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简单越好-心态简单:懂得取舍,学会放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该如何取舍?选择是一种智慧,放弃是一种美丽。生活的真谛便在这取舍之间。人的一生犹如花的历程,一个花期仅是全部生命历程的一个小小环节。每个花期必将经历一次辉煌与失落,花开花落,谁能无忧,谁能无怨?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当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法选择时,也许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什么才是最难舍弃的,是物质的诱惑还是一段感情,或者一种道义?有时候,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固执、甚至是利益,这样我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

    放弃一颗星星也许能得到一个月亮

    如果有人准备学打高尔夫球这种难度极高的运动项目,他将为设备、附件、教练和训练花上大笔的金钱,他还会将昂贵的球杆不经意间打进池塘,他也常常会遭受挫折。如果他学习高尔夫球的目的是成为一位高尔夫球好手,或者在与朋友们相聚时可以共同打打球娱乐,那么这些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他还必须持之以恒,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他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每周运动两次,减轻几磅体重并加以保持,使自己神清气爽的话,他完全可以放弃高尔夫球,只需找风景好的地方快走就可以了。如果他在拼命练习了一个月或两个月的高尔夫球之后,渐渐认识到这一点,而放弃高尔夫球,开始进行快步走的锻炼方式,那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能是说这个人没有恒心、毅力,或者说他有自知之明。那么到底是没有恒心还是有自知之明,既要看看问题的角度,还要看实际效果。有时候明智地放弃一个可有可无的机会,就会得到另一个更好的机会。

    马克·维克多·汉森经营的建筑业彻底失败了,他因此破产,最后完全退出了建筑业。

    很多人喜欢听到的是马克如何令人惊讶地重返建筑业,一步一步爬上成功顶峰的令人欢欣鼓舞的故事。如果马克是用一生的精力这样做,这又将是一个关于恒心和毅力的传奇故事。这类故事很多,只不过马克却不是这类故事的主人公。

    他彻底地退出了建筑业,忘记了有关这一行的一切知识和经历,他决定去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创业。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公众演说有独到的领悟和热情。他很快又发现这是个最容易赚钱的职业。一段时间之后,他成为一个具有感召力的一流演讲师。终于有一天,他的著作《心灵鸡汤》和《心灵鸡汤第二辑》双双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停留数月之久。马克成为富翁,他看到了更大一片天空,只是因换了一个看天的角度。

    连·史卡德家的墙上有一个相框,里边有十几张名片,每张名片都代表了他从事过的一项工作。有的工作是由于自己做不好而放弃了,有的工作虽然自己完成得很好但不喜欢所以放弃了。对这十几项工作,他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然而,他的执著精神是以不断地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表现出来的,他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一直做了十多年,最后成为百万富翁。他建立了一个跨国公司,在全世界有几千家经销商。

    如果你每年在玫琳凯公司召开年度大会的时候去美国达拉斯市,你会看到几千名粉红装束,开着粉红色卡迪拉克和别克轿车的女强人。而玫琳凯公司作为化妆品的王国,最开始创建的原因,是玫琳凯·艾施女士在一家直销公司做经销商时遭受到生意上的挫折,她辞职后自己创办了玫琳凯公司。

    哪一片天空更广阔一看便知,但要下定“换一个角度”的决心需要你具有勇于放弃那些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机会”的心态。

    尽人事以听天命

    不强求,不妄为,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不知道未来,能把握的只是当下,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所遇世事,自然会少了许多烦恼。平和的心态对于有志成就大事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平常人的平淡,虽不是人生旋律中的精彩华章,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底色。在现实生活里,平淡总是多于辉煌。谁能善待平淡,谁就能把握住生活的真谛。当机会来临时,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有一间画廊的主人,请两位当地著名的画家各画一幅以“风雨中的宁静”为主题的作品,并为他们选定同一天在画廊中展示、拍卖。

