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俄罗斯智库观点摘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向西看”政策:与巴基斯坦的新连接

    Shahid Javed Burki[162]

    原文标题:China's "Look-West" Policy: A New Link with Pakistan

    文章框架:中国的“向西看”政策;中国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援建项目;中国与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中的计划。

    观点摘要:

    1.在未来几年,亚洲的经济结构将会开始发生转变。西方国家快速的人口转变导致了需求模式的改变,这意味着向旧的工业化国家出口将不再是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这是中国“向西看”政策的中心。

    2.1979年后,邓小平开始实行他的经济计划,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第一步是把小块的土地交还给集体化之前的拥有者;第二步是允许国内企业与外商共建合资企业。这是最初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特区的做法。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奠定了中国后来工业化的基础。

    3.中国工业基地的扩张加大了工业对资源的需求。北京方面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西边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向西看”战略被视作是外交和经济发展的工具。1986年,中国在该领域进行了第一次尝试,那时苏联和美国通过其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卷入争斗。而中国开始建设600公里长的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即连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与巴基斯坦东北部公路。这并不是一个为了开拓巴基斯坦东北部的落后偏远地区的开发项目,而是北京制定的长期战略——“向西看”政策的一部分。

    4.笔者有幸拜访了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那位中国高级官员指着自己办公桌后面墙上的中国地图,与笔者讨论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他说,中国不同于其他地理上的大国,它东面朝海,另三面为内陆。“我们想向西方开放并借助你们国家的帮助,开发一条贸易和旅游走廊。”那次谈话发生在1993年的北京,当时喀喇昆仑公路已经建成。

    5.在打通了自己西部和巴基斯坦东北地区的通道之后,中国开始探索将扩展和改进的喀喇昆仑公路变为主要通道,最近取得了一些进展。谢里夫第三次出任巴基斯坦总理以来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他会见了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新任总理李克强,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开发一条长达3000公里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这将把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与新疆的工业和能源地区连接起来。瓜达尔港也是中国援建的,然而,由于该港位于巴基斯坦动荡的俾路支省,该省往往是恐怖主义的目标,因此该项目的发展工作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

    6.2011年巴基斯坦邀请中国在瓜达尔建造一个海军基地,但北京方面出于对华盛顿方面反对声音的担心,没有公开回应。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想法已经被搁置。最初,该港口的管理被委托给新加坡港口管理局,但在2013年1月30日,港口经营权被移交给一家中国国有公司。

    7.针对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其中包括沿着喀喇昆仑公路修建一条铁路线,以及利用喀喇昆仑公路空间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双方一致同意,沿着走廊发展全新的工业城市。按照伊朗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天然气管道(IPP)协议,如果能够将伊朗的天然气产区和巴基斯坦的主要消费中心连接起来,就能够为该地区其他国家带来机会。海湾国家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区都会受益,而亚洲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8.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庞大,这意味着它与中东地区贸易额将急剧增加。自2000年以来,与阿联酋单独贸易额增长了15倍,达到370亿美元。大部分的贸易产品是由集装箱船或油轮运送。在2015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走廊将把这种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为陆上路线。

    9.经济和外交政策分析人士已经注意到中国在深入非洲国家,谋求发展。这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特别是美国。中巴经济走廊将为中国接近非洲大陆的矿产资源提供另一个通道。美国五角大楼研究报告估计,中国对阿富汗巨大的矿产资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美国已在阿富汗发现价值近1万亿美元的未开发矿藏,远远超过之前任何已知储备,这足以从根本上改变阿富汗的经济,使得阿富汗最终可能变成最重要的矿业开采中心之一。

    10.中国已经开始利用阿富汗的部分铜储量。它赢得招标,可开发洛加尔省的艾娜克铜矿。如果阿富汗能恢复和平,中国将会更加深入该国家。通过陆上路线(如筹建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从内陆地区(如阿富汗)运送原始或经处理的矿物质将会更廉价。

    11.如果印度同意成为这些交通路线中的一部分,我们看到的将是亚洲经济的重大转型。印度可以与伊朗-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和中巴经济走廊联系起来。后者提供了比目前正在使用的、更为便宜的交通方式。

    编号:20130820A155

    巴基斯坦和美国谈判

    Shahid Javed Burki[163]

