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机械发明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凯迪拉克移民底特律

    底特律,我们都知道这是美国汽车工业的中心,而它的崛起是和一个叫凯迪拉克的人有很大关系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个汽车之城的历史。

    17世纪末,一群法国探险者来到了底特律河,这些以掠夺闻名的欧洲人一下子就发现了最快的致富方法——掠夺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贩卖皮毛。一时间,操着各种口音、穿着各种服饰的形形色色的商人来到这一地区,在英国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穿梭奔走,他们干着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勾当,通过这些卑鄙的手段一点一点地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个法国人名叫安东尼·凯迪拉克,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着名的高档车凯迪拉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与其他冒险家有所不同的是,凯迪拉克不仅为自己敛财聚富,还热衷于为法国在新大陆扩充势力。他认识到五大湖区重要的地理位置,于是在1698年给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上了一份奏章。

    凯迪拉克在奏章中说,如果法国能控制五大湖区,将有利于法国在整个美洲与另一个殖民大国英国展开竞争。路易十四一向热衷于开疆拓土,在海外争夺殖民地,他对凯迪拉克的建议立即给予高度重视。

    1701年的夏天,已经任职为军官的凯迪拉克率领一支由士兵、皮毛商和印第安人组成的200余人的探险队沿着底特律河道逆流而上,到达了今天的底特律城,以当时的法国海军大臣庞查特兰伯爵为名,在底特律河畔建立了庞查特兰堡。随后,以此为中心,大批法国移民来到这里,并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继续与印第安人做皮毛生意,获利丰厚。1754-1763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殖民国家法国和英国为了争夺对北美大陆的控制而发动战争,这就是法国-印第安人战争。战争期间,英国军队控制了该地区,并将地名简化为底特律。

    1763年,渥太华首领庞蒂亚克酋长率领几个部落发动起义,试图驱逐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果失败。1796年,根据《杰伊条约》,底特律加入美利坚合众国。1805-1847年,底特律一直是密歇根州的首府。

    1900年,为了向法国的皇家贵族、探险家、美国底特律城的创始人凯迪拉克表示敬意,美国着名的汽车制造商亨利·利兰以凯迪拉克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生产的新款豪华轿车,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形成了系列,这种高贵典雅、豪华大方的“贵族车”的车标所用的主体图案就是凯迪拉克家族的族徽,这种徽章象征着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在几代移民的辛勤耕作和努力下,当亨利·福特来到底特律这个城市的时候,这儿已经初具规模了。由于五大湖区的优越位置,底特律的航运、造船、制造业非常兴盛,居民已经超过8万人,其产品的产量在当时美国的所有城市中居第20位。在以后的历史进程里,这座城市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特别是它的动力工业的发展,从世界角度来看都是个奇迹。1899年,底特律成为全美第10大城市。到了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大降低,汽车价格也随之下降,汽车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底特律也随着福特汽车而名扬全世界,直到今天,底特律仍然是一座有重要地位的汽车城。

    天才机械师

    当亨利来到底特律的时候,底特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码头、工厂、热闹的人群,这一切对于刚从乡下来的亨利来说都很有吸引力。

    在这次出逃之前,亨利也随父亲不止一次的来过这里,每一次,他都会产生新的感觉。一向沉默的亨利曾经兴奋地把自己的感受讲给父亲,而父亲不顾他的感受,不以为然地说:“孩子,你只是看到了城市的表面,却没有看到城市黑暗的另一面。”没等亨利反问,老威廉就自顾自地说:“美国最神奇之处,就是能够使你获得一块可以自由自在地居住和耕种的土地,会使一个贫穷的移民有机会变成一个富有的农场主。”老威廉说得没错,他曾经就是一个贫穷的爱尔兰移民,是美国给他机会,让他拥有了一片土地,他可以在那块土地上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大儿子面前,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农村生活的洁净与纯朴同城市生活的肮脏与堕落进行对比,就像镀金时代的伟大作家马克·吐温笔下描写的那样,城市到处都是罪恶,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而农村那舒适、安闲的生活才是最适合人类的。当时许多外来移民都沉浸在这种理想化的生活里,对城市文明打心眼里拒绝。但是,作为年轻一代的亨利,很难被父亲说服。

