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掌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34、莫须有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高宗在秦桧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把诸将的兵权收了上来,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实现了军权的平稳上交。

    这事办得很圆满,秦桧功不可没,必须重赏!高宗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

    自赵鼎罢相以来,这左仆射的位置一直空着,高宗也有意让身为右仆射的秦桧来接这把交椅,可是由于朝廷里一些抗战派官员的强烈反对,加之金兀术毁约,挑起战乱,心思都放在战场上,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这件事。

    现在金同意议和了,诸将的兵权也收上来了,该研究研究秦桧的问题了。

    没有什么好说的,左仆射非秦桧莫属,高宗这个皇帝算是离不开他了!

    秦桧就好比高宗手里的一副拐,拄惯了,就仍不下了。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绍兴十一年(1141年)六月,高宗正式任命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

    秦桧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感觉,爽!

    我老秦能有今天,全赖皇帝的恩宠,从今以后,我要更加忠心于皇帝,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皇帝服务。秦桧给自己立了个规矩。

    当前皇帝最着急的是什么?就是议和,兵权都收了,议和如果谈不成,那仗还怎么打?

    抓紧搞定议和才是真格的!

    秦桧看你的了!

    先别急,待我老秦先把《徽宗实录》呈上来,这可是我精心润色、仔细推敲、反复删改的结果,该书集中反映了先皇在治国、治军、治学方面的丰功伟绩,再现了大宋那段辉煌岁月,是一部可以让后人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

    没想你能把我那个苦命的爹爹写得如此伟大,我读着读着,这脸直发烫,你要是能把我写成这样就好了!

    高宗一高兴,又给秦桧封个少保,加封冀国公。

    秦桧就是会办事,把高宗哄得团团转,有了高宗的厚爱,自己的官运那是亨通无阻,步步高升!

    不服不行!

    历史算是编完了,秦桧该歇一歇了!

    他能歇得住吗?高宗对他如此恩宠,不是让他白吃饭的,是让他替自己干自己不愿干不想干不方便干的事情,怎么事情?杀掉岳飞!

    杀谁不好呢,为什么偏要杀岳飞,他这样功勋卓著且在受到百姓拥戴的官员,轻易杀不得的啊!

    秦桧也感到这事难办不好办不能办!

    皇帝把高官把厚禄给了你,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你更加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自己的命都算不了什么,那还管别人的命算什么?

    我老秦豁出去了,纵使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也要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

    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哪怕是错误,也要服从,这是铁的纪律,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岳飞要倒霉了!

    怎样才能把岳飞扳倒并置于死地呢?

    先从他的仇人入手,谁跟他有过节,就让他出面弹劾他!

    万俟卨出场了。

    这个万俟卨是谏议大夫,在绍兴初年的时候,与岳飞共过事,当时他是湖北提点刑狱,岳飞是荆湖宣抚使。

    由于万俟卨是个文官,凡是讲个礼数,喜好面子,且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岳飞又是个武夫,为人做事豁达直爽,不喜欢繁文缛节。两个人合不来,常常因为公事发生矛盾冲突。岳飞心胸广阔,争吵完了就忘了,从来不往心里去。而万俟卨则不然,他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全都记在心里,日积月累就成了怨仇,压在心底,伺机报复。

    这是一把射岳的好枪!

    要搞掉岳飞,必须依靠万俟卨这样的人,利用他与岳飞之间的私人积怨,向岳飞猛烈开火。

    即使不能把岳飞直接击毙,也能打他个遍体鳞伤。

    万俟卨给我上!

    秦桧借刀杀人这一招还是屡试不爽的!

    万俟卨正跟岳飞憋着一肚子火,没机会发泄,这下好了,有了宰相的强力支持,还有什么好怕的,你个岳飞,看我怎么搞你!

    “今年春天金军进攻淮西,岳飞进军至舒州、蔪州就停滞不前,谎说粮草不足。最近他和张俊在淮河一带视察军队,又打算放弃山阳而不加防守。”万俟卨上书弹劾岳飞。

    光一个万俟卨还不足以成气候,还要再派两个人上书附和他,在朝廷制造一个不利于岳飞的舆论氛围。

    第二梯队给我上!

    御史何铸、侍御史罗汝楫紧接着上书以相同的理由弹劾岳飞,附和万俟卨。

    这事怎么解释呢?百口难辩啊,作为行伍出身的岳飞,要说真刀真枪干,谁也比不了他,但要是让他和专门以谏议为业的万俟卨们进行唇枪舌战,恐怕不行!

    大兵遇见秀才,有理也难说清。

    让人家诬陷的滋味不是那么好受的!

    三十六计走为上,我躲!躲!躲!

    岳飞就上书请求罢免自己枢密副使职务。

    高宗很会做人,你岳飞主动辞职,我还得象征行挽留几次,作秀给天下人看!我这个皇帝还是很重视功臣的,即使犯了错误,有人弹劾你,你自己主动引咎辞职,我也装出一副爱惜人才的面孔,来极力挽留。

    请求一连上了好几次,最后高宗才勉强同意。

    罢了官的岳飞心里还不舒服,彻底对仕途失望了,想学韩世忠那样,来个全身而退,不想在跟这些文官们勾心斗角了。

    咱玩的是明枪,不是暗箭!

    没过多久,岳飞又把两镇节度使的乌纱帽也交了上去,只担任个万寿观使、奉朝请的职务,是个闲职,等于是提前退休了。

    得饶人处且绕人,岳飞都把官给交了,人也退了,高宗该放心了吧,别在跟他过不去了!

    这气啊还不顺!想当年受了岳飞多少窝囊气,自己忍受了多大委屈,要知道我可是当朝皇帝呀!金人欺负我,我没什么办法,臣子欺负我,那我再没办法,我不是孬种吗?再说,你岳飞给朝廷开了个坏风气,罢了你的官,还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必须杀一儆百!用血淋淋的事例来警示后人:跟皇帝拽,要把脑袋别在腰带上!

    对岳飞,高宗要用一用铁腕!

    更重要的是,金兀术还在看着呢,大宋议和的诚意在哪里?唯有杀岳飞!

    不杀了岳飞,金人不答应议和,徽宗的梓宫和韦太后就迎不回来。

    我的那生我养我的娘呦,儿子让你受苦了!

    为了母亲,为了尽孝,为了心底的那份夙愿,杀一个岳飞,又能怎样?

    岳飞的事情不能有一丝松懈,必须趁热打铁,尽快把他结了,不要托到明年。高宗给秦桧下达了限期命令。

    让岳飞丢官容易,丢命难啊!秦桧急得直挠头。

    皇帝的旨意,又不能违抗,这个事啊,真是烫手的山芋,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高宗给秦桧出了个难题。

    第一、第二梯队都已经用完了,现在急需个第三梯队,找谁合适呢?

    秦桧想来想去想到了张俊!

    自从担任枢密使以来,张俊没少说岳飞的坏话,而且还向秦桧告过岳飞的密。

    这个人有利用价值,干掉岳飞,非他不可!想到这儿,秦桧就派人赶紧去叫张俊。

    再说这张俊,最近因为韩世忠、岳飞相继罢了官,就剩他老哥一个了,非分之想就萌生了,预谋乘机独掌枢密院,兵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上。他琢磨着,要想让自己的计划得逞,必须得有宰相秦桧的帮忙,少了秦桧,他啥事也别想办成。

    怎么做,才能让秦桧帮我这个忙呢?张俊也是寝食难安。

    正好,两个人各有所求,凑到一起,一拍即合。经过一番商量,两个人达成了共识:张俊负责组织人来编造罪证,揭发岳飞,事成之后,秦桧负责跟高宗建议,把兵权交给张俊一个人掌管。

    为了杀掉岳飞,两个人达成了一笔政治交易。

    买卖成交了,那就抓紧开工吧。

    给岳飞罗织一个什么罪才能置他于死地呢?秦桧、张俊进行了一番仔细研究,最后确定了谋反罪?理由是岳飞曾经手握重兵,且在部队里有很深的人脉和很高的威望,他手下的将士们都以岳家军自居。这样的一个人,说他有谋反的意图,舆论也是容易接受的,毕竟位高权重,人心思变啊!

    要想揭发岳飞谋反,关键在于人证物证,谏官们的弹劾空洞大于实际,难以形成杀伤力。真正能够给岳飞致命一击的,必须从他军队内部入手,找他的部将,让他们站出来互相揭发,牵连到岳飞,那样才有说服力,才能以假乱真,让岳飞有口难辩,纵使跳进黄河,也无法洗清了。

    当时岳飞已经罢官在庐州闲居,他的军队由都统制王贵和副都统制张宪统领。张宪这个人利用不了,因为他是岳飞的铁杆粉丝和坚定追随者。倒是王贵和岳飞之间有过摩擦,岳飞曾经差点杀了王贵。

    王贵一定很憎恨岳飞,他的积怨就是咱们的机遇,从王贵下手,事情有谱!秦桧与张俊合计道。

    事实上,王贵真的恨岳飞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受到责罚,理所应当!有过错受到责罚,更是岳飞治军严谨、赏罚分明的一种体现。

    当张俊兴高采烈的找王贵把这事一唠,王贵不答应了,不管怎样,我王贵也是在岳飞手下干一回,没有岳飞也就没有王贵的今天,我不能干那种落井下石,不仁不义的事情!

    张俊碰了一鼻子灰!

    王贵搞定不了,张宪又忠于岳飞,如果岳家军的这个两个头领,一个也摆平不了的话,那么从内部搞跨岳飞的计划就会付之东流。

    所有的所有都会像泡沫一样,随之破灭!

    不会吧,我好晕啊!秦桧大吃一惊。

    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把王贵摆平,这是命令!秦桧交代张俊。

    敬酒不吃吃罚酒,不来点狠的不行了,把王贵的一家老小都给看起来,传话给王贵,他要是不答应,就杀了他全家!

    这一招有点损!

    对待一般的人,往往只有损招才能起作用!

    我服了你们!王贵咬了咬牙,为了一家老小的性命着想,还是违一回心吧!

    对不起了,岳元帅!你对我的大恩大德,只有来世做牛做马来报答了!王贵哭了一晚。

    有一个王贵还不行,还需要给他配个搭档,一唱一和,方能把这戏演好。

    张俊又在岳飞军中物色到一个王俊,这个王俊是职业举报人,专门喜欢举报揭发,靠打小报告升官发财。在军中,大家伙都很讨厌王俊,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王雕儿”。连张宪也看不上他,经常处罚他,让他怀恨在心。

    王俊是一个典型的贪婪小人,只要给他点小恩小惠,让他干啥就干啥。这样的人,最好搞定了,随便给他个甜枣就能把他收买了。

    很轻松,王俊被张俊收买到帐下。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该我王俊登场了,状子嘛,张俊已经给我准备好了,我只要署上名,往上这么一送,就完活了!这样既不费力又得实惠的事,我愿干!

    王俊揭发张宪蓄意谋反!怎么个谋反法?且听他慢慢道来,话说岳飞被朝廷收了兵权,罢了官,在庐山闲居,他身在庐山,心在军营,派人悄悄给张宪送信,让张宪想办法救他,使他重新回到军中掌权。张宪是岳飞的心腹、死党,接到信后就谋划着率兵进驻襄阳,向朝廷施压,迫使朝廷重新启用岳飞担任岳家军统帅。”

    这个罪状写的是有鼻子有眼,很像那么回事,张俊是下了不小的功夫。

    张俊事先把这个状子偷偷的给了王俊,王俊在落款处签了个名,又把这个状子送到了王贵这里,王贵事先已经被张俊给降伏了,他就把这个状子再送到张俊手里。

    转了一圈,这状子又回到了张俊手里,只见他装模作样看了几眼,故作惊慌惊恐之态,急忙命人传话给王贵,让他立即逮捕张宪,押解到临安。

    传话的人刚走,又有人来报,说张宪正在赶往枢密院的路上。

    说曹操,曹操就到!

