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调查-对永城市高庄镇葛店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做好,如何做好?这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着重大的比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大局的稳定。为了了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我对河南省商丘市下属的永城市高庄镇葛店村进行了一次调查。

    葛店村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十几年前还是一个既穷又乱的后进村。1986年,新一届党支部上任后,认真对葛店村穷和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底子薄、起步晚、发展慢是造成穷和乱的原因,而软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他们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治村方针。当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气候尚未形成,有人讥讽他们。但他们理直气壮地顶住了。从此,他们“咬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青山”不放松,而且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路,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该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穷变富。近十年,全村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一家拖欠统筹提留,没一人修炼“法轮功”,没人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全村人心思定,人心思富,人心思进,自1990年以来,村党支部已连续10年被评为出席镇、市先进党支部,1998年被永城市树为全市红旗党支部,1999年又被永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明星村。

    葛店村党支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是:新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只要紧扣群众的思想实际,紧贴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切从农民群众利益出发,就能为农民群众欢迎接受,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从农民群众盼望的事情入手做思想政治工作

    葛店村党支部一班人认为,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贴近农民的思想实际,找准突破口。他们针对农民群众长期受贫困困扰,盼望发家致富的心理,以此为突破口,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实效。葛店村村民刘永生,家有三辆大汽车,一部桑塔纳,年收入10多万元。他无论在什么场合,一提到今天的富裕生活,都会充满感激地说:“我能有今天的好光景,多亏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多亏了村党支部抓思想政治工作抓到点子上。要不是支部书记刘须龙1986年初三番五次来我家讲政策,做思想政治工作,带我学汽车驾驶技术,帮我搞运输脱贫,我现在可能还戴着贫困帽子。”

    十几年前,葛店村农民由于思想不解放,步子迈不开,守着矿区优势却受穷。他们思富、想富不敢富,个别富户怕冒富。原因在哪里呢?村支部一班人分别到群众中调查了解,最后总结出一条,这是由于过去多年极“左”思想的影响,群众一怕政策变,二怕政策变了挨整。有的群众说: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针对群众的思想状况,村党支部经过认真讨论,确立了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响亮提出:“谁致富谁光荣,谁受穷谁无能”的口号,炒热农民的致富愿望。村支书刘须龙说:“当前葛店村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唱响发家致富的主旋律。鼓励农民致富,支持农民致富,带动农民致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村支部书记刘须龙首先买了部汽车,带头搞起汽车运输,5名支部委员和3个村委干部也不示弱,分别购买了6部汽车,办了2个养鸡场,全村18名党员,8名组干部人人都上了致富项目。在村党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村群众的致富愿望热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村支部不失时机地召开支部大会,成立党员帮贫致富互助组,要求每个党员联系2—3个贫困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刘须龙在党员会上说:“如果你还是一个共产党员,就不能让你联系的贫困户在致富路上掉队。葛店村可以有先富后富的,但不能有不富的。”在党员的帮助下,全村涌现出70多个运输、养殖、加工等专业户。

    有的村民虽然有致富愿望,但因为种种原因,缺乏致富能力,村党支部提出不让一户留在贫困线下,积极与贫困户结对子,带领贫困户走致富路。村民刘须树家里上有多病的二老,下有两个未成家的孩子,是本村的特困户,致富无门,村党支部书记刘须龙主动给他“结对子”。刘须龙让刘须树的两个儿子跟自己学开车,一年后又拿自己的钱资助他们到商丘汽校学习,帮助他家购买了一辆大汽车,使刘须树家快速走了致富路。共产党员巩朝建先后帮助5户困难户解决资金28万元,购买汽车6部。一时间,“要想富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成为全村群众的口头禅。

    为不断激发群众的致富热情,村支部每年还评出5名致富能人,召开村民大会,给他们披红戴花,让他们介绍致富经验,在全村形成了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可喜局面。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到1995年初,全村仅解放牌汽车就发展到200多部,年创收入450多万元,被长春汽车制造厂命名为全国第二个“解放牌汽车专业村”。近年来,该村农民围绕矿区搞服务,组建装卸公司、建筑公司,兴办水泥预制厂、煤球厂、汽车维修厂等1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一位党员干部感慨地说:“如果当初找不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葛店村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二、从农民群众需求的事项入手做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一是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接受科技知识能力差,影响了经济持续发展;二是村民法制观念淡薄,影响社会稳定;三是部分村民小富即安,缺乏更高的追求;四是一些农民富后不能思源,道德标准低下。针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村支部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根据群众求富、求知、求美的愿望,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即:从农民需求的事项入手,引导农民“文明富裕”。

