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胡耀邦的读书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胡耀邦一生酷爱读书。在他60年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解放后的和平建设年代;无论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红小鬼”,抑或是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党的总书记,胡耀邦从不懈怠,始终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手不释卷,阅读思考。曾长期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赞道:“胡耀邦读的书真不少,很有见解。他从红小鬼成了个大知识分子。”

    一

    胡耀邦原有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只读过一年初中。但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有孔夫子“每事问”的精神,好打破砂锅纹(问)到底,长进甚快。在红军时期,他便以虚心好学,刻苦钻研而获得同志们的嘉许。然而,他的好学精神真正让同志们熟知并广为传扬却是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之后。

    “在延安时,我见书就想读。”胡耀邦这样说道。古今中外,马恩列毛,经史子集等,只要一有时间,他什么书都读,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那时候,读书的条件极为艰苦。一方面,在延安出版的书十分稀少,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文化封锁,要找一本书来读非常不容易。胡耀邦所读的书中,有的是在战场上缴的,有的是进步青年或文化人士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时不远万里从国统区带来的,有的是从同志们手中借的。每得到一本书,他就像得到什么宝贝似的,十分珍爱,百读不厌。“在延安时书很少,搞到一本,就拼命地读。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在窑洞里点个煤油灯读”。几十年后,每当说起自己在延安的读书岁月,胡耀邦的眼睛总闪烁着兴奋、激动的光,“我文化程度不高,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或是向同志们请教。有时对一些古书不懂,就一遍遍地硬读、硬钻。古人不是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可以想见,他当时为了读书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又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

    好事传千里!胡耀邦刻苦读书的事迹在同志们中间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自然也传到了毛泽东耳中。“难得!难得!”毛泽东连声称赞。他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向胡耀邦学习,并且推荐他担任抗大总支书记。谈起此事,胡耀邦总是深情地说道:“是主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使我时刻鞭策自己,未敢稍有懈怠。”

    读书,使胡耀邦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他畅游八极,神遨八方,跟古今名流交谈,与中外贤人对话,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展现在他眼前。读书也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了他机遇。1952年7月团中央书记冯文彬的工作要调动,刘少奇颇费踌躇,提出了3位接替冯文彬职务的人选:胡耀邦、陈丕显、谭启龙。这三人都是红军时期著名的红小鬼,在当时都是年轻的省委书记。名单送到了毛泽东那里,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青年胡耀邦在延安刻苦学习的身影。“胡耀邦热爱读书,博学多才,更合适”。毛泽东大笔一挥,圈定了好学的胡耀邦。那年,胡耀邦仅37岁。

    据长期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胡耀邦读书涉猎广泛,且十分认真仔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至少通读过两遍,《列宁全集》,至少通读过一遍。他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胡耀邦读《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的情景。

    《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出版后,胡耀邦马上买了一套。他爱不释手,一有时间,便要读上几页,有时竟不知东方之既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细流以成江河,一套《毛泽东选集》很快被他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他还觉得不过瘾。他说,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是经过四次修改才定下来的,后人正是从他的不断修改中才看出诗句的精彩和神韵。“请你们将新中国建立之前解放区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找来,”他说,“我要对照着读!”

    毛泽东的著作在解放区曾几次出版,年代相隔也不远。然而。由于印刷数量有限,又南北转战,顺利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要将它们找齐,确非易事。工作人员想方设法,兵分几路:有的赴北京的各大图书馆寻觅,有的向知情者探问,有的向老同志求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将建国前解放区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找齐了。当工作人员将书送给胡耀邦时,他高兴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胡耀邦处理好繁忙的公务后便一头钻进书房,将两种版本的毛泽东著作仔细对照,认真地按照四卷本的文字一丝不苟地修改到老版本上。他说,这样做可以知道毛泽东自己对各篇文章重新发表时是如何修改的,从而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他在书的天头地尾写得密密麻麻,不少页码还贴上纸片。古人说,心头书要越读越厚,案头书要越读越薄,胡耀邦却是案头书越读越厚。他望着晰读渐厚的老版本毛著自嘲地笑了。

    胡耀邦读书的范围不限于经典著作,各种他认为有意思的书他都找来读。他读过的主要书籍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诸子集成》、《昭明文选》、《四书五经》、《淮南子》、《鲁迅全集》、《郭沫若文集》,以及许多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科技著作。各类人物传记也是他极喜欢读的,他几乎读遍了世界各国主要名人的传记。读书,给了他知识和智慧。可以说,他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与他勤于读书是分不开的。

