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航天知识全知道-太空“礼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类并不满足于在太空作短暂的旅游,为了开发太空,就需要建立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于是,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在太空建立新居所——空间站的条件成熟了。苏联在同美国竞争登月失败后,为了在下一轮的竞赛中获得主动,决定全力以赴实现空间站计划。

    1970年,苏联开始了“礼炮”1号空间站的建造工作。与此同时,他们对“联盟”号飞船进行了改装,以便使之成为空间站的辅助运输工具。1971年4月1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发射升空。它在太空运行6个月,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每艘飞船各载3名宇航员,共在空间站上停留了26天。从此,载人太空飞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愿望成为了现实。

    从“礼炮”1号到“礼炮”5号被认为是第一代“礼炮”号空间站。它们与“联盟”号宇宙飞船对接,组成“礼炮—联盟”航天复合体。第一代“礼炮”号空间站由三大部分组成:过渡舱、工作舱和设备舱。过渡舱长3米,直径2米,主要用于装载一些重要的仪器和设备。工作舱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总长为9米左右。第一工作舱内有能操纵空间站的主工作台及控制站上系统工作的仪器。此外,生命保障系统的控制板及空气再生装置也在此舱内。第二工作舱内设有科学仪器舱,其内装有X射线望远镜等仪器。此外,这里设有食品冷藏柜、供水系统的水箱、两个向舱外排除各种废物用的气闸室及在壁橱内的保健卫生包,上部设有睡眠袋。工作台后侧是“太空体育场”,装有自行车测功器和跑步器。设备舱直径为2.2米,长度为3.7米。这是非密封舱段,其内装有轨道修正发动机装置及姿态控制发动机组和电视摄像机等设备。

    第一代“礼炮”号空间站只有一个对接口,即只能与一艘飞船对接飞行。站上的食品、氧气、燃料储备有限,补给问题无法解决,轨道站的寿命也不是很长。所以经过改进,第二代的“礼炮”6号和7号两座轨道站增加了一个对接口,可以同时与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复合体。除接待“联盟”号载人飞船外,“进步”号货运飞船定期飞往轨道站,为宇航员运送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物品,包括燃料和科学实验设备。这样就使宇航员在站上的活动范围更广,停留时间延长。

    “礼炮”6号在太空飞行近五年,共接待18艘“联盟”号和“联盟”

    T号飞船。有16批33名宇航员到站上工作,累计载人飞行176天。其中1980年宇航员波波夫和柳明创造了在空间站飞行185天的纪录。“礼炮”

    7号空间站进入轨道飞行后,接待了“联盟”T号飞船的11批28名宇航员,其中包括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1984年,宇航员基齐姆维约夫和阿季科夫在空间站创造了237天的飞行纪录。“礼炮”7号空间站载人飞行累计达800多天,直到1986年8月停止使用。

    通过研制及运行“礼炮”6号和“礼炮”7号这两个实用空间站,苏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载人航天经验。不久,更新一代的航天站“和平”号上天,开辟了载人航天从考察试验向广泛进行生产活动过渡的新阶段。

    知识链接

    空间站又称“宇宙岛”,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宇航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小型的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较大型的可分批发射组件,在太空中组装成为整体。在空间站中要有让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可以不再返回地球。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射了9个空间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