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省大全集-观 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观念能改变思想,思想影响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没有正确的观念,就没有正确的人生道路。自己是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者,自己是自己生命中的惟一思想家。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人生才会幸福、快乐,才会不偏离人生的轨道。

    ★名与利

    不追名,很难激起进取心;不求利,则无法生存下去。但什么事都不可超出一个适当的“度”。人生要是只热衷于追名求利,就只 会在焦虑中拼力,在拼力中祈盼,终生难以达到顶端。所以,对一个人来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勿为个人名利而丧失原则立场,出卖自己良心,否则,即使能够获得一时之名利,亦终将为众人所唾弃。

    ☆☆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老子

    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庄子·外篇·天运》

    名誉,是众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郭象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唐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

    编者手记

    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是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

    所谓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已把对“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

    至于“功成名就”、“扬名显亲”等,更是铸造着中国读书人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虽然反复申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所以孔子作《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名,并非是个人私有的,如同公共的器物一般,是属于公众的,取值定位均在公众的心目中。你只能获取与实相符的这一部分名,超过这个限度,就是“多取”了,就是“贪名”与“窃名”。《史记》中说:“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因此利不可以虚有,名不可以苟得。“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为人之道在于“不爱虚言,不听浮名,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多取一点“公器”是“窃名”,“欺世盗名”更是要不得的卑劣行为。

    ☆☆名利不可贪 学业在德行 王永彬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围炉夜话》

    得到不该得的名声和利益,当初以为是幸运,终究会成为灾祸;最难以忍耐的贫穷和困苦,若能咬紧牙关加以忍耐,最后一定会苦尽甘来。人的资质高低,在于对事是否尽心而有信,并不在善用机变与心巧。读书读得好的人,不仅在于文章美妙,而主要在于他的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编者手记

    功名利禄永远具有极度的诱惑力,引诱着那些爱好虚荣,自控力差的人去追逐。记得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世间的人就这么简单地分成两种,一种人为名;一种人为利。正确的方式追求名利是没有什么可以贬低的,人要往高处走,人的理想定在这样的阶层更是说明了其向上的动力。可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要求很高的德行做为保障的,而高尚的德行的取得又是要有着良好的学习和修养才能做到的,说到底,好好的读书好好的做人,读书真的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一种高尚的品德,树立一种不为名利所迷失方向的定力。否则,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也只不过是助长其走向追逐名利的工具,也只是为其成为唯利是图成为丧失人生目标的引导。因此,一个人能成名,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不然,也拥有因此得名的长处;一个人能获利,必然是他曾付出血汗与努力,否则他凭什么得到利益?所谓“名之不宜得者”,就是自己没有具备相当的长处和优点,不足以得此名声;而“利之不宜得者”,即是自己并未付出相当的努力,不足以得此利益。然而,安然受之,或以不正当手段得到,那么,这些名与利,表面看来是福气,终究会成为祸事。

    另外,人生于富贵之家或贫寒之家,自己是无法选择的,贫寒困厄虽然折磨人,但也磨砺人,只要耐得住贫困,不失其志,不怕艰险,不怕劳苦,终究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因此,人有时候走上歪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陷入困境的时候缺乏拼搏的意志,在极端困难的时候如果受到名利的诱惑,意志便会动摇,被看似是机会的假象轻而易举地骗过了已经朦胧的双眼,从而走上一条本不愿意走的路,等清醒过时已经追悔莫及了。

    ☆☆名利是缰锁 富贵如浮云 周希陶

    名利是缰锁,牵缠时,逆则生憎,顺则生爱。

    富贵如浮云,觑破了,得亦不喜,失亦不忧。

    ——《重订增广》

    编者手记

    唐·白居易《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诗云:“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坠。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宋·秦观《水龙吟》亦有“名缰利锁”句。上联的“名利是缰锁”即由此化用而来。从养生角度言,主张淡泊名利,视名利为身外之物;但同时又赞扬靠奉献赢得名利,并把个人名利融入国家名利之中的人们。“名利淡于水,事业重如山”,正是那些杰出人物的写照。如果一味贪图个人名利,甚至见利忘义,那名利就会成为捉弄他的缰锁,顺则生爱,逆则生憎。所以,古人提醒人们:“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唐·白居易《感兴二首》之一)。

    现实生活中,倒在名缰利锁中的人物无一不是把名利看的太重,总是“不知足”,甚至是“得陇望蜀”,而他们滑向罪恶的深渊总是从一点小名小利开始的,直到欲望的胃口越来越大,难以自控。

    《论语·述而》中有名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二)也有“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看破了,想开了,豁达超脱了,就会“得亦不喜,失亦不忧”,有利于保持心灵的宁静。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无题》

    把名节看得象泰山一样重,把利欲看得象鸿毛一样轻。

    编者手记

    “重名节,轻利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崇尚名节,视名节高于生命。孔子的“名利于我如浮云”;孟子的“富贵不得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的都是为人要重名节,汉代的桓宽在《盐铁论》中说:“道德高尚的人为名节而死,贪梦的人为私利而亡”,综观今古,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了无数重名节的高洁之士,屈原、岳飞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历史证明,一个人只有重名节,在面对诱惑时才能淡然处之,一尘不染。

    古语有云:“不为物累,高风亮节。”

    一个人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就会让物质欲望、本能需求恣意膨胀。名利有时也能使人产生进取的动力,但必须明白,只有超越名利,才能不断取得成绩。

    其实,名利原本无所谓好坏,适时以用,量才而夺是受用。有道是“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战成败,无论情场生死……就像寒鸭戏水一般,冷暖自知。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做到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

    ☆☆功名一时,气节千载 洪应明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事业和文章跟随身体消亡毁灭,然而精神万古长存永不朽败;功名和富贵随着时代转换迁移,然而气节千载不变永留人间。有道德的读书人要坚定信念,不应当以放弃精神气节去交易随时毁灭变幻的东西。

    编者手记

    精神、志节不是空的,不能脱离一定的事件而存在,青史留名的人其精神气节往往是在一定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事业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坏人小人也可以称自己的钻营为一种事业。文中所说的事业,是专指谋求一己生活幸福的营利事业,绝对不是指造福万民的伟大政治事业,因为一种善政德政都会永垂不朽的。此处的“文章”也是指普通毫无内容的文章,是抒发病态之情,咏风弄月、堆砌词藻的作品,而绝非指圣贤所写的载道文章,因为圣贤的精神所以行万古如新,几乎全靠文章薪火相传之功,所谓“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却是一句说得最中肯的名言。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由此可见,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应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使自己的事业的充溢着伟大的精神,在实现理想中保持着如一的气节。这就是所谓“功名一时,富贵难久,而精神不死,气节千秋。”

    一个人的事业和他所作的文章,无论多么成功伟大、优良简练,到了他死之后,这股力量便化为乌有了。只有人的精神可以传之万代而不会改变,精神的伟大便可以使后世的人受到极大的感化。富贵与功名随著时代的转移而改变,这代的功名,到了下一代便一文不值。现在贫困的人到了后代子孙也许就变成富贵了。唯有人生的气节,一直到千万年之后都是不变的。由此看来,事业文章功名富贵,与精神气节来比较其价值实有天地之别,所以,君子不可因寻求事业文章功名富贵,而玷污了自己的精神与气节。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因为它这样广阔的胸怀所以是世间最伟大的(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倾倒(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编者手记

    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贪求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势欲等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无欲则刚”,并非不允许人们有欲,而是要克制私欲。克制私欲,就能寡欲清心,淡泊守志;克制私欲就能刚锋永在,清节长存。

    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我们如何处之?“无欲则刚”这一警语可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南。人若无欲品自高。就是说,人若没有私欲,品格自然高峻洁清,不染尘泥。社会上还存在着假、恶、丑现象,纯洁社会、净化风气则是我们要担负起来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无欲则刚”的操守,将使我们能在障眼的迷雾中辨名方向,勇往直前;将使我们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伸张正义,克敌制胜“无欲则刚”,使人如同苍松翠柏,不怕乌云翻卷,不怕雨暴风狂,挺立世间,永不摧折。

    ☆☆名心盛者必作伪 吕坤

    名心盛者必作伪。

    ——《呻吟语》

    出名的心愿太重的人,干什么事情一定会作伪造假。

    编者手记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猪一旦长到了壮实时候,就会被推进屠宰场;人一旦出了名,就会招致麻烦。古人怕出名而逃名深山,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点自由。现在的人只怕自己不出名,想方设法要搞上一个名声。要么花钱买,要么就去争。结果,名声是到手了,但怎么样去保持这个名声不被损坏呢?负担和烦恼便接踵而来了。

    名声也是一种广告,而广告永远要言过其实。如果说一个广告完全依照其事物的特性或者本质来做的话,也就没有多少吸引和感召力了。比如说,一件女人的衣服,做起广告来就是:“每天换你一个新太太!”谁不每天都希望能够换上一个新太太呢?男人们一听便心花怒放,结果花的是男人的钱,太太还是那个样子!大叫上当!