    张宪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撞到了枪口上。

    好哇,主动送上门来了!给我准备好刑具、监狱,我要亲自过堂审问这个张宪!张俊要来一个先审后奏,只要能让张宪认罪,岳飞就死定了!

    枢密院是一个处理军机事务的机构,不是司法机关,没有审问的权力。作为枢密使,张俊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怕,反正有皇帝给我撑腰我怕什么,只要能把岳飞置于死地,任凭我怎么干,谁也甭想管!

    嘿嘿,这样整人的机会可不多喽,要学会珍惜啊!

    不出意外,张宪刚一赶到,就被逮了起来,押到公堂,由张俊亲自审问。

    张俊把王俊的状子拿了出来,让张宪承认王俊对他指控。

    让自己承认一个凭空捏造的罪状,这不是开玩笑吗?张宪不是阿Q,他知道王俊编造的这些事情是犯了死罪的!他要是承认了,不就等于把自己脑袋送了出去吗?不承认,坚决不承认!

    不承认?那就给我大刑伺候,看你的骨头有多硬!只要能让你承认,就得不择手段!张俊恶狠狠的吼道。

    有了主子的命令,奴才们一拥而上,各种刑具都用上了,把张宪折磨得是死去活来。

    呵呵,这回该承认了吧?不,张俊,我告诉你,纵使给我大卸八块,我也还是那三个字:不承认!

    好样的,张宪,是条汉子!

    遇到了张宪这个硬骨头,张俊也没了主意,再审下去,万一弄出人命来,那自己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吗?还是送到专门审案子的大理寺吧!

    张俊一边安排人把张宪押解到大理寺,一边向秦桧报告,事情到这地步,该怎么办啊?

    别着急啊,反正王俊揭发的状子已经递上来了,张宪也抓了,管他承不承认,先上奏皇帝,看他怎么决断。

    高宗也正在为这事着急呢,心想,好你个秦桧,给你升了官,你却不玩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个消息,杀一个岳飞,真的就那么难吗?

    秦桧也怕高宗着急,听了张俊汇报后,就急急忙忙跑到宫里,向高宗密奏张宪的事情。

    既然岳飞的部将告的状,就不可不信,速速传旨,在大理寺设置专门机构来仔细审查此案,并向我汇报。

    秦桧得旨后,立即派使者到庐山逮捕岳飞父子。

    速度要快,走漏了风声就不好了!

    当秦桧派遣的使者见到岳飞,并说明来意的时候,岳飞哈哈大笑道:“皇天后土,可以表明我的心迹。”

    岳飞父子被押到了大理寺,投入到监狱。

    案子由谁审理合适呢?必须得找一个自己的人,谁呢?御史何铸与秦桧是亲戚,最初弹劾岳飞的时候,何铸就是作为第二梯队冲上去的,给了岳飞致命一击。有这等关系和立场,不选他还选谁呢?就是何铸了,让他主审岳飞的案子。

    秦桧拍板了!

    都说你岳飞是个英雄好汉,皇帝也待你不薄,没想到你不但谎报军情,竟然还敢谋反,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我何铸厉害!

    来人那,把岳飞给我带来了!何铸往公堂上这么一坐,从来没有这么威风过。

    岳飞被押了上来,何铸先把他和张宪之间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问岳飞,你认不认罪!

    我本来就没罪,认哪门子罪呢?岳飞答道。

    你没罪,那这白纸黑字写的是什么?何铸反问。

    岳飞没说什么,转过身去,把衣服撕开,露出脊背上面的四个字:“尽忠报国”,字字深入肌肤。

    好字,好人,就是没有好报!

    可怜岳飞那一片忠心!

    那人那背那字让何铸为之一振,他仔细一琢磨,从岳飞谈吐上看,他不像那种谋反作乱的奸邪小人,而是一副铮铮铁骨,莫非这是一桩冤假错案?

    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有点马虎啊,还是谨慎为好!何铸打起了精神。

    经过连续几天的调查取证,查阅卷宗,何铸心里的问号越来越大,光凭王俊的一纸诉状,就能断定岳飞、张宪、岳云三人谋反?证据何在?冤枉啊!

    为了尽快审结此案,给岳飞、张宪、岳云三人平反,何铸迅速向秦桧做了汇报。

    秦桧原以为,让自己的亲戚加嫡系何铸来审理此案,一定不会出现什么差错!没想到,何铸带回来的结果却是岳飞等人无罪。

    这胳膊肘怎么学会往外拐了!秦桧这个气啊!

    何铸见秦桧不满意自己的审理结果,就据理力争,坚持认定岳飞等人无罪,要求立即释放他们。

    要我说你什么好呢?何铸,你在朝廷当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岳飞这个案子前前后后你也参与了,难道你不知道,给岳飞治罪,这是皇帝意思,咱们做臣子的只能奉旨办事就是了。难道你要抗旨不成!还是按皇帝的意思,给岳飞他们治罪吧!

    没招了,秦桧向何铸透了老底!

    何铸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之人,他听了秦桧这番话后,就很有感慨:我难道仅仅为了一个岳飞吗?现在金人在北面虎视眈眈,强敌未灭,就无缘无故的杀了一员大将,失去了士卒的拥护,这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啊!

    孺子不可教也!秦桧挥挥手把何铸打发了。

    看来这件事还得万俟卨来办!秦桧又把难题骄交了万俟卨。

    再看万俟卨,上次弹劾岳飞,感觉不过瘾,要是能治他死罪就好了!

    机会终于来了,秦桧把任务交给了他。

    保证完成任务,请宰相放心!万俟卨信誓旦旦的向秦桧表态。

    弄死岳飞,自己就立了大功,皇帝、宰相能亏待我吗?万俟卨心里乐开了花。

    要想给岳飞成功治罪,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严刑拷打,只要不打死,留一个口气,让他们说出个“招”字就行;另一方面,要着手造假,编造罪名,主要内容是:岳飞给张宪写信,让张宪编造金军入侵的假情报上奏,以此来耸动朝廷。同时,岳飞之子岳云,也写信给张宪,让张宪采取措施来迫使朝廷让岳飞重返军队,作为关键证据的书信已经被烧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要是这么轻松的给人定罪的话,那天底下要治罪的人岂不是遍地都是,连皇子老子也逃脱不过!

    光阴似箭,两个月过去了。

    岳飞在狱中饱受折磨,体无完肤,但即便这样,他仍然宁死不屈,拒不认罪。

    何等的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

    案子迟迟不能了结,离高宗限定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了。

    这可怎么办啊!秦桧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万俟卨,你不按时结案,我先拿你开刀!秦桧把皮球踢给了万俟卨。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要集思广益,万俟卨四处征求能够给岳飞治罪的良方。

    朝廷离向来不缺少出馊主意的人,万俟卨得到了一个友情提示:可以拿当年淮西的事情来治罪岳飞。什么淮西的事情?就是绍兴十一年春金兀术南侵,进攻淮西,皇帝命令岳飞率兵支援,等岳飞大军到时候,敌军已退。张俊为了诬陷岳飞,说什么岳飞以缺少粮草,逗留不前。

    万俟卨还曾以这个名义弹劾过岳飞,最终使他罢官。

    原来最管用的家伙就在自己的手上!万俟卨恍然大悟。

    要想把这个罪名定死,经得起推敲,必须要经过一番策划,把整个事情从头到尾重新加工一下。

    首先,报请秦桧,派人抄了岳飞的家,把他家财政都登记备案,特别是把当年高宗写给岳飞的那些亲笔信,都要收缴上来,不给外人留下证物。

    其次,把岳飞的部下孙革等人统统抓来,让他们证明岳飞接到高宗的旨意后,仍然抗旨不遵,逗留不前。如果谁不愿意做这个证明,那就投入大牢,与岳飞一同治罪。要生要死,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最后,让大理寺评事元龟年把岳飞行军日程颠倒一下,重新排定,用来佐证岳飞抗旨不遵。

    经过这样一番加工之后,这个罪状就出来了,有人证物证,岳飞即使不承认,也照杀不误。

    罪状就是这样炼成的!

    挖墙盗洞,好不容易罗织了两条罪状。

    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定岳飞的死罪!秦桧心还不踏实。

    两条不够,再加一条!万俟卨有了经验,他从别人那里听说,岳飞曾说过自己和宋太祖都三十岁当节度使。

    把自己和宋太祖比相提并论了,那宋太祖当了皇帝,你岳飞也要当皇帝不成,这罪可就大了!

    万俟卨如法炮制,又把这条罪状给加工了一番,成型了。

    东拼西凑了三条罪状,每条都能置岳飞于死地。

    总算把这个罪给定了!万俟卨伸了个懒腰。

    罪定了,案子也该结了,给高宗写个奏章,汇报一下情况,看高宗是什么态度!

    岳飞、张宪论罪当死,岳云只是从犯,没有太多证据显示他应该处死,判个三年徒刑算了,别做得太绝了!秦桧边写奏折边盘算着。

    备受煎熬的日子总算要到头了!秦桧与万俟卨击掌相庆。

    再说岳飞,他这个大宋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突然间载了这么个大跟头,社会舆论能答应吗?不,世上还是好人多,自从岳飞被捕入狱以来,朝廷上下群情激愤,大家一致认为,岳飞是被冤枉的!!

    在汹涌澎湃的民意面前,在震耳欲聋的正义声音责问下,秦桧与万俟卨精心炮制的罪名能站得住脚吗?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吗?

    连他们自己都感到心虚!

    已经告别政坛,闲赋在家的韩世忠,听到岳飞被捕的消息,拍案而起,直接找到秦桧,当面质问他,有什么真凭实据证明岳飞三人有罪!

    秦桧心里很清楚,岳飞是没罪的,但是皇帝要杀他,我有什么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罗织罪名,把无罪变成有罪,但任凭怎么捏造、怎么加工、怎么修饰,假的终究是假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拿出来糊弄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还可以,要是想蒙骗韩世忠这样的久经沙场的老将,恐怕不行!那怎么说呢?告诉他罪证是假的,一切都是皇帝安排的,这不等于把皇帝给出卖了吗?韩世忠性情刚烈,冲冠一怒为义气,直接找高宗当面对质也不是不可能?到那时,恐怕被杀的不是岳飞,而是换成了秦桧!

    怎么说好呢?这个问题太难了,说深了不行,说浅了也不行,考验秦桧智商的时候到了。

    事到如今,只能是含糊其辞,说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把韩世忠敷衍过去算了!

    支支吾吾了半天,秦桧答道:“飞子云与张宪事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好一个“莫须有”,什么意思?就是说或许有,或许没有。这话从主抓这个案子的秦桧口里说出来,这是隐含强烈信号在里面的!连秦桧都把这个案子定性为“莫须有”,那为什么还要治岳飞三人死罪呢?很明显,秦桧有难言之隐,他不方便直接把高宗给卖出来,又不想让韩世忠误解为他秦桧要杀岳飞。只能说一个“莫须有”,你韩世忠自己领悟去吧,到底是谁要杀岳飞,凭你的智商不会不明白吧?

    韩世忠又能怎样?他能拿秦桧这个“莫须有”直接找高宗对质吗?他不能也不敢!他只能把火往秦桧身上撒,勃然大怒:“莫须有三个字何以服天下?”

    这话跟秦桧说一点用没有,他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替岳飞鸣不平的奏折纷纷而来,先有布衣范澄之、刘允升不顾身份低微,直接上书给高宗,替岳飞伸冤,痛斥秦桧。

    来自底层的声音,高宗不可不听啊!

