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自卑是一种病——回避型人格障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各种不自信的举动,如果让他们给自己做一个定位,那么情况肯定是这样的:“我很无能,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相处,实际上外面的一切都令我感到疑惑和恐惧。”

    无处不在的“我无能为力”

    R先生毕业于北京某高校,博士学位,在北京三环以内还拥有一套房子。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至今单身,没有工作,每天都躲在家里打游戏机。他的母亲担心儿子是不是大脑受到了什么刺激,于是就强烈要求他去心理医生那儿瞧瞧。

    医生:你今年多大了?

    R先生:37岁。

    医生:“为什么读完博士后,反而不想去工作了。”

    R先生:“我也不知该找什么工作,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

    医生:“我听说你是学习金融的,为什么不尝试着去证券公司或者银行上班呢?”

    R先生:“我不行,不行,真的,我……大概干不了那些工作。”

    医生:“你的学历那么高,肯定可以做得很出色的。”

    R先生:“不,我做不了那些,太难了。”

    医生:“那你平时在家做什么?或者你可以在家自主创业。”

    R先生:“我做不来。”

    医生:“现在有很多博士生自主创业的,开个网店,或者弄一个网络培训都不错。”

    R先生:“那些很难,我没尝试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谈,医生发现R先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行”,哪怕是一些日常生活比较简单的事情,这个书呆子也总是摇头说做不来。而母亲替他相亲多次,他总说自己不行,配不上别人。此外,医生还发现对方害怕与外界发生接触,所以一门心思在游戏世界中寻求自我存在,而这也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引起的。

    其实,心理医生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面对这样的患者,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自认为能力不行,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我们姑且称呼R先生这一类人为“我不行”先生,而这一类人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症状:

    不喜欢做事

    对很多自信甚至是自恋的人来说,他们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只要有事,他们往往会第一个冲上去,即便没什么事,他们也挺会来事。但“我不行”先生通常不会这么去想,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保持“谦虚”和“不出风头”的传统美德,并且一直都在提醒自己“我做不好这件事”。“对不起,我不行”,或者“我无能为力”就是他们的“金字招牌”和“名片”,只要有人提出什么请求,只要老板下达了什么任务,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亮出自己的这张名片。

    情感歪曲

    在爱情世界中,患者拥有一颗自卑、脆弱的心,哪怕他们具有很不错的先天条件——人长得帅气、个子很高、经济条件很好,还很温柔、懂得照顾人,但是他们更喜欢一棒子打死自己的这些优点,或者视而不见。在异性面前,他们会显得很自卑,并且一直给予自己这样的提醒:没人会注意到我;没人会真正爱上我;一旦爱上了我,以后也会不爱我。正因为如此,这类人并不喜欢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照片,也不会写出一大堆的文字来描述自己目前的状态。在微信和QQ空间,他们的签名几乎都是空白的,要么就是一些悲观的话。展示个性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别扭,会让他们觉得只会让别人更加奚落自己而已。

    意志力太弱

    对于那些百折不挠的人来说,“前一百次的失败是为第一百零一次的成功做基础”,但对于“我不行”先生来说,这件事根本不用等到第一百零一次,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兴趣和意志力来承受一百次的失败,只要第一次失败了,他们就会迅速放弃。对他们来说,最简单、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采取一次性通过原则,只要第一次没通过,那么他们就再也没有胆子开始第二次了。

    对于“我不行”先生来说,他们对外界始终保持一种谨慎和自卑的状态,无论面对什么,他们都可能会小心翼翼地告诫自己“我不行”。而这种不行往往并不是真实的,他们有实力和条件做得很好,有能力吸引别人的注意,有能力达到别人预期的高度,但是却总是喜欢给自己设置一个障碍。这种行为往往让身边的人感到压抑和失望,父母不能指望他们帮忙解决什么问题,妻子不能指望他们闯出一番事业,老板不能指望他们承担责任。

