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道路-第25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厂休息是徐燕亭懒被窝的日子,但今天怎么也睡不着了,因为有心事,早早就起来了。同时,也把妹妹桂华叫了起来,和他一起收拾屋子。他有什么心事呢?原来他约了几个同事来家里,这几位同事是:积极促成他和夏美津恋爱的阿林;工具车间的陈思平;还有一位是在《红色无产者公社》成立伊始,充当联络员,人称“小SH”的卢永涛。“小SH”本名叫卢永安,为了表达要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到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遂改名叫卢永涛。他是机修车间的一名维修钳工,手艺精,活干得漂亮,是一位很有潜力的技术工人。徐燕亭今天把他找来,准备把家具把手的任务交给他。

    上午九时半,客人们如约而至。叙了几句寒温,徐燕亭就直奔主题:“我和我对象的事定了,打算今年把事办了。但是家具成了大问题,商店的家具样式笨重,色调单一,这样还得托门子,走关系才能买到,至于大站橱根本就没货。我对象说,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说什么也得有个大衣橱,我也有同感。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动手做。”

    “这事不难。”陈思平说,“现在是木匠比木头多,”他伸出手来比划着,“一抓一大把,核心问题是木料,有没有着落?”

    徐燕亭胸有成竹。很快说道:“没问题!我同学哥哥在外贸开车,捣古了一堆方子木,做大衣橱用的腿、撑他都包了。我从一轻局给他弄了张缝纫机票,算是谁也不欠谁的。另外,五合板和纤维板,财务科的张晓燕给我解决,她父亲是光华电线厂的供销科长,很有门路。”

    听完徐燕亭的话,陈思平微笑着说:“这个大头解决了,其他都好说了。但是在哪里干,也是个问题。没有宽绰的地方扑楞不开,象你们家这样窄窄巴巴的,站上几个人就满了,连个放木料的地方都没有。”

    “地方找好了,在我大哥家的院子里干。他住在海寺街西刘家巷,清朝时的老院落,四十多个平方,在院子里翻跟头也没问题。”徐燕亭越说越高兴。

    “选样子也是关键。”“小SH”插上话说,“咱们要么不干,干就干成岛上一流;样子既要新颖又要有创意。”“小SH”是新潮流的代表人物,从来就有超前意识。

    “永涛之言正合吾意,咱不干则已,干就把它干成精品。”徐燕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到哪里去选样,也是个难题。”刚才还在兴头上,转瞬间徐燕亭又皱起眉头。

    “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阿林开口了,“这事可找‘王子’帮忙,他在社会上认识人多,听说他认识一个从印尼回国的华侨,住在士江路二号,是个女的,姓什么我忘了,据说她家的那套家具很上档次。”

    “那座小楼我知道,盖在半山腰,米黄色,阳台很大,房型也很美观,和老别墅的风格迥然不同。”徐燕亭不无羡慕的说。

    “看来,这婆娘的钱定然不会少了。“小SH”加了一句。

    ”没钱能盖起别墅?她可不是一般的有钱,据说她父亲是汪伪时期的大汉奸,她是小老婆生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她父亲携巨款逃往香港,又从那里转至印尼。后来干什么不清楚,大概是经商吧。阿林把女华侨的身世做了简单的叙述。

    “这个女人不一般,王子也不一般,他能搭上这样的女人足见交际之广。“小SH”说。

    “王子这两年在社会上也是小有名气的人了,江湖上又给他加了个浑号叫‘小跑步’,意思是见了美女一溜小跑上去搭讪,有这回事吧?”陈思平说完后回过头来看着阿林。

    “有风就有雨。他这个人闲不着,没有点大动作,他的名声也不会从工厂走向社会。”阿林回道。

    坐在阿林身边的徐燕亭,拍了拍阿林的肩膀提醒他:“我看你和他交往要注意点分寸,毕竟不是什么好名声,免得惹上是非。”

    “我倒没想那么多,我认识的王子是一个讲义气、重感情的人;有点小情调,与众不同;人们都是戴着有色眼睛看他,这就难免不会产生偏见。”

    陈思平淡淡一笑,稍稍加重了一点口气说:“我认为王子好坏与做家具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他能帮燕亭把橱样选好,就是好同志。”

    “思平言之有理,我举双手支持。”小SH笑着说。

    “阿林,你抽空找王子谈谈,能行,就让他带着咱们一块跑跑。”徐燕亭征求阿林的意见。

    “小事一桩。我明天就去找他,谈妥了,下了班咱们就走几家看看。”

    这时,桂华买菜回来了。在这几位哥哥跟前露了一下脸,又把徐燕亭叫出去说了几句话,就到门口自家盖的小灶间忙活午饭去了。“再一个问题就是请谁来干?思平说现在木匠比木头多,但咱必须选技术过硬的,弄点材料不容易,别请些二把手来干砸了。”徐燕亭说着把目光转向陈思平。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你看我家那几件家具干得怎么样?”陈思平问。

    “正因为干得不错,我才找你商量这事,你当时找谁干的?”

