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92个创意促销方案-“一”字当头:创造促销奇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方案1    超值一元品——抛砖引玉,促销有方

    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比如金融业、服务业、零售业等等。不少企业的经营状况都转向萧条。那么,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呢?还是让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看看一个酒店是如何运用“一元啤酒促销”的智慧来应对危机的,想必无论对酒企还是广大的商家,都会有所裨益。

    青岛A酒店是一家大型的中高档肥牛火锅店,在没有危机之前,这家火锅店的经营状况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然而,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夏季以来,该酒店却面临着三个非常严峻的市场形势。

    形势一:经济危机之下,顾客消费趋于保守,酒店营业额出现萎缩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趋于保守,捂紧荷包过日子,对价格敏感是居民消费的主要特征。自从危机以来,许多企业的产品销售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高价位产品销售额下降,低价位产品的销售额明显上升。酒店消费同样出现了这样的特征。

    形势二:夏季并非火锅的旺季,店内生意萧条

    消费者都明白,肥牛+涮羊肉这样的火锅,更适合冬天进食。在炎炎夏季,几十桌人拥挤在一个大厅里吃火锅,即使有空调,也会感觉很不舒服。因此,夏季是火锅店生意的淡季。

    形势三:夏季,酒店的啤酒消费受到扎啤的冲击

    青岛是一座啤酒之城。每年只要刚刚进入5月份,啤酒屋、扎啤零售点就会遍布整个城市。海鲜来料加工+小菜+新鲜的扎啤,这是青岛人非常惬意的夏季饮食。而且,凡是路边的饭店、酒店都会在店面门前的大街上大摆擂台——烧烤、炒菜、扎啤,整个城市都变成了一个不夜城。放眼望去,蔚为壮观。而每年一届的青岛啤酒节,也使整个青岛成了扎啤的世界。如果说瓶啤是罐头,那么扎啤则是新鲜水果。高温酷暑之下,畅饮着刚刚出厂几个小时的,上好的啤酒,是何等的惬意啊!

    然而,就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青岛A酒店的生意一改往日的清淡,突然变得异常火爆。周末高峰期甚至出现了排号的现象,晚上平均可以翻台1~2次。究竟是什么高招和妙招让这家中规中矩的酒店,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反而“逆势飞扬”呢?原来这家火锅店主要是采取了“一元啤酒促销策略”。这一策略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四大“杀伤力”。

    一元策略的第一杀伤力:想不到的实惠。

    A酒店橱窗上,非常醒目的拉着一条横幅:“崂山啤酒一元一瓶,不限量!”。青岛居民都很清楚,崂山啤酒在青岛零售价为2.0~2.2元/瓶,价格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崂山啤酒由青岛两家不同的啤酒厂生产。在酒店,崂山啤酒一般要卖到3~4元/瓶。1元一瓶,别说消费者从零售店买不到,就是酒店进货,这个价格也进不来。与在其他酒店喝崂山啤酒相比,一瓶啤酒直接就可以节省2~3元,甚至比零售1.5/斤的扎啤还要便宜。所以,一元一瓶的崂山啤酒,对于青岛消费者来说真是想不到的实惠。

    一元策略的第二杀伤力:买的没有卖的精,你实惠,我赚钱

    大家肯定有疑问了:这样卖酒,这家酒店不得赔死啊?答案是否定的,不但不会赔,而且会赚个盆满钵满。我们来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如果该酒店是从经销商处进货,那么估计一瓶崂山啤酒的进货价格在1.7~1.8元之间,而如果是直接从厂家进货,价格可能还会更低。就以他从经销商处进货的价格做个粗略的分析。如果是按1.7~1.8元的价格进的货,那么,他每卖出一瓶酒,就要净“赔”0.7~0.8元。假如一桌客人消费10瓶酒,那么这一桌就要净赔7-8元的酒钱。可是,真的会赔吗?这里面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那就是单桌菜金与酒水的消费比例,以及整个酒店菜金与酒水的消费比例。经过分析,发现家庭、情侣、2~4人的朋友是该酒店活动期间的核心消费群。这些消费群每桌的菜金消费额,平均都在100~200之间。就以最低消费 100元菜金计算,如果这桌同时消费了10瓶啤酒,酒店会赔本吗?100元菜金,酒店看似净赔7~8元,而实际上只相当于打了不到九折。需要提醒的是,正常情况下,该酒店经常打到8.8折。如果加上每个瓶子可以以0.1元钱的价格被回收,该酒店还有一块钱的回收空间呢!