    同样,一个人出名的心理特别强烈,总想要超乎寻常,就一定会摆弄出个什么新鲜玩艺儿,要人们注目。就如说那魔术吧,因为明确表示是假,所以人们就会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但特异功能就不同了。人们总以为确有其事,特异功能真实存在。而且特异功能持有者们,也自以为自己是神灵附体,相互呼应,做假便开始了。他们被人赋于了特异功能大师的称号,而且必须要他们每次表演都能成功。为了保有这种名誉,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假。如果他们心理上并不追求名利,那也许会对自己的心灵与生理更好一些,发挥得也许更正常一些。

    所以,有很多人,艰难险阻压不垮,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但他们往往在名利面前迷失。原来纯洁的向往和美好的信念,当逐渐沾上名利色彩时,就会变得不可控制,成为深重的灾难,一旦被名利所迷惑,最终也将走向毁灭!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君子忘名,小人窃名 颜之推

    名声与事实,就像形体与影像。道德笃厚、才能完备的人,名誉自然好;容貌美丽的人,其影像也必然美丽。现在,如果不修善自身,而企图在世间求得美名,就像相貌丑陋却幻想在镜中映出美好的影像一样,不可能实现。道德高尚的人,忘却名利;道德一般的人,想要树立名声;道德低下的人,窃取名誉。

    忘名的人,遵循古训,符合道德标准,享受鬼神的恩惠和保护,用不着去求取名声;想立名的人,修善自身,谨慎行事,害怕荣耀得不到显现,从不想让开名誉;窃名的人,表面温厚而内心奸诈,追求虚名,华而不实,最终却不能得到名誉。

    我看世人,有清廉之名而金钱收入很多,信誉颇高而答应的事不做到,不知道这后者的矛是否会刺毁前者的盾。宓子贱说:“诚于此者形于彼。”人的虚实真假是在心中的,但在言行中总会表露出来,只不过是一时未被看穿,一旦被观察清楚,这巧伪就反不如拙诚,巧伪获得的羞耻就大了。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在当时他们自以为做得巧妙周密,但后人看清楚他们是假的,书写下来警后世,这足以使人警觉了。

    近有一大官,以孝闻名,前后历次居丧,都显得过分悲哀影响身体,但有一件事被他家下人传出来:说他在守丧时,拿巴豆涂在脸上,使脸上生成小疮,使人看了以为是哭泣太过造成的。这件事被传出后,外人认为他的其他居处饮食,恐怕都有虚假,这样因为一事作伪而百事均被疑,都是贪名太过造成的。

    邺下有一年青人,担任襄国令,对自己严格要求,经手办事,总是很关心并且抚慰帮助下面的人,以此来求得声誉。凡是派遣兵丁、劳役时,总要去握手相送,并准备一些水果或饼送给他们,一个一个送别,以表关心。人们对他赞不绝口。后来升官做泗州别驾,这种花费越来越多,常常不能周全。一有虚情,总难持久,那些好名声也随即损败了。

    以前我在文林馆时,山东的学士和关中太史争论了几年历法,内史发出公文让我们判定。我提出:“我们历法方面的知识不比他们高,以外行去裁定内行的问题,怎会服,这既然不是律令规定我们该管的事,还是不要去判断为好。”我的提法受到全馆上下绝大部分人的认可。但有一礼官,他以这样推辞有损面子,一心要处理此案,勉为其难加以考核。本钱既不足,只好再去听他们双方争执的意见,来比较长短,朝也议晚也议,寒天暑天,春天秋天,还是得不到结论,各方的怨恨讥诮都滋生起来,只好含羞而退,最后被内史惩处,这就是好名多事所取之辱。

    编者手记

    要想立名,先得修身,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却又在于既品性高尚,又淡泊名利。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求名的人应在自身的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做到名副其实,而不应采取种种卑鄙手段窃取名声。如今,中国“名人”满天飞,有人求助于金钱,有人求助于吹捧,甚至求助于色相,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如此虚名,求之何用?

    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宾”就是附属物,意思是有实才有名。周朝的赵武灵王说:“无其实,焉取其名乎?”王夫之也强调了名不可以离开实:“名之与实,形之与象,声之与响也。”

    由于“名”的实质如此,所以真正搞学问的人,有本事的人,真正的名人,是不愿意扬名和出名的。杨时说:“学者当务实,一有近名之心,则大本已失,尚何所学哉!”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当代的杰出学者钱钟书等都是最怕出名、最怕被名利所累的人,他们躲避新闻媒介的种种趣事,成为人们的佳话。然而,“行高者,名自高”。

    宋代范晔《后汉书·黄琼传》中说:“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几句借俗语典故形象地写某些处士名声甚大,而名实不符,告诫黄琼不要只求虚名,要名实相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道:“山重无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我们还是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甘做一棵“寂寞开无主”的“不知名”的小花吧,因为它生命力很强,不与百花争奇斗艳,且有点缀和美化大地的功劳。

    ☆☆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洪应明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菜根谭》

    人生就像用铁器击石所发出的短暂火光一闪即逝,假如在这种短暂的时光中去争名夺利究竟有多少时间?人类在宇宙中所占的空间就像蜗牛触角那么小,假如在这狭小地方去争强斗胜究竟有多大世界呢?

    编者手记

    人处于世间,如果从宇宙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会深感人之渺小,生命之短暂,以此而论,斗胜争强,求名夺利意义何在?如此就会生活得更好吗?苏东坡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连,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曹雪芹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坟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

    “泡沫人生”,虚幻人生。天大的事,几十年过后再看,都是一个笑话,都已付于笑谈之中。

    正所谓:

    事事忙忙似流水,

    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

    富贵荣华莫强求。

    ★义与利

    人皆有名利之心,但决不能为名利所困惑,也决不能为名利所驱使,更不能见利忘义。人应当时时注意,用高尚品德稳稳地驾驭自己的名利之心。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往往把个人名利看得过重,以致常常被名利折磨得喘不过气来。这种人的可悲之处在于,既不知名利为何物,也不知应当怎样去获得名利,更不知应当怎样去驾驭个人之名利。由于这诸多的“不知”,往往把名利颠倒过来看,因而总是看不清名利,也得不到名利,不但得不到,还每每走向反面——被名利所捉弄。其根源就在于,他们只记住了“利”,而忘记了“义”。人既要讲“利”,更要讲“义”;有韵律的人生,应当是“义”与“利”相统一的人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懂得义,而小人只知道利。”