    展示的当天,两位画家各自带着自己的作品,自信满怀地来到画廊。

    第一位画家的作品,是以远山之间的湖泊作为背景的主题,湖面如镜。整幅画呈现出风平浪静的景致。在介绍画中意境的时候,他颇为得意地说:“你们看,多么宁静的湖泊啊!湖面连个涟漪都没有,蝴蝶也停在湖边上静止不动,没有风也没有雨,完全远离尘嚣,呈现出来的正是安宁与平静。”

    另外一位画家的作品,则大异其趣,是以奔腾的瀑布为主题,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瀑布旁生长着一棵小灌木,树枝弯曲得都快垂到水面,然而就在这棵树上,画家加了一个小鸟巢。鸟巢虽然已浸得湿透了,看起来似乎非常危险,但再仔细一看,却可以发现鸟巢中,竟然还有几只刚出生的小知更鸟。

    这时,第一个画家揶揄地说:“这幅画动态十足,我几乎可以听到瀑布急流的声音!”

    第二个画家听了之后,不慌不忙地笑着说:“您再仔细地看一看吧!有没有发现鸟巢中的小知更鸟啊?它们可是正在安详地睡觉,一点也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啊!”

    最后,观众们得出的结论是:第一位画家的作品只能叫做静止,后者才是真正的宁静。

    人生的境界是有差别的,无论是静止还是宁静,归根结底是心境的问题。王维有一首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自古以来,人们认为静的极致就隐藏在动中。做人也是这样,眼前浮云涌动,胸中要装一颗平常心,要以静的心态俯视周遭变幻万千的世事。

    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失败了也要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更深层的境界。记得林语堂先生有文:“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对平常心精辟的解释。

    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领悟,一切烦恼困顿,均可弃之流水,领悟生命的真谛,就会以一颗宁静的心善待一切。平常心是一种低调的境界,一切从生命出发,一面对生命尽心呵护,一面对人宽容平和,随方就圆。平常心使人具有大海一样的气度,任凭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依然平静如昨,以如此胸怀去实践人生,就会无所畏惧。

    我们应当排遣掉所有的外界影响,做好本分;告诉我们应当把本分做到最好,不留下遗憾和瑕疵;告诉我们只要自己认为已经尽到了自己所应尽到的所有责任,那么接下来就只有听天命。

    争取有时会让你失去更多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愈少愈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

    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在很多时候,争取有时虽然能获得一些,但最终失去的更多。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之中。

    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古语中有“鼹鼠饮河,仅止满腹”之说,俗语中有“日有三餐,夜有一眠”之论。这些说明了一个十分浅显的人生道理:人的一生物质上并不需要太多。这个道理并不太难懂,但是懂了这个道理,并不能以此来指导人生。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许多人永远不能满足,什么便宜都想占,好事自己没有沾上,便觉得逆情悖理。为了获取物质上的享受,他们不惜工本,费尽心机,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谁都愿意日子过得舒坦些,但是有人把它和追逐无限物质利益等同起来,不知道人之所需实际并不多,或者虽然知道,但不能遏止自己膨胀的欲望。他们为了追逐生活的高水平,把自己的人格降到了正常水平线下。

    懂得放弃,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总听到有人感慨人生苦短,自己的理想还远未实现。那么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一定要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一定要做个数学家!”……渐渐地,这些远大的目标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他们越坚持就越觉得痛苦。为什么不学着放弃呢?放弃是一种解脱,一种量力而行的智慧。你只有懂得了放弃,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有一种鱼叫马嘉鱼,长得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民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仆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竹帘缩得愈紧,马嘉鱼愈激怒,它们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就会被牢牢卡死,最终被渔民所捕获。

    我们有时也像马嘉鱼一样,笃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给自己套上了个“执著”的光环,执著于名利,执著于不切实际的空想,一年复一年,等到老年后才开始嗟叹壮年的无为和空虚。其实只要你放开手,就会发现许多无奈的痛苦已经不解自开。

    人们不愿放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不想接受变化,不能接受新事物,40多年的历练使我们不敢放弃手中的一切,遇事就钻“牛角尖”。

