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能力让你更出色
有一个著名的古代寓言:春秋时,一位晋国人想到南方的楚国去,他的马够快,车够结实,带的粮食也够多,可惜,他的方向错了,南辕北辙,结果愈行愈远。
众多的人,就像这个晋国人一样,不是没有行动的能力,而是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当大家为何去何从不知所措时,领导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身为领导者,有着超乎一般的远见卓识,他的任务就是告诉追随者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在这条路的前方,有怎样的风险和利益……在必要的情况下,他还应该走在队伍的前面。在大家四顾茫然的关键时刻,一声“跟我来”,就像一支“强心针”,能使团队士气大振,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追根究底,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不仅在于为追随者指明应该前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应将追随者引导到他们希望去的地方。这就是说,领导者的领导目标应符合团队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顺民意、得民心。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追随者不可能仅仅为领导者的个人目标而奋斗,只有上下目标一致,追随者才能跟随领导者出生入死,不避艰险。例如,毛泽东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使饱受土豪劣绅欺诈的贫民士兵觉得不是在为他人打仗,而是在为自己和自己的苦难同胞打仗。他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革命热情。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仍然紧紧追随毛泽东,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无数雄关险隘,战胜重重困难,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正所谓,带人先带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作为领导者,要起表率作用,“平常时段,看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平常时段,看出来,是个人素质、潜在能力和品质的体现;关键时刻,站出来,是勇气、原则和实力的展现;生死关头,豁出去,是一种勇于奉献和敢于牺牲的精神。很多人在关键时刻丧失领导力的原因就是:要求下属“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在关键时刻不能坚持原则,更没有勇气和实力站出来,也就是不敢说“看我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领导者的行为,都会影响他的追随者和身边的每一个人。追随者会通过一种被称为“示范”的学习过程而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在平时是潜移默化的,也许不会被清醒地认识到,可在关键时刻却是非常强烈的。
但是,单靠良好的个人品质还不能成为领导人物,这些品质必须和积极与人沟通的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金子具有价值,但价值产生于人们认识金子之后。领导者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关怀别人,学会与别人交谈并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就是一个让人认识的过程。沟通的过程绝非只是一个传达自己的观念或意见的过程,而是一个双方心灵的交流并相互认同的过程。领导者通过这一过程,将自己的人格魅力焕发出来,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吸引力的巨大的鼓舞力量。
1778年拿破仑离开欧洲,在这以前他结交了两个真正的朋友:一个是大银行家罗洛托,一个是巴黎卫戍军首领卡特伯。
罗洛托和卡特伯都深信拿破仑这头“科西嘉雄狮”终有一天会带领法国走向辉煌,他们都曾对他表示过敬意。
拿破仑也非常尊重他们,认为自己和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在利益上的结合”,“我们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鼎力相助的密友”。
这两人在后来拿破仑发动政变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拿破仑在1799年回到巴黎时,罗洛托游说金融界的朋友给他提供了大量的金钱,而卡特伯则举兵响应他。拿破仑因此登上了法国王座。
要真正做个出色的领导者,就要融入集体。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为领导者,但是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导的机会。所以我们必须及早准备,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及早打好基础,以后的路才会更好走。
测试你是否有领导能力
这个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根据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战略研究所)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你更喜欢吃哪种水果?
A草莓2分 B苹果3分 C西瓜 5分 D菠萝10分 E橘子15分
2你平时休闲经常去哪里?
A郊外2分 B电影院 3分 C公园5分 D商场10分 E酒吧15分 F练歌房20分
3你认为容易吸引你的人是?
A有才气的人2分 B依赖你的人3分 C优雅的人5分 D善良的人10分 E性情豪放的人15分
4如果你可以成为一种动物,你希望自己是哪种?
A猫2分 B马 3分 C大象 5分 D猴子 10分 E狗15分 F狮子 20分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解暑?
A游泳 5分 B喝冷饮 10分 C开空调 15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容忍哪一个?
A蛇2分 B猪 5分 C老鼠10分 D苍蝇15分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2分 B童话神话类 3分 C自然科学类 5分 D伦理道德类10分 E战争枪战类 15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
A打火机 2分 B口红 2分 C记事本 3分 D纸巾 5分 E手机10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么交通工具?
A火车 2分 B自行车 3分 C汽车 5分 D飞机 10分 E步行15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2分 B黑 3分 C蓝 5分 D白 8分 E黄 12分 F红15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伽2分 B自行车 3分 C乒乓球 5分 D拳击 8分 E足球10 F蹦极 15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分 B草原3分 C海边 5分 D森林 10分 E城中区15分
13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天气现象?