    他能听吗?

    布衣给皇帝直接上书,那不是乱了规矩了吗?不把这个风气打压下去,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国了!

    送他们两人一个字:死!

    布衣上书无效,那换个身份,皇室成员赵士祔也上书,而且力度很大,以全家老小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无罪!

    皇帝的亲戚都站出来为岳飞打抱不平了。

    岳飞真的能脱险上岸吗?

    还没那么容易?皇室成员担保也不好使,万俟卨给我弹劾他,谁替岳飞出头,谁就是我的对头!

    高宗异常的坚定!

    可怜的赵士祔,皇室的金字招牌也不管用,被贬逐到建州,郁闷而死!

    替岳飞伸冤的人都被贬的贬,杀的杀,没有一个吃好果子的!

    反观那些跟着秦桧、张俊、万俟卨屁股后面,充当帮手的人,一个个趾高气昂,飞黄腾达了!

    这叫什么世道,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看来岳飞这次算是没得救喽!

    秦桧把奏折递交到高宗手上,高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面露愠怒之色,他责问秦桧道:“这个岳云怎么只判三年?他与其父岳飞、张宪都是一伙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单留他这个活口干什么?杀了算了!”

    秦桧本想钻个空子,高宗指名要杀的是岳飞,未提岳云,那就把岳飞杀了,保住岳云,算是自己给子孙后代积点德。

    可在高宗看来,与其杀了岳飞、张宪,不如干脆都杀了算了,以绝后患。

    那就杀吧,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做臣子的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死是一定的,但怎么个死法呢?高宗闭眼一想,这岳飞也算是公众人物,要是把他押到闹市斩首,恐怕要引起骚乱,毕竟很多人在为他喊冤。

    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他死的体面点,赐死吧!高宗给岳飞定了个死法。

    至于张宪、岳云,就在闹市斩了,以达到杀鸡给猴看的目的,让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们,都给我安分点,不然这就是他们的下场!高宗如是说。

    高宗做出了处置决定,但由于秦桧是单独奏见高宗,不是在上朝的时候,所以,高宗没有立即命令行文下诏,只给秦桧下达了个意旨,让他回去就责令监狱,立即把岳飞给结果了。

    夜长梦多啊!

    正式诏书,明天在上朝时候再下达。

    秦桧从高宗处领到了意旨,并没有亲自到大理寺监狱,而是写了个条子给万俟卨。

    万俟卨接到秦桧条子后,立即命令狱卒秘密杀害了岳飞,并封闭了消息,直到第二天朝廷下达正式诏书后,才对外公开岳飞的死讯。

    时间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一代豪杰,连个年都没过去!

    张宪和岳云也被斩杀在闹市。

    高宗还下旨没收了岳飞全部家产,全家被迁徙到岭南。

    千古奇冤,南宋一岳,就此载于史册!

    兴师北伐,收复中原,从此成了大宋人民的一种奢望!

    苟活江南,成了下一页历史的开端!

    35、第二次绍兴议和

    抵抗只是暂时的,议和才是高宗的全部。

    这个皇帝让人琢磨不透!

    他能容忍金人攻城略地、烧杀抢掠、虏走父兄的血海深仇,却不能容忍一个于国有功,于己有利大将的几句无心话。

    在秦桧、万俟卨忙着给搜集岳飞罪状的同时,高宗也没闲着,在紧锣密鼓的与金议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屡战屡败的金兀术,对大宋也没了脾气,灰溜溜的把先前被扣押的宋使刘光远放了回来。

    金兀术总算是吐口了!

    议和大有希望了,看来我这兵权算是收对喽!高宗这个美呦、乐呦、得意呦!

    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抓住!秦桧建议高宗迅速派使臣出使金国,趁着金兀术还没反悔,抓紧把议和给签订了。

    有道是机遇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一刻耽误不得,诏命魏良臣、王公亮担任禀议使,即刻出使金国,不得有误。

    魏良臣、王公亮不能空手去金国啊,即使是议和,也应该带点内容吧,大宋究竟要怎样议和呢?

    高宗的态度很明确,就是宋金以淮河为界,以南归宋,以北归金,宋向金称臣,每年缴纳岁币。

    真是为了议和,不惜血本啊!

    魏良臣、王公亮带着高宗这个议和条件来到金国,向金兀术当面说明。

    这个金兀术故意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宋使提的议和条件,一开始还拿态度,不肯答应。

    穿虎皮,扯大旗,向宋施压!

    其实,金国什么情况,魏良臣他们看得也清楚,心想,金兀术你就别打肿脸充胖子了,要不是高宗执意议和,我们大宋军队早就杀来了,你怎么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该签就签吧,够便宜你们的了,打了败仗,占了这么大便宜,还不知足!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谁叫咱们的皇帝那样窝囊呢?为了完成高宗下达的任务,魏良臣、王公亮是一个劲给金兀术说好话,不停的给他磕头,硬把金兀术整得不好意思了。

    嗯,啊,既然你们大宋皇帝这么哀求,这么有诚意,那我就给你们点面子吧,议和的事情,原则同意了!金兀术卖够了关子,终于露出了原形。

    唉呀妈呀,就等你这句话呢!看把我俩儿累的。魏良臣、王公亮边擦汗边想。

    既然同意了议和,那就快点派使臣出使宋国吧。

    在魏良臣、王公亮的一再催促下,金兀术派萧毅、邢具瞻作为使臣跟随魏良臣来到大宋。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高宗下令沿途百姓都要对金使夹道欢迎。

    要把我大宋的诚意拿出来!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萧毅见到了高宗,双方交还了议和条件,没有什么好磋商的,一切都听金的安排,最后确定议和内容:就是宋金以淮河为界,以南归宋,以北归金,宋割让京西唐、邓二州和陕西商、秦二州之半;宋向金称臣;宋每年向金纳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双方从此休战息兵,各守国土。

    号外,号外:宋金议和成功了!

    感谢大金皇帝,感谢大金元帅兀术,感谢大金人民,是你们给了我议和的决心,是你们为我大宋带来和平稳定,是你们让老赵家继续坐这个皇位。

    高宗激动万分,连连向萧毅道谢。

    光是道谢还不够,要亲自派个使臣到金去致谢,并送上誓表。

    谁能担当此重任呢?秦桧想到了一个人,谁?何铸!先前让他审理岳飞的案子,他不但没给岳飞治罪,还替岳飞伸冤!这个人知道的太多,不宜留在朝廷,还是把他打发到金国去,等这边把岳飞的案子结了,他也完成出使任务回来了,到时候再和他算总账!

    好,这个主意不错!高宗啧啧赞叹。

    何铸原本还想为岳飞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没想满肚子花骨朵,一朵还没来得及开,就被高宗任命为报谢进誓表使,远远的打发到金国去了。

    对不住了,岳相公,就是我有心帮你,也鞭长莫及了!何铸仰天长叹。

    出使金国的走了,国内的大臣们也别闲着,满朝文武百官,给我列队祭祀祷告天地、宗庙、社稷。

    苍天在上,祖宗在上,我赵构终于把大宋存了下来,地盘虽小了点,但不要紧,等国家富强了,让儿孙们去收复中原吧!

    高宗拜了又拜。

    议和成功,为徽宗梓宫和韦太后南归铺平了道路。

    何铸临走之时,高宗特意嘱咐他,到金以后,一定要请求金主把尽快归还徽宗的梓宫和韦太后,其他的人暂时免谈。

    肩负特殊使命的何铸一路来到上京,见到了金熙宗,表达了高宗对金的感谢之情,并呈上誓表。

    金熙宗催促宋尽快把割让给金的土地交割完毕。

    何铸急忙打发人,把金的这个想法转告高宗,高宗得知后,立即派人把京西的唐、邓二州,陕西的商、秦二州的一半交付给金。

    高宗在履行协议上向来不打折扣。

    协议也签了,地也割了,臣也称了,岁币也纳了,该谈谈徽宗的梓宫和韦太后的问题了,何铸就向金熙宗提出了归还徽宗梓宫和韦太后的请求。

    一副棺材,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太婆,对金没啥价值,把他做个人情送给宋皇帝,算做两国修好的见面礼吧。

    金熙宗掂量了一下,就把这事答应了。

    终于要见到日夜思念的妈妈喽!高宗激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听说徽宗的梓宫和韦太后要回来了,朝廷上下忙活开了。一路人去组织修建慈宁殿,作为韦太后的住所;另一路人忙着去修建陵墓,准备安葬徽宗。

    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高宗终于见到了十六年未见的母亲韦太后,迎回了徽宗的梓宫。

    十六年,沧海变桑田,曾经风流倜傥的徽宗,已经变成了一具无知无觉的尸骸。

    十六年,物是人非,曾经雍容高贵、衣着艳丽的皇太后,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凡而又平凡、朴素而又朴素的老太婆!

    十六年,雨打风吹,几度沉浮,高宗依然爱着他的父母,依然在守候他的父母,依然在用孝心迎接他的父母。

    也许,这是他为议和辩解的唯一理由!

    收了兵权,成功议和,杀了岳飞,这一连串大手笔都出自秦桧之手。

    高宗是一百个满意。

    注意了,秦桧又要升官了!

    绍兴十二年(1142年)九月,高宗给秦桧加衔为太师,封为魏国公。

    别着急,这还只是第一步,更好的奖赏还在后头呢!

    刚过一个月,高宗觉得一个国公的头衔对秦桧薄了点,就给他再加一个秦国公,这样秦桧就成秦、魏两国公了。

    一个人被封为两国公,好倒是好,但就是心里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大奸臣蔡京、童贯也曾被封为两国公,现在自己和他们站在了一条线上了,外人当面不说什么,背后里也会说三道四,本来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这么一来,更让他们有了讥讽的噱头。

    为了让自己的耳朵根子清净些,还是不要为好!秦桧向高宗极力推辞,不予接受。

    给你封官,你不接受,我这面子往哪放呢?你总得给他找个放面子的地方吧,我是当朝的皇帝呀!

    那好办,你就改封我的老母亲为秦、魏国夫人,不就解决了吗?秦桧建议。

    绝了!高宗竖起大拇指。

    36、和平时代

    有道是,天下战久必和,和久必战。战争与和平既是一对冤家,又是一对亲家,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按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说,这叫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宋金双方的战争从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一直打到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长达十六年的战乱,可谓是两败俱伤。大宋失去了淮河以北的中原之地,元气大伤,从此苟活江南一隅;金虽然取得淮河以北的土地,但其灭亡大宋的愿望终未实现,国力也因连年对宋用兵,而受到极大损伤,丧失南侵能力。

    这就是战争的代价!

    现在好了,被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双方,终于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算是为长达十六年的战争画上了一个逗号,接下来双方处于休战阶段。

    得到了喘息的大宋,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先看看大宋国内的状况:首先,在政治上,内斗依旧不休。由神宗朝开始的守旧与革新派之争随着战火的燃烧迅速演变成求和派和主战派之争,两派互相倾轧,今天我弹劾你,明天你弹劾我,把朝廷搞得很乱,把政风搞的很坏。

    其次,在经济上,那是一派萧条破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火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土地荒芜,千里无人烟。再加之,朝廷频繁的征兵,使农村农动力紧缺,生产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不景气了,整个国家也就到崩溃的边缘。除此之外,城市经济也遭受重创,虽说那年月没什么大工业、大企业,但手工业和餐饮服务业还是城市的经济支柱,官府的搜刮,盗贼的抢掠,金军的扫荡,这些小本生意怎经得起这般折腾,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原本的繁华景象,一去不复返。

    最后,在军事上,良将尽失。在抗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在议和前后,先后被高宗解了兵权,罢的罢,贬的贬,诛的诛,大宋军的黄金一代就此告别沙场,一些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反倒成了军中栋梁,到了这个时候,匡复中原,恐怕只是一个笑谈而已。

    满目疮痍的大宋,谁来为你疗伤?