    编者手记

    “义”、“利”作为一对不可分割的哲学范畴,是和讲“义”、“利”的主体“君子”、“小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出现的,把握“君子”、“小人”关系当为理解义利关系之枢纽。孔子,没有从“君子”、“小人”既有的地位之争来就事论事,而是对二者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对“君子”中合礼怀德者给予充分肯定, 对“君子”中的阴暗面也给予充分暴露:“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对“小人”阶层在自身发展过程所带来的违礼求富行径,孔子深恶痛绝;对“小人”中有德有才者,孔子并不轻视,反给予充分鼓励。在孔子那里,“君子”成了一个模式化的道德规范。如“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而“小人”则主要指违礼求富的小人行径而言,就地位意义而言的“小人”已退居次要位置了。在社会实践中,孔子将地位意义而言的“君子”、“小人”调和进伦理道德的成份,而赋予“君子”以道德样板的时代新内涵,并以此为凝聚力,号召原有的“君子”、“小人”阶层都能从修己开始,克己复礼,从而在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完成了一次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超越。

    这种主体的内在超越直接影响到义利关系。首先,义利是一种反映主体意识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义”作为内在的规范,需依利而存;“利”作为外在的实体,需依义而行。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利,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又云:“利与不利,古人皆质言之。人未有知其不利而为之,则亦岂有知其利,而避之弗为哉。利所以为义之和者,和犹言调适也。义以方外,若但言义不言利,则方外而不能和,故利为义之和。”其次,义利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通过对其主体的具体分析来赋予其现实意义的。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君子明于义利,当趋而趋,当避而避。其趋者,利也,即义也;其避者,不利也,即不义也。然而急君父之难,赴蹈水火而不顾其身,虽有似于不利而亦趋之,则以合乎义,即为利也,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虽有似于利而亦避之,则以不合乎义,即为不利也。若小人则反是。故其所谓利,或君子所视为不利。而其所视为不利,或君子所视为义,所视为利也。君子知利不外义,故喻于义。小人知利不知义,故喻于利。”这段话通过两层紧密相关的含义较好地反映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精神实质。

    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非单言“义”不讲“利”,而是由于“罕言利,则以其理精微,人或误习其说,而惟知有利,不复知有义矣”。孔子义利观的实质在于,通过强化“君子喻于义”这样一个观念,来推动社会各阶层从修己开始,在求富达贵的求利过程中注意合礼合仁以合义。孔子不是空洞的教条家,他的“义”是放在整个社会都在求利的大背景下的,他凸显“义”的意图正在于纠正那个社会偏离礼、义而一味求利的危险倾向。

    ☆☆君子尚义,小人趋利 王永彬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愿其为害也。

    ——《围炉夜话》

    道义中也包含有利益,而崇尚义利的君子,最初并没有考虑是否有利可图;利益中也包含有祸害的因素,而那些追逐利益的小人,并不希望祸害因素变为现实。

    编者手记

    古人云:“天下熙熙,为利所趋;天下攘攘,为利所往。”这句话代表了多数普通人的心里状态。王永彬有一个“桃”、“栗”论:“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其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桃,不自吝惜得余庆也;栗,深自防护得厚亡之。“桃实”和“栗实”的结果都是一种对利的价值取向问题。

    “义”与“利”是一种表象,从事物的本质来看实际都是利。义是大利,是国家、民族、大众、集体、团体之利益的举动,是君子尚义为义举。一己之利,则是个人之利益。当个人利益膨胀时,就会有见利忘义的不义行为,出现利令智昏不讲大义问题。

    欲取之先予之,是“桃实”的余庆局面。它因此获得物种繁衍和延续。“栗实”是周身锋芒,吝惜深藏、严紧防护,反而更加引人注意,最终被解剖取食,仅存外壳不能衍生,繁荣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局限。

    做人亦当为“桃实”,莫学“栗实”。只有作出让步、或牺牲、或奉献,必然“公道自有人心”,定能享有繁衍、延展空间。如果是“栗实”那样,锋芒以待深度防护,要么是被解剖食之,或者是被秋风横扫、寒霜凛冽,使其破裂落地被敛而食之。

    所以,我们凡事都可以从“吃点亏”的角度去考虑自己。这种让渡,就是奉献、宽容、包涵。如果做人能够有点让渡精神,或许在你的人生中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硕果(比如家庭的和睦、爱情的相伴、同事的和谐、事业的成功等)。

    做一个“吃小亏”的睿智人,快乐将会伴随您一生!

    ☆☆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 金缨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格言联璧》

    小人处理事情,符合自己利益的就视为有利,和自己利益相违背的就视为有害;君子处理事情,合乎社会道义的就认为有利,和社会道义相违背的就认为有害。

    编者手记

    孔子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一个人假若惟利是图不择手段,必将导致别人怨恨,所以他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即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先考虑一下是否合情合理,符合仁义;“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把义看做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敢而不懂得义就会扰乱国家,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盗贼。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足和尊贵,在我看来犹如浮云一般。孔子又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贫穷与富贵是人人所追求的,如果用不义的手段去获得权力和财富,就像过眼云烟,绡纵即逝。

    每个人的求利之心乃先天所赋,即使不鼓励也知道去追求。而“义”则有赖后天培养。一般而言,求“利”常“过”而求义常有“不及”。所以,只有多鼓励“义”,才能摆正“义”与“利”的关系,只有“义”“利”并重,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身,有利于人,有利于家,有利于社会。

    ☆☆先义而后利 荀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容。通者常制人,容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篇》

    以道义为先而后才言利的人光荣,以求利为先而后才讲道义的人耻辱。能得到荣誉的人常通达,干耻辱之事的人常困窘。通达的人常管理别人,困窘的人常被别人管理。

    编者手记

    荀子本人就是明大义而弃小利之人,再加上才智卓异而成为战国后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在荀子看来为保护、占有一己之私利而背弃正义,是自古以来无论各家各派都一致反对的恶行,荀子将其称为“至贼”,意思是说,没有比这更恶劣的了。他认为只要为私利而不惜有意识地抛弃正义,就势必坏事做绝。不仅会贪赃枉法,而且会害人虐物,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荀子强调从义利关系上区分荣辱,认为荣誉与耻辱的根本分界,安全与危险、利益与祸害的差别是,将道义放在第一位而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的人,就会获得荣誉,相反就会遭受到耻辱。

    荀子在义利关系上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义重于利,义高于利。荀子曰:“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不苟》)也就是说君子虽然担心祸患,但从来不会逃避为道义而死,希望得到利益,但不会因为利益而做非礼的事情,所以荀子是坚持不能为利做有损于义的行为的。其次荀子并非完全排斥利,他所强调的只是不能以害义的方式取得利。荀子曰:“好利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人天生就具有好利恶害的倾向,但是荀子又曰:“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也就是说当发现某种事物符合自己的希望时,就一定要反复考虑它是否也有可憎之处,当发现某种事物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一定要反复考虑它可能对自己也有害,这样多方面权衡考虑,深思熟虑,然后再确定是希望还是憎恶、获取还是舍弃。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义利关系必然不能做以利害义的事情。

    放眼现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让我们痛心疾首的不知荣辱的事情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重利轻义,为了自己的私利,抛弃了道义和社会的道德准则,如果能够做到像荀子所说的“先义后利”、“欲利而不为非”,那么我们周围的世界就能够美好和谐很多了。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编者手记

    在儒家思想中,“义”即道义,也就是合符道德要求的行为,故“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行而宜之谓之义”(韩愈:《原道》),“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孟子集注》卷一)。“利”是指利益,又指功利或功效,通常指个人利益、私利;群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概念在儒家的义利理论中属于“义”的范畴。一般认为,在义与利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为本孰为末的问题上,儒家“重义轻利”,主张“义以为质”、“义以为上”,提倡“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以私废公”。

    然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是:“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孟子告子上》),“人亦孰不欲富贵”(《孟子公孙丑下》),追求富裕和显贵、厌恶贫穷与卑贱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和渴望。“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同上)在追逐利益、好处与厌恶害处的方面,君子与小人是完全一样的。“夫万民之求利也,如水之走下。”(《汉书·董仲舒传》)“利者,众人所同欲。”(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三)“人无利,直是生不得。”(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君子未尝不欲利”(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利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论语集注》卷二),圣人、君子也讲利、求利,“圣人岂不言利……若说全不言利,又不成特地去利而就害。”(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六)儒家的这种看法既是对人的欲望和要求客观事实的理论说明,同时也是对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认定和尊重。

