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梦里花-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慈禧太后的名字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后期,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在晚清的政坛中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为了自己的利益,她给晚清带来了太多的灾难。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是历史推动了慈禧太后的脚步,还是慈禧太后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无可否认的是,慈禧太后的名字,是和整个清朝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谁写就的历史,慈禧都是上面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法被抹去。

    关联人物: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恭亲王奕、慈安、珍妃等。

    ◆接触政治

    慈禧太后若早生几十年,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大抵能在盛世中一帆风顺,儿孙绕膝地过完一生。然而偏偏成长在最乱的时期,这短暂的一生也就被涂抹上了不幸福的色彩。

    她专权弄爵,视人命如草芥,唯有在自己的利益面前,才显得专注而慎重。这样的女人,注定不会被很多人喜欢,也不会被很多人明白。她晚年回忆生活的时候,也许也有过后悔,有过反思,会想起年幼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也许她也只是想做一个躲在男人背后的女人,也埋怨过命运,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

    然而,历史早就被写就了。她一生的传奇,或许早已经在那个选秀时抬头的瞬间被注定了。

    清朝时期,皇宫每隔三年就会从八旗女子中挑选出一批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女子,这些女子或成为嫔妃留在宫中,或被指婚给宗室王公大臣子弟。选秀分为初选和复选,通过初选的女子,会被记下名字,在指定的日子参加复选。只有通过复选,才能进入宫中,或者被指婚给皇子、亲王、郡王等宗室子弟。选秀对于女人来说,并不公平。很多在初选中被淘汰下来的女子,回到家中后重新议亲时也会遇到种种的阻碍,而那些被选上的,也并不一定是幸运的,谁也不知道,在路的尽头等待着你的是什么,也许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王公,也许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更多的则是漫长无止境的寂寞岁月。

    咸丰帝初登基,后宫乏人,为了填充后宫在咸丰元年举行了选秀。慈禧姓那拉氏,在载淳继位后,才被尊为慈禧太后。那拉氏,也就是叶赫那拉氏,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曾和叶赫那拉的祖先叶赫部结下了不小的仇怨,因此两姓之间,总是充满了一股火药味。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将不会被挑选到后宫之中。正因为叶赫那拉和皇室之间有着这样的渊源,才有了后来史学家对慈禧真实身份的怀疑。

    从慈禧现在留存下来的照片看,有人指出慈禧是小脚,也就是说,慈禧应该是汉人的女子。因为在清朝时,几乎所有汉族的女人从小要裹脚,到成年的时候,脚都非常小,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三寸金莲”。而满族姑娘,因为风气的原因,就全部是天足,所以脚也比较大。因而有人从慈禧的照片中得出了慈禧是汉人的结论。但是,这一说法,基本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清朝时期,无论是选秀还是其他方面,都十分注重祖上留下的规矩和传统。

    从清朝入关以来,就有“汉不选妃”“满不点元”的传统,也就是说,汉人的女子不能被选为妃子,而科举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却只能在汉族人中选出。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对汉人的女子不甚喜欢,甚至在顺治初期,还在宫里大门上写过“有以缠足妇女进宫者斩”,也就是说,不允许汉人的女子进入宫廷。到了清朝晚期,汉人女子虽然可以进入宫廷,但是“汉不选妃”的规定,还是存在的。如果慈禧是汉族人,那么她就不可能通过选秀而进入宫中。因此,也就可以肯定,慈禧的身份是在旗的。

    慈禧那拉氏的出身并不高。关于她的出身,民间有着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说法,在恽毓鼎所撰写的《崇陵传信录》中,对于慈禧的出身做了这样的记载:孝钦(也就是慈禧太后)父任江南副将,卒于官,姊妹归丧,贫甚,几不能办装。舟过清江浦,时吴勤惠公棠宰清江,适有故人官副将者,丧舟亦舣河畔,棠致赙三百两,将命者误送孝钦舟。复命,棠怒,欲返璧。一幕客曰:安知非贵人?

    “闻舟中为满洲闺秀,入京选秀女,姑结好焉,于公或有利。”棠从之,且登舟行吊。孝钦感之甚,以名刺置奁具中,语妹曰:“吾姐妹他日若得志,无忘此令也。”

    根据这个记载,慈禧的父亲时任江南的副官,在任上逝世后,慈禧姐妹两个扶棺回乡。当时的慈禧家中十分贫寒,父亲没有给两个女儿留下银两。慈禧姐妹在路上时,身上的钱几乎用尽。到了清江的码头,当时吴棠是清江的县令,恰逢吴棠有个故交逝世,也将丧舟停在河边。于是吴棠命令手下去给故交送银两,手下的人弄错了,将银两送到了慈禧所在的船上。一开始吴棠十分愤怒,要将银两要回。但是当时吴棠的一个幕僚对吴棠说:“船上坐着的是满洲的秀女,进京去参加选秀,你怎么知道这个姑娘以后不会富贵?与她结交说不定对你有好处。”吴棠听从了幕僚的建议,并且还去慈禧的船上行吊。慈禧非常感动,将吴棠的名片随身携带。到了京中之后,两姐妹果然变得富贵,在慈禧掌握大权之后,对吴棠一路提拔,让他官至总督。这个说法在民间十分流行,各种版本都被描述得有声有色。在影视剧中也有对这个版本的描述。但是,正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根据《清史稿》记载: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这个记载更得史家的认可。慈禧的父亲惠徵,一直做着不大不小的官,在慈禧选秀之前,一直在山西做官,后来按照规定,满籍道员的女儿,需参加选秀,于是惠徵才带着全家回到了京城。

    当年还是少女的那拉氏,在选秀时因为她“方额广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樱口又适其鼻”,很快被年轻的咸丰帝选中,封为兰贵人,进入了后宫。那个时候的那拉氏,并没有预料到自己之后的人生会如此与众不同,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将和整个清朝一起浮沉。

    在很多民间的演义和后来的影视作品中,一直称慈禧为兰儿或者玉兰,这大概也和她入宫时候被封为“兰贵人”有关系。当时的官方玉牒中,并没有关于那拉氏的名字记载,但是根据慈禧的后人回忆,那拉氏在家中被称为“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棵白杏树,由此,慈禧的爷爷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杏贞”,小名“杏儿”,而将那拉氏封为兰贵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咸丰帝对玉兰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咸丰帝在当皇子时,仅有一位侍妾,这位侍妾后来在咸丰帝登基后封为了云嫔。在当时选秀结束后,咸丰帝下过一道谕旨:“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云嫔于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于五月初九进内。”除了云嫔,其余的都是通过选秀而进宫的。与云嫔同一天入宫的贞嫔,刚入宫就由贞嫔晋升为贞贵妃,一个月后被立为皇后;在咸丰帝驾崩后,与慈禧太后两宫并尊,成为垂帘听政的东太后。

    贞嫔入宫一个月就被封为皇后,她的经历在整个清朝十分少见。这位经历传奇的女人,在所有记载中都看得出是一个忠厚又循规蹈矩的女人,性格温和,能与人和谐相处。

    和兰贵人同一天入宫的丽贵人,容貌美艳,性格活泼,有一段时间很受咸丰帝的喜爱,也因为和那拉氏的性格一样,是比较好强的女人,和那拉氏总是有很大的矛盾。在咸丰帝驾崩之后,慈禧掌权,这位丽贵人也就香消玉殒了。

