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龙是个孤儿。
那天,雨龙的妈妈挺着大肚子忍着阵痛,正蹲在地里薅草,薅着薅着,天就下起了雨。雨龙的妈妈就拼命往家里跑,可是跑到村东头卧牛石旁那个破旧的龙王庙时,雨龙的妈妈跑不动了,就进了龙王庙里躲雨。那雨下得是瓢泼一样,从晌午一直下到了傍晚,还是不停。后来,她惊天动地的嚎叫了一声,就在破庙里生下了雨龙。雨龙哇地一声落地的时候,外面的大雨就停了,连一丝雨也不再有,西面的山上竞露出了太阳。
更令人奇怪的是,雨龙的妈妈强挺着身子抱着雨龙刚走出那龙王庙门的时候,那个破庙就哗啦一下子塌了。
这个故事至少已过了15年了,因为雨龙今年已经15岁了。这个故事至少被月亮她奶奶讲了一百遍了,村里人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可月亮她奶奶还像讲第一遍时那样充满了感情,讲得活灵活现,就像上面的每个细节都是她亲眼看见的一样。
月亮她奶奶已年近90岁了,是卧牛村里的寿星。漫长的一生里,她的一双小脚走出最远的路就是二百里远的县城,而一生也不会超过五次。她长寿的秘诀,据村里的年轻人分析说,是她每天吃完晚饭就开始像个幽灵一样在这个方圆不到四公里的卧牛村走来走去,不厌其烦地和人们讲那千篇一律的故事。她讲故事时,那核桃皮一样的老脸的皱纹里竟能流出各种各样的表情。或喜或悲或恐或怒,干瘪的嘴唇上下一张一合,于是卧牛村古往今来的历史便有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故去人物的功过是非都由她去评说。她讲故事的内容并非局限在狐仙、蝎子锖,猪头山神仙显圣什么的,近年来,她的口头创作里融进了大量的现代化题材,而其中似乎有一个永恒的题目就是关于雨龙的。
尽管雨龙最讨厌的就是月亮奶奶那张嘴巴,尽管雨龙天天在心里恨着她骂着她,可是那个沙哑的具有极大煽动力的声音仍然像蛇一样缠绕着卧牛村。
“求雨日中得向龙王爷敬献鲜桃呀,我们就能‘逃’出旱魔的手心了,可是说死也不能把雨龙放跑呀……”
“只要在求雨时,让雨龙的血在龙王庙前洒上九滴,猪头山就会云雾压眉,神圣显灵了。啊伊耶,长庚一出,克星既隐,众生普度,天下太平。”
二
现在,雨龙就站在那块臣大的卧牛石上,向着远方的猪头山眺望。正是玉米灌浆高粱抽穗的季节,偏僻的卧牛村多年来风调雨顺,今年却遇到了二十年少有的大旱。田野里龟裂着寸宽的口子,一碗水落到地上扑地冒起一股白烟。卧牛石旁的那棵大杨树已开始脱落过早变黄的叶子了。
村里的人旱蔫了,也旱得烦燥了,忽而低头耷脑,忽而如坐针毡。学校也停课抗旱了,从那快见底的井里和近乎干涸的河套一桶一盆地淘起金子般珍贵的水,也只能先保人和牲畜的饮水。“我已经好几天没洗脸了吧?”想起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雨龙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可是当他想到村里正在酝酿着一场和自己有联系的求雨行动时,他的心头涌出一股凄凉的惶恐。
猪头山距卧牛村有一百来里,清晰地印在雨龙的视野。雨龙把眼睛眯缝起来,在那一线目光中,那山呈一个正面猪头的形状坐南朝北向卧牛村张望着。稍稍加上一点联想,便见其耳其鼻其嘴如鬼斧神功雕刻一样逼真。猪头山的名字就是月亮她奶奶从上辈人嘴里传下来的。她甚至能说出是哪年哪月哪位神仙因那桩事情而变化的真身,她的解释成了村里唯一权威的理论,村里人都信,连她的孙女那个学习挺好长得漂亮的月亮也信。
“村里只有雨龙一个人敢说她那些话都是迷信是神话是她自己瞎编的!”月亮她奶奶恨透了雨龙。
