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没有你,我将寸步难行——依赖型人格障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因为将别人的评价当成自己的观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几乎很难一个人单独去做某件事,更没有办法单独完成一件事,尽管他们的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仍旧会本能地感到不知所措。

    “我的生活中只需要一个靠山”

    S先生在公司里一直都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角色,平时根本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他也从未想过要成就什么大事。对他来说工作就是一个挣钱的工具,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至于自己能够坐到什么位置,能够做出什么成就,他根本不那么在乎。

    对于工作,他有些受够了。一方面,他非常担心自己会被老板一脚踢开;另一方面,他时常在工作中感到手足无措。在公司内部,他几乎从不发言,也没有任何一个建议或者意见,更不会主动去承担什么,只要有什么任务落到自己头上,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直到有一天,部门内部出现了一个能力出众的同事,他总能够轻松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S先生现在觉得自己完全被解放了,只要有什么问题,他就会热情地向这个同事请教,比如如何制作方案,如何打报告,如何解决各种大小问题。接着他慢慢发现自己完全依赖上这个同事了,就连“每天上下班该坐公交还是地铁,每天晚上该吃点什么”这样的事情,他也愿意听一下对方的意见。在工作中,他更是将对方当成自己的“百事通”,并且觉得自己再也不用每天面对那么多烦琐的事情了,也不用承担那些压力。

    当然,在其他人眼中,S先生只是一个在部门里混吃混喝,毫无能力的人,也总是在其背后出言讥讽。

    在公司里,在生活中,可能都会有类似于S先生这样的人,他们不喜欢自己做决定,不喜欢自己面对某一项工作,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因此总是习惯性地依赖他人。而这些症状通常不是因为能力太差的问题,而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处处听命于他人,缺乏自信,总是要求别人为他拿主意。在他们的生活中,自己是无能的,只有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才能支撑起最起码的生活和工作。

    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从以上这些特征就可以看出,患者缺乏独立性,缺乏安全感,而且极度不自信。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并不具备自主意识,而更像是一只迷航的小船、一只走失的羊羔、一个失去教母的孩子,总是感到无助和迷茫,常常为一些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情烦恼,因此急需一个帮助自己拿主意的人。

    这样的心态往往赋予了他们多重角色,比如他们只想成为一个跟班,别人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重要的是自己根本不用做任何决定,也不用为那些决定负责;他们还是乐于坐享其成的懒鬼,总是等着别人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之后,自己好及时分一杯羹。

    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以“生活白痴”“工作白痴”的形象和身份出现的,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也缺乏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在他们的印象中,自己可能生活在一个冰冷而危险的世界里,更糟糕的是自己还无力应对这一切。通常他们都会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笨拙的且无法承担责任的人,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没有能力、没有野心、没有优点的人,所以他们非常乐于将自己的命运双手奉上,交给那些值得依靠的人。

    正因为如此,这类人的生活和工作可能都是别人代劳的,专业可能是父母选的,女朋友是朋友们选的,工作也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几乎所有的决定都带着其他人的标签,都代表了其他人的主张和意愿。

    他们的一生中,大概有一半的时间都处于十字路口,都在为向左走、向右走而纠结,因此找一个导航是最实惠的,自己根本不用为向哪里走而担心,也不必承担走错路的责任,实际上他们可能毫不关心自己的道路是对是错,他们只是不想自己去面对这一切。如果身边存在第二个人的时候,患者永远都在仰仗别人,都希望从别人那儿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他们眼中,身边的任何人都应该用来为自己服务。有时候遇到必须自己做决定的事情,他们也会表现得非常谨慎,需要身边的人做出反复的指导和保证,才敢于最终拍板。

    正因为将别人的评价当成自己的观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几乎很难一个人单独去做某件事,更没有办法单独完成一件事,尽管他们的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仍旧会本能地感到不知所措。

    过度的依赖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和无能,有一个女患者和丈夫之间的感情已经淡得和白开水一样了,事实上,两个人还经常吵架,但却从未提出分手。而她之所以久久不愿意和丈夫离婚,就是因为丈夫在家里可以帮助她换灯泡,可以帮她清理房间里的蟑螂。对她而言,丈夫的这点功能足以让这段破裂的关系继续维持下去。

