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则处世智典-做事别太较真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有句古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哪条路最近、最安全,则是最值得人们考虑的。人生百态,最完美的处世方式是随机应变、灵活多样。凡事死钻牛角尖、只认一个理儿,最终免不得处处碰壁。

    1、勿因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在无数个村庄与山林面前,它从没有驻足,可是面对沙漠这个强大的对手它却步了,因为它知道,要想穿过沙漠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很有可能会破坏原来的自己。

    可它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它想:“既然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也应该能够化险为夷,只要我有足够的勇气。”

    下定决心后,小河流慢慢进入沙漠,它发现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都是一样。

    这种况状使小河流心灰意冷,心想:“也许我命中注定要葬身在这沙漠中吧!也许我永远也难以到达传说中的浩瀚大海。”

    正在小河流灰心丧气的时候,四周响起沙漠低沉的声音:“小河流,这么快就失去信心了吗?这种方法行不通可以选择另一个方法啊!为什么不借助微风的力量让它带你跨越沙漠呢?”

    小河流抱怨地说:“要不是你,我早已经见到浩瀚的大海了,让微风带着我过沙漠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我可不愿意。”

    沙漠继续说:“不是叫你去送死,你之所以不能过沙漠,是因为你的思维不能灵活变通,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我。要想从这里通过,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去,协助你到达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空气中,微风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这种说法,小河流前所未闻,因此,使它放弃现在的样子,让它无法接受,毕竟它从来没有经历过。

    小河流心里思量着:“让我放弃自己现在的模样,不是等于叫我自我毁灭吗?这样的方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谁知道是不是沙漠在骗我。”

    沙漠似乎看出了小河流的心思,于是耐心地解释道:“微风可以带着水蒸气越过沙漠,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它又会把水蒸气以雨水的形式释放出去。这样你不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吗?不就可以继续前进奔向你梦寐以求的浩瀚大海了吗?”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沙漠回答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是不管你是一条看得见的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却从来没有改变,归结到最后你依然会以一条河流的形式,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你之所以会坚持自己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本质。”

    听过沙漠的话后,小河流的思维回到了它变成河流之前,它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似乎在变成河流之前,也是由微风把它带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以雨水的形式落下,才成了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鼓起勇气,向微风敞开了怀抱,化作蒸汽消失在微风之中,奔向它生命中的归宿。

    在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也会有与小河流一样的经历,面对困难驻足不前,思维不能灵活转变,由此为人生留下遗憾。

    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成某种程度的突破,向理想中的目标迈进,那需要一种大智慧——灵活变通,挑战未知的领域。

    【处世智语】

    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就要转变思维去适应环境,这样往往能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冲出重围,柳暗花明。切忌因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

    2、换个角度审视自己

    莫尔西是一个热爱生活、敢于冒险、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他的胆量经常被他人羡慕和赞扬。

    可是,莫尔西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是这样,而是经过一个新的自我认定以后才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有胆量的人。

    小的时候,莫尔西经常被小伙伴们耻笑,笑他是个胆小鬼,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他一概不敢涉足。

    为了改掉自己胆小的坏毛病,他参加了几次发挥潜能的研讨会,然后又体验了一些新的运动,如: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等,并从这些新的运动经历中得知,其实有很多冒险活动,自己都可以完成,只要有一些压力。

    即使莫尔西这样自我鼓励,可是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他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勇气做一些简单冒险活动的胆小鬼”。

    根据他的说法,让他发生转变的不是当时,而是以后的一些经历,事实上他有所不知,转变已经从那时开始了。

    许多人都很羡慕莫尔西的勇敢,都对他说:“你简直太棒了,我是多么希望也能像你一样敢于挑战高危险度的运动啊!”刚一开始,他为能赢得大家的赞赏而自豪,可是久而久之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是不是以前低估了自己。

    随后,莫尔西开始把痛苦跟胆小的想法连在一块儿,因为他深刻地明白,自己由于胆小而处处设限,他决心把胆小的不良因素驱逐出自己的思想意识。可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一方是朋友对他的看法,另一方是他对自己的认定,双方看法并不统一,这让他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

    有一次高空跳伞,他想借此来印证自己究竟是不是个胆小鬼,看看是朋友的看法正确还是自己的认定正确。

    当飞机攀升到1.3万英尺的高度时,莫尔西看着那些不曾经历过跳伞的队友们,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恐惧,可是为了面子,他们故意装作兴致很高的样子。莫尔西看着他们的表现,想到了自己,也许过去的自己也是这副模样。可是,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恐惧,他把今天的跳伞活动当作了一次消遣。