    然而,在儒家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讲利、求利,而在于是否“放于利而行”、“惟利是求”。 孔子之论言简意赅,质朴而深刻,发人深省,说出了人生行事的常理、常道——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与人、与己不仅无益而且十分有害。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董仲舒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编者手记

    义是什么?就是合乎正义与公益的胸怀和行为。董仲舒此处所指之利,就是物质生活条件;所指之义,便是澄沏博大的精神境界。董氏从养生的角度,认为心比身重要。而能养心的,难有义。因此对养生而言,义重于利。

    在这段话中,董仲舒深入、完整地剖析了心、体、义、利之间的区别和相互关系,心、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人不能没有心、也不能没有体,而“义以养其心”、“利以养其体”,“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可见义、利都是人所必需的,但二者相权衡,因为“心”贵于“体”,所以“养心”之“义”就要贵于“养体”之“利”。

    董仲舒区别并强调了“仁”和“义”在德治中的不同功能:“仁”是用来安人的,“义”是用来治己的。他说:“《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春秋》所讲的国家治理,就是治“人”与治“我”相结合。因此他反复强调“义”与“我”和“仁”与“人”之间的关系:“义云者,非谓正人,谓正我”,“义在正我,不在正人”,“义者,谓恒在我者,恒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义之为言我也,故曰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有为而失义者,谓之自失;人好义者,谓之自好;人不好义者,谓之不自好。以此参之,义,我也,明矣。是义与仁殊,仁谓往,义谓来;仁大远,义大近;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仁主人,义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仁造人,义造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人弗予为义”(《仁义法》)。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义”,“不由其道而胜,不如由其道而败”(《俞序》);如果一个人不讲“义”,那么与其“生以辱,不如死以荣”(《竹林》)。“天施之在人者,使人有廉耻;有廉耻者,不生于大辱”(《竹林》)。他还引用曾子的话说:“辱若可避,避之而已;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竹林》)因此“德治”的第一要义是统治者必须要讲“义”,即“以义正我”,这是董仲舒的一大发明,正如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所说:“仁是爱人,这是孔子所说;义是正我,这是董氏的创见。”

    所以说: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人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苦与乐

    如果把“苦与乐”作为一道人生选择题,想必是“乐”前门庭若市人满为患,“苦”前怕是人烟稀少门可罗雀。只可惜“苦与乐”这对拆不开打不散的悲喜冤家,并不因人们的厚此薄彼而苦乐不均地对待世人,谁都免不了会在亦苦亦乐中度过或长或短的一生。唯有不甘吃苦受苦以苦求乐,不惧千辛万苦以苦为乐,才能从艰苦磨砺中获取和享受真正的人生快乐。这,似乎也应算是人生苦乐年华的辩证法。

    ☆☆为善最乐,为恶最苦 申居郧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西岩赘语》

    编者手记

    清朝窦镇著名书画家有句格言:“作德日休,为善最乐。”“作德日休”出自《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意思是修德行善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作伪饰巧,费尽心机,反而越来越糟。“为善最乐”,事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为善最乐”乐在何处?“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一句话:人生在世,积德行善是最快乐的。

    ☆☆无名无位,其乐最真 洪应明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菜根谭》

    一般人都知道求得名誉和官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却不知道没有名声没有官职的人生乐趣是最真正实在的;一般人只知道饥饿寒冷是最痛苦和忧虑的事,却不知道那些不愁衣食的达贵官人由于种种欲望,那种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才是最痛苦的。

    编者手记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了,而精神上却空虚了,人们在享受到以前梦想追求的东西时,心灵上却像一张白纸,总感到失落了什么。

    老子早就指出过追逐外物必然丧失自己的本性,“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听觉失灵,丰美的食品使舌不知味,驰马打猎使人心中发狂,贵重稀有的物品使人偷和抢。因此高尚的人只求安饱而不逐声色,拒绝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内心安足的生活。”(《老子》十二章)我们今天的生活,只知拼命攒积金钱财富,只看重动物性的满足发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财富的追逐中,都浸泡在放纵感官肉体的快乐里面。这样,我们追逐到的财富越多,我们的心灵就越空虚,我们本性丧失的就越厉害,我们精神就越贫乏,我们的生命表现就越少。

    所以,我们还是“勿羡名位,勿忧饥寒”,脚踏实地地生活吧!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释道原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景德传灯录·招庆道匡》

    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

    编者手记

    清白者,处天地间,为一坦荡荡的君子,虽贫困却坚守自己的一份信仰,纵然在物质上贫困,但其在精神上无疑是富足的;污浊者,游市集上,为见利而忘义的小人,虽富贵却没有了自己的原则,外表虽光鲜无比,但实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诗云:

    未曾清贫难成人,

    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

    从来富贵入凡尘。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洪应明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却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处换得乐来。

    ——《菜根谭》

    世人都认为能心愿满足就是一大快乐,可这种愿望常常被快乐引诱到痛苦中;一个胸怀达观的人,由于平日能忍受各种横逆不如意的折磨,在各种磨练中就能享受到奋斗抗争之乐,最后终于从艰苦中换来真快乐。

    编者手记

    话说,乐极易生悲,苦尽有甘来。这句话虽然朴素,却有深刻道理。艰苦的环境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不屈不挠的品质,这是一个人成功所必须的素质,所谓苦尽甘来,这是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不过取得胜利后,就要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不然就会乐极生悲。因此,做任何事都是一样,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走向反面了。

    《庄子·在宥》中有段意味深长的描述,庄子说:“人过于高兴,助长阳气;过于悲哀,助长阴气。阴阳一起亢进,四季不调,寒暑不和谐,反过来就伤害人的身体。使人喜怒失常,坐立不安,思虑得不出结果,办事中途而废。”

    人生中的悲欢苦乐,也和阴阳一样,有其固有的特性,它们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有的苦尽甜来,有的乐极生悲,有的在顺利时突遭祸患,有的则处逆境而时来运转。有谁懂得人生中的“真乐”呢?

    ☆☆安乐寻常,事无绝对 洪应明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 只是寻常家饭,身分风光,才是个吝乐的窝巢。

    ——《菜根谭》

    有一个快乐的境界,就有一个不快乐的事物相对应;有一个美好的光景,就有一个不好的风光来抵消。可见有乐必有苦有好必有坏,只有平平常常安分守己才是快乐的根本。

    编者手记

    看事物如果有些辨证的方法,就不容易走极端,因为任何事只要过了度就会发生质变;明白凡事都有它相对应的一面,也就明白了苦与乐,利与害,高与下不会绝对不变。一个人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旁人看来他很幸福,实际上也许内心充满了痛苦,因为矛盾处处时时都有,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矛盾。因而幸福与快乐也是相对的。经过狂风巨浪的人,才能领略出风平浪静的安宁;从痛苦中奋斗得来的快乐,才能使人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做一个平 凡却又品德高尚无私欲扰乱心性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充实和洒脱。

    ☆☆随心热亦凉,去思苦亦乐 洪应明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要想消除夏天的暑热根本不必用特殊方式,只要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那你的身体就宛如坐在凉亭上一般凉爽;要想消除贫穷也不必特殊方法,只要能驱逐为贫穷而愁的错误观念,那你的心境就宛如生活在快乐世界一般幸福。

    编者手记

    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贫穷是人人讨厌的事,任何人都想把贫穷赶走,但这是前世的因缘,不是人力所能强为的。大凡贫穷的人常常起悲愁的念头。只要能够把悲愁的念头除掉,身心等于生活在安乐窝中。孔子说:“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颜子的贤德过人之处。佛家所说的超脱生死的苦海,往生彼岸的乐土,也是这个道理。人能够灭却厌弃生死之苦的心,则此心灭尽自然娑婆寂静,此身才能往生到极乐的境界。人若苦乐之心不除,就不能得到真实的安乐。应当把苦乐之心全都除去,所谓“欣厌两俱非”,然后才能达到更高的境地。

