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同舟共济、团结协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十三章 认同组织,服从大局

    “抛弃个人英雄主义,接受集体主义”

    对于我国的航天事业来说,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的升空,绝不仅仅是几个人或者是一个团队的功劳,而是我国所有航天人一同努力的成果。

    为了顾全大局,他们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奉献出自己的休息时间、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来完成整个团队的使命,维护团队的荣誉。

    2003年10月16日黎明,带着太空遨游60余万公里的仆仆风尘,杨利伟安全降落在预定的主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距理论着陆点仅4.8公里。

    在其他人的眼里,杨利伟的第一次太空之行如此完美,仿佛是一次短暂而神奇的太空旅行。然而,为了这次看似轻松的太空旅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整整准备了5年。从翱翔蓝天到遨游太空,汗水与牺牲铺满了这条布满荆棘的漫漫飞天路。

    航天员训练是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不是选拔优秀个人,而是培养一支航天精英团队。所以航天员们都为了成为团队的一员而努力。

    第一堂课是在食堂进行的。在航天员们按自己的饮食习惯用完第一餐后,敏感的大队长申行运把营养专家请到了食堂,给航天员们上了进入航天城后的第一课:科学进食。从学习吃饭起步,第一代航天员们开始了长期的艰苦学习和训练。仅基础理论学习,就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医学生理学基础、地理学、天文学、高等数学、力学、英语等30多门课程……这对早已习惯了飞行生活的天之骄子们,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健康的体格与专业的航天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专业技能训练包含8大类58个专业,每一项都挑战人体耐受极限。

    超重耐力训练,要求每一名航天员都能在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呼吸和思维能力。每次短短的40秒,几乎要耗尽这些身体健壮的航天员的全部体力和精力。

    低压缺氧训练,他们经受着相当于以每秒15米的速度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的缺氧和迅速减压带来的考验。

    隔绝训练,在一丝声音都传不进来的小房子里独自生活多日,其间没有任何交谈与干扰。

    还有过载曲线体验,跳伞训练,血液重新分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

    在训练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进行极为严格的评定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根据美国、俄罗斯的经验,航天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淘汰率一般为50%。事实上,我国在选拔14名航天员时,也考虑到了淘汰率的问题。

    然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创造了零淘汰率的辉煌成绩。

    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时刻谨记自己的航天使命,他们懂得严酷的训练不是个人的事情,训练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所以,他们以献身精神、坚定信念和刻苦努力向团队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由此看来,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与所有人都发扬了团队协作的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再到天宫一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所创造的奇迹般的辉煌中,凝聚着航天团队所有人的汗水心血。航天英雄不是“独行侠”,他们的背后有着无数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航天团队并不是多个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有组织、有管理、有共同目标的集体。航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融入团队中,时刻提醒自己——团队需要你的加入,是因为你的特点符合了团队的要求,而不是你个人的能力“超强”。所以,他们始终与团队的要求相符合,努力发挥自己对团队有益的作用。

    我们要向航天员学习,不让自己远离群体,不让自己只顾苟活,更不让自己对团体的事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因为只有把自己融入团队后,才能很好地发挥出自己对团队的有利作用,多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

    每一个都生活在一定的团体中,如果团体不发展,个人也很难成功。因为,从个人长远发展来看,“英雄主义”只能胜一时,团队的力量才会胜一世。所以,向航天人学习,相信团队,依靠团队,使自己不断融入团队,才是最终胜利的法宝。

    舍小家,顾大家

    舍小家顾大家,是中华民族的传承千年的美德。在处理国家与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时,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把国家、家庭与个人紧密相连,认为三者是统一的,国荣我荣、国辱我辱。“齐家治国平天下”、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对国家统一和富强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当公与私、家与国不能两全之时,就应先公后私,先国家而后家庭、个人,即舍小家、为大家。

    为了实现航天事业的宏伟目标,一代代航天人默默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因为他们知道个人的名利得失比之于壮丽的中国航天事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她深爱着她的母亲,但还是把身体并不太好的母亲从湖北请来照看小孩。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母亲病危,而她负责的配电器型号任务也正到了紧要关头——为了工作中这事关整个系统成败的最后一瞬,她放弃了见母亲最后一眼。母亲走了,她大哭一场,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只有更好地完成工作,才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最大慰藉!” 谁能想到,这丝毫不让“须眉”的悲壮感慨竟发自513所看似弱不禁风的普通职工李群力之口。

    8年来,毕业于南开大学电子物理系的李群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把一腔热血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航天事业。多年来,她心系工作,殚精竭虑,忘我投入,在无数个灯光烛火、无数次彻夜难眠中,几乎“以型号为子,以研究室为家”,在无微不至的爱的“浇铸”中,为中星22号、北斗一号、中星20号、东方红四号大平台、神舟飞船等重大型号产品项目研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小家和大家的利益一时不可兼得的时候,你将选择哪一个呢?凡是航天人,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大家的利益。因为这种选择,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美德,更是一种沉重的责任。

    作为有情有意的人,谁不想享受天伦之乐,谁不想沉浸于爱情的温暖甜美,可是我们的航天人在迈入飞天之路的那天起,就开始忍受远别亲人、压抑情感的痛苦。载人航天的若干年历史,也记载了航天人共同熬过的日日夜夜:悄悄拔下吊瓶奔赴千里以外的试验基地的老专家,一次又一次推迟婚事的年轻人,吻别身怀六甲的妻子的丈夫,告别体弱多病的父母的儿女,白发苍苍等不到一次合家团圆的老父亲……他们为了祖国这个“大家”的航天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小家“。他们在或偏远或封闭的工作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扮演着航天人各自的奉献角色。