    亨利一到底特律,就来到丽贝卡姑妈家。一个十几岁的从乡村来的孩子要闯世界首先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

    最初,亨利在密歇根车厢公司工作,这是专门制造火车车厢的工厂,公司大约有两千多名员工,这在当时已经算是规模不小的工厂了。他在这里当了一名技工,每天的工资是1.1美元,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了。亨利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以及对机械的痴迷和了解给负责招工的工厂管理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亨利当时就被招进工厂,他的工资和有熟练技术的工人的工资一样多。亨利第一次为自己拥有技术而自豪。

    亨利刚刚找到工作,他的父亲就找来了。父亲没有勉强他回迪尔伯恩的农场,只是告诉他:“如果你什么时候改变了想法,或者说你什么时候想回家了,只要你愿意,就回家来。”

    亨利含泪送走了父亲,也婉言谢绝了姑妈一家的好心挽留,在外面为自己找到了一处新的住处。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给任何人带来负担。他希望拥有完全的独立,真正地实现自食其力。

    亨利的第一份工作仅仅持续了6天,他就被解雇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亨利到密歇根车厢公司上班后,一头扎在车间里,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就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和其他的工人相处得也很好,大家谁也没有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放在心上。然而有一件事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有一次,亨利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修好了一台机器,而在此之前,好几个工人用了好几个半天也没修好它。除此之外,他还对机器的传动装置进行了一个小小的革新,使机器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年轻的亨利没想到,他的这个天才的本领给他带来了麻烦。因为整个车间的工人和工头都为此感到尴尬万分,人们私下里都担心这个孩子将来会抢了他们的饭碗,于是,给亨利编造了很多谣言,年轻的亨利无法抵挡来势汹汹的攻击,不得不离开了。

    第一份工作的经历印证了亨利对于人性的怀疑,他后来说:“我从那时起就知道,不要把你知道的东西告诉所有的人。”这就像一只猫教一只老虎爬树一样,最后自己总要留一手,亨利记住了这个教训,并且运用到以后的事业中。当然,怀疑一切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亨利事业的发展,就像后来他对自己唯一的儿子也不能开诚布公一样。

    19世纪的最后十几年是底特律飞快发展时期,整个底特律就像一座巨大的工厂,每天都有新的高楼建立起来,每天都有大型工厂开工,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底特律锅炉公司生产的锅炉蜚声全世界。

    底特律的造船厂生产出了美国第一条纯铁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轮船,它可以适应更长距离的航行。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底特律化学工业和炼铜制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工业的发展使底特律及周边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美国本土居民以及外来的移民竞相来到这个充满活力的欣欣向荣的城市,他们都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特别是那些熟练工人,在这里受到高度重视,假如某一个熟练工人从一个工厂离开了,他很快就会被另一个工厂录用,他们从不缺少工作的机会,只怕自己没有足够好的技术。像亨利这样有技术的年轻人更是不愁找工作,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这一次,亨利来到詹姆斯-弗劳尔兄弟公司做工。这是一家生产机器设备的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十分精湛,对自己的职工有一套独特的培养和训练方式。这个工厂几乎能生产所有类型、所有种类的产品,亨利看到工厂的第一眼,就决定在这里好好学习。他进厂时属于半熟练技工,专门负责为一种小型机床加工一种机器的阀门。也就是在这所工厂里,亨利学会了一项以前并未掌握的技术,就是如何看图纸。而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培训。