    老马44岁,是某国营钢制品厂的业务员。提起业务,老马总是一脸的得意:他是厂里的业务尖子,连续13年的销售冠军!厂里领导都说:“没有老马拿不下来的客户,老马出马,必定马到成功!”然而,就是这个春风得意的老马,最近似乎遇到难题,原来由于钢制品市场竞争激烈,老马所在的工厂在竞争中明显居于劣势,所以,这一季度,老马损失了不少订单,还丢了几个客户。老马自觉面上无光,走路都抬不起头来。于是老马发誓,一定要挽回颜面,在下个季度大干一场。就这样,老马鼓足了干劲,在全国各地东征西讨,累得连喘口气儿的工夫都没有,妻子劝他:“你这么大年龄了,安稳几天多好!销售量下降也不是你的责任,你干吗都揽到自己身上!”可怎么说,老马也不听,非要坚持下去,把销售额提上来。这时,老马的小舅子来找他,告诉他有个私营企业正在招聘业务精英,像老马这样的人才去了,肯定大受欢迎,而且薪水又高,待遇又好。妻子也极力怂恿老马放弃现在这家工厂,换个环境。老马觉得很为难,从心里讲,他也知道这家工厂的境况会持续下滑,再做下去前途不大,但这毕竟是自己工作了20年的厂子啊!再说自己也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地走了,非得把业务搞上去不可!老马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小舅子一听,气得也不理姐夫了,辞职报告一打,自己去了那家私营企业。几年之后,老马头发已经半白了,为了业务指标,他心力交瘁,但是业绩却仍在不断滑坡。厂领导对他也不再亲切,老马苦恼极了。雪上加霜的是,那家私营企业近期准备上市,还给每位员工都分了股份,老马的小舅子有事儿没事就对亲戚炫耀,然后大家就替老马惋惜:“唉,那个时候老马要不那么固执,依他的能力,股份肯定分得更多!死守着那个破厂子,每天累死累活,倒弄得两头不是人,有什么好!”不久,老马胃出血,住院了。出院后他办了停薪留职,整天呆在家里静养,他不愿见到自己的亲戚,也不想再听到那些让他悔不当初的闲言碎语。

    老马为了不切实际的“坚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我们呢?也许我们紧抓着不放的是我们深爱的理想,但当我们苦苦追求到最后,仍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那么聪明的做法就是赶快放手,不要等到烫伤了手,才发现自己握着的原来不过是个“电熨斗”。

    放弃,是一种过人的智慧,只有学会放弃才能够抓住新的机遇。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还在苦苦坚持的你也不妨“见异思迁”一回,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丽。

    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

    放弃并不是丧失信心,而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在人生旅程中,的确有很多东西都是靠努力打拼得来的,因其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会成为你生命的桎梏。

    《茶馆》中常四爷有句台词:“旗人没了,也没有皇粮可以吃了,我卖菜去,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哈哈一笑。可孙二爷呢:“我舍不得脱下大褂啊,我脱下大褂谁还会看得起我啊?”于是,他就永远穿着自己的灰大褂,可他就没法生存,他只能永远伴着他那只黄鸟。

    生活中,很多人舍不得放下所得,这是一种视野狭隘的表现,这种狭隘不但使他们享受不到“得到”的幸福与快乐,反而会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秦朝的李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曾经位居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耀一时,权倾朝野。虽然当他达到权力地位顶峰之时,曾多次回忆起恩师“物忌太盛”的话,希望回家乡过那种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由于贪恋权力和富贵,所以始终未能离开官场,最终被奸臣陷害,不但身首异处,而且殃及三族。李斯是在临死之时才幡然醒悟的,他在临刑前,拉着二儿子的手说:“真想带着你哥和你,回一趟上蔡老家,再出城东门,牵着黄犬,逐猎狡兔。可惜,现在太晚了!”