A雪 2分 B风 3分 C雨 5分 D雾 10分 E雷电 15分
14你希望自己的窗口在一座30层大楼的第几层?
A七层2分 B一层 3分 C二十三层5分 D十八层 10分 E三十层 15分
15你认为自己更喜欢在以下哪一个城市中生活?
A丽江 1分 B拉萨 3分 C昆明 5分 D西安 8分 E杭州10分 F北京 15分
180分以上:意志力强,头脑冷静,有较强的领导欲,事业心强,不达目的不罢休。外表和善,内心自傲,对有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有时显得性格急躁,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不利于自己时顽强抗争,不轻易认输。思维理性,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很现实,对金钱的欲望一般。
140分至179分:聪明,性格活泼,人缘好,善于交朋友,心机较深。事业心强,渴望成功。思维较理性,崇尚爱情,但当爱情与婚姻发生冲突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婚姻。金钱欲望强烈。
100分至139分:爱幻想,思维较感性,以是否与自己投缘为标准来选择朋友。性格显得较孤傲,有时较急躁,有时优柔寡断。事业心较强,喜欢有创造性的工作,不喜欢按常规办事。性格倔强,言语犀利,不善于妥协。崇尚浪漫的爱情,但想法往往不切合实际。金钱欲望一般。
70分至99分: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人缘较好。事业心一般,对待工作随遇而安,善于妥协。善于发现有趣的事情,但耐心较差,敢于冒险,但有时较胆小。渴望浪漫的爱情,但对婚姻的要求比较现实。不善理财。
40分至69分:性情温良,重友谊,性格踏实稳重,但有时也比较狡黠。事业心一般,对本职工作能认真对待,但对自己专业以外事物没有太大兴趣,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不喜欢冒险,家庭观念强,比较善于理财。
40分以下:散漫,爱玩,富于幻想。聪明机灵,待人热情,爱交朋友,但对朋友没有严格的选择标准。事业心较差,更善于享受生活,意志力和耐心都较差,我行我素。有较好的异性缘,但对爱情不够坚持认真,容易妥协。没有财产观念。
储藏你的领导才干
具备领导人格魅力
一个人要成为强者,必须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别人的配合,而要想得到别人的支持、合作,则你必须有相当的管理才能,具有领导的才能和人格魅力。
没有人天生是领袖,没有人天生就具有出色的管理才能。领袖的素质和管理才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得来的,它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
管理才能与你的“领袖气质”和出色的管理能力是不能分开的,它们如影相随。因为这种素质和能力能够使你做出本来你不会做或无法做的事情。
那么,怎样使自己成为一只头狼?怎样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和管理才能呢?也就是说,如何使别人乐于和你合作,支持与帮助你成功呢?
第一,你要端正自身,带头当好表率。
“公正”是领导要学的第一课,对己公正,对人公正,对事公正,才能够树立领导的威信。
领导不能做到公正,原因是无法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处事就没有偏私。端正自心,首先要端正自身,自身端正了,家庭就能端正,国家就能端正,天下就能端正。
《论语》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也是告诫领导者必须品行端正,谨慎从事,以身示范。
领导者乃众人的榜样,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直接影响到部属和群众。如果他自身的行为规范得体,即使不制定任何法令(规章)、制度,人们也能自然地效法他的行为,走正道,做正事。然而,如果他自身的行为不正,胡作非为,即使制定严格的法令、法规,人们也不会执行。
第二,尊重团体的每一位成员。
这是保证成功的基本准则。虽然你可能确信你比其他的参加者更有知识,但重要的是,你要让他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要随意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做到这一点对于团体正常地发挥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某些场合,其他成员不同意你的分析或结论,即使你确信你是正确的,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你需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接受现实,尽你所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力争使他人能够接受。
作为领导,就要明白“兼听则明”的道理。无论成员的意见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都不要讽刺任何人。
第三,考虑问题应尽可能地周到。
考虑问题尽可能地周到,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思考还有哪些不符合人性的地方。人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领导别人,但是总有一种最好的、最理想的符合人性的方法。
第四,追求进步。
相信自己和别人还可以进步,更要推动帮助进步的行动。在每一个行业中只有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作为领导人更应该时刻追求进步,不能随遇而安。团队需要领导人物的榜样作用和激励,如果领导人不求上进,怎么可能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呢?
