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历史文化:農耕桑田-一个人的“生态”抗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到兰州的“生态”,还得说一个人,这个人大家也许都非常熟悉了,他曾是著名的农学家,曾是甘肃省的建设厅长,曾是中国农学会顾问,还曾经是青香蕉、金冠、早旭、奥登堡等优质苹果的“引路人”。这个人叫张心一。

    张心一,祖籍甘肃永靖,1897年生于兰州,1992年病逝于北京。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获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金陵大学教授。张心一是我国近代农业统计与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的先行者之一,是著名的学者。他所著的《中国农业概况估计》,被国际上誉为“张心一数字”而广泛引用。他还是颇有政绩的官员,1941年至1946年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他在担任甘肃省建设厅长期间,主持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鸳鸯池、湟惠渠,并在洮河林场树立了科学经营林业、保持水土的样板,还把徐家山选定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实验基地。张心一不仅是著名的学者、杰出的政府官员,还是有名的企业家,他先后创办了甘肃水利公司、林业公司、牧业公司、矿业公司、兴隆公司、水泥公司、电厂、机器厂等企业,为兰州植被恢复的科学试验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徐家山的改造成功,使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罗德明惊叹不已,而张心一也被认为是甘肃水土保持和荒山改造的奠基人。

    张心一不仅是缔造兰州著名品牌“白兰瓜”的功臣,还是引荐青香蕉、金冠、早旭、奥登堡等优质苹果的热心人,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虽然后来在国务院农林部工作,但他一直关心甘肃的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1992年,张心一在北京逝世,根据他的遗嘱,在徐家山举行了他的骨灰抛撒仪式,并在柏树台立“张心一纪念碑”。

    这里要讲的就是他一心想绿化徐家山,努力改变兰州生态环境的故事。

    张心一留学归来回到兰州后,怀着改造山河、恢复植被、改变兰州自然生态的雄心壮志,提出在兰州北山植树种草的建议,有人却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吹牛说大话。张心一满不在乎,坚持向自己认准的目标前进。他亲自到盐场堡徐家山一带考察。当时的徐家山,植被破坏严重,光秃秃的,荒凉不堪。

    有一天,他路过一位姓徐的农家门口,惊讶地发现长着几棵大树。张心一惊喜万分,急忙进屋向主人请教。

    主人说:“只要有水,只要管理好,树一定能种活。”

    张心一听完主人的话,高兴得不得了,决定把徐家山作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实验基地。很快,他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在徐家山动手挖水平沟,植树种草,做水土保持实验。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金城关到枣树沟一带方圆近10000米的荒山上,竟然奇迹般地栽活了近10万棵白榆和13万多株红柳、侧柏和洋槐。当时被张心一请来协助工作的被美国人誉为“生态学之父”的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明(音译)看到徐家山的变化时,惊叹万分,认为是世界奇迹。后来,张心一通过罗德明从美国引进了90多种耐旱、耐寒、耐瘠薄的草籽,大多数种植成功。现在被农民誉为“肥田宝草”的草木樨就是当时引进的。

    但是,张心一的“生态”抱负却屡遭挫折,他辛辛苦苦栽活的10多万株树木最终因干旱而死,只有徐家山山顶的侧柏依然郁郁葱葱,见证了张心一绿化荒山、改变兰州生态的决心和勇气。

    解放后,徐家山成为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的重点地区,大力发展造林绿化工程,栽种有云衫、侧柏、圆柏、油松、白榆、山楂、刺槐、桃、月季等乔、灌木,森林覆盖率达到61.7%。自然生态的改善,也吸引了斑鸠、啄木鸟、金翅雀、麻雀、乌鸦、猫头鹰、布谷、兔子、松鼠、狗獾等动物的光顾。到了20世纪90年代,徐家山已是绿树成阴,鸟语花香,昔日的荒山奇迹般地变成了森林。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看到徐家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张心一曾感慨地说:“没有人民政权,将是一事无成。”

    后来,张心一到北京工作,仍念念不忘兰州的生态建设。1986年,年迈体弱的他躺在病床上,还投书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提出绿化西北的建议。

    1992年,张心一在北京逝世,根据他的遗嘱,在徐家山举行了他的骨灰抛撒仪式,也许,他早就把绿化徐家山当作了自己的毕生追求。张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兰州生态建设所做的艰难的开创性贡献却是永恒的,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敬重的。

    鲜为人知的市树市花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省会城市纷纷评选出自己的市树市花。

    1983年3月18日,兰州市物资局李培在《兰州报》上发表文章建议评选市树市花,不少读者积极响应并提出不少候选名单。4月9日,亦农给《兰州报》去信,建议国槐为兰州市树、玫瑰为市花。不少人表示赞同,认为评选市树市花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而且对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后,兰州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由兰州市绿化委员会牵头,成立由兰州市园林局、兰州市林业局、兰州报社、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建筑学会园林绿化委员会、兰州市林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领导组成评选委员会。9月,评选委员会邀请专家学者召开评议会,初步提出国槐、侧柏、云杉、玫瑰、百合、丁香、牡丹等作为市树市花的候选品种。10月再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了评选口号,制定了评选条件,并安排部署了具体活动。

    评选口号是:踊跃评选市树市花,绿化美化兰州城乡。

    评选条件是:在本市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地方风貌;高度适应本土风土,在本市广泛种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抗病能力强,群众喜闻乐见。

    评选标准制定后,在白塔山公园、五泉山公园、滨河路儿童公园设立投票点,并张挂标语,还绘制大幅图片和说明。《兰州报》、甘肃电视台作了专题介绍和新闻报道。

    12月7日,市树市花评选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宣布国槐以12448张、玫瑰以10819张选票成功当选兰州市树市花。