    当时,亨利的工资每星期只有2.5美元,他住在寄宿公寓,每星期的房租和伙食费加起来就要3.5美元。他的工资是满足不了他的必要开销的,为了能在这里坚持下去,他必须想办法增加收入,他非常勤快,负责保养和修理房东所有的煤气灯,房东会给他一点补偿。当然,他也没忘了自己那份修理钟表的技术,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到一家钟表店兼职修理手表,每晚他可以得到50美分的报酬。

    一个人漂泊在异乡,生活无疑是艰难的,为了在这里站住脚,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每天深夜,当亨利从钟表店出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底特律的街道上时,他会忍不住地思考:离开迪尔伯恩的农场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是不是正确的选择?自己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他曾经犹豫过,假如回到迪尔伯恩的农场,那会是什么样子?自己能在那个家庭农场待一辈子吗?他多需要有人能解答他的困惑。但是,他身边没有一个人能给予他这样的帮助,他只好一个人摸索。

    年轻人有困惑是正常的,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好在这时候,他受到了一个绝对是励志人物的鼓舞——在底特律城,他听到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许多年前,12岁的爱迪生每天往返在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列车上,他在那有100公里路程的火车上卖报纸。火车从休伦港到底特律需要3小时,大约在上午10点钟到达,下午6点返回。这中间的8个小时就是爱迪生的读书时间,他在底特律那座用石头建造的大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读书,看了很多很多的书。后来,他发明了电灯,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永久的光明,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爱迪生的故事更成为此后全世界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励志的榜样。托马斯·爱迪生——亨利一生最崇敬的人,后来成为他的好朋友。虽然爱迪生很早就离开了底特律,但是底特律城的人仍然把他看作自己城市的骄傲。无疑,当亨利无数次漫步在底特律幽暗的月光下思考自己的人生时,他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爱迪生故事的激励,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他也要发明一种东西,虽然他还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东西,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种信念,坚持下去,梦想总会成真。

    亨利在詹姆斯-弗劳尔兄弟公司待了9个月,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他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得到了肯定,他的工资增加到了每周3美元。但是这一切对亨利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他不能把自己总是困在这个工厂里,他还有自己的梦想,他认为这里不是他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经过再三考虑,他辞去了这份工作。

    尽管亨利从未接受过正规学徒的训练,但我们知道从小所有他能看到的机械都是他的玩具,他熟悉他所看到的每一个机器的构造,并能熟练地拆卸并且装上,可以说他早已成为一个熟练的机械师。而底特律这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城市尤其需要懂机械的人才,像亨利这样熟练掌握机械技能的人,随便在哪一家器械类公司或企业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是,他想多长一些见识,就像他自己所解释的那样,在底特律做学徒至少要干4年,他现在还没有到一年,他想换换工作,尝试各种新东西,他还那么年轻,他有足够的时间做他想做的事。

    就这样,在1880年8月,亨利进入向往已久的底特律干坞公司。

    这家公司是底特律城最大的造船厂,生产各种锅炉、铁皮船,还能制造发动机。在当时,进入这家公司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这一次,亨利的周薪又回到了2.5美元,但这并不是他所关注的,他最大的快乐是能天天接触到各种型号的蒸汽机。也许几年前他和父亲外出时偶遇的那台蒸汽机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这一次,他能这样每天和蒸汽机打交道让他很兴奋。上班时,他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蒸汽机,便仔细钻研它们的奥妙。工厂备有很多机械方面的杂志,一有空闲,亨利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翻阅这些杂志。

    和一年前刚来底特律时相比,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可以和他们谈论心里的想法及对未来的宏伟设想。“亨利总是想做点什么出来。”他的朋友施特劳斯说,“这个星期还是一个有8天的时钟,下个星期就变成了一艘船。”“每个星期天我们都会说起新事物,却从来都没能讨论完。”施特劳斯清楚地记得这些事情。亨利的勤奋好学也深得工厂一些工程师的欣赏,他们会经常帮助他改进工作方法,或者给他一些建议,亨利总是能把他们的想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从而使自己有更大进步。

