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领导必读书-打造好你的团队,一盘散沙难成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中层领导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他的工作能力也是在这个团队的战斗力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他所关心的问题出不应该仅仅是自己的个人能力,而是始终把目光投递到整个团队层面,学会打造一个一流团队。

    1.打造忠诚型团队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招聘人才就是为了让某个员工在某个职位上发挥职能,所以他们优先考虑的是一个人的忠诚度,如果一个人总是摇摆不定的话,那么他将无法被团队收录,确实是这样。

    现在社会已经不再要求一个人对于团队的绝对忠诚,任何人都有自由择业的权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不再忠诚于自己的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对于团队的忠诚很多地表现为严守公司的商业机密,这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容忍这样的员工。

    在现在高速发展和高度的竞争的商业社会里,一个公司的商业秘密可以是已经成为一种关乎生死存亡的无形资产,它能够给这个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因为很多时候,这种无形资产带有一定垄断特征,那么这往往可以使一个企业在一定时间的里、获得竞争的优势和丰厚的回报。也正因为如此,如何保护好本公司商业秘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从一定意义说,一个公司的商业机密就是这个公司的生命线之所在。

    当然,一个公司如果只是把精力放在成功地保护本公司的商业秘密上的话,那么并不能保证这个公司如何地兴旺发达,但是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有效地保护本公司的商业秘密的话,那么这个公司也绝不会兴旺发达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在现在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情况下,所有公司都把保护商业秘密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部分来认真地重视,力图把它抓紧、抓好,而不是出现什么漏洞,很多公司已经把保护本公司的商业机密提升到保护公司的生存命脉的高度予以关注和重视。

    另外据一些国际知名媒体的报道,在全球500强的大公司里,每家公司都设有一个商业机密的专门保护部门,该部门没有别的业务,只是主要负责本公司的商业情报信息和相应的保密工作。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可口可乐、微软、苹果、通用电气和英特尔等公司,它们都委派公司中一部分最为优秀重要的人物来专门负责商业保密工作。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干脆从美国中情局挖来专业的情报人员组建起公司的情报部门,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

    美国硅谷一直被誉为世界高科技的基本最前沿。因为高端科技本身蕴含着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所以对于如何防范商业间谍的泄密,如何更好地保护本公司的商业机密就成为了硅谷中每家公司的心腹之患。有一则是这样报道说的,那个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电子芯片市场的英特尔公司,做得相当极端,他们甚至把前来采访的记者都当做商业间谍来防范。为了防止他们在公司里拍照,公司里面处处都有一个又一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盯梢,而这个公司除了在企业大门口和食堂等无关紧要的一些地方之外,在公司里面的其他任何地点,都是一律不准拍照的。一个负责电子商场的经理说,就是在对商店进行的各种装潢设计时,其实我们也是费尽了心思的,所以我们最终的方案才显得创意独特,对客户有吸引力,而这也是商场的专利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绝对不允许外人窃取走。即使是公司内部的员工,如果想进出公司也要进行安检程序才能正常进入。

    而在美国,保守时间最长的机密并不是哪一项重要的军事机密,而是一商业机密——大家所熟知的一种饮料的配方——可口可乐的配方。据说可口可乐的原始配方从创始起就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可以说前后一共历经200多年的时间。不过在这期间,它也经历了很多次重大的危机,可以说自从可口可乐的配方诞生以后,对于这个配方的获得就一直是很多竞争对手的梦想,其中就有许多饮料竞争商用尽了各种办法来窃取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配方,不过尽管他们已经绞尽了脑汁,却没有一个对手成功过。直到现在,这个神秘的可口可乐的原始配方还仍然是一个秘密。

    其实可口可乐公司的保护商业机密的意识并不仅仅只限于对于公司饮料配方的保护上,在营销领域他们也运用得十分广泛而有效,在2008年的9月,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奥运新包装上的保密策略就是其独一无二的商业保密意识的一个最好体现。可以说在本计划进行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已经与当时已经了解了公司设计方案的北京奥组委签订了一个保密协议,他们要求合作伙伴绝对不可以透露任何有关产品最新宣传的任何细节。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包装厂也采取了一套非常严格的防泄密措施守,当时整个公司只有30名熟练而可靠的老工人加班负责生产;而在运输时,饮料则被放在了已经牢牢地锁上的专用的全密封货柜车内,而当时整个公司仅有一把钥匙,不过这个拿钥匙的人是不能随车走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