    国槐属蝶形花科,生命力极强,唐代所植的国槐至今在兰州还有生长。金天观(今工人文化宫)庙宇里尚存4棵槐树,相传就是唐代所栽,虽饱经风霜,却仍然生机勃勃。清人秦维岳曾吟道:“槐柏盘曲蛟龙拏,珍鸟琪花助清玩。”上西园的槐荫寺,以寺内有古槐得名。天齐庙里的唐槐两次遭雷击,虽伤痕累累,但依然萌发新枝,勃勃生机,堪称奇迹。故兰州有“千年松树万年柏,不如老槐谢一谢”的谚语。张思温曾赞颂:“城东古树阅千年,老干杈意态妍。雷火几番经浩劫,婆娑犹可傲金天。”金塔巷、下水巷民居内以及西关清真寺“三眼井”,将古槐树干包在屋内,树冠自屋顶冒出,绿荫蔽日,以避炎暑,成为兰州独特的“屋包树”景观。彭泽曾用元曲小令描写了当时阿干河畔槐浓柳密的情景:“到夏来,西津河水涨,柳荫浓,槐荫密,深巷湘帘高卷,看不尽云山嶂。”

    国槐为落叶乔木,高大,浓阴,根深耐阴,萌发力强,年龄长,耐寒耐旱,抗污染,抗病虫害,8月下旬开淡黄色花,不仅颇有观赏价值,也是北方用材和城市绿化的优良品种。兰州市在20世纪60~80年代栽植的国槐,生长良好。因此,国槐被评选为兰州市树实属必然。宋廓在《咏兰州市树国槐》里写道:“高节俦松柏,龙鳞寿不群。花垂亲大地,香远益清芬。叶叶迎朝日,亭亭拂绿云。果然根贯石,彼铁意如君。”

    相对于国槐而言,玫瑰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因为兰州的永登苦水以“玫瑰之乡”而闻名遐迩。

    玫瑰属蔷薇科,在兰州栽种历史悠久。据1728年的《甘肃通志》记载:“玫瑰花兰州出。”可见当时的兰州玫瑰就已经很有名。

    清乾隆兰州翰林秦维岳的别墅在后五泉,广植玫瑰等花木,因此他对玫瑰比较熟悉。他在《玫瑰》里写到:“霞光锦缎覆苍苔,点缀芳园朵朵开。西陇花迟兼遇闰,端阳才拥艳香来。纷纷蜂蝶隔篱窥,为护芳容刺满枝。石径云拖天放霁,徘徊应许此花知。”自清道光以来,永登庄浪河畔的苦水一带逐渐成为玫瑰之乡。

    兰州玫瑰有两种,一种叫中国玫瑰,花朵较大;一种叫苦水玫瑰,是钝叶蔷薇与中国玫瑰的杂交品种,花朵稍小,但产量较高。玫瑰适应性强,花开时灿如云霞,非常美丽,而且香气浓郁。永登苦水玫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永登县苦水乡李窑沟村有个名叫李乃先的秀才,从西安带回一株玫瑰苗栽在自家的院子里观赏。玫瑰生长茂盛,花色艳丽,芳香四溢,亲朋好友,乡里邻居便争相栽培。于是,各家各户庭院、屋前屋后都栽满了玫瑰,最后成了上贡佳品,被誉为“金城玫瑰”。苦水玫瑰以它迷人的芳香而闻名于世界,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兰州永登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提取玫瑰油的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的玫瑰生产国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20世纪30年代,天津酒厂用苦水玫瑰造的玫瑰酒,在巴拿马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从此苦水玫瑰驰名中外。

    玫瑰用途很广,经济价值也很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需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香料的主体原料,每千克玫瑰油在国际市场上可换黄金1.5千克。玫瑰花和根还可以入药,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花开季节,香气浓郁,素有“玫瑰花开十里香”的美誉。

    玫瑰是难得的观赏植物,端午前后,玫瑰花盛开之时,漫山遍野一片红艳,非常美丽。玫瑰也是非常珍贵的经济作物,用玫瑰花腌制的玫瑰糖,可用作甜食,而且玫瑰油非常珍贵,比黄金还要贵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市在五泉山二郎岗、白塔山、五一山、徐家山等地大量种植。后来,兰州市的滨河路及一些主要干道都栽种有玫瑰花,每当花开季节,形成绿紫交映的花带,迎风飘香。宋廓在《市花玫瑰》里赞誉道:“艳色逾桃李,嫣红焕若霞。分香传绝域,绕郭护农家。刺锐惩戕贼,品高树市花。风姿焉可渎,切莫折琼芽!”

    再造山川秀美的兰州

    历史上的兰州是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十六国时期,南山犹“榆木成林”,唐代时,南北两山尚“溪谷复深,草木荒延”。据史料记载,兰州城东30千米的水岔沟在清朝是山水清澈,竹木蓊郁,且宜耕牧的好地方;清时金县(今榆中)的甘草店树木颇多;皋兰县西南的古峰山(今兰州市华林坪)林泉幽静。明代诗人张谅在他的诗《华林寺》中写道:“华林景物最清幽,金碧玲珑树木稠。钵底潜龙僧入定,柳荫系马客来游。雨干对榻青山好,风静迎门绿水流。更喜晚来堪赏处,残霞一片古峰头。”;夜雨岩(今五泉山)树木荫森;兰州西南约45千米的巴米山松柏葱郁,青草茂盛,麋鹿来往;明代诗人周光镐在他的《皋兰山》一诗中记载了当时的南北两山植被状况:“……绝顶青青立马看,山色东连关紫气,河声北注陇云寒。天晴万树排高浪,日落双桥枕碧澜。见说古来征战地,骠骑曾此走呼韩。”……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兰州大地曾经的确森林茂密,山清水秀。但是,由于历代的战乱摧残、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采伐等,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导致气候失调,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兰州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民国末年时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到兰州写下了一首《竹枝词》,对植被惨遭破坏后的惨状进行了描述:“大恩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兰州及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从建国初期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20世纪80年代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改造山河、治穷致富”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为西北的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兰州在西部大开发的召唤下,省市党政军领导和兰州人民一齐动手,展开了保护生态环境、改造山河、绿化家园、彻底改变市容市貌的绿色运动,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全民义务植树、城市园林绿化、南北两山绿化、农村林网建设及部门行业绿化的局面,形成以南北两山为重点、城市绿化为轴心、发展城郊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大绿化格局,使兰州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市容市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再造山川秀美的兰州成为兰州人民的共同目标。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33.18万亩,配套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在南北两山绿化的推动下,全市80万亩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全面启动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引大灌区林网建设工程初见成效。全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百万人(次)以上,累计栽植各类树木1.2亿株,林地面积发展到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77%。城市绿化结合半州城区两山夹一河的特征,突出实施“大绿地、大色块、大水面”战略,全市绿地面积已发展到15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67平方米。尤其是近3年来新增城市绿地200多公顷,是20年来增幅最快的时期。