    那么为什么他们总是要说“我不行”呢,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承认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真实的能力和价值呢?心理学家给出来的答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很多人平时都不大会注意这个词,也没有机会认真去研究一下,但是它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在古代,有很多人会选择归隐山林,与世隔绝;有些人会选择出家为僧,遁入空门;还有一些人寻仙问道,搞起了个人修行。这些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逃避社会,不过这种逃避并非都是消极的,有的人能够顺利地走入内心。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虽然也逃避社会,却从来不敢走进自己的内心,他们属于盲目逃避,即他们原本有能力去做出改变,或者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却总是怀疑和否定自己。正因为如此,别人追求的是个体生命的体验、修行和自我肯定,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追求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封闭。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各种不自信的举动,如果让他们给自己做一个定位,那么情况肯定是这样的:“我很无能,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相处,实际上外面的一切都令我感到疑惑和恐惧。”如果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肖像画,那么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一定是垂头丧气、目光羞怯、畏畏缩缩、骨瘦如柴甚至身体残疾。他们会将所有悲观的、无助的、弱小的因素添加到这幅肖像画中。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在自我评价方面非常糟糕,甚至能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而在心理学家看来,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一切行为特征都和不自信有关。正因为如此,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而多数患者可能实打实地将这七条全部扛在肩上了,有的患者还会表现出其他更多的行为特征,但其中的核心还是“我不行”。

    “惹不起,我还躲得起”

    1991年,美国好莱坞演员鲍里斯和某个企业签订了一份合同,当时该企业希望能够邀请他参加公司产品的发布会,成为产品的代言人。在获得鲍里斯以及经纪人的同意之后,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该企业为此支付了10万美元的报酬。

    可是当发布会召开的那一天,鲍里斯却一直躲在厕所里迟迟不肯露面。几乎一整个上午他就躲在里面,一句话也不说,当然不是因为身体不适,或者突发疾病,而是因为害怕。公司的负责人非常着急,一直催经纪人快点让鲍里斯出来。可是无论经纪人怎么劝,鲍里斯似乎打定主意了不出来。

    最后一怒之下,企业准备以鲍里斯单方违约为由,要求鲍里斯赔偿50万美元的违约金,这对于一个龙套演员来说,也算得上一笔很大的开支。经纪人希望鲍里斯能够看在钱的面子上赶紧出来,可是鲍里斯一直在说一句话:“我害怕。”那么他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没有人说得清楚。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很多人认为鲍里斯在厕所里遇到了灵异事件;还有一些人认为鲍里斯在电影中的表演得罪了当地的黑帮;也有人认为鲍里斯那天的确是身体不适。不过在2003年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中,鲍里斯吐露了心声,原来多年来他一直都有严重的回避型人格障碍,1991年的合同事件,也是因为自己非常害怕出现在那么多陌生人面前,并且担心自己会将发布会搞砸。事实上,很多人可能会注意到,自从出道以来,鲍里斯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并且拒绝出演任何担当主演的电影(按照演技来说,他完全有实力撑起一部片子),这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

    鲍里斯的超级害羞和恐惧最终引发了回避行为,而这是很多患者都会做的事情。由于患者比较自卑,对自己的存在毫无信心,所以常常会以一种躲避的心态来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事情。他们采取的策略通常就是“惹不起,我还躲得起”,面对各种自己感到陌生,或者不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经常会出现主动退缩的回避行为。

    害怕承担责任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乏责任心,对患者来说,自己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能担当重任,这样就使得他们一味回避自己的责任。公司老总想要派人负责某个工程项目,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肯定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毛遂自荐,甚至害怕领导将担子交到自己手上。对他们来说“无事一身轻”才是上上之策,因此希望自己最好不要承担任何一种任务,以免将工作搞砸。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高达85%的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都不喜欢在公司里争权夺利,总是将一些明明可以轻易到手的表现机会让给别人,虽然表面上会为他们赢得一些好名声,但对他们而言,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内心的一种恐惧。

    “困难挡着,我就绕道”