    当他顺利完成了跳伞的全过程以后,看到其他队友的表现,他彻底认识了自己,他已经不再是个胆小鬼,而成为一个敢冒险、有能力、热爱生命的人,朋友的判定是正确的,他需要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每个人都会发生改变,面对困难的挑战,你不妨为自己重新做个认定,并把遇到的困难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那样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处世智语】

    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不妨灵活变通一下,就可能因此而超越了过去及现在对自己的看法。这样,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对走出逆境有很好的帮助。

    3、抛掉不必要的牢骚、烦躁

    有一个疲乏愁烦的老妇人,她总以为自己的十字架比他人的沉重,戴起来吃力,所以她一直希望能和别人交换一个来戴。

    于是,她决定四处去寻找她满意的十字架。一天,她来到一座教堂,在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十字架。她拿起一个表面镶着钻石和黄金的小十字架,对它爱不释手,她想,背上这个十字架一定很舒服。但当她欲往脖子上戴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十字架很沉,戴起来很吃力。原来钻石和黄金虽然美丽,却太重了,她根本戴不动。

    她又来到另一个木头雕刻的十字架面前,只见它表面缠着美丽的玫瑰花,她想,戴这个应该比上一个要容易多了。她轻松地拿起并挂在脖子上,可是玫瑰花的尖刺使她痛苦不堪。

    最后,她又走到一个十分朴素的十字架面前,她拿起十字架,觉得这个是她最满意的,也是最容易戴的一个。当她定睛仔细观看时,却发现,原来这个正是她原来就拥有的那个十字架。

    达尔其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达尔其小的时候,每逢生病需要打针时,总是哭闹不停,这时父亲总是对他说:“你看,你哭也得打,不哭也得打,你自己选择吧!”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与其一直受压力控制着,倒不如视它为不存在,只要你已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完成任务,说不定这样做反而会轻轻松松地获得自己求之不得的东西。

    圣诞节的前一天,达尔其的父亲去邮局取款,由于日子特殊,所以邮局里排满了人,大家烦躁不安、满口牢骚。后来,一位排在第二名的先生,走到那个最烦躁、牢骚最多的女士面前,请她到他的位置去,那个女士吃惊地瞪大了眼,不过马上就松弛了下来,并且向他表示歉意。因此,邮局中所有人的心情顿时缓和了许多。

    烦恼并不会因你的唠叨、抱怨而减少,反而会逐渐加重。与其为烦恼而愁,还不如改变对待它的态度。

    【处世智语】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积极乐观,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悲观,事情往往变得更糟。所以遇到事情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因为态度可决定一切。

    4、最高点与最低点

    一位为孩子成绩而烦恼的妇人,不辞辛苦地去寻找一座香火兴旺的寺庙,为儿子祈祷,刚好她遇到了深远禅师,禅师见她眉头紧锁,便问其原因,得知她是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深远禅师对妇人说:“孩子的功课不好应该由他自己去烦恼才对呀!你为什么代替他做此事呢?”

    妇人沮丧地对深远禅师说:“师父,你有所不知,我孩子的班级只有50个人,他考试却排到了最后一名,这样的成绩怎么能不让我烦恼呀!”

    深远禅师竟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妇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我还要对儿子取得最后一名而庆幸吗?”

    禅师说:“你不妨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51名绝对不会属于他。”

    妇人听完后,头顶上的愁云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深远禅师又为妇人作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比喻,他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如同身处山谷底部,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能够端正态度,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陪他一起走,还用为走出谷底而犯愁吗?”

    不久以后,妇人再次来到该寺庙敬香,并找到深远禅师当面向他道谢,说她的心情好了许多,不再为孩子的成绩而烦恼了,而且在她的帮助下,孩子成绩直线上升。

    生活就是如此,烦心事多得数不清,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对待它。

    【处世智语】

    现实生活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之所以会有人迷失在山谷里,是因为他们止步不前,一味蹲在山谷中为迷失方向而烦恼、哭泣。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地,那么什么高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在迷途中辨别方向,制定下一个目标。

    5、客观地面对失去亲人之痛

    很久以前,有一个苦命的老妇人,她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老伴,与独子相依为命。儿子既听话又孝顺,让老妇人甚是欢心。但天有不测风云,不料独子突然得了重病,撒手人寰,留下老妇人孤零零一个人。

    儿子的死对老妇人的打击非常大,她根本没有力气打理儿子的丧事,是好心的左邻右舍帮助她把儿子埋葬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妇人痛苦万分,她死也不离开儿子的坟地。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她都守在儿子的坟边,不吃也不喝,一味哭闹,想与儿子一道离开人世。

    五天后,老妇人果然气息奄奄,命在旦夕。这时,一云游的和尚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

    “老人家,您为何这般难过啊?”