    与可口可乐公司相同的还有肯德基,肯德基炸鸡的原始配方一直未被公开,至今仍然是肯德基公司的商业秘密。

    保守商业机密是好员工的行为准则。

    可以说,每个公司对于员工泄露商业机密行为都是深恶痛绝的,也是无法原谅的,所以公司在这方面对于员工的要求都是特别苛刻的。在这一方面,他们要求本公司的员工要绝对忠于自己的公司,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保守本公司的商业机密。而一个不能严守商业机密的员工,一定也是不可能得到公司的雇用和培养的。所以,在每一个公司的员工守则中,严守公司的商业机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一名好的员工,更要时时刻刻提高自己的保密意识,特别是要随时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很多公司的商业机密可能就在你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和说话中被泄露出去了。一般说来,一个好的员工肯定会谨慎地处理公司内部的复印纸的,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而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有这样一个的规定,就是他们提倡每个员工都必须积极地回收利用每一张废弃的复印件,而这种做法在一个需要很强的保密性的公司里看来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不对公司的相关文件根据其需要的保密级别加以分类并进行妥善处理的说,那么这很有可能导致公司的核心商业机密的外泄,从而给公司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而在一名负责的员工看来,一方面积极地利用废弃打印纸是有利于公司的好事,但如果这个纸张是机密文件的话,那么不管它怎样厚,那么都应该毫不保留地放进公司的保险柜里或者干脆送入碎纸机中。

    而一名保密意识强的员工还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说话内容。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一类员工,他们天性非常爱炫耀,特别是在参加各种会议和展览时,他们一见人总是很喜欢吹嘘自己如何克服怎样的技术困难,在技术上如何有了新的创造,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他们却因此泄漏了公司机密的信息。

    而一个保密意识强好的员工还应该非常注意自己的操作流程。因为一个员工的错误操作总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有相关的研究机构的报告中是这样表述的,一个公司的致命的威胁中的42%是都由员工的不正当操作引起的。

    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应该知道商业机密是一个公司立足的灵魂和核心优势,如果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被竞争对手知道,那么他的独有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各项技术培训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对员工严守商业机密方面的培养,甚至要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因为能力可以培养,技术也可以提升,而道德观念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如果公司中出现内奸,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假如这个员工能力强,职位高的话,那么对于公司来讲无疑更加危险。所以这种问题一定要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有任何潜在的背叛者,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大,一定要及时清理出去,要不等到后悔就晚了。

    而作为一名员工来讲,也应该明白商业机密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对于别人对于商业机密的套问一定要守口如瓶,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例外,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因为如果他真的是你的好朋友,那么他就不应该问起你们公司的商业机密,他就应该对于你的行为给予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反而抱怨的话,那他就根本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这是关于企业生存和个人立足的头等大事,一定不能头脑发热。别的小事都可以计较,可以闹闹小情绪,可以偷偷小懒,然而绝对不能泄漏公司的商业机密,不论对方给予多大的筹码,因为如果一旦被认为是内奸,绝对没有哪个公司会要你。

    2.打造纪律型团队

    中层领导必须认识到,忠诚可以说打造一个良好团队的第一步,然而仅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团队真正有战斗力,还必须强调团队的纪律性。

    这个世界上纪律性最强的组织是军队,因为战场上的厮杀是最残酷的搏杀,一旦输了将输掉自己的生命,永远不再有翻本的机会。这就要求钢铁一般的纪律,任何战术战略,如果没有纪律性,没有认真执行下去,那么即使这个战术战略无论多么高明,最终也将无法实行。就如马云所言:“我宁可要三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力;也不要一流的战术,三流的执行力。”

    南宋时,歌颂岳家军的民谣有“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之说。换一个角度想想,政府军不劫掠老百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为何还要专门来歌颂?其实,岳家军的严明军纪倒是异类,而纪律涣散、纵兵劫民倒是常态。古代中国,无论是叛军攻下政府军的城池,还是政府军攻陷叛军的领地,一般都会纵兵劫略,抢劫财物,霸占民女,以此慰劳士兵。稍微有控制力一点的统帅,像刘邦、刘备、岳飞之类,都被百姓称为父母。