    清朝的后妃制度规定,在同一时期,后宫中只允许有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两位贵妃,四个妃子,六位嫔,这些级别的妃子都是有定数的,而其他地位较低的诸如贵人、常在等,则没有数量规定。又根据清宫内务府的档案记载,当时宫中有称号的妃嫔就十个人。当时身为兰贵人的那拉氏,除却皇后,只有一个云嫔地位比她高。

    在后宫中生存的女子,没有家族的支持,是很难爬到很高的位置的。可是那拉氏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她的父亲,只不过是京城一个八品的官,那么那拉氏能在宫中获得咸丰帝的喜爱,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地成为皇宫中最尊贵的女人,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容貌。对于那拉氏的容貌,除了选秀时期的“方额广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樱口又适其鼻”,似乎并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从一些侧面,我们可以窥到那拉氏是十分美丽的。那拉氏对于自己的容貌是十分自信的,她曾自己形容过“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也就是说,当时宫中的人,都认可那拉氏的容貌,并且对她的容貌感到嫉妒。

    在那拉氏年老之时,曾让一位美国女画家进宫为她作画,这位女画家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而且其性情佳丽娇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而当时的慈禧太后那拉氏,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可见她年轻时长得十分好看,又十分注意保养,所以才会被误以为是四十岁的人。清代末期,已经有照相技术传入中国,已经成为慈禧太后的那拉氏有很多照片流传下来,虽然都是年老时候的照片,却仍能依稀在那些泛黄的照片里看出年轻时候的美丽动人。

    然而,皇宫有佳丽三千人,几乎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容貌,那拉氏想要在这争奇斗艳的后宫中生存,仅靠容貌是不够的。那拉氏深得咸丰帝喜爱的原因,也许还跟她能够作画赋诗,和咸丰帝志趣相投有关。她从小喜欢读书作画,也学过一些汉文,虽然水平没有风流儒雅的咸丰帝高,但是能够和咸丰帝进行探讨,较之那些一窍不通的宫妃,足以让咸丰帝对她刮目相看了。而且她聪慧机敏,很多不会的东西,在咸丰的点拨下,很快就会学会,因而咸丰帝和她相处起来十分轻松愉快。

    除此之外,想要在后宫中站稳脚跟,还需要足够的心机。后宫是皇帝的乐园,却并非后妃的乐土,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女人生存的地方,女人们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而拼杀,一不留神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斗争中的牺牲品。无论多么善良的女人,一旦进入后宫,就必须学会勾心斗角,就算不是为了去争取什么,也要防止自己在别的女人的斗争中成为牺牲品。因而想要在后宫中生存下去,没有足够的心机是万万不能的。

    那拉氏靠着自己的容貌、心机和才华在后宫中度过了最初的几年。

    那拉氏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若是没有子嗣,在宫中的生存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史书上记载,那拉氏的身体,月经不调气血不通,并不适合怀孕,那拉氏对自己的身体十分了解,这样的身体若是想要怀孕,必须经过长期有效的调理。

    在怀孕生子这一点上,是那拉氏和命运抗争的巨大成果。

    兰贵人进宫后的两年多时间,一直受咸丰帝的恩宠,但是没有子嗣却是她心头最大的担忧。那拉氏从少女时代开始,就有一种病,每到经期,就会“腰腹胀痛,胸满呕逆”,入宫两年后,这样的症状仍然没有改变。

    那拉氏想要找个御医来帮助自己调理身体。但是当时那拉氏的身份地位较低,在宫中并没有资格直接传太医看病,必须得先通报皇后,由皇后宣召。那拉氏一直是个心高气傲、自尊心很强的女人,对于身体有疾病这件事,她羞于让任何人知道。

    于是那拉氏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在某次侍寝时,她趁着咸丰帝心情愉悦,以胃疼为由,让咸丰帝请御医给她看治。趁着这个机会,那拉氏让御医开出了调理经期的药方。在服用了几个月之后,那拉氏的身体开始逐渐转好,困扰多年的月经不调的症状也消失了。

    经过调理后的身体终于让那拉氏怀上了身孕。怀孕后的那拉氏成了整个皇宫关注的焦点。当时的咸丰帝已经二十六岁,后宫中却没有一个人为他生儿子。于是对于那拉氏有了身孕的消息,咸丰感到十分高兴,在那拉氏怀孕后不久就将她册封为懿嫔,若是懿嫔能够生下儿子,那么这将会是咸丰帝的长子,也会使那拉氏在宫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在咸丰五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在宫里所有人的关注中,那拉氏生下了咸丰帝的第一个孩子载淳(也是咸丰帝唯一一个孩子)。虽然是那拉氏的第一次分娩,却十分顺利,母子平安。《清皇室四谱》载:“(那拉氏)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懿妃的那拉氏,在生下皇子之后,在同一年又被晋升为懿贵妃。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那拉氏连升三级,在后宫中也实属罕见,可见那拉氏有着不同常人的天赋。

    尽管那拉氏所生的这个皇子后来当上了皇帝,但是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留给后人的印象完全没有他的母亲多。那拉氏凭借这个孩子成为后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子嗣为那拉氏带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地位,还有家族的荣耀。咸丰帝在那拉氏生出儿子后,将那拉氏的娘家由原来的下五旗抬到了更为尊贵的“上三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正式创立的,分为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属于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帅,地位比下五旗更高。慈禧在生了载淳后,由镶蓝旗被抬到镶黄旗,也就是从下五旗被抬到了上三旗,地位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咸丰帝还命内务府赏了一座官房给那拉氏的母家,共计六十二间房子。

    这一切,都是那拉氏不甘心随波逐流、接受命运的捉弄,而与命运抗争的结果。

    她深知,一个普通的女人,没有家族的支撑,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那拉氏儿子的出生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但是她自己的出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历史上也并没有具体的记载,因为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在一个普通家族的普通的女婴,在几十年后竟会成为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但可以知道的是,那拉氏从小就表现出了和一般传统女性不同的方面。她对女工针线不甚注意,平时只读书、写字,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天赋,闲暇时候与父亲谈论,父亲尚被她难倒,足可见在这方面禀赋过人。

    但是对女人来说,这种禀赋是幸或不幸,是很难说清的。

    似乎是命运的刻意安排,如若咸丰帝是个励精图治心系天下的皇帝,那么那拉氏也只能是后宫中一个平凡的女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咸丰帝被后人戏称为“四无”皇帝——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在国家大事上,咸丰帝并不上心,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注定了他不能够很好地治理这个国家。咸丰帝登基时二十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因而在最初登基时,面对每天都要批阅的大量奏章,他很是无奈,他甚至怀疑,这样大量的工作,他的先祖们是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那批阅奏章的任务,在他看来,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苦刑。因而也不难想见,在发现那拉氏的才能时,他是如何的雀跃。最开始的时候,咸丰帝只是让那拉氏帮着读奏折,到后来,渐渐也让那拉氏代笔写一些朱批。

    那拉氏阅奏章十分有条理,先将不同类型的奏章分门别类,这样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总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她批阅奏章,往往并不需要许多时间。这段期间的那拉氏,与其说是干预政事,不如说是在学习政事。在批阅奏章的过程中,对于朝政的把握,对于机密事件的了解,都膨胀了她的政治野心,那些在后宫生存中学会的勾心斗角的生存手段,也被她逐渐渗透到朝廷的斗争中去。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都认为“后宫不得干政”,那拉氏帮助咸丰帝批阅奏章一事,在男权的社会中是对男性主权的一种挑战,引起了众多大臣的不满。并且,在批阅奏折一事上,那拉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咸丰帝的决策。在清朝社会,男权向来是不容许女性来侵犯的,来自男性主体的反对,是那拉氏在走向权力巅峰路上的巨大的障碍。同时,把握着朝政的那拉氏,也成了当时朝中很多重要大臣的挡路石,那拉氏想要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比对手更为机智更为狡猾。