    尽管掌声能给人带来满足感,但是大多数人在舞台上的时候,其实没有办法做到放松,因为他们正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反而是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后,才能真正享受到轻松自在。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隐退”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人生征途上,要懂得追求,也要学会放弃,特别是在人生的节骨眼上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拥有美丽、灿烂、幸福的人生。

    拿起该拿起的,放下该放下的

    有一天,坦山和尚在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

    跟随坦山和尚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道:“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和尚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道:“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人才走了半里山路,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尚和小和尚合撑着一把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走了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和尚及时拉住了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和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秀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圆圆的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长着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似的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和尚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以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和尚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坦山和尚和小和尚找到一个小客栈投宿。

    直到吃晚饭,坦山和尚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和尚愣了一愣,然后微笑了,“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那个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

    小和尚顿悟。

    生活就是放下和拿起,关键是什么该放下什么该拿起,不该放弃的绝对不能放弃,该放下的一定要放下,这是做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实际上,生活原来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们常常自寻烦恼,空添许多的愁绪。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只知道拿起,不懂得放下——我们有太多的杂念,太多的野心,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欲望……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道,“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年轻人闻言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最终成为一名大学问家。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不能全部享有,就选择最需要的那部分。

    在人们越来越习惯动辄高呼残酷竞争时,其实学会“放下”的意义就越大。正仿佛当你遭遇灭顶挫折时,不妨手搭凉棚,你一定会发现:天并不会塌下来。这并不是不求上进,恰恰在于懂得放下的人,才最终会赢;而整日忙碌不休的人,收获的往往只是焦虑和疲惫。

    放弃是对勇气和胆识的考验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放弃是一种勇气,但放弃绝不是对自己的背叛,放弃自私,放弃虚伪,你就会变得高尚,你生活的天空将是晴空万里。放弃一段缥缈的感情,你就会变得踏实,如释重负,轻轻爽爽。

    放弃,不是怯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暴自弃,更不是陷入绝境时渴望得到的一种解脱,而是在痛定思痛后做出的一种选择。

    放弃,不是退避,是一种贮藏,贮藏更大的勇气。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

    曾经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遗憾的人生才真该有遗憾!”让人感触颇深,也许人生本就是这样的。放弃悲伤,你将收获快乐;放弃痛苦,你将获得幸福;放弃寒冷,你将收获温暖。有时候,人确实应该学会放弃,毕竟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并不属于自己。它匆匆而来,而后又匆匆消失。为什么一定要去挽留,有些事、有些人,是我们欲留而又留不住的。曾经拥有也是一种美,那一段的回忆,可以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世上的一切本身就充满了各种矛盾,你不可能同时拥有你想要的一切,只有放弃一些,你才能得到一些。

    人生面临许多选择,而选择的前提是懂得放弃,放弃的正确,即是选择的成功。放弃并不是消极地放手,而是需要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放弃,不是噩梦方醒,不是六月飞雪,也不是逃避,更不是偃旗息鼓、甘拜下风,而是在发现了对与错、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之后做出的一种选择。

    放弃那些力所不及、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盲目扩张的欲望,放弃那些我们不想拥有的和那些对自己毫无意义的、甚至有害的东西,放弃一切该放弃的东西,瞄准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努力拼搏,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才知道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所想真正拥有的;我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真正铭刻在心里的。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地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太多美好的事物。

    追两只兔子的人,终会一无所获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北方来的一条猎狗,追赶一只兔子,追到荆州时,看中另外一只兔子,于是这条猎狗对两只兔子同时追起来,一直追到赤壁。两只兔子为求自保,联合起来对付这条嚣张的猎狗。在赤壁这个地方,两只兔子狠狠地打了一顿猎狗,猎狗被打后狼狈地逃回北方,两只兔子从此获得了新生。这里说的或许就是赤壁之战。

    我们站在现今的立场来看这条猎狗时,发现这条猎狗犯了好几个错误。

    这条猎狗从北方一路赶来追兔子时,捎带着拣了些骨头,把荆州得了去,迫使这只兔子不得不逃。即使如此,这只兔子在当阳还是被猎狗咬了一口,带着伤的兔子继续逃跑。按理来说,猎狗应该对这只兔子穷追猛打,一直把兔子咬在嘴里,叼回家才是,这才符合基本规律。