    而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最后战胜项羽,除了依赖韩信那高超的军事天赋之外,和他的政治主张也是分不开的。因为军事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上谈不拢了就要兵戎相见,刘邦以一个小流氓之身能得到天下,和他的深得民心的政治主张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当刘邦提出约法三章的那一刻,他已经比项羽得到了天下之大势。约法三章是一个先进的政治主张,也是有关于纪律的最好证明。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就向刘邦投降了。刘邦在进入咸阳后,看到那么多的珠宝和美女,不禁怦然心动了,但是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要克制自己,免得失掉人心。刘邦虽然心理上很不愿意,然而在行动上接受他们的意见,同时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又还军霸上。后来为了取得民心,刘邦采取萧何的建议,特意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并郑重地向他们保证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约法三章。而当时的父老、豪杰们都明确表示要拥护约法三章。紧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可以说正是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所以他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这样,有广大老百姓支持,就算他一时打不过项羽,老百姓也照样支持他,那么一时的失败对他就构不成致命的威胁,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项羽则不同,他的依靠就是他的军队,而等到他失败了,没有任何人支持他,所以他也就永远地失败了。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挑起战争的国家德国和日本也是两个纪律性非常强的民族,他们虽然凶残可恶,然而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纪律性,也正是这种严谨的纪律性,使得他们两个国家即使的战败的情况下也能很快崛起,成为一流强国。

    日本民族的纪律性非常鲜明,这带来了日本民族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本从古代起就非常强调个人对团体的绝对服从。从平原争霸到新撰组。被日本人所认可的武士无一例外的特点是为了自己所处的武士集团而不惜牺牲生命。就拿新撰组来说,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判断,这就是一个反动组织,专门捕杀革命志士,是腐朽的幕府政府的走狗爪牙。但是因为近藤勇等人为幕府尽心尽力直到最后被杀都终于自己所处的武士集团。因此新撰组甚至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最后的武士典范。在武士时代,为了自己的武士集团而奉献牺牲是天经地义且得到舆论广泛认同和赞扬的。而幕府倒台后,以天皇为象征的军国主义思想继承了武士道思想对日本人进行了进一步的思想改造。二战时期的“神风敢死队”等无不反映了日本人重视群体,精诚团结的特点。战争结束后,这种国家至上主义仍然影响着当代日本人。乃至于日本一个家庭主妇卖彩票中了大奖,她也会说“今天我作为日本人感到非常幸福。”而群体性也造成了日本人的个性往往被埋没,日本人往往作为个体显得不是很突出,因为他们总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团体之内。就连出国旅游的一个旅行团,大家互相之间原本互不相识,但是在这样的临时团体中日本人也往往表现地很有纪律性。日本民族的这个特点是他们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现在,德国的足球也非常成功,他们得到的冠军次数仅次于巴西,在南非世界杯上又杀进了四强,他们球队里的明星并不是最耀眼的,然而他们的团队纪律性却是最强的。尽管主教练勒夫让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是他帅气的外表,但德国人的严谨与纪律性也流淌在他的血液里。

    德国何以能够战胜个人实力远强于己的阿根廷?除了战术准备充分到位、团队配合天衣无缝,高度的纪律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的主教练勒夫说:“在训练中,我们为每位球员设计了跑动路线。跑位训练不可能完美,然而我们却可以尽量让每位球员的跑位都规律化,让全队的组织有机化。”。

    勒夫早在去年12月时就开始设计球队在世界杯上的战术了。从一开始,德国队就制出了一种重视进攻的战术,更难得的是他们的战术执行得非常成功。勒夫又说:“在场上保持纪律性和位置是成功的前提。每个球员都必须了解如何去保持基本阵型。然而,每个人又都需要活动起来,让球的传递更流畅。”这种对细节的注视,同样充分体现了德国人纪律性。

    而从德国队的下面的十条准则中,更加可以以充分地看到他们的纪律性。

    这十条准则分别是:

    (1)学会尊重

    勒夫不希望看到队里有公开批评队友的情况,或者在训练场上发生冲突。

    (2)团队精神

    比赛开始前,队长拉姆都会在场上简短地和大家说几句话,赛前在更衣室里,体能教练福赛特则负责激励球员斗志,德国球员走出更衣室时,总是显得非常自信。

    (3)强大的头脑

    每当球员觉得有些心理问题,就会找赫尔曼帮忙。

    (4)纪律性

    勒夫强调的不仅是战术纪律,还要求有良好的赛前准备。

    (5)激情

    尽管德国队在小组赛次轮输给塞尔维亚,但下半时以少打多的时候,还是让人们看到了球队的激情。至于4比1大破英格兰与4比0横扫阿根廷的比赛,则是最佳的证明。

    (6)体能

    每个球员充沛的体力是球队制胜的先决条件。

    (7)爆发力量

    比赛进行到艰苦阶段,整个球队要有爆发力。

    (8)控制权

    控制好球、控制好节奏,牵制对方球队跟着自己的节奏踢球。

    (9)能量

    德国队对球员在训练上有严格的要求。本届世界杯上,他们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状态。

    (10)公平竞赛

    勒夫最讨厌的就是禁区前毫无必要的犯规,这会给对手定位球机会。和阿根廷的比赛,德国队后防完美地执行了这一指令。

    可以说,正是这种纪律性德国球队连续三届世界杯都杀入了四强。而反观加一个强队巴西队,虽然球队的队员都很有才华,然而他们却经常各自为战,不听号令,最终提前失败了。

    可见,纪律性正是一个团队战斗力的保证,没有纪律性的团队是早晚要被淘汰的。

    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司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一样。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公司、部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服从是一种美德。一个公司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是否全心全意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一个优秀的公司,每个员工都能够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员工都具有良好的服从观念和服从意识。因为上司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司的权威、整体的利益,不允许下属抗令而行。服从,在西点人的观念中是一种美德。同样,在一个优秀的公司中,服从也是一种美德。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能做到:上司做决定时我一定要“服”从;上司要我解决问题时我一定会“顺”从;与上司没有共识时我尽量“听”从。军队在作战中每个人都应付出,要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你必须做的事,而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同样,在公司中也是如此,每一个岗位既然设定,就要服从整个组织的安排。

    从某种意义上说,服从是公司的重要生产力。没有服从观念的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所有团队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甚至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你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一定是在服从的基础上建立的,否则,再好的策划也不能有效地执行。因此,公司要把服从意识作为重要理念来看待,要下大力气在公司内部营造人人服从公司领导,人人执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的文化氛围。

    在公司内部,领导就是领导,员工就是员工,下级对上级服从是公司的绝对法则,是每个员工的天职。

    在这样一个竞争的时代,谋求个人利益、自我实现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与服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许多年轻人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觉得自己工作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服从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工作,不过是迫于生计的需要。

    人的生命,总是在满意与不满意、愿意与不愿意的无休无止的交织中消磨、延续。忍耐是一种智慧,暂时的忍耐后你可以巧妙地表示自己的不满,但绝不可让不满情绪爆发,要控制好自己。你以自己的宽阔胸怀,坚持服从第一的原则是聪明之举。这样做,老板会心知肚明,知道你在情感上掩藏着极大的不满,但理智地执行了他的决定,他在下属心中的地位不问而知。对你的气度和胸怀,他也不得不佩服,甚至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你暂时的忍耐比足赤真金还要昂贵。相反,顶撞老板,使自己与老板的关系在某个特定时段陷入紧张状态,进入不愉快的合作氛围之中,缓和、改善这种僵局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你当初忍辱负重的服从还要大出几倍或几十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叹为时晚矣!要知道,没有哪一个人会永远一帆风顺,所以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都应以平常心去对待,暂时地忍耐,巧妙地服从,也是一种人生策略。

    3.打造牺牲型团队

    可以说,忠诚和纪律保证了团队的正常运转,不过在现在在经济形势下,很多时候公司要面临一些生死存亡的时刻,那么在这个时候,中层领导还要认识到,他还需要培养团队成员的牺牲精神。