    那拉氏在为自己的政治野心,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大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后,在乾隆统治后期,就已经渐渐显示出衰败的迹象。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人并不知道,一直被他们所看不起的西方,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时代,发展的步伐之快,将还在坚持农耕文明的中国远远抛在了身后。道光帝时,就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为列强进入中国打开了一道门。

    咸丰帝继位时,正是二十岁的年纪。血气方刚的咸丰帝在初登基时,带着一腔雄心壮志,想到道光帝时留下的耻辱,他感到非常痛心,因此也想要有一番作为,振兴国政。在登基时他就提出了要拒绝侵略者任何和约的要求。

    但是那时候的清朝,内有四起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地区,洪秀全在南京称帝,北方有捻军活跃,不停地打击清兵,大江南北硝烟四起;外有夷人进犯,西方列强对大清虎视眈眈。咸丰帝自从一登基,就处于清朝政治的动荡之中。在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时,没有力挽狂澜能力的咸丰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朝走向一条他不愿见到的路。

    于是他放弃了曾经想励精图治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宏愿,转而沉迷于女色来排解自己的烦恼。咸丰帝原本身体就孱弱,而后又被酒色渐渐掏空了身体,在治国上愈发力不从心。

    咸丰八年,英法联军向北京逼近。七月,天津沦陷,整个清政府陷入了恐慌之中。本就胆小的咸丰帝,眼看侵略者即将兵临城下,遂听取了大臣的建议,以“巡行木兰”为由,想要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去避难。这一想法遭到了大部分大臣的反对,一个国家的帝王的出逃,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深深的屈辱。

    很多大臣反对的原因,还因为清代历史上并没有皇帝逃离京城的先例,北京城有坚固的城墙和严谨的守卫,如果北京城都被攻陷,那么离整个清朝沦陷也不远了。那拉氏也对咸丰进行了劝阻,在她看来,皇上作为朝廷的主心骨,在京城可以震慑一切,若皇上都离开,那么朝廷无主,恐怕清政府很快会被夷人践踏。

    可是当通州传来了和谈失败的消息,京郊的八里桥之战以清兵的失败告终,京城的东边防线彻底瓦解时,咸丰帝逃跑的决心终于坚定。咸丰十年的八月,咸丰帝在圆明园召见了几位亲王和军机大臣,随后带着嫔妃逃到了承德,将京城的烂摊子丢给恭亲王奕。

    咸丰帝带着妃嫔仓皇出逃,一路上因为计划的仓促而十分狼狈。他的软弱无能,在此时显露无遗。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人,在面对外夷侵犯时,没有选择迎难而上,而是将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不难想见,在这样的帝王统治下,清朝会一步步走向衰败。

    此时的承德,正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之时,不过当时随着咸丰帝出逃的人,都背负着深深的屈辱,面对如此美景也无心欣赏了。

    在热河的咸丰帝,身体每况愈下,对国事越发觉得心灰意冷,于是变本加厉地沉迷于女色,不仅如此,还嗜酒如命。根据清人笔记记载,咸丰帝每次醉酒后都会盛怒。原本身体差,加之坏脾气对身体的影响,咸丰帝渐渐出现咳血的状况,这对那拉氏来说是一个机会,那拉氏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生活状态加上这样的身体,咸丰帝的生命并不会维持更多的时间,只是缺少一根导火线。

    导火线很快就到来了,在咸丰十一年的五月,咸丰帝开始筹备“万寿”之庆,“万寿”之庆筹备得十分热闹,但就在这个时候,咸丰帝病倒了,像一场等待已久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的时候很美,开过之后就凋零了。

    这一场病延续了很久。直到七月,开始有所转机,但是并没有维持多久,到十一月间,咸丰帝病入膏肓,弥留人间。

    病中的他对未来权力的归属有着自己的担忧,当时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还小,那拉氏也只有不到三十的年纪,咸丰帝担心在不久的将来,权力会落在那拉氏的手中,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他想过要效仿汉武帝将那拉氏除去,以保证王权不会旁落到外姓人的手中。

    汉武帝时期的钩弋夫人赵氏,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年幼的儿子,汉武帝弥留之际,刘弗陵不过五六岁的年纪,但是聪慧灵敏,是当时汉武帝心中的继位人选。汉武帝有心立刘弗陵为太子,却因为子稚母少,害怕将来钩弋夫人会乱了朝纲,犹豫不决。后来,汉武帝寻了个错处,将钩弋夫人处死。在弥留之际终于将太子之位留给了刘弗陵,随后刘弗陵以八岁的稚龄登上了皇位。

    弥留之际的咸丰帝,也起了这样的念头。在他心目中,对朝政已经了解的那拉氏,必定会引起皇权问题上不必要的麻烦。此时的热河行宫,对于那拉氏来说,危机四伏。一方面咸丰帝心里有“去母留子”的念头,另一方面有外臣对权力的归属虎视眈眈。因此这一段时间,那拉氏可谓活得十分小心翼翼,害怕自己一步走错,就被咸丰帝以“莫须有”的罪名除去。英国蒲兰德在他的《慈禧外传》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先是,怡亲王等见慈禧为皇上所亲信……遂日夜谗于上,云:“慈禧与侍卫荣禄阴怀诡计。”其意欲废慈禧,或贬之冷宫。

    那拉氏被咸丰帝信任,在无形中也为自己树立了很多的敌人。

    尽管那拉氏为皇帝和诸多大臣所不容,然而,经过步步为营的谋划,她终于看到了野心得以实现的曙光。

    咸丰帝二十岁登基,在位十一年,是大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在他之后登基的皇帝,都是当了傀儡皇帝。纵观咸丰帝一生,他奢侈无度,纵情声色,朝政十分腐败,致使清朝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他在位期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整个清朝面临亡国的危机;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起义如火如荼之际,又遭遇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他依靠湘军,抑制住了太平天国起义进一步的扩张。对英法联军,咸丰也派兵抵抗了,但是缺乏精力,最后失败,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告终。

    他也为清朝付出过自己的努力,只不过力不从心,就从此走上了逃避堕落的道路。驾崩后,他被安葬在定陵,享年三十一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此时的那拉氏想要走向权力的巅峰,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这是一场不同利益阵营之间的博弈,于是在这条充满血腥的夺权之路上,不得不提到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帝的弟弟。咸丰帝的母亲孝全贵妃驾崩后,咸丰帝就被交给静皇贵妃抚养,静皇贵妃也就是奕的母亲,所以从小奕和咸丰帝生活在一起,感情十分深厚。道光皇帝死时,下旨封奕为亲王。咸丰帝登基后,封奕为恭亲王,这个“恭”字,寄予了“兄友弟恭”的美好意愿在里面。

    奕原本是道光皇帝心目中皇位的继承人,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天赋比咸丰帝要高出许多。在咸丰帝出逃之际,奕负责北京城内的大小事宜,除此之外,咸丰帝还将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的事宜也交给了奕。另外,咸丰帝根据奕的请求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奕代理衙门的总领事,从此在政治上迅速崛起。在与外国人接触的过程中,奕结识了许多洋人,受其影响,开始涉足洋务,成了近代中国洋务集团的领袖。

    可以说,整个晚清的政局中,奕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那拉氏夺权的路上,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女人的野心