    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猎狗眼里出现了另一只兔子,这条猎狗不去追已经受伤的兔子,反过头来追这只刚发现的兔子。受伤的兔子赶紧找到刚被追的兔子,两只兔子一合计,决定一起对付这条疯狂的猎狗。

    猎狗在拣了便宜后,应该好好地把骨头啃一啃,养养精神,再去追兔子也不迟,在自己没有吃饱的情况下,继续追赶兔子,最后反而被两只兔子算计了一番,一只兔子也没有吃到,捎带着的连骨头也被兔子抢了一半去。

    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在笑话这条猎狗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成了这条猎狗。

    我们无须再对猎狗的错误做过多的分析了,其实,这条猎狗的失误就在一个非常简明的数学逻辑上:1÷2=50%。试想,一条狗同时追两只兔子,就不仅仅是分心的概念了,50%的成功率,基本上等于半途而废。

    人尽管有两条腿,但只能走一条路。再厉害的人,哪怕他会分身术,也只能活上一辈子。从数学逻辑上看,人生的成败就决定于对追寻目标的把握上——人的一生若除以唯一的目标,成功率就是100%;人的一生若除以两个目标,成功率就成了50%;以此类推,追求的目标越多,成功的几率越小,人生之路、事业的追求也就越渺茫。

    当然,人生若是连一个目标也没有,那就更悲哀了——一辈子除以零目标,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人生的得失与成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和区别,往往就取决于1÷1、1÷2、1÷3这么简单的数学逻辑上。大凡出类拔萃者,多是目标始终如一的人。奇怪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把小学时就学的简易除法给忘了,拿单一的人生除以杂七乱八的追寻和欲望,使自己的成功率(也就是除法得数的商)一再变小,直至迷失了自我、虚度了人生。

    因此,如果你真想追到兔子的话,那么,你千万不要同时去追两只不同方向跑的兔子,尽管你追到了一只,会很遗憾另一只跑了,但你真正应该庆幸的是,你没有两只都追,否则,你遗憾的就不是另一只跑了,而是一只也追不到!

    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学会放弃,又更加坚定。

    放弃,有时就是最好的选择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后来发现了自己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放弃了医学,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写诗当中去。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就是后来他自称是胡闹的东西),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个诗人的梦想,转到社会科研上面去了。如果他们两个人都没认清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了一位庸医,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伽利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他却学习着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刚满18岁。

    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90》等经典歌曲影响和感动了一代人。罗大佑起初是学医的,后来他发觉自己对音乐情有独钟,所以他弃医从乐,他的选择是对的。

    俄罗斯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奥多尔夏里亚宾19岁的时候,来到喀山市的剧院经理处,请求经理听他唱几支歌,让他加入合唱队。但他正处在变声阶段,结果没被录取。过了些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认识了高尔基,与作家谈起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遭遇。高尔基听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来就在那个时候,他也想成为该剧团的一名合唱演员,而且……被选中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没有唱歌的天赋,于是又退出了合唱队。

    离斯特拉福德镇不远处有一座贵族宅邸,主人是托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刚20出头的莎士比亚伙同镇上的几名好事之徒,扛着武器溜进爵士的花园,开枪打死了一头鹿。结果莎士比亚被当场抓住,在管家的房间里被囚禁了一夜。莎士比亚在这一昼夜间受尽侮辱,释放后便写了一首尖刻的讽刺诗,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扬言要诉诸法律,严惩那写歪诗的偷鹿贼。于是诗人莎士比亚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走上去伦敦的路。正如作家华盛顿·欧文所说:“从此斯特拉福德镇失去了一个手艺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却获得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一个人要学会放弃,放弃你不想做的事;一个人要学会选择,选择你喜欢并擅长做的事。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放弃是一种大智慧。为自己算账,人们都喜欢用加法:职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等等,因为汲取和获得更容易让人有满足感。但是人生也需要——在特定的时候甚至更需要减法,掂量一下肩头、心头的分量,你是否觉得太沉重?那么,何不来个大扫除,为自己清仓,放弃不必要的拖累。

