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场合,善言者胜
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对于我们社交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之重要。社交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凭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成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交往逐渐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舌头”的功能了。有的人语言中闪烁着真知灼见,给人以深邃、精辟、睿智、风趣之感,他们理所当然成了社交场上的佼佼者。善于谈话的人,不但能使不相识的人见了他产生良好的印象,并且能多识与多交朋友。他能广结人缘,到处受人欢迎;他可以得到最上流的交际,即便他自己的地位也许很低下。 平日的聊天是没有明确目的的即兴式交谈,因此有人认为,聊天不存在交际方面的东西。但是,聪明的人往往会利用聊天的机会,认识朋友,拉近关系,增进友谊,获得许多新的信息,扩大接触面。
聊天还可以调节心理、愉悦情怀,使你郁闷不堪的心情在聊天中烟消云散;你也可以在聊天中去安慰别人,鼓励朋友,解决矛盾,加深了解。
因此,聊天也是一种交际,其深刻的交际内涵在聪明人眼里是宝藏,在不识货的人眼里是稻草。对于如何利用聊天聊出名堂来,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善于言谈的人有他们自己独到的方式方法。
聊天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什么目的的,可以海阔天空地瞎扯。但从微观来说,闲聊未必就“闲”,口才好的人能从“闲”聊中聊出感情来,使之达到一定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掌握闲聊的方式和话题,把它变作具有目的的语言交流。
会说话的人总是有目的地选择话题。尽管聊天的范围不受限制,但是庸俗低级、格调低下、无意义与价值的话题他们一般都不谈,搬弄是非、贬抑他人的话题更是回避,对方的忌讳和缺点从不提及。
他们从不选择挑战性的话题。因为他们知道挑战性的话题容易引起争论,弄得大家都不欢而散。他们也不会自以为是,以教训的口吻与人说话,不随便炫耀,导致别人的反感。与别人在一起聊天,他们绝不会独占鳌头,总是使大家都有发言机会。
可见,社交的内涵不一定是在正式场合才算社交,像聊天这种轻松随意的交流也算作是社交,一个善于言谈的人总是能在这看似平平的聊天中获得很多的人际关系。
社交成功的人往往离不开他的一张社交好嘴,而要说到社交口才,风趣的谈吐不得不提。幽默的语言能帮助我们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还能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顺利渡过困难的处境。
前美国总统里根就任总统后,第一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向群众发表演说,正在这时,许多举行反美示威的人群不时地打断这位总统的话语。陪同他的加拿大总统埃尔·特鲁多显得很尴尬,里根却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使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里根幽默、风趣的言谈,使紧皱眉头的特鲁多顿时眉开眼笑了。
幽默是人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上的结晶,是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幽默初看起来似乎是一种表面的滑稽、形式的逗笑,而实际上它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对象、现象和整个世界。它能使听者对你的说话感兴趣。
幽默只是说话艺术中的一个部分。社交中处处都有口才发挥的空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社交得心应手,使你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从而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
无硝烟的商业战场,口才是必备武器
商场之上,风起云涌,商战轰轰烈烈。欲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辟出并发展一块立足之地,商家不能不重视商务谈判。“纵横舌上鼓风雷”,商务谈判比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更富有竞争性,更富有技巧,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商场是一个特别需要表达能力的地方。
有一位企业家在与外商做生意时,因意见不同,双方僵持不下,彼此互不相让,一时间,工作气氛相当紧张。这时,企业家像是灵机一动,说道:“我提个建议,我们放假一天,由公司做东,我们参观一下当地的名胜,晚上再到最有名的舞厅去轻松一下,怎么样?”主人提出邀请,客人自然不好回绝。于是,企业家带着双方人员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双方离开了枯燥、烦闷的会议室,玩得都很尽兴,尤其是双方的年轻人,已经成了朋友。当晚,企业家又带领大家来到该市最好的舞厅,并主动请对方女代表跳舞。接着,双方其他代表也相继走下舞池,翩翩起舞。由于近距离接触,彼此熟悉得很快。