    咸丰帝死前,将权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年幼的皇帝和那拉氏以及皇后的手中,一部分在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手中。咸丰帝的这一将权力分散开来的做法可谓用心良苦。不仅可以避免权力落在那拉氏和皇后手中,也或多或少避免了像清初康熙时期鳌拜专权的现象出现。

    这是那拉氏等待的一个好时机。后宫中的女人,如果不想在勾心斗角中走向生命的尽头,那么最好的归宿是生一个孩子,等待出头之日。那些没有孩子的后妃,在咸丰帝死后,都只能在宫中的角落里,在难以避免的寂寞中,走向死亡。那拉氏成功地躲避了这一悲惨的结局,并且终于等来了咸丰帝驾崩的这一天。咸丰帝死了,那拉氏的儿子是唯一的继承人,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也就渐渐明朗了起来。她自始至终都明白自己的目标。

    咸丰帝驾崩后,载淳继位。将咸丰帝的皇后钮钴禄氏尊为慈安太后,时人称之为“东太后”,将生母那拉氏尊为慈禧太后,时人称为“西太后”。

    成为太后的那拉氏明白,作为辅国大臣存在的八大臣是权力路上最大的阻碍。在这场与八大臣旗鼓相当的竞争中,若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那么就必须要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力量。这个时候,慈禧将目标锁定到了恭亲王奕的身上。

    恭亲王奕有卓越的政治才华,却苦于没有更好的平台,在咸丰帝时期,他处处被压制。载淳登基后,他不愿意处于在朝廷上处处受八大臣制衡的局面中,他才刚过而立,在权力的路上还想走更远的路,于是在利益的追求上与慈禧的谋划一拍即合。

    咸丰帝刚死后的热河,正处在肃顺等人的严密监控之中,慈禧想要和恭亲王密谋,却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慈禧从来不是那种会向命运屈服的人,没有机会,也要努力创造出机会。在慈禧和恭亲王双方的努力下,这两个晚清帝国最重要的首脑人物终于找到了机会,秘密在热河行宫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见面。

    一场野心的战争在拉开序幕,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权力的欲望面前没有和局。

    朝廷上的战争,面对更大的欲望的驱使,比后宫中的斗争更加耗费心力。在与八大臣阵营唇枪舌剑的日子,慈禧常常在朔风凛冽的日子里汗湿内裳,情绪难以稳定。而八大臣面对的虽然是女人,却从不留情面,常把两宫太后气得眼泪直流,把小皇帝吓得尿了裤子。甚至有时候不等太后和皇帝的宣召就径自进入皇宫,与太后吵架。

    但无论在多么紧要的关头,慈禧在权力的路上都是深思熟虑的,因而当时人们称慈禧为“聪慧机敏”,是对她的性格的高度概括。慈禧从小就担得起“聪慧机敏”这四个字,在接触和学习了更多的东西之后,更将这“聪慧机敏”发挥到了极致。

    身在热河的慈禧,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渐渐明白过来,热河处在八大臣的严密控制之下,自己空有一身的才智也无处发挥,回到北京这个更广阔的政治舞台迫在眉睫。在一番严密的计划之后,慈禧和慈安太后连同年幼的皇帝一起,从热河出发回到北京。

    在这样的关头,慈禧的聪敏再次令人折服。回到北京的两宫太后,先不着急回宫,在北京的德胜门处,同前来迎驾的恭亲王见面,公开向民众控诉了八大臣在热河时对孤儿寡母的欺凌,在恭亲王的煽动下,两宫太后很快获得了舆论的支持,将八大臣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在哪个时代,舆论都是不容忽视的致命武器,掌握了这门武器,无疑是一个赢得战争的莫大助力。

    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慈禧充分借助了舆论的力量。在历史上,“垂帘听政”和“后宫干政”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慈禧想要成功地手握权力,那么必须要制造一个能被大家所认可的理由。在慈禧的授意下,文武大臣分别上了两道奏折,希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由恭亲王辅政。由此,得到了文武大臣支持的慈禧,在这场和八大臣的斗争中,大获全胜,迈出了权力路上成功的一步。在战争中失败的八大臣,逃脱不了被抄家和革职的命运,这个时候慈禧更感庆幸,若失败的是自己,大概也只能等到这样一个结局。

    然而权力的路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走。

    清代自嘉庆、道光以来,政治越来越腐败,内忧外患也与日俱增,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瞬息万变的清朝,慈禧面对的压力远比想象中的要大。虽然之前帮助咸丰帝批阅奏章时已经接触过政治,对朝中的大事也有了解,但是直到亲手接管了这个国家,才深刻体会到了日理万机的艰辛。那个时候,慈禧似乎能够了解到咸丰帝生前的逃避心理。但是,慈禧和咸丰帝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面对危机的时候选择了迎难而上。

    清朝的政治腐败,绝对不是一天完成的,想要根除这样的腐败,也绝对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长久有力的整饬。

    掌握了权力,也就背负了这个国家的生死荣辱。

    这个时候的慈禧,才仅仅二十七岁,毕竟还太年轻,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因此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仰仗经验更丰富、对国家更了解的恭亲王。需要靠他来取得文武百官的支持,打通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路径。或许在之前,慈禧对于权力的渴望,只是一种臆想,权力像是漂浮在空中的海市蜃楼,虽然渴望,但是遥不可及。但是在发动政变之后,权力真正掌握在手里,她才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由权力带来的巨大的满足感。

    慈禧太后想要力挽狂澜,拯救千疮百孔的清朝于水深火热之中,首先她想到的是改革,将存在无数弊端的体制进行改革。同时,慈禧将与太平天国对战的前线的权力大部分交给曾国藩,并且开始重用左宗棠、李鸿章等汉臣。

    后来的事实证明,慈禧的这一决策是正确无比的。在和太平天国的对战中,曾国藩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慈禧对这些汉臣进行了封赏,而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却是议政王奕。奕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肯定,在当时一度甚至形成了“只知有恭亲王,不知有大清朝”的局面,虽然这一说法略带夸张,但是足可以看出奕当时在朝中的声望与地位。

    光芒四射的奕让慈禧感到了不安。一个对于权力有足够占有欲的女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光芒被掩盖,那种权力被分享的感觉,令慈禧难以忍受,她无法坐视奕的力量日益变大。所以,慈禧开始对在政变中居功甚伟的议政王奕进行了罢黜。

    她在等待一个发难的机会。只要机会到来,甚至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就能将奕的权力剥夺。为了向奕发难,慈禧甚至亲自用汉文写了手谕,可见其心情之迫切。慈禧借助他人之手,对奕的罪行进行了陈述,于是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奕被慈禧革去了一切职务,只剩一个皇子的身份。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当初慈禧与奕关系密切时,一日之内封了议政王多项职位,并且赏赐了恭亲王的母亲和子女,君臣之间的关系一度成为佳话。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奕就成了慈禧的眼中钉,欲将他置于死地,可见权力已经使得慈禧变得越来越冷漠无情,那些原本就不多的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与权力相处的过程中被磨灭干净了。在权力的路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

    慈禧对于恭亲王奕的“欲加之罪”,令满朝哗然。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盟友,竟然这么快就反目成仇。恭亲王在身处光芒的中心时,被人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引起了人们的注目。舆论仍然是站在口碑甚好的恭亲王这一边,慈禧感受到了来自舆论的莫大压力,舆论虽大,却没有把慈禧压垮,她仍然坚持自己在权力路上的独尊地位。