    航天人没有爱吗,不,他们有满腔的情感;航天人不值得爱吗,不,他们有细腻的情感。他们只是让自己的爱变得更高尚。他们在舍小家的同时,已经拥有了两个家:一头是对他无比思念的亲人,一头是对他赋予重任的国家,飞船、火箭也是他们的家人。“远望”四号船党委书记孙建新曾说:“选择了航天,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远望’,就选择了守望。每一个,远望人’都深知,爱的最高境界是爱祖国,情之所系所依在海天。”

    其实,航天人都是这样,他们把个人和家庭的困难抛在一边,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稳稳地挑在肩头。

    “君子不患名之不立,唯患德之不彰。”既然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就期望知情达理,我们就期望美德彰扬。而实质上,正是美德维系着社会的稳定,正是美德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就像舍小家为大家这一美德,大家共同遵守,我们的祖国、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就更容易克服,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甜。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在每一个航天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广大航天人具备统一的决心,统一的意志,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大协作。这种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强大合力,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三名宇航员驾船胜利返回,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为神舟七号飞行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时代公司771所全体职工分外高兴。

    771所每年承担着大量的科研生产任务,除了为神舟七号研制箭载计算机、飞船数管中央处理单元、舱载医监、航天服数管系统等研制生产了计算机、电子部件产品共计27个品种151台套外,其中为神舟飞船研制配套的集成电路更是其中重要的任务。

    混合集成电路事业部是航天时代公司771所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为神七研制用于陀螺敏感系统的产品,起作用是控制卫星陀螺姿态、提供系统频率源信号、控制整个陀螺系统的温度。

    2004年,该部门接到科研生产部下达的生产任务,立即针对该重点型号的特点成立了行政、技术两条指挥线,对计划、调度、材料、工艺、技术等全方位人员提出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特别强调加强质量管理,对在生产研制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高度重视,积极分析,及时采取对策,落实措施。要求相关人员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任务。

    有一次,高级工程师阮晓明负责的电路在测试中,某参数指标超差,这是在以前测试中是没有的现象,若使用在卫星中,就会产生多余的热量,造成严重的后果。事业部领导立即组织技术、工艺专家组成问题处理小组连夜讨论,对电路的原理以及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大家经常熬到深夜两三点,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他们的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齐心协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想出了一些思路,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做实验。在排除了一个个可能的原因后,最终解决了问题。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航天事业就会毁于一旦,航天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研制过程中,大家一切服从成功、一切服务于航天事业成功,从而使航天人同心同德,有了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

    同心同德,这正是航天这个组织具备卓越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航天这个组织之所以成为最有效率的组织,之所以始终保持其中华民族先进组织代表的特性,根本原因在于:航天人在其发展历程中尽管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挫折,都能始终在“群策群力、报效祖国”这面大旗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坚定信念不动摇;在于这个组织能始终保持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思想,追踪和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使这个组织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臣危也。”意思是说,道义,就是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民众可以与君主同死,可以与君主同生,而不怕危险。对于一个国家尚且如此,对于一个团队更亦如此。

    一位著名学者在分析到群体凝聚力时说,在一定程度上,一个群体凝聚力的大小是与它所受的外部压力成正比的。压力和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群体的凝聚力。这里的压力可分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前者如自然灾害、形势恶化等。后者如各种精神压力、危机感、忧患意识等。当群体成员受到外部压力时,求生的本能会使成员之间频繁沟通、交往,导致关系密切和增强,同心同德,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共度危机。

    总之,一个团体,如果能做到同心同德,在内部形成“一荣俱荣,—伤俱伤”之感,那么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融入组织,顾全大局

    很多组织在招聘成员时会有这样的要求和考核过程,但是真正融入到一个集体中能够精诚合作的,坦白地讲,不是很多。但是,航天人正是那些融入组织的优秀代表。他们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在急、难、险、重任务攻关中,在确保航天科研任务圆满完成和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赶羊沟、菠萝沟、杨家沟……沟沟偏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建在这些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沟里,那里的人们戏称自己为“沟里人”。

    奋战在“沟里”的航天人,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希望为父母尽孝,为家庭尽职,为子女尽责,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们都做出了顾全大局的选择。是什么力量让西昌航天人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矢志航天?

    中心地面站副站长俞少行,在航天界功成名就,被年轻科技人员视为偶像。在他看来,使命就是兴趣与志向的结合,是情感的投入,是无怨无悔的执著。他喜欢“沟里”的创业氛围。

    某次发射任务前,加注软件突发故障,加注被迫中止。紧急关头,俞少行冷静地指挥岗位人员,将400吨燃料安全输送至火箭贮箱。经液位信号检测,加注精度在0.5‰以内,超过了软件自动控制加注的精度,创造了自动改手动控制加注的航天奇迹。

    通信线路维护员李三保,在这个普通岗位工作21年,巡查线路超过25000公里。蒸汽锅炉岗位操作手傅云健,15年来每天的任务就是运煤、烧锅炉、倒煤渣,他烧的煤不下6000吨,堆起来就是一座山头。

    2010年7月,30岁的博士生陈慧星,来到中心发射测试站。一进沟,越往里走心越凉。他说,见过偏的,没见过这么僻的。所以一到这里就想离开。但当陈慧星参加一次卫星发射后,想法变了。两个月后,当他亲眼目睹“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鑫诺六号”卫星壮丽升空的瞬间,他坚定了做西昌航天人的决心。他说,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就是要有这么一种精神!