    在底特律干坞公司工作期间,有一篇文章对亨利影响非常大,文章的题目是《异想天开的设计方案——汽油发动机》,作者是德国博士弗里德里希·奥托。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动力机械靠的都是蒸汽机,那种蒸汽机是英国发明家瓦特在1776年发明的,距离亨利·福特那个时代已经有100多年了,新的动力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这篇文章的作者虽然对这种汽油发动机持怀疑态度,但还是详细地描述了它的奇妙之处。亨利被这篇文章吸引了,“这怎么可能呢!?”不用蒸汽作动力,而是用汽油,他觉得这样的发明简直是不可思议,当然,像所有好学的年轻人一样,亨利还是仔细看完了这篇文章,对其中的观点和设计创意感到极大的兴趣,并且由此受到启发。

    由于工资报酬有限,亨利还是每星期再花6个晚上去那家钟表店打零工,每晚挣50美分,用来支付自己的房租和伙食费。工作繁忙,生活也很艰苦,但年轻的亨利依然坚持着,他心中一直有一种希望,尽管那希望还有点模糊,可他不愿意放弃。

    迪尔伯恩家乡的老父亲仍然在关心自己的儿子,毕竟儿子还年轻,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闯荡,他还有点不放心,他经常到底特律城来看望儿子。亨利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就表现得很要强,每当父亲来看他,他都会尽力表现得轻松一些,不愿意让父亲看到自己的艰难和疲倦。而且每年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亨利都要抽时间赶回迪尔伯恩去,帮助家人收粮食,之后再匆匆忙忙赶回底特律城。可以说,底特律是亨利的梦想之地,而迪尔伯恩则是亨利一辈子也无法离开的故乡。

    那时候,亨利常常有一些发财致富的想法,可是,从哪里入手实现他的梦想呢?他想起自己从小就喜欢修理钟表,这一年多在钟表店打工他已经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表,“为什么不利用自己在钟表方面的特长呢?”亨利的心躁动起来。“表是人们普遍需要的东西,一定很有市场,为什么不跟别人一起开一家表厂,由我来当经理试试呢?”亨利这样想着,“表的价格要合理,这样才能人人买得起,只有人人买得起才能卖的数量多,才能赚钱。”于是,他经过认真测算,给表做了一个价,最后算出每只表卖50美分是最合适的价格。的确,在当时的美国,这个价钱再便宜不过了。确定好价格后,亨利又开始计算每只表的成本,以及一块表所能带来的利润,最后,他得出结论,必须每天生产2000只表才能保证利润。2000只!天哪!亨利被自己的结论吓了一跳,这就是说,每年即便是销售60万只手表,也才勉强可以保持收支平衡。而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可怜的亨利叹了口气。梦想破灭了,但这也给亨利一个启发,必须进行大批量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他后来创立的流水线作业就实现了他批量生产的梦想。

    当然,那不只是一只表,而是一辆辆“会走路”的汽车。

    乡间修理工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882年,亨利已经19岁了,很多孩子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许还没有完成学业,或者还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但亨利已经独自闯荡了两年,而且,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他不仅成为一个熟练的机械师,他的生活也安顿下来了。他在底特律干坞公司的工资已经涨了好几回,他不需要到钟表店去修理钟表了。晚上,他也不用加班了。周末,他会回到父亲的农场转转,工作之余,更多的时候他还是琢磨各种各样的机器。他开始阅读《科学美国》等旧书报,认真研究迈克尔·法拉第的《论蒸汽机》一书,了解所有关于机器方面的技术。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亨利心中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愿望,那就是改变自己的现状,是的,他相信自己不能总是给别人做工,他想拥有自己的工厂,自己做经理,在自己的规划设计下出产大量低成本的优质产品。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管理者,而不是普通的企业雇员。而我们知道,有目标才有动力、有方向,而最初的目标一定要有合理性,否则只会使人离目标越来越远。