    仅凭借一纸奏章,慈禧就和多年的盟友撕破脸,从此,清朝的大权就牢牢掌握在这个女人的手里了。

    ◆无冕女皇

    权力是一条不归路,走上权力之路的慈禧,很难再从那条欲望的道路上走下来。此后的几十年,掌握着最高统治权的慈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清的命运走向,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任何时刻,慈禧做的任何决定,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大清朝的最高统治地位。在垂帘听政不久后,在恭亲王奕的奏请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后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又开始在大清朝兴起洋务运动,这些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举措,实际都是从她自身利益出发的。

    支持洋务运动,使慈禧知道,在西方列强的炮轰下,自己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必须要振兴中国,才能更好地统治中国。若不及时兴洋务,就会被洋人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就会受到洋人极大的牵制。而后来在面对洋务派的改革动摇到她的权力时,慈禧就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制止。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的一大遗憾。在面临巨大的动荡之时,慈禧没有拿出足够的远见来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没有看到工业文明的强大,没有顺应潮流来改造中国,没有努力使得中国加入现代文明的大潮,而仍旧闭关自守,将权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顽固地坚持一些老旧的东西,让整个中国止步于现代化的大门前。

    不仅在政治方面如此,在权力面前,连骨肉亲情都只能排在后面。

    小皇子载淳在出生后就交给乳母抚养,作为生母的慈禧,按照祖制,并不能随时见到皇子,并且,当时的慈禧在咸丰帝身边努力学习朝政,放在皇子身上的精力并不多。皇后钮钴禄氏,膝下没有子女,她常常以中宫皇后的身份关心皇子,因此皇后与皇子在一起的时间远比慈禧与皇子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得多,所以不难理解,在小皇子载淳的成长过程中,与皇后钮钴禄氏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慈禧的心里,一直想要把载淳培养成康熙帝那样成功的帝王,因此对他的功课要求十分严格。慈禧对载淳的严格要求,并没有使他充分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反而使他性格中形成了对母亲的反叛心理,对慈禧打从心里感到不满,母子俩渐行渐远。不能享受到天伦乐趣是慈禧的一大遗憾,那份望子成龙的强烈渴望,最终导致了母子失和,令人不胜唏嘘。

    也似乎就是一眨眼的工夫,这个曾经叛逆的小皇子,长成了一个少年。

    同治十二年,也就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十二年后,载淳大婚,这一年载淳十七岁。十七岁结婚在满族人中属于晚婚,一般的满人会在十三四岁时就大婚。十二年的垂帘听政,给慈禧带来了无限的满足和快感,使得她对权力留恋不已,一再推迟归政的时间。载淳的大婚意味着他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男人,也意味着,一直拖着不肯放权的慈禧,再也没有垂帘听政的借口,于是两宫太后在这一年撤帘归政,这一年,慈禧三十九岁。

    然而,载淳亲政总共不到两年时间。同治十三年,一场天花夺去了年轻的同治帝的生命。不到二十岁的同治帝,成了大清朝十一个皇帝中除了末代皇帝溥仪外最短命的一个皇帝,亲政时间也最短。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傍晚,悲哀的气氛笼罩了整个皇宫,在经历了三十多天的病痛折磨后,同治帝载淳带着满身疮痍,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来不及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个子嗣。

    在死亡面前,所有努力都显得如此苍白。

    没有子嗣的同治帝驾崩之后,谁来继承大统又是一个难题,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继承人的选择,会对权力的归属产生巨大的影响。慈禧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慈禧太后的努力下,年仅四岁的载湉继承了皇位。载湉是醇亲王之子,其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也就是说,继承皇位的是慈禧太后的嫡亲侄子。这个看起来陌生的皇位继承人,就是后来在宫中受尽屈辱的光绪皇帝。

    慈禧将年仅四岁的载湉扶上皇位,并不是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而是在所有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人中,载湉是最方便慈禧自己继续操纵权力的一个。载湉的年幼,给慈禧又一个垂帘听政的借口。对于载湉来说,被选中成为皇位继承人,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年幼的他并不能预料到,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已经留在宫外了。在紫禁城中的他并没有多少快乐的日子,他悲剧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载湉入宫之后,慈禧强行切断了载湉与亲生母亲之间的一切联系,完全不顾骨肉之情,将原先与载湉有关的一切人事都切断了联系。在切断这些联系之后,慈禧开始树立自己的威严,通过严格的教育来让载湉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同时,向载湉灌输传统孝道的观念,为了加强效果,慈禧吩咐当时的帝师翁同龢侧重关于孝道方面的培育。

    慈禧的目的不难看出,将载湉培育成一个傀儡皇帝,好让权力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载湉入宫之前,一直体弱多病,这个年纪的小孩,正是最需要关怀之时,然而关怀和温暖,慈禧都给不了他。慈禧并没有时间来考虑一个孩子的感情需要,也无法给予一个孩子该有的关怀,无论是对之前的载淳,还是对现在的载湉,慈禧都称不上一个好母亲,她给不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母爱”。她的严厉,她的威严,让载湉和她渐行渐远。

    这一段时期的生活,对载湉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一直处于压力和孤独之中,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由,也没有人为他开解,以至于从小心情抑郁,影响了之后几十年的精神状态。

    不受慈禧关注的载湉,连照顾起居的太监也时常怠慢他,在这样不受关注的环境中,他对帝师翁同龢有着深深的依赖。因为翁同龢时常为了维护载湉与太监理论,给载湉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翁同龢以一个保护者的形象出现,给载湉黑暗的生活带来了少有的光明。为了让师傅感到满意,载湉在学习上十分肯下功夫,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随着在宫中的时间增长,载湉也渐渐习惯了宫里的生活,就这样到了光绪七年。

    这一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太后崩逝,这在宫中又掀起了一阵舆论的浪潮。

    光绪七年初,慈禧忽然身染重病,久治不愈。于是召集天下名医进宫医治,这一病就是几个月。慈禧病重期间,无法理朝,将朝廷里一应大小事务都交给了慈安太后。慈禧的这一次重病,由慈安太后独自理朝,由于慈安当时身体颇为健康,所以后来宫里传出消息太后驾崩,人们一时都以为是久病的慈禧太后,却没想到是一向身体健康的慈安太后。这也就给慈安的病逝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

    人们纷纷猜测是慈禧为了独揽大权而陷害慈安。人们认为,慈禧在生病的这段期间,慈安掌握政权,致使慈禧大为不悦,因而起了杀心。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当时清人留下的笔记,认为咸丰帝在死前给慈安留下了遗诏,遗诏是用来制衡慈禧,遗诏上说若慈禧不能安分守己那么可以除掉她。可是老实又无争的慈安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慈禧,又将遗诏在慈禧面前烧毁,却不知这正让慈禧起了杀心。

    但是有更多的人反对这两个观点,认为慈安就是官方记载的那样,是暴病而死。因为慈安性格温和,和慈禧的刚强完全不同,两个人和风细雨地度过了二十多年,并没有出现过难以调解的矛盾,慈禧完全没有必要陷害。这样说来,慈禧毒害慈安的说法欠缺了足够的说服力。众说纷纭,但终究历史已如散尘,当时的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已经无从考证,只能在现存的历史资料里,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

    后宫中的女人,大多有自己的故事和传奇,慈安太后也不例外。慈安太后钮钴禄氏,出生在道光十七年,是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慈安太后于咸丰二年入宫,初入宫时被封为贞嫔,一个月内被升为贞贵妃,后又被立为皇后。咸丰帝驾崩之后,被载淳尊为皇太后。随后和慈禧太后在养心殿垂帘训政,时年二十五岁。世人提起慈安太后,都会觉得慈安过于忠厚老实,不关心政治也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不与慈禧争执。但是慈安并不是一个没有智慧的女性,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面对好色的咸丰帝,慈安能够保持十一年都得到咸丰帝的信任和喜爱,并且能和后宫中的女子和谐相处,连慈禧这样好强的人都和慈安相安无事地过了几十年。在政事上虽然慈安不是很用心,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张,仍要征询慈安的意见。