    为了再造山川秀美的兰州,兰州市掀起了大规模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使这一目标成为大家自觉的追求和光荣的义务。每年的植树季节,省市党政军领导带头参加,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每年都有近百万的公民投身于这一伟大的运动中,自《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以来,累计完成义务植树一亿多株,有力地推动了绿化家园全民化。

    为了再造山川秀美的兰州,园林绿化是重中之重。兰州市在狠抓绿地总量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园林绿化建设,形成了以主干道路、广场绿化为重点,以小景点、小游园、小绿地为样板,以机关、厂矿、单位庭院、楼群绿化为基础的绿化格局,园林绿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为了再造山川秀美的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绩斐然,成为绿化兰州的一个缩影。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南北两山的绿化,提出了“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把南北两山绿化作为重点工程,制定了“358”奋斗目标,建立划片承包责任制,实行“谁承包,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把荒山使用权及产品权下放,长期不变,受法律保护。这一措施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效果显著。部分荒山的基本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已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平整土地),不仅为绿化创造了条件,也为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三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区中心的前山范围80%的荒山基本绿化,沙尘量减少50%,泥沙径流量减少50%~80%,整个环境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山,现已成为“香馍馍”,公园、游园、休憩疗养基地等相继“安营扎寨”,吸引大量的游客上山游览,早已绝迹的野生动植物也乔迁新居,在这里安家落户。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已于2002年圆满完成,通过了国家验收。两山新增绿化面积33万亩,使南北两山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从21.9%提高到74.7%,三年完成的工程量相当于过去50年累计总量的两倍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2003~2004年又新增林地面积11万亩,使两山绿化面积累计达58万亩,基本将市区周边的人工森林连成一体。

    南北两山的生态变化也吸引了中外领导人的目光,江泽民及一些国家的元首都亲临视察,对南北两山的绿化给予很高的评价。

    为了再造山川秀美的兰州,城郊生态经济林建设功不可没,不仅扩大农田林网面积,还建设开发了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等公园,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经济物产致富路

    古兰州的茶马交易

    西北少数民族牧马放羊,以乳酪、肉类为主食,茶叶以其营养丰富,可以帮助消化等特点,便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每餐必不可缺的必需品。但是茶叶产自远离西北千万里的南方,而西北多产骏马,久而久之,互利互惠的茶马交易就在民间形成了。于是,专司茶马交易的官署——茶马司便应运而生。茶马司始于唐代,完善于宋,沿续到晚清。

    商业贸易对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游牧畜牧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非自足性,要求游牧民族必须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生存。狩猎业仍然具有不稳定性,因为,它同样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种植业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能解决燃眉之急。因此,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大都十分重视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

    汉代以来,中原与西域的商业贸易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商队来往于“丝绸之路”上,极大地影响着古代兰州及甘肃的经济生活,传统的商业活动茶马、绢马等贸易也随之发展。甘肃古代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很早就存在商品经济成分,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逐渐演变成官营的专门贸易。据《史记》记载,秦时乌氏倮经营畜牧业发了财,求奇缯物献戎王,戎王十倍其偿,与之畜。像乌氏倮这类从事畜牧业商品生产,以剩余畜产品进行以物换物的现象就已经普遍存在。汉代的畜产品及国家所需的军马,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商品交换取得的。魏晋到北朝,经过战争和社会动乱,生产遭到破坏,但畜牧业仍在当时的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隋唐以后,以历代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茶马、绢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互市开始形成制度和传统,标志着茶马贸易从民间走向官方。甘肃是最主要的茶马互市地区,其中兰州扮演着重要角色。北宋在兰州设市易司,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活动。南宋时每年用来采购茶、盐、绢等物的总金额近250万缗,茶叶来自湖南,绢主要来自江南,由此带动的商业、运输规模非常可观,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到了元明清,虽然中央政府把茶马贸易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政府严禁私茶与畜产品贸易,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清代以前兰州的茶马交易属于庄浪司管辖。清初时,兰州成为陕甘总督驻节之地,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庄浪、西宁、甘州三大茶马司被并入兰州道治理,兰州便成了重要的茶马集散地。

    茶叶是茶马互市中的另一重要角色。茶叶主要购自湖南益阳、新化,由悬挂“奉旨采茶”龙旗的车船运往陕西泾阳,加工成砖茶,再用马车、骆驼送至兰州入库。兰州的马场、马滩等地名就来自于此,当时为茶马司所易马匹的临时圈养地。

    茶商从茶马司领取茶票购买茶叶,然后批发给皮毛商、屠户,再由这些人运到新疆、青海等地换回马匹、牛羊及皮毛。到了晚清,茶马司已名存实亡,早变成了单纯管理茶叶交易的机构了。

    兰州成为大西北的商品集散中心,茶马互市功不可没。抗日战争时期,兰州成为大后方,国际援华物资和内地物资源源不断云集兰州,促进了兰州物资流通的大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兰州的城建交通日新月异,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错,四通八达,大西北道路枢纽的地位更加牢固。以兰州为起点,向东通过西兰、宜兰公路、陇海铁路可通往中原、华北及长江下游;向东北通过兰包公(铁)路可到达宁夏、蒙古以至京津地区;向南通过甘川、兰郎公路可到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向西南通过甘青公(铁)路可到达青藏高原;向西北通过古丝绸之路甘新公(铁)路可到达新疆腹地、西亚、中亚甚至俄罗斯。