    原文标题:The Pakistan-US Parleys

    文章框架: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最近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巴基斯坦面临着与美国关系严重冷却的问题;谢里夫的主要目标是扭转这一趋势并且与美国建立合作关系;巴基斯坦和美国为建立两国关系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观点摘要:

    1.纳瓦兹·谢里夫于2013年10月20~24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这是他当选巴基斯坦总理以来的第三次外事访问。他第一次外事访问的出访地是中国,并且还去了除北京外的其他几个城市。在访问中国期间,纳瓦兹·谢里夫和他的团队成员与中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开发长达3000公里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他的第二次外事出访地是沙特阿拉伯,他与该国有着亲密的个人关系。

    2.谢里夫于10月20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并于该月24日返回巴基斯坦。他在美国访问的第一站是美国和平研究所,接着参加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在会见奥巴马总统之前,谢里夫与副总统乔·拜登进行了早餐会。另外,他还与巴基斯坦-美国工商理事会成员进行了会谈,并且在巴基斯坦驻华盛顿大使馆举行的重大聚会上接见了巴基斯坦工作人员。在与工商理事会的会谈中,他敦促美国商界人士对巴基斯坦进行投资,由于其大小和位置适中,巴基斯坦在投资方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3.手握一份长长的“待办事项”清单,谢里夫开始了他的新首相任期。巴基斯坦近年经济表现不佳而且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停留在3%,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率将增加0.55个百分点。劳动力的规模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那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7个百分点,以保证新进入者在已经很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到工作。当前存在巨大的财政赤字,导致了电力和天然气等重要生产要素投入严重不足。出口表现不佳致使国际收支赤字明显增加。

    4.华盛顿方面也有自己的烦恼。居于首位的是伊斯兰堡的不情愿——有时甚至是拒绝——遏制那些攻击和骚扰在阿富汗战斗的美国部队的恐怖组织。华盛顿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报复举措,它们切断巴基斯坦急需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供给。除了与美国恢复关系,谢里夫也急于改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和印度的关系。

    5.也许谢里夫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极端组织在该国几乎不受控制的活动导致了治安形势的恶化。在他们的行动中,伤亡人数惨重。教派冲突亦较为猖獗,逊尼派极端组织对包括什叶派和基督教团体在内的少数派进行攻击。

    6.白宫已为奥巴马-谢里夫会议定下一个温暖的基调,官方正式指出,本次会议将突出“美巴关系的韧性”,并进一步加强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地区的稳定并打击极端主义的合作。华盛顿方面曾计划解冻超过15亿美元的救援资金,这些资金受上文提到的引起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紧张的一系列事件的影响而被中止。华盛顿方面一些人士认为美国援助资金匮乏国家的钱可以用来把巴基斯坦拉回到美国身边。

    8.在处理了给美国带来的接近债务违约的国内危机后,奥巴马总统首次将注意力转向亚洲。政府始于10月1日为期16天的停摆使“重返亚洲”政策遭遇重创,奥巴马总统不得不取消原定的亚洲访问计划,并留在国内处理财政危机。而他本来是打算参加在亚洲举行的两个峰会的。

    9.与巴基斯坦领导人的会晤给了美国领导人一次机会,使奥巴马和他的国家把注意力投向正经历着史上最大“经济扩张”的大陆。事实上,重新与巴基斯坦接触是其目的之一。该国可以使美国更好地了解阿富汗事务。伊斯兰堡也帮助中国提高其在亚洲大陆的经济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巴基斯坦还要更重要,因为它连同土耳其,已经成为阿拉伯国家不稳定的政治体系中可以仿效的典范。这两个国家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不再受军事存在或伊斯兰教拉拢的政治秩序。

    10.之前搁浅的美国资金被释放,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一场及时雨。因为它将继续在经济方面进行努力,包括早于预期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项目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划在三年内为巴基斯坦提供价值12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

    11.随着美国恢复援助,巴基斯坦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可以把时间花在其他三个重要问题上。这些问题,即美国撤离后的阿富汗与印度的关系,伊斯兰堡-北京的关系,以及阿富汗利用巴基斯坦领土从事恐怖活动,对巴基斯坦来说很重要。

