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雪-同僚共议丝织业 朋友相谈官宦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月,江宁府知府曾巩去世,游酢闻讯赶往江宁吊唁。

    曾巩,字子固,宋朝大文学家,二十多岁便受到欧阳修赏识,他一贯主张“先道德而后辞章”。吕公著曾经告诉皇帝赵顼,认为曾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因为曾巩是朝廷的重臣,又是当朝大文学家,所以朝廷大臣和江淮附近的地方官员都前来吊唁。在丧仪上,游酢看见并且认识了曾巩的弟弟曾布和曾肇。

    几天后,游酢回到萧山料理政务。

    夏季正是江浙蚕丝收获,开始生产丝织品的旺季。买卖蚕丝的商人日见增多,当地加工丝织品的机户,家家女子日夜在作坊里忙着织锦,机杼声在街巷深处响个不停;有的住家门前,到处可以看见刺绣女子坐着飞针走线刺绣。街市上商铺不仅出现了当地的丝织品,而且有来自四川的蜀锦、苏州的苏锦、杭州的杭锦等。苏绣、蜀绣、湘绣是长江流域三大刺绣产地产品。那丝织品,针法严谨、花纹图案色彩缤纷,绫罗绸缎无所不有,可谓琳琅满目,珠光宝气。

    一日,游酢因上街见了锦绣品,回县衙问周茂德:“我们这里的养蚕户不少,丝织品作坊和刺绣情况怎么样?”师爷答道:“大人对织锦、刺绣之事感兴趣?”游酢说道:“游某虽初仕,但知民生大如天之理。萧山人烟繁多,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临海而毗邻苏、杭、江宁,老百姓固以农耕为主,倘若能够于织锦、刺绣方面有所发展,可促进商业繁荣。男耕女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周茂德答道:“大人有远见,前几任未曾问及此事,因此此地蚕丝多卖与川、苏一带商贩,机户也不多,只是散户,不成规模,而且所织丝织品远逊川、苏等地。”游酢听了,说道:“如此,我们更需思考。鄙人之意是,一鼓励蚕户多养蚕,二扶持当地有能力者办厂或者诸作坊合并经营,三是组织挑选一批人到苏、杭学习经验。这样,几年之后,萧山的丝织品织造业即可成规模,又能够使丝织品质量得到提高,甚至大有改观。”周茂德笑着说:“那时,大人也许不知在何处高就了。”游酢应道:“为官者岂能为己,能够造福于百姓是职责所在。不然,为何要出来做官。周兄,明天我们就到大街小巷随便走走,看看机户的制造和女子们的刺绣情况。”周茂德应道:“好吧。”

    第二天早上,游酢和周茂德二人穿着便服出现在萧山的街巷上,遇到机户和刺绣女子便询问当地丝织品买卖与机户织造情况。

    傍晚,二人回到县衙,游酢对周茂德说:“今天走了一天,大致的情况跟你所说相差无几,可是让我看出了此地人蛮有头脑,有很大发展的潜能。”周茂德说:“我也想到一点,要使这里的织造技术水平尽快提高,还真得请苏、杭甚至渝州的名师高手前来指导、培训一批技术人员。”游酢听了,说道:“你的这一建议很好。看来,可以着手办这件事情了,争取用一年时间做准备,明年要小见成效。具体事宜,你去办理,先统计一下全县的养蚕户、机户、刺绣人数,有什么问题再一起商量。”

    第三天,周茂德开始做统计工作。此事暂时按下不表。

    却说将乐的杨时,二月接到朝廷任命为虞州司法一职务,他心里并不是很满意。但是,圣命难违,心想权且将就将就再说。于是,他迟迟未动身,到了三月中旬才草草准备了行李,匆匆起程去赴任。因为没有马匹,只得一路步行和乘船兼程而行。他决定先绕道来会见相别已久的游酢。

    行走了十几天,杨时终于来到萧山县衙。他见了衙役,说道:“有劳你告诉游大人,南剑州的杨时前来拜见。”

    游酢一听衙役的禀报,立刻起身出门相迎,见到果然是杨时,自然格外高兴,大声喊:“杨大人,堂上请——”

    进了衙门,游酢才说:“中立,我可停云落月已久啊。”杨时说:“定夫兄,杨某亦暮云春树呢。”

    两人边谈边进了公堂。杨时见了公堂上的字画,风趣道:“定夫兄果然出手不俗,公堂的布置都与众不同。仁啊!”游酢答:“中立兄,可别见笑。我非仁也,理也。”