    舍弃眼前的诱惑,才有最后的辉煌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常遇到要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的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地权衡轻重得失,以决定牺牲的分量和等级。

    为了工作,我们可以牺牲娱乐;为了孩子,我们可以牺牲睡眠;为了保全生命,我们可以抛弃身外之物。但是当我们遇到比生命更宝贵的事物时,则不得不牺牲生命。如果不懂得这一道理,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1846年10月,多纳尔家族一行87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他们被困在关口里。40天后,有一半的人陆续死于饥饿和疾病。

    最后,终于有两个人决定出去求援。他们在徒步可及的范围之内,很快就到达了一个村庄,并带回一个救援队,使其他幸存者得以获救。

    你是否觉得好奇,在面临饥饿和死亡的状态下,他们为什么等待了40天,才决定放弃那个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冒险出去求援?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愿意放弃身边的财产。

    他们曾试图把马车和财物拖走,结果搞得筋疲力尽却徒劳无功,只好作罢。就这样任由大雪围困在关口,直到耗尽所有的食物和供给。

    想想看,我们是否也经常陷入这种“关卡”呢?由于害怕失去既有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漂亮的办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权力,多少人放弃了新工作的挑战,宁可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虚度数十年的光阴。当你的生命越是往前走,你就聚积越多的包袱和负担——财产、名位、习惯、人际关系、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不断地增加,于是更加依恋这熟悉的一切,舍不得放下。由于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多少人不愿意冒险、恐惧突破,不敢离开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以致平凡无趣地走完一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可留在熟悉的地狱,也不愿走进陌生的天堂。为何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困在无形的牢笼内,而无法走出生命中的“多纳尔关口”的原因。

    大名鼎鼎的日本东芝公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不良记录,当时经济萧条,日本局势风雨飘摇,偏偏这时,东芝公司高层的某些人不思进取,整日困于酒食,饱食终日,不思进取,业绩一落千丈。高层的行为影响全公司,整个东芝一时弥漫着一股奢靡腐朽的死亡气息。

    土光敏夫改革东芝的主要手段便是“撤其酒食”,强行命令下属戒掉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恶劣风气。东芝由此才又慢慢走上正轨。

    此事非常值得中国企业与企业家借鉴,很多人在赚了一笔小钱后马上就去挥霍享受,完全一副暴发户的没出息样。不改掉这一恶习,必无大成就。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郁。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了蔷薇,还有玫瑰;放弃了小溪,还有大海。放弃了一棵树,还有整个森林;放弃了驰骋原野的不羁,还有策马徐行的自得。

    弯路上往往有更美的风景

    在生活中,以正统方法做事不起作用时,就该运用发散思维,打破常规,这样做反而可以出奇制胜。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世间之路又有千千万万,综而观之,不外乎两类:直路和弯路。

    毫无疑问,在人生的征程中,大多数的人都愿走直路,沐浴着和煦的微风,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平坦的路面,这无疑是一种享受。相反,没有人乐意去走弯路,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弯路曲折艰险而又浪费时间。然而,人生的征程中却总是弯路居多,山路弯弯,水路弯弯,人生之路亦弯弯,只会走直路的人,恐怕一遇上弯路就傻眼了。因此,要想猎取到真正的成功,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绕道而行、曲折前进。