    一元啤酒策略的第三杀伤力: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为顾客节省消费开支。

    尽管危机来临了,但生活总是要继续。该请客还得请客,该应酬还得应酬,该家庭亲朋聚会还得聚会。只不过频率可能减少了,消费的总体支出压缩了。为什么说该酒店的一元啤酒策略为顾客节省了开支呢?

    假如,五六个个朋友去聚餐,消费20瓶崂山啤酒,正常价格需要60~80元,那么,来这家酒店消费就可以节省40~60元。其次,如果是比较正式的请客,来这个酒店首先不存在档次不够的问题。包厢、菜品、环境各方面完全可以给足主人面子。假如在别的酒店就餐,请客的主人在喝酒上首先就面临一个选择:喝青岛啤酒还是崂山啤酒呢?喝崂山啤酒,似乎不太有面子,为了面子还是选择喝青岛啤酒吧。这样下来,五六个人没有200~300元(在酒店喝青岛啤酒,一般是6~8元/瓶)的酒水钱是打不住的(要喝到尽兴,一人起码也得喝个7~8瓶,而生活在青岛这样一个啤酒之城,酒量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然而,来到A酒店消费,服务员会问:“先生,需要什么酒水?我们这里崂山啤酒搞活动,一元一瓶”,客人一听都瞪眼了:“啊?好好好!就喝崂山啤酒!”服务员真的像《不差钱》中的小沈阳一样,给请客的人兜足了面子,客人最少能节省100~200元。结果,被请的客人第二天请客,也把客人带到了这家酒店……其中的秘密,大家心照不宣。

    一元啤酒策略的第四大杀伤力:放飞隐形的翅膀。

    A酒店一元策略的出台和应用,当然是经过了科学分析与策划的,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刻、准确地吃透了经济危机下的消费心态。在一元啤酒策略的暗示下,凡是来这家酒店消费的顾客,在点菜的时候,心中都长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心花怒放,欲望飞扬……啤酒省钱了,就会多点几个菜,点几个好点的菜(价格贵点的)。无形之中,顾客都产生了“引致消费”,本打算消费70~80元的,结果都上百元,甚至好几百。

    方案2    惊爆一折售——和顾客玩一场心理游戏

    打折促销是很多厂商用于促进新产品入市、挤压竞争对手、扩大老产品市场份额等最常用的模式。价格战就是血淋淋的商战,无论你的促销是主动的,还是被逼的,总之呈现给消费者的是越来越多的实惠。打折促销,是现代营销的常用招数,就因为此招数平常,消费者视听神经也就逐渐变得麻木。没有大惊小怪,就没有购买的激情,没有消费的兴奋感。但就是有这样的人才,创意出新型的“打1折”的营销策略,实在是高超的创意。

    银座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各种店铺鳞次栉比,既有历史悠久的日本百年老店,又有出售世界各国名牌商品的专卖店。那里有家“绅士名流西装店”,卖的是日本GOOD牌西服,它就是开创“打1折”销售的商店,其壮举曾经轰动了整个东京。

    当时这家店促销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他们首先制定出打折销售的天数和每天相应的折扣,然后限定在促销期间销售的产品数量,最后通过各种方式为促销活动大做宣传。他们预计做16天的折扣促销,而16天的折扣也并不都是一样。第1天打9折,第2天打8折,第3天、第4天打7折,第5天、第6天打6折,第7天、第8天打5折,第9天、第10天打4折,第11天、第12天打3折,第13天、第14天打2折,最后两天打1折。