    亨利的目标就是希望有一台强大的动力设备,以便在他的实验过程中发挥用场。他已经具有足够的关于蒸汽动力方面的知识,于是,他动手制作了一个小型蒸汽机。他把这台机器接在水管上,产生的功率能够达到1.5马力,足以使一台车床运转起来,这是亨利有生以来自制的第一台具有使用价值的发动机。虽然在当时的底特律,各种工厂不计其数,但是能够让他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工厂,几乎一个也没有。遭受了一次次的挫折之后,亨利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望和失落。

    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底特律能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吗?他在底特律大街上无数次的徘徊,在城市暗淡的月光下,亨利猛然间意识到,也许该回家了。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独自一人在底特律城闯荡了两年之后,失落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迪尔伯恩。

    全家人都为亨利的归来而感到高兴,他的父亲和弟弟妹妹们都以为他从此就会安下心在农场里生活了,但他们又一次估计错了。亨利回乡不久,在与父亲的一次谈话中,向父亲吐露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虽然回到迪尔伯恩,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更不意味着从此将如父亲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场主,养一大群孩子、一大群牛。他将继续为他的理想而奋斗,他绝不会放弃他心中的理想,他认为妥协就意味着自己这两年来的努力变得一文不值。

    多年来父子之间的争吵已经被理解所代替,随着儿子的长大,老威廉对儿子也多了一份理解,不再勉强他,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迪尔伯恩的家永远是他的家。

    成功没有一帆风顺,每个成功者都有人生低潮的时候,在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亨利始终没有明确自己的方向,他在底特律和迪尔伯恩之间来回摇摆,以致他在这段时期里进步不大。

    当然,也不是亨利所具有的机械方面的技术就一无所用了,实际上,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机械工作。邻近农场约翰·格里逊从威斯汀豪斯公司买回了一台轻便式蒸汽机,那时候农户经常要为谷物脱粒,还常常要砍伐树木,人工作业显然效率太低,有了这种蒸汽机作动力源,就大大提高了效率。附近的其他农户也时常来租这台蒸汽机。遗憾的是这台蒸汽机最近经常出问题,格里逊根本不懂技术,不知道如何应付这台飞快运转的机器,从当地雇来的工程师也解决不了问题。

    格里逊听说亨利从城里回来了,知道这个从小就爱摆弄机械的小伙子一定可以帮他的忙,而亨利自己并没有多大把握,毕竟他也没有接触过这种东西。不过,他不惧挑战,他认为别人能把这种东西造出来,他就应该有办法把它修好。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让邻居,还有自己的父亲失望。

    亨利就这样开始上阵,他仔细研究了这台机器的构造,拆拆卸卸好几次,忙活了一整天,沉默的机器又发出了轰鸣声。亨利别提有多高兴了,自己的技术在家乡得到了验证,尽管一天的工作之后,他非常疲惫,但他还是很开心,他在摸索规律,发现机器的秘密,那种感觉带给他很大的满足感。

    看到自己的机器在亨利的手里神奇地恢复运转,格里逊很感激,既然自己不能驯服这个轰轰响的家伙,不如把它租给亨利吧,于是,亨利就带着这台机器帮助其他农户干活。他开着这台机器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做各种各样的农活。“我整整工作了83天,每天挣3美元,工作很辛苦,但我太喜爱这台机器了。我对自己和这台机器都很满意。”

    “机器师亨利”的名字在附近农场中传开了,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已经小有名气了。

    在亨利开着格里逊那台机器在迪尔伯恩的各个农场之间奔忙的时候,一个叫约翰·切尼的人找到了他,切尼就是机器所属的威斯汀豪斯公司在迪尔伯恩的地区经理,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对机器如此的熟悉和热爱,便直截了当地问亨利是不是愿意做公司在该地区的机器维修师和业务推销员。当然,切尼许诺的报酬也是十分丰厚的。