    二

    胡耀邦喜欢岁寒三友,而尤钟情于松梅。他说,松的经霜不凋,葱郁挺拔,“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梅的凌寒怒放,傲然独立,“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无不给人以坚强不屈和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胡耀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持之以恒地读书和思考。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胡耀邦也受到了冲击。即便身处逆境,身心备受折磨。他仍不辍读书。1969年,他被下放到河南省潢川县黄湖农场团中央“五七”干校劳动。

    这年10月,秋风萧瑟。胡耀邦和团中央的同志们一道南下,他随身所带的除一些简单的衣物外,就是一箱子书籍。

    黄湖农场原是劳改农场,自然条件极差,地势低洼潮湿,遍布坑塘沟坎,到处蒿草丛生。最难过的是夏天,每到这时,气温骤升,闷热难熬,使人喘不过气来。蚊蝇成团成堆,一抓一大把,使劲扇大蒲扇都赶不跑,加上水中嗜血如命的蚂蟥,使人产生度日如年的感慨。

    当时,干校的活儿很重。胡耀邦所在连队干的主要是打场、盖房。分配给他的活儿是去几十里之外的地方用架子车拉石头,或是递砖送泥,在晒场上扛麻袋。这些都是农村精壮劳力干的重活、累活。即使那些体力正旺的年轻人干不了一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但胡耀邦从没说一句苦,不喊一声累。这位14岁就参加革命的红小鬼,从井冈山起,沐浴枪林弹雨,历经血火熏蒸,什么苦没吃过?什么困难没遇到过?晚饭后,经过一天的艰苦劳动而疲惫不堪的同志们为防蚊叮虫咬,穿上高筒胶鞋,打扇聊天的时候,胡耀邦早将劳累、辛苦抛在脑后,独自一人钻进蚊帐,借着马灯昏黄的灯光,挥汗如雨地攻读,几乎每天都读到凌晨一两点。野径云俱黑,读书灯独明。马灯陪伴着认真读书的胡耀邦一次次迎来黎明的晨光。当新的一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他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去了。曾目睹他夜读的农场工人十分感动:胡耀邦如此爱读书,真是令人敬佩!

    1971年9月后,胡耀邦结束了在黄湖农场的艰苦劳动,回到了北京。当时一些同志来看他,说自己还没被分配工作,心里很着急。这时候的胡耀邦也还未被分配工作,然而他非但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反而抓住这难得的机会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他语重心长地劝慰道:“没有分配工作,正好可以多读一点书嘛。”

    “读书?”听胡耀邦这么说,他们都露出不可理解的神色。工作都没有了,还读什么书?书读得再多,也只能霉烂在肚子里,有什么用呢?

    对他们的不理解,胡耀邦并不感到意外。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和快乐,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登月人的心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因为现在不盖房就不种树呀!胡耀邦想得很深、很远。他坚信总有一天乌云会散去。读书万卷,必有用时!

    “我们不要浪费时光,”胡耀邦继续说道,“在这种情况下多读点书,不但可以提高自己,而且还是一种锻炼,可以锻炼无产阶级立场的坚定性。一旦分配了工作,就没有多少时间读书了。”

    1972年,一个叫张凯的年轻人去看望胡耀邦。见到敬爱的耀邦叔叔,张凯十分高兴。他问道:“您在干什么,耀邦叔叔?”

    “老样子,”胡耀邦笑着回答,“拼命啃书本!”

    “您在读什么书?”

    “在读数理化,尤其是国外科普读物。”

    张凯一脸惊讶。他知道胡耀邦叔叔素爱读书,但年近花甲的他读这些书又有什么用呢?

    “以后用得上的!”胡耀邦望着疑惑的张凯,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我们这一辈人缺的就是这个。”

    1975年,胡耀邦担任中国科学院的一把手。张凯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真的用上了!”