    从表面上看,慈安的死,并没有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还有一位西太后慈禧可以垂帘听政,但是事实上,慈安的死,给慈禧的专权铺了一条道路。在慈安生前,虽然她清心寡欲,在政治上没有很多的参与,但是慈安的存在,是对慈禧的一种牵绊,可以不让慈禧在权力之前得意忘形而有所顾忌。慈安的死,意味着朝廷的权力都到了慈禧一个人的手中,朝廷中唯慈禧独尊,真正的独揽大权,慈禧也就更加专制了起来。

    于是慈禧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冕女皇。为晚清政局的腥风血雨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人情味

    独揽大权的慈禧,对权力恋栈不已,按照祖训,太后垂帘一般到皇帝满十五岁,就撤帘把权力还给长大成人的皇帝。但是对权力迷恋不已的慈禧,和第一次垂帘时一样,以各种理由推拒,迟迟不将权力归给载湉。直到光绪十五年,这时候载湉已经十九岁,慈禧一拖再拖,终于拖不下去了,于是在光绪十五年的一月给载湉筹备了大婚。二月份给载湉举办了亲政大典,慈禧退居颐和园颐养。从小生活在慈禧威严下的光绪帝载湉,养成了懦弱没有主见的性格,于是朝廷内的大小事务,他还是得向慈禧请示。慈禧在颐和园,光绪帝在紫禁城,清朝形成了“一国两府”的局面。

    光绪帝载湉的婚姻,和同治帝一样悲剧,在慈禧的操控下,与一个利益阵营绑定在一起,使得这条婚姻之线牵着的两个人,都陷入了悲惨的命运之中。但是光绪帝比同治帝更悲剧的是,同治帝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在与慈禧的据理力争下,为自己的婚姻争得了自主权,但光绪帝不同,他从小被抱进皇宫,与亲生父母都断了联系,在慈禧的威势下从小性子就比较懦弱,于是在自己的婚姻上,完全没有自己做主的自由。

    在选了慈禧胞弟的女儿为皇后后,慈禧又做主将他他拉氏的一对姐妹册封为珍嫔和谨嫔。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比光绪帝年长三岁。且因从小成长的家庭原因,与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式女子有较远的差距,十分强势,又生得不甚好看,因此不被光绪帝所喜爱。光绪帝更为喜爱的是他他拉氏姐妹珍嫔和谨嫔,又尤爱珍嫔,长年和珍嫔待在一起。因为光绪帝的宠爱,珍嫔在宫中也有了自己的地位。但是,随即就招来了慈禧的不满,而天真倔强的珍嫔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如何的险境。

    光绪二十年,光绪帝刚要册封珍嫔和谨嫔为妃,却在册封前被拦了下来,被降为了贵人。理由是珍嫔“弄权”“卖爵”,有老宫女的回忆录里记载珍嫔的“弄权卖爵”并非是莫须有的罪名,这事情确有发生。但这件事并不是珍嫔一个人在犯错,在宫内,慈禧身边的得宠太监,甚至慈禧本人,都有着“弄权”的现象,珍嫔在皇宫这个大染缸一般的环境中待了这几年,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不足为怪的。慈禧对珍嫔和谨嫔进行了责罚,对珍嫔进行了杖责,又降了珍嫔和谨嫔的等级。

    在被责罚的一年后,在光绪帝的努力下,被降为贵人的两人又被晋升为“嫔”,接着又很快被晋升为“妃”。“弄权”这件事,似乎并没有给珍妃和光绪帝的感情带来多大的影响。

    慈禧的一生,一直被权力的欲望围绕,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怀着一种强烈的嫉妒心理的。珍嫔与光绪帝感情一日好过一日,又因为光绪帝长年冷落自己的皇后,让慈禧的心里有着一根很深的刺。这根刺一直让慈禧隐隐作痛,但是慈禧并没有着急把它拔出,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连根拔起。

    相比于后宫中的事,光绪二十年还有更值得被历史记载的事情发生。

    这一年七月,中日双方正式交战,爆发了晚清历史上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给清朝带来了重创。在主战还是主和这一问题上朝廷意见不一,守旧派认为应该和平处理,而改革派认为和平处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而在《马关条约》是否签订这一问题上,朝廷中的意见也不统一。光绪帝的主张是不签,他认为,割了台湾岛,那么天下的民心就都散了,这一主张受到了守旧派的一致反对,于是光绪帝前往颐和园请慈禧定夺。慈禧给出的答复是,让光绪帝自行裁夺。说来有点可笑,这是光绪帝亲政以来,第一次在这样的国家大事上得到主动权。几日后,满怀悲愤的光绪帝,在守旧派的坚持下,含着泪水签订了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又给了慈禧太后和整个大清朝重重的一击,人们似乎都明白过来,大清朝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在末路中的光绪帝想到了学习西方,让清朝的制度从腐败和残破中走出来。一直抑郁懦弱的光绪帝一反常态,开始进行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举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列了诸多改革的项目,却遭到了慈禧和守旧派一致反对。改革给慈禧的独裁带来了威胁,慈禧迅速发动了政变,给出了快速而又迅猛的反击,将光绪帝的老师,也是光绪帝的左臂右膀翁同龢革职,又收回了重要的人事权。

    翁同龢离开京城,让光绪帝的愤怒到达了顶点。

    光绪帝与生俱来的温柔和懦弱,在翁同龢离开之后瞬间变成了怒气。他从没有像这个时刻这样深切地明白,自己是一个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连自己的老师也无法保护。

    光绪帝于是将愤怒化为改革的动力,重用康有为、谭嗣同等新派大臣进行改革,然而著名的“戊戌变法”才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慈禧破坏了。在慈禧看来,光绪帝发动的改革,无疑是想夺权的一种表现。对于这个掌握了多年权力的女人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她展开了更加疯狂的报复。

    改革没有给清朝带来希望的曙光,反而令光绪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到了日本,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到了北海的孤岛瀛台,改革派四分五裂。光绪帝被囚禁在岛上,由慈禧的宠臣李莲英监管,岛的四周都是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逃走,没有问候,没有眷顾,和囚徒没有任何区别。

    从此以后,又回到了慈禧亲政的日子,光绪帝彻底变成了一个傀儡皇帝,失去了亲政的机会,慈禧又以“训政”的方式让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怒气未消的慈禧仍然没有就此放过光绪帝,回到紫禁城中的她,常常将被囚禁的光绪帝召进宫内,让他跪在一旁,加以训责。从清代人的笔记中可以看出,在戊戌变法的后期,慈禧心里感觉到了光绪帝对她权力的威胁,于是萌生了将光绪帝废除,新立一个皇帝的念头。这一想法一直都存在于慈禧的脑海里,直到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将这一想法提上了日程,她要在皇家的子弟里面挑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朝廷上传出了“皇帝病重”的消息,为废除光绪帝而做准备。然而慈禧想要挑选继承人的这一决定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否定,受挫的慈禧并没有因此放弃。慈禧很快想到了另一条路,为没有子嗣的光绪帝立嗣。这一说法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光绪帝一直体弱多病,年过三十仍然没有子嗣,为光绪帝立嗣这一说法,看起来很说得通。在皇室的近支中,经过慈禧的精挑细选,最后选定了端郡王的二儿子溥儁,这一年溥儁十四岁。