    新中国成立后,兰州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大西北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现。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将自己的发展定位为“西北的商贸中心”,特别是1994年国家五部位联合批准兰州进行商贸中心改革试点以来,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作用明显增加,辐射面到达西部8个省区,近400万平方千米的地域和3亿人口。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及未来西藏——尼泊尔——印度——南亚地区交通网络的拓展,兰州商贸流通的优势地位将更加凸现,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兰州城乡商业网点密布,东部市场、光辉布料市场、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等已跻身全国同类市场50强。兰州的优质瓜果、高原蔬菜等特色产品已替代过去的“茶马”,成为市场的新宠。

    600余年吸不够的兰州水烟

    兰州水烟兴盛于明清,是明清以来兰州的支柱产业,因香味柔美、吸后无痰及防瘴、防寒、顺气、提神、驱逐毒虫、防蚊蝇侵扰等诸多优点,畅销大江南北,尤其深受东南沿海人们的欢迎,被誉为“神药”。

    兰州水烟历史悠久,据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兰州民间把诸葛亮说成是兰州水烟的鼻祖。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渡泸时,因士兵受瘴气危害,普遍生病,士气低落。诸葛亮非常着急,亲自到兵营查看病情。后来,在一个深山里遇到一个隐士,告诉诸葛亮有一种叫九叶芸香草(即烟叶),含在嘴里能防瘴气。诸葛亮便把九叶香草带回军营让士兵含在口中,病痛果然消除,而士兵却衔之成瘾。

    后六出祁山时传入甘肃,经当地群众精心栽培,逐渐发展为兰州水烟的原料。

    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水烟真者出兰州五泉,如葵,叶光泽,形如红蓼,色黄。”是说兰州五泉山红泥沟泉水浇灌之烟叶为最佳。其特点是色亮、味香、叶厚、油分足,以色味俱佳,冠于全省,驰名世界。各史料记载均对五泉红泥沟烟草评价颇高:烟草“皋兰五泉山下产者特佳”(1)“全省烟草种植产量之丰以兰州河谷平原为最,兰州郊外水田纵横,多植烟草,称为‘兰烟’,品质最佳。”(2)“泉水下灌城南田,产烟叶颇盛,制为烟丝,销及川、陕、津、沪以东至牛庄、营口。凡丝烟以兰州为佳,兰州又以红泥沟为佳,故兰烟则标红泥,而陇烟无不蒙兰州之称。”(3)兰州水烟之所以风靡全国,是因为兰州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兰州背山临水,土质为淡栗色粉砂质土壤,肥土层深厚、石灰质和土壤中含钾较丰富,这些都是种植烟草的有利条件。

    兰州水烟配料讲究。原料主要来自榆中、临洮、靖远、皋兰及兰州市区。由于收获时采取的方法不同,故有“青烟”、“黄烟”两种。霜降前拔苗置于垄上阴干者,其色深绿,故叫“绿烟”,炮制成的烟丝叫“绿条”,也叫“白条”。在小雪后经霜杀而使烟叶全部变黄后收获的叫“黄烟”,制成的烟丝叫“绵烟”。另用绿、黄混合制成的烟丝叫“杂拌”或“麻黄”。兰州水烟炮制也独特精细。制作时除搓以清油、食盐、姜黄外,还加入槐花、紫花、油菜、冰碱、当归、石红、薄荷、苍术、丁香花、三柰、大黄、冰片、麝香、檀香木、香药等20多种佐料,所以,气味芬芳,独具特色。经化验测定,兰州水烟基本不含或极少含致癌化合物,是烟中的极品,所以深受烟民的喜爱。兰州水烟还有一个特点是东出潼关后,由于当地空气湿度较大,烟丝开始由绿变白,味道也变得更加醇厚芳香了,因此也被誉为“银丝”。据说,明代镇守金城的藩王,每年向朝廷进贡的“八宝珍品”之一就是兰州水烟。

    兰州水烟的吸用也颇有讲究,据清《金壶七墨记》记载:“乾隆中,兰州特产烟种,铸铜为管,贮水而吸,谓之‘水烟’。”兰州本地人俗称之为“水烟瓶”。吸时,管内之水嘟嘟作响,富有节奏感,而且烟味经水后味润而不呛。清乾隆时,兰山书院山长、著名诗人吴镇嗜好吸水烟,喜欢用好友刘时轩所赠斑竹烟管,曾以《刘时轩司马送斑竹烟管》,填《行香子》,以记其事:“斑竹一枝秋老,呼吸湘烟袅袅。泪痕宜湿淡巴菰,渠是相思草。莫问吞多咽少,钓诗竿何妨饥咬。天台云气接苍梧,珍重刘郎惠好。”从诗句可以看出,在诗人眼里,兰州水烟有助于思维,有助于锤炼诗句,也说明当时兰州吸水烟已成时尚。如今江浙一带的老年人仍然喜欢吸用兰州水烟。

    兰州水烟为天下所知,清代诗人舒位功不可没。他的《兰州水烟》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颇有新意。诗人对兰州水烟做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兰州水烟天下无,五泉所产尤绝殊。居民业此利三倍,耕烟绝胜耕田夫。有时官禁不能止,贾舶捆载行江湖。盐官酒胡各有税,此独无吏来催租。南人食烟别其品,风味乃出淡巴菰。迩来兼得供宾客,千钱争买青铜壶。贮以清水及扶寸,有声隐隐相吸呼。不知嗜者作何味,酸咸之外云模糊。吁嗟世人溺所好,宁食无肉此不疏。

    青霞一口吐深夜,且知屋底炊烟孤。且勿呼龙耕瑶草,转缘南亩勤春锄。”

    兰州解放后,私营烟庄组合为兰州水烟厂和榆中水烟厂,集中原有的能工巧匠,统一配方,统一牌号,以机械操作代替过去繁重落后的手工工艺,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所生产的“兰”字、“甘”字、“肃”字等品种品牌,生产8种口味不同的水烟丝,成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地区。后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郊种植烟草的农田逐渐消失,城内水烟作坊逐渐停业,再加上兰州卷烟的兴起,风行600多年的兰州水烟终于淡出市场。