第五,学会独处与思考。
腾出一点时间和自己交谈、商量或从事有益的思考。领导人物每天都应该花一定时间来单独思考。无法忍受孤独的人,他们尽量避免动脑筋,在心理上自己已经被自己的思想吓坏了。这些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心胸狭窄,眼光日益短浅,行为也会变得幼稚可笑,当然不会有坚忍不拔、沉着稳健的作风。忽略了自己大脑的思考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领导阶层和管理阶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思考,迈向领导之路的最佳准备也是思考。因此,希望你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合理的单独思考,并且往往朝着成功的方向去思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培养起了你的领导气质、管理者的才能。
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具有上述的物质,而且还要具有与个人价值观相一致的自我约束能力,他的行为也必须同这些价值观相一致。优秀的领导者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而不会表现出对组织造成伤害的性格缺陷。
选用最合适的人而非最优秀的
一个组织要想成功,只靠一个领导者是远远不够的。领导者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能力或资本协助领导的,这时,作为领导的你就要在人群中选出你需要的人。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人民、发饷送粮保障军队,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位,都是人中豪杰,因为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我能得到天下。”从这里完全看得出用人的重要性。
选用人才也是有原则可循的。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网罗到最优秀的人,就一定能够成就大事,实际不然。在团队中,选用最适合的人而非最优秀的,才是制胜的法宝。
有些人专业素质非常高,也就是很“有才”,但思想品质却十分差劲,也就是说“无德”,这种人即使本领再高,恐怕也不能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对德才关系做了较为全面、较为精辟论证的,是宋朝的司马光。司马光明确指出德与才是不能分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有才而缺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物,比无才无德还要坏。司马光还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的才,而忽视了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司马光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自然有他的思想局限性,但是就德才关系本身的分析来看,论述还是比较深刻,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
用人以德为先,次之才学,也就是要防止重才而轻德的现象出现。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只能是奸才、歪才、邪才。当然,只有德而没有才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缺才有德的人,是忠厚人、老实人、辛苦人、正派人,但才气没有了。这样的人不是做事所需的人才。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但本人是大德大才的旷古奇才,用人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为他理政、治军的接班人。蒋琬入蜀初期任丰都县长,刘备下去巡视,适见蒋琬饮醉,不理事,大怒,要杀他。诸葛亮深知其人的能力和德行,便为之说情。刘备敬重亮,听其言,才不加罪。后亮提拔琬为丞相府长史,亮每次出征,琬都足食足兵相以供给。亮常赞琬为人“忠雅”,可与他辅佐蜀汉王业。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亮死,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祎代之,费祎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无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入。及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之议,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出降,并令姜维降,姜维想假降待机杀钟会以复兴蜀汉,其夙愿虽未实现,足见其人忠烈。
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费、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王才得安坐帝位达41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45年,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27年。三国相比,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有德才兼备的贤臣辅佐之故。
我们选用的最合适的人,就应该是德才兼备,而且善于团结合作的人。有了这样的人辅佐,成大事就时日不远矣。
学会授权,不要事事躬行
领导,顾名思义,就是带领、引导的人。领导的职责就是对潜在资源进行开发,对现有资源进行协调分配。
事事必躬行的领导不是一个高明的领导,一个好领导懂得将权力下放,懂得将具体工作交给下属去办,懂得自己应站在一个高度上统筹全局。
《吕氏春秋·李贤》提出两个达到“治之至”的方法:宓子贱和巫马期先后治理单父,宓子贱治理时每天在堂上静坐弹琴,没见他做什么,把单父就治理得相当不错。巫马期则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昼夜不闲,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单父也治理得不错。两个人两种治法,一则事不躬亲,一则事必躬亲。
事不躬亲是“古之能为君者”之法,它“系于论人,而佚于官事”,是“得其经也”;事必躬亲是“不能为君者”之法,它“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是“不知要故也”。前者是使用人才,任人而治;后者是使用力气,任力而治。前者是使用人才,当然可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使用力气则不然,敝生事端,劳手足,烦教诏,必然辛苦。