    很多人觉得依赖性强的人容易抓住感情上的机会,但对他们来说,什么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次要的,最要紧的就是找一个靠山,这种依赖性往往很盲目,而且并不一定存在真感情。事实上,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非常幼稚,缺少陌生感和界限,和谁都能聊到一块儿去,并且明显让人感觉到彼此之间非常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的热情和亲切表现只是为了让对方在这个热乎劲面前晕头转向,从而方便成为新的依靠。

    一些男性患者往往会得到一些“伟大的爱情”,他们在和异性接触的时候,由于太过热情主动,表现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尽管双方可能只是第一次见面),这往往会让一些异性感动不已,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母性。双方之间的感情可能一点就着,但实际上这只是男性患者渴望获得帮助而已。

    从本质上来说,这类依赖性的情感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往往不会真实反映出患者内心的情感需求,这种依赖/被依赖的关系往往不够稳固。在某些时候,当患者寻找到更好、更强势的靠山,或者觉得可以获得更多的依赖时,可能就会打破原有的传统依赖/被依赖的关系,转而寻求新的依靠。所以,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其他人来说,都要摆正心态,不要过分看重这种依赖性很强的关系。

    逐渐消失的自我

    L女士在童年时期曾经亲眼看见一头牛被屠宰时的悲伤场景,她觉得那头牛在流泪,这个场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都在她脑中打转,为了消除这个影响,她平时非常害怕见到牛,也不喜欢这些可怜的动物。

    她更喜欢谈论马,还对任何和马有关的东西感兴趣。但是她后来嫁给了一个让她非常依赖的男人,一个屠宰场的经理,每天都要和那些牛打交道,并且获得惊人的利润。对她丈夫来说,牛就是一个保护神,就是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一个动物,尽管那些常常会以血淋淋的方式呈现出来。

    向来不喜欢牛的L女士,一开始并不太喜欢去屠宰场里看看,可是为了迎合丈夫,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以及他的爱好,她也被迫改变了那些看法,不仅不再为那些被屠杀的牛而感到担忧,而且很快就要求自己喜欢上了这些命运悲惨的动物。

    发生在L女士身上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强迫性质,一切都是她自愿做出改变的,这种改变也许是痛苦的,是错误的,但是相比于迎合自己依赖对象的价值观,这些都无足轻重,他们更希望自己与他人的依赖关系得到保障。哪怕对方指鹿为马,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附和着大喊:“真的呀,好漂亮的一匹马!”

    很多人也许会对L女士感到鄙夷,但是对于一个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她根本不觉得自己应该为此感到羞愧,或者说她并不会过度担心自己的变化会引起别人的不适。事实上心理学家也发现历史上有很多类似于L女士的人,他们会突然改变自己原有的立场、观念以及性格,从而做出很多违反常规的事情来。这些人通常是奴隶、叛徒,或者某一改革派的拥趸,他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其实就已经对原有的领袖产生了依赖心理,因此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一切都按照对方的意志行事。

    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些现象实际上可以描述为在依赖他人过程中“自我的消失”,自我消失是很多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人原本拥有自己的意识、自我身份的认知、个性和性格的独立性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但是一旦他们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感情,而这种依赖性感情会慢慢侵蚀自我的精神,最终一点点消磨掉自己的印记。

    通常来说,这种自我消失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丢失立场

    为了依附别人,患者甘愿出卖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也甘愿混淆是非。有时候明知道别人的想法和主张是错的,也会鬼使神差地附和,因为他们缺乏独自提出反对意见的勇气,也害怕一旦指出错误会让他们失去所依赖的那些人。按照他们的想法,与其按照自己的正确理念单兵作战,还不如继续投靠别人,和对方一起稀里糊涂地错下去。

    无条件服从

    多数时候,他们都会无条件服从别人,并且愿意为依赖的对象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牺牲。他们会大度地让自己的需求屈从于他人的需求,会容忍自己吃一点亏,或者甘愿承受某种伤害。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摆出一副“我对你别无所求”的姿态。