    现今,只有榆中苑川河流域、青城仍种植烟草,生产水烟,成为兰州水烟最后的守望者。

    牡丹园里闹花会

    牡丹是兰州人最喜欢的花卉,自古以来都喜欢栽培,无论官署和民宅都有她美丽的身影。兰州地区土质肥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是牡丹生长的乐土。牡丹花容月貌,姿态婀娜,色彩绚丽,芬芳馥郁,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据《甘肃新通志》记载:牡丹“惟兰州较盛,五色俱备”。兰州牡丹最常见的有紫色的葛巾紫,粉红的观音面、醉杨妃,大红的硃砂红。紫牡丹是驯化秦岭野生紫斑牡丹而成的,以花大色艳,香味浓烈,耐寒抗旱,耐盐碱而独树一帜,成为牡丹家族的佼佼者。还有一种较有名气的牡丹是把紫牡丹中的变异品种定向培育,最后形成了一种极为珍贵的深紫似滚的墨牡丹。甘肃省原省长邓宝珊的故居邓家花园就有一株,是20世纪30年代自沈阳引到兰州的,花形硕大,径过尺余,花色嫩黄,被誉为花王。

    兰州历史上著名的私家花园往往是牡丹的“乐园”,亦园、节园、颐园、魏园、仰园、煦园及金天观牡丹池等处均有牡丹栽培。

    每到花开季节,红粉紫绿,争奇斗艳,吸引大批游人观赏,其中一些文人墨客,借兴挥毫,写下了优美的诗作,为牡丹增添色彩。著名诗人王烜在《亦园牡丹》里写道:“灿漫春光到牡丹,群贤香径共盘桓。问君何处名花国?园是亦园市是兰。几株魏紫与姚黄,蜂蝶随人日日忙,忙里偷闲犹买酒,花王故国已沧桑”;憩园栽种的牡丹“凡百数本,本著花以百计,高或过屋”(1)。牡丹丛中筑天香亭,上镌谭嗣同所撰楹联:“鸠妇雨添三月翠;鼠姑风裹一亭香”;金天观“有牡丹百十本,高逾寻丈,俱紫色层瓣。花时锦球万朵,天香四布,几疑沉香亭畔无以逾此”(2)。据说这里的牡丹是唐朝的遗物;宁卧庄宾馆有1株紫斑牡丹,已有60多年的树龄,高1.85米,地基处分生4条大主枝,平均枝围0.94米,冠幅17.04平方米,年开花200余朵。

    兰州牡丹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是诗人画家笔下的精灵。清代诗人吴镇最爱牡丹,不仅赋诗吟颂牡丹,还处处栽种牡丹,可以说是牡丹的知己。他晚年主讲兰山书院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老来幽事颇相关,花下揍芜手自删。最是年年惆怅处,牡丹开日在兰山。”他还在古稀之年,广种牡丹,绿化家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七十年余二,吾犹种牡丹,花开那可待,留与子孙看”;光绪年间陕甘总督杨昌曾在若已有园即席赋诗:“园林胜事说春来,最好名花殿后开。万绿丛中艳金粉,众香国里拥楼台。清平莫漫賡高调,富贵何曾掩异才?白首筹边无限意,良辰邀友且衔杯”;1955年,邓宝珊邀请原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在广武门外慈爱园赏牡丹,副馆长王竹民赋长诗记其盛:“百花齐放向春风,管领群芳现大同。绿叶扶持花更好,粉团魏紫朝阳中。昔闻邓慰梅千树,今见爱国牡丹丛。牡丹开在众香国,众香天香都相得。园中主人趁花时,开轩相笑欣延客。客来花下尽欢颜,与人同乐乐无极。入室芝兰意自芳,藤架婆娑香径碧。嘉会须知不寻常,世人咸集文史席。宾主从知结深契,个中犹羡弈秋弈。相期秋高观稼来,今朝花事成典则。”牡丹也是画家的载体,清代兰州的唐琏、马虎臣擅长绘制水墨牡丹,尤其牡丹展蕊怒放时的神态活灵活现,非常逼真传神;当代画家孔寿彭则兼工带写的敷彩牡丹,表现出牡丹芬芳娇妍的一面,别具一格。

    1990年,兰州市首届牡丹花会在榆中和平乡牡丹园举行。牡丹园距离兰州15千米,总面积160亩,展出面积106656平方米,有观赏花卉520种,其中牡丹380个品种30万株,加上农户自己栽培,数量多达80万株,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牡丹基地,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牡丹资源圃。1992年在兰州召开的紫牡丹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和平牡丹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牡丹园较珍贵的牡丹品种有姚红、豆绿、白玉、银山、金麟、魏紫、首案红、状元红、葛巾紫、醉杨妃、粉娇色艳、玉容丹心、昆仑夜光、乌龙卧墨等。白似飞雪、红胜桃花、黑紫娇贵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一片花海,游人如织,蔚为大观。如今的牡丹花会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观赏牡丹,而是发展成了一种花卉交易、商品流通的重要场所,成为老百姓致富的窗口。

    红霞十里看桃花

    “春来,正是桃花的世界。要看桃花,我国所在多有。但未若兰州安宁堡的桃花来得多,来得艳。

    “有一年我到兰州,正赶上春天,于是,跟着大伙儿到安宁堡去看桃花,打从兰州过铁桥西行,约十多里便是安宁堡。这里以产桃闻名。

    每当花季,附近三十里桃林,全是一片花海。凡是看过安宁堡桃花的人,对阳明山的樱花甚至日本的山樱,都将不屑一顾。因这儿的桃花,实在太多太艳了,而且清香四溢,是能撩逗游人的情怀呢!”