    一个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团队绝对是团队成员拥有牺牲精神的团队,而作为一个民族来讲,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无疑是为团队牺牲的典范,虽然这种精神具有一定的极端性,特别是近代以来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这种精神无疑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很多人认为,在这个讲究个人利益至上的时代,牺牲精神已经过时了,他们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认为为团队牺牲是一种傻子的表现,所谓雷锋、黄继光都是不折不扣的傻子。其实,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牺牲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的,团队的整体利益都是以每个人个人利益的牺牲来实现的,这个牺牲可以是指生命,也可以指个人的自由和时间、精力等等。

    从传统意义来看,牺牲就是指生命的牺牲,这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特别是在古希腊神话和悲剧里,英雄本质就是牺牲。这一点可以从普罗米修斯身上看到。

    在希腊神话中,整个人类都是普罗米修斯创造出来的。他深深地爱着人类,同时也主动充当了人类的教师,他心甘情愿地为人类付出了一切,凡是对整个人类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感到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人类。同样的,人类对他也十分崇拜,人类也用自己特有的爱和忠诚来感谢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报答他。但是最高的天神领袖宙斯却是一个非常蛮横的家伙,他要求人类无条件地敬奉他,让人类无条件地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来献给他。这让人类感到心中很不公平,同时也让普罗米修斯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他作为人类的辩护师大胆和宙斯辩论,并因此而触犯了宙斯。

    而宙斯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最需要的一种物品——火来折磨人类。

    但是普罗米修斯并没有屈服,他很快想到了个一个好办法,他找到一根茴香枝,在宙斯乘坐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然后带给了当时已经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人类。

    于是,在这个时候,宙斯勃然大怒了,他吩咐火神立即给普罗米修斯宇宙间最严厉的惩罚。

    但是火神其实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的人格的,他秘密地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从人类那里归还火种,我一定出面为你求情,让宙斯饶恕你。”

    然而普罗米修斯却摇了摇头,他坚定地说:“我做的事是为了整个人类,我有什么错!我为什么要承认错误?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我决不会向那个人承认错误,我也更不会向他归还火种!”

    火神无奈,他当然也不敢违背宙斯的命令,于是他只好施法把普罗米修斯送到一个高山上,接着他用一条无论什么时候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巨大的岩石上,同时让他永远不能正常入睡,并且在他的胸脯上还特意钉上一颗金刚石做成的钉子。于是他就这样一日一日地忍受着饥饿和风吹日晒。

    此外,宙斯并没有因此而满意,他还故意派出一只可恶的老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心脏,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便永远没有尽头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屈服,他仍然坚持和宙斯辩论。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直至一位著名的大力士射死了这只恶鹰,并用石头砸碎了他的铁链,他才最终被解救出来了,在此期间他一直忍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各种痛苦和折磨。

    为人类而牺牲,为了团队而牺牲,他的生命虽然可以失去,然而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灭,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发展。

    在西方,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被一次次改编成话剧等影视作品,这证明牺牲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的,这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在当代,虽然牺牲生命的可能性变小了,然而为团队的牺牲精神是不可丢的,我们并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成为普罗米修斯,但是他们的英雄人格和牺牲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我们可以考察出来,日本的武士道出现的目的是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的出现很相近的:它们其实都是在为各自的战士设定一套生存和斗争的理念,将他们由只是一个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神化和一定的升华,给予他们一定的自豪感。而事实上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也是必然要求天生去崇尚正直、坚毅、简朴、忠诚等种种美德的。在所有的美德中,忠诚显然是最重要的,而只要一个武士能够忠于自己的天职,那么无论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都能得到荣誉。而当然这种不计代价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获得的,它需要武士随时随地能够为了自己的主公做出不会避开任何危险的自我牺牲,牺牲是最高的一种境界和荣誉。而在特别是自己已经被敌人团团围住的时候,仍然能够英勇厮杀绝不投降的武士,如果以武士道的标准看,它们并非是在进行绝望地挣扎和不明事理的斗争,他们也并不是随意地在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一个武士最有价值的忠诚的具体表现形式。关于这一点,如果我们以现代的观点来看的话,那么我们会不免有些奇怪,因为我们分明看到这是一种自杀的行为,并且这种自杀是毫无意义的。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一点比起欧洲的骑士精神来说,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客观考察一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而受到武士道深深感召之下的武士,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计划之时,根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荣誉是最高的准则。所以生死对一切来说,还只是一个不需要过度担心的问题,如何让自己行动发挥出最高的荣誉感才是正道。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奋力一试,即使得到结果是一死,那么也是有价值的,这比毫不行动要有价值得多,因为一个武士完全不用考虑自己的得失,他的职责就是一直勇往直前。不过这种精神仍然无法阻止部分武士进入危险之时的逃走,其实武士道也并非要一味地进行死战,从来不管自己胜算的多寡,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而对于武士的要求是必须智勇双全的,无谓的牺牲性命在他们看来也是错误的,是一种愚不可及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军队主动出城迎击围攻城堡的敌军,那么这不啻是一种愚蠢的自杀行为,但要是这个过程能牵制敌军,让主公有时间逃跑或者准备好军队击退敌军,就是一种忠义和英勇的表现,是会得到肯定的。