    一个有理想、有魄力的人不惧怕任何困难和挫折,而且总是会想办法解决它们,不过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困难始终是一个冤大头,他们害怕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想和它们来一次狭路相逢,因此一旦发现困难挡在前面,患者通常会无奈地提醒自己:“我克服不了这些问题,还是换一种方法或者换一个目标。”

    心理学家曾经安排10位智力发展健全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数学考试,每个人都会发一张电子试卷,上面有20道难易程度完全不同的题目。考试的时候,实验者可以跳过那些不会或者不想做的题目,但是跳过之后,就不能再跳回去重做。结果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有2个人交了白卷,有6个人只做对了其中最简单的3道题,还有2个人做对了5道题,其中还包括稍微有点难度的2道题,至于那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竟然没有一个人做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意识到患者并非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态度出现了问题,他们会习惯性地规避那些最难的题目,并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因此到最后会发现他们在容易的题目上发挥出色,而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一致的逃避心理。

    社交恐惧和回避

    通常情况下,这类人非常害羞,害怕与人交往,因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被人孤立,或者已经被人孤立。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但是由于害怕一旦别人了解自己身上真实的一面,就一定会拒绝,或者曾经被人拒绝,这样导致了他们在社交场合采取回避的态度——“既然没人喜欢我,那我就不和他们接触”。

    有一个记录在案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将近五年的工作时间里,竟然只和老板说过几句话,至于那些同事,患者几乎都没怎么打过招呼,也称不上有什么深交。他从没有参加过任何同事之间的聚会和其他社交活动,每天下班后都是一个人离开。

    当然,心理学家发现患者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看着别人聊天,而且患者也隐约透露出了想要和别人待在一起的冲动,但是内心又有一个声音时刻提醒自己:“别人可能不喜欢你,所以不要自讨没趣。”这些声音摧毁了他的社交生活,也在他和同事之间筑起了一道城墙。

    从以上这些行为模式中就可以看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就是现实中的逃避者,他们会试图躲避一些自己没有把握去控制的现实,而这些现实往往并不具备多少挑战性。除非是自己特别熟悉或者拥有十足把握去做的事情,他们才不会产生紧张、害怕和回避的心理。而在其他事情上,他们的认知能力低得可怜。

    不仅如此,由于经常逃避,由于害怕面对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患者通常还会患上旷野恐惧症、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这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滚蛋吧,自卑君!

    回避型人格障碍就是一种自卑心理,而自卑感通常形成于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不能胜任”“不被接受”的种种痛苦体验;或者患者会对自身存在的生理缺陷非常在意,比如智力问题、记忆力问题、四肢的运动能力问题,这些会让患者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

    自卑的患者常常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

    低估自己

    如果说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是那种把自己当高富帅来看的心理状态,那么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一直秉持的原则就是:“我是一个矮矬穷”。对于他们来说,在某一次听到一些不好的评价后,他们就对自我贬值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想象中的还要糟糕,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的行为让人感到惊讶。比如:他们更希望听到别人偏低的评价而不是好评(看起来他们更喜欢被人啪啪打脸);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对比(既然不是过度自信,那必定就是作死的节奏)。

    由于习惯了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低人一等,他们在自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一骑绝尘,最终成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并且症状始终有加重的趋势。

    消极的自我暗示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具备自信,但自信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而很多人自信不多,还总爱往上面浇一盆冷水。所以每当他们准备做一件事,或者应对某个难题的时候,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反反复复给自己打气并告诉自己“我能行”,而是一开口就在大脑中蹦出几个伤士气的想法:“我办不到,我能力不行,我一定会将这件事情搞砸的。”在这种消极的暗示下,那些还没来得及萌芽的自信,直接就被扼杀在精神的摇篮里了。

    正因为抱着必败的信念,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很糟糕,原本轻易能够办到的事情也被弄得一塌糊涂,而这些结果反过来又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患者的自卑症状越来越严重。