    在航天人的队伍里,不是每个人头上都有耀眼的光环。虽然很多人的工作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心很充实。因为他们能够理解这一切,荣誉属于集体,利益属于国家,这是一种共同的理念。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个团队的事业,一个国家的事业。

    航天人这种积极融入,顾全大局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应自觉融入团队,顾全大局。

    在团队中,任何个人的发展,都依赖与同伴的有效合作。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大局为重,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集体主义比个人主义更有效,个人的成功依赖更多的是团队的力量。尽管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但需要明确的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为实现集体的整体目标而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样才能成功。

    服从指挥,听从调度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服从是最重要的。优秀的人才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众志成城才能成就大事业。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战略规划,而要执行事关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团队所有成员绝对的服从与执行,才能把一切资源、力量整合起来,才能把战略变成现实。

    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要在服从的基础上才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绝对服从命令,也是我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忠诚,也正是这份忠诚促成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航天任务实施期间,各系统、各单位和各部门自觉服从命令,服从调度,特别是对重要情况及时请示汇报,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切实维护试验指挥的统一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时效性。实践证明,实施高度统一的组织指挥,是领导大型科研试验工程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2007年2月,解晶莹成为航天一员。此前,811所作为航天系统唯一一家从事空间电源研究的单位,在航天事业大发展、军品和民品任务量都急剧增加的背景下,电化学专业的研发和前瞻性工作就显得极为迫切。那时,811所就已经和中科院解晶莹课题组签署了长达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虽然811所近年来引进了30多位博士毕业生等高学历人才,但能否拥有一位具有敏锐科研意识的“将才”,直接关系到该所乃至整个航天电化学研发工作的前景和命运。

    而多年潜心于专业的积累、研究和探求,以及鲜明的产业化背景,让解晶莹对专业领域熟稔于心。什么事情可以做、做到什么程度,她的心中自有分寸。把握方向,正是解晶莹的长处所在。

    当811所把目光投向解晶莹的时候,面临放弃与选择,解晶莹想得很清楚:电化学是一个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到航天来,在航天电源和新能源两面旗帜下,能做的事情更大更有意义。那时,她入行已将近20年,做更先进的工作和更大的项目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面对811所充满信赖的盛情邀请,她说自己“没有选择”。

    当然,中科院和航天的工作有所不同。

    中科院的研究工作更注重理论和创新,需要思想走得远,工作有特色和创新性就可以交卷;而航天系统工程不但思想要走得远,行动也一定要跟得上,任务面临的一些苛刻环境也不容更改和回避。解晶莹说:“走到哪里,就要以哪里的方式做事。”

    而解晶莹从中科院带来的对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扎实的特点,为811所的研发工作增添了前瞻性和科学性。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是航天人必备的品质。秦少波完全从集体的利益出发,一次又一次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岗位目标。所以,服从命令也是航天人的天职。杨利伟说过:“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组织中,服从组织安排是我们的天职,而有的人却喜欢依托各种借口拒绝组织安排或调度,最终成为组织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学习航天精神,服从指挥。

    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强烈的全局观念,坚持从全局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任何个人首先应该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就如同手和身体,不能只看到自己,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关心集体的发展,要有统观全局、服从全局的思想,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整体效应。

    对于航天人来说,航天事业大于一切。每一个优秀的航天人只有自觉以大局为重,才能全力配合集体的行动,取得航天事业的成功。

    钟明章是“神舟”号队伍中一位设计平移控制手柄的设计师。1997年6月23日接到平移控制手柄研制任务书,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根据平移控制手柄研制任务书上的外形图(后来得知该外形图来源于俄罗斯平移控制手柄外形图),凭着自己所学知识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凭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和毅力,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克服种种困难,连续苦战40余天,终于将平移控制手柄设计出来了。

    但是,就在这期间,正当钟明章全身心地投入到平移控制手柄设计之际,他接到二哥去世的消息。听到噩耗,悲痛欲绝。兄弟、姐姐都去奔丧,独缺他一人,本来想去,但考虑到任务紧,来回至少要耽误一星期。于是,他化悲痛为力量,一心一意扑在设计工作上,加倍努力工作,决心以工作成绩,告慰兄长亡灵!

    为了设计图的出炉,钟章明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往单位赶,往往因为太早而不会开门,每次都是他叫开大楼的门。中午他也从来不休息,午饭也是由爱人送来的。当时天气炎热,下午4点下班,可他坚持工作到六七点。办公室朝西,下午虽然落下白色窗帘,可太阳光线射进来,计算机屏幕上有时一片模糊。每当这时,他用手揉揉眼睛,再瞪大眼睛看屏幕,说也奇怪,眼睛慢慢习惯了,屏幕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就这样,在8月4日这一天,第一张平移控制手柄的设计图就在他的手中诞生了。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多少航天人日日夜夜奋斗在办公室里,多少人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放弃了见亲人最后一面的机会,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航天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任何一次利己的小行动,都有可能损害集体的利益。所以,他们顾全大局,以集体为重,自觉行动在航天事业的大局之下。

    行动的自觉源于认识的清醒。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集中表现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电力、煤炭、运输紧张状况加剧,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总水平继续上升,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政治上,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国际地位有了上升,但仍不排除可能面对的一些潜在威胁。这都要求我们能够自觉服从国家发展的大局,把国家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

    自觉服从大局,统一思想至关重要。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众,要把思想统一到团队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上级关于各方面工作的部署上来。既要看到好的形势,坚定信心,又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发展下去可能带来的危害,增强忧患意识。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要是能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总体上,长远上考虑问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就可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第十四章 人才战略,铸就铁军

    千方百计广揽人才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主动权。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人才资源的快速积累,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素质较高、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是一个组织铸就辉煌的重要因素。

    航天事业也不例外。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建设发展,已经建成具有相当规模、专业齐全、技术配套的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形成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的完整体系,建成了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和航天发射场系统,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富有自身特点的航天腾飞之路。这都应归功于一支能攻善战的航天科技队伍。