    首当其冲的责任者应该是宋高宗,一个臣服于金的皇帝,他能否抓住和平机遇,带领大宋臣民走出困境,缔造一个繁荣盛世。

    高宗,看你的了!

    如果说高宗没有这样的想法,那完全是胡说,哪个皇帝不像成为青史留名的有为君主?但是想和做又是两码事,光想不做的毛病在芸芸众生身上太普遍了,高宗也不例外。他虽然也想过中兴,也谈过中兴,但那只不过是他在危难之时自我解脱的幻想罢了,真要给他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让他放手中兴,恐怕他就懒得做了。

    励精图治,对流着徽宗血液的高宗来说,遥远而不可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度日,才是高宗的生存理念。

    所以,在宋金议和之后的日子里,高宗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吃喝玩乐上面,不顾国家窘困,大兴土木,铺张浪费。

    皇帝不务正业,朝政岂不是要荒废?

    话是这么说,但高宗这个人还不傻,他知道怎么摆弄人,在他下面是宰相秦桧,六卿之首,而秦桧这个人又是高宗的心腹,对高宗是忠心耿耿。有了这么个和自己配合默契的宰相,高宗还有什么好顾虑的?索性就把朝政大事委托给秦桧,让他处理,自己只负责听汇报,拍板决策。这样一来,高宗就免去了事事躬亲的烦劳,可以安心享受做皇帝的快感了。

    高宗轻松了,秦桧就受累了!

    不过,一掂量手中的权力,秦桧就不觉得累是累了,而是一种说不出的爽!

    宋金成功议和,秦桧功不可没,高宗之所以把秦桧的推到了前台,就是要让他继续给自己遮风挡雨。倘若是把国家治理好了,那功劳自然是非高宗莫属;倘若是把国家搞得一团糟,那黑锅自然要秦桧来背。

    高宗这算盘打得不是一般的好!

    可是可但是,这议和容易,治国可就难喽!

    试问一下,秦桧准备好了吗?

    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秦桧,有了议和之功,皇帝之宠,很是飘飘然,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治国安邦上,而是满脑子歪门邪道。

    想那恰同学少年之时,秦桧也有过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也有过造福百姓的雄伟蓝图,他期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像管仲、孔明那样,身居相位,治国兴邦。

    但随着他从了解政治到参与政治,从参与政治再到熟悉政治,他愈加认识到,再大的志向,如果没有天时,也无法实现;再美的蓝图,如果没有人和,也无法绘就。

    而大宋这会儿,没有天时,也没有人和,甚至连最起码的地利也没有!

    通过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些年,秦桧对权力的认识到了更深的层次:权力是用来斗争的,是用来打击异己的,是用来发家致富的,是用来造福子孙后代的。

    在这种认识的作用下,和平来临之时,秦桧给自己制定了五个工作方向:第一,粉饰太平。干得好,不如说得好,百姓高兴,不如皇帝高兴,只要把皇帝两只眼睛蒙住,两只耳朵塞住,一张嘴堵住,那自己就功成名就,用不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悲壮了!

    第二,铲除异己。一日为敌,终生为敌。要想守住自己的相位,保住自己的权力,必须过去和自己作对的,现在与自己不和的,将来对自己不利的人,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该贬的贬,该杀的杀,心不慈,手不软,才能干得长久。

    第三,禁野史。历史不是随便写的,只有官方史料的才最具权威性,野史都是作者情绪化的产物,要想使自己的形象变得高大,不为后人唾骂,必须从修史做起,掌握舆论的主导权,不但要把自己的儿孙安排在修史的岗位,还要对野史进行封杀,该禁的禁,该烧的烧,图的就是留芳百世。

    第四,造福子孙。孩子总是自家的好,只要是我老秦家的子孙或者亲戚朋友,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只要我说话还好使,那么就要尽一份力,有福同享嘛,当官不为儿孙福,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四个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37、铲除异己之控制台谏

    要我说,议和就是一副良药,熬好了,下肚了,虽然很苦,但确实有效果。看那高宗,自打和金议和成功,这心不烦了、气不短了、腰杆也直了,心情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该好好享受享受喽!

    遗传因素真是不得了,徽宗治国安邦不行,艺术天分却很高,写字画画很厉害,自成一派,算是个大家。作为徽宗的儿子,高宗也如此,理政能力较低,痴迷书法,擅长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

    当皇帝真是瞎材料了!

    未议和之前,高宗整天忙着跑路,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情研究书法,现在不同了,议和成了,时间有了,精力多了,心情也好了,可以静下心来,听听音乐,看看舞蹈,练练书法了!

    得把过去缺的课,抓紧时间补回来!

    高宗忙着补课去了,这朝廷上,就是秦桧的天下了。

    话说到这儿,不少人要问,一相独大的秦桧,该干点正事了吧?不求他能有多大作为,只要能为国为民做那么一点点贡献就行,也算不辜负高宗的信任、百姓的期望。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秦桧是一个怎样的人!

    秦桧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善争辩之人。

    秦桧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聪明绝顶、富有心计、善于应变之人。

    秦桧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心胸狭窄、阴险狡诈、睚眦必报之人。

    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难懂的秦桧,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给我们的不是政绩,而是一本厚厚的账本。

    什么样的账本?满本的新仇旧恨!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秦桧都要把账本搬出来,翻一番,把过去议论过自己、反对过自己、质疑过自己、弹劾过自己的人都找出来,做个编号,排个顺序,制一个算账时间表。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深知,趁着现在自己有权,把该结的账都给结了,不至于死的时候闭不上眼。

    想得还挺长远!

    秦桧狠下心来要铲除异己,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人一旦要混到宰相的异己层面上,也都不是些等闲之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铲得动的。

    树大根深啊!

    就拿秦桧来说,他要想把自己账本上的异己一一铲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皇帝的支持。和秦桧能对立的,都是些朝廷里的要员、重臣、元老,没有皇帝的许可,纵使秦桧再有证据再有理由,也动不了他们一丝毫毛。所以,铲除异己的首要条件是要获得高宗的鼎力支持,只有高宗这道关打通了,铲除行动才能大功告成,否则,高宗一摇头,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那高宗是否支持秦桧在朝廷上大搞铲除异己行动呢?前面交代得清楚,高宗自议和之后,对秦桧是厚爱有加,把朝政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自己只顾享乐去了,遇到什么事情,秦桧怎么说,他就怎么拍板,一般不轻易否决。这样一来,就为秦桧铲除异己提供了很大便利。可以说,高宗这一关,秦桧是畅通无阻的。

    第二,秦桧自身要有资本,也就是说,秦桧的职位要比异己们高,权力要比异己们大,这样才能居高临下,说啥是啥。试想一下,要是让一个七品芝麻官去铲除那些比自己官大的异己,岂不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吗?

    秦桧具备这个资本吗?当然具备,秦桧本身就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职位和权力都在异己们之上,因此,这异己铲除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

    第三,要控制台谏。台谏是专门监督官员的部门,台谏官员是皇帝的耳目、喉舌,有上书弹劾某某官员的权利,没有最后处置决策的权力。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谏官,他们那张嘴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器。俗话说,人言可畏。他们要是看谁不顺眼,一个折子上去,就够人受的了,轻则丢官,重则杀头,绝少有人能逃过他们的唾沫星子。

    秦桧要铲除异己,必须有铲除的理由,就是皇帝老子,杀人也得给个说法,何况皇帝下面的宰相呢?这个理由,谁负责提供?就是谏官。那时候弹劾个官员,不像现在这么费劲,没完没了的调查取证,没完没了的开会研究,而是凭谏官的良心,靠谏官那张嘴,也别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有鼻子有眼儿的把话一说,至于皇帝怎么处置,那就不是自己该管的事儿了。

    台谏的这个特点,曾做过谏官老大的秦桧,自然再熟悉不过了。

    有了空子就得钻!

    要想铲除异己,必须控制台谏。秦桧清醒的认识到。

    怎么控制?秦桧有自己的安排,他把自己信得过的心腹全部安插到台谏任职,从御史中丞到普通谏官,统统换成自己的人。

    这样,秦桧就把台谏打造成自己的炮台,让它专门为自己放炮。

    好端端的一个台谏,硬叫秦桧给变成了自留地。

    我的地盘,我做主!

    遇到秦桧的异己,忠于秦桧的炮手们就一顿放炮,罗织罪名,妄加攻讦。

    谏官们的弹劾,为秦桧铲除异己提供了理由。

    有了理由,才好下手!

    嘿嘿,那些跟我秦桧唱反调的家伙,你们瞧好吧!

    38、铲除异己之胡铨

    老话说,亲戚有薄厚,朋友分远近。以此类推,这仇恨也有深浅之分。

    秦桧因为议和这档子事儿,朝里朝外得罪了不少人,到了千夫指,万人骂的地步。

    就此结下梁子的也不在少数!其中,让秦桧恨得最深的人就是胡铨。

    为什么呢?给出答案之前,先说说胡铨这个人,他为人正直,性情刚烈,不畏强权,敢爱敢恨,说话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虽然官做得不大,但在朝廷里面混得不错,人缘好,口碑佳。

    不愧为一代贤良啊!

    前面交代得明白,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初次议和时,时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愤然上书要求斩杀秦桧。

    当时,为这议和之事,举国上下闹得是沸沸扬扬,反对者甚多,上书劝谏的人也都排起了队。但反对归反对,一般人都对事不对人,就议和论议和,没有把矛头对准人,纵使有驳斥秦桧的,言语也无外乎是什么秦桧犯错误啦、秦桧误国啦、秦桧奸细啦……顶多要求高宗罢他的官,流放到岭南,至于公然提出要秦桧命的,只有胡铨一个!

    当着天下人面,竟敢叫嚣斩杀当朝宰相,你说说,这让本来就心小如针眼的秦桧,能不恨得咬牙切齿?

    不把胡铨杀了,我这老脸往哪放?秦桧越想越气,越气越想。

    但在当时,议和是头等大事,秦桧也明白,不能因为个人怨恨坏了社稷大事,所以,暂且咬咬牙,借着勾龙渊弹劾胡铨之机,先把胡铨打发出朝廷,等议和之事忙活完了,再慢慢找他算账。

    就这样,秦桧以胡铨狂妄凶狠、扰乱人心之罪,将他除名,贬到昭州。

    胡铨一被贬,朝廷里的主战派不答应了,因为胡铨是他们的一面旗帜,你想想,敢于磨刀晃晃向宰相的人,那可是极其难得的英雄人物啊!

    人多力量大,反对议和的官员们联合起来,广造舆论声势,力保胡铨!

    一心议和的高宗和秦桧,一面对反对议和的官员进行适当打击,显示议和决心,另一面,也不想过度激化矛盾,引起公愤。

    稳定压倒一切!

    在这个背景下,秦桧不得不做出让步,让胡铨监广州盐仓,后来又改为签书威武军判官。

    秦桧真的就此妥协了吗?不,那样的话,他就不是秦桧了!他之所以把胡铨贬了又升,用的就是缓兵之计,先把大家伙稳住,等议和事情成了,再跟你们一一算总账。

    这不,绍兴十一年(1141年)底,宋金议和刚签完字。秦桧就开始跟胡铨算旧账了。

    说来道去,其实,秦桧与胡铨的仇怨,根结就在一个“命”字。胡铨上书要的是秦桧的命,秦桧报复胡铨,要的也是他的命。

    大权在握的秦桧,恨不得立刻杀了胡铨,以解心头之恨!