    衙役端上茶来,杨时接着问:“此话怎么讲?”游酢答道:“从政固然须仁,然而身为朝廷命官,从仁而治,职责所在,理所当然之事情,岂不是理也。”转而问道:“今天可是专程来看我?”杨时回答:“当然。去虞州任司法,顺便来一见游兄,不亦情理之中乎?”闲谈中,杨时问:“江浙乃天下富庶之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过得好吧?”游酢回答:“富户是多些,但是大多数老百姓还是贫穷。”杨时问:“此地离杭州近在咫尺,常去吗?”游酢答:“公务在身,只去过一二回。”

    午饭后,杨时问:“此地有哪些风景名胜?”游酢答道:“古迹倒有几处,你有时间,我陪你走几天。”杨时回答:“这次起程得慢,最多就今天下午有时间,明天还要赶路呢。”游酢说:“既然如此,我们先去看看越王城山,其他的以后再去怎么样?”杨时答道:“行。”

    他们出了衙门,朝越王城山方向走去。

    路上,游酢讲:“浙江开发的历史比我们福建早得多,这里有远在周朝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的故事,你是知道的,不用我介绍。”杨时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着实耐人寻味啊。”游酢说:“古来做大事者,不但有非凡之志,而且有惊人之处,即人们所说的能屈能伸。”杨时问:“开个玩笑,你喜欢越王吗?”游酢答:“我喜欢范蠡。”杨时问:“为什么不喜欢当王,喜欢当臣呢?”游酢答:“能做什么,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心里都清楚。说直点,你我都不是当王的料,能够当一个良臣就不错了。”杨时点头,应道:“你说的是。”

    来到越王城山麓,抬眼而望,这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山坳,山虽然不很高,可是树木茂密,一个空旷的坪子上留下无数游人的足迹。他们沿着斜坡登上了当年勾践与吴军对峙前派人建筑的城垣,城垣的石块和砖几经风雨洗礼,显得斑驳,有几处已经损坏,杨时开玩笑说:“定夫,你这里当官,也不搞一点钱来修补修补,你没听过越王来你梦中哭泣吧。”游酢答:“我何尝不想做一点善举,可是我毕竟只是助手,帮帮人家推磨而已。不过,承你提醒,我回去提议一下。”

    他们游览了水师指挥台、范蠡点将台几处景点,最后来到了勾践祠。祠内外有两个和尚,少的在扫地,老的在打坐念经,游酢与杨时进去焚香、作揖行礼完便出来。

    下山时,他们又继续聊了一些最近的听闻。

    回到县衙的游酢住处,杨时问道:“你可有张舜民的消息?”游酢回答道:“有,他因为作《西征回途中二绝》遭到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被贬为监郴州酒税。”杨时叹道:“舜民真倒霉,去参加西征无功而返也罢,反而受谪。”游酢也叹息说:“唉!朝廷如此对待文人,太苛刻薄情了。”杨时又问:“你有没有他的西征二绝?”游酢回答道:“有!”说着去找了那两首手抄诗出来,杨时接过手看,其一写道:“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其二则写道:“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浏览罢,说道:“舜民的才气大,这两首诗确实写得好,可惜成了祸害。定夫,这是一个教训啊。今后,你我都得引以为戒。”游酢回答道:“是的,为了每月十二贯的俸禄,七顷地。”杨时听了笑道:“你真风趣,会开玩笑。”游酢说:“十二贯的俸禄来之不易,不知付出了多少青春和心血。”杨时说:“你还算侥幸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天下还有多少士人在为这个煎熬着呢。”游酢说:“现在萧山每斗米尚且要四五十文,其他的东西也在水涨船高。”杨时说:“清贫的日子刚刚开头呢。”游酢笑了,说道:“既然已经剃度,就决心打坐一辈子吧。”接着,两人又交谈了一些朝廷的其他新闻。

    第二天,杨时起程前往河南洛阳。

    秋后,人们进入了农闲阶段。游酢想到,何不趁此机会动员农民兴修水利。于是,叫来了主簿和田农官,吩咐道:“现在正是农闲,调查一下全县的农田水利情况,哪些该修,哪些田地缺水源需要开渠,报个准确数据上来。县里的资金很紧,关键是要动员农民自己兴修,如果有开渠的可以拨一些款下去,但是务必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挪作它用。”

    “是,我们这就去办理。”他们领命走了。

    一天早晨,周茂德对游酢说:“大人,咱们一起上街去看一样东西。”游酢问道:“看什么?”周茂德诡秘一笑,说:“好事啊。”究竟周茂德叫游酢看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