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大克里姆林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克里姆林宫早期的宫殿建筑很有可能在12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建筑位于克里姆林宫最高的地方——多棱宫对面。这些宫殿建筑是一些不高的木头房子,是大公们夏日的临时居所,而冬天莫斯科大公们就住在生火取暖的木屋里。

    13世纪,大公们经常到莫斯科来,原有的宫殿就显得拥挤了,大公的宫殿不得不向东移。14世纪,伊凡·达尼洛维奇·卡利塔大公对自己的宫殿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拆除了木制的救世主大教堂,建造了一座石头神庙。考虑到大公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宫殿面积不大,装饰简单。

    在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和他的儿子瓦西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时代,大公的宫殿已经宽敞得很多,而且已经有些富丽堂皇。河岸阁楼的屋顶镀了金,外面还摆设了钟。就像1404年年鉴记载的那样:“每隔一个小时,锤子就撞击一下钟,昼夜不停地测量和计算时间;没有敲钟的人,但好像有人看管似的,钟表自走自鸣,体现了人的心灵手巧。”

    宫殿本身的装饰就像当时许多大公宫殿和贵族房屋一样,由许多石头别墅组成,别墅之间有通道。宫殿的第二层是会客厅,而大公及其家人住在上面的阁楼里;底下一层住的是大公的宫廷官员和奴仆。

    尽管15世纪的克里姆林宫很漂亮,相对也较奢华,但它和整个内城一样都是木头的。除了城墙和一些教堂外,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制的,根本不是宏伟而华丽的建筑。

    到15世纪末伊凡三世大公开始建造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伟大和荣誉的都城时,克里姆林宫一直郡是这个样子。为建造新城,伊凡三世大公从意大利请来了有经验的建筑师,他们开始彻底拆除克里姆林宫的古代木建筑,建造新的富丽堂皇的建筑。

    伊凡三世彻底改变了克里姆林宫的面貌。建造起两层的,有些地方甚至是三层的城墙,城墙上有射击孔、塔楼、升降桥,大门上有可以放下的栅栏;在金顶教堂和华丽宫殿的装饰下,克里姆林宫从此成为俄罗斯美丽与骄傲的象征,是俄罗斯力量和雄伟的体现。这样,大公宫殿就成为后来许多建筑的样板,在今天的大克里姆林宫里还可以看到它的痕迹。例如,底层的半圆窗户与阿列维兹·伏里亚金拱门相呼应,拱门只是在K.托诺姆重建宫殿时才被拆除的;外廊与外部通道相称,多棱宫和底层一直保存到现在。

    尽管随着国家财富和实力的增长,宫殿不断被装饰和翻修,伊凡三世所建的宫殿原貌只保持到世纪末。这段时间内进行了多次重修,新建了一些建筑。宫殿多次与城市和内城一同被大火化为灰烬,但从瓦砾中重建起来的宫殿总是更加宽敞,更加美丽。

    在混乱时期,波兰人侵入克里姆林宫,皇宫遭到了巨大的毁坏:所有的宝物被掠走,所有木制建筑被烧毁。宫殿没了屋顶、地板和门窗,新沙皇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罗曼诺夫甚至无处落脚。在他统治期间,重建了宫殿,宫殿管理井井有条,而且对宫殿不断扩建和装修,这样,宫殿到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的手里时已经是设施齐全,十分舒适。

    克里姆林宫最辉煌的时期是17世纪。宫殿的辉煌是难以言表的:整个宫殿都镀了金,四壁绘有彩绘,装饰有艺术雕刻、昂贵的地毯和布料,到处都是漂亮的金银饰品。但到了18世纪,俄国迁都到圣彼得堡,奢华、雄伟、庄严而广阔的克里姆林宫就荒废了。

    由于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宫殿变得破旧,逐渐衰败,后来竟无法在其中居住。因此在1730年,女皇安娜·约翰诺夫娜命令建筑师B.B.拉斯特列利在距今天兵器陈列馆不远的地方新建一座木制宫殿。但这个宫殿不够宽敞,装饰也不如以前豪华,因此后来被命令重建。后来,伊丽莎白·彼得洛芙娜女皇再次命令B.B.拉斯特列利里在旧殿破旧的会客厅原址上修建新的石头宫殿。叶卡捷琳娜二世很喜欢这个叫克里姆林冬宫的建筑,她颁布赦令“克里姆林宫及其所有财产,尤其是古代建筑不得做任何改动,永远保持完好无损”。

    大克里姆林宫的后一个阶段是和俄罗斯建筑师B.И.巴热诺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从18世纪70年代他开始构思一个新的方案,以符合莫斯科这个伟大的城市。他认真地研究了莫斯科这个“首次成为国都的城市”特有的建筑风格,研究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克里姆林宫建筑。他这样解释自己的构思:

    我要把克里姆林宫所有的古建筑连成一体。把召开人民大会的竞技广场作为中心。这里有方尖碑和凯旋门,周围是吹号斯拉夫人骑马的雕像。从这里修建道路通向克里姆林,通向俄罗斯的腹地,通向彼得堡、雅罗斯拉夫和弗拉基米尔。我们认为克里姆林宫不是为躲避敌人而建的不可逾越的城堡,而是人民荣誉、美德和教育的地方。因此我要把它建成美丽的首次成为国都的城市。