    光绪二十五年,慈禧不顾朝廷大臣的反对,强制立溥儁为大阿哥。溥儁就这样成了光绪帝的法定继承人。随即就被接入了皇宫,渐渐开始代替光绪帝处理一些朝政。但是溥儁的性格和同治帝、光绪帝相去甚远,这位十四岁的阿哥,性格顽劣,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也不甚重视,于是他整天和太监侍卫厮混在一起,没有一点贵族的气质。目中无人,没有长幼尊卑的概念,毫无教养。

    一次,溥儁在光绪帝的宫中大闹了一场,大闹之后被慈禧责罚。慈禧的责罚让溥儁的父亲怀恨在心,在义和团大闹期间,溥儁的父亲竟然闯入皇宫,意图谋杀光绪帝。慈禧知道后,深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同样渴望权欲的人杀掉。

    光绪二十五年前后,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严重。欧洲瓜分中国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欧洲各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无理的要求,并开始占据中国的国土(例如青岛)。外国人的侵占,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随着民愤的日益高涨,当时在山东一带成立了“义和团”。义和团举着“扶清灭洋”的口号起义,起初遭到清兵的镇压。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在义和团的积极排外下,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外国人一律杀无赦。外国人在中国的生存因为义和团运动而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义和团运动进入北京。在第一天就放火烧掉教堂和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事物。据统计,当天共有孝顺胡同亚斯立堂、双旗竿伦敦会、八面槽天主教东堂、灯市口公理会、东四五条西口的美国福音堂、交道口二条长老会、鼓楼西鸦儿胡同长老会、西直门内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胡同基督教堂、石驸马桥安立甘会、宣武门内天主教南堂共十一所教堂被烧毁,也有许多西洋商铺被烧毁,各国的驻华使馆也受到了威胁。

    各国人民在中国的生存十分艰难,大使馆的使者纷纷向清政府上书要求镇压义和团。

    慈禧原本也对义和团深恶痛绝,认为义和团对自己的权力构成了威胁,要求镇压义和团。但是到了六月十七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得到了虚假消息,以为八国联军是想让她归政给光绪,于是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转而支持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六月二十一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中国已经闭关自守了几千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发达的技术,因而在和洋人交战时,处处落于下风。激战了两个月,八月十四日,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过两天的激战,十五日攻占了各个城门。一日后,也就是十六日晚,联军全面占领北京城。

    北京城里烽烟四起,慈禧身着民服,退去首饰,带着皇帝和宫里的妃嫔乘着民车离开京城,逃往西安。这是慈禧第二次逃离京城,距离第一次和咸丰帝逃到热河,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逃跑前,在光绪帝被囚禁后就在冷宫中度过的珍妃,向慈禧进言,认为作为皇帝的光绪帝应该留在京城。这次进言触怒了慈禧,慈禧于是命令身边宦官将珍妃推入井中。珍妃进言这事情原本并不大,但是慈禧带着光绪帝一起逃跑的决心已经很明确,珍妃的这一进言,令慈禧太后想起了戊戌变法改革带来的怨恨,新仇旧恨都堆在了一起,就在逃跑之前赐死了珍妃。

    赐死珍妃,最痛苦的莫过于光绪帝,死者已经没有感知,痛苦只有活着的人才能体会。在逃亡的路上,光绪帝一直面如死灰,没有任何光彩,正如他的心一般,他最后的感情,已经在珍妃被推入井中的那一刻,消失了。

    慈禧将珍妃推入井中一事,说出来并不光彩。这是一桩谋杀,一个太后,谋杀皇帝的后妃,这样的事情难免遭到别人的诟病。后来慈禧因为时常要和洋人打交道,将这些事情就推给了太监崔玉贵。慈禧强辩说,当时并没有杀死珍妃的心,是崔玉贵硬将珍妃强行推入了井中,并且在回到紫禁城之后,就下了旨将崔玉贵撵到宫外去了。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说服力,崔玉贵不过是个太监,纵然有再大的权力,也不敢公然违背慈禧太后的意思,更何况,要推入井中的,是光绪帝最爱的珍妃,而并非一个可以随意打杀的宫女。因而虽然慈禧把罪名都推给了崔玉贵,但是上至皇宫大臣,下到太监宫女,大多是清楚明白事情真相的。而当时的慈禧,已经没有最开始面对洋人时候的气势了,她学会了洋人的礼仪,不再要求洋人见她时行跪礼。从这些细节上也可以看出,大清朝的国力是在一日一日地衰退。慈禧在洋人面前的地位,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到了光绪二十七年,和八国联军的战争以清朝的失败暂时告一段落。此时的清朝已经到了末路,没有镇压住义和团的运动,也没能阻挡外国人的入侵。在这一年,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签订了又一个条约《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野心很大,想要瓜分中国,却因为利益而产生了内部的矛盾,这一条约在八国联军的枪杆子的威逼下签订,又被列国索要了难以计数的白银。

    清政府赔给列强的白银都是从百姓的身上压榨而来。终于,这强大的负担把百姓都压垮了,中国当时四亿的人民已经无力负担这天文数字般的银子,于是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失去了民心的大清朝,终于要走向灭亡了。

    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和皇室回到了北京。回北京之后不久,慈禧太后就举办了一次宴会。这次宴会,慈禧太后还邀请了住在北京的各国公使和夫人,操办得十分隆重。即便是战争失败了,慈禧还是保持着她的高傲,对于她来说,对洋人低头只不过是暂时的。根据当时一个参加过这次宴会的公使回忆:“我们忘记了几天前聚会时大家义愤填膺的神情,一个个都被慈禧太后威严的仪表和这种庄严的场面深深震慑,都遵照觐见皇后的礼节给她行了三次大礼。这位端坐在朝堂之上的容貌威严的女人,全身都透露着一种帝王之气,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命运都掌握在她一个人的手中。那双睿智的眼睛仿佛把这些公使夫人们的心思一眼看穿。她只需一眼就可以把她眼前的人一一看透,对这一点她自己好像也颇为得意。”(《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一个在权力中浸淫了多年的女人,即使地位不如从前了,也还是保有着那一股傲气。

    慈禧太后当政期间,成就了很多人的人生,却也毁灭了很多人的人生。光绪帝的悲剧人生,是其中最令人唏嘘的一个。光绪帝于四岁被接入宫,病逝于光绪三十四年,享年三十八岁。在《崇陵传信录》中,有一段话很好地概括了光绪帝悲剧又短暂的一生:缅维先帝御宇,不为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阏损其夭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燕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

    从他进宫开始,就失去了父母之爱。慈禧对光绪帝,更多的是要求和责骂,而非母亲般的关怀,慈禧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也断了光绪帝和亲生父母的往来,这样一来,光绪帝从小就在慈禧的淫威之下生活,在心理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加上光绪帝从小身体也不甚健康,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和身体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成年之后,光绪帝仍旧没有自己的地位,在婚姻大事上被当成了拉拢党派关系的工具,虽然在后来碰上了自己非常喜欢的珍妃,却又被慈禧推入井中谋害。原本抑郁的光绪帝,更加对人生感到绝望。