    ☆☆宁无忧于心,不有乐于身 陈继儒

    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小窗幽记》

    追求身体上的安乐,不如追求无忧无虑的心境。

    编者手记

    人类的生活,食色还是根本,谁也摆脱不了。所以,肚子吃饱了、吃好了,谁都高兴;衣服穿暖了、穿好了,谁都欢乐;夫妻恩爱了、和谐了,谁都喜悦。这些都是肉体上的快乐,得不到、满足不了,一定会忧愁烦恼的。但这忧愁烦恼却不仅仅是由于肉体上的痛苦与否而决定的。

    有的人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妾成群,应该说身体上很快乐幸福了。但却照样心忧忡忡,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身在乐中却无法享用。原因是有了身体上的快乐还不满足,还要追求更大的权利和名声。欲望越大,心中就越不安宁,越要考虑自己的前程、金钱、事业、权位、享受,最后心里越是痛苦。

    心里若是没有私心和欲望,知足常乐,那么菜根吃起来也是津津味美,粗衣穿起来也潇洒自在,匹夫匹妇过起来也有滋有味,眼中所见、耳中所听的无一不是快乐。由此可见,肉体的快乐并不等于真正的快乐,心中的欢乐才是最大的欢乐。心中没有忧愁,无牵无挂了,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岂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了!

    ☆☆为人必先苦而后甜 林纾

    字谕琮儿知之:

    天下最难之事为收放心,而最易之事,则为提醒精神。精神一提醒,则后来艰难之状,历历布在眼前,放心不敛则自敛矣。凡血气未定之人,容易为人诱骗。你之朋友亦不是有心陷害,不过是青年之人。阅历不深,毫无后顾之忧,一日畅快便过了一日,不知不觉将堂堂岁月积渐抛荒。一日抛荒,便种一月一年之根株。心情渐渐疏懒,以为凡事都有明日,不知不觉明日便失之今日,逐日如此,不知不觉又度一月。一月不过三十日,试问一年有几个三十日?岂不可惜!而翁(你的父亲,此为林纾自指)今年七十有二,未尝一日偷闲,正以来日无多,格外秘惜。汝年仅二十,如能如我勤勉,将来岂复可量。譬如商家,我之资本无多,能俭能勤,亦足支撑过日。汝年富力强,本钱充足,更能勤俭,发财便无限量。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我在一日,汝便有一日之安饱,此不是甜境,是未来之苦境。汝若昧昧视为甜境,则苦境之来,正算不到是何时日。吾为汝计,方汲汲顾景,汝反偷闲往观电影,有何益处?不是作骗,便是狙劫,至侦探等等,全是教人为恶,毫无阅历之可言,观之殊损眼光。汝言夜间睡不着,必是课后与同学闲谈,不能就枕,率性出塾游玩,此即不能收敛放心处。放心一萌,则眼前便起一道愚云,将一身事业全行遮蔽。如道士炼丹,时时着魔,令汝七颠八倒,你当早早回头,习一静字,便是安心之法。由静生明,由明看到家境,则志气奋发矣。勉之勉之。癸亥(1924年)四月二日父字。此书留观,不可抛弃。

    编者手记

    人生奋斗之路要先苦后甜。在生活中,有人往往只羡慕成功者头上熠熠闪光的桂冠,却不知道“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人们常常忽视甚至全然不知成功者所付出的代价和忍受的苦楚。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法国作家雨果也说:“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豪杰的乳汁。”

    当一个人能正视生活中的苦,甘于吃苦并乐于吃苦的时候,他的身上就会滋长出一种对苦的忍耐力、承受力和抗压力,而这正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凭着这一笔财富,人就能在今后的生活旅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愈苦精神愈坚韧,愈苦意志愈顽强,最终在事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而没有吃过苦的人,突遇困苦就会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甚至承受不住挫折的考验而轻生。他们的生命中缺少一分因吃苦而拥有的精彩和厚度,缺少一种透过吃苦而培养起来的自强自立,因而他们不曾享受到苦尽甘来的喜悦和乐趣。

    ☆☆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 李大钊

    本来苦乐两境,是比较的,不是绝对的。哪个苦,哪个乐,全靠个人的主观去判定它,本没有一定标准的。我从前曾发过一种谬想,以为人生的趣味就在苦中求乐,受苦是人生本分,我们青年应该练忍苦的本领。后来觉得大错,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背着自然去做,不是勉强,就是虚伪。这忍苦的人生观,是勉强的人生观,虚伪的人生观。那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但是,求乐虽是人性的自然,苦境总缘着这乐境发生,总来缠绕,这又当怎样摆脱呢?关于此点,我却有一个新见解,可是妥当与否,我自己还未敢自信。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劳动的人,自然没有苦境跟着他。这个道理可以由精神的物质的两方面说。劳动为一切物质的富源,一切物品,都是劳动的结果。我们凭的几,坐的椅,写字用的纸笔墨砚,乃至吃的米,饮的水,穿的衣,靡有一样不是从劳动中得来。这是很容易晓得的。至于精神的方面,一切苦恼,也可以拿劳动去排除他,解脱他。这一点一般人却是多不注意。一个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这个境界的本身,已经是大苦;而在无事的时间,一切不正当的欲望,靡趣味的思索,都乘隙而生;疲敝陈惰的血分,周满于身心,一切悲苦烦恼,相因而至,于是要想个消遣的法子。这消遣的法子,除去劳动,便靡有正当的法则。吃喝嫖赌,真是苦中苦的魔窟,把宝贵的人生,都消磨在这个中间,岂不可惜!岂不可痛!堕落在这里的人,都是不知道尊重劳动,不知道劳动中有无限的快乐,所以才误入迷途了。

    青年呵!你们要晓得劳动的人,实在不知道苦是什么东西。譬如身子疲乏,若去劳动一时半刻,顿得非常的爽快。隆冬的时候,若是坐着洋车出门,把浑身冻得战栗,若是步行走个十里五里,顿觉周身温暖。免苦的好法子,就是劳动。这叫作尊劳主义。这样讲来,社会上的人,若都本着这尊劳主义去达他们人生的目的,世间不就没有什么痛苦了吗?

    编者手记

    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中写道:“我们的工作日不是我们的欢乐日——因此,我们要求节日,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不能找到节日,所以我们是不幸的。河流在向前奔腾中找到它的节日;火焰在熊熊的燃烧中找到它的节日;花香在大气的弥漫中找到它的节日,但是我们每天的工作中却没有这样的节日,这是因为我们没让自己解放,因为我们没有愉快地、完全地将自己献身于工作,以致于让我们的工作压倒了自己。”

    欢乐只在工作之外,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但其实并不正确。“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很多证据验证,工作能带来乐趣,而且往往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一部分。

    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神秘者”,“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劳动就是生命”这条与真理一起孕育出来的原则。詹姆斯·爱伦认为:劳动是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和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劳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劳动本身很高尚。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生活的根本。劳动越丰富,生活就越丰富。脑力劳动者、思想原创者、永不停息地进行脑力活动的人是这个世上生命力最持久的人。参加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园丁、永不停息地进行体力活动的人,其生命的持久性仅次于前者。

    伏尔泰说:“工作可以撵跑三个魔鬼:无聊、 堕落和贫穷。”劳动就是生命,工作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人要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必须工作。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见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 ,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得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进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编者手记

    罗佐夫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责任是幸福与快乐的源泉。那么,责任从何而来呢?它不能来自于外界的强迫,只能来自对生命意义的日常思索——中国古代哲学家称对责任的认识过程为修身。

    英国查尔斯王子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那就是责任。”萧伯纳也曾经说过:“生活不是一根蜡烛,而是一把火炬。我们要把他点燃,并努力的传递给下一代。因为别人的爱,我们幸福地生活,因为别人的爱,我们要爱别人,因为别人的爱,我们要承担生活的责任。”