第二天,双方的敌对情绪已经缓和了许多,由于已经成了朋友,都希望尽快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对方代表说:“其实,我注意的不是游览、娱乐,而是通过你们对这两项活动的组织,让我看到你的属下口才好、能力强,办事井井有条,进出、站立、举止与礼貌都非常规范,从中我也看到了您的管理能力、气度与精神面貌。所以,我才下定决心与您合作,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那位企业家只淡淡一笑。其实,这两项活动是他早就安排好了的。在活动中,大家应该如何说话,如何组织,怎样表现,甚至领导班子成员的舞姿都经过了训练。
优秀的口才,不仅可以展现你的风度与诚意,还可以使你多一个生意上的朋友,或一个潜在的客户。
商场谈判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较量,是谋略的较量,也是口才的较量,不具备一流的口才是无法进入实际的谈判过程的。
在一场中日贸易谈判中,一开始,中方公司的一位领导一本正经地对日方代表说:“非常抱歉,今天我方的另一位负责人王先生不能亲自来参加谈判了。因为不巧得很,你们的竞争对手今天也来到了,我们不得不将谈判团的人员一分为二,王先生去接待他们了。我代表本公司向诸位表示歉意……”
其实,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到来这回事,这只不过是中方故意布下的疑阵。结果,日方谈判代表一听,十分紧张,他们担心竞争对手会将这笔生意抢走,回去不好向上司交代。中方代表抓住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步步紧逼,日方步步退让。最后,这笔生意以中方感到十分满意的价格成交了。
中方为了让对方产生一种立刻购买的欲望,在推销产品的谈判过程中,恰当地给对方造成一点悬念,让他有点紧迫感,产生“现在是购买的最佳时机,否则将会错过很好的机会”的感觉,最终促使他立即与中方成交。而这种虚张声势的策略没有口才的配合和展示,就是一纸空谈。
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决定于你的口才,决定于你在商战中所说的话,这是千真万确的,一个人在商场上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如果你想成为富豪,必须具备应付自如的口才能力。口才,为你的经商成功鸣锣开道。
会说话,好办事
“这年头,办个事儿真难啊!唉!”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一类的抱怨。有些人在办事的过程中,两眼一抹黑,既没有门路也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没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关键在于有些人天生不善言谈,把本来可以抓住的机会和有用的人都轻易地放掉了。
生活中,我们需要求人,需要说服人,需要维系人与人之间融洽的关系。有些人不会说话,结果总让自己活在进退不能自如的紧张和压迫之中,每天气喘吁吁,惊惧不安。有些人懂得说话的艺术,有一张好嘴巴,如果他们本来平庸,这张好嘴巴能让他们出类拔萃;如果他们本来优秀,这张好嘴巴令他们锦上添花。
唐天祐年间,叛臣朱全忠用计诱骗五路兵马反驻守太原的唐晋王李克。叛军中有一员猛将高思继异常勇猛,且善用飞刀,百步取人首级,后来被李存孝生擒。李存孝本意留他在帐前听用,可高思继却执意要回山东老家过田园生活,以此改恶从善。后来,李存孝被奸臣康立君、李存倍所害。朱全忠闻李存孝已死,又发兵来犯,其帐前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且智谋过人。晋王将士皆哑然相对,无人请战。晋王见状,痛哭一场。还是长子李嗣源说道:“昔日降将高思继闲居山东郓州,何不请他迎敌?”晋王闻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东求将。
李嗣源来到山东郓州,直奔高家庄寻高思继。提起前事,高思继说道:“自勇南公存孝擒我,饶了性命,回到老家,‘苦身三顷地’,与世无争,今已数年,早把兵家争战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见,别谈这些。”李嗣源见高思继已无出山之意,于是在心里暗暗琢磨良策。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将激之。对高将军好言相求,难以奏效,必须巧用激将之法,激其就范。于是,李嗣源编出一通谎言,说道:“天下王位,各镇诸侯,皆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称羡不已。我与王彦章交兵败下阵来,我对王彦章说:‘今日赶我,不足为奇,你如是好汉,且暂时停战。我知道山东浑铁枪白马高思继,盖世英雄,有万夫莫当之勇,待我请来,与你对敌。’王彦章见我阵前夸耀将军,愤然大叫:‘就此停战,待你去请他来,不来便罢,若到我这宝鸡山来,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酱!’”高思继本是勇武之人,生性直爽豪放,经此一说,不禁激得心头火起,口中生烟,大叫家丁:“快备白龙马来,待我去生擒此贼!”遂披挂上马,辞家出山,向宝鸡山飞驰而去。
李嗣源利用最常用也是最有用的一招求人法——激将法,使得事情圆满成功。求人时,尤其是求熟人的时候,利用一下感情,摸透对方心理,采用适当的激将,他就会动用他的所有关系和力量,尽力帮你把事办好,以显示他的威力。
求人办事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不管你是送礼或别的什么,你必须口头来表达清楚你的意思。人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
求人是正常的,但是求人毕竟是要麻烦人家,如果你能够讲求技巧,让自己的言语委婉动听,就会让对方觉得帮助你义不容辞。
求人办事的方法千百种,有效的语言手段却是一个必要条件。彬彬有礼的语言是最好的敲门砖,讲究分寸和火候就会让人无法拒绝。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花几分钟时间做下面的测试,选出你认为能够与题干合理搭配的选项,你就能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雨下得……