    12.谢里夫在1997年2月第二次当选巴基斯坦总理后,立即宣布他意欲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他很希望在第二次担任巴基斯坦总理期间,能够解决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13.印度承认克什米尔是一个有争议的地区,这对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的要求作出一定让步。巴基斯坦一直认为克什米尔问题不能被视为已解决。几名印度分析人士继续强调克什米尔争端问题,这表明双方要实现相互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4.尽管印度政府和公众认为,自从谢里夫上台以来,巴基斯坦——尤其是该国的军队——对违反停火协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巴基斯坦方面的看法恰恰相反。在我与几位巴基斯坦高级官员的对话中,我听到有人认为印度军队该为违反停火协议负责,这表明有人不希望看到两国和平共处。

    15.虽然华盛顿方面正在密切关注巴中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和伊斯兰堡之间签署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协议,但是在奥巴马和谢里夫之间的私人谈话中,这可能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长期以来中巴联盟创造了一种信任,并促进了两国海军之间的相互协作。

    16.在谢里夫说服美国领导人之前,巴基斯坦在应对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必须走狭窄难行的道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会晤的前一天,两个人权组织发布了巴基斯坦山区和也门的无人机使用报告。双方达成了一些关于这些严峻问题的协议。这是两国领导人在决策时所不能忽视的。

    17.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于10月23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进行了90分钟的会晤。这是一对一的会议,没有助手在旁。会谈结束后,双方也没有按照惯例举行新闻发布会。

    18.在会谈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并没有任何有报道价值的信息。它涉及双方在协同工作的各个领域的诸多细节。“重申两国之间牢固的关系,两国领导人强调我们持久的伙伴关系是基于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这间接涉及巴基斯坦所关注的问题,巴方认为无人机计划侵犯了其主权。

    19.两国领导人讨论了美国国务卿克里将于2014年3月在华盛顿主持召开的部长级战略对话,他们还制定了五个战略优先事项:(1)执法和反恐;(2)经济和金融;(3)能源;(4)安全、战略稳定和核不扩散;(5)国防协商小组。有几处提到要痛击恐怖主义,但也承认巴基斯坦方面是在认真应对这种情况的。

    20.他们分享了共同的信念,即一个和平稳定的巴阿边境对于反恐、反叛乱、反简易爆炸装置(IED)的成功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强调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有效的边界协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一处提到了印度方面的担忧。两国领导人强调,任何国家的领土都不应该被用来破坏邻国。此外,领导人指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方案在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21.很显然,华盛顿并不完全确定谢里夫将采取什么方式确定其与美国的关系。他强烈的伊斯兰倾向让美国人感到担忧。尽管有这些疑虑,华盛顿还是开始与这位新总理共事。

    22.巴美关系恢复到几十年前的状态是很难的,因为亚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美国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的位置也已经改变。

    编号:20131111A155

    不寻常的中印峰会及后续

    P.S.Suryanarayana[164]

    原文标题:An Unusual Sino-Indian Summit and After

    文章框架: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与印度总理辛格在中印峰会上发表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要求中印两国在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解决彼此的“关切”;中印发表联合声明之后的两国关系;印度在与中国交往中的核心利益;中国倡导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印度怀疑中国的“包围”战略。

    观点摘要:

    1.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5月19~22日对印度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双方都表示了对中印政治和经济的“担忧”,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印对话模式,这也受到了最近的中印军事对峙缓解的乐观形势的影响。在另一个层面,印度仍然应该保持谨慎。印度方面必须首先解决其与中国在众多领域中的不对等状态。

    2.中国新任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他首站出访选择的国家表现出无穷的魅力。印度领导人和人民,也没有对他施以冷遇。李克强总理也没有提出“中印亲如兄弟”的虚假构想,20世纪50年代的类似这样的口号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中印关系出现新的“游戏状态”的原因不难找到。同时,中国领导人不必努力打破危机。5月19日,在新德里机场李克强总理精心设计了一场友谊着陆,其时军事对峙已经得到控制。在最后的分析中,中国领导人成功地把印中两国共同的“关切”都摆到台面上来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国主要的“关切”已经有所缓解。

    3.3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媒体采访中,提出中国和印度应该为彼此的“核心关切”留出空间。在5月19~20日的新德里访问中,李克强告诉印度总理辛格,这两个国家将“需要”考虑彼此“关切”,他已经放弃了形容词“核心”,从习近平的中印“核心关切”的思想变为“关切”。李克强已经表示,在政策方面,中国愿意与印度在互惠的基础上解决两国的“关切”问题。