    老妇人虚弱地说:“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离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我儿子生前对我孝敬有佳,乡亲邻里都赞扬我儿子懂事、有礼。可是,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夺走我的丈夫不说,还要抢去我的爱子。我也不想苟活于世,只求同儿子一同离开。”

    和尚又问老妇人:“你想不想让儿子活过来呀?”

    老妇人一听,顿时打起了精神,对和尚说:“当然想呀,大师是不是有办法让我儿起死回生?”

    和尚对老妇人说:“如果你能找来一种香火,我便可以用它来救活你儿子,让你们母子再次团聚。”

    老妇人迫不及待地问:“那是什么样的香火、从什么地方才能找到呢?”

    和尚说:“这种香火来自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你去把它找来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妇人为了让儿子起死回生,带着为数不多的银两四处去寻找香火。

    每逢一个村庄她便进去敲开每一户人家的大门,见人便问:

    “你家死过人吗?”

    “死过,世界上有哪家没有死过人啊!”

    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妇没有灰心,她继续走,每到一户,老妇就问:

    “你们家以前死过人吗?”

    “死过,我们的祖先都死在我们前面。”

    “当然死过,世界上哪有不死人的人家啊!”答案几乎千篇一律。

    老妇走过了无数个村庄,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累,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受过数不清的打击,问了不知道多少人家,可是每个人的答案都大同小异。

    无奈之下,老妇只能回来了,她告诉和尚说:“我已经走过了无数个村庄、城镇,敲开了很多人家的门,问了众多的人,可是却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这样的香火看来我是取不来了。”

    和尚对老妇人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为儿子的死而伤害自己呢?”

    这时老妇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以前行为的愚蠢。

    天底下哪有不死的人呢?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谁也逃避不了这一现实,只是看你如何去面对。

    【处世智语】

    死乃自然规律,几乎每个人都会遭受类似故事中失去亲人的不幸,不过只要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看待失去亲人这件残酷的事实,将其视做一种规律,那么痛苦也会随之而减少。否则,像老妇人那样盲目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6、被盗以后

    艾米和丈夫杰克一起去旅行,他们抵达目的地后,已经是深夜,他们匆忙找到一家旅馆住下。

    由于夜已深,一时找不到搬运行李的人,所以杰克吩咐柜台的服务员,一会儿找人把行李送到他们的房间里去,服务员满口答应,并向杰克夫妇吹嘘他们的服务有多么好,多么迅速,并让他们在房间里安心休息。得到保证以后,艾米和杰克放心地休息去了。

    一个小时以后,服务员的承诺并没有实现,杰克夫妇没见到行李送到,于是他找到了柜台的服务员,询问中才得知自己所有的行李都被偷走了。其中包括信用卡、护照和他们旅行中所有的花费。

    当时杰克怒不可遏地指责服务人员,可是服务员一直在推卸责任,他回到房间后,莫名地向妻子艾米发了一通火,由于丢失行李,艾米也很生气,再加上丈夫的无礼使她更加气愤。二人绷着脸相互凝望着,却又互不道歉。

    大概半个小时后,杰克冷静下来想:这样生闷气也不是办法。念头这么一转,也就心平气和了。当他将视线转移到妻子的脸上时,看到怒气未消的妻子,仍在为自己的过错而恼火。

    后来他才意识到,行李的丢失与妻子并没有任何关系,她的心情与自己一样,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领悟到这些以后,杰克主动向妻子道歉,并希望和妻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遇到不幸的事情发生时,不要让坏的情绪左右你的思维,使自己失去理智而迁罪于别人,这种行为的结果只会伤害双方的和气,将矛盾激化。

    【处世智语】

    临危不乱、冷静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与其迁怒于人,急于发泄,不如心平气和地寻求解决方法。

    7、不要用“气”惩罚自己

    古时候,有一位妇人总是因为一点琐碎的小事生气,然后就胡乱发脾气,找茬与他人争吵。她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所以为了去掉自己的坏毛病,这位妇人找了一位高僧,想让他为自己谈禅说道,从而帮助自己开阔心胸。

    高僧明白她的来意以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将门锁上后便转身离开了。妇人被高僧的行为激怒了,气得跳脚大骂。

    可是任她怎样大声叫骂,骂人的话有多么难听,高僧仍然不理会她。妇人见此状又转变态度哀求,可高僧仍置若罔闻。

    妇人终于安静了下来,这时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在生气吗?”