    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责任感。生活在一个由责任构成的社会中,亲情缔造的责任让你感动,友情链接的责任让你幸福,爱情构筑的责任让你忠诚。所以你不能推卸责任,推卸责任意味着伤害了你的至亲至爱。

    梁启超说:“人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当一个人因为能把一件事做得尽可以完善而激动不已的时候,当一个人安静地欣赏着自己所做的一切而心满意足的时候,这是一种真正的永远的快乐,这是一种真正的成功。这种成就感可以促使你的各种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它会激发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情操,增强你的体质。

    雨果说:“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就更加幸福。”每一个人都活在责任和义务里,肩负着许许多多的责任。只有勇于承担、敢于承担,顶起责任之石,筑起责任泰山,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活出真正意义的人,才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笑对人生苦与乐 谭黎明

    庄子以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忽然而已。萧伯纳说:“人生好比两瓶必喝的啤酒,一瓶是甜蜜的,一瓶是酸苦的。”人生苦短,应该倍加珍惜,努力创造幸福和快乐。

    苦是乐之母

    苦乐祸福,构成了人生的本质和全部。有苦就有乐,有难就有福。幸福和快乐是苦难的另一面,或者说,苦难升华的结晶就是幸福和快乐。苦与乐,公平地赋于我们每个人。任何人的一生,都无法拒绝挫折和苦痛的造访。而当他在经历了这些后,获得的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笑对苦难,是一种跨越无奈的风度。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曾在挫折与苦痛的炼狱中挣扎过。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苦,苦于后天的不幸,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失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上帝待人是公平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越王勾践苦,苦于卧薪尝胆,但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打败了吴国。司马迁,李时珍,张海迪……

    对于人来说,挫折和苦痛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同的对待方式带给你的将会是不同的回报,或许它会成就奇迹。正如冰心所言:“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亦要感谢生命”。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自然界的诠释。“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疑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一张小红脸体味辛苦所留下来的东西!苦难过后就是甘美的到来。”歌德如是说。是的,只有迎难而上,就像高尔基的“海燕”一样,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蛹作茧自缚,它渴望苦难,为的是破茧而出时的美丽与自豪;鹰狠心拔掉自己的羽毛,它渴望苦难,为的是重新换羽毛后一飞冲天的骄傲;小草长于深厚的泥土之下,它渴望苦难,为的是破土绽绿后焕发无尽的青春,显出生命的味道……

    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人在经受了一些磨难后,性格与意志自然会变得坚强起来,因而就会从容面对一切,坚强的性格与意志就是铲除成功路上荆棘的最有力的武器。经历了挫折与苦痛后,是金子,就会发光;即使不是金子,也同样实现了自己应有的价值。

    人生充满了苦难,那么人生岂不毫无意义?不!淌过河流就是陆地,走过冬天就是春天,幸福就在彼岸,快乐就在眼前。重要的是不要太计较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在追求中升华人生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乐只要占51%,苦就输了。

    通达不失志

    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

    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心中的快乐!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心存忧苦,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身在乐中却无法享用。心中若是快乐,菜根味美,布衣适体,眼中所见无不是乐。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失去的,明白这一点会后,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洒脱多了。

    达观对人个体来讲是好的,但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过了,就是麻木。历史上一些所谓的隐士的往往就是这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李白到最后“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面看,他们与世无争,心理十分平衡。其实这是他们失意仕途,心理不平衡的表现!个人的安逸但对社会的贡献太小。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葛亮,躬耕南阳十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一方面通过读书、交友、拜师,增长学识和才干,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一方面留心时事,观察时局变化,注重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可见,在南阳生活的十年,是诸葛亮成长为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才干的知识分子的关键。这十年,既是隐居的十年,也是不断磨砺自己、不断成长的十年。最终铸就了“三分天下”的功业,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更是千古流芳。

    当今时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情况瞬息多变,体制机制的建立缓慢在所难免,不少人对社会的进步感受不深,不自觉地放大了灰暗面。前段时间,流行这样一条短信:“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甜的多,苦的少,生活像颗五味枣;心情好,最重要,快乐幸福乐逍遥”。这样的段子还不少,这无疑是消极人生观的表象。消极的人生,为了不痛苦,心理要平衡,遂产生了“阿Q精神”,结果生活在不自知的可悲中。积极的人生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生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如何善对人生,善待苦乐,掌握苦与乐的根本和转化的契机,就是你人生的技巧所在。范仲淹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属大技巧的范畴。平常人虽然没有这样的抱负,但至少也要苦中求乐,乐不痴迷,乐不忘忧,人生自然就有滋有味,苦亦是乐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奋斗无极限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有人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象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莫过于此。因为受良心责备,要逃避也没处逃避。有些道理,但也不尽然,其实,人生最大的苦是因对苦的恐惧而放弃。

    人活着的最大快乐是什么?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种价值往往处于巨大的艰辛之中,犹如明珠潜藏于深海,宝藏掩埋于山岳。

    人生有涯,奋斗无限;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越艰难的成功越有价值。

    你也许感叹生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痕迹。而多少志士仁人却跋山涉水,在历史里淘尽沙砾,寻找它的真谛:阳光明媚的春天,追寻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希望;赤日炎炎的夏天,追寻着“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时光;硕果累累的秋天,追寻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忧患;寒风凛冽的冬天,追寻“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的孕藏。

    生命本是一场追求,成长的足迹浸没了追寻的汗水。成长与追求是一棵树上的并蒂果,谁也分不开谁,如果分开只会两败俱伤。

    今天的停步,留给明天的可能就是遗憾。人生理想宛如万仞险峰,无限风光,尽在悬崖之巅、绝壁之顶。实现理想,就是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过程。设若登至半山腰,触到些花花草草,看到点片云只月,便欣欣然停步中道,不再奋力攀爬,你将永远错过明朝日出云海的奇观。

    不懈地奋斗,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尽管奋斗有时就意味着艰难和曲折。

    在奋斗过程中的所获得的喜悦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当在奋斗中遇到讥讽嘲笑而不为之所动时,获得的是忍耐;当在奋斗中屡败屡战时,获得的是坚定的信念;当在奋斗中面临各种引诱而能“高贵浮云”时,获得的是一份完善的人格,只有在奋斗中,我们才能体验到生命的躁动和灵魂的升华,才能够书写自己辉煌的灿烂的人生。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取必然。

    编者手记

    在人的一生里,有苦也有乐。有时苦多乐少,有时苦少乐多。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最终相加还是百分之百充斥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无法摆脱。

    生活是一位公正严肃的巨人,他结合地给予人们苦于乐,让欢乐、痛苦、成功、失败交织在一起。志向高远者,以苦为乐,苦尽甘来;怕苦畏难者,一遇失败,便叫苦不迭,当然很难领悟到成功的欢乐。

    其实,“人生苦与乐”最终还是心灵的一种感觉,是每一个人对“苦与乐”的人生感知和价值定位。像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王进喜采石油,是苦,但心中乐。陈刚毅拼命工作,是苦,但乐于去做。而胡长清捞钱,一时乐,最后上了断头台。赖昌星偷税走私,乐而逍遥,却最终背景离乡苦在内心。

    如何才能做到“离苦得乐”呢?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有内心坦荡,有一颗平常心,乐自然会多起来,苦也就会少一些。

    著名作家于光远老先生也曾说过:顺境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逆境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就求知而言,世界大也无限,小也无限,总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每一个人,只有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直面自己,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增长智慧与才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潇洒走一回”,才能“离苦得乐”。

    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进与退

    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很多时候,“退”并不意味着自甘堕落自我放弃;相反,它恰恰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失,积蓄能量的最好时机。“退”的时候,人往往变得更清醒,更理智,也更有主见。只有真正把握住进退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

    ☆☆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道德经》第九章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编者手记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的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