    这样,建在克林姆林山上的宏伟的宫殿要把著名的克里姆林教堂和古代建筑连为一体。根据B.И.巴热诺夫的构思,广场要建成一个以天为盖的宏伟大厅,可以容纳很多人,而且要具有古俄罗斯城市广场的用途,可以举行市民大会。

    他把自己的草图给Г.Г.奥尔洛夫伯爵看,后者为他的宏伟构思所震惊,报告给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很喜欢这个巨大而宏伟的宫殿。此外,女皇和整个欧洲一都会关注这个在土耳其战争中建造起来的宫殿,人们会把她与罗马皇帝相比。

    皇室同意了这一宏伟的计划,免去了他的所有职务,让他专心工作。B.И.巴热诺夫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宫殿,可以覆盖整个克里姆林山,这样可以将所有教堂和庙宇,所有古代建筑都包容进来。这一宏伟建筑的规模和建筑优势应该超过所有的欧洲宫殿。在B.И.巴热诺夫热情激荡的想像中,建筑形式大胆创新,宏伟壮丽。

    当然,B.И.巴热诺夫一人无法完成这一计划,因而他需要一些支持他计划的忠实助手。因此组织了一个以M.M.依兹麦洛夫中将为首的“大克里姆林宫建筑特别考察队”。在克里姆林宫的伊凡大帝钟楼旁边建造了一个“模型展览厅”,里面有价值3万卢布的大克里姆林宫的雕刻模型。模型是由在建造科洛缅斯科耶皇宫时特地挑选出的椴木做成的。

    与此同时,宫殿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工人开始拆除破旧的克里姆林宫建筑,拆除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教堂前的“圣谕宫”和一些不大的教堂,还有泰伊尼茨和其他两个塔楼以及它们之间的城墙。这样彻底地拆除克里姆林宫的古代建筑让很多人忧虑:一些人谴责B.И.巴热诺夫不尊重历史建筑,一些人支持他的创举。

    B.И.巴热诺夫认为,大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人民荣誉的神庙,广场周围的石柱林就像献给为祖国荣誉而建立功勋的俄罗斯人的胜利花环。这个构思在他的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局部和细节的构思中也得到了体现。

    B.И.巴热诺夫把主体建筑设计成四层。底下两层是宏伟的底座,底座由一个厚重的三级阶座支撑。上面二层是宫殿的正厅。除了柱子,这部分还装饰有浮雕、会飞的“胜利女神”雕像、花瓶、雕刻和花体字。底层是仆人的房间。

    宫殿豪华的内部装饰都集中在正厅楼层。大厅装修得很美丽,有两排科林斯石柱,通向柱廊和中心的圆厅。前厅是一个由12个粉红色大理石柱组成的亭子,石柱后又是一圈柱子。

    整个欧洲或妒忌或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大克里姆林宫模型和前无古人的设计方案。但是,构思在实施的时候却出现了障碍。先是莫斯科发生瘟疫,接着泰伊尼茨大门旁边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教堂出现裂缝,从下面走很危险,因此整个建筑工程停了下来。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布正式命令停止所有在克林姆林的建设。她还命令填平所有壕沟,拆除地基,恢复城墙和塔楼原貌,这对B.И.巴热诺夫来说是可怕的打击。

    后来,富丽堂皇的大克里姆林宫在尼古拉一世执政期间建成。主体建筑由旧宫殿更新的部分组成,即宫殿教堂、金色察里津宫、多棱宫和宫殿北部的楼阁。此外还新建了大宫殿,其主体正面朝向莫斯科河。

    大克里姆林宫全部是由俄罗斯工匠采用本国建筑材料建成的。外表看是三层建筑,实际是两层,第一层向前突出,构成一个露天阳台。

    宫殿主楼正面中部的上方,是四方形的观礼台——这是宫殿的突起部分,上面有盾形装饰,刻有双头鹰浮雕。后来换成苏联国徽,再后来是俄罗斯国徽。鹰的上方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阿斯特拉罕的市徽,波兰和塔夫利达的国徽。

    观礼台上面是四方形屋顶,有四个圆形壁龛,其中两个里面有表盘,而另外两个里面是报时钟。屋顶的基座装饰有金色扶手,顶端是一个插着沙皇军旗旗杆的八面高台。

    克里姆林宫中最大的厅是乔治厅(61×20.5×17.5米)。白色和金色相间的“常胜乔治厅是俄罗斯战无不胜的军人品格的荣誉神庙”。

    常胜乔治作为军人英勇气概的象征很早就在古罗斯受到尊重。起先,作为英勇和战功的褒奖颁发的是16世纪就开始使用的圣乔治硬币。1769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设置特别军功章,用来奖励战斗中的功勋、无畏与英勇。军功章上的口号是:“奖给忠诚与英勇。”

    乔治厅的装饰完全符合自己的功用。它的装潢和漂亮的雕刻饰物是专门纪念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军队世代取得的胜利的,一级乔治勋章的标志刻在屋顶和圆柱之间的墙壁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