    妇人说:“我并没有生大师的气,我只是在气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舒适的家不呆,非要到这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给妇人留下了这句话以后拂袖而去了。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妇人埋怨地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高僧问道。

    妇人说:“我生气有什么用呢?”

    高僧摇摇头说:“你并不是不生气了,而是把它积压在心里,如果积攒下来的气爆发出来,那将会更加剧烈。”说罢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又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大笑着对妇人说:“在心中评价‘气’值不值得,可见心中仍然有气根。”

    正当高僧欲转身离去之时,妇人高声问高僧:“大师,什么才叫气啊?”高僧顺手将手中的茶水泼在地上,不一会儿,茶水就被大地包容了。妇人望着高僧的这一举动良久,忽然顿悟,鞠躬致谢而去。

    从此妇人拥有了包容之心,不管对待人还是处理事都用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对方,再也没有为任何事生过气,家庭生活气氛也逐渐好了起来。

    曾经有人说过:“生气中的气是别人从口里吐出来而你又直接吞进口里的东西,吞下去反胃是必然结果;可是当你视它为不存在时,它便会自动消散。”

    【处世智语】

    既然生活中生气是难以避免的,为什么不换个角度重新看待“气”,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颗宽大的心来包容它呢?一旦你可以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其实它还可以为你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

    8、该快乐时就快乐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我从此不会再相信任何一个朋友了。”因为他被最好的朋友算计了。

    还有这样的人:“如果今生我再轻易相信他人,我就去死。”因为他们的好心被别人玷污了,而且还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这样的人也包括失恋的男人和失恋的女人,他们纷纷表态。失恋的女人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要相信男人了。”而失恋的男人则信誓旦旦地说:“我同样不会再相信女人,甚至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纯真的爱情。”

    其实,每个生活在纷繁社会里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一点挫折,有的人可能因此“心血来潮”,不再珍惜生命。

    有的人,可能只因为一点小小的不顺利,而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他对抗,似乎普天之下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这些人的头脑似乎被一种叫做憎恨的细菌侵蚀着,只要能吸收到一些腐败的养料,就会无限制地分裂繁殖,从而控制人的大脑,使他们急于否定一切,让自己身陷绝望的包围圈中。

    乐观的人对一些繁杂的事情又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是徒劳,什么也带不走。所以他们总结出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不快乐白不快乐,如果能精力充沛地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坐在阴暗的墙角,悲叹自己的命运,不但自己心情不好还牵连了他人。

    伊丽莎白·库伯勒医师,一生都在做好事,她不但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最好,而且还要帮助所有临终的病患者。

    伊丽莎白·库伯勒医师在晚年时,还实行了收养艾滋病婴儿的计划。人人都认为上天是公平的,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多,可是这句话放在伊丽莎白·库伯勒医师身上却令人不尽叹息。

    为世界做了诸多贡献的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职期间,她受到其他医师们的排挤;由于她对工作和患者的过度热情而赔掉了自己的婚姻、健康;为了收养艾滋病婴儿,附近的居民一把火烧了她的房子,以防止她继续做“危险的善事”。

    伊丽莎白·库伯勒医师是个平凡的女人,她也不是铁打的人,她也曾诅咒过这个世界的无情无意,诅咒过上帝;也曾灰心到极点想放弃目前所做的一切。可是最终她还是改变了自己对这一切的看法,选择继续勇敢地走下去,她并没有因为那一小部分的不义者而怨天尤人,阻碍自己的人生道路。

    受到伤害,疗伤止痛才是明智之举,沉溺于痛苦中不过只是加深痛苦。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发现抱怨的人远比乐观快乐的人多。喜欢抱怨的人在给自己找罪受的同时,也伤害着身边的人,为他人招惹麻烦;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因为抱怨世界而得到快乐。虽然有时抱怨可以减轻当时的痛苦,帮助你从痛苦中暂时抽身,但那不是帮助你彻底解决问题,而是在教你如何逃避现实。

    【处世智语】

    事事都选择沮丧失望,不如转变思维往好的方面想;选择痛苦呻吟,不如选择开心快乐。如果你决心做快乐的人,生活就不会那么平淡。在面对艰难困苦的挑战时,如果你足够机智,改变思维方式,世界也不会吝惜将生命中最丰盈的快乐送给你。

    9、忘记就等于获得

    有一位学者做了一项有关“学习”与“忘记”的调查。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学习”容易做到,还是“忘记”更容易做到。大部分人一开始回答是学习比较难,忘却比较容易。

    美国一著名的经济学家分析说:“世界上最难办到的事是让人忘记陈旧的东西,而不是让人们接受新思想。”