    但官场不同战场,战场上想杀人,挥刀就砍,无需理由!官场则不然,要想杀人,必须让舌头给出个理由。

    秦桧要想杀胡铨,必须在胡铨身上找到该杀的理由,就像在岳飞身上找到该杀的理由一样。

    大同小异!

    然而在胡铨身上找罪状何其容易!

    第一,胡铨是文官,手里没有兵权,要是给他罗织个谋反罪,缺乏基本条件。

    第二,胡铨为人清廉,且官职不大,没有实权,要是给他编造个贪污受贿罪,说死也没人相信。

    第三,胡铨虽然敢于直言,但句句为国,没有私心,找不到触犯皇帝大忌的话语来,即使有时发点小牢骚,但不至于获死罪。

    所以,秦桧在胡铨身上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直接置其于死地的罪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跟胡铨这场复仇之战,不能速战速决,得慢慢寻找机会,一点一点把他往绝路上逼。

    治不了死罪,那就治个不死的罪,别急,慢慢来,积少成多嘛!

    按照秦桧的一贯做法,要想治胡铨的罪,必须有谏官弹劾才行。

    这个差事交给谁呢?用不用招投标啊?要知道当时的谏官们对这事儿那是相当的感兴趣,只要把这活接下来,在朝廷上睁眼说上几句瞎话,升官发财的好事就不用愁喽!

    秦桧寻思来寻思去,最后就把这活交给殿中侍御史罗汝楫。

    罗汝楫做为谏官,在弹劾人上很有一套,算是台谏里的业务骨干,实战经验丰富,弹劾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深受秦桧的器重。

    要是把胡铨这事给办明白了,自己的前程就有步了。罗汝楫把官场这点事儿那是看得明明白白。

    有经验就是有经验,不用秦桧太多的交代,只要稍微那么示意一下,就OK了。

    罗汝楫登场了!他弹劾胡铨的罪名叫饰非横议,说胡铨如何如何极力掩饰自己的过错,如何如何恣意议论朝政。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皇帝表明,胡铨这人是死孩子灌牛奶,没得救了,不但不知悔改,反倒对朝政指指点点。

    罗汝楫先把这火给点着了,秦桧在一旁再给加点油,高宗被熊熊大火这么一烧,就晕了头,诏令除去胡铨之名,贬送到新州管制。

    治了胡铨的罪,秦桧心里多少有些舒坦了。

    罗汝楫因为弹劾有功,很快就被秦桧提拔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读。

    这官升得好容易!

    胡铨被贬到了新州管制起来,离朝廷远了,传递信息起来就很不方面,秦桧就是想给他致命一击,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胡铨在新州安安静静呆了六年。

    在六年中,秦桧虽然也没闲着,又是粉饰太平又是禁止野史又是铲除异己,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在他心里时刻还想着胡铨,想着要他的命,可是一个在朝廷,一个在新州,想要直接交手,谈何容易!

    无奈啊,秦桧!

    到了绍兴十八年(1148年),一件和胡铨有关的事件,让秦桧又借机发了一把飙。

    迪功郎王廷珪是胡铨的同乡兼好友,他对胡铨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忍不住写了两首赞美胡铨的诗,内容如下:

    一

    曩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右群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樟海间。

    岂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如贾生还。

    二

    大厦原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柱倾危。

    痴儿不了官中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此江山足扶持。

    这两首诗意思就是在赞扬胡铨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可歌可泣的精神。

    诗是好诗,写好了,没事自己关上门,慢慢赏析也就行了。槽糕的是,王廷珪的保密意识不强,这两首诗很快就被公开发表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秦桧的耳里。

    为一个朝廷罪犯歌功颂德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秦桧给王廷珪定了个基调。

    既然找不到胡铨的最新罪状,那就先拿他的死党开刀,王廷珪被贬到了辰州。

    墙倒众人推,胡铨得罪了秦桧,连连被贬,就连和他有来往的人,都不能幸免!

    一些人看出了门道,要想讨好秦桧,检举揭发胡铨是一条捷径!

    趁着胡铨还活着,秦桧还当权,还不抓紧来个落井下石,收罗胡铨的罪状,到秦桧那里换个一官半职。

    新州守臣张棣就是成功的范例。

    时间也是绍兴十八年(1148年),在新州被管制六年的胡铨,一天,家里来了位好友,贵客临门,当然好酒好菜招待。

    酒过三巡,郁郁不得志的胡铨难免要和朋友发发牢骚,对朝政发表一番看法,文人永远改不了议论时政的毛病。

    也许六年管制生活,在胡铨内心积压了太多太多的苦闷;也许是酒精的作用,让他感慨万千,也许……总之,他用一腔愤懑,写下了一首《好事近》的词: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胡铨写这首词,意思就是在告诉人们,我胡铨即使隐居山林,也无时无刻不关心国事,本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无奈的是奸臣当道,时机不成熟啊。

    酒喝高了的胡铨,忘记了自己在新州的身份,是一个受人管制的罪犯,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官府的监视之下。

    这首《好事近》给他带来的不是好事而是祸端!

    新州守臣张棣拿到这首词,如彩票中了五百万一样兴奋,因为他知道,自己找到升官发财的金钥匙!

    秦桧正愁对胡铨没有下手的机会,这下好了,罪证在手,胡铨又该被贬了,照这样贬下去,胡铨离死不远了。

    秦桧心里一万个得意!

    他把胡铨作词的事情向高宗添油加醋的做了汇报,控告胡铨诽谤朝廷。

    朝廷是谁的啊,不是皇帝的吗?诽谤朝廷就等于诽谤皇帝。

    高宗听了能不生气吗?一怒之下就把胡铨从新州一路贬到了吉阳军,也就是今天的海南三亚。

    三亚好啊,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到那里即使不做官,住起来也一定很爽。

    别高兴的太早,1148年的海南三亚,还很贫瘠荒凉,是专门用于流放那些官场上失意人的地方。

    被流放这里的人,实际上等于被宣判了无期徒刑,等死吧!

    39、铲除异己之赵鼎

    如果说秦桧对胡铨的恨是因为一个“命”字的话,那么他对赵鼎的恨就因为一个“权”字。

    常言道,一山容不得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秦桧与赵鼎同为宰相,就如同这二虎,为了权力,必有一争。

    借这议和的东风,善于迎合高宗的秦桧很快在与赵鼎的争权夺势中占据上风。

    绍兴八年(1138年),因皇子的待遇问题忤逆高宗,加之秦桧暗中频频放箭,处境艰难的赵鼎被迫辞职,离京出任绍兴知府。

    老实说,赵鼎此时并未对仕途失去信心,他对时局有自己独到看法,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官,大宋的宰相干长的少,特别是靖康以来,宰相走马灯似的换,今天用张三,明天用李四,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宰相都是几度沉浮,罢了再用,用了再罢,反复折腾。像什么吕颐浩、朱胜非、秦桧,包括他赵鼎在内,都曾两次出任宰相。所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赵鼎判断,这秦桧的宰相帽子也呆不长,等他和高宗蜜月期一过,肯定也会被打发了,到那时,凭借自己资历和威望,想不东山再起,恐怕都难喽!

    久在官场混的赵鼎,自以为经验丰富,没把罢相当回事儿,他盘算着,当前秦桧在朝中的风头正劲,如果与他针锋相对硬对硬,恐怕吃亏的是自己,不如以退为进,先离京避避他的锋芒,等他风头过了,再来个后发制人,一举东山再起!

    胸有成竹的赵鼎,就向高宗递交了辞呈,到绍兴避风头去了。他走的那天,秦桧作为六卿之首,带领百官前去送别。

    一个得志,一个失意,两个人水火不容,见面时的气氛别提有多尴尬了。

    赵鼎打心眼里对秦桧是一百个不服,心里暗想,你别太得意了,等我东山再起的时候,有你好看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自恃十拿九稳会东山再起的赵鼎,表现出一股傲慢之气,丝毫没把秦桧当回事,只是朝他作了一个揖,然后就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秦桧是颜面扫地!

    恨你一万年!

    赵鼎聪明,秦桧也不傻,他从赵鼎的举动中,看出了东山再起的野心。

    越是失意的人越是不能放松警惕!秦桧时刻提醒自己。

    为了防止赵鼎伺机反扑,秦桧对他采取的是步步紧逼的策略,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赵鼎任职的地方是绍兴,绍兴又距临安不远,朝廷里的各种信息可以及时传到那里,为他日后复出提供方便。

    他不会也要来个静观其变吧?曾经有过沉浮经历的秦桧显然是意识到这一点了,为了堵住赵鼎复出的路,秦桧立即采取果断行动,把赵鼎改任泉州知府。任命书交到赵鼎手里的时候,他刚到越丐祠,还没抵达绍兴府。

    出手之快啊!

    君命难违!带着一腔愤懑赵鼎又长途跋涉赶往泉州上任。

    把赵鼎打发远了,弹劾的机会也就来了,听命于秦桧的谏官们开始蠢蠢欲动了。

    赵鼎身在泉州,心却在朝廷;秦桧身在朝廷,心却在泉州。秦桧对他是一百个不放心,虽然贬了他的官,但他手里有皇帝钦赐的节钺,身份仍是朝中重臣,随时都可能被皇帝重新起用。

    怎样才能夺了他的节钺呢?秦桧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故技重施,让谏官来弹劾他。

    理由是什么呢?那得翻翻赵鼎的旧账,在张邦昌篡位的时候,赵鼎曾经接受过张邦昌的伪命。哎,这是一条罪状!别管当时他是真的接受还是假的接受,也别问当时接受的人很多,为何只弹劾他一个?反正赵鼎在泉州,有口也难辨!

    秦桧把这个简单的任务交给了谏官谢祖信,让他到朝廷上弹劾赵鼎。

    有谏官的弹劾,有宰相的附和,本来就是非难分的高宗,自然也难逃一个糊涂,下令夺了赵鼎的节钺。

    所谓步步紧逼,就是一步一步紧紧逼近,环环相扣,不能断档。前面谢祖信刚大功告成,秦桧立刻指示后面的王次翁跟进。

    秦桧对自己的头号政敌赵鼎,是一刻也不敢放松。他知道,像赵鼎的这样的政坛老客,只要给他一次小小的机会,他就能立刻来个咸鱼翻身,让自己落下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场,到那时,恐怕后悔药都没得吃啊!

    必须对赵鼎穷追猛打,一刻也不能松懈,直到把他逼死为止!秦桧对手下的谏官们如此交代。

    还是那句老话,想把赵鼎往死里逼,得给他量身制作一些罪状。

    什么罪状合身呢?秦桧得开动开动脑筋。

    再说这赵鼎,初到泉州,人生地不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先花些时间,下些功夫,搞清楚,泉州这地方,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只有找到了病根,才好对症下药,把泉州这一亩三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政绩的出现是需要时间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到了秦桧那里,就变成了歪理了,他就用这个歪理在赵鼎身上做起了文章。什么文章?就是拿赵鼎的政绩说事,给他扣个治郡废弛的帽子,让御史中丞王次翁以这个帽子为幌子,上书攻讦赵鼎。

    赵鼎真的治郡废弛吗?当然不是,你想想,赵鼎长途跋涉的赶到泉州,屁股还没坐热呢,哪来的什么政绩?如果在这个时候,拿政绩问题来攻击他,很明显是鸡蛋里挑骨头,纯心找茬儿。

    当然了,和赵鼎僵到了这份上,秦桧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我就找你的茬儿怎么了?!

