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砖灰瓦的建筑,横平竖直的街道,古老的院落,朴素的民风,处处都给人古朴典雅的感觉。想想自己的家乡,开埠以来,还不足百年历史,这期间就有三个帝国主义来当家。所以家乡的文化也与外夷息息相关。沾着边的都叫洋,什么洋房、洋车、洋行、洋米、洋面、洋油……火柴叫洋火,水泥叫洋灰,可谓洋味十足。
家乡人生在大海边,眼睛老盯在外面的世界,追风弄潮的个性与生俱来,就拿穿戴来说,前几年,年青人还留着波浪式“大油头”,有人戏称,苍蝇落上去也会滑下来。脚上穿着足以踢破肚子的“火箭鞋”。
家乡人喜欢创新,喜欢走自己的路,敢于和传统挑战。用一句时髦的话叫时尚风潮。因为家乡三面靠海,家乡的男孩伟岸洒脱,大概和吃海鲜喝啤酒有点关系吧。他们生性粗犷奔放,故有“小哥”之称,小哥翻译过来就是生猛的意思。所以外省的人一听“小哥”二字都退让三分。再看女孩,长身细腰,修长的脖颈,高挺的丰乳,走起路来飘然如风,身上处处散发着少女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在她们身上既有北国女人的风情,又有江南女子的韵致。所以国人都知道家乡是个出靓男美女的地方。徐燕亭走在济南的土地上,却想着家乡的风土人情。
“咱们来济南看什么?”老郑问大家。他们刚从一家小饭店里走出来。
“大明湖必须要去,还有一个趵突泉也是一大景点,到济南来就是看泉水,就象到咱家乡看大海一样。”老严抢先说道。
“对,这两个地方都要去。不过,千佛山我看是去不了了,因为我们在济南只有半天多的时间,下午就乘车去曲阜。”老郑接住老严的话音说。
这支小分队共八个人。除了电工六人外,另有两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加了进来。他俩是分厂派到总厂来培训的。小王姑娘学的是车工,小纪姑娘学化验。两个人在总厂实习半年多了,这次奉调回分厂。
老郑是海军退伍军人,正当壮年,体格健壮,精神“一万”。他带领大家来到大明湖时已经是艳阳高照。他们租了两叶小舟,两个姑娘跳到了徐燕亭和潘若福的小船上。他们朝湖心划去,湖中荷花盛开,水色清幽,小船在微波中荡漾,幸福的微笑闪烁在每个人的脸上。
“《老残游记》上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秋月半城湖。’今天身临其境,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徐燕亭边啃西瓜边说。
初次出远门,看到什么都新鲜。这种心态也激起他奋发的热情,他甚至想起皮埃尔·居礼说过的话,居礼写在日记里那段励志的话,他在学生时代就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又在他的头脑海中重温一遍。“是的,人生就该如此:玩乐、恋爱、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东西,同时还必须有生活的梦想,并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不懂生活、不懂得爱、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人活着还有什么价值!”他在心中对自己说。
这边玩得正欢,老严那边招呼起来:“喂,把船靠过来,我给你们照个像作纪念。”
“快划,快!严师傅要给咱们留个影。他的摄影技术不一般,参加比赛得过三等奖。”徐燕亭边划桨边说。
“老严蹲在船头上,端着135SH照相机说:“大家都放松一点,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喂!小王姑娘别把手中的西瓜放下,咱是生活照,要的就是真实自然。若福,你笑的还不够,嘴再咧大点。”大家都被他逗笑了。这次大明湖之游也被定格在这美好的一瞬间。
回到岸边,徐燕亭和潘若福觉得意犹未尽,他俩并肩站在湖边柳树下逆光照了一张。老郑看了一下表,说:“离上火车还有两小时的时间,咱们去商店呐,还是去趵突泉?”
“逛商店有什么意思,赶紧去趵突泉照几张相。”老严说。
在去趵突泉的路上,潘若福凑到徐燕亭耳边,小声说:“你发现没有,这街头上的姑娘出眼的真不多。”
“又不是节假日,漂亮姑娘都上班去了,哪有时间逛大街。”徐燕亭回了一句。
“大明湖畔有个姑娘你发现没有?和一个老女人坐在长凳上,可能是她母亲,我和她对了一下眼光,绝对迷人。”稍顷又加道:“看样子也是外地来的,那打扮和气质象是南方姑娘。”
“你应该上去搭讪几句,交个朋友。”
“我哪有你那个魄力,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见了漂亮女人就脸红。”潘若福在这方面有点自卑。
“伪装呗,其实你比我勇敢,我也是见了美女不敢正眼看她们,在我眼里美女都是高贵的,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俗话说好汉无好妻,赖汉攀花枝。说到底咱还是太懦弱了。心里想却不敢行动。”
“我不承认懦弱,只能说脸皮太薄,自尊心太高,觉得去追一个女孩有失男人的尊严。”
“可不,都埋在心里,人家谁知道,还不如赖汉子死缠乱磨,说不定就成了。”潘若福嘴上说着眼睛也没闲着,不时的看一眼从身边走过的女孩。
“那是浅薄之人干的勾当,被他们追上的女孩肯定没有内涵,没有底蕴。有良好教养的女孩对那些市井小人会不屑一顾的,我觉得真正高雅的女人无赖也要敬她三分。”
“看来,你现在是找到高雅的了。”
“至少是不俗吧。”徐燕亭得意的看了潘若福一眼,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自负的神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