    从1883年到1885年,亨利作为威斯汀豪斯公司的维修员和推销员走遍了南密歇根州的大小农场,威斯汀豪斯公司生产的机器也随之在无数个农场安家落户。亨利每天身背工具箱,骑着马四处奔波,无论到哪儿都有人亲切地呼唤他的名字,只要一看到机器,他就立即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机器上。他还接触了别的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机器,了解它们的设计和技能。他接触的机器越来越多,他对机器的热爱也到了无以言说的地步。

    亨利为威斯汀豪斯公司做代理之前,据他在《我的工作与生活》

    中说,他已经有了制造某种轻便的蒸汽机以取代马车的想法,就像拖拉机可以取代那些特别艰难的犁地工作一样。当然,这在当时还是一种模糊的设想。

    亨利初中毕业就离开了迪尔伯恩,在以后的技工生涯中,他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知识才能帮助他实现梦想。于是,在农闲季节,他到底特律一所商业学校进修,每周两次,学习记账、制图和企业经营等课程。这是他离开初中后首次接受正规的教育,对他以后作为一个管理者帮助很大。

    1885年这一年,亨利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元旦晚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叫克拉拉·珍妮·布莱恩特的本地姑娘。“我一下子就被这位小姐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亨利后来回忆说。两个年轻人开始交往,三年后,亨利和克拉拉结婚了。在此之前,老威廉送给他们40英亩林地作为成家立业的根基。

    机器!机器!

    和克拉拉结婚以后,亨利并没有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相反,因为对机械的热爱,他更加频繁地外出工作,而且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候为了解决维修中遇到的零配件和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亨利经常要到底特律城去,这也使年轻又好学的他有机会接触到更新的技术。

    也是在1885年,在底特律的一家钢铁厂,亨利曾经修理过一部奥托发动机。这是亨利第一次有机会研究新式发动机。当亨利看到这台机器的汽油发动机时惊叹不已,尽管它噪音大,体积大,太过笨重,但这都不能掩盖它那具有革命性的革新,重量明显地减轻了,体积也小了很多,结构非常紧密,还有独特的四冲程循环系统设计方案。就在这次承担修理工作时,亨利了解到这种新型汽油发动机是由两个外国人发明的,他们在汽车工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对他们的名字还非常熟悉,以至于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说到他们——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和他的助手戈特利勃·戴姆勒。

    当然这两个人后来都名垂青史。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是法国发明家,1876年,他发明了第一部四部冲程发动机,奥托(AUTO)后来成了汽车、动力的代名词。戈特利勃·戴姆勒是德国发明家,1886年,他制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是闻名世界的“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也是这次在底特律,亨利得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消息,那就是汽车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

    对于亨利来说,“汽车”这个词还是个新概念。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出现在1769年,是法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古诺发明的。他将一台蒸汽机装在了板车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前三轮车。

    这第一辆汽车可够怪的了,它的车身是用木头制成的,用三个庞大的车轮支撑着。车的前部装着一个“梨”形的锅炉,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前轮,使车辆前进。这辆车非常笨重,制作简陋且工作效率不高,每走15分钟,锅炉的压力就不够了,就要停下来,加水烧开,再用蒸汽推动车子前进,而它的最高速度也就每小时4千米,而人不快不慢地走一小时,还能走上3千米呢!