    航天技术的发展,要靠人才,靠队伍,靠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因此,航天技术的有关企业、部门要千方百计广揽聚集人才,开创航天技术独立研制和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直十分重视接收高校毕业生工作,每年都吸收了大量毕业生,为集团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持。接收高校毕业生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自1993年起,集团公司每年邀请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参加毕业生需求信息发布会,向高校发布年度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和介绍集团公司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主要做法,开展人才引进工作。2003年,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7所国内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签订《人才培养与合作框架协议》,使集团公司与高校间的合作进一步密切。为提升集团公司整体吸引力,在社会上和高校内营造良好的捐资助学氛围,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集团公司工作。

    2006年起,集团公司每年出资150万元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26所知名高校设立“CASC奖学金”,用以奖励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大学生。2008年起,集团公司又实施“千人助学计划”,每年投入350万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国防军工院校设立CASC助学金,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09年,集团公司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次性出资200万元,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并吸引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到集团公司工作。

    在适度扩大接收高校毕业生规模的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或实践岗位,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向大学生介绍集团公司先进文化和理念,拓展集团公司人才选用视野,尽早将优秀毕业生纳入引进的视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千方百计招揽人才,为中国航天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组织队伍。这是航天事业能够有现在的成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航天事业离不开科技,但是航天事业更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科技的载体,只有广揽人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战斗队伍和后备队伍,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才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广揽人才,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航天相关的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从人才规划、制度建设、政策引导、环境优化入手,培养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实现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在人才引进方面,中国航天相关企业主要是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凝聚各类优秀人才,我们不妨学习一下他们招揽人才的方法:

    1.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引进大批优秀毕业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断强化与高校的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了水动力技术、电源供配电技术、航天工艺等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增强了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针对性。

    2.拓展渠道、完善机制,大力加强社会成熟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可加强了与猎头公司、人才中介机构和人才市场的合作,引进社会成熟人才、海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等人才。

    3.坚持不唯所有、但求所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

    依托实践平台锤炼人才

    实践是第一位的,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学到本领。人才的成长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磨炼,这就需要组织上不断地给他压担子,让其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接受锻炼,为其全方位发展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增强其驾驭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胆识和能力。

    通过重大工程项目造就人才是航天人才成长的突出特点。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来说,他们坚持以工程项目为牵引,以型号研制为平台,注重给年轻的科技骨干压担子,让他们在重大项目、重点课题中挑大梁,得到充分的发挥与磨炼。

    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伊始,就明确提出要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加强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和使用,造就新一代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的科研、生产、试验和管理队伍。集团公司明确规定:在型号研制队伍中,35岁以下年轻人要占到1/3以上。这给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许多年轻人才通过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迅速地成长起来。

    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参加载人航天火箭研制时还是个文静的年轻助理员,后经实际磨炼,提升为型号研制副总指挥、总指挥,1999年荣获院“长征奖”。长征二号F型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智担任某项我国首次研究的高难度课题研制任务的技术负责人时只有28岁,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出身于航天家庭的他,18岁考入了炮兵技术工程学院,也许人们会想到他将来可能做一名军事指挥员。但是,人生就是这样阴差阳错,部队也许少了一位优秀的作战指挥官,而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却多了一位善思勤奋的骁将。1990年,在部队学习锻炼了十年后,他转业回到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重新铺开自己的人生轨迹。

    40多年航天发展史,高尚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新一代航天人,他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实践着他的人生追求,泊名利、无怨无悔。承担这样一副重任,对刘宇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刘宇清醒地意识到,载人火箭的研制生产不亚于一个艰难战役。

    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他暗暗跟自己卯上了劲。虚心地向老同志请教,在载人火箭型号两总的指挥下,他还带出了一支作风过硬、工作出色的指挥调度队伍,以载人火箭高质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三高要求为目标,科学组织、合理统筹、及时调度指挥,确保技术协调、物资供应、质量管理、技术保障、产品齐套、总装及出厂测试等各方面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神舟四艘飞船的发射任务。

    通过载人航天工程锻炼,成长起一大批具有丰富研制经验的人才,在出成果、出经验的同时,也达到了“出人才”的目的。

    为满足航天技术发展需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建成了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0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1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1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积极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3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开放式的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依托航天技术发展,带动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从多方面提升创新素质。

    航天相关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搭建平台锤炼人才。通过组织国内外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为创新型人才搭建平台,学习前沿技术、开阔全球视野、提升创新素质。

    为鼓励科技人员在学术上发展、技术上进步,中国航天建立了设计师、研究师和工艺师等专业技术队伍,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生机。就拿探月工程来说,探月工程注重发挥凝聚、培育和锤炼人才的作用,使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知识水平高的优秀人才肩负起探月工程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担。探月工程任命“两总”坚持把能力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让有本事、肯干事、能成事的优秀人才担任工程“两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能人”和“科技能手”走上工程指挥和技术决策岗位。在探月工程“两总”队伍中,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达到36.2%,45岁以下中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占46.6%,其中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只有32岁。探月工程积极推进“两总”队伍年轻化进程,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年轻人才,通过指路子、压担子等措施,使大批年轻优秀人才在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践中脱颖而出,“70后”人才正在挑起科技创新的大梁。

    中国航天注重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善制度机制保障人才

    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是全面激发人才活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只有建立健全与人才的业绩和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和保障制度,才能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从而留住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广揽人才,实现航天人才的战斗力,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完善制度,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也是当前航天机构管理的重中之重。

    航天科技集团从多方面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激发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收入分配向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和一线倾斜。薪酬以岗位为主,集团公司共130多个企事业单位,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工资待遇都不完全一样。如总体部向总体岗位倾斜,同样的高级工程师,在总体岗位和其他岗位差别很大。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