    不知人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去劝说别人时,别人总是抱着一个旧观念不放,所以不管你说得多么动听,道理多么深刻,对方依然听不进去。让他们放弃陈旧思想,更换新的思维模式真的很难。

    大家不妨破译一个英文词组“Forget it”意思是:“忘记它”可是,当你把这个单词拆开来看时,就变成了“Forget it!”意思就变成了得到它,所以说忘记就是为了得到,放弃陈旧的东西是为了得到更新的、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你能在困难中另辟蹊径,摆脱陈旧思想的束缚就能从忘记中得到成功。

    迪伊·霍克是维萨信用卡网络公司的创办人。1997年7月,在美国《优秀企业》杂志上,他和几位精英人物共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目前有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忘却。

    好比一台电脑,当你对它内在程序以及内在文件资料都不满意的时候,而这时电脑已没有多余的空间了,你下一步的做法是什么呢?毋庸置疑,肯定是要删除一部分没有用的程序或文件,然后再安装使自己满意的新程序或新文件。所以问题不在于如何使头脑里产生崭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而在于你是否能够将头脑里的旧观念与落后想法清除掉。

    有位哲人说:“创新起始于舍弃,它不在于实施新措施,而在于适时地转变思想,敢于舍弃已不适用的东西。”

    所以,为了更好接受新事物,就要学会如何转变固有思维,学会忘记,这样,才能将人生经营得更出色。别忘了:Forget it!——忘记它才能得到它!

    【处世智语】

    辞旧才能迎新。主动舍去那些对你没有用处的、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陈旧思想,新思想观念才能萌生,解决问题时方可豁然开朗。

    10、做人要学会认输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强人”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不喜欢听到“认输”一词,似乎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汇,在这些人的思想意识里只存在:百折不回、坚忍不拔、前赴后继、永不言退……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种思想,就显得有些古板。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些人需要学会变通,学会认输,这样办起事来才能事事如愿。

    学会认输,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就好像摸到一手差牌时,就不要再希望这一局赢家是自己,而是尽量让对方少得一些分,这样才能为下次得分奠定基础。

    可实际生活中,能像打牌时精明理智的人少之又少。现在你不妨想想看,你是不是可以像打差牌一样,从容面对“认输”这个事实,是否可以运用这个道理来经营你的人生。

    学会认输,就像是车轮陷进泥塘里,如果你初入泥塘时知道及时倒车,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就可以避免深陷。有人会说:“不就是个认输吗?这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呀!”可是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很少。

    学会认输,就是要顺势改变思维方式,千万不能像个性坚硬的礁石宁折不弯,否则吃亏的将是自己。

    墙头草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似乎不是很好,因为它左右摇摆不定,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它,认为它们没有原则性。

    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为人应有一种骨气。诚然,为人处世缺不得骨气,但相机而动也是必要的,这可算得上是一种大智慧。当然这里的相机而动并不是要人们学墙上之草,随风任意摇摆。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利弊结合。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墙头草固然是左右摇摆,可是却说明了墙头草可以灵活变通,它们可以向势力强大的一方认输,并屈服于它,这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自知身单力薄,生性柔弱,与强风劲雨抗争纯属徒劳,索性相风而动,因风而摇。这样不但保全了自己,还创造了发展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与墙头草相对的海中礁石,虽然具有一副顽强的傲骨,敢与海浪争锋。即便是排浪滔天,也从不躲闪,屹然不动,不屈不挠,结果呢?落得千沟万痕,伤痕累累,坑坑点点。这样又何苦呢?认输一次又何妨呢?

    学会认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面对困难及时调整心态,改变固有思维,以变应难。

    【处世智语】

    人们经常以激励人斗志的词语为主,认为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才是值得人们尊崇的。大量的事例证明,一些能成大事的人都在运用墙头草的精神,为了有所作为,面对强大势力勇于低头认输,他们知道这种行为不是软弱,而是以退为进的大智慧。

    11、生活中随时有礼物

    泰瑞莎修女的感人故事,似乎人们都曾听说过,她的一位好友伊琳·艾根曾在慈爱会中与她共处30多年。对泰瑞莎修女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十分钦佩。她是这样描述泰瑞莎的:

    “记得有一次,当我做完弥撒和泰瑞莎交谈时,我们谈到了人世间诸多的困难挫折,她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其实,世上的艰难困苦又何尝不是俯拾皆是,但关键看你如何对待这些磨难和挫折。如果我们将它们视做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那么人生便会少几分忧郁,多许多快乐……’”

