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航天知识全知道-天上的“实验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在与苏联进行的初期航天竞争中失利以后,不仅抢先搞载人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而且要一鼓作气,逐渐甩掉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和一次性使用的载人飞船,而建设永久性航天站和为它配套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航天飞机,想远远地将苏联人抛在后面,为此,他们拟订了“天空实验室”计划。

    “天空实验室”航天站是利用“土星”5号第三级火箭改制而成的。它是一个长14.6米、最大直径6.5米、重约80吨的圆柱形筒舱。轨道工场是“天空实验室”的主舱,舱内用铝格地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实验室及储水箱;下层又用隔板分成卧室、餐厅、观察室等。

    “天空实验室”的发射分两步进行。首先将轨道工场、太阳望远镜、过渡舱和多用途对接舱发射升空,然后将“登月”计划中剩下的“阿波罗”号飞船发射入轨与“天空实验室”对接。

    1973年5月14日,“天空实验室”被送上435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上运行。11天后,3名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进入实验室。他们带了一把特殊的遮阳伞,这把橙色的遮阳伞由工人细心地折叠起来塞在一个135厘米长的筒子里。下午,宇航员康拉德把遮阳伞塞进一个小密封过渡舱里,然后渐渐地将它推出舱外,弹簧机构“啪”的一声将整个伞弹出。7米长、6米宽的矩形遮阳伞篷张开了,它形成的巨大阴影正好把工作起居室外的阳光挡住,一会儿,“天空实验室”内的温度开始下降,这橙色的遮阳伞挽救了价值2亿美元的“天空实验室”。接着,宇航员康拉德和克尔文穿上宇航服,拿着长长的杆子,将切割器绑在上面,伸到缠绕电池板的铝条上。克尔文的大半个身子都露在空间,他听到像暴风雪一样的声音呼啸而过,突然,脚一下没有蹬住,整个身子都掉到外面去了。两腿在空中晃荡起来,把维持生命的水、氧气管拴了几个结。这一下可吓坏他了,如果宇航服一漏气那他就完了。康拉德急忙小心地替他解开了这些结。克尔文在空中做了几次努力后,终于在飞越南美上空时用切割器将铝条割开。电池板慢慢地伸开了,受伤的“巨鸟”展长了美丽的翅膀。由于他们成功地挽救了“天空实验室”,美国总统尼克松亲自发来了贺电。

    1973年7月28日,“阿波罗”号飞船运送第二批3名宇航员进入“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完成了59个昼夜的飞行。11月16日,该站又接待了第三批3名宇航员。这批乘员一直在航天站生活到1974年2月才返回地面。此后,就再也没有宇航员进入该航天站,实际上它已经被关闭停用,成了一颗重达80吨的特大型人造卫星,独自在太空中绕着地球运行。

    按照原来的计划,“天空实验室”至少有10年的轨道寿命,可以运行到1983年。到那个时候,美国航天飞机将研制成功,发射上天,对将要坠落的“天空实验室”进行抢救,由航天飞机帮它加速,提高它的运行轨道。不幸的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太阳黑子活动加强,大气层的气体分子密度增加,“天空实验室”在运行中所受到的阻力增大,结果它的运行轨道高度的降低速度比预计的要快得多。而航天飞机又由于技术上有困难,尚未研制出来,不能上天执行营救任务。这样,等待“天空实验室”的命运就只有坠毁了!

    1979年7月11日,地面操作人员向“天空实验室”发出最后一次指令,使它安全地飞过北美大陆上空人口稠密地区,然后返回地球。“天空实验室”接到指令后,便像一条火龙划破长空,穿过大气层,最后化成无数碎片,坠落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和南印度洋。它在宇宙空间总共运行了2246天,绕地球34981万圈,航程达14亿多公里。

    知识链接

    美国在“天空实验室”里共进行了28项科学实验。在其中的材料加工实验中,宇航员利用电炉和电子束枪进行了空间焊接实验,后来证明焊接质量优于地面。在晶体生长实验中,宇航员发现在天空生长出的晶体长达2厘米,比预期的长6倍。这些工作为未来的太空生产积累了经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