    建立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在对年轻人才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允许他们犯错误,既鼓励创新又宽容失败。在型号工程研制遇到挫折时,各级领导主动承担责任,与科技人员一起分析原因、解决难题。

    航天人才队伍建设的成绩也凝聚了航天系统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心血。他们不断创新工作,先后制定了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选拔管理、人才引进与培养、薪酬激励等六七十个文件,通过规章制度、政策引导,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他们历时两年,调研了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重点工程负责人等千余人,加深了对航天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理清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

    人才工作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懈怠。但是,人才工作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陈学钏部长所说:“人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难以立竿见影,不可急功近利,要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扎扎实实地做。如果我们的工作不到位,不仅影响现在,还将影响后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做人才工作一定要有超前眼光,要与事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航天科技领域,通过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实行津贴向一线倾斜、向科技骨干倾斜,制定荣誉奖励、专家管理、特殊津贴等管理办法,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优“五优先”,极大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我们其他行业在保障人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同样可以参考航天企业的做法:

    1.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1)积极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突出激励功能的薪酬分配体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工资总额与型号任务完成情况、经济效益好坏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业绩贡献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2)实施骨干激励政策,提高骨干人才的薪酬竞争力。按照统一要求,制定骨干激励政策,企业启动特殊工资单元,事业单位实施骨干津贴,适当拉开了普通职工与骨干人才的收入差距,提高了骨干人才的收入。

    (3)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不断完善奖励体系。

    2.建立了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

    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自主投入力度,在内部建立了相对配套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统筹研发项目,除国家投入外,集团公司各级都要有相应的配套投入,形成共同投入机制。另外,集团公司将研发投入作为对各级考核的重要指标,要求每年必须增加经费投入。

    3.建立了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

    还是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来说,2006年,集团公司建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机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截至2010年底,集团公司共申请专利8372件,专利授权2040件,“十一五”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总量分别是“十五”的14.6倍和3.2倍;通过专利转让,累计创收5亿多元。

    集团公司连续两个任期被国资委授予“科技创新特别奖”,1999年成立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48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0项。此外,集团公司还获得部级科学技术奖1589项。

    “传、帮、带”培养人才

    “传、帮、带”是管理工作中三种最基本、最直接的管理方式,由始至末贯穿其中。管理者只有实实在在地做好“传、帮、带”工作,才能让员工感觉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才能稳住员工,留住员工。

    所谓“传”,就是传授,传承。对于新员工,管理者或老员工要手把手地传授他们操作技能,工作经验,注意事项,使员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操作、独立工作,让员工能够尽快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价值,从而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

    所谓“帮”,就是理解、关心、帮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管人,而管人就必须尊重人,只有上下级相互尊重,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管理者与员工走的最近,接触最多,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上要理解、关心、帮助员工,使员工产生归属感。

    所谓“带”,就是带头,带领,树榜样。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上能身先士卒,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在纪律上能严于律己,目的就是在下属面前树立好的榜样,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

    在航天科技领域,年轻人才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才的传帮带。所以,在航天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过程中,要求老专家在工作中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将年轻技术人员“扶上马,送一程”。一些重要的课题,年轻人被放在第一线,老专家7则主要是做一些顾问、总体把握的工作。年轻人的快速成长,与老一辈航天人的“传、帮、带”是密不可分的。

    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这么一位年轻的气象专家,默默无闻地为气象保障做着一项项基础性工作;带领一支担负卫星发射气象保障重任的航天气象兵,擒雷捕电,驱云逐雨,与天公进行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他就是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郭学文。

    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后,年仅31岁的郭学文肩负起了又一项重要使命:带动单位学术研究的整体推进,让众多的青年大学生在平凡工作中有用武之地,在完成科研试验任务中建功立业。

    青年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郭学文就逼他们在试验任务中摔打锤炼;理论基础薄弱,就手把手地传、帮、带。年轻技术干部郭昌年、杨正芬先后师从郭学文。回忆起刚分到气象室连基本的气象云图也画不好时,夫妻二人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总觉得郭高工要求太严了,一幅云图就让我们重画了几十次。现在回想起来,每画一次他都要帮我们仔细修改,他其实比我们更累呀!”

    高级工程师姜晓华在郭高工门下四年,如今已是高原气象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在国内外相关核心刊物上发表,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他说:“郭高工带我三年,胜过我自己钻研十年。”郭学文说:“他进入角色至少比我缩短了两年。”

    从1993年至2000年的七年间,气象室共获得科技进步奖76项,96%的科技干部均有成果。2000年7月,气象室还被总装备部荣记集体二等功。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汇聚了郭高工十多年如一日甘为“人梯”的辛勤汗水与默默付出。

    郭学文不计较得失,甘为人梯,在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为航天事业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开展好“传、帮、带”这项工作,就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爱护新人,帮助新人,扶持新人,做到有目的地“传”,有针对地“帮”,有重点地“带”。本着“多理解、少埋怨,多帮助、少指责”的原则,多教工作方法、处事方法,多教领导艺术。

    比如,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老航天人,可以把实践中积累的管理经验有意识地传授给新上任的管理层新人;可以通过下达任务、委以重托等方式在实践中做好“传、帮、带”这项工作;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经验交流、集中培训等方式,首先从理论上做好“传、帮、带”的宣传工作;而新上任的领导或是管理层应该要懂得“鱼缸理论”。