    在查尔斯·约翰斯顿的《中国的危机》中,对于光绪帝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光绪皇帝身材单薄文弱,看上去有几分孩子气。他肤色稍暗,大大的眼睛充满了忧郁。他和善的外表,让人觉得他好像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孩子,而不是能将梦想变成现实的一国之君。人们感到奇怪的是,蒙古游牧民族的后裔中竟有如此生性空灵之人。然而,在东方的圣人看来,光绪皇帝堪称品德尽善尽美的典范。”在他人的眼里,光绪帝就是这样一个形象,没有什么威严,不像是一个皇帝,而像是一个需要关怀的孩子。

    在他一生中,妥协多于反抗,唯一的一次激烈的反抗,大概就是戊戌变法时,表现出了比改革派更大的热情。那个时候的光绪帝,能让我们感觉到,是一个想要突破现实的牢笼,挣脱守旧派的枷锁的鲜活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个在慈禧的操纵下唯唯诺诺的傀儡,虽然这次反抗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久,仅仅百天,就又回到了那个抑郁、懦弱的旧日形象,但我们仍然看到了光绪帝懦弱的外表下那颗渴望改变的心。

    光绪帝自幼身体孱弱,且一生郁郁不得志,在壮年时期离开了人世。在光绪帝驾崩后的第二天,慈禧也离开了人世。慈禧的身体一直在保养,靠着吃太医开的药维持着身体,光绪帝驾崩时,她已经有七十三岁的高龄,这在当时医学并不发达的年代,实属高寿。自从十年前光绪改革新政以来,慈禧和光绪关系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后来从瀛台出来后,光绪一直对慈禧低眉顺眼,事事顺从,这才得以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

    孱弱的身体,再加上外界施加的压力,让他整个人一直都处于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之中。光绪帝和慈禧有着三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并且在光绪帝死后不到一天,慈禧也逝世了。因而,人们对于光绪帝的死因,有很多的猜测。从当时对光绪帝用药的记载来看,光绪帝是正常的病死,没有任何用毒的迹象,但是,当时光绪帝生病,在慈禧太后的严密监控之中。给光绪帝就诊的御医,也是由慈禧太后选定的,慈禧想要伪造光绪的医案,是很容易的。在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也肯定了慈禧害死光绪的可能性的存在:“西太后自知病将不起,她不甘心死在光绪的前面,所以下了毒手,这也是可能的。”

    在戊戌变法之后,侵略中国的各国列强对光绪帝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日本公使甚至还帮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跑,这让慈禧感到十分担心。在这么多年的恩怨中,慈禧大概已经把光绪当作一个对自己权力存在极大威胁的敌人。慈禧的一生,对光绪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包括将他囚禁在瀛台,在精神上折磨他,处死珍妃,让光绪最后的希望破灭,慈禧在病重之时,也曾想过自己做的这些对不起光绪的事情,是她造成了光绪帝一生的阴暗和压抑,因此慈禧害怕,若是自己死在光绪帝之前,会遭到光绪帝无情的报复。所以,也就存在可能性,在知道自己将死时,下令将光绪先毒死。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后人的猜测,光绪帝的死,究竟和慈禧有没有关系,已经无从得知了。那些成为疑案的历史,再也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光绪帝弥留之际,慈禧立刻下诏,将侄儿溥仪立为光绪帝的继承人。溥仪,这位我们并不陌生的末代皇帝,他的继位,也预示着大清朝在历经两百多年的盛衰后,终于走向了穷途末路。

    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慈禧即日被尊为太皇太后。在当了一天的太皇太后之后,第二天崩逝,葬于定东陵,谥曰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

    这个大权在握了多年的女人,死后也如同别人一样,化为一抔尘土,除此之外,只不过是留下了一些虚名。

    ◆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说

    慈禧太后的一生,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从一个中级官员家的女儿,到成为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在她并不短暂的一生中,最大的追求和乐趣都是权力,为得到权力而付出的努力,为掌握权力而制造的血腥,为控制权力而策划的阴谋……权力,在她的生命中,高于母子之情,高于夫妻之情,高于君臣之情,权力是她的生命,她享受着权力为她带来的荣誉和快感,她也饱尝权力带来的代价。

    她聪敏有手段,在男人掌权的世界里,以一个女性的身份,在最高统治地位上呼风唤雨,像个男人一样弄权。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低头这个词语,即使在最后即将灭亡的时刻里,她还是保有最后的高傲。

    慈禧的一生,功过相伴。在她掌权的五十多年时间里,大清朝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列强签下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条约,在她的带领下,大清朝为自己的闭关锁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切,都是后世人在细读历史时能感受到的深刻的痛。

    20世纪初,在慈禧的关怀下,清朝开始引进一些现代化新事物——修铁路,装电灯,但是慈禧引进现代化的目的,却和我们想象的相去甚远。她的“洋为中用”,为的是在晚上能够更好地在颐和园中享乐,修铁路则是为了恭谒西陵,这些洋化的东西在这些方面体现出了优越性,改善了慈禧的生活质量。注重保养和生活质量的慈禧,在对享乐的追求上,永远走在世人的前面。

    在后人的笔下,慈禧获得的多为负面评价。慈禧一生,经历了五次清朝和帝国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后三场战争的爆发在慈禧当政期间,这几场战争直接导致《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在这些条约的签订上,慈禧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慈禧虽然在当时的专制政治体制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自身对中国的统治,将自己的享乐放在比清朝的出路更重要的位置,缺乏足够的远见来面对世界的变化。

    慈禧在光绪帝驾崩、溥仪继位后,被尊为太皇太后。虽然只当了一天的太皇太后,她也是大清朝仅有的两位太皇太后之一,另一位是大清刚入关时的孝庄皇太后,因为辅佐了福临和康熙两代皇帝,而使得大清走向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昌盛;而慈禧,在她的统治下,清朝走向了腐朽的末日。似乎是历史的一种惊人的呼应,大清朝兴于一位太皇太后,亡于另一位太皇太后。

    晚清在慈禧的手中过了五十多年,慈禧所做的事情大多为世人所知。她的利欲熏心,她的阴狠,她的绝情,都是无法否认的。很多人认为慈禧是一个卖国者,是一个阴谋家,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中国传统里对女性执政的偏见,也导致了慈禧在大多数人心中只留下了负面印象。但是从历史的局限性中走出来,用更加公正的眼光看待慈禧,也可以发现她的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或者值得肯定的事情。

    慈禧掌权的这些年,面对内忧外患,虽然没有做到力挽狂澜,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并不比中国古代众末代帝王更差。并且,她在危难时刻及时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重要的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在中国发展近现代工业,建设近代化海陆军军备,在她的努力下,造就了“同治中兴”的气象。在慈禧死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因为军阀割据而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慈禧的存在压制住了各路想要分裂的力量,保证了清朝在最后这一段路上的统一。

    用更有人情味的眼光来看,在德龄公主的回忆录中也记载过这样的情况,不管怎么说,慈禧也终究是个女人,晚清政治的衰败,不能只归咎给慈禧的当政。清末的历史如此屈辱,作为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不想向洋人低头的慈禧,又如何不想兴国呢。

    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庭尚属不易,更何况慈禧在最后的几十年中,撑起了一个国家。她是悲哀的,虽然得到了权力,但是在人生中,没有得到感情上的满足。或许她所希望的,不过是像其他的女人那样,在男人和家庭的庇护中过完一生,然而在宫廷中的生活,让她明白了人生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所以才会对权力如此迷恋,没有安全感的她,权力是她最大的避风港。所以即使被推到风口浪尖,被舆论压得喘不过气来,她也始终忠于自己的选择。

    慈禧不过是那历史的长河中已经逝去的一颗流星,她的一生,充满跌宕起伏,其中的惊心动魄,远非短短两万字可以说尽,那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只能留给世人慢慢品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