    4.在不同但相关的外交主题上,印度和中国仅仅解决彼此关切或者核心关切是不够的。只有当它们的核心利益——而不仅仅是关切——得到解决的时候,亚洲两大邻国关系和平与安宁的前景才会实现。核心利益在任何特定时间里,对于在某些特殊问题上存在“关切”的国家的幸福安宁来说都是最基本的问题。

    5.在与中国的外交接触中,新德里的核心利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关系的缓和是在持久的基础上与中国和平共处的一个必要步骤;(2)印度在核武器和其他军事威慑领域建立自己能力的冲动,使中国的“设计”失败;(3)整个查谟和克什米尔作为印度联盟组成部分的地位;(4)疑似反印度的日益增长的中巴“全天候伙伴关系”和“全天候友谊”终止,或者至少是一个实质性的缓解;(5)新德里方面与北京方面进行经济合作时的公平竞争;(6)需要北京明确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具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心愿,就像中国自身一样;(7)要求北京支持印度成为精英多边组织和研究核不扩散问题等论坛的成员。对于新德里,北京的核心利益是:(1)中国要求建立稳定的、可控的双边关系;(2)中国是否可以采取行动,让印度在中美竞争中站在它的一边;(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西藏的主权应该归中国所有;(4)不可协商的政策把“一个中国”梦想变成现实。

    6.第一,联合声明中丝毫没有直接提到从4月15日开始持续了数周的军事对峙,只是着重强调现在已经停止交火。在间接提到僵局的化解时提到,“双方对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迄今举行的富有成效的会议表示满意。印度和中国利用其他几个军事和外交渠道化解了这一特殊的军事对峙。僵局逆转的方式有一个明显的故事情节:目前,两国似乎都不倾向于跨过军事升级的隐形红线。然而,在联合声明中证实了这个结论:“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前,双方致力于落实现有协议,并继续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此外,印度前国家总理辛格和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鼓励”两国特别代表“推进谈判进程”,解决基本而复杂的边界争端。

    7.第二,联合声明没有涉及中方提议的边防合作协议。至于另一个跨国界的问题——印度作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国家的“权利”——联合声明没有涉及印度对新机制的呼吁。在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与印度国家总理辛格的会谈中,双方强调“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在有关跨境河流问题上加强合作”。苏杰生博士同意李克强的观点,他说:“我真的赞同中国的回应。我想他们知道我们的‘关切’。我们基本上同意,基于现有的机制,我们将加强合作。现在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8.第三,一个有真正意义的、相对而言具有较新维度的中印关系在联合声明中被阐明如下:“双方将根据各自国际承诺,在民用核能领域开展双边合作。”对此,苏杰生博士解释说:“我们在过去与中国有过双边民用核能合作,今天我们又一次在民用核能领域展开合作。必须明白,我们可能是目前两个拥有最大计划的民用核能项目的国家。所以,我们相互之间的交换意见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9.第四,双向投资和印度与中国间巨大的贸易失衡的经济问题,双方为此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联合声明中特别规定,“双方决心共同采取措施缓冲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指出,中国和印度共同提出的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共识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介绍李克强先生访问印度的成果时,王毅说:“中国的向西开放战略与印度的‘向东看政策’共同推动了这个想法。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增长点——东亚和南亚的结合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为亚洲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活力。”

    10.从北京的地缘经济角度看,另一个项目可以把中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与巴基斯坦及其经济优先连接起来。李克强指出,双方同意将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和发展中国西部地区战略与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发展进程结合起来,双方决定建立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他还表示,中国愿意帮助巴基斯坦升级战略上至关重要的喀喇昆仑公路,这个问题深受印度官方界人士关注。

    11.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的观察人士可能会看到,中国同时倡导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这种观点是目前印度理论界的延伸,即中国已经通过在南亚-东南亚地区获得港口扩展,或多或少地完成了对印度的地缘政治包围,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认识到印度现在正寻求“在现实的基础上”解决与中国的边界争端,并且新德里方面希望避免与北京方面的“零和博弈”。

    12.目前,这样一个新的模型是否可以建立,完全取决于印度与中国全面解决巨大的不对等状态的能力。通过不断改善国家综合国力的多个指标,中国日益扩大外部覆盖已经成为可能。无论新德里是否能够或应该效仿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按理说,印度必须进行“自我整顿”,开始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关系,从而达到一个适当的对等程度。在这一方面和其他相关方面对中国的关注上,印度需要进行复杂的辩论并采取严肃的后续行动。

    编号:20140603A155

    不断深化的中巴友谊:并不都是幸运糕点?

