩子的需要去编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结果,对孩子进行引领。这样一来,孩子虽然没有说出自己到底遇到的是什么,但也不会觉得成人的故事莫名其妙,不会觉得是对自己的猜测。客观来讲,成人对孩子的无端猜测会让孩子对成人丧失信心。如果成人只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故事里的事情是孩子很可能会遇到的,即便与孩子遭遇的状况不符,也会让孩子得到一些经验,这对孩子是有益的。孩子会发现,原来人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样就能够承受自己遇到的困难了。

    成人一定要学会判断孩子是不是幸福。有时候,一个整天都有事做,见了妈妈却十分腻歪,哭哭啼啼地诉说自己的痛苦的孩子,反而可能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越是这样,孩子的情感就越丰富,想法也越多。这些想法在家长看来并不全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判别想法的好坏,也没有意志力去控制不好的想法。但是,有想法的孩子一定不是一个痛苦的孩子。

    案例中提到,当姑姑有了自己的孩子,侄子就一下子疏远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在以后的时间里,当侄子发现姑姑虽然有了宝宝,但还是爱着自己,这种疏远就会消失。姑姑可以让侄子帮忙照顾小宝宝,培养侄子和小宝宝的情感,就会解决侄子因为妒忌而造成的疏远。

    88.孩子畏惧困难,怎么办?

    我的女儿今年6周岁,是个倔强的孩子。从孩子出生,我就立志做她的朋友,爱她、尊重她。应该说,我为她营造的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她的评价比较好。自从她上幼儿园大班后,学习到了拼音、数学。放学回家后,让她再做一做、学一学,她就很不愿意,特别是在遇到了困难后,更是非常抵触。

    今年4月,为了让她更健康地成长,我让她学了钢琴。我想,如果她能学会一种乐器,在感到快乐或心情不好时,就能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刚开始她还很有兴趣,但随着难度的增大,她又不愿下功夫,坐到钢琴前就没精打采的。也不能就说她对钢琴没有兴趣,她有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弹一手好钢琴。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努力就弹不好。每次说她,她总是表态,以后一定会好好弹,可到练琴时还是不用功。我现在已经精疲力竭,不想让她学钢琴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9月她就要进入小学了,她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如果因为现在放弃钢琴,造成她今后在学习上也轻易放弃的话,该怎么办?请帮我支支招吧!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天生就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只有出生时受到创伤的孩子才会出现所谓的退化现象。有些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会承受疼痛或者窒息等严重伤痛,就会以为他所来到的这个世界会让他经常受到这种伤痛,于是变得容易退缩。在心理学上,这被认为是想退回到出生前的状态。这样的孩子在婴儿时期会显示出睡眠过多,对学习不感兴趣,例如不会吃手指头,不去啃抓到的东西,在走路时让成人抱,长大以后表现得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等。

    我们发现,孩子如果没有受过出生创伤,但在3岁之前被抱得过多,要进行的大多数学习都被阻止了,那么在3岁之后,孩子也会显示出对任何工作都不感兴趣,对老师的引领没有反应。在上小学后,孩子的大脑也不会发育,因此这样的孩子被称为“水泥脑子”。其实不是孩子天生脑子笨,而是由于缺少自我学习和建构的机会,让大脑没有发展到应有的程度,在遇到问题时不会主动工作。一旦孩子变成这样,成人就需要付出长久的时间和耐心来帮助孩子。

    看案例中的描述,孩子还是能够做事的。孩子是否能够坚持学习,成人是否要求孩子坚持,这是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孩子本身的情况以及发展的需要来决定。比如,孩子从小就没有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又被家里人娇生惯养,很少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等孩子到了4岁或5岁时,家长却突然想让孩子优秀起来,让孩子自主地去学习、工作,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孩子在学校已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家长又给孩子额外布置作业,孩子就会非常不喜欢,并出现抗拒的情绪。其实,孩子的抗拒并不见得是对工作本身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无法分清抗拒和不感兴趣之间的区别,本能地拒绝去做那件事。当孩子无法掌握生存所必需的能力时,成人就需要和孩子一起坚持,使孩子能够掌握这些能力,同时对学到的内容感兴趣。这样一来,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慢慢地越来越强。随着成功带来的愉悦,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上那些生存所必需的训练。

    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要只看到孩子当下的表现,而是要看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把原因归结到孩子身上,从而对孩子不满。这种不满会被孩子吸收,让孩子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被欣赏的人,逐渐变得精神萎靡和不自信。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孩子在遇到所有的事情时,都会认为自己做不了而放弃。

    孩子6岁之后,每天必须得完成的任务,成人一定要盯着孩子去完成。如果这样做的时候情绪是平和的,就会给孩子以精神支持,使孩子顺利完成工作。如果利用坏情绪来恐吓孩子,迫使孩子完成工作,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前者会使孩子逐渐发现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后者会使孩子越来越害怕承担自己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

    89.儿子要“自杀”,怎么办?