    “要说手艺精数旮六,大黄牙干活也可以,就是有点粗,不过干得快,又肯出力,他俩搭档比较合适。”

    “那你负责和他们联系,先定下这两个。人手不够再说。”

    做家具的事就讨论到这里,大家站起来,扑拉了一下腚准备走人。不想被桂华挡住了:“吃了饭再走,我都准备好了。”桂华扎着小围裙,湿漉漉的嫩手,略带羞涩的微笑,从眸子里流露出的那股子诚心诚意让人难以拒绝。

    徐燕亭也跟上说:“大老远的来了,哪能让你们空着肚子回去,吃了饭咱还要一块去我大哥家认认门。”

    看看大家围着饭桌都坐好了,徐燕亭说:“昨天晚SH里落大潮,我和桂华去挖了不少蛤蜊,还有香波螺,你们尝尝怎么样。”

    “你这里还靠海?我来了多少次了还不知道呢。”小SH带着好奇心问。

    “不是紧靠,但也不是很远,过了马路一直往前走,走上十几分钟就看到大海了。夏天赶上初一或者十五,院里的人成群结队去挖蛤蜊。你们看,我和桂华一晚上就挖了二十多斤,要是运气好,还能摸到鱼和螃蟹。”徐燕亭说完就从灶间端出一盆吐出泥来的蛤蜊,说:“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些回去,这么多我们也吃不了。”徐燕亭从小住在海边。后来搬到二哥厂的宿舍,没想到依然靠海那么近。

    “这些蛤蜊新鲜,个个都伸着舌头,还往外嗞水呢。”小SH说着就用手去戳那个舌头最长的大蛤蜊。

    看到这么新鲜的蛤蜊,大家的食欲也跟着上来了,不用客气了,坐下等着吃鲜货吧。第一道菜就是刚出锅的鲜蛤蜊,冒着热气,张着口就端上来了,桂华笑着说:“哥,趁热吃。”接着又上来几个冷盘。

    徐燕亭也打开了玫瑰香红酒,这是他招待客人的专用酒。度数不大,一瓶一块零捌分。“来尝尝我们这里的蛤蜊。你看这蛤蜊汤:乳白状,多厚!你再看这肉,都什么季节了还这么肥!”

    桂华过来送汤匙,徐燕亭又叮嘱道:“香波螺抓紧时间煮一下,火不要大了,开锅一分钟即可。”大伙一看鲜货上来了,下酒的小菜也有了,玫瑰酒香直往鼻子里钻,情绪立马就高涨起来。

    “先喝口汤尝尝。”一个说。“哎,真鲜美!”另一个说。“嘿,味道特浓!”又一个说。“肉真嫩……”你一言,我一语,把一盆开口的蛤蜊捧上了天。当桂华端着一盘红烧土豆饼过来时,陈思平已经干掉杯中的玫瑰香。可能觉得酒劲不够,又问徐燕亭有没有白酒。徐燕亭二话没说,从铺底下摸出了那瓶压箱底的洋河大曲,说:“我叔送的,一直没舍得喝。”

    陈思平接过酒,左看右看,说:“八大名酒,但今天喝可惜了,你先放着,等大衣橱立起来再喝,那是个什么味道!”

    阿林也跟着说:“对,先留着,等干完活咱们一醉方休!”

    小SH滴酒不沾,这时看到酒精已攻到几个兄弟头上了,就离开座位来到桂华身边。他和桂华本来就熟,前两年,他三天两头往徐燕亭家跑,徐燕亭家的人都认识他。尤其是桂华,和他年龄相差无几,两个人有不少共同语言。桂华就业还不到两年,在捷通动力厂开天车。在同父异母的这几个姊妹中,她和徐燕亭的关系最好。桂华长得不胖不瘦,皮肤较白,和徐燕亭一样也是单眼皮,但是眼睛细长,很有神韵,眉宇间生有一颗小黑痣。桂华喜欢看小说,“小SH”经常借几本书送给她。

    “最近看什么好书?”

    桂华温柔的一笑,说:“哪有书读呀,我认识的人又少,借本书太难了。”

    “我上次借你的《怎么办》,你觉得怎么样?”小SH又问。

    “看不大懂,你说列宁喜欢这本书,我就认真读,但读不下去。可能我的阅读能力太差。”

    “过两天我给你一本内部书看。”

    “什么书名?”桂华笑眯眯地问。

    “《大伟人华尔德传》朋友从图书馆借的。”

    “谢谢你,下个礼拜我上夜班,正好有时间看。”桂华感激之余,又送给“小SH”一个动人且无邪的眼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