    Emma Hooper[165]

    原文标题:The Deepening China-Pakistan Friendship: Not All Fortune Cookies & Cakes?

    文章框架:中巴两国达成的460亿美元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中巴双方可以从中获取的利益;巴基斯坦国内对该走廊位置的争议;中巴关系之间的不确定因素。

    观点摘要:

    1.中巴两国在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4月20~21日访问伊斯兰堡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以及谅解备忘录,达成总值460亿美元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这是习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巴,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9年再次访巴,被一些巴基斯坦人视为“命运”的改变。然而,这种大规模的中国投资并不是免费的,也不一定全部实现。

    2.新发展计划着眼于中国铁路和公路网络项目,这一项目连接阿拉伯海岸的瓜达尔港口与中国西部的新疆。高达370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改善巴基斯坦破旧的电力基础设施,这是一项紧迫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尚不明确的是这笔投资将如何解决电力部门的主要机构——水电发展署(WAPDA)管理的不足之处。

    3.中国投资这些项目可不是为了做慈善。它这样做是为了在商业条款下为其战略利益而服务。它提供的既不是援助,也不是优惠资金,而是商业协定和项目融资,包括商业投资回报率。然而,鉴于多边机构已经对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停止进一步融资,大多数双边援助注入规模较小的项目之中,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很容易看到“来钱容易”的表面吸引力。不过,金融记者侯赛因近日在《黎明报》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但我们也应提前计算清楚成本和效益,并遵守我们对程序和透明度的承诺”。

    4.大量资金的涌入会使挣扎中的巴基斯坦经济获益良多,同时相关的安全问题和暂时性的分歧也涌现出来。超过2000公里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旨在通过公路和铁路,穿过动荡的俾路支省,将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与巴基斯坦南部的阿拉伯海港-瓜达尔港连接起来。它将使中国到非洲、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海上通道更加便利,但俾路支省地区仍然非常不稳定。中国人首次明白这一困难是由于2004年发生的事件所致,当年三名援助瓜达尔港建设的中国工程师被枪杀,据称是俾路支叛乱分子所为。

    5.巴基斯坦总理称“巴基斯坦把中国的安全当作自己的安全”,俾路支分离主义运动一直是一根刺,而历届政府不能或者不愿意采取政治方式解决它。叛乱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不公平地开发巴基斯坦当地资源的不满。中国的想法是绕过当地社区建设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但这将不会给该地区带来很大的效益,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伊斯兰堡显然已同意提供一万人的军队来保护中国工人。此外,如果中方认为巴基斯坦在应对巴基斯坦境内活动和威胁新疆的恐怖分子方面没有足够的进展,中国建设的项目可能会绕过该地区。

    6.该走廊的位置一直是巴基斯坦国内备受争论的省级课题。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以及俾路支省领导人指责政府(其强大的支持基础是旁遮普省)重新规划了绕开这两个欠发达省份的走廊路线。明显绕过欠发达地区是基于中国政府的授意,这引发了外界的指责:政府默许中国违反巴基斯坦国家利益的要求。政府的答案是,这纯粹是对中国提出的技术方面考虑的回应。

    7.这一项目将巩固中国在该地区不断增长的实力,从而对西方影响力构成巨大的挑战。尽管存在很多困难,但回报将会很丰厚:一条中国通往阿拉伯海的走廊;在美国与印度不断增长的友谊中树立中国杠杆;使中国在该地区拥有更多的自信和成长的标志性基石。所有这一切发生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出时期,这一事件很可能造成迄今美国-巴基斯坦事务关系的疏远。

    8.鉴于中巴关系一直是新德里的战略问题,印度也有它自身的关注。除非印度最终被允许参与走廊建设,否则与阿富汗等国的贸易将受到阻碍。现任巴基斯坦总理的强大贸易商业利益可能足够使这种情况发生。

    9.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投资远远超过美国提供的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美国是巴基斯坦最慷慨的双边捐助者之一,北京方面在南亚和中亚的广泛投资,不仅为了重振中国经济,也是为了促进世界上整合性最低的地区之一的发展,使之具有更大的连通性和商业性。这也是华盛顿方面的“新丝绸之路”倡议的明确目标。华盛顿方面希望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加强贸易,并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稳定,尤其在阿富汗,那里的美军将不再战斗。因此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事情发展走向仍有待观察。

    编号:201504A155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