    现在关键就是要看高宗的了,不管秦桧和王次翁怎么捏造,怎么胡说,只要高宗稍微动动脑子,只要他眼里还把赵鼎当个贤臣,他就不会让秦桧得逞。

    高宗,看你的了!

    对这件事情,高宗有自己的看法:第一,赵鼎的地位已经完全被秦桧取代,他对高宗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虽然高宗在表面上一直在肯定赵鼎,但那只不过是他迷惑人的把戏而已,在他心里,赵鼎存在与否并不重要。第二,高宗已把秦桧看成自己的心腹,与金议和的事情,全部依赖秦桧一人操作,在议和即将大功告成的节骨眼上,高宗不可能为了一个赵鼎,而得罪秦桧。第三,御史中丞王次翁亲自出马弹劾,让高宗觉得事情严重,御史中丞是谏官们的头儿,把持朝廷舆论,如果他出来指责赵鼎,可见赵鼎已经是众矢之的了。

    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高宗明明知道赵鼎是被冤枉的,但还是肯定了王次翁的指控,下令罢去赵鼎的泉州知府职务,改命他为提举洞宵宫,调回了临安

    丢了个实职,得了个闲职,赵鼎的仕途不妙了!

    赵鼎原本打算离开临安兜上那么一圈,再回来之日,就是东山再起之时。

    可是,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

    等赵鼎再回到临安,不但没有东山再起,反倒连个实职的头衔都没了,只保住个闲职。

    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愤怒、压抑、郁闷、哀愁、悔恨……

    与其这样窝窝囊囊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就是拼上老命,我也要奋力一搏!赵鼎歇斯底里的喊道。

    局势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被气昏了头的赵鼎连连上书议论朝政,出谋划策,针砭时弊!

    与此同时,与赵鼎交好的一些朝廷官员,在他回到临安后,纷纷登门拜访,一个意思是久别重逢,叙叙旧;另一个意思就是串联起来,倾轧秦桧。

    这段时间,赵鼎好不风光,又是给高宗上书,又是与百官互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大事不好,赵鼎反扑了!秦桧大吃一惊。

    他吃惊什么呢?这么紧锣密鼓的打击赵鼎,他竟然还能组织起像模像样的反击来,真是防不胜防啊!

    可吃惊归吃惊,秦桧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他心里有谱,议和已经成功,天下太平了,皇帝高枕无忧了,我秦桧居功至伟,在这会儿,你跟我斗,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为了应对赵鼎的绝地反击,秦桧紧急召集以王次翁为首的谏官们到一起开会,研究怎么将赵鼎的反击打回去,彻底断绝他的复相之路。

    关键时刻,御史中丞王次翁又一次站出来了,力挺秦桧,痛斥赵鼎,指责他当年接受张邦昌伪命之后,贪污了都督府十五万缗钱。

    翻的还是旧账,借历史问题向赵鼎发难。

    高宗这个皇帝也很小肚鸡肠,战乱的时候记账,太平的时候算账。清算岳飞,就是他的一个大手笔。

    王次翁咬住赵鼎的历史问题不放,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高宗的想法。

    至于赵鼎到底是贪污还是没贪污,都不好说,事情都过去十五年,查证起来很困难,全看高宗怎么决断,他认为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

    皇上的金口玉牙在这个时候最能显现威力。

    高宗处理这类事情的思路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况且这话还出自御史中丞王次翁之口,又有宰相秦桧的极力支持,不可不信啊!

    这样,在秦桧、王次翁的精心策划之下,经高宗的批准,刚回到临安没几天的赵鼎,被贬到了兴化军,又重新开始他颠沛流离的郁闷之旅。

    苍天啊,大地啊,怎么就不长眼睛啊!赵鼎欲哭无泪。

    当然了,赵鼎的悲痛对秦桧来说就是莫大的快感,为了多享受享受这样的快感,他指示王次翁对赵鼎死缠烂打,一刻也不放松。

    我倒要看看,赵鼎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秦桧暗自得意。

    有了秦桧的授意,王次翁是绞尽脑汁,把赵鼎的档案翻了底朝上,也没找到新的弹劾线索。

    王次翁有点发蒙,关键时候,秦桧时点化了他一下:新的没有,嚼过的馍,一样可以顶饿!

    经秦桧这么一指点,王次翁脑袋一下子开了窍,思路顿时开阔了许多。他还拿赵鼎贪污的事情说事儿,反反复复在高宗面前磨叨。

    高宗的耐力是有限的,经不住王次翁的软磨硬泡,没过多久就把赵鼎迁移到了漳州。

    即使这样,仍不能让秦桧满意,他指使王次翁继续抨击赵鼎。

    高宗又任命赵鼎为清远节度副使,安置在潮州。

    这样一路贬下来,到了潮州的赵鼎,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回天乏术了,东山再起的计划已成泡影。

    秦桧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前方会怎样?他不清楚。

    现在摆在赵鼎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与秦桧斗下去,誓死对抗到底;另一条路就是放弃争斗,全身而退,极力保全自己。

    从赵鼎现在所处的形势来看,第一条路已经走不通,再走下去只有死路一套。所以,他只能走第二条路,保全自己才是正路。

    为此,赵鼎积极向韩世忠、刘光世学习,在潮州闭门谢客,不谈时政,偶尔有人问他,他就自我批评,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赵鼎这样做实际上等于缴械了,秦桧该松手了吧?

    的确,秦桧手是松了松,因为他看到赵鼎已经彻底失去了反击能力,自己需要报复的人还很多,暂时把这个废人放到一边,等忙完了这阵子,再来解决他!

    赵鼎就这么在潮州小心翼翼的生活了五年。

    本以为自己退出政坛,安享晚年,与秦桧之间的恩怨就此了结了,彼此相安无事。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绍兴十四年(1144年),秦桧又想到了他,感觉他在潮州的日子过得不错,挺舒服的,这是秦桧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得给他换个地方,让他生不如死。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这一次给你来点狠的!

    秦桧授意中丞詹大方上书诬陷赵鼎受贿。

    受贿?有点可笑,赵鼎都失意到这等地步,哪里还有受贿的可能?就是他想受贿,哪还有人敢向他行贿,他可是秦桧的大仇家啊,人们避之不及!

    潮州这地方毕竟山高皇帝远,高宗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看不到,听不到,只能靠谏官们的汇报,来知晓一二。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在秦桧的建议下,高宗让潮州郡守把赵鼎编到移民的队伍中,发配到吉阳军,也就是胡铨被贬的地方。

    都跟移民混到了一个层次上,赵鼎这个跟头栽大喽!

    在吉阳军,慑于秦桧的淫威,曾经在赵鼎手当差的那些人,都不敢和他通信往来。只有广西主将张宗元,不把秦桧放在眼里,经常去给赵鼎送些生酒米。

    曾经显赫一时的当朝宰相,竟然沦落到这等地步!

    可怜,可叹,可悲!

    到绍兴十七年(1147年),秦桧继续紧逼赵鼎。他命令吉阳军的官吏,每月都向他报告赵鼎的生死情况,实际上是在催促赵鼎,你怎么快点死呢!

    赵鼎还不糊涂,他知道自己如果再这么窝窝囊囊的活下去,不但没有什么意义,反倒拖累了儿女,秦桧的目的就是让他死,他死了,就一了百了了,免得再被扣上什么罪状,像岳飞那样,株连了子孙后代。

    我一个糟老头子,死就死吧!孩子们还小,你们要好好活着。赵鼎留下了遗嘱。

    临死之前,赵鼎把墓中石和慕铭都写好了。

    绍兴十七年(1147年)五月,赵鼎死于绝食!

    又一颗巨星陨落,天下人为之悲痛!

    40、铲除异己之王庶

    说完了胡铨、赵鼎,再来说说王庶。

    这个王庶很不简单,他是徽宗、钦宗、高宗三朝老臣,主战派人物,做起事来很是深谋远虑,而且对时局的把握很到位,对形势发展的判断也很准确。

    早在金人大举伐辽,宋廷趁火打劫的时候,身为怀德军通判的王庶,就提出了一个很另类的思想主张:联辽抗金。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近似叛逆的主张呢?要知道,当时大宋朝的主流思想是不惜一切代价收复燕京,实现徽宗的复兴之梦。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庶提这样的主张,就不怕触怒徽宗,降罪于他吗?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头脑清醒的王庶,对形势有自己的判断,当时金人是一股新兴力量,野心勃勃,而辽和宋则过了鼎盛期,正在走向衰败。金同意和宋联盟只不过是一时的缓兵之计,为的是集中精力进行灭辽大业,一旦辽被灭了,宋也就失去了抵御金的屏障,到那时,金军乘势南下,势如破竹,以宋军的战斗力,恐怕无法抵御金军的锋芒,亡国的时候就到了!

    怎样击破金军的阴谋呢?王庶提出,不要为了贪图燕京这点小便宜,而与辽国结怨,应该主动出兵救援辽国,一起对抗金军,存住了辽,也就存在了大宋。

    真是高瞻远瞩啊!王庶,了不起!

    但遗憾的是,以徽宗为首的大宋领导集团眼睛看的脑子想的就只有一个燕京,他们都患了近视,只看得见当前,看不见长远。

    王庶的救国良策被当做耳旁风,淹没在收复燕京的喜悦当中。

    贪图小利,自取灭亡!

    果不其然,形势发展正如王庶所料,金灭辽后,迅速南侵,一举打到汴京,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

    高宗登基后,王庶投身到抗金斗争中,成为主战派的重要人物。

    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为了保命,高宗迫不得已重用主战派,王庶这时候的想法是,全心全力抵抗金军,恢复中原。

    这个想法很好很对,但问题是他能实现吗?抛开议和派的干扰不说,就说主战将领之间也不团结,为了争权争功,经常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

    内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王庶的报国之路也并非坦荡无阻,先是自己的部将曲端不服从调遣,致使王庶兵败陕西,延安失守,后又因有人向张浚进谗言,调拨二人的关系,张浚早对王庶有嫉妒之意,借机弹劾王庶轻率险诈,贬为宫观官,后来虽又被重新起用,但始终郁郁不得志。

    直到张浚罢相,赵鼎上台,认为王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极力推荐他,高宗也对王庶刮目相看,任命他为枢密副使。

    这回算是翻了身!

    受到重用的王庶首先面对两个问题:第一,在对金问题上,是议和还是主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王庶自始至终都是个主战派。第二,在朝廷内部争斗问题上,怎么站队?是站在赵鼎一边,还是站在秦桧一边,或是保持中立,或是做个墙头草,随风倒。王庶的选择是坚定的站在赵鼎一边,不仅是因为赵鼎推荐之恩,还在于王庶的很多主张与赵鼎相近,与秦桧相左。

    道不同,不足与谋!

    由于在两个关键问题的立场不同,王庶与秦桧的关系走上了对立面。

    在秦桧这一面,对王庶那是一个恨字了得,把他看作赵鼎一派的骨干,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想要弹劾他。

    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第一次绍兴议和,金派使臣来宋商谈议和之事,王庶强烈反对议和,并上书要求斩杀金使。

    勇气可嘉啊!

    结果可想而知,王庶的这种举动,不但未能斩杀金使,反倒把主张议和的秦桧提供了机会。

    从此以后,王庶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喽!

    但爱国心切的王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阻止议和,他连续七次上书,言辞激烈,矛头直指秦桧。

    他质问秦桧:“你难道忘了自己当年为了保存赵氏,是怎么被金人抓走的吗?”

    此言一出,等于揭掉了秦桧的一层疮疤!