    “时过不久,我和泰瑞莎一同乘飞机前往纽约。可是,由于飞机在起飞前出现了故障,不得不停飞维修。”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沮丧,但想起了泰瑞莎院长说过的话,沮丧消失了,我这样对她说:‘院长,今天上天给了咱们一个惊喜,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份精美的小礼物,飞机出现故障,我们得待在这儿等四个小时,不能按计划赶回修道院了。’”

    “泰瑞莎修女听了后,对我微微一笑,安然地坐在机场候机大厅的座椅上,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读了起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磨难与挫折,但是不妨用这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份礼物,真的是份特殊的礼物。”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困难会使你的心情豁然开朗,一切问题都不会影响你的情绪,莫名的烦恼也会消失,连微笑也会在说话间悄悄爬上你的脸颊,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会层出不穷。

    【处世智语】

    在生活工作中,不妨把磨难和挫折视做上天赐予你的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将它当作“一份珍贵的礼物”,这样人生会变得更加美好。

    12、抬头看一看

    在塞尔玛的生活历程中,曾有一段令她永生难忘的事,她目前的幸福生活与那段往事有密切的关系。

    塞尔玛随丈夫从军,被分到了沙漠地带。令她难以想像的是,在那里住的是铁皮房不说,还要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打交道,因语言上有障碍很难交流。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当地高度惊人的气温,仙人掌阴影下的气温都高达华氏125度,而这时又赶上丈夫奉命远征,留下她孤身一人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生活。为此,她整日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想念家乡的好,怀念父母的爱。无奈中她提笔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她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回家的心意,希望父母能够同意。

    信寄出去以后,她天天期盼着父母的回信。终于有一天,信到了,可拆开一看,信中的内容使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她,也没有说叫她赶快回去。封信里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是一个简短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曾经有两个囚徒,他们被关在阴暗的监狱里,惟一可以让他们见到外面世界的地方就是那扇铁窗。一个人每天看到的只是一成不变的泥土,而另一个却天天可以享受天空中星星变化形成的美妙景观。

    看过信以后,塞尔玛开始非常失望,心里埋怨父母,为什么不安慰她,同意她回家。尽管是这样,她还是非常喜欢读这封信,因为那毕竟是父母对女儿的一份关切。她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总感觉父母的信中有什么典故。

    终于有一天,一道闪光从她的脑海里掠过,这封信的意义被她领略到了。正是这封信照亮了她前方漆黑的道路,她惊喜异常,每天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

    原来父母为她的人生上了一堂重要的课,她终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前的生活就像第一个囚徒,只看到地上那一成不变的泥土,从来没有抬头看过,当然也就没有发现天上漂亮的星星。为什么自己不抬头看呢?只要抬头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生活中一定不只是泥土,还会有星星!为什么把自己置于忧愁与烦恼中呢?为什么不抬头去寻找星星,感悟星星的美,享受生活的快乐呢?于是,她想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她开始主动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出乎她意料的是,与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往,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困难,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慢慢地与他们成了好朋友,而且他们还送给她许多珍贵的陶器和纺织品作礼物。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她还研究沙漠的仙人掌,一边进行研究,一边做笔记。在研究的过程中,她被仙人掌的千姿百态吸引住了,使她深深地沉浸在仙人掌的世界里。

    她欣赏沙漠的日落日出,她感受沙漠的海市蜃楼,她享受着新生活给她带来的一切。就这样,她的心情逐渐好了起来,以前的愁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发现生活一切都变了,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之中,置身于欢声笑语之间。

    她回到美国后,把自己的这一段真实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叫《快乐的城堡》,当时这本书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世界上的万物相生相克,彼此制约着,所以说,任何人和事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是看人们选择怎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以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来处理它。只要人们掌握好了这个度,生命的阳光会更加灿烂。

    【处世智语】

    人生旅途中,希望拥有快乐生活的人们,一定不要只看眼前的事物,别忘了抬头看一看,或许你会发现更美好的空间。

    13、时间是疗伤的良药

    一天,在咖啡馆里,一对情侣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口角,双方互不相让,然后,男孩愤然离去,留下女友一人在咖啡店里独自垂泪。