    “鱼缸理论”用在组织领导者与管理层的身上就是说新的领导者或是管理层要想做好这个角色,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跳进鱼缸,深入到组织成员所处的环境中,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学着和鱼儿一起游泳,感受他们所处的环境,感觉他们的真实体验,明白他们的真实需求。然后,跳出鱼缸,站到一个相对更高更广的环境中,重新审视分析新成员的状况,以发现他们最本质的需求。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情境。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新上任的领导干部或是管理人员,尽快地从管理的围城外走进管理的围城内,变工作热情为工作成果,化工作压力为工作动力,将自身潜能转为工作绩能,为组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如今,“传、帮、带”不再是简单的手工操作技能的传授。而是一种言传身教,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管理经验的传承。面对改革不断的今天,我们应该将航天人“传、帮、带”培养人才的方式作为提高全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十五章 协同作战,赢在团队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1+1>2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在共同的目标下协调一致,各尽所能,将小我置于大我之中,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整体威力,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

    “神舟”六号的宇航员搭配就是强强联合。所谓强,就是选拔并非只考虑两个人的搭配问题,在个人素质上也是不打折扣的。

    “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两人完全是通过艰苦的训练和层层的选拔才成为重任的肩负者。两个人素质俱佳,配合十分默契的宇航员所组成的乘组最终产生了“1+1>2”的效果,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全世界面前,为中国长了志气。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他们密切配合的精彩画面。

    “神六”飞天,从这一刻拉开了序幕。从这一刻起,费俊龙和聂海胜奉献给全国人民一个个亲密无间、携手配合的精彩画面。

    ——12日17时31分,飞船入轨后第6圈,费俊龙飘离返回舱座椅,聂海胜伸出左手托起费俊龙的脚,轻轻一推,费俊龙身体缓缓穿过舱门,进入轨道舱。

    ——13日6时10分,飞船飞行到第15圈,两名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进餐。聂海胜从食品盒里舀出一块食物,让它飘在空中,费俊龙用手轻轻一碰,食物飞进口中。

    ——14日16时31分,费俊龙半蹲在舱壁上,用双手撑住船舱的固定物,连续翻了3个筋斗。这时,聂海胜在旁边一直为他拍照,两人不时相视而笑……

    在遨游太空的5天5夜中,费俊龙和聂海胜的配合堪称完美。

    ——飞船上升,整流罩与船箭分离的关键时刻,他们冷静监视、正确判断,分秒不差地向地面报告,同时做好了异常情况下补发手控指令的准备;

    ——飞船入轨后,他们在地面的指挥下,准确发出一系列指令,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无一失误;

    ——太空中,他们成功地发出了太阳能帆板手动打开指令,在失重情况下进行了有效载荷试验和舱内外摄像,把宝贵的图像资料成功地传回地面;

    ——返回段,在返回舱安全着陆的一瞬间,他们准确判断,果断切断伞绳,确保返回舱呈直立的理想状态着陆……

    如果说,“神五”的选拔是“单打独斗”,“神六”就是“强强联合”。这需要乘员之间默契配合,浑然一体。正是费俊龙、聂海胜二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才顺利完成了这次世界航天界公认的“完美飞行”。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团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一个团队并不必然产生1+1>2的行为结果,因为团队不是一群人的机械组合,它强调的是“协作”,要想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作效应,必须发挥团队精神的力量。同时,一个优秀的团队,也能够创造一种机制和组织氛围,使团队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产生以一当十的力量。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今天,弘扬团队精神对于搞好航天事业这样的科研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学科发展越来越显现出交叉、融合、综合性特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协作,多人共同完成一项科研工作的方式,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特别在应用研究领域,科研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综合产物,任何个人单独的力量都是不能完成的。我国的航天技术之所以达到世界前列,凭的是什么?凭的是航天人的团队精神,他们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才实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的成功飞行。

    但在现实生活中,科研人员中团队精神欠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科研团队中,论资排辈,只作“鸡头”、难为“凤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不仅相互之间不合作,而且相互封锁、相互拆台,使科研团队日渐分化为单个个体或很小的课题组,影响了科研力量的集成,也限制了资源共享,许多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科研课题的重复设置等均与这一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而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不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是不可能出大的高水平的成果的。更有一些科研人员自己走出去“单兵作战”,谋取一些小利益,急功近利。在知识经济时代,靠这种“小打小闹”的“单兵作战”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成果出现的。

    团队精神的培育不是一句口号,一个形式,而是一项大工程。要把这一重大工程建设下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无果而终。历史的车轮只有众人齐心合力才能滚滚向前。团队精神是个支点,也是时代的需要,它将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

    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协同作战

    在万众瞩目中,神州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如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伟大工程,是不可能仅仅靠着几个人、几家企业的简单协作就能够完成的。神州系列飞船升空的成功,是在全国一百多个行业、三千多家单位、十余万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从飞船的研制、建造、试验直到最后的发射成功,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这些工作人员所贡献出的力量。

    能够保证与维持整个载人航天计划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协调并解决整个载人航天计划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离不开统一领导整个载人航天计划的党中央和各级机关——是他们的集中领导和关注,是他们从整体上规划以及在飞船升空过程中的决策指挥。

    2004年1月,北方的冰雪正覆盖着苍茫的大地,而神舟五号飞天后引发的华夏热潮还未散去,此时,刚过不惑之年的尚志静静地从前任总指挥、院长袁家军的手中接过了神舟飞船总指挥的帅印。