雨龙说是说,可他也摆脱不了神话的魔力。站在卧牛石上,那双破得快掉底的塑料鞋像被石头烤化了一样,散发着一股臭气。他的眼睛眯缝又张开的动作反复了无数遍,可那个万恶的猪头还露着狰狞的嘴脸。中午时分,当有云彩遮到猪头山的顶端,像给它戴草帽时,第二天卧牛村就要阴天下雨了,如果云彩往下压,压过猪眼或猪嘴,雨也就会越来越大。千真万确,多少年多少代都是这样,不过这种现象只能站在卧牛石上看。月亮她奶奶说得十分坚诀:“15年前那天本来是响睛响睛的,可中午刚过,猪头山就藏在一块黑云里不露面了,第二天雨龙就生下来了。”
雨龙一想起月亮她奶奶的话,竟出了一身冷汗,汗出来马上就被太阳蒸发干了。他期待着突然从天边飞来一片云彩给猪头山戴上草帽,或着把嘴巴盖上,可他的期望永远是失望。他索性不看了,躺在那大杨树下把眼睛闭上了。
三
因为有月亮她奶奶,雨龙小时候的事在村里家喻户哓。
雨龙生下来第五天的时候,她妈妈因那场暴雨作病一命呜呼了。雨龙是个遗腹子没有爹,他爹在和他妈结婚仅两个月时,去猪头山上采药材,掉到悬崖下摔死了。可怜雨龙没出满月便成了孤儿。幸运的是这偏僻的山村里小子金贵,不像女孩儿受歧视,雨龙摆脱了被丢进大凌河里喂鱼的碰运,而由村里的乡亲们轮流抱养起来。他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没有谁用奶水喂过他,他像小猪小狗小猫一样,什么都吃,吃什么都香,竟从不生病壮壮地长起来了。
这小子命硬。月亮她奶奶像当年解释猪头山的神秘一样,发现了雨龙的不一般,她的那干瘪的嘴唇一张一合地吞吐着故事也吞吐着卧牛村。于是村里人都坚决地认为:雨龙是条恶龙转世,是个妨人的克星,他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就克死了爹爹,他哇地落地时克倒了龙王庙,接着又克死了生身母亲。人类的联想和想象实在是丰富,不用提示,竟有人想到十二年前抱养雨龙的刘瘸子家得了一场鸡瘟,八年前收养雨龙的铁栓爹的儿媳妇生个小子是哑巴,至今不会说话,等等等等。
咱卧牛村多少年来都是风调雨顺,为什么今年遇到这样的一场大旱,难道就没有雨龙的原因?真是人多智慧多,众人出韩信,终于有人检举说:一个月前,亲眼看见雨龙放学回家路过那块神圣的卧牛石时,掏出小鸡鸡在那上面狠狠地浇了一泡尿……
雨龙的面前,到处都是因干旱而愤怒冒火的眼睛。
四
“雨龙!雨龙!”一个甜甜的声音在呼唤着,雨龙凭声音就知道是月亮来了。月亮是雨龙的同学,是个真像月亮一样纯真和美丽的姑娘。她父母常年到外地烧砖,她就和奶奶一起过。她和奶奶不一样,她可怜雨龙的不幸和孤独,她喜欢雨龙的刚强和勇敢。她常常偷偷地给雨龙带些好吃的东西,爸爸给她的零花钱,她都悄悄地攒着,送给雨龙买鞋买衣服穿。
“雨龙哥,你快出去躲一躲吧!”月亮说。
“为什么我要躲?”
“我奶奶说,求雨时必须把你的血撒在龙王庙前,龙王才能显灵!”
“那我就洒血吧。”雨龙说得很淡。
“不,我求你快点走开,等秋天等明年或者下了雨时你再回来。”
雨龙看了一下月亮那双水一样的眼睛,默默地一声不语了,脸上也木然地没有一点表情。躲?躲到哪里去呢?他举目无亲,他现在的家就是原来生产队牲口棚旁的那间土屋,和他相依为命的是个60多岁的单身汉。
雨龙又想起这些天在他面前晃动的那些冒火的眼睛。“雨龙啊,天这么旱,你得替大伙想想呀,你是龙,该积德行善呀!”不知有多少人用这种祈求又夹杂怨恨的语气对他说。可是雨龙我不会下雨呀!下雨和我有什么关系!想起这些,雨龙的心里就燃起无名的怒火,他甚至盼望着太阳永远就这样火辣辣地烤着,把整个卧牛村连同自己都烤成粉末。
“雨龙哥,你快点逃吧!”当月亮再一次喊了一声后,雨龙突然声嘶力竭地骂了一句:“你给我滚,我不愿看见任何人!”