a倾盆大雨……第2题
b阴雨绵绵……第3题
2吃饭都……
a狼吞虎咽……第4题
b细嚼慢咽……第5题
3走路走得……
a急急忙忙……第5题
b不慌不忙……第6题
4说话……
a含糊不清……第7题
b唧唧喳喳……第8题
5站在喜欢的人身边心就……
a不知所措……第7题
b扑通扑通……第9题
6想起快乐的事就……
a傻笑……第8题
b微笑……第9题
7在鬼屋里觉得……
a全身颤抖……A
b毛骨悚然……B
8和尚的头……
a光得发亮……B
b滑溜好摸……C
9压力沉重得……
a让人焦虑……C
b精神不振……D
A很棒的演说家
对于你经历或是你感动的事情,都能说得生动,使人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只以自己的兴趣或身边事物为话题,有时会令人烦厌。
B长话短说的魅力
擅长将话题内容加以整理,然后再简洁地说给大家听,有长话短说的能力,令办事效率大增,适合做行政工作。
C有经纪般的口才
懂得配合别人的话题,而且可以把气氛弄得很愉快,因此算是个沟通高手,且也能跟人协调,算是个有人缘的人。
D温柔的聆听者
你有颗温柔体贴的心,为人沉默,别人与你相处会觉得很轻松自在。任何人都会很自然地将心事说给你听。
练就卓越口才的基本途径
口才也需要充电
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光靠练习就可以实现的,好的口才建立在人内在的知识和修养的基础上。所以,为了练就卓越口才,我们必须为口才充电。为口才充电的第一步是大量占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构成口才表达内容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口才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材料,再高明的口才表达主体,也只能徒叹奈何!材料平淡,本身不具有社会价值,即使主体口吐莲花,也只能泛泛而谈,不可能有什么远见卓识、真知灼见。没有丰富而准确的材料,口才表达内容就不可能符合客观实际。凡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就是错误的思想,就会将人们引到岔路上去。所以,必须首先从占有丰富而准确的材料入手。
然而大量占有材料还不够,要学会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讲话时选用的材料,一定要有强大的吸引力,要像一块块磁铁那样能吸住听众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愿意和朋友们谈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例如,小孩长大了,要选哪一家学校比较好;花木被虫子咬了应该买什么样的杀虫剂;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看,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兴趣。
日常生活里充满了可以谈话的题材,只要你关心一切日常生活的事情,你就不难找到使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材料。
除了占有材料之外,扩展知识面也是口才充电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也是当众讲话者侃侃而谈的力量之源。知识在于厚积而薄发,有多方面知识积累的人,讲起话来,也底气十足,成竹在胸。有的人之所以很有吸引力,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这里有一个小笑话:某君以口齿伶俐而见长,有人向他求教有什么诀窍,他说:“很简单,看他是什么人,就跟他说什么话。例如同屠夫就谈猪肉,对厨师就谈菜肴。”那位求教的人又问:“如果屠夫和厨师都在座,你谈些什么呢?”他说:“我就谈红烧肉。”
由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要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应付各种人物自然就得心应手了。虽然不一定要样样精通,但运用全在你自己。你不懂法律吗?但遇到了律师,你不妨和他谈最近发生的某件案子,或你提供给他案情(这全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其余的问题就让他去说好了。
为口才充电的另一个关键是多听。只有先听别人说话,我们才能接收到咨询,知道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我们说话所需的材料。比如说,在听演讲时,在听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言或是谚语。把这些抄在纸上,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和素材就越来越丰富了,你的口才就越来越纯熟了,甚至可以“出口成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有条有理、生动活泼了。
你每天所听到的各种可以作为谈话题材的材料,绝不仅仅是谈话的题材和资料而已,每一件事实、每一句话,都向你说明了什么,都向你提供了一些对人和事物的看法,都在影响你对人生的观点和态度。在你吸收它们的时候,你不能毫无主见地去吸收;在你应用它们的时候,你也不能毫无目的地去应用。
在你吸收它们的时候,你要用你的观点和态度去衡量一番。你的耳朵听到一句话,你的脑子里立刻对它表示了态度:喜欢它,或是不喜欢它;同意它,或是不同意它。