    与神舟五号的第一次载人飞行相比,神舟六号有很多新的特点:航天员由一人增为两人,飞行时间由一天增为多天,由载人航天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工作与生活。因此,神舟六号不是神舟五号的简单重复,它的系统更复杂、难度更大、质量要求更高。作为有着辉煌纪录的英雄“船队”的新主帅,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打造一艘质量过硬的飞船不易。除了硬碰硬的难关,也有心与心的碰撞。2008年春节前夕,已经苦干了一年多的研制人员都在盼着这个一年中唯一可以放假的节日能好好休息几天。为了能与家人多团聚几日,有些家在外地的人与同事倒班替换,准备提前走几天。尚志得知这个情况后,却做出了一项出乎大家意料的决定:所有已经买了火车票的人,不管什么情况一律退票!此令一出,有的年轻人哭着找来,说家里实在已经安排好一些事情。面对此情此景,尚志下狠心坚持决定。他心里十分清楚,这个口子不能开,一旦有人在放假前离开,必然导致更多的人“人心涣散”,心一浮躁,都去想怎样过节了,产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经过层层做工作,大家对看似不近人情的决定表示了理解。2008年2月6日,按研制计划节点,工作任务终于完成了,大家可以安心回家过节了。

    在载人航天的事业中,统一规划、调配、领导是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这一项工程的核心环节。如果没有从宏观上的控制和调整,载人航天这样一项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工程是不可能最终完成的。

    统一领导,能将各个相关分部集中起来,从而起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提出的。航天事业开展多年来,中国航天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很大关系。

    统一领导,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领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二是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实现统一领导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一个统一、稳定的领导班子,应在一个项目的整套体系中处于一个绝对的核心地位。领导班子有了绝对的权威性,才能够更好地带领下面的各级机构向着既定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工作人员必须听从领导、服从指挥,才能在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一个组织无论规模大小,在内部结构、组织管理乃至人际关系方面,都是相当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程中协同作战。要想使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组织管理系统能够协调运转,必须在上下级之间、左右部门之间保持某种一致性或统一性,即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这就需要有一个充满统帅力、支配力的领导集体,从宏观上控制,从整体上把握,对整项工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与领导;从整体的发展角度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切实发挥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作用。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通过积极整合资本、科技、人才等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进行资本运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向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拓展,最终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不断向前。

    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

    神舟系列任务规模宏大,高度集成,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真正做到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越是国家级大型科技工程,越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

    神舟系列飞行任务涉及七大系统、几十个领域,汇聚了全国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大协作体系。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大系统的参研参试人员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前进的浩荡大军。在世界惊叹的目光中,一项项科技难题被攻克,一个个通天障碍被扫除。

    2003年10月,萦绕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中国用一次次飞天壮举向世界证明,太空之旅体现出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

    115小时32分,在浩瀚太空,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迷人的风采,征服了国人,感动了世界;这是一支雄浑的协奏曲,仅仅十多年的时间,载人航天各大系统奋力攻关,开创了中国迈向太空的新起点。

    这是一次壮观的大合唱,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配套单位、十余万名工作人员,无数的人民群众共同唱响了众志成城的最强音。

    航天科技集团771所,承担研制火箭、飞船及航天员系统的计算机等13个项目。他们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克服了资金紧张、研制周期短、技术要求高等重重困难,按时、按量地完成了任务。

    航天科工集团梅岭化工厂承担着为火箭和飞船配套生产电池的任务。这种电池数量大,要求高,他们加班加点,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而且通过刻苦攻关,延长激活了飞船银锌电池后寿命。

    航空工业第一集团621所,负责完成返回舱门天线防热喷涂任务。从初样飞船开始,他们组织力量攻关,突破了这一技术,生产更是“随叫随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说,“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个技术难关的攻克,无一不是全体参研单位和协作配套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航天事业有今天的局面,正是与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的精神息息相关。现在,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庞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跨世纪工程。整个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组成,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建筑和气象水文等多个领域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汇聚了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神舟飞船各项目的研制、建设和试验,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大协作体系。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科技人员协作攻关,没有其他行业全力支持,没有前线后方人员的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就没有神舟飞船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

    这种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的精神还在多个领域、多个学科里呈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等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带动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推进技术、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和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以及通信、遥感等产业的兴起。载人航天工程这个龙头作用和科研大协作的推进,进一步加速了这些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它们要想更进一步壮大规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必须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越是高度集成的宏大系统工程,越要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发扬“讲团结不计得失,讲协作不计主次,讲风格不计名利”的航天精神。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大协作出科技创新力、出社会生产力、出民族凝聚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

    培养协作精神

    配合与合作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航天事业更需要这种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是航天人取得每一项成果的重要保证,没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可以说,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110多个研究院所承担研制建设工作,3000多个单位参加协作配套和保障任务,5艘远洋测量船、30多架飞机和国内外的测控站织成牵引神舟的测控网……神舟七号的问天之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汇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从神七点火的那一瞬间开始,东到青岛西到喀什,从漂泊在三大洋上的5艘远望号测量船到异国的地面测控站,成百上千的雷达和各种跟踪测量装备几乎同时启动,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把一道道数据由四面八方汇集到北京、酒泉、西安……

    其实,更多的人,早在神七飞天之前就已经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中国航天员中心舱外航天服研究室的专家们,从2004年起就着手研制舱外航天服。

    运载火箭系统的科研人员在神六任务结束后,没休息几天,便投入到新一枚运载火箭的设计研制中。截至神七飞天时,他们已经连续奋战1000多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一批专家,两年前开始参与神七飞船的单机研制。年轻小伙儿陈立,那时还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现在都已经成长为部门骨干了。

    在这项时间跨度大、涵盖范围广、涉及人员多的系统工程里,据统计,全国共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工作人员投入了相关研制建设。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里,无论哪个岗位的哪个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做其中的一小部分事情。”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曾深有感触地说。

    配合与合作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工程包括7大系统,下面又涵盖数十个分系统以及上百个子系统,涉及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化工、生物等众多领域。而系统之外的协作或配套单位,更是多得无法计数。各大系统、各研制单位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如此庞大的工程根本无法运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系统之间能否很好地合作,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说。