    而在日本战国时代,1600年的伏见城最后两百名德川家守军地寡不敌众的情况之下,主动开城来迎击西军,正是此类的英勇行为的具体表现!当然,这种精神也能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美国军队进攻到日本本土时,日本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神风敢死队的自杀式攻击。其实在现在为止,武士道精神仍长存于二十一世纪的日本人心中。当然这个武士道,也和其他一切传统的行为规范一样,有着自己负面的地方。因为武士们经常会异常残酷的方式来对待俘虏,因为他们认为俘虏们已经放弃了武士道,他们是无耻的,是应该杀害的。所以许多武士的敌人在作战时会仅仅因为没有抵抗这个原因而遭到无情的处决。这显然不像中世纪的欧洲,当贵族和骑士被俘的时候,对方可以用赎金来赎回,而日本人的作战思想中从未产生过用金钱换回俘虏的观念的。因为日本的武士或大名如果在战场上不幸被生擒,通常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都会被不光彩地死在俘虏他们的武士的手下。

    日本人非常喜欢樱花,还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下面几个特点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首先,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美丽,这符合日本武士的集团集体精神的。

    因为武士道是十分注重共性,而非如欧洲武士那样注重个性的。但他的这种共性实际和真正的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绝非是一种爱国精神,因为他们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真正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所以日本人评价武士的标准也并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主要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比如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士真田幸村,还有明治时期反天皇势力的武士集团中的武士等等,日本人都是给予他们很正面的评价,因为对于他们评判的标准并不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整个日本的统一有利,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忠于自己的集团的武个体,这可以说也是贯彻了武士道的精神。

    其次是因为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它们盛开的时候,而是在它们凋谢之时。实际上,樱花花期很短,但它凋谢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樱花全部凋谢,绝对没有一朵花还留恋在枝头。而恰恰是日本武士所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开放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进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就毫无留恋地死去,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极致的美。因为他们认为武士的自杀其实并非因为他们输不起,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失败感到羞耻而屈辱自杀,因为真正的武士是没有这么脆弱的,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所有的辉煌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自己的这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价值了,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象一朵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也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结束。

    现在这个武士道精神虽然看上去已经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事实上武士道精神早已深入整个日本民族的灵魂深处,已经成为了日本人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在形式上已经没落了,并且也已经永远不可能再从形式上复活了,但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它在日本人的日常行为中依旧是可以找到的。今天我们所看的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似乎有点怪异的事,都能够从武士道中找到深刻的根源。特别是当武士道精神被披上了发展经济的外衣,进行超出人们想像的商业运作的时候,它更显出自己惊人生命力。

    现在如果有人认为,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国”了,这已经跟以往的“武士国”日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了,那么实际上他的认识显然是错的。因为日本实际是一个非常喜欢保留自己的传统和并不断地发展自己传统的国家,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可以将最原始的巫术文化发展成为整个国家的神道文化,创出天皇这一概念并使它至今还存在,就可以看出。日本的一位右翼份子甚至这样说:如果现在的日本作为一个“商人国”所做的一切不能切实地增强日本的利益的话,那么日本就应该从现在“商人国”变成过去的“武士国”。

    事实上,日本人已经很聪明的保留了自己的武士道传统,并进行全新的创造,然后应用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所以他们能在二战之后的短期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唤起武士道的民族主义精神,创造出经济上的一个又一个神话。那么以日本这么一个拥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的国家来看,实现他们的国家利益当然是可能的。事实上,日本近代的经济正是一种在由国家指导下的武士道形式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说,武士道并没有消失,而是以资本主义的形式复活了,并推动了整个日本的变革和发展。