同样的,在你应用它们的时候,你也必须带着你的自己看法。所以说出一句话的时候,你并不是像背书一样,把记得的话像鹦鹉学舌一样重述一遍,而是利用这句话说明你对人和事物的看法、观点,支持别人,或证明你认为对的道理,赞美你认为美的事物,或是驳斥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攻击你所认为坏的人物。
听到谈话,学到技巧了,灵活运用,才是口才的完全修炼过程。
告别心理胆怯
心理胆怯是阻碍说话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在他人面前塑造一个充满自信、谈吐自如的自我形象,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入手,彻底告别心理胆怯。 以下几种“身体克服恐惧法”对于战胜胆怯有良好的效果。
1追蝴蝶练习
双脚开立,与肩相齐,膝微屈,挺背,双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不必刻意呼吸,边叫“呜”边做蹦跳,一共10次,尽量用力,“呜”声要短、急、用力。每次做完“呜”,双拳向下猛砸。放松闭嘴,缓慢深呼吸。嘶嘶吸气,微张嘴,弯腰至膝,蹲于地。
重复3遍,做缓慢深呼吸。
2摇来摆去练习
双腿分开站立(与肩相齐),同时摆动身躯、脖子和头,先向右,再向左。让双臂自由摆动,随身体转来转去,最后双臂放松地围住双肩。在摆动时,尽可能大声叫:“我不在乎!”如此反复,也可叫:“不,我不在乎!”“你奈我何!”重复几十次。
3空手劈柴练习
双足分开约16英寸,屈膝。握拳,手放两边。嘴唇紧闭。深呼吸3次后抬臂高举过头。哗啦一声,双手用力地劈下,并尽可能放喉大声叫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屈膝)尽可能用劲地重复5次。
4蒸汽机练习
双脚与肩齐,屈膝,将头抬起,闭嘴,右臂后拉,左臂前伸,尽量用力。同时深呼吸。左右臂换个方向,重复上述动作。节奏要平稳。开始要慢,随后要越来越快,持续做3至5分钟。记住:闭着嘴!
5心怀世界练习
吸气,感觉你像是在扩张,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伸展四肢,感觉你的心脏是世界的扩充与展开,你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生命体。至少坚持1分钟以上,让世界置于你的怀抱中,手放胸前,双手轻抵。如此做4次,把消极的意念都去除掉。努力去喜欢它,把它容纳进来,把它放在心上,化恨为爱。
这些练习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减少你的焦虑。另外,你也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放松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时,你必须对对方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准确、公正的评估,这样就能保持清醒,树立信心。如当别人说话显示出我们没有的优势时,我们可做这样的暗示: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我同样也有优势,一样是他比不上的。
现代实验心理学表明,由自我启发、自我暗示而产生的学习、行为动机,即使这动机是佯装的,也是导致学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
我们应该想到恐惧是后天的反应。两岁大的孩子在过马路时不会懂得害怕,直到有人猛地把他拽回来,警告他过马路有多么危险。同样,当我们第一次看见同学站起来背诵诗歌,发现他突然变得慌张窘迫,以致全班发出阵阵窃笑时,我们懂得了当众讲话时害怕。既然紧张害怕是后天学会的,那么它也是可以被忘却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被控制的。
这样想有助于我们消除胆怯的困扰,重拾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声音的活力
响亮而生机勃勃的声音给人以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之感。当你向某人传递信息、劝说他人时,这一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当你说话时,你的情绪、表情同你说话的内容一样,会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要使自己的声音充满活力,则要注意重音,即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把重要的音、句或语意强调说出,使说话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清楚明晰,以引起听话者留意并加深他们的印象。说话的声音不可千篇一律,而要通过轻重抑扬来恰到好处地进行表达。当然,声音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运用重音时要考虑整个说话内容,轻重抑扬,紧密结合,使整个说话充满活力与激情。
声音可以使人对你产生极美好的幻觉,也可以使人产生最恶劣的错觉,它能在你疲倦时让别人感到你仍“精力旺盛”,能在你70多岁还使人觉得你仍“年轻”;但千万小心,别在你精力充沛之际让人感到你很“疲乏”,在你成功时让人感到你刚刚“受挫”,当你依然年轻,竟有人感到你“老了”!
法兰克林·罗斯福即使在最后几次演讲中——那时他早已病入膏肓——仍然竭力设法使自己听来年轻富有活力。温斯敦·丘吉尔一直到他肩膀浑圆、步履维艰时,声音依然保持旧况。
别使人感到你的疲乏,要是你在声音中注入活力,他很可能会受到你的影响振奋起来,声音是会传染的。
你一定明白松垮的裤子对女人的影响有多大,松垮的声音更糟。这儿有些秘诀能使你的声音像时装模特儿的丝裤一样服帖。要求声音活泼生动,首先得遵照呼吸原则。其次,再认真地依照下列方法实行。
将下列字各说两遍——先轻轻地念前一个,然后用强调的语气念下一个。假想你正站在阳台上向下面房间的另一个人说话,如此可以帮助你抑制音调的提高。
跑 跑! 不要 不要!