    这是林藜发表在台湾《自立晚报》上的题目叫《桃花世界雁家乡》的开头部分。林藜似乎对安宁桃花的神韵抓得很准确,一多二艳正是安宁桃花最大的特点。安宁自古以来就有“桃园”之称,在东起刘家堡,西至沙井驿,绵延15千米的狭长地带,桃林面积多达8000余亩,桃树10多万株。每当桃花盛开之时,那连绵的桃花烂漫芬芳,灿若云霞,灼灼桃花如漫天红霞飘落人间,像遍地野火似燃非燃,其卓约之姿,妖娆之态,实在不逊于日本的樱花,形成“十里桃林树树花,近看如锦远如霞”的景观。这风景如画的美景自然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往观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桃花会”。

    据考证,安宁“桃花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清咸丰时倭仁《莎车行记》记载:农历三月安宁堡“桃花十里,顿觉边地生香”。

    当时的游客,大多是达官显贵、才子佳人。每逢三月,花香鸟语时节,他们便纷纷而至,饮酒赏花,以为韵事。“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春芳草路,到处酒帘斜。”(1)诗作就是这一盛况的很好说明。

    说起安宁“桃花会”,就不得不说安宁堡的来历。安宁堡位于今安宁区政府以西10千米处。明太祖洪武初年,残元势力联合西北各少数民族屡谋复兴,并不断南侵兰州,明王朝为巩固边疆,防止蒙古入侵,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杨一清,在今仁寿山南麓兴建一堡,名安宁堡。安宁堡建成后,戍以重兵,严以烽燧,这对保护安宁桃园免遭毁坏起了决定性作用。

    民国后期,随着安宁堡人口的增加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安宁桃花才逐渐为世人所熟识,安宁桃花会也逐渐成俗。“安宁堡桃树种植频繁,花时游人云集,居然一风景区,结实尤佳。”(1)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那连绵数里的烂漫桃花,灿如云霞,尽染明媚。桃花会时,车马喧哗,士女云集,百戏纷呈,游人登山远眺,或吟诵抒怀,或叩神求安,个个人面桃花,兴趣盎然。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安宁桃园的规模越来越大,前来观赏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桃园交通面貌焕然一新,还新建了许多服务设施,修葺重修了一些亭台楼阁,并在仁寿山修了一条长达27米的巨龙,吸引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可谓盛况空前。

    1984年春天,兰州市人民政府在安宁堡举办首届桃花会,短短12天时间,前来观花的游客就达60多万人次,可见桃花会的魅力。

    桃花会还与兰州市物资交流会同时举办,有春游桃林、文艺演出、各种展览、工商展销、日杂农副、风味小吃、科技咨询等活动内容。与会者除省市各级领导和兰州市各界人士外,还有港台同胞、归国华侨以及200多位美国、英国、日本、秘鲁、荷兰、加拿大等国的教授、学者、专家和游客。著名演员李文华、姜昆、蒋大为等特邀演出,为桃花会增添色彩。1985年的第二届桃花会,当时的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前来观赏,并对桃花盛会表示祝贺。

    如今的安宁桃花会,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盛会,不仅是兰州市民踏青赏景、陶冶情操的好去处,也逐步发展成为物资交流、搞活经济、丰富文化艺术的“桃花”产业,成为充满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浓厚商业色彩的特色产业。

    花卉种苗“梦”开始的地方

    兰州具有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尤其近年来,花卉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产值4600万元。紫斑牡丹等地产花卉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兰州优越的气候特点最适宜球根花卉繁育,因而,兰州也正在向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贸易中心迈进。

    兰州传统的花卉有牡丹、玫瑰、丁香、百合、菊花、大丽花等,风韵独具,色彩斑斓。牡丹花容月貌,姿态婀娜,色彩绚丽,芬芳馥郁,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玫瑰花馥郁娇研,花色艳丽,芳香四溢,在各类名花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兰州市花;丁香花显山露水,清香四溢;菊花是最常见的花卉,花鲜叶绿,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她们的身影;大丽花是兰州人心中的最爱,雍容华贵,非常美丽。梨花、桃花、杏花是兰州花卉的另类,兰州传统的“梨花会”、“桃花会”已成为中外游客赏花观景、进行物资交流的载体,商机无限。最近以来,兰州市科研机构和花卉企业精诚合作,不断引进、试种、筛选适合当地生产种植的新兴优良品种及其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共引进、试种各类草花新兴品种近40个,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品种10余个,大批量生产出杂交石竹、叶牡丹、万寿菊、百日草、银叶菊、金盏菊、矮牵牛等各类花卉种苗及成品花。2005年11月4日,我省培育出的彩色马蹄莲“美彩2号”首批种球已出口到花卉大国荷兰,标志着我省花卉市场的国际化。据专家介绍,“美彩2号”每粒种球的售价是7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荷兰、新西兰等国的每粒种球高达20元以上,但“美彩2号”质量更优,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兰州绿梦花卉种苗基地是兰州市农牧局属下的花卉种苗繁育、示范种植和花农培训基地,是花卉种苗“梦”开始的地方。兰州绿梦花卉种苗基地地处兰州市榆中县和平乡,距市中心15千米,占地面积20亩。目前基地已建成育苗加温温室1栋1000平方米,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4栋3400平方米,培训室150平方米,业务室及组培室150平方米。基地主要生产的草花品种有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等。盆花品种有仙客来、一品红等。每年可为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提供大量品质上乘的系列盆花产品。

    兰州绿梦花卉种苗基地自1998年以来,将草花种苗繁育及盆花生产作为发展重点,经多品种试作、筛选和栽培探索,坚持全程容器育苗和较为先进的栽培管理手段,生产的苗木具有苗壮苗齐、耐运输、好移栽、易养护、花期长等特点。现已发展成为年生产繁育种苗50余万株、盆花30万株的专业化草花生产基地,产品除销往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外,还远销新疆的哈密、鄯善等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由传统品种向新兴品种方向转变。兰州绿梦花卉种苗基地每年“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可向社会提供大量的花坛、花境用花;每年春节、元旦根据市场需求,可大量提供优质的时尚节日花卉品种。

    兰州绿梦花卉种苗基地的发展历程,是兰州花卉苗木发展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遍布兰州大地,默默地追逐着花卉种苗的“美梦”,兰州也因为它优越的气候特点和浓郁的商业气息成为全国重要的花卉种苗基地。如今的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兰州经济的朝阳产业,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花卉产业的优势更加明显,潜力巨大。