    时间转到了对中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城。为防不测,许多人搬进了防震棚。老朋友于光远惦记着胡耀邦,走了很远一段路来拜访他。此时胡耀邦也许正在低矮炎热的防震棚里摇扇驱署,于光远心想。然而,一跨进院门,出现在眼前的是另一幅情景:着短裤背心的胡耀邦正在临窗的办公桌前专注地研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虽然早在1937年他们尚未谋面时,于光远就听说了胡耀邦爱读书的故事,然而今日所见还是令他颇感意外。

    “你怎么还能安心读书?你不怕地震?”于光远大声说道。

    “地震有什么可怕?”胡耀邦一边热情让坐,一边随手指着他的创造发明说:“房子倒了,有高子顶着。”

    原来,胡耀邦早就有了两全之计:读书防震两不误。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用坚固的木头做了一个像双层床那样的东西。上面没有人睡,但也铺了一点被褥之类的东西以防震。下层只能躺一个人,铺着被褥,他就睡在那里。晚间睡着了,一旦房屋倒塌,就可以避免砖瓦檩柱直接压在身上。如果白天地震来。就赶快到那里躺下。地震过后,下床继续看书。对胡耀邦的读书精神和他创造的杰作,于光远也不由得表示佩服。

    胡耀邦说,那段时间他啃完了马克思这部四卷本80万字的鸿篇巨著。他主持起草的《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提到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论点。所根据的就是这本书。这一鲜明的论点曾得到邓小平的热情肯定。后来,邓小平又据此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三

    胡耀邦读书时手中常握着笔。他常以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和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抄《汉书》为例,来说明读书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他说,手脑并用,读书不易疲劳。还认为动笔更能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任翻开一本胡耀邦读过的书,上面他画的各种符号、写的许多眉批随处可见。他摘录了大量卡片,写了几十本读书笔记。从他离开总书记的位置,到1989年4月遽然辞世,两年多时间里,他仅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部巨著写下的读书笔记就有24本!

    “学而不思则罔”。胡耀邦认为只有学而后思,才有收获,像蜜蜂酿蜜、春蚕吐丝一样,才会像鲁迅说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思想境界、知识素养才会在不断的思考中得到升华、提高。工作人员至今常常忆起胡耀邦读《淮南子》时发生的一件事。

    那一次是在胡耀邦的家里。正在读书的胡耀邦突然说:“你们过来,大家说说‘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

    面对首长提出的问题,同志们并不意外,因为平时胡耀邦读书时也常常对他们提一些问题,或深或浅,启发大家思考,共同探讨。这次提的是《淮南子》上面的一句话,这可是大家没遇到过的呀。

    见大家默不作声,胡耀邦先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为什么说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呢?”他接着发表了一通治小与治大、治家与治国所用方法不一样的道理。

    他说,治大、治国不能采用家中有多少柴就烧多大火,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的方法。治国就是要想办法解决国家必须解决的大问题,条件不够就要努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如财力不充裕,就可以考虑发公债、借债或者其他办法,不能采用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的消极方针。

    同志们被胡耀邦的话深深地吸引了,听得十分专注。耀邦同志学识渊博,胸存万卷,许多历史典故能信手拈来。他常引用《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西厢记》等古典名著中某人某事某段话插于他的讲话中,看似随随便便,却又妥妥帖帖,恰到妙处。因此,上下左右,同志们都爱听他讲话。

    胡耀邦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我认为这一句话可以借用来发挥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应该注意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为了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家,仅仅依靠现有的条件是不够的,而要经过仔细研究,确定确实可以达到的发展目标,然后借助于一切可用的手段,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实现。”

    “胡耀邦的一席话就像给我们上了一堂内容深刻的理论课。”同志们这样说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胡耀邦几十年如一日地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他走完了从一个红小鬼到大知识分子的艰难历程。这无异于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长征。尽管这一次长征更漫长、更艰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更多。然而他走过来了,他胜利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迸发出灿烂的思想火花。无论是写文章和讲话他都能做到语言生动,观点鲜明,入情入理。他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几年中,发表了好几篇带有学术性质的讲话:关于庆祝党成立60周年的:关于鲁迅诞生100周年的;关于辛亥革命70周年的;关于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尤其是在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更是一篇纯粹的学术论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提出了系统的看法,其扎实的学术功底,精湛的理论素养,独到深刻的理论见解,精辟入理的论述,令人叹为观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1986年10月,胡耀邦挥毫为身边的工作人员题词:“孜孜不倦!”这四个大字。既是对他们的殷切希望和热情鼓励,又是他自己生命不息,读书不止的精神的光辉写照,堪称一代楷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