    这种随日期变化,商品折扣逐渐递减的促销策略,确实极富有新意。而商品最后的折扣竟然低至1折!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振奋,且令消费者为之蠢蠢欲动的消息。所以,促销前期的广告宣传效果非常好。即使仅仅是抱着猎奇的心态,顾客们也会蜂拥而至。

    表面上看来,只要是在打折销售期,顾客就可以随便选定购物的日子,甚至很多顾客都想等到最后两天,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因为最后两天的折扣最低,顾客的利益可以达到最大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消费者都是无数个思想、行动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可能达成一致。而打折商品数量的有限性,更促使消费者害怕越到后面越买不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所以当商品打到7折、6折、5折的时候,大家就再也按耐不住开始抢购了。假如你想要在打折的最后两天,以最廉价的价格购买你所中意的一套西服,那么很有可能等你去购买的时候,已经被别的顾客抢购一空了。

    实际情形也是这样的:该店打9折的第一天,来的客人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人来了,也是来探探虚实的,或者完全是出于好奇,只是来看看,并不买东西。从第三天开始,顾客光临的数量就明显增多,当第五天打6折时,客人就像洪水般涌来,开始抢购。以后连日客人爆满。当然等不到打1折,商品就全部买完了。

    那么,商家究竟亏本了没有呢?你想,顾客纷纷急于购置到自己喜爱的商品,从而引起抢购的连锁反映。结果打到5折的时候,商品就卖的差不多了。总的算下来,不仅没亏本,反而大赚了一笔。这家西服店应用奇特的促销创意,让自己的商品在打7折、6折、5折时就已经全部销售一空。“打1折”只是商家和顾客玩的一场心理游戏而已。商家怎会赔本呢?

    此次打折促销之所以具有巨大杀伤力,根源在于满足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同时他们还成功地利用了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心理,即消费者在面对有限的“占便宜”的资源时,相互之间无法达成同盟,从而不能使互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商家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敢打出低至一折的促销策略。其实这是卖家与消费者打的一场必胜的心理之战。

    方案3    独卖一件货——限量刺激,见“新”意

    有些对服饰装扮有着自己独特看法的女性,不太爱去品牌专卖店购买衣服,在她们看来,品牌专卖店的衣服一般都跟着当年的时尚潮流走,不仅颜色一致,而且衣服款式上也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当你穿着时下正流行的一款时装,走在都市繁华的大街上,时不时有几个和你穿着同样衣服的女性出现在你的视野中时,你的心理感受如何呢?也许原有的新鲜感、喜悦感会大受挫伤。

    正在昆明某大学上研究生的小A,是一位有个性、有思想,喜欢标新立异的女孩。同样在服装穿着方面,她也不喜欢和别人雷同,总希望能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风格。她最钟情的服装店是离学校不算远的一家规模不大,但很有特色的个体经营的小店。这家小店的老板,不按常规“出牌”,有一些不在流行风向内,但样式又比较特别的衣服常常出现在他的店内,如古老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时尚元素完美结合的独特款式,后现代反主流的个性款式等等。除此之外,该店最大的特色是:无论什么款式的衣服,只有一件货。任何一套衣服,卖出去之后决不再进货。在如今物以稀为“特”的年代,对像小A这样喜欢标新立异的新新人类而言,极具吸引力。因此小A成了那家小店的常客,每个月都要在该店消费几百甚至上千元。

    由于小店服装价位合理,而款式却新颖独特,以及一件货限量的营销策略,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小A这样爱美,又追求“新”的顾客。顾客进到店里,只要看到真心喜欢的衣服就立即买下,绝不犹豫。因为害怕一迟疑就被别人买走了,那可是绝版呀!