    价值观同化

    只要能够取悦自己所依赖的人,他们并不介意抹杀个性和需求,甚至刻意否认自己的个性或者与他人的不同。如有必要的话,他们更喜欢被对方同化,将他人的价值观和信念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坚信这样做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稳固。

    生活方式同化

    当精神层面和心理上迎合对方之后,同化现象还会进一步蔓延开来,最终蔓延到生活方式当中来,也就是说患者为了取悦依赖的对象,或者为了强化这种依赖关系,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和所依赖的人的生活方式趋于一致。

    在很多西方家庭中,很多家庭妇女身上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她们会忘记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意识不到自己曾经最喜欢吃什么。将她们现在最喜欢的食物和曾经最喜欢的食物进行对比,结果往往会让她们感到吃惊,她们会大呼“我绝对不可能会喜欢上那样的食物,现在不会,以前肯定也不会”。

    但事实摆在眼前,几乎不容置疑,那么原来食谱上的美味究竟被丢到哪儿去了,或者说现在喜欢的美味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心理学家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们一开始也赞同美食家们的说法:“人的口味和食物爱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但他们更乐于探讨这些惊人变化背后的逻辑性。而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很快发现了一些问题:

    (1)那些妇女对丈夫依赖性特别强,总是倾向于做一些丈夫喜欢的食物,总是按照丈夫的口感来制作食物;

    (2)那些妇女喜欢吃的食物,和丈夫喜欢吃的食物具有很高的重叠性,相似度高达90%以上;

    (3)那些妇女的口味发生变化的时间多在恋爱开始之后或者结婚之后。

    从这三个特征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即那些家庭主妇在依赖丈夫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口味,最终完全被丈夫的饮食方式所同化。

    除了饮食方式被同化之外,患者和依赖对象之间的一些日常作息时间会趋于一致,生活爱好会趋于一致,甚至于感情的表达也有可能会相同。

    之所以会出现“自我消失”的情况,就在于患者对自我认知的忽视,对自身价值的漠视,在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之后,他们会逐渐抛下原本就不自信的“自我”,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时候自身的存在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完完全全地将自己托付给其他人,让自己的精神和意志跟随他人的意愿去行动。

    依赖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和进化中的人类形态有关,不过过分依赖就是一种病态的反应,会让自己彻底失去个性,这样患者就会进一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多面角色

    对于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上有很多不好的性格特征,懒惰、自卑、意志力薄弱、缺乏主见、喜欢委曲求全,而这些缺点通常会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来。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他们还会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场合中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性,这些不同的面实际上就是指不同的子人格(心理学术语,是指具有独立个性的某个性格侧面)。

    (1)哭泣者

    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子人格中,必定有一个爱哭的人,由于患者总是缠着他人不放,有时候难免会被冷落,而且越是纠缠就越容易遭遇冷落,心里就会产生怨恨和恐惧。不过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敢轻易惹恼自己的靠山的,一旦失去了替自己做决策和遮挡风雨的人,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无助。

    既然恨对方,但是又不能当着面数落对方一顿,这个时候,愤怒的情绪会慢慢转变为抑郁,抑郁之后就会变成哭泣。因为患者会发现通过流眼泪可以像林黛玉一样惹人怜爱,以此来激发“靠山”的怜悯之情。在这样的心理动机下,哭泣者会粉墨登场,而且将哭泣时获得的安慰,当成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事实上,哭泣者是一个非常狡猾的角色,是一个非常老练的子人格,它会不断向患者灌输这样一个想法:“没有人依赖可是不行的”,从而在背后制造出一个哭泣的角色,并以此作为满足依赖的工具。

    (2)惹人怜爱的小家伙

    绝大多数人的子人格中都有一个惹人怜爱的形象,一个孩子或者一些小动物,而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身上,这些孩子和动物的形象要更多一些。在很多女人的子人格中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形象:一个头上扎着小辫的小姑娘,总是想着别人和自己一起玩;还有一个是同样装扮的妹妹,胆小而矜持,期望获得别人的帮助。这两个形象实际上是女人性格中比较接近的两个侧面,而且都具有依赖性。

    有时候,子人格中会出现两种动物:一只白色的猫,非常安静和温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依偎在主人的怀里接受最轻柔的抚摸;另一个就是一只白色的小狗,活蹦乱跳,最想要做的就是扑到主人的脚上,让主人逗它。