    兰州大尾羊的“大尾”追求

    兰州大尾羊是兰州的又一著名品牌,它以体大、尾大、肉多、油多、发育快、肉质鲜美、性情温顺、耐粗饲、易于育肥而驰名中外,是优质的肉脂兼用品种,在国内外羊肉市场享有盛誉。

    其实,兰州大尾羊并不是兰州的土著,而是兰州吊尾羊与陕西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羊杂交并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在特定生态条件下不断产生变异而培育的优良品种,是我国16个著名的地方绵羊品种之一。兰州大尾羊具有繁殖能力强、成熟早、肉质好、风味独特等优良特性,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在饲养方式上更加适合兰州半干旱的气候条件。

    传说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个姓杨的铁匠从陕西运来几只同州羊,想把它同本地的吊尾羊(蒙古羊)杂交培育成像同州羊一样个大、尾大的优良品种,于是,将它们喂养在今城关区拱星墩一带的苏家。在选种配种中,严格挑选全身洁白、颈无肉铃、鼻梁隆起、耳大、眼明而带红眼圈,体大、尾大而平展方圆、肉多、油大的大尾羊作种羊,经过五代重复交配,不断变异,并经过本土驯化,历时百年,终于培育出著名的兰州大尾羊。

    兰州大尾羊与陕西同州羊及兰州本地吊尾羊相比,品质更优。

    主要外貌特征是:头中等,公母均无角,口部宽大,鼻梁稍微隆起,眼大有神,耳大略向前垂,颈粗而长,胸部宽阔,肋骨开张良好,胸深接近体高的二分之一,背腰平直,臀部倾斜,四肢发达,整个体形呈长方形。

    兰州大尾羊最珍贵的部位是它肥硕的大尾巴,装满油脂的大尾巴比普通羊尾大得多,达到或超过正节,尾中有中沟,将大尾巴分成左右对称的两瓣,尾尖向外翻,尾芯嵌入中沟,毛色纯白。一般成年公羊尾长34.8厘米,尾宽25.5厘米,尾厚7.3厘米。成年羯羊和十个月的羔羊,内脏和大尾油脂分别是吊尾羊的3.1~3.5倍。而且油脂品质好,出油率高。

    兰州大尾羊不仅尾大且尾部油脂高,而且身材魁梧,肉质鲜美。一般成年公羊体重达75千克,身高70厘米,体长73厘米。成年母羊也一样身材高大,体重62千克,身高64厘米,体长67厘米。屠宰率高达65%以上,比同龄吊尾羊高出7.06%,净肉占屠宰活重的40.51%。肉质鲜美,膻味小,肉中含脂,肥瘦适宜,味香不油腻,口感颇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兰州大尾羊性情温顺,易于喂养,从不挑食。什么菜叶、树叶、残次瓜果以及残汤剩饭等均来者不拒,而且发育快,易于育肥,确实是一种理想的优良品种。

    兰州大尾羊含毛量也非常大,公羊平均产毛量2.45千克,母羊平均产毛量为1.38千克,公、母羊平均细毛含量为64%~67%,比普通羊高出许多。

    1999年10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甘肃、青海后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建设方针。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实现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而对牛羊等牲畜实行“圈养”,则是这一决策的具体行动之一。

    “圈养”对于习惯了山坡草滩的兰州大尾羊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选择,长期形成的喂养习惯一下子被打乱,自由之身被限制,最初的阵痛确实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当它们极不情愿地住进干净整洁、明亮宽敞的新居时,却意外地发现这里的居住环境比它们原来的自然环境好得多,而且饮食起居也科学得多,可口得多。慢慢地,兰州大尾羊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大尾巴丰满肥硕了许多。渐渐地,它们知道原来都是“圈养”的功劳。因为“圈养”,对它的大尾巴储存脂肪非常有利;因为“圈养”,它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均衡,做到了科学膳食。

    近年来,兰州大尾羊已被一些生长发育快的外来品种代替,原种数量急速下降,几近濒危。2006年7月,兰州大尾羊被农业部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和国际级畜禽种质资源保存目录,享受“国家级”的保护。据兰州市农牧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兰州市农牧局和西北民族大学正开展合作,采用高科技生物技术攻关,准备运用现代遗传繁育、饲养技术对原种进行扩繁,建立育种、饲养、管理等标准化扩繁基地,努力抢救兰州大尾羊这一濒危品种,使其再次成为兰州的“羊明星”。

    中药材:天然药物的新宠

    最近几年,面对某些无法治愈的疾病和药物的毒副作业,现代医药的窘境使得天然药物成为世界潮流,而中药材则是天然药物的新宠。

    据“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组委会介绍,目前全球使用天然药物的人数约为40亿,世界各国不断放宽对中医药的限制,其销量也大幅度攀升,使中医药产业在全球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在未来十年内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兴起。

    德国是西欧使用中药材最多的国家,服用人口超过其总人口的58%,在德国的大部分药店都可以买到中药材,中药材的年销售额高达22亿美元;澳大利亚是最近几年中药材最火爆的市场之一,进口量自1992年以来增长了4倍多,并逐步成为澳大利亚医药市场的主力军;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对300多种中药材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不再要求中药材是所谓“单体纯品”,而是“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为中药走进美国主流市场清除了法律障碍。

    兰州中药材历史悠久。从大地湾和马家窑、齐家坪等地出土的文物看,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陆续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不但能食用,而且能治病救人。据统计,甘肃的4000多种野生植物中,光中药材就达951中,较有名气的有党参、当归、甘草、大黄等,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为全国之冠。

    兰州也是中药材的传统产地,兴隆山、吐鲁沟等地出产的党参、大黄、猪苓、黄芪、苁蓉等100多种中药材非常有名。尤其产于马啣山的马党参以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而遐迩闻名。关于马党参,兰州民间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天,玉皇大帝一时心血来潮,打发镇海仙童退掉海水,马啣山才露出水面。

    一个叫张义的老人领着女儿樱秋来到这里,发现这里风和日丽,气候宜人,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于是,便起早摸黑,披星戴月,辛辛苦苦地开辟出一片荒地种植药材。很快,这里便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药苗。这种中药材既能壮阳补气,又能起死回生,远近乡邻有了疾病伤痛,都求救于张义爷孙俩,都夸这中药材比灵芝还管用。张义便给起了个名字叫马党参。

