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西汉后期谶、纬神学的内容及其出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西汉末开始,谶纬神学泛滥。何谓谶、纬呢?关于什么是谶的问题,《四库全书总目》卷六《经部?易类六》说:“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史记·秦本纪(应为秦始皇本纪)》称卢生奏录图书之语,是其始也。”因此,为了解“谶”的确切含义就应了解《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谶”的事实与内容。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方士燕人卢生入海求仙人,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此处的“胡”,据注解说,应是秦二世胡亥,秦始皇认为胡指匈奴,于是令蒙恬领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3),卢生为求神仙、求真人,又对始皇帝说:“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帝说:“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为了得长生不老之药,始皇帝当真人,不让别人知道他的住处,不让左右的人传他的话。为此,曾杀死了一些违犯规矩的身旁的侍从。此时,方士卢生、侯生说秦始皇:“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又说:“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未可为求仙药”。于是逃亡而去。方士多是齐、燕地区阴阳学派的人,受海边蓬莱等地海市唇楼等现象的影响,编造出了有神仙、真人存在,吃了他们给的长生不老之药,就会成神仙、真人。方士以此让秦始皇花费了大量钱财、人力物力,却得不到长生不老之药。其后卢生等人因无法向秦始皇交待,就在背后大骂秦始皇而逃亡。秦始皇就是这样被方士欺骗的。汉代文帝、武帝都处死过方士,原因之一就是因受方士的欺骗。武帝晚年听田千秋的话“罢斥”