前人的这套说法今天仍有意义,其道理仍没过时,领导的任务就应当是统领全局,抓紧大事,而不应将精力耗在细枝末节之上。细微之事可以交由下属去处理。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处理细节,那么领导的作用又体现在何处呢?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四年,唐太宗问萧瑀说:“隋文帝是什么样的君主?”萧瑀回答说:“约束自己,符合礼仪,勤勤恳恳、不怕辛劳地思考治国。每次坐朝理事都很认真,有时到太阳西斜还不休息。凡五品以上官员,他都召见赐座,与他们一起共商国是,忘记吃饭时间,侍卫未得下牙,只好立驻传餐而食。虽然他的品性不算仁慈明智,也称得上是个奋发有为,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国君。”
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这个人性格过于审细,而且不明事理。内心不明就察觉不出自己的过失,过于审细就会对人疑虑多端。他是欺负孤儿寡母而得天下的,所以不会有心虚之意,而对臣子的意见特别敏感,使得他整日疑虑重重,不肯轻易信任文武百官,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决策处理,虽然劳费精神、辛苦形体,终不能把所有的事处理得合情合理。朝中大臣既知他的心意,也就不敢直言劝谏。宰相以下官员,只是奉承顺旨罢了。我的看法就不是这样。天下这么大,举国之内人口这么多,每天发生的事千头万绪,须要不拘一法,灵活处理,凡事应文武百官商议,宰相认真筹划,对于所要处理的事,能做到稳妥、便利,才可以呈奏施行。怎么把一天中需要处理的许许多多事情,让一个人思考决断呢!况且一天处理10件事,有5件出偏差,处理对的当然好,处理不对的怎么办呢?如此夜以继日,乃至连年,错误既然很多,不灭亡还等什么?哪能比得上广泛任用贤士良才,身居高位而详察下情,法令严肃,这样谁敢为非作歹呢?”于是命令所有官署,如果诏敕颁发下去有不稳妥或不便施行的,必须坚持己见上报,不能顺从旨意,随即施行。一定要尽到臣子的责任。
唐太宗这番话,体现了显著的领导原理,无为的用人原理。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煎炸小鱼,需小心翼翼,不能急躁,不能经常翻动,一翻动就不能保全,小鱼就会碎得不成形状。
所以,在带领团队做事时,必须走出“事必躬亲”的误区。你的身边有许多的组织成员,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而你并非全知全能,为什么不把工作交给最合适的人去做呢?这样既发挥了组织成员的长处,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储藏领导才干
作为领导者,要做到八面玲珑,就那必须具备非凡的才干。只有具备非凡的才干才能面对任何情况都得心应手。才干不是先天有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储藏这些资本包括:
1语言魅力
强有力的语言不仅使你富有吸引力,而且是事业成功的一种要素。中国自古以来崇尚辩术,战国时期苏秦与张仪仅凭一张嘴,说服各国合纵连横,苏秦还身担六国相印,叱咤风云。这都是因为他们有一副好口才,能说服别人,把自己的意志实施。
可见,领导者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副好口才。
2胸怀坦荡
领导者必须有宽阔的胸怀。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胸怀宽阔坦荡的人才能显现出非凡的气度,才能拥有较强的个人魅力,才能容忍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看到积极方面和主流,这样他便能做到凝聚人心,把有才干的人集中到自己的身边,为己所用。
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桓公就是一位胸怀坦荡的领导得,他依靠管仲在各国中最先称霸。
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国公子。管仲原来是小白之皇兄公子纠的师傅。齐国的君主僖公死后,诸位王子争夺王位,到最后就只剩下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管仲为了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箭射伤公子小白。最终还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回齐国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于是有人说:“管仲啊!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自己先自杀。”但是管仲只是一笑了之。他说:“如果小白要杀我,当初就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既然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押回齐国。
出人意料的是,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连管仲也没有想到。
管仲之所以能够当上齐国宰相,这与他的好朋友鲍叔牙有很大关系。当时在公子纠处当师傅的管仲对当小白师傅的鲍叔牙说:“齐国必定是由纠或小白当上君主,其他公子不配继承。很幸运,我们在这两个优秀的公子旁当师傅。不管谁继承王位,我们都要合力辅助君主。”
桓公继位,因此鲍叔牙召来管仲,救了他的命,并且推荐他为宰相,遵守了彼此的约定。
鲍叔牙年轻时就发觉了密友管仲卓越超凡的才智,彼此奠定了笃定的友情。
3独立的品质
独立性表现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可行的,能产生积极的成果。大凡领导者,往往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其实,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最后需要领导者一锤定音。
4果断的性格
果断性表现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及时地采取措施处理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恶性突发事件。李·雅科卡曾经说过:“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优秀领导者的特点,那我就会说是果断。”当断则断,贻误了战机就可能导致企业处于不利的境地甚至破产。与果断相反的是优柔寡断,这是缺乏勇气、缺乏信心、缺乏主见、意志薄弱、逃避责任的表现。作为领导者,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5强烈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能够统御自己的意愿的能力。在失败、恐惧、压力、倦怠的情况下,领导者需要振作精神,消除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一连串的连锁负效应。在成功的时候,需要戒骄戒躁,警惕成功后随之而来的放松和自满。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没有资金、没有背景、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下发迹,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律。能驾驭、运用自己心智的人,可以轻易地获得他梦想的东西。领导者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不能被挫折压弯了腰。在荣誉面前不能飘飘然,在困难面前更应卧薪尝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