    尽管如此,这辆车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采用了机械动力,只靠自身驱动,已经具备了汽车的基本条件。因此,蒸汽机车可以称为汽车。

    可惜,这辆车是依靠前轮转向的,而前轮又背着个笨重的蒸汽锅炉,所以控制方向很费力气。最后,在一次行驶在下坡路上时,因转向系统失灵,这辆车撞到了兵工厂的墙上。就这样,值得纪念的世界第一辆蒸汽汽车被撞得七零八落,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次车祸了,尽管如此,浪漫的法国人还是一再地向世人声称是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但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是德国的戈特利勃·戴姆勒发明的。当古诺的第一辆汽车“以身殉职”的时候,人类发明汽车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针对古诺汽车的缺点,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发动机来取代那些巨大而又笨重的锅炉。

    1883年,戴姆勒在迈巴赫的帮助下发明了一种内燃式发动机,它是以汽油为燃料的,这台发动机就是现代发动机的鼻祖。1885年,戴姆勒把改进后的发动机装在了自行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接着,他又把发动机装在了四轮马车上,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油汽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

    在戴姆勒制造了第一辆四轮汽油汽车的几个月之前,德国人卡尔·本茨也使用汽油发动机制造出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这辆车已经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电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挂和掣动手把等。卡尔·本茨还为这辆车申请了专利,1886年1月29日,本茨得到了德国皇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1月29日就成为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这辆世界上首部三轮汽车被取名为“奔驰1号”,这是以本茨的名字命名的,由于翻译的问题,现在都译作“奔驰”。

    1888年,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带着她的两个儿子驾驶这辆汽车首次完成了100公里的长途旅行,这在当时堪称壮举,所以贝尔塔就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位女司机。

    从此,各国都争相发展汽车工业,汽车制造业逐渐进入了黄金时代。戴姆勒、迈巴赫和本茨在汽车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都是“汽车之父”,他们的名字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汽车至今仍被人们所尊重。因为他们都是德国人,他们的汽车代表着品质和尊贵,所以直到今天,德国车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熟知的大众、奔驰、宝马、奥迪、MINI、斯科达、沃尔沃都是德国品牌。

    敏感、执着的亨利对汽车这一变化表现出了无比的兴趣,而且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就陷入了误区,他发现自己一直都在痴迷蒸汽机,而忽视了新的技术。但对于一个立志发明的人来说,及时地掌握现有的发明成果和发明信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他发现自己的目标又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制造一种装在轮子上、能够代替一匹马所做的工作的机器,他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动力不应该是蒸汽机,而是内燃机,也就是以汽油为动力。

    一辆“不用马拉的大车”,而且是由一台汽油发动机驱动,这样明确而清晰的想法激励着亨利,他可以在这个明确而可行的方向上努力了。1887年,他在自己农场里的一个简陋车间里仿造了一辆四冲程奥托发动机。这是怎样的一种原理呢?亨利在他的自传《我的工作与生活》中这样告诉我们:“‘四冲程’的意思是指活塞在气缸内经过四次过程而推出一次动力:第一次把气体吸进来,第二次压缩气体,第三次是燃料爆发或能量转移,第四次是排出废气。这个小模型运行得很好,它有一英寸的口径和三英寸的冲程,以汽油为能源。”

    也是从这时候起,亨利着魔般地研究内燃机。1887年,他开始实验双缸发动机,他做了很多设想,做了不少努力,但最终也没有成功。

    将近10年的乡村生活没能让亨利静下心来,他一直渴望着做出“不用马拉的大车”,他也在不停地努力,但几乎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的成就,他的梦想还只停留在设想阶段。他的几次成功的实验也并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农村生活对亨利而言已经成为一种障碍,他无法突破自己,那么就只有离开这里了。要发明创造必须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接触最先进的思想,否则他将一辈子被困在这里。这对于亨利来说无论如何是不能甘心的。于是,他开始试着在底特律寻找工作,他也意识到想把车子造出来,自己电气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因此,当爱迪生照明公司提出雇请他为机械师兼工程师时,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时,父亲送给亨利的那片林地上的木材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了,亨利也需要更多的钱买零件,继续他的发明之梦。

    亨利要搬到底特律去住,而他的妻子更喜欢待在农场,但她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志向,于是,亨利接受了这份工作。当时他的工资很高,每月有45美元,这已经高过农场的收入了。