    能够直观反映出系统间协调关系的,就是那无数张的“接口数据单”。以应用系统为例,15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要填8张,每张的大项目多的有20多项。一个机械接口,需要填写的包括产品名称、代号、外形、尺寸、重量、执行位置、转动惯量、表面平度、表面状态等。

    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协调同样重要。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在一个团队中,有时也许被分配一个单一的项目,然后集体成员再进行分工,最后再集体提供最终成果。这样一来。个人和群体的生产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产量通常也较大。尤其当项目涉及错综复杂的问题和任务时,配合与合作似乎能产生更佳的结果。

    通常,培养自己的配合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认识到我们的成功需要他人的帮助。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能在与世隔绝与孤立无援中完成自己的工作。拒绝帮助就是拒绝走向成功的条件。尤其是分工细化的当今时代,资源共享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独行客”注定是干不了大事的。

    2.把与人合作视为一种成功的方法。如果抱着只有竞争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想法,那么我们必然会顽固地反对他人的建议,拒绝其他人与自己合作。相反如果我们把合作视为一个成功的方法,从而与他人通力合作,共同支配现有资源。

    3.尽可能地减少对别人的依赖。在获得别人配合与帮助的同时,我们必须主动、积极地工作,不能依赖他人。我们要树立信心,确信自已有能力做好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地帮助,配合其他人。

    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

    因为导弹武器研制的系统复杂性,从技术到人员到产品再到时间节点,如果没有精准的统筹兼顾和协调管理,根本无法完成。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黄纬禄在多年科研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成为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在实践应用中的“金科玉律”,成为指导导弹型号研制乃至当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四共同”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它的灵活运用已远远超出技术管理的范畴。把航天科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系统工程理论的要求,坚持“四共同”的原则和方法,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统筹规划军民两大产业,协调发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主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航天员队伍中,流行着一句话,“无论谁去飞,都和自己飞一样”。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是航天人战无不胜的法宝。航天队伍崇尚荣誉,但不陶醉于荣誉,为我们确立正确的荣誉观做出了榜样。

    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这一航天精神集中体现在“神六”的研发到成功发射过程中。

    参与神舟六号研制的3000多个相关单位的数十万科技工作者,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正是这种处处顾大局,时时讲团结,事事讲风格的大力协同,才共同完成了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伟大壮举。有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我们科研人员更加信心满怀。

    2005年8月27日上午9时21分,在一次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中,随着控制系统指挥“转电”的口令,眼看进入“起飞”的试验阶段,突然又听到指挥下达口令“断电”,程序终止。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怎么回事?哪里出现了问题?

    原来是在转电时,控制系统发控台“准备好”灯灭,8个耗尽关机指示灯异常亮了起来,同时计算机检测到这个非正常信号,自动终止了程序。经过现场分析,对所有怀疑的线路依次进行排查,故障最终定位在配电器I的转电控制点和耗尽关机传感器供电控制点异常短接上。此故障直接关系到火箭的测试发射进度和飞行试验的安全,牵动着各级领导和指挥员的心。因此果断决定,送回北京进行彻底检查。

    8月28日下午5时,200厂检验员携带产品乘飞机返回北京。与此同时,在基地,12所副总师宋征宇连夜主持召开故障分析会,讨论产生故障的可能因素以及影响,直到深夜,他们才完成了现场初步的分析报告,电传到北京,为分析和排查故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而在北京12所,孙凝生、黄济仁等老专家们也进行了分析,确定排除故障方案,并与发射队实时沟通,交换意见。921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总设计师王永志也赶到了12所,一起研究方案,指导排除故障工作。他们按照排除故障方案,先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将配电器I开盖,拆下继电器安装板,用放大镜观察密集的焊点,发现继电器K2Z的第7点与第8点间距较小,用绝缘起子撑开两点,故障消失;用连线接通,故障又复现。经多方分析,初步判断上述两点有短路现象。此时,表针已指向午夜12点。

    但所有的人一直奋战在现场。通过实体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继电器底座上,有一多余物存在,其形状呈“牛角状”。从多余物形状及成分分析结果判断,应为焊接时形成的毛刺,后来被工具切下。8月29日凌晨4时30分左右,继电器失效分析结果传回基地。而此时在北京,排故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就这样,连续四个昼夜的奋战,配电器的故障终于彻底排除。

    飞船的发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问题一旦出现,航天人敢于积极直面,前方后方紧密配合,方方面面鼎力支持,所有参与排故的同志全身心投入,没有埋怨,没有牢骚,只有拼搏,只有奉献,共同研究、共同担当,体现了航天人精诚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

    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研制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航天人应该如何应对呢?是积极主动地努力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保证航天工程的顺利进行,还是消极被动地跳出这个困扰的圈子?

    作为航天人,他们明白一点:在迈进航天大门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成为了航天系统的一颗螺丝钉,自己的命运就与航天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面对问题、困难与风险,航天人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团结起来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承担风险,这是航天人最宝贵的品质。

    航天事业成败与否,与每一名航天人的态度和行为都息息相关。航天人能否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决定着航天事业未来的前景。当航天工程研制过程中,一点点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点点的事故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因此,每个航天人都对自己的事业务必忠诚,团结一心,发挥团队精神,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航天事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处于一定的团体组织中,当团队遇到困难时,请不要首先去想自己个人的利益,而要去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帮助团体度过危机。任何时候都不要仅仅把“与集体共命运”、“和集体共成长”当做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要把责任感时刻放在心中,把集体荣誉感时刻放在心中。与团队共同成长。这样,在历经艰辛之后分享胜利果实的盛宴上,才会有你的身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