    儿子6岁2个月,他一直想自己一个人回台湾的爷爷奶奶家。我上个月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安排他和表姐一起回去(表姐已成年,27岁)。儿子在台湾待了17天,奶奶和三个姑姑几乎每天都会找不同的理由带他出去玩,因此他每天都没有睡午觉(平时,他虽然没有每天必睡午觉的习惯,但通常至少会躺着休息一会儿)。

    开始几天还好,一个多星期后,儿子晚上睡觉时就会想妈妈,还会哭一下。我每天都打电话给他,问他开不开心,他都说开心,还告诉我他想我的时候会哭。我就说:“哭就哭吧,妈妈想你的时候也会哭,想家的时候也会哭,如果还是想妈妈就给我打电话。”他总是表现得很愉快,在电话里跟我和爸爸说再见,所以我们也没有很担心,也没有想提前去接他回来。

    直到回来那天,和他一起来的大姑姑跟我讲了他的一些表现,让我很焦虑:

    第一,他的表哥(24岁,刚从国外回来休假)要看电视,他要看卡通片。表哥说只看5分钟,结果等不到5分钟,他就把电视换台了。表哥生气离开了,他就一直不理人,也不说话。

    第二,大姑姑全家带他和朋友吃饭。他吃完后一直吵闹,表姐告诉他大人要谈事情,没有办法关注他,他就大声喊叫:“我白来了!我白来了!”还要用头撞墙。

    第三,晚上让他睡觉,他不肯,还激动地说:“我要把自己刺死!”并且真的去拿了剪刀对着自己。

    第四,他生气的时候对旁边的人说:“你们都生我的气,我要告诉我妈妈!”可事后并没有对我透露过。

    我本来想淡化这件事,但还是太担心,忍不住问了他。他告诉我,他不理人是因为自己在生闷气。我告诉他,下次生闷气的时候,如果真的是自己不对,可以对别人说“对不起”,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并且不要再放在心上。他说,他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很生气,他生气的时候偶尔会有想死掉的念头。我问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说他知道我不会指责他,不管他做什么我都一样爱他,但是他觉得自己这样不好,所以不想让我知道。

    我听了很心酸。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希望他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沟通,可他不高兴的时候却不想告诉我。他一直都是一个很开心的小孩,我们的关系很好,会一起玩一起疯。他和妹妹的关系也很好,对妹妹很照顾。在邻居、老师眼里,他也是一个很阳光、很自在、与人为善、有爱心的小孩。

    我很担心他的这种负面情绪,怕他有自虐的行为。在妹妹出生前后一年左右,也就是他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也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想消失不见,让别人看不到他。当时我觉得他是担心自己得到的爱被妹妹分享才会这样,也开导过他,还买了个沙袋给他,让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打沙袋。那时他没有过不好的举动,现在又重现这样的问题,真的让我很担心,大家是否可以帮帮我,看看怎样处理?

    他认为自己能够独自去台湾是一种长大的表现,很期待也很骄傲。在台湾,他几乎每天都出门,去公园、看展览等等。我知道他不一定都感兴趣,因为他喜欢的是玩乐高、看电视、看书。你问他想去哪儿,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不管去哪儿,他都会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我告诉他:“我想过了,以前妹妹还小,比较需要我照顾……”还没说完,他就说:“你是想说你还是一样爱我,对不对?”我说:“我会每天找一个单独的时间来陪你。”他就说:“那就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吧!可是妹妹会找你呢。”我说:“我会讲清楚,这个是我和哥哥的时间,在哥哥上学的时候我和你已经一直在一起了。”我想尽量让他知道我的心意,不知道是否有用?

    大李老师来帮忙

    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童年离开父母更让自己感到悲伤和痛苦的事情了。孩子无法改变环境和成人为他安排的机缘,只好想办法保护自己,使自己的痛苦和忧伤减轻一些,并尽最大的可能获得快乐和爱。案例中的孩子离开父母以后,实际上是不快乐的。另外一个亲戚的群体爱他,但爱的方式和父母不一样,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恐慌。孩子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会一直跟这些人生活在一起,虽然成人告诉孩子多久之后会来接他,但孩子在一天中的每一分钟,都跟一些不是自己父母的人在一起。在孩子内心出现情感冲突的时候,获得不了已经熟悉的安抚模式,这些反差一定会使孩子感到落寞和忧伤。

    生存的本能会使孩子想尽办法去试探周围人对他的爱,试图用这些方法找到父母对他的爱的模式和强度。如果他用低程度的方式尝试时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就会加强试探的程度。可能他在家里时只要脸色稍微阴沉一下,就会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抚,可是在这些亲戚中,他都阴沉了一天了,也没有人发觉。这样一来,他就会换一种更强烈的方式,比如不吃饭。如果还没有引起重视,他有可能会假装生病。如果假装生病还是不灵,当然就会用生命来威胁。其实不光是孩子,在溺爱中长大的成人对待外人也是这样。因此在本案例中,孩子说出要自杀的话,只是在试探周围人对他的爱和关心。