    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韬光养晦,锋芒内敛,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其实,追求功名也好,功成身退也罢,在别人眼中无非只是一种形式,对自己而言,一切外在的形式皆由心生,正如一个人有了肚子饿的念头,才会去吃饭充饥;有了身冷的念头,才会去添衣御寒一样。急流勇退不是一时之冲动,更非沽名钓誉之举,它所依赖的是轻权势之念,淡利欲之心。须知:一时一事易,时时事事难。

    ☆☆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 司马迁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太阳到了中午必定移向西,月亮到了圆满必定趋向亏缺,先王的圣道有时存在有时损灭。

    编者手记

    日月盈亏是自然规律,人生兴衰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说明了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达到极盛之后就要衰落。人只有随时势变化进退伸缩,才不失为圣人。而如果只知存而不知亡,只知得到而不知丧失,只知进而不知退,是愚者的做法。

    这里讲了一条做人的大道理,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即“随退随进”。苏东坡在《与程秀才书》中曾讲道:“我将自己的全部命运,完全交由老天爷决定,听其运转,顺流而行,如果我遇到低洼就停止下来,这样不管是行,还是止,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在苏东坡的这一说法中,强调的是,人应当顺应天意,进退不强求。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的阴晴,月亮的圆缺,四季的更换,天气的冷暖。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生在世能一帆风顺真的很难得。

    庄子曾讲,穷通皆乐;苏轼则言,进退自如。不管是庄子的主张,还是苏东坡的看法,其实都指的是同一种做事的策略。穷通说的是人实际的境况遭遇,而进退说的是人主观的态度、行动。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洪应明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菜根谭》

    为人处世凡事能够谦让一步就是高明的做法,因为眼前的退一步是为今后的进一步所作准备;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厚道一分就是福气,因为暂时对别人有利。实际上是为将来对自己有利奠定了基础。

    编者手记

    让步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为下一个目标做准备的前奏曲。

    “以退为进,欲取先予”是老子最早提出的处世哲学,也是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世宣宽厚,虽然有时退让和宽容是建立在自己苦忧的基础上,也应把快乐让给别人。宋代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做人态度,才应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方向。乐的结果可能转化为苦,苦的结果可能转化为乐,苦乐相循是自然法则,其理恰如日月星辰的旋转。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难以功成,苦尽甘来乃是不变的真理。名利地位固然能鼓励人的奋发向上,但是假如过分重视名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苦恼。通常所说的“知足者常乐”就某种意义来说显得有点消极,但是对于那些为追逐名利而贪赃枉法的人,这句话仍不失为至理名言。因为“让一步”、“宽一分”待人处世是把苦留给自己,把功把名给别人,这种牺牲精神可以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反过来这种敬重也算是自己的得吧。

    ☆☆行不去退一步,行得去让三分 洪应明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菜根谭》

    人的性情反复无常,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如果遭遇挫折,应该知道先退一步的方法;如果一帆风顺,务必增加谦让三分的胸怀。

    编者手记

    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恭、礼让,不能处处都想占胜,不能事事都要露一手,难行的地方退一步或许会海阔天空。人生得意的时候也应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何况人类的情感无比复杂,人心的变化也是奥妙无穷。今天认为是美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认为是丑,今天认为是可爱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是可恨。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就是“人情反复,世路崎岖”的道理。

    尤其世路多险阻,人生到处都有陷阱。这就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事不要勉强去做。换句话说,人生这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于未然。这样,知退一步之法,明让三分之功,不仅是一种谦让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善策。

    ☆☆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 洪应明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菜根谭》

    前进行步时就要思考后退的步伐,或许避免进退两难的祸患;开始做事时就要图谋放弃的手段,才能摆脱骑虎难下的危险。

    编者手记

    触藩:进退两难。据《易经·大壮卦》:“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骑虎之危:比喻做事不能停下的危险。据《隋书·独孤皇后传》:“当周之宣帝崩,高祖居入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虎之势不得下,勉之。’”

    当事业顺利进展时,就应该早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当刚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不至于以后像骑在老虎身上一般,无法控制形成的危险局面。

    悬崖勒马、江心补漏固然是对危局的补救措施,但毕竟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骑虎之势已成,世事不由自己,至此悔恨都已晚矣。做事要胸中有数,不要贪恋功名利禄,不要做无准备之事;做事要随机应变,随势之迁而调整。做事是为了成事,一股劲猛进不可取,犹犹豫豫也不可取,应当知进知退,有张有弛,居安思危,处进思退才是行事的方法。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洪应明

    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菜根谭》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不可显得太聪明,收敛锋芒,才是明智之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学以退缩求前进的方法。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编者手记

    一壶:壶是指匏,体轻能浮于水。《鹘冠子·学问》篇中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指平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时候就成为救命的法宝。三窟:通常都说成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据《战国策·齐策》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太露,这才是明智之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才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一个人要真能得到立身处世的救命法宝,第一宜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的修养功夫。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 自然会发生功效,正所谓“中流失船,一壶千金”。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一个人要想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以求平安,第一直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正如古人所云:“作人要如神龙屈伸变化”、“事到得意处,便可思退步”、“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孔子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周易·系辞下》

    尺蠖弯起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行;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存自己。

    编者手记

    尺蠖,是一种细长的昆虫,在北方称“步曲”,意即它前行的每一“步”,都要“弯曲”一下;而在南方称之为“造桥虫”,因为它前行时每一次弯曲,都像是在造一个弯弯的小桥。孔子从它身上感悟到了“屈伸”之道:对于尺蠖来说,每向前一步,就算是一个不小的成功,就是一次“伸”;但是为了达到这个成功,为了这个“伸”,它必须逆向而求——先“屈”。 每当严冬到来,蛇蛙之辈都潜伏到大地深处,不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般,当然更像死了一般,人们称之为“冬眠”。这个潜伏期其实是一种“屈”,其目的是为了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大地上尽情地“伸”展。所以,孔子说:“龙蛇之蜇,以存身也。”龙蛇之类的蜇伏,看似一种“屈”,但是为了“存身”,且是为了更好地“伸”。

    何谓屈?凡事物曲而不直者。如屈膝、屈身、屈意,又理屈、冤屈、委屈。何谓伸?伸与屈相对,即由屈而直者。《易》曰:“引而伸之”。如伸展、伸缩、伸直、伸冤、申辩。予其人言,泛指能大能小,能进能退,能荣能辱,能威能忍,能刚能柔。故谋大事业者,不能不察屈伸之道也。孟子云:“唯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唯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匈奴,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故人不忍者,则乱之以大谋。如人不屈者,必量窄,量窄者不足以谋大事也。这是一种进退之道,正所谓:“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

    《扬雄传》中讲:“君子遇到圣明之时,就力行其道;遇到政治混乱、君主无道之时,就如龙蛇,可屈可伸。”龙蛇,就是讲一直一曲,一伸一屈。比如说,保持高尚情操,就属于伸的一方面;言语谦逊,就属于屈的一方面。这是说害怕行高于世,必受伤害,所以必须言语谦逊以自屈求全,这就是龙蛇之道。

    兵无常胜之兵,将无常胜之将,人无常荣之人,事无常顺之事,故当屈则屈,不屈不伸也。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故人能“屈”者英雄,不能“屈”者常人。所以做人,贵在能屈能伸。这也是一种逆道生存的大智慧。

    ☆☆退步原来是向前 达亮

    五代后梁高僧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偈子:“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初读这首禅偈,一时迷惑于后两句的涵义,前两句我想只要是见过农人耕田或者亲自插秧的人,一定能体会到禅偈中的意境。但如何做到“六根清净方为道”?何谓“退步原来是向前”呢?清净,不只是物外的安静、清彻,更是自己的内心干净,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来的自然、安详,更能使自心清净。“退步”一般人认为是失败、不成功,才会向后退,但你何不换个角度看世界,再重头来将自己不熟练的部分先完成,把基础扎稳,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这样岂不是加速向前,也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浅释所在了。