    这消息很快传到一个财主耳朵里,这家伙贪婪又狠毒,带了一帮打手,说整个马啣山都是他家的,让张义爷孙俩滚蛋。张义一看多年经营的中药材就这么被人家霸占,急忙和财主论理,却遭到财主的毒打。这一幕恰好被镇海仙童看见了,他便挺身而出,来到人间处死了那可恶的财主,可是张义也因为伤势太重,含恨永远离开了人世。

    镇海仙童看见悲痛欲绝的樱秋,顿生怜悯之心,便留下来照顾她,久而久之,他们便相爱了。镇海仙童也忘了回天宫的事,不久和樱秋结了婚,一心一意种起了马党参。很快,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非常生气,责令他立即回宫。可是镇海仙童不忍心丢下樱秋,迟迟不肯回天宫。玉帝恼怒万分,立即将镇海仙童开除天籍,打向人间,压在马啣山下。从此以后,樱秋就一辈子守着马啣山种植中药材。据说兴隆山的100多种药材全都是她亲手种植的,尤其马党参长得最旺,名气也最大。

    以上故事,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正是这个美好的传说,才说明兰州曾经是药材之乡。但是,相对于甘肃其他地方如祁连山区、陇南山区及岷县、陇西等地区来说,兰州的中药材资源却显得相对薄弱,但在中药人才培养、中药材市场的培育、中药材研制、中药材加工生产等方面却代表了甘肃乃至全国的最高水平,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兰州地区的中医水平很高,名医荟萃,不论是临床还是理论,都为祖国的中医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王三祝、关文清、王仲英等,均是大名鼎鼎的兰州名医,对中药材有独到的研究。

    兰州不仅名医层出不穷,而且在中医药开发上也不遗余力。明清时期,由于受我国名医名家的影响,尤其受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影响,兰州的中药材开发进入高潮。到了清末,由于天灾人祸,林区和二阴山区的野生药材逐年减少,野生药材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一些以种植中药材为生的农户开始出现,这时候,中药材交易和小市场也风行起来。到了民国末期,中药材的年收购量由清末的1000万千克,发展到2000万千克,建国初期甚至达到3000万千克以上。兰州市的药铺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总数达42家之多,比较有名的有安泰堂、庆仁堂、万全堂、天益堂、义泰堂、德生堂等2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安泰堂有员工40多人,庆仁堂有15人,均为前店后厂,加工制作各种中药材,并制作各种中成丸、散、水、浆药。安泰堂当时加工生产的人参再造丸、天王补心丸、健儿素、清凉眼药等驰名省内外。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上海迁入兰州的兰州佛慈制药厂和兰州中药厂的成立,使兰州中成药的加工水平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至今畅销不衰。

    佛慈制药厂于1929年创建于上海闸北区同济路164号。创始人是爱国实业家玉慧观。建厂时聘请上海佛教界著名人士太虚法师为名誉董事长。太虚法师以“我佛慈悲,药物可普救众生”为愿望,取佛光普照之意取名佛慈大药厂,产品商标定为佛光。第一任总理冯明政,是中药西制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佛慈制药厂主要从事中草药、中药材的生产,来料加工和销售,以“科学提炼,改良国药”为宗旨,独树一帜。1956年,为支援西北,为开发利用甘肃当归优势及丰富的药材资源,发展医药生产,经甘肃省政府驻上海迁厂工作组与上海市政府研究决定,并报轻化工部同意,上海佛慈大药厂迁到兰州市酒泉路157号,更名为兰州佛慈制药厂。现已成为一家现代中药企业,进入国家中药工业生产50强之列。2002年企业所在的黄河北大街被命名为佛慈大街。其生产的当归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当归浸膏片驰名中外。

    2006年9月6日,对于兰州佛慈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佛慈迁兰整整50个春秋。在经历了初创时期、厂长负责制、承包制、中外合作、股份制等探索发展后,佛慈人始终以“改良国药”、“慈悲济世”为理念,凭着打造“百年佛慈”的不懈追求,终于以骄人的业绩奠定了自己在兰州中医药界的领军地位。在这喜庆的日子,新佛慈这个中华老字号正以科学发展观,采取自研,合作,引进及仿制的科研开发思路,把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两个支点,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坚持诚信立业,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已与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在药材之乡建立了近4000亩的绿色药材种植基地。一项投资1.6亿元,占地百亩的“再造佛慈”工程即将动工。佛慈人新的奋斗目标是:以佛慈为主体,以佛光制药、平凉制药为两翼发展药业,带动相关产业,力争2006年产值达到5亿元,2008年达到10亿元。但是佛慈人也非常清醒,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文化、技术壁垒的挑战和“洋中药”开始兴起的新形势,佛慈人只有始终坚持“绿色中药和中药现代化,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理念,佛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近几年来,兰州涌现了众多类似于佛慈制药厂这样以中药材加工销售为主的专业药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药材的旺盛需求也带动了中药材市场的火爆。黄河、首阳、文峰三大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超过亿斤,金额达10亿元,已接近全省西药销售额,在全国15大药材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据说,甘肃的党参、当归的价格升降,可随时波及全国,成了全国中药材的“晴雨表”。

    兰州黄河药材市场是甘肃省最大的药材市场,年交易额高达数亿元。

    每年来兰采购中药材的客商除西北、西南地区外,还有山西、河南、湖南、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甚至有港台、东南亚和美洲、非洲等地数千人,常驻客户高达2000多人。有客商赞誉道:“兰州药材全是宝,漂洋过海不得了。”

    如今的兰州已成为中药材的集散地、批发交易地、科研生产地。兰州的中药材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也逐步走向成熟,具备了产销、储运、加工、服务、食宿等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随着中药材疗效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药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01年9月,“中国西部药材交易会”在兰州黄河市场召开,各路客商纷至沓来,成交额突破20亿大关,再次证明了兰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潜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