    其实,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在七八岁之后有一段短时间的类似经历,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每年都能经历一两次这样的环境,并且在这段时间他人能真正爱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对孩子就是有利的。不必害怕孩子说自杀这样的话,也不必害怕孩子自我伤害,比如用头撞墙或者打自己这样的行为。

    如果孩子以伤害自己来威胁成人,说明成人的行为让孩子觉得自己过于重要。当孩子出现自残行为时,成人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平时把可能伤人的剪刀、刀子之类物品放好,对其他正常的家庭用品,不必进行过度的安全处理。在孩子做出威胁行为时,成人最好面部没有表情,平静地看着孩子,告诉他,等做完了这件事再来解决问题。

    在孩子出现自残行为时,一定要在事态平静下来后,跟孩子进行深入的谈话,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帮助他解决困难,从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本案例中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临时出现了一种情绪造成的。孩子以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这并不是人格心理的缺陷,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过一段时间,当孩子适应了环境,了解了亲戚与妈妈的区别后,这种忧伤的状态就会过去。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忧伤的时候向大人表达,不要以夸奖的形式将孩子抬高到不能承受的程度,使孩子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背着家长以其他的方式展现出来。

    90.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

    儿子还有半个月就将开始小学生涯。面对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我对在儿子身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感到十分着急和困惑。

    儿子要上的是实行小班化教育的小学,一个班不超过30个孩子,这也是我选择这所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儿子很顽皮,幼儿园老师一直评价他精力太旺盛了。从小,他的运动能力一直不错,最初的坐、站、走、跑、跳,他都要比正常的时间提前一些。后来在幼儿园里,无论是拍球还是跳绳、呼啦圈,尽管我们从来不在家训练他,他总是能最快学会而且做得最好。但是他在学习上表现一般,尤其是一些需要强记的地方总是记不住。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根本没有仔细听。中班的时候,他学过一段时间围棋,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上课的时候精力一点都不集中。近期学游泳时也是这样,他不听老师讲,光顾着自己玩去了。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这让我感到十分着急。

    另外,孩子十分顽皮和机灵。我发现他平时有些喜欢投机取巧,和别人比赛时如果比不过,就想做些小动作来取胜。学习的时候也是,有些浮躁,非常不踏实。

    对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不踏实的问题,该如何慢慢引导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人一出生,就像一颗种子一样,蕴含着将来能够长成大树的所有因素。但种子本身还不是一棵树,如果想让种子长成一棵树,还需要人的帮助和自然的条件。其实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人类所具有的全部能力,但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影响,决定了有些人会使用这方面的能力,有些人则会使用那方面的能力。被使用的能力将得到成长和发展,不被使用的能力就会被慢慢地删除。

    孩子出生后,我们首先得设想孩子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孩子从6岁开始,要在学校度过将近20年的学习生涯,其中大部分都是使用智力的过程。在6岁之前,孩子会准备和发展自己所擅长的能力,而人格方面的其他因素会形成人的精神部分。所以,成人在孩子6岁以前,必须精心地为孩子准备未来可能使用的能力范围。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非常爱好大的运动,并在这方面有天赋,就可以为他准备可以进行各种大运动的环境。

    但是,如果孩子在6岁之前一直只做这个领域的活动,而很少接触到语言、逻辑、艺术等智力性的活动,那么到6岁之后,就不会对那些蚂蚁一样的文字、数字符号及大脑工作、小肢体活动感兴趣。如果想让孩子对这些事情产生兴趣,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由于孩子在大肢体领域里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愉悦,但在小肢体领域里经常有挫败感。孩子无法克服这种挫败感,就会拼命将自己留在能够展示能力的领域,拒绝做不好的领域。因此,在孩子6岁之前,一定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完善的环境,引领孩子去尝试文化、艺术、运动等种种领域,使孩子不会拒绝在这些领域中的实践。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顺利地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实际上,学前教育并不是从5岁才开始,也并非从2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和阅读,而是一个非常科学和复杂的过程。家长要经过学习来了解这一过程,才能够正确地帮助孩子成长。看案例中的情况,孩子不见得是精力不集中,只是发展出现了缺陷,需要弥补。可以让孩子边上学边弥补这些缺陷,但方法一定要对,否则会适得其反,使孩子更加讨厌学习。

    如果怀疑孩子有注意力方面的障碍,家长就要立刻带孩子去儿童精神科或者儿童发展中心这样的机构去检查。如果是器质性的病变,就要及早治疗;如果不是,排除了疾病的可能性,就可以确定为教育造成的问题,需要找儿童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缺陷弥补训练。家长千万不能靠自己的想象,对孩子进行胡乱训练。认为孩子多动,就让孩子坐在一个地方不让动,或送孩子去参加培训班,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认为孩子胆小,就把孩子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锻炼胆量;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每时每刻提醒孩子要集中注意力。这些方法都会加重孩子的不良状态。

    关于孩子投机取巧和不踏实的问题,任何一个孩子在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这种状态。他会尝试用自己的心智与成人进行较量。例如,有些孩子会从4岁开始撒谎,一直到10岁。孩子会不停地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这正是我们成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很好地教育孩子不再投机取巧,培养孩子踏实真诚的品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