月亮低下头,偷偷地抹了一把泪水,把一个小布袋丢在雨龙的脚下,转身走了。
村里响起了求雨的锣声。
五
十五年前,村东头那个破旧的龙王庙在那场暴雨中倒塌后,以月亮她奶奶为首的许多村里人都及时地认识到了要恢复重建龙王庙的重要性。重建龙王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沙石土木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这种纯民间的活动,政府是不会给予拨款的,一切都是要自力更生。月亮她奶奶采取请求赞助的方法,挨家挨户地去化缘。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几个鸡蛋,用来购买材料,工钱就免了,大家做奉献吧。准备工作拖拖拉拉进行了四五年,重修龙王庙的工程才上马。
奇怪的事情又在修复龙王庙时出现了,当然还和雨龙有关:那天上午,五岁的雨龙正躺在抱养他的刘二婶家的土炕上睡觉,睡的好好的,忽的一下便醒了,高喊胸口疼,憋得慌,喘不过气来,刘二婶左抱右抱怎么也不行,眼瞅着小雨龙的脸儿一点点变青。后来雨龙憋足了气,胳膊腿上下使劲一动,咳,好了,啥病全无。同时发生的是,龙王庙当天垒起的一道砖墙刷地倒了下来。第二天,修庙的民工们换了个地方,开始整修后庙的庙顶,一筐砖石瓦块刚递上去的时候,雨龙在刘二婶家的炕上又醒了,连喊头疼,压得慌。后来他用劲甩了甩头,就说好了不疼了,可是一筐砖石就从庙顶滑了下来,砸了月亮她奶奶的脚,至今走路还有点一瘸一拐的。后来雨龙整个白天就不睡觉了,在炕上又蹦又跳地玩,龙王庙这边的墙不是这儿塌了,就是那儿歪了,干着急也没用。
以上这番话,不用问都是月亮奶奶说的,说得有鼻有眼睛。龙王就是被雨龙克倒的。后来村里人发现了这个原因后,要把雨龙用绳子捆上,等庙修好了再放开他。可你说巧不巧,刚把雨龙的小手拴住的时候,县城里一个名叫张大海的县长偏偏来到卧牛村检查教育工作,他当场指示要把修庙的砖石木料用于修复小学校里的危房。没错,那县长叫大海,大海和龙是啥关系,人家知道雨龙在这困着呢,特意赶来救他来了。
年轻人都说月亮她奶奶宣传封建迷信,关于雨龙的故事全是杜撰的。可年轻人没人敢说出口,月亮奶奶的话村里许多人都信。
求雨的锣声敲击着卧牛村的天空。
六
现在,雨龙正朝着村外走去,朝着远方的猪头山走去。猪头山很远很远,他其实是没有目的地走着,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到哪里去。这个世界上,他孤孤单单没有一丝的牵挂,走吧,也许自己走了后,村里就会下雨了,他想。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衣兜里,有一颗青色的水蜜桃,那是刚才月亮来时装在那个小布袋里送给他的,布袋里有几件衣服、干粮还有钱。桃,谐音逃,是卧牛村人认为的逃难避邪不可缺少的东西。抚馍着那颗桃子,他又想起了月亮那双眼睛。这种水蜜桃,全村只有月亮家的井边有一棵树,今年天旱,总共落下不到10棵桃子。每个桃子月亮奶奶都是有数的,她要在求雨时把桃子做贡品献到龙王庙,这样全村的人都会“逃”出旱魔的火坑,雨龙听月亮说过。
午后的未时就是求雨的时辰了,如果月亮奶奶发现桃子少了,会怎样对待月亮呢?
雨龙转过身来,朝龙王庙的方向走去。
求雨的队伍从村里向东头那个龙王庙废墟迈着虔诚而沉重的脚步,一条九米长纸扎的彩龙在九个小伙子的肩上舞动着。月亮她奶奶走在队伍的前面枯柴一样的双手托着盛满水蜜桃的木盘。燥热的风吹起她花白的头发,整个天空都像在她的头发里飘动。队伍里没人穿鞋,赤脚行走在铁板一样火热的土路上,更显出求雨的心诚。唢呐和锣鼓声悲壮而凄凉,更使人感到空气的沉闷。干渴以久的人们手执各种碗、瓢、锅等器皿虔诚地走着。
雨龙从那块巨大的卧牛石后走了出来,站在求雨队伍的面前。他把那颗经过自己手无数次抚摸已经变软了的桃子放在了月亮奶奶的盘子里。当他刚要转身的时候,两个粗壮的大汉抓住了他的手臂。
“哼,总算找到你了!”
雨龙默默无语。
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在雨龙的眼前闪耀。
雨龙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刀尖,他冷静得让人们吃惊,简直不像一个15岁的孩子,雨龙看见持刀人的手在雨龙的目光里发抖了。
按照祖上传来的乡俗,雨龙作为亵渎龙王爷神圣的妖孽,要被尖刀刺破手臂,让鲜血滴在九米远的龙王庙前,让纸糊的龙王爷踏着血迹走进庙坛,然后全体祈雨人才能奉献贡品,跪叩乞雨,振臂高呼:龙王显灵,普度众生,遍撒甘霖,功垂苍穹……
雨龙忽然把目光转向人群,他急切地寻找着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在找什么。
他看见月亮就站在人群里,她的脸上浸满了泪水。
尖刀还在雨龙的眼前晃动着,刀尖上凝聚着全村人木呆的神情。
15年关于雨龙的所有故事都在这刀尖上凝结了,他看见那条纸龙张着血红的大口,他看见月亮奶奶那条白发忽而变成燃烧的火球,忽而变成了黑色的骷髅。
雨龙憋住了劲,推开刀尖,突然向那块巨大的卧牛石撞去,他要用一腔热血而不是几滴来表达对命运的抗争,他的双脚起动了……
卧牛村里到处回荡着悲壮凄凉的唢呐声。七夜里,卧牛村终于下雨了,连着下了三天三夜。可是人们听不到雨声雷声,整个天空都在呼唤着雨龙!雨龙……
1991年8月于厦门笔会
(原载江苏《少年文艺》1992年第2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