肃静 肃静! 做 做!
预备 预备! 试一试 试一试!
瞧 瞧! 进来 进来!
开枪 开枪! 爬 爬!
火 火! 站起来 站起来!
不 不! 棒 棒!
开始 开始! 回家 回家!
冲 冲! 离开 离开!
拉 拉! 开车 开车!
撞 撞! 留下 留下!
推 推! 继续 继续!
当你情绪激动,如生气、激愤、违抗命令时,你的辅助肌肉就必须多费力量,因此绝不该提高音调。你的声音在情绪激动时是否易于变尖?那么请练下列句子,记住每说到一个你希望强调的字眼,一定要从活力中心予以额外的辅助力量,要是你无法强调,不妨试着拍击桌子!以深具信念、挑衅、愤怒、烦闷、喧闹、权威、命令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说。
(1)我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2)身为一个泱泱大国的子民,我们该因此庆幸,并要求应得的权利!
(3)在此种情形下,需要坚强的意志、勇敢的心灵、恒久的信心及坚定的双手!
(4)我们需要梦想家、思想家、实行家——我们需要你!
(5)我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行动,且我的行动绝对不负于我的良心、我的国家及上帝。
声音色彩是感情色彩的外部体现,声音色彩与感情色彩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人心情愉快时,声音是明朗的;而抑郁不欢时,声音就较暗淡。若没有这种对应关系,就不可能用声音传递情感信息,也就无法引起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但在运用声音色彩进行表达时,却不能采用简单的“对号入座”的办法,即见喜用喜声,见怒用怒声。这是因为,声音色彩只不过是感情色彩的外部体现,如果失去了感情的运动变化,声音色彩便没有内在依据,声音就失去了活力,成了空洞僵滞的东西。感情色彩的变化丰富细致,因而与它相适应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也必须是生动丰富的。
学会运用手势语
手势是人们演讲态势的主要形式。借助手势说话的关键在于“助”,它既不同于烘托语,可代替讲话,又不同于演节目,可以用手势演出情节。
手势有两大作用,一能表示形象,二能表达感情。许多演讲家的手势语独显其妙。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常习惯于用左手大拇指横插于坎肩,右手有力地挥动的手势:以右手坚定地探向前方,身体微倾向听众,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姿态。
两千多年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途中,因为断水,全军面临崩溃的危急形势。国王在战马上作鼓动演说:“勇敢的将士们,我们只要前进,就一定会找到水的。”只见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举起,张开五指,而后迅速有力地挥下,使人有毋庸置疑之感。讲到“壮士们,勇敢前进吧”,他右手平肩往后收回,然后迅速有力地将五指分开的手掌猛地推向前方,给人一种锐不可当、所向无敌的坚定气势。
可见,恰当的手势不仅有助于表达情感,而且有很大的包容性,往往是“无声胜有声”。
手势语言,通常应配合自然有声语言有选择地使用,但也有一些手势语言可单独使用,它同样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意蕴。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镜头:两人相爱,男方激动地握住女方的手,女方不但不缩回手,还把另一只手伸出紧紧握住男方的手,那就是两人心心相印了。在这里,“心有灵犀一点通”,有声语言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了。
手势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自然,这直接关系到口才表达主体的形象。在日常交际中,既要避免像石头人一般站立着,两手无力地下垂或在后背相交,自始至终只用一个手势动作,显得呆滞死板;也要防止手势动作泛滥,轻佻作态,前松后紧、前紧后松、前后脱节等现象;更要纠正用手玩弄扣子或不断地用手抚摸茶杯,或老是重复同一动作,或用手指对方鼻子等不良习惯。应在口才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做到手势动作优雅、适当贴切、准确干练、舒展自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协调一致、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手势语言传情达意的功用,增强口才表达的效果。
在交往中,我们还要切记手势不要做得太多太过分。有些人在讲话时,几乎每一句话都要配上一个手势,给人一种多此一举的感觉;另外一些人则由于神经紧张原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连续地重复一种机械动作,而这种动作不论是与他的语言内容还是与当时的气氛都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多余的动作,不论是对吸引听众注意力,还是丰富谈话的内容都没有帮助,反而给听众以厌倦的感觉,此后,讲话者再也别指望以手势来吸引听众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