    心烦意乱的女孩不停地搅动着面前那杯柠檬茶,杯中未去皮的新鲜柠檬片已被她捣烂,柠檬茶也泛起了一股苦涩的味道。

    为了泄愤,女孩叫来服务人员,要求更换一杯去皮柠檬泡成的茶。服务员将女孩子的所作所为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按照她的要求,给她换了一杯新的柠檬茶,不过,茶里的柠檬仍然是带皮的。女孩见状,更加恼火,她又叫来服务员,似乎欲将满腔的愤怒全部倾倒在服务员的身上,她愤怒地说:“我跟你说过了,我要去过皮的柠檬茶,难道你没听到吗?”服务员静静地看着女孩,依然没有说话,似乎有意充当女孩的“出气筒”,当女孩发完牢骚后,他有礼貌地对女孩说:“小姐,请不要着急,你可能有所不知,带皮的柠檬经过充分浸泡之后,它的苦味才能溶解于茶水之中,形成一种清爽甘洌的味道,这种味道刚好是您现在所需要的。所以请您耐心等候,急于求成什么事都办不成,包括品茶。如果您想在3分钟之内把柠檬的香味全部挤压出来,那样只会把茶搅得很浑,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听了服务员的话,女孩似乎明白了什么,心里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她抬头看着眼前站着的小伙子,心平气和地问:“那么,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把柠檬的香味发挥到极致呢?”小伙子笑着告诉女孩说:“12个小时以后,柠檬中的精华就会全部释放出来,融入到茶中,那时你就可以品尝到一杯美味的柠檬茶,只要你耐心等待。”

    服务员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和泡茶的道理如出一辙,只要你肯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你会发现,那些令你烦躁的事情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糟糕。”女孩似乎对他所说的话不甚了解。服务员大概看出了女孩的心思,微笑着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想教你泡制一杯味道鲜美的柠檬茶,随便和你讨论一下做人。”

    回到家后,女孩开始按照服务员的方法动手泡制柠檬茶。她把带皮的柠檬切成小圆薄片,放进茶里,然后静静地观望着柠檬片在杯中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它们开始慢慢地张开,柠檬皮的表层好像凝结着许多晶莹细密的水珠。刹那间,她体会到了柠檬茶的真正含义,那一次她品尝到了有生以来最为绝妙、最鲜美的柠檬茶。

    女孩明白了,由于柠檬长时间浸泡在茶中,柠檬的灵魂就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深入其中,才会产生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做人如同泡茶,只要有耐心,一切矛盾都可以化解。

    正当女孩深思时,门铃响了。开门后,只见男孩手捧一大束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站在女孩面前。男孩温柔地说:“还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

    女孩没发一语,只是用清澈的眼睛望着男孩,十分钟后把他拉了进来,在他面前放了一杯她亲手泡制的柠檬茶。

    男孩端起杯子欲饮,却被女孩阻止了,男孩不解地望着女孩,女孩神秘地告诉他12个小时以后才可以喝。

    男孩更加困惑了,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等那么久呢?”

    女孩说:“我们都太过于急躁了,遇到问题时总是不能冷静地思考,所以一直被冲动的想法控制着行为,如果我们可以灵活一点,好好地利用一下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咱们订个协定吧,以后,不管遇到多少烦恼,任何人都不许发脾气,切勿让急躁的情绪钻空子。”男孩赞同地点了点头。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被冲动的想法控制,造成严重的后果,当自己平静下来后,又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与其被冲动的想法控制,还不如甘愿成为时间的俘虏,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令你气愤的事或人,然后再做出决定,这样才不会后悔。

    【处世智语】

    急躁情绪可酿成大祸,时间是一味良药,关键看你如何选择,是甘愿被急躁情绪所控制,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还是愿意成为时间的俘虏,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

    14、别做完美主义的奴隶

    家庭琐事是酿成夫妻感情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许多家庭中,以年轻人的家庭为主,小夫妻双方经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这一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夫妻双方给对方制定的要求过于苛刻,不管是哪一方都希望自己的爱人很完美,不存在任何缺点。矛盾发起的原因,一般不是因为妻子不符合丈夫为她制定的标准,就是丈夫不符合妻子的要求。因此,双方都被完美的标准套牢了。

    当妻子在丈夫心中不够完美时,丈夫常常会恼怒,说妻子对他不够关心,有时太沉默孤僻,穿戴得不够整齐,在客人面前说话不得体,教育孩子也不行等等,将妻子评价得一无是处。

    于是,在不满的状况下,有时仅仅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丈夫就会情不自禁地暴跳如雷,甚至用最恶毒、最难听的语言来辱骂妻子,似乎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发泄出对妻子的不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妻子改掉“恶习”,达到他心目中的完美标准。

    遇到丈夫的无理,妻子也会将积攒已久的不满,以同样的方式毫不留情地回敬给丈夫。此时双方都会有不良的情绪、想法产生。

    丈夫会想:“她怎么这么差劲,恶习一堆,当初是怎么了,怎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女人做妻子。”妻子也会想:“结婚前他是那么的完美,可是现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当初瞎了眼才会嫁给他。”