    挫折的打击

    挫折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角色,你躲得越厉害,它就追得越厉害;你越是害怕,它就越是要找你麻烦。对于那些害怕被挫折找上门的人来说,挫折偏偏就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挑事,反过来说,那些经常被挫折折磨得灰头土脸的人,在精神上也必定对挫折产生了恐惧感,而这样就会彻底被挫折击垮,自卑感也就经常会丧气地挂在脸上。

    在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

    首先,要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患者之所以会表现出自卑的症状,就是因为自我认知不足,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因此患者必须端正心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好好了解自己。对患者来说,他们不能总是将眼睛瞄在自己那些缺陷上,而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还拥有什么长处和优势。比如:自己长得不好看,但很温柔;自己情商不高,但智商勉强能凑数;自己语言能力很弱,但动手能力很强;自己做不了那些技术性的工作,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一个夸自己的方式和理由,就是懂得找出各种优点,然后往脸上贴金。只要能够发现更多的优点,他们就可以在自卑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优势去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其次,多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就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一件事成与不成,能力占了七分,还有三分被信心给占了。通俗地来讲,信心是能力请来的帮手,一旦这个帮手能量十足,就会提升个人的能力值,工作做起来事半功倍;一旦这个帮手能量不够,始终病恹恹的,就会成为一个累赘,降低个人的能力值。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总喜欢告诫自己“这事不能做”“这事我做不了”的人,往往很难将工作做好,即便他们原本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但在消极的心理暗示下,也很容易将工作搞砸。

    正因为如此,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积极暗示,无论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那些工作,无论自己所面对的情况是好是坏,都要在行动前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的”“这不过是一些小问题,我能够解决好”,当注入这一类强心剂的时候,患者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即便是遭遇了挫折,患者也不要急于进行自我批判和贬低,在了解失败的原因后,应该相信自己可以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从而避免下一次继续犯错。

    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暗示是缓解、消除自卑症状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预防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方法,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只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只要懂得把自己尽量往好的方向去看,那么就可以非常有底气地和自卑说再见。

    其实,在很多时候,患者的自卑症还和社交有关系,由于害怕社交,患者的自卑症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克服患者的人际交往障碍往往显得至关重要。简单来说,心理医生或者家属必须鼓励患者走出家门,多和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接触。为了督促患者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些交友计划,心理医生通常会为其制订一套按阶梯任务来完成的方案。

    比如心理医生曾经为一个患有严重回避社交行为的患者制订了一个交友计划:

    第一个星期:每天必须和同事、朋友等人交流10分钟;

    第二个星期:每天与其他人交流20分钟,并和其中一位多交流10分钟以上;

    第三个星期:保持上周的交流时间量,并且额外地找一个朋友闲话家常;

    第四个星期:在确保上周交流时间量的同时,多和一帮朋友参加聚会、旅游等活动;

    第五个星期:平时多增加交流时间,并参加各种社会的学术、思想交流活动;

    第六个星期:尝试着和自己不认识的人进行交流。

    通过任务的逐步强化和不断深入交流,就可以帮助患者一点点从自卑中走出来,并促使他们慢慢认识和接纳更多的人和事,从而养成主动接触社会,主动结交朋友的习惯。

    对于一些在自卑中病入膏肓的严重患者来说,他们的对于自卑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又会加重自卑的心理状态。也许想要让他们一时间从“自卑”的挡位上跳到“自信”的挡位上不太现实,因此当心理医生试图让患者寻找到自信时,往往会非常困难。这个时候,他们所要做的不是先让患者消除自卑心理,而是不妨引导患者正确地、理性地看待自卑这个问题,并努力挖掘自卑感积极的那一面。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自卑并不是一无是处、充满邪恶的丧门星。比如说,自卑的人往往非常谦虚低调,自卑的人往往非常礼貌,自卑的人从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自卑的人本分随和,自卑的人没有什么太多的戒心,别人反而会放心和他们待在一起……

    当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发现自己还有诸多优点时,可能会发现自己没必要过分在意自卑症,没必要将自己的自卑症状看成一个大灾星。而通过对自卑的重新解构,患者会慢慢找回一点自信,这对症状的缓解和疾病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