    不论哪行哪业,新品总是对消费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新”意味着引领一线的潮流,“新”意味着鲜活的竞争力,这对于商家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无独有偶,美国有个超市,就是专售新产品的。有些新产品很畅销,很多顾客抢着购卖,没抢得手的,请求市场再次进货,可得到的答复竟是:很抱歉,本超市只售首批货,卖完为止,不再进货。对此,有些顾客很不理解,还向旁人抱怨。但从此以后,来这里的顾客只要看到中意的商品就买,决不犹疑。

    超市和服装店的“割爱”是个极妙的创意,它能给顾客留下强烈的印象――这里出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要买最新的商品,就得光顾这家店。这种限量刺激的创意,无非就是使市场上呈现必定的“不饱和状况”,应用消费者“物以希为贵”的心理,来刺激购买欲。这也是逆向思维的一个创意。

    限量销售的广告,同样能赢得商机。市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某某品牌新款汽车限量登场,某某时尚内衣限量上市,某某新概念电器限量投放……看多了这样的广告,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要限量,这不是给自己设置发财障碍吗?事实恰恰相反,限量销售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方式,它不仅不会影响利润,而且还能为商家赢得更多商机。瑞士一家名为斯沃琪的手表生产厂家,以不断推出新款产品而闻名,其产品的广告宣传多以限量为主,实际上厂家的确是限量生产。他们的每款产品,在推出5个月之后就停止生产。专卖店在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购买,一些没有买到这种手表的消费者不得不进拍卖行参加竞拍。这种限量销售的方式,使得原来只是一般时尚品的斯沃琪很快成为时尚经典名品,不仅为广大顾客所期待,还成为很多收藏者的藏品。

    方案4    疯狂低价一日售——限时刺激,立竿见影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顾客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现代意义的“以顾客为中心”,也早已从“满足顾客需求”发展到了涵盖品牌、服务、广告、公关、企业文化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等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神经。可以说“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这句话对于购物网站“人人购”来说,却要打不少折扣。因为这家颇有个性的网店里每天只卖一种商品,而且是仅售一天。商品在0点整上架,最迟到23点59分准时下架,过时不候,买不买随你!什么商品齐全、类型多样、供长时挑选等众多商家眼中抓住顾客的法宝在此通通被淘汰。

    奇怪的是,这种对顾客略带“挑衅”的卖法不仅没有让这家网店关门大吉,相反其特立独行的商业模式还吸引了来自美国和上海的两位风险投资家100万元的“天使基金”,而且杭州的多个风险投资机构也相中了这只“潜力股”。其成功之处在哪里呢?这我们还得回到网店营销的策略上来说。

    “人人购”网店有个奇怪的规矩,就是每天只卖一种商品,而且仅售一天。(一件商品最多只卖到当天的23:59,无论好不好卖,时间一到都必须下架)。如果一种商品不到一天卖完了,就立马换下一档商品,生意好时一天可以狂卖几档商品。但是如果某类商品一天没有卖完,第二天凌晨也坚决下架。新货每天零点时准时上网,此前网友不知道第二天会卖什么,买家也不知道商品有多少存量,反正先到先买,售完为止。因为单品奇货可居,十足的神秘感又勾起了不少网友的好奇心。“人人购”很快培养出一群“忠实买家”,每天晚上时间一到零点就跳到网上抢便宜货,有的限量商品一推出没几个小时就消失了。

    更有趣的是,“人人购”网站每个月还会出售一次“哆啦A梦的口袋”,售价为每袋3.99元。买袋子的顾客在收到袋子之前,对袋子里究竟装着什么,完全是个谜。因为它里面有可能是一个法式键盘手腕垫,也可能是一个触碰式感应台灯,还可能是一个造型独特的小闹钟。总之,这个神奇的“口袋”在购买者心中已经幻化成了一个百变的魔法盒。有些下单太慢的网友,没抢购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直叹遗憾,然后又等待着下一个商品可能带来的惊喜。

    这种模式有些类似《阿甘正传》里的经典之语: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将尝到的是哪种滋味。在电影里这句话曾激励阿甘义无反顾地去奋斗,而在电子商务中它又使得众多网上的顾客好奇地翘首等待新的惊喜。

    “人人购”网店每天只推一样商品的策略,能确保商品最大限度地吸引浏览者的眼球,供应商通过这样的网店用比较低廉的成本完成新品的推广或清货。而每件商品仅售一天的策略,促使顾客迅速做出购买决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绝不等待和观望。所以该网店的客流量每天都超过万人,而且顾客看了商品之后必买。可能很多人认为一天只卖一种产品很难盈利,但当你了解了每天蜂拥而至的,为此而疯狂的下单者时,就知道网店实现盈利并非难事了。