    一旦这种情绪产生了,久而久之定会伤害到夫妻间的感情,造成悲惨的结局,究其原因是追求完美所致。

    【处世智语】

    人无完人,任何人或事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追求完美本没有错,但那需要一个度,过分追求完美是一项极其愚蠢的行为。当某个人或事不符合你的想法时,你应该调整自己,而不是苛刻地要求别人。

    15、该低头时就低头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也许人们会认为山谷随处都有,没有什么新鲜的,不过这条山谷却有它独特的地方,值得人们去看一看。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因此,这一现象便成为了一个谜,许多人都没有参透其中的含义,一直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后来,这一谜团,竟被一对夫妇揭开了。

    1983年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可是,他们曾经真心相爱过,不舍得就这样放弃自己曾经爱的人,所以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的旅行。

    他们决定,如果在这次旅行中,双方能够找回以前纯真的爱情,就继续生活下去,如果不能,就平心静气地友好分手。

    当夫妻二人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挑起帐篷的帘子,向山坡上望去,满天飞舞的大雪再加上特殊的风向,使得东坡的雪比西坡的雪大,而且来得密。

    一会儿功夫,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积雪。不过,当雪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时,雪松的枝丫似乎富有弹性,自然地向下弯曲,将压在自己身上的积雪抖落在地上。这样一次又一次反复同样的动作,使雪松完好无损地耸立在大雪中。与雪松相对的是其他树,他们不具备能屈能伸的精神,所以当雪积攒到一定程度后,树枝就被压断了。

    西坡的树木有一些逃过了这次劫难,但不是因为他们像雪松一样能驱能伸,而是因为西坡的雪小,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松、柏和女贞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她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它们不能领会屈与伸的大道理所以才会被大雪摧毁。”

    丈夫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表示了默认。过了一会,两人相互对望,似乎都领悟到了什么,相互拥抱在一起。

    对于外界压力,能承受时努力去承受,可是你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承受不了时,别忘了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夫妻间相处也如此,产生矛盾时,双方都“弯”一下,让一步,矛盾自然会不解自开。

    【处世智语】

    大丈夫能屈能伸,该低头时就低头,弯曲一下可以避开一切困难。

    16、放不下就别去想

    有一个人,他总觉得生活给予了他太多的负担,感到十分疲惫。为了给自己减轻压力,便去见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指点一二。

    哲人明白他的来意以后,给了他一个背在肩上的篓子,并让他沿着一条沙砾路走,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体会其中的感觉。

    那个人按照哲人的说法做了,一会儿,就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

    那人说:“背上的篓子越来越沉。”哲人说:“其实,这和你感觉生活的沉重是同样的道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背负相应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会越来越重,所以才会感觉越来越累。”

    那人问:“既然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责任,我不求卸掉责任,您是否可以让我的责任轻一些呢?”哲人对他说:“你的所有责任中包括工作、亲情、爱情、友情,你愿意把哪一样卸下去呢?”那人低头不语。

    哲人继续说:“当你感觉身上压力比较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总统,因为他肩上的担子远比你的担子大且沉重。”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轻松走完人生旅途,担负责任是必然的,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的。所以,我们要用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它。

    【处世智语】

    既然都难以割舍,那就不要在乎负担的沉重;既然无法摆脱,那就快乐地接受。

    17、得失一念间

    从前,一位老人上街赶集,不料集市上人太多,老人不小心把马丢了。回到家后,邻居们得知此事,纷纷劝慰老人。可老人却说:“虽然丢了一匹马,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邻里们听到老人这么说,都替他感到惋惜,认为老人因此事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口不择言了。大家怀着同情的心情离开了。

    没过几天,丢失的马跑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好几匹马。众人见了羡慕不已。可是,老人却心事重重地说:“你们怎么知道这是一件好事呢?”

    大家被老人的话弄得一头雾水,都以为老人因为这件好事太兴奋了,所以才说出让大家不能理解的话。

    又过了几天,老人的儿子在院子里骑马玩,不小心把腿给摔断了。邻居们闻听此事后,都过来劝老人,以为老人会因此而伤心难过。可是,老人却笑着对大家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呢?”邻里们听到老人的话以后,怀疑起自己的听力,无不奇怪地离开了老人的家。

    事隔不久,战争爆发了。村子中凡是身强体壮、健康的年轻人都要入伍为国家效命。很多人都不幸死在了残酷的沙场上,再也不能回来了。而老人的儿子却因摔断了腿没有被选中,平安无事地呆在家里。

    这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典故告诉我们,审视灾祸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因为唯物辩证法告诉大家,事物具有两面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处世智语】

    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任何人都无法预料。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是可以被预测出来的。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坏事也可变成好事;以悲观的态度去处理它,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因为,成功常常伴随着失败,失败往往孕育着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