    被王庶一通责问,本来就看王庶不顺眼的秦桧恼羞成怒,把他作为反对议和的异己分子,逐出朝廷,贬到潭州。

    远离了朝廷,再大的强烈的反对声音也无济于事,王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议和大戏在宋金之间上演。

    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拥有一颗爱国的心,却打不开一扇报国的门。

    身在潭州的王庶,心好痛!

    此时的秦桧,正沐浴在议和的春风中,得意洋洋。

    在享受议和带来的快感的同时,秦桧也没忘了王庶,因为把自己痛恨的仇敌只贬一次,这不符合秦桧的性格。

    为了彻底结束王庶的政治生命,秦桧指示御史中丞勾龙渊弹劾他。

    勾龙渊接受任务后,就着手研究以什么样的理由来弹劾王庶。经过一番琢磨,他发现,王庶和胡铨的情况差不多,很难在他身上找到什么罪状。但秦桧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怎么办呢?只能狠下心来,东拼西凑。

    这也苦了勾龙渊,为了完成秦桧交代的任务,费了不少心思,终于给王庶凑了一个罪名,说王庶是赵鼎举荐上来的,赵鼎获罪被贬,他推荐上来的人一定也有问题,蒙蔽了皇上。说白了,就是说赵鼎和王庶是一伙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别想跑了!

    借赵鼎株连王庶。勾龙渊想得可真绝啊!

    这个罪名,要说有道理吧,又不太让人信服,要说没道理吧,还多少有那么点意思。要想把这件事情处理得明明白白的,恐怕要伤点脑筋。

    焦点又到了高宗身上,要想做个好皇帝,难度可不小!

    高宗是如何处理的呢?恰巧这时候宋金两国正紧锣密鼓的忙着议和,高宗把心思都放在议和上,拿不出时间去研究谁对谁错,反正议和将成,王庶也没了利用价值,就任凭秦桧处理吧!

    这权力一旦下放到秦桧手里,他能错过这个报复的机会吗?当然不能!

    为了把跟王庶的账彻底了解,秦桧祭出三把火,烧向了王庶。

    第一把火,把王庶的潭州知府的职务给免了。

    官没了,不能在潭州呆了,王庶就举家搬往老家江州。

    在旅途中,秦桧也没让他安宁,又烧出了第二把火,把王庶的资政殿学士的职务也给免了。

    两把火过后,王庶已是无官一身轻了!

    告别了官场,王庶就在老家安居乐业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隐居田园的生活,比喧嚣的官场要多了几分恬静与安详!

    心旷神怡,长命百岁。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秦桧却始终还在惦记他。

    怎样才能给王庶来个致命一击呢?勾龙渊的那套株连方法显然不适合,必须在王庶身上做文章,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罪状。秦桧左思右想,犯了难。

    先领导之忧而忧,后领导之乐而乐。作为秦桧的手下御史胡汝明看出来秦桧的心思,为领导分忧,是当下属的应尽之责。他开始罗织王庶的罪名,也不管真和假,只求能博得秦桧开心就好。

    绍兴十三年(1143年),御史胡汝明弹劾王庶在江州,强买民宅,嘲笑朝廷的议和政策。

    这个指控成立与否,朝廷完全可以派人去查一查,不能听信谏官的一面之词。但遗憾的是,这时的朝政被秦桧把持,他怎么说,高宗就怎么批。

    借着胡汝明的指控,秦桧烧出了第三把火,把王庶贬到了道州居住。

    屡遭贬逐的王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怀揣一颗报国心,却屡遭诬陷,颠沛流离,无处安身。

    旅途的劳顿,心情的郁闷,压得王庶喘不过气来,刚到道州,便卧床不起,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秦桧的账上没了王庶,历史的账上却多了个秦桧。

    41、铲除异己之李光

    秦桧在报复胡铨、赵鼎、王庶的同时,还把枪口对准了李光。

    要说这李光,也是大宋的三朝老臣,为了抗金救国,挨了不少累,立了不少功,在百官中很有威望。

    秦桧与李光的关系也不是一上来就闹得很僵,早在秦桧第一次出任宰相的时候,两人的关系不能说亲密,但也没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当时秦桧刚从金营归来不久,在一片质疑声中出任宰相,为了保住相位,他是格外谨小慎微,对朝廷里的百官,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的也不得罪,尽量给自己树立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李光就是这不能拉拢中的一员,他与秦桧,既非同党,又非政敌,就是那么一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同事关系。

    李光与秦桧如此,与吕颐浩又怎样呢?他和吕颐浩的关系要比和秦桧差得多,两个人的政见多有不合,经常在朝廷上发生冲突,加之吕颐浩独断专横,李光对他心存不满。

    到了秦桧被吕颐浩倾轧下台之后,吕颐浩的手下就借题发挥,把李光归为秦桧的同党,加以弹劾,李光的官职就被夺了,做起了闲职。

    这个罪名有点冤!

    好在,吕颐浩的宰相也没干长,很快就被罢了,李光又重新被起用,而且是官运亨通,在绍兴八年(1138年),做到了参知政事的位子上。

    也就在这一年,金在挞懒的主张下,与宋议和。

    但面对不断涌起的反对议和浪潮,高宗和秦桧都不敢在议和书上签字,担心激化矛盾。

    让谁来签这个字呢?秦桧想到了李光,这朝廷上,皇帝第一,宰相第二,这参知政事就应该算第三了。秦桧再一想,李光是三朝元老,资格老,威望高,让他来签这个字,舆论就是不服,也会碍于情面,不敢兴风作浪。

    挡箭牌找到喽!

    秦桧向高宗郑重推荐李光,代表大宋来在议和书上签字。

    高宗怎么看呢?他本来并不看好李光,因为让区区一个参知政事来代表大宋国签字,这规格未眠太低了,怎么也得是个宰相啊。

    秦桧心里很清楚,高宗本意是让自己签这个字。可自己现在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如果在这个风口浪尖,把字签了,恐怕会进一步激化矛盾,生出变故来。

    为了力挺李光,秦桧就向高宗解释道:“李光这个人有名望,如果让他签字,舆论就会自动停息。”

    把李光推到台面上,自己脱身了,秦桧手腕很高。

    高宗听秦桧这么一说,再一考虑,觉得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皇帝这边摆平了,李光那里怎么说服呢?

    秦桧把李光研究得很透,知道他这个人不是绝对的主战派,对金问题上,他的主张是能用议和手段把失去的领土拿回来,最好不过,如果不能通过议和拿回的话,就用武力解决,总之战争不是唯一的手段。

    掌握李光的这个观点之后,秦桧就跟他说,这次议和金人是把陕西、河南两地归还给咱们大宋,附加条件一个没提。

    李光一听这话,觉得这是个好事,主动把土地归还回来,免去流血冲突,不是更好,等到把陕西、河南的土地拿到手后,利用和平的环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到国富兵强的时候,再去找金人报仇,把握岂不是更大!

    这个字我签!李光爽快的接受了这个使命。

    秦桧和李光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合作,李光代表大宋在议和书上签了字。

    但李光毕竟与秦桧不是一路人,两人的合作很快就以分裂而告终。

    议和成功之后,秦桧的真是面目便露了出来,他积极主张撤除河南边备、收诸将兵权。

    这和李光的主张不符,遭到他的强烈反对,李光认为不能太过于依赖议和,边备不能松弛。

    两个人由此产生了矛盾。

    借议和之功,秦桧的翅膀越来越硬,在朝廷上,他丢掉了当初的谨小慎微,而变得飞扬跋扈,独断专横,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这让李光很不满。

    后来,秦桧举荐自己的党羽郑亿年为资政殿学士,李光终于忍无可忍,当着高宗的面戳穿秦桧的阴谋:“是想堵塞蒙蔽陛下的耳目,弄权误国。”

    自此与秦桧结下很深的怨仇。

    因政见不同,相互争吵,很正常不过,李光没觉得如何,秦桧却全都记在心上,伺机报复!

    如此的生活,到底累不累啊?秦桧!

    何必给自己树敌无数呢?

    难道他的心灵在变得扭曲?

    不可想象!

    李光因得罪了秦桧,自知难保,就向高宗请辞,连续上了九此奏章,高宗才批准,并授任资政殿学士、绍兴知府,后又改任提举临安洞宵宫。

    李光毕竟从政多年,他深知,自己得罪了当权的秦桧,日子肯定不会好过,不如明智点,先行一步,主动退出,免得被人弹劾排挤。

    逃跑就能解决问题吗?在别人那里或许可以,但在秦桧这里是行不通的!

    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宋金第二次议和刚成功,秦桧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报复李光。

    给他安个什么罪名好呢?秦桧先从李光的弱点入手。李光有什么弱点?就是口无遮掩,爱发点牢骚,特别是退出权力核心之后,他愈发看不惯秦桧的所作所为,时不时的发表点怨愤言论。

    俗话说,祸从口出。李光的祸也就是从口出来的!

    秦桧指使爪牙万俟卨向李光发难,指责李光对朝廷怀有怨恨。

    折子一上,高宗想也没想就让秦桧处理。

    落到秦桧手里,李光还有翻身的可能吗?秦桧毫不客气的把他贬到了滕州。

    滕州知府周谋一直想巴结秦桧,却苦于没有机会,李光的到来,让他眼前一亮:机会来了!可以在李光身上做文章!

    这个文章怎么做呢?他就经常去和李光套近乎,拉关系,闲唠嗑,时间长了,李光就没戒心,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知己,见时机成熟了,周谋就把话题引到秦桧主张议和上面。

    李光与秦桧有积怨,难免发发牢骚,炮轰秦桧一番,而其李光还把这些言论写到文章里。

    周谋利用两人的关系,获取了好几篇这样的文章,把它们作为讨好秦桧的礼物送了上去,秦桧看到这些文章,勃然大怒。

    为了继续报复李光,秦桧命令御史中丞杨愿弹劾李光,说他唆使儿孙及亲戚频繁来往于吴、越之间,指使他人上书议论朝政。

    然后,秦桧再借这个罪名把李光贬到了琼州。

    在琼州,李光闲来无事,经常舞文弄墨,来抒发自己压抑的情怀。那时候的文官都是清一色的科举出身,写诗作赋,都很在行。做官的时候,公务缠身,没时间没精力爬格子,现在成了闲人,喝喝酒,写写词,算是一种自我解脱吧!在李光的词中,最有名要属《水调歌头?兵气暗吴楚》这首词了,内容如下: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李光写这首词,融入了很多自己对国事的无奈和感慨,虽然字面上,透出的是一股超脱现实、洒脱自乐的出世之想,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他的自我抚慰而已。

    这首词一写出来,立即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把它跟胡铨的《好事来》扯到一起,弹劾李光与胡铨写词作赋一唱一和,讽刺朝政。

    很明显,告状的人,就是想通过弹劾李光来取悦秦桧,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样的弹劾,正是秦桧所需要的,甭管是真是假,只要有人弹劾你,我就顺势报复你一把。秦桧再处理这类事情上,向来手不软!

    在秦桧的操作下,李光又被转移置昌化军,同时,秦桧还劝说高宗下诏,对李光永不检举。

    李光跌到了仕途的谷底!

    把李光整到了这地步,秦桧的目的达到了吗?可以说,算是告一段落,但就秦桧来说,这事还没完,他给李光设计的结局就是一个字:死!

    秦桧能把李光置于死地吗?谜底要到秦桧死的时候才能揭晓!

    42、铲除异己之张浚

    在秦桧众多的异己里面,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张浚。

    当年,秦桧罢相之后,还是张浚在高宗面前举荐,才有的他东山再起那一天!

    不过,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世间万物又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昨天张浚有恩于秦桧,今天两人就会因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明天两人就有可能剑拔弩张厮杀一番。

    恩怨,恩怨,往往是先有恩后又怨!