    在一些极端的依赖性行为中,患者会表现出更加可怕的动物子人格(这并非他们愿意接受和表现出来的形象,但在靠山看来,患者就是这样一副可怕的形象),比如很多依赖丈夫并且每个月从丈夫这儿拿走一大笔生活费的女人,在丈夫眼里看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吸血蝙蝠和蚂蟥的特性。

    (3)病人

    对于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他们经常会幻想自己生病的情况,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怀。正因为如此,患者身上几乎都有“病人”这样的子人格,他们总会表现出病人需要照顾的那一面。在这个子人格中,必定有一个面色苍白、营养不良、患有咳嗽或其他体弱无力的病人形象,而且这个病人可能很懂事,从不要求得到更多。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比较柔弱、完美的患病形象,子人格可以名正言顺地赢得更多人的同情。

    当病人的子人格占据心灵的主导地位时,患者就会表现出病恹恹的样子,并且坚称自己生病了,而实际上他们可能体壮如牛。原因就在于患者所感知到的疾病只是想象中的一个子人格,而不是真的有病。不过随着疑心病的加重,时间一久,可能真的会增加患者生病的可能性。

    (4)魔女

    患者还会隐藏另一个重要的子人格,那就是“魔女”,这个子人格身上具备强大的心理能量,很凶也很疯狂。孩子们的依赖通常是无害的、安全的,而一旦成长之后,因为害怕危险、害怕承担压力和责任、不想努力而产生过度依赖,患者可能会死死纠缠他人,而这样往往引发对方的愤怒和反感。这个时候双方之间就像在进行一个纠缠和摆脱的痛苦游戏。

    在想象中,她们的衣服大多为黑色,偶尔是白色或者红色;她们的表情是愤怒的、疯狂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看;警惕性高,且非常执着;她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长长的头发披散开来。长代表着对感情的重视,披散则意味着愤怒和疯狂。

    其实和魔女比较接近的一个子人格就是“疯子”,疯子所表现出来的也是疯狂的情绪和行为,总是执着地纠缠不休,为了获得依赖,或者维持自己的依赖行为,他们并不介意做一些让人难以忍受的举动。

    (5)乞丐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会产生一种“我很不幸”的想法,因此他们会拥有一个“乞丐”的子人格。在想象中,“乞丐”总是衣衫褴褛,灰头土脸,或者出现一些明显的身体残疾。

    为什么非要设置乞丐的形象呢?因为乞丐的身上破破烂烂,脸上还很脏,可以更好地迎合施舍者的心理和同情。子人格通过设置一个乞讨形象,可以从他人那儿获得更多的帮助。而“灰头土脸”实际上还代表了一种内心的阴暗面,这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很多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生活中锦衣玉食,不愁吃穿,但在心态上仍旧处于一种乞讨的状态,他希望从别人那儿乞讨到更多的东西,这样就促使了“乞丐”这一子人格的出现。

    对于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以上这些子人格的出现都是他们性格中存在的,他们会在想象中描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子人格,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一个子人格实际上都指向一点,那就是过分依赖别人,为了满足这些依赖,他们会在不同的场合和情绪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反过来说,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做出改变。

    改变生活中的那些依赖行为

    依赖型人格障碍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通常来说,这些患者的人格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此相比于其他很多人格障碍来说,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缺点可以说是满满的一箩筐,通常情况下,在他们的人格字典里,一定会写着这样几大罪状:自私、脆弱、懒惰、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负责任。

    这些缺点还可以列得很长很长,而对于这一点,患者往往也有自知之明,不过在依赖他人的过程中,这些缺陷会变得不那么致命,因为他们可以完全从他人身上寻找到安全感。不过患者或许意识不到,依赖别人是很容易上瘾的,而这种瘾一般情况下就和毒品一样,很难戒掉。而且这些特征会随着依赖性的不断加强而加重,最终完全摧毁患者的人格。也就是说,患者通常渴望从他人身上获取自己所缺乏的能力,最后却连自己仅有的那些东西也失去了。