    具体到当下来看,也就是在日本人的企业中,所有的企业成员都非常无私,他们一心为公司着想,他们已经把加班当成了一种工作习惯,甚至是一种狂热的爱好。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日本员工都是以加班为荣,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早下班就意味着这个人不敬业,不忠诚,这个人实际上是没本事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日本,加班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所以在他们那里,按时下班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不加班就是不正常,加班反而是正常的现象。很多到日本出差的很多中国人都会大发这样那样的感慨,因为他们看到在晚上10点多的地铁里,还挤满了因为加班才疲惫归来的众多上班族,而他们第二天早晨还要在8、9点的时候就上班,当真是一群铁人啊。而事实上日本人的这种拼命精神当然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简单地把这样的加班文化移植到中国来的话,恐怕就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因为中国的员工是不买帐的。所以现在有很多企业的高级经理和老板们都非常困惑为什么这种文化在中国不能实现,而其实答案也是很简单的,因为日本人天生就喜欢加班,整个社会也认可加班,所以在这种氛围定,他们形成是一种良性的加班文化,所有人都认同这一问题,特别是领导与员工一起加班已经成为一种默契,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形成公司不断发展的合力。而在中国时下的许多企业里,老板自己并不喜欢加班,他们只是喜欢员工没完没了地加班罢了,而他们自己却去休息了,这当然不可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在这种行为之下,员工当然不乐意自己去加班,因为他们感到了一种不平等。而在日本这根本是存在的,领导只可能比员工加班的时间长,而不可能比员工的加班时间短,也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正面力量,使得日本人在二战的废墟中很快实现了本民族经济的迅速起飞。

    可以说几百多年来,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已经世界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时下无论对它的得失作出何种价值评判和取舍,这种荣誉感和对于死亡的蔑视态度无疑是人类精神中的一份强大的力量。实际上,中国人每每对这个精神是十分仇恨的,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问自己,为何中国人就没有这种狂热的精神呢?为何中国人如此懦弱呢?

    但是,这显然也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先天性问题。倘若你仔细读一读《史记》和《左传》等史书的话,你就会发现,原来类似于武士道的精神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长久以来,我们只听说过西人为了爱情和荣誉而决斗至死,却很少听到他们提及因为军事行动的失败而死亡。这是因为武士道精神是其实儒家伦理的一个发展变异出来的产物,在西方,家和国的地位从来没有那么重要,它们也没有象在中国古代那样占据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这种忠爱国的观念也就永远不会象在中国和日本那样根深蒂固,达到随时可以为此而死的地步。

    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的名将子玉战败了,按楚国当时的传统,他是必须自杀才能谢罪的,于是他也没有企求别人的宽恕,很快自杀了。而在汉代,名将李广仅仅因为一个客观原因延误整个部队的会师时间,也羞愤自杀了。这是当时的整个社会观念的客观要求,这也正象是后来的日本武士一样,如果一个武士因自己的过失而不愿自杀的话,那么这将成为整个家族的一个永远无法消除的污点,那么这个家族在社会上也难以立足和生存下去了,所以很多时候,武士的自杀行为除了因为个人荣誉的原因之外,还有的时候是出于对整个家族的荣誉与利益的考虑。

    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到,其实在中国汉代以前各种因未军事行动的失败而自杀行为其实是不计其数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整个社会的游侠之风非常盛行,所有的人都十分尚武好斗,我们也不必提那个时期著名的五大刺客,单是两汉四百年间王侯百官们所养的可以随时战死的武士便难以计数。特别是在汉武时期的西域远征军中,他们每每征集的并不是正规训练过的战士,而只是普通的长安的市井少年,不过他们却能以几万人之师,长驱直入,远驱匈奴,建功立业。而根据当时人们的记载,在战争中,特别是在匈奴人没有像汉人那样先进的兵器时,一个汉兵往往一人抵超过五个以上的胡兵;而即使匈奴人有了像汉人一样的兵器,汉兵仍能以一敌三,我们可以看到,大汉的民风之剽悍,实在是超越古今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道家思想,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无论到哪个时候,团队的战斗力永远强于个人。或者说,也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团队做后盾,一个人的个人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