    绍兴三十七年(1137年),张浚因大将郦琼投降伪齐一事引咎辞职,高宗就继任人选征求他意见的时候,他第一把秦桧给否决了。

    这笔帐,秦桧记得最清楚!

    不过当时的秦桧翅膀还没硬,说话办事还没底气,纵有一颗仇恨的心,也没有一身报仇的本领,还是规规矩矩的把官坐稳,把账本记好要紧。

    算账的事儿,得从长计议!

    再说张浚,自从罢相之后,日子就不好过了,善于落井下石的台谏官们对他弹劾起来是一点也不客气。

    罪状五花八门,唾沫满天飞,批斗大会蔚为壮观。

    眼看这张浚遭到狂轰滥炸,处境不妙,作为张浚的好友,赵鼎等人急忙救场,到高宗那里先打业绩牌,说张浚为了大宋抛头颅洒热血,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接着打出亲情牌,说张浚家有老母,若把他贬走了,就无人赡养了。

    任凭赵鼎等人怎么说,秦桧在一旁片言不发,袖手旁观。

    这个热闹真好看!一想到张浚挨贬,秦桧就乐不笼嘴。

    赵鼎等人的卖力救场,终究是没有奏效,盛怒之下的高宗,还是把张浚贬到了永州。

    但张浚毕竟不是等闲之辈,没过多久,到了绍兴九年(1139年),他就被重新启用,任命为提举临安洞宵宫,旋即又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到了绍兴十二年(1142年)又被封为和国公。

    看这架势,有东山再起,重登相位的趋势。

    面对张浚的步步高升,秦桧心里很担心,这要是让张浚杀个回马枪,自己还有的混吗?当务之急,是想尽一切手段把张浚黑下去!

    怎么个黑法?还得看万俟卨的!

    这万俟卨因诬告岳飞而成名,迅速成为秦桧眼里的红人,只要有人跟秦桧不过去,他就会出面弹劾,而且成功率极高,可以称得上是弹劾专家了!

    万俟卨接了这个任务后,或许是骄傲自大,没认真对待;或许是低估了高宗的智商,把问题简单化了。总之,他拿出的弹劾理由很雷人,说什么张浚在长沙的房子很奢华,甚至超过了皇宫。

    高宗一听,心想,还有比我皇宫还奢华的房子?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怎么个奢华法?,就派屯田员外郎吴秉信去实地调查。

    秦桧心底一沉,感觉不好,坏了,这一枪放得太失误,扯到了房子上,是真是假,到那一看就知道了,太没有水平了,这个万俟卨,真是笨死了!你就不能找一个跟房子无关的借口啊!

    常在江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弹劾专家也得有失手的时候呀!

    秦桧没辙了,就硬着头皮去收买吴秉信。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使磨推鬼。区区一个吴秉信,我还摆不平你!秦桧自信有十分的把握。

    设想总是虚的,现实才是真的,二者不能简单画等号。秦桧的设想被现实击碎了,这个吴秉信是个难啃的骨头,给钱不要,给官不做,就是要实事求是。

    这天底下还有我秦桧办不成事儿?秦桧扪心自问。

    结果可想而知了,张浚逃过一劫。

    计划受挫的秦桧,更加憎恨张浚了。

    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我跟你没完!秦桧反反复复用笔写张浚的名字。

    绍兴十六年(1146年),西方天空经常出现彗星。尽管秦桧等人一再解释这是祥瑞之象,但高宗始终心里有个结,于是下诏要求直言。

    张浚早就看不惯秦桧在朝廷的所作所为了,一直想找机会上书抨击时政,但又有所顾虑,担心年迈的母亲受到牵连。

    孝字当先啊!

    令人感动的是,张浚的母亲非常开明,她知道情况后,就引用张浚父亲曾经对皇上说的话:“我宁可说出来,死于斧钺之下,也不想忍着不说辜负陛下。”以此来鼓励张浚上书直言。

    有了母亲的支持,更加坚定了张浚上书的决心,他就趁高宗下诏征求直言的机会,上书道:“当前的形势,就好比心中长了一个大疽,不把它手术切除了,这病就不能痊愈。希望陛下头脑要清醒,能够辨别忠奸,使自己不受蒙蔽,国家才有安全的希望。”

    话说的很明白,在当今朝廷里面有奸臣,皇上你要当心,别让奸臣当道,弄权误国啊!

    高宗虽不谙政事,但他并不傻,心里面比谁都明白,只不过不表露而已,接到这个上书后,他心里面已经很清楚了,但他不直接说,而是把它交给三省来讨论。

    高宗这么做,基于两点:第一,用张浚这话来敲击朝廷里的百官,让他们明白,现在朝廷里面有了奸臣,我要加以辨别了。第二,把张浚暴露出来,表面看是重视张浚,实际上是把他推到了箭靶的位置,让对他不满找到了报复的机会。

    作为百官之长的秦桧,看到张浚的这个上书,愤怒不已,立即命令台谏官弹劾张浚,并罗列出两条罪状:一个指控他建造超标住房,强占民田;另一个是指控他经常抱怨议和,希望看到混乱多事的局面,使自己侥幸的东山再起,居心叵测,危害甚大。

    有了台谏官的指控和秦桧的附和,高宗就把张浚贬到了连州,后来又到了永州。

    对张浚,秦桧戒心很重,时刻提防他发表攻击自己的言论。

    为了把张浚置于死地,秦桧要求所有台谏官,只有提出弹劾,不管与张浚有没有关系,都要牵扯到张浚,目的就是把他搞臭、搞死!

    同时,为了监控张浚的一举一动,掌握他的犯罪证据,秦桧又任命张柄知潭州、汪召锡出使湖南,共同对付张浚。

    张浚的境地很危险啦!

    更危险的是,秦桧的手下张常先出使江西,审理张宗元的案子,借题发挥,株连到了张浚,捕捉到赵鼎的儿子赵汾,让他招认与张浚一道图谋不轨。

    怎么越看越像当年对付岳飞的办法,秦桧又故伎重演?

    张浚还有得救吗?

    答案先不说,留个悬念!

    43、铲除异己之洪皓

    再说说洪皓,这个人类似汉代的苏武,很有民族气节,建炎三年(1129年)奉高宗之命,出使金国,被扣留,金人威逼利诱,劝其投降,就是宁死不从。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大宋心!

    只要有一颗忠于大宋的心,在哪都能报国!

    洪皓坚定报国的信念,在金国做起情报工作,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有价值信息情况,想方设法报给大宋。

    由于消息闭塞,大宋对形势判断总是出现错误,导致对金战争,本来占有主动权,由于不了解情况,往往却变成了被动。

    真是急死个人!

    有了洪皓这个007式人物,大宋开始掌握了一些金的内部信息,无论是打仗还是谈判,更有底了。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成功,两国重归于好,使臣的遣返问题提上了日程。

    终于可以回家喽!

    想的容易,做起来难!

    洪皓在金生活了十三年,对金的方方面面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如果把他放回去,那金国在大宋面前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金人一直不肯吐口放人。

    机会,机会,一定要等待机会!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绍兴十三年(1143年)六月,金熙宗喜得贵子,举国欢庆,大赦天下。

    洪皓看准了这个时机,就向金熙宗请求返回宋国。

    金熙宗正在兴头上,有了儿子,皇位后继有人了!这心啊,都放在正事上,听洪皓这么一说,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大意,绝对的大意!

    这样的机会绝无仅有啊,还不快走!

    洪皓就担心金人变卦,金熙宗一答应,就立刻动身,快马加鞭往南走。

    不出所料,金熙宗真的后悔了,这脑子咋回事呢,咋就把洪皓给放走了呢?不行,马上派人给我追回来。

    悔之晚矣!

    当追兵赶到时候,洪皓已经登船南下。

    别了,挽留我十五年的金国。洪皓向追兵挥了挥手。

    绍兴十三年(1143年)八月,洪皓入朝觐见高宗,举国轰动,无不为他的忠贞气节所感动。

    英雄啊!洪皓!

    洪皓归来了,秦桧也没闲着,两个人都在金国生活过,有过相同的经历,没事的时候,就凑到一起闲谈。

    洪皓就对秦桧说:“张浚这个人金人很害怕,可惜没有得到重用。现在朝廷暂住在钱塘,景灵宫和太庙都极尽豪华,难道是不打算恢复中原了吗?”

    听了这话,秦桧能高兴吗?当然是很生气,张浚是他宿敌,被他排挤出朝廷的,为张浚不平,实际上就是在攻击秦桧。再者说,高宗已经明确定都临安了,议和已经成了,恢复中原那只是个蒙人的口号,为了调动官员的积极性,时不时喊上几嗓子!洪皓还想着恢复中原,还都汴京,那几乎是在做梦!

    高宗不答应,秦桧也不能答应!

    秦桧开始对洪皓有了反感!

    更让秦桧感动恐惧的是,洪皓还向他转达了金帅室捻给他捎的信。

    这个室捻什么来头?他是粘罕的心腹,秦桧当年在粘罕军中的时候,曾和秦桧有过交往,他亲眼看过秦桧经给粘罕草拟过檄文,对秦桧印象深刻,听说洪皓要南归,就让他捎信给秦桧,表达问候!

    这秦桧在金国的人缘是相当的好啊!

    在粘罕军中的所作所为,秦桧一直当做自己的绝密隐私,从来不告诉任何人!

    本来不少人对他的归来就感到蹊跷,质疑他是奸细的声音不断,如果这事再传开了,自己不是身陷囹圄了吗!

    纸是包不住火地!洪皓回来以后,就把这层纸给捅破了!

    纯心跟我过不去啊!秦桧恼羞成怒。别看你以忠义闻名天下,皇帝对你十分眷宠!但要是得罪了我,一样照贬不误!

    在秦桧的暗示下,侍御史李文上书弹劾洪皓没有探视自己的母亲,是为不孝!

    高宗本来是很器重洪皓,但后来与洪皓交流中得知,洪皓反对议和,反对向金卑躬屈膝的顺从,建议恢复中原,还都汴京,这是高宗所忌讳的!

    即便是忠义的人,犯了皇帝禁忌,同样是没好果子吃地!

    高宗也有打发他的意思,就借着李文的弹劾,就把他贬到了饶州。

    此时距洪皓归来仅仅一个月。

    仕途多变啊!

    贬走了洪皓,秦桧对他仍不放过,以他的性格,整人就要整到底!

    绍兴十四年(1144年),福建、浙江发生了水灾,由于处置不力,给百姓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早就对朝政不满的左武大夫白锷就乘机四处说:“水灾处置调度不力,洪尚书名闻天下,为什么不用他?”

    这话传到了秦桧耳里,他勃然大怒:好你个白锷,当面不说,背后乱说,造谣惑众,给我投入大理寺监狱,因为一句话就杀头,似乎说不过去,那就流放到岭南,让他活受罪!

    白锷只说了一句话,就把自己送到了岭南。

    哎,再把这事挖掘挖掘,白锷在赞扬洪皓,莫非两个是一伙的,相互吹捧。这事值得研究,可以趁机参洪皓一本!谏官詹大方来个借题发挥,牵强附会,弹劾洪皓和白锷是刎颈之交,相互吹捧。

    高宗向来讨厌结党附会,就把洪皓又给贬了。

    不久,洪皓的母亲去世了,他在家服丧,又有人为了讨好秦桧,拿他来说事,说他鄙视宰相!

    不尊敬领导,该贬!高宗就又把他贬为饶州通判。

    事还没完,又有人为了取悦秦桧,弹劾洪皓,说他散布欺世之言。结果是又被贬为濠州团练副使,在英州居住。

    在金受了十五年的苦,一心忠于大宋,没想到回来了,却被一贬在贬!天理何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