    学会绕道而行,迂回前进,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比如当你用一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和做一件事情,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时,不妨另用他法,换个角度去思索,换种方法去重做,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只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又绝非易事。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当时许多人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该队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然而等到暂停结束比赛继续进行时,球场上出现了一件令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而全场比赛结束的时间到了。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比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一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是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如果保加利亚队坚持以常规打完全场比赛,是绝对无法获得真正的胜利的,而往自家篮下投球这一招,颇有迂回前进之妙。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是,当常规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时,就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以奇招怪招来制胜。只有这样,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孙子兵法》中说:“军急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军事战争中最难处理的是把迂回的弯路当成直路,把灾祸变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也就是说,在与敌的争战中迂回绕路前进,往往可以在比敌方出发晚的情况下,先于敌方达到目标。

    美国硅谷专业公司曾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公司,面对竞争能力强大的半导体器材公司,显然不能在经营项目上一争高低。为此,硅谷专业公司的经理决定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并抓住当时美国“能源供应危机”中节油的这一信息,很快设计出“燃料控制”专用硅片,供汽车制造业使用。在短短5年里,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就由200万美元增加到2000万美元,成本由每件25美元降到4美元。由此可见,虽然经商者寻求的是不断增加盈利,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困难,很少有投资者能直线发展,因此迂回发展也是大多数经商者所必须要走的共同道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应有迂回前进的观念,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多想想。世上没有绝对的直路,也没有绝对的弯路。关键是看你怎么走,怎么把弯路走成直路。有了绕道而行的技巧和本领,才能在每一次人生出击中避开非赢即败的“老规矩”,从而顺利打通另一条成功的途径。

    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你面对人生的红灯而退却,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大路车多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在人生的战场上,你将永远是一个出色的士兵,一个能够每次都拥抱胜利的成功者。

    学会绕道而行,拨开层层云雾,便可见明媚阳光。也许你曾经奋斗过,也许你曾经追求过,但你认定的路上却红灯频频亮起。你焦急,你无奈,你恨天,你怨地,但为什么就不能绕道而行呢?

    放弃不是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

    古往今来,学会放弃的典故不胜枚举。清朝时,有位叫张英的人在京城为官。一天,他接到家中老母来信,说家里盖房子为一堵墙与邻居发生争执,希望他能出面把问题解决了。张英接信后回了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读后觉得有道理,于是主动退让。这个故事至今还传为美谈。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放得下生死,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此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尽管人生奋斗的目的是获得,但有些东西却是不能不学会放弃的,比如功名、利禄、美色……学会放弃,在深秋时可以感受到夏天的热情,春天的柔情,冬天的真情。但是,放弃并不是悲观失望的退却,而是“扬弃”。

    学会放弃,是放弃那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过程和努力;是放弃那种毫无意义的拼争和没有价值的索取,而不是丧失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弃那种对金钱地位的搏杀和奢侈生活的创造,而不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放弃的人,是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的,他们每天都有快乐和愉悦的心情伴随左右。而不懂得放弃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他们不仅最终未能达到目标,而且每天都陷于得失的苦恼之中。

    也许在放弃当时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那段往事时,我们会为当时正确的选择感到自豪,感到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生。也许正是当年的放弃,才到达今天的光辉顶点和成功彼岸。所以,放弃不是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

    有一首老歌,歌词最后几句是这样的:“原来人生必须要学会放弃,答案不可预期;原来结果最后才能看得清,来来回回何必在意。”是啊,人生在世,何惧放弃。

    人生就是选择,而放弃正是一门选择的艺术,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与其苦苦挣扎,拼得头破血流,不如潇洒地挥手,勇敢地选择放弃。歌德说:“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他每手各拿了一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手中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了佛陀所说的“放下”之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往往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我们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我们常说:“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所谓“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轻,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

    有一个名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经过去,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减退,这才主动宣布退役,去当了一名教练。应该说,秦裕的选择虽然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是一个微笑。

    一个职务、一种头衔,自然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适可而止,于是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排既定,自能应付自如,就不会既忙且乱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成功并不总是青睐那些死守一个真理的执著者,还格外偏爱那些懂得适时放弃的聪明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固然要“拿得起”;但与此同时,当我们发现“此路不通”时,也要学会及时地放下。片面地偏向任何一点,生命的天平都有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偏斜,到时再补救就来不及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