    方案5    “再来一瓶”有奖促销——让顾客为幸运而疯狂消费

    现在营销中想“一招制敌”是越来越难了,“揭盖有奖”在近几年的营销中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消费者拉动”手段,而且百试不爽。一般来说,有奖促销给超市带来的功效有:对消费者的刺激大,容易提升超市的销售额,以物品的形式刺激消费者,会使消费者有真正得到实惠的具体感受。促销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的高手应该懂得在什么时候出手、用什么样的招式、还要根据自己的内功使出多大的力度等。

    10年前三得利啤酒在上海大搞深度分销的时候,快速的抢占了一片市场,4.5元/瓶的售价让三得利有空间来运作它的“深度分销”。但是近在咫尺的杭州却是西湖啤酒的天下,令所有对手头痛的是当时西湖啤酒零售只卖1.5元/瓶,外地啤酒如果进入杭州,考虑运输成本、营销成本等因素肯定是要亏本的,所以一时间西湖啤酒造就了“铁桶阵”。

    但是营销的招式就像十八般武艺,再狠的招都有它的“软肋”,2004年雪花啤酒登陆杭州市场,采用的就是开盖有奖“再来一瓶”的促销方式,结果当年就拉走了大批的消费者,销量大幅攀升,当年除了收购钱江啤酒厂外,还收购了西泠啤酒厂。后来很多企业都试过这一招,而且都有收获。

    康师傅08年在受到“水源门”冲击后,瓶装水的销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顶津公司决定09年要在茶上面有所突破,从2月份起开始运作“揭盖有奖”活动,中奖比例逐月加大,从5%、10%、20%到5月份的40%。这招果然十分凶狠,几乎绝大多数的竞争对手都被它遏制了。由于在“再来一瓶”的刺激下,很多消费者在饮料消费时都选择了茶饮料。5月份曾有专家预言当年夏天“维C柠檬”饮料将受热捧,谁知6月份后茶饮料成为风头最足的饮料,加上6月份以来气温比往年高,需求量暴增,这是顶津公司所始料未及的,结果它的生产线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爱喝饮料的市民都有个习惯,揭开瓶盖后看看上面的字样,如果出现“再来一瓶”四个字,便可欣喜地去换领一瓶相同的饮料。6月的某天,笔者来到市区某大型超市的饮料区。康师傅牌子前的人相对较多。一名10来岁的小男孩扯着妈妈的衣角,让她帮忙拿第三层货架上的康师傅冰红茶。“我上次喝过,中过奖,他们又给了我一瓶,我还要买。”小男孩说,他的小伙伴也中过奖,他们都知道这个饮料比其他饮料更容易中奖。

    家住南区的小陈说,他在7月初曾经买了一瓶康师傅绿茶,又免费喝了两瓶。那天,他买完绿茶,打开盖一看,上面有“再来一瓶”的字样,就欣喜地拿着瓶盖去超市兑换了一瓶新饮料。回到家他打开刚奖的这瓶饮料,一看盖子,又是“再来一瓶”!而小陈还不算是运气最好的。据说曾经有个小女孩,在同一家超市,一天内连中了四瓶。这么高的中奖率,让消费者感到幸运的同时,也为之疯狂消费。本来打算买矿泉水解渴的顾客,都毫不犹豫买了康师傅茶饮料;本来只想买一两瓶的顾客结果按箱买。这就是“再来一瓶”有奖促销的魔力。

    购买厂家的饮料,既能得到厂家实实在在的回馈,又能满足人们的赌博心理。这一促销方式不但风靡一时,而且愈演愈烈。它强烈地吸引着消费者,不断地诱惑着消费者,在促进企业短期销售方面,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方案6    “一毛钱促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听到过许多商家促销的价格大战之后,我们往往会误认为,商家让利越多,促销就会越成功。其实不然。你听说过“一毛钱促销”成功的案例吗?