    一是抓阵地,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村里拿出资金,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村民文化大院,设有娱乐室、图书室、游艺室。闲暇之时,村民聚在一起,打球下棋,看书读报,评议党员干部,商讨村里事务,把群众的思想集中到了解国家大事、关心本村政务上来。村里每年还举行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集体出资举办电影、戏剧晚会,每年放电影、演戏20多场,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培养了村民崇尚科学的观念,杜绝了封建迷信、聚众赌博、打架斗殴不良行为。前几年,“法轮功”邪教组织到该村活动,全村2030人,无一人参与修炼。

    二是抓教育,提高村民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村民,村支部一方面利用夜校向农民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搞好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强化对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投资,发展基础教育。1998年5月2日,党员干部带头捐资建校,全村群众踊跃参加,一下损资26.8万元,建成了31间标准化的村办中学教学楼。近年来,该村对教育投入80余万元,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是抓党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村支部在坚持“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又推出了“三学、三议、三帮”活动,即学党章、学理论、学政治;议村务、议政务、议党员;帮支部、帮党员、帮贫困户。全体党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维护社会治安,党员为群众义务巡逻护院;建学校,党员带头捐款;搞电改,党员主动出义务工。不论谁有困难,党员干部都会主动出现在他们面前,送去党的温暖。十年来,全村党员干部先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460多件(次),党员人均办好事、实事100多件(次)。

    四是不失时机,多办暖人心、顺民心\稳民心的实事。该村投资15万元,为村民安装了程控电话,使广大群众有了致富千里眼,顺风耳;投资5万余元,硬化了衬里的路面,改善了全村晴天一路土,阴天一路泥的交通状况;投资10万多元,整改了农电线路,使电价从每度2—4元下降到每度0.75元;拓宽了街道,架设了路灯,使全村真正地绿起来、亮起来、新起来、美起来。

    五是抓创建,树立文明新风。根据新的形势,该村把每年表彰致富大户,改为每年评选“科技示范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和文明户”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儿女、好夫妻、好邻居”等“四户”、“六好”创建活动上来,在评选中不定数字,不画框框,谁合格,谁不合格让群众说了算。葛店六组村民魏常青、张秀英夫妇十几年如一日义务照顾五保老人张氏,端屎端尿,擦身洗被,请医看病,一日三餐照顾得无微不至,去年,魏常青家被评为“文明户”,张秀英被评为“好媳妇”。近几年,该村先后被评为“四户”46户,占总户数的16%,“六好”78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三、从农民群众的关心的问题入手做思想政治工作

    在成绩面前,葛店村党支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近两年,他们又根据群众要求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愿望,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确立了通过村民自治,把支部的意见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一是建立了各种群众自治组织。如:计划生育协会、红自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这些组织把各项村务分工管理,有条不紊。如去年10月,村民刘道敏的儿子结婚,本想大操大办,红自理事会知道后及时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会长巩朝建用自家的小轿车把新娘子接来,开个茶话会把婚礼办了,即节俭又热闹。

    二是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大到《村民自治章程》,小到各项村务管理,事事有章程,样样有制度。照章办事,自我约束成为全村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去年7月份,村支部书记刘须龙在新城为村里谈一项业务。中午请外商吃饭花了200多元,有人说让村里报销,而他坚持自己掏腰包,他说:“村里的规矩不能破,我吃点亏乐意。”

    三是健全了党员议政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管理会、村民代表会。凡是村里的大事要事麻烦事,都要经过群众讨论,做到决策讲民主,办事讲民意,处事讲公道。去年村建小学教学楼,投资30多万元,这项工程定下采,一些包工头要求“关照”,而村干部认准、—个理,不让群众明白,干部休想清白,于是就将工程所有环节向群众公开,最后向3个工程队公开招标。大家心里都透亮。村里大事公开,村务、财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村委门口公开墙上公开,村里电费管理、财务支出、征地和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村统筹提留方案、出义务工等,事无巨细,都向群众公布得一清二楚。

    通过对葛店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我感到很受启发。第一,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农民关心的问题入手,符合农民的愿望和要求;第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由“空”变“实”,由“散”变“紧”,由“软”变“硬”。总之,只要广大基层干部认真、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前景十分广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