    这种人格障碍或许不像毒品或者癌症一样致命,但同样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灾难,所以应该引起患者的关注,并且尽量想办法接受最佳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的,单纯的药物是斩断不了依赖者对被依赖者那种强烈的感情的;此外,这种治疗也不像心灵鸡汤那么简单,“这个世界没有谁会是救世主,没有谁可以真正依靠别人一辈子,将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别人身上,最后只会让自己一无所有”,这样的劝说对患者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所以在心理学家看来,治疗的关键在于患者必须努力改正那些依赖性的行为,并慢慢找回原来的自己。而一般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患者可以针对自己的症状,选择最佳的治疗模式,或者可以搭配起来治疗。

    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都会形成一个习惯,只要遇到问题,就会条件反射地看看身边有什么人值得依靠。而正是这种习惯会拖垮个人的意志,因此想要进行治疗,那么首先要破除这些不良的求助习惯。

    改变习惯的前提是认识这些习惯,所以患者有必要做好日记,将自己每天的“劣迹”全都记录下来,弄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决定去做的,哪些事情是依赖别人去做的。一个星期之后,患者可以查看记录,弄清楚自己的不良习惯主要集中在哪些事情上面,并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此后的每一个星期,这样的小结都必不可少,并且针对性地做出自我纠正。

    比如公司里的其他人喜欢将那些穿高跟鞋的人嘲笑为踩着高跷,但患者仍旧穿着高跟鞋去上班,这件事证明了患者没有被外来的声音压倒,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意识。因此患者此后每天都应该坚持穿高跟鞋上班,为的就是挑战对方的观点,从而强化自己对自我观点的坚持。

    有些患者在工作中会听从朋友的意见,但是也并不完全赞同,这表明了他们还没有完全失去自主意识,因此患者此后应该做的就是主动找出朋友观点中的漏洞,然后大胆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果患者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坚持“找碴”,并不断增加自己的意见,到最后会发现自己不再需要依赖朋友的观点,他们完全可以自作主张。

    对于那些自主意识比较差的患者来说,最好不要完全淹没在他人的指示、命令和诱导中,而可以尝试着在按照对方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一些自主创造的色彩。就像演戏一样,导演规定了演员必须说出剧本上的15句话,但是演员实际上完全可以在这15句台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或者创造一些新的情境。简单来说,患者在服从和依赖的同时需要增加一点创造性,比如妻子会暗示丈夫每天买一束花送给她,丈夫可以照办,并且想办法在往后额外地赠送一些小礼物,这样就会帮助丈夫从妻子的指示中脱离出来,形成较强的自主意识。

    无论哪一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遭到阻碍,因为患者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所以为免患者走回老路,必须在患者身边安插一个被他们依赖的监督者。

    重建自信法

    对于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而言,破除了行为习惯,这是一种表面的纠正,只要稍不留神,这些习惯在某一天又会像幽灵一样跑出来作祟。对心理学家而言,治疗必须彻底,必须深入,必须斩草除根,而患者的“草根”就在于童年时期遭遇的经历。

    很多孩子从小不被父母重视,还经常被父母打骂和否定,在家里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关爱;此外,一些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受尽了各种冷落,被其他人排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自卑和自我否定,另一个是对来自他人的爱和认可的期待。正因为如此,他们很容易依赖其他人。

    为此,心理医生在治疗的时候,必须及时清除幼年的不良影响。这个时候,他们必须诱导患者回忆幼年的经历,说出父母、长辈们曾经对患者做出的指责,诸如“你真笨,一点小事也做不好”“你真是傻乎乎的,还是让我来帮你吧”之类的话。接着心理医生会劝说那些曾经提出指责的长辈和朋友,让他们在患者做某些事情的时候给予更多的赞美,这样就会帮助患者一点点重建自信。

    接下来,心理医生可以引导患者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比如每周都要独自外出做短途旅行,独自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独自完成某项难度比较大的工作。通过练习,患者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勇气,从而慢慢改变事事依赖别人的缺点。

    对于患者来说,想要完全改变自己的依赖习惯往往很困难,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或者说彻底治愈,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无论是患者还是其他参与治疗的人,都必须保持耐性,必须一点点打磨掉患者身上的不良习惯以及依赖性意识,并试图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患者的自信心才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