    一毛钱的让利可能大家都觉得根本就无法打动消费者,甚至不值得一提。但这里要介绍的“一毛钱促销”方法,不但让店主生意兴隆,而且还让顾客对该店主称赞有加,宁可排队也要照顾他的生意。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奥妙呢?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情况吧。

    北京某小区内有好几家卖水果的摊点。可总是只有A店主的生意超级火爆,大家宁可排队等,也不到旁边的店里买同样的水果。这是为什么呢?是A店的价格比旁边店铺便宜许多吗?不是,他卖的价格和别人都是一样;是所卖产品的质量比别人好很多吗?也不是,质量差不多,很多水果估计和别人在同一个地方进货;难道是有买几赠几的促销手段吗?更不是,小本生意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利润。原来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这个店主无论顾客买什么水果都主动的少收一角钱。例如顾客问好雪梨是1.5元一斤,挑了四个梨,把梨放到电子秤上一称,显示3.9元,他就会说:“就收3.8元吧。”就这小小的一角钱让他获得了顾客的信赖,使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看似简单的“一毛钱促销”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强烈的促销效果?还是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促销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1.促销产品质量不能打折扣

    摊主水果的质量是有所保证的,至少和竞争者的不相上下,而不是以劣充好。如果水果的质量不好,即使再便宜,顾客上了一次当,下次也不会再买。

    2.促销产品、赠品要让消费者眼见为实

    水果价值的衡量是通过电子秤的称量,让消费者可以很清楚的判断产品的真实价钱,不存在“水分”。很多买水果或买菜的人喜欢用杆秤,就是因为这种秤在称的时候,卖者可以很容易的玩些滑头,从而短斤缺两,俗称“玩秤”。电子秤上面单价、重量、金额显示的清清楚楚,顾客自然也就放心了。

    3.促销活动必须诚实可信

    如果摊主水果的价格本身就定的比旁边竞争者的高,再通过让利的方式促销,就是一个虚假的促销。顾客不会只问他一家,肯定能比较出来。如果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价格报低,在称量计算的时候再抬高价格,都是不会赢得顾客信任的。是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一定要实实在在。

    4.促销活动要让消费者感觉“因为购买而获利”

    在顾客接受产品价格并已经决定购买水果后,摊主主动的让利是关键的一招。这会使顾客觉得,那一毛钱的确是摊主让利给自己的。因为原本自己已经要掏钱,也没有要求减价,这个摊主完全可以多赚一毛。顾客会觉得这个店主做生意很“活”,不贪。如果同样是让利一毛钱,但却是顾客提出来的,就没有这个效果了。这让该摊主给顾客的印象就完全有别于旁边的竞争者。推销首先是销售自己(品牌),一旦认可了这个人(品牌),自然东西(产品)就好卖了。看起来每笔生意损失了一毛钱,但由此而获得更多忠实的顾客。这实在是失小获大的明智之举。

    5.促销的让利幅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

    如果摊主卖一斤同样的水果,单价比别人便宜一两元钱,不光自己不赚钱,顾客更要怀疑这个水果是不是有问题,要不怎么可能这样便宜。可能买的人反而少了。因此,让利是有幅度范围的。“一毛钱”顾客不是很在乎这个数目,可是给顾客让利的感觉是真实可信的。只要顾客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常常光顾你的店。

    在做促销活动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常常简单拿自己的促销力度与别人相比,得出一个结论“别的品牌比我们送的更多,让利幅度更大,所以人家比我们更成功”,其实促销活动的成功并不是促销力度问题,如何让消费者感觉到真正获利才是关键。所以让利幅度不是越大效果就越好,而是要根据品牌的价值、产品的价值制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任何超出合理范围的让利不但会降低产品的利润,更会伤害品牌的信誉。

    由此可见,价格战并不是促销活动的代名词,要想走出降价的泥潭,必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在促销活动时通过准确定位、诚实守信、适当让利的方式让消费者感觉获利,才是促销成功的根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