    农人种稻,手里拿着满把的稻苗在插秧,低头弯腰,倒退着身子,一步步顺次地把秧插进水田。低头弯腰倒退插秧的农人,低下头来才能看到倒映在水里的青天以及水中的自己(低头看到自己的本性)。水中天如镜,人要自觉自悟,使本性清澈显见,才能够“六根清净方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污染,那么你若能时时葆有自性的清净,这就是道,就是修行了。殊不知,修行就是要我们放下挂碍的道理,愈修行放下愈多,竟然获得更多的是进步。也许你心中的挂念少了,心较能平静的思考,智慧自然能产生于其中,不必很刻意、很强求一定怎样才会获得。

    农人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后步步退;正因为他手拿着青秧一步步的退,退,退,退,退到田边,退到最后,他就把所有的秧苗全部插好。大家知道,插秧必须低头和退步。正因为低头,便能看清楚水田中倒映的天光;正因为倒退着插秧,虽然是退步,实则是向前。有些时候,退让并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一种积极的进取。若与人相处,斤斤计较争执,互相排挤诋毁,最终能成就什么?倒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更大的成功。诚然,在恰当的时机,暂停一下,回顾过去的足迹,有什么需要修正的,规划一下未来,如何才能更加地无怨无悔,这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有定力。由此得知,虽是退后,实含积极、进步与开拓的一面。退后是一种转化,往往将危机化成转机。做人处世能够适时“低头”,更能表现谦让与包容的伟大胸襟,因此心中将能经常保持宁静与平和,思想也将更为明睿与清灵。布袋和尚契此所揭示的这首诗的末句,借插秧时以“退”为“进”,暗指为人处世,处处谦让忍受,行“退一步”之法,就在求道的路途上,向前迈进多了。表面看来是描写农人从事农作插秧的情景,实则似退而实进,退步原来是向前,是颇富有哲理意味的。这首诗偈看起来很浅白,实则深藏丰富人生哲理的一首禅诗,深蕴禅机佛理,对寻常人来说,这首诗亦禅亦道,真可谓是比喻贴切,要言不繁。

    诚然,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以昂首阔步、勇往直前为人生唯一的姿态,而布袋和尚契此以低为高,以退为进,作相对一生的提醒,皈依处是以内心的修持去观照六根清净的自性,才能使眼界更加开阔,果位更加圆熟,这才是上乘。布袋和尚契此以提问的田家人作农事的经验来寄托禅理,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来诠释高妙的佛理,简直是一位高明的禅师。

    你注意没有,船舶前行,双浆却往后划动。看船夫点篙,或者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后移,或是身体抵着竹竿在船边一步一步地往后走。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越远。一支蜡烛亭亭地立着,一豆光亮使它不断地消减自己。虔诚的佛教徒进佛寺礼拜,当他在大雄宝殿里离开时必须弯腰后退,以示他对佛的恭敬。农人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与虔诚的佛教徒弯腰后退离佛寺时的姿势是多么相似,不谋而合。从他们那谦卑而细致的后退中,你是否察觉到每一株秧苗都有佛性的存在。“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而谦卑的姿势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转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悬悬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现的奇迹么?后退的美丽和美丽的后退,时常相伴着人们,启人哲思。

    你注意过人生的第一步是如何走的么?孩子在八九个月开始学爬的时候,他动手动脚,手脚并用,目的是想要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整个肌肉运动结果都是向后倒车。诚然,对人之初来讲,“退步原来是向前”,一点都不假,是因为此禅语对人之初迈出的第一步作了最好的注脚解读,是最恰当不过了。对婴儿而言,爬行是他重要的里程碑。此后,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挪动身体,不再是静止的小囚徒,而是随时体会活动乐趣的“小爬虫”,并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土。退步原来是向前,每个人都是这样走出来的,不是吗?

    “向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这是一首老掉牙的流行歌曲《伤心太平洋》中的歌词。任贤齐在歌中唱的好像是爱情,但我听起来却觉得是在唱人生。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显得更重要。平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走,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后回头的空间。其实,“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你能够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人生便能臻于完美。”一位哲人曾这样指示着我们。

    “退步原来是向前”,此诗句借插秧时以“退”为“进”,暗指为人处世,处处谦让忍受,行“退一步”之法,就在求道的路途上,向前迈进多了。

    佛经中载:某家来了客人,父亲便叫儿子上街准备菜肴以供食用。儿子出去许久未归,父亲按捺不住,就亲自前往街头探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儿子与一人面对面站在桥中间,眼睛互瞪,双手叉腰,谁也不肯退让。父亲目睹此景,叫儿子先回,自己竟接替儿子与那人继续对峙。如此不肯退让一步,结局不想而知。如果事事能忍让三分,能够转念“你有理,我有过失”,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加完美了。若如此,世界一定更为宽广,待人处世也更加圆融无碍了。俗语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粉身碎骨。”要知,忍一时,何等自在!所以,低头的人生,转身的人生,回头的人生,退让的人生,都蕴含着无限微妙的道理。“退后一步是人生”,“退步”(退让)才是真正的向前,而世间确有不少人难以懂得“退一步”义理。“退一步”,这令人省思的金言玉语,大有禅机在焉。

    讲到“退步”,容我举个例子更详尽的说明它的道理。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官到文华殿学土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某日接到母亲自安徽桐城老家写来的家信,信中诉说家里正准备扩建院宅,院宅旁的矮墙却与毗邻而居的叶家发生纷争,产生了矛盾。因为叶家也欲建房造屋,故此两家相持不下,信中隐约要张英用名位官威压服叶家之意。张英阅毕全信,沉吟再三,急忙写了一诗来劝导母亲,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为了一堵墙而起争执,真是何苦?让人家几尺不就太平了么?你看看万里长城至今还在么?可是当年赫赫一世的秦始皇又在哪里呢?你争,跟人家斗气,百年过后什么是你的?不都灰飞烟灭、枯冢一堆么?

    张英的母亲及家人,见诗后,深明义理,马上主动把将要砌建的院墙让后三尺。叶家的家人目睹此情此景,愧疚之余,也立即把正欲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巷。张英的一首诗不仅化解纷争,更获得地方乡邻的敬重。此事在一时之间,为世间传为佳话美谈,其美誉也传颂于后世,至今尚被人所乐道。“六尺巷”保留至今,成为桐城一景。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契此禅师的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生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以退为进”,“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

    “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什么时候真正聪明起来,“以退为进”,不再办“傻事”。以“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一句话来说明“转念”的道理。当人在生气时不要用负面的思考,迷悟之间,须学习转念,转成正面的思绪,如此一来会过得比较快乐,因为一直使用负面的思考会让人变的悲观。在这浮躁纷争的时代,只有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不忧愁、不怨恨,随遇而安,境随心转。悟道的不一定非得是玄机与禅。

    “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这里的“退步原来是向前”正是一种阴柔、内敛而又洞达、通透的人生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智慧。每个人的心境不同,对此偈悟出的想法也大有差异,您的领悟又是如何呢?

    编者手记

    自古以来,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行事过于刚直,碰壁夭折就在所难免。世上再难办的事,学会了巧于迂回,曲行前进,就会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俗话说:退一步路更宽。退是为了以后再进,暂时的放弃某些碍大局的目标是为了最后实现更大的成功。这退中本身已包含了进,这退更是一种进取的策略。只退不进难成气候,一味的猛冲容易碰壁。所以,掌握好进退的尺度是自我保全的方法之一。与其处处碰壁,不如迂回通达,适时进退。

    人生中自我的地位也总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宠辱无常,生死有命。能否以平和之心善待,能否以忍让之德释然,也是对人的考验。遇事切记“先退一步才能快进两步,先低下头才能抬得更高”的道理。

    同理,人生的路途多曲折,往往有诸多困难,绕于其中而难以看清局势,不妨退后一步,更有利于审时度势积蓄力量。要想进步首先要学会退步,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失败。学会在困境中不自扰,正所谓:“进一步山穷水复,退一步海阔天空。”、“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