    1891年9月,亨利和克拉拉搬到底特律,跟他们一起来到底特律的,还有亨利在农场的那个“车间”。亨利将在那里继续他的实验。

    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明星员工

    来到底特律,亨利和克拉拉首先搬进了巴格利街的一所住房,这是一套两间的住房,房间都很小,而且光线不太好,远不能和他们在迪尔伯恩的住宅相比。不过,新的住处也有一个优点,到爱迪生变电所只有几个街区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搬家达十几次之多。

    爱迪生照明公司创立于1886年,是底特律一家比较大的企业,几乎整个底特律都靠它提供动力源。亨利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时间里都为这家公司工作。

    亨利与克拉拉来到底特律的当天晚上,亨利就投入了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在一个变电所负责各种机器的安装和检修,他上的是夜班,每天晚上6点,他就开始连续12个小时的夜班轮换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亨利却感到很幸福,他热爱底特律,热爱爱迪生公司,还有公司那些机器,他对它们的喜爱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他的能力完全胜任他的工作,不到一个月,他就因排除了一次故障而得到大家的认可,上级主管看到他的工作如此出色,立即给他加薪,接下来的一个月又给他加了5美元。亨利的名气和薪水一步步高升,也改为了上白班。几个月后,他被调到位于华盛顿大道和斯塔特街口的公司总部。

    亨利·福特再次感到了拥有熟练的技术给他带来的好处,而且,在30岁的年龄,他已经完全能独当一面了。当然,假如他因此就满足了,甘心在这样的大公司里做个机械师,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但是,他是那种不会轻易满足的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而且梦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研制出“不用马拉的大车”。

    除了做一些实验,他开始关注机械类发明的动向,那些关于机械类的杂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翻阅那些杂志,每期的《美国机械师》都是他必看的杂志,有时他会随手绘制一些初步的设计图样。他的同事们都知道他对他的梦想是多么着迷。这时候的亨利仿佛有一种强大的动力驱使着自己前行。

    搬到底特律不到半年,克拉拉就怀孕了。1893年11月6日,亨利和克拉拉的独生子出生了,他给儿子起名叫爱德塞尔。亨利最好的朋友就叫爱德塞尔·拉迪曼,是亨利小时候的同学,在当时亨利班上所有的孩子中,爱德塞尔的成绩是最优秀的,亨利非常崇拜这位朋友,此时他在国内的化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了。他用好朋友的名字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希望儿子能像好朋友那样从小就出类拔萃。他的儿子没有辜负父亲当初的期待,他很优秀。然而,当亨利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对自己这个儿子却是苛刻到了极点,百般迫害,以至于这个儿子饱受屈辱和折磨,在49岁的英年就先他而逝了。

    有了儿子的亨利是幸福的,他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不久,他又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机械师,月收入也从最初的每月45美元升到了75美元。

    1893年底,由于业绩突出,亨利·福特被任命为底特律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机械师,年薪1000美元,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收入。刚刚30岁的亨利就在这样的大公司做总机械师,这在当时的底特律并不多见。

    他的技术已经相当纯熟,是工厂里不可或缺的人物。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他也像个消防队员那样,把衣服摆放在身边,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解决那些不听话的机器可能出现的故障。而那些机器就像顽皮的孩子很快就被他驯服了。渐渐地,亨利·福特成了底特律的名人,被聘为底特律基督教青年技工学校的兼职教师。他很善于表达,在向学生们讲授机械技术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融入其中,很多学生受到他的鼓舞后成为有志青年。很多青年技工以他为榜样,把他当做踏踏实实、勤奋苦干的典范。当然,这时的亨利和后来的作为美国“汽车之父”的亨利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这就像万丈高楼不会平地起一样,亨利不是也有过困惑的少年时代、迷茫的青年时代吗?好在他现在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青年人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时应该采取的态度,那就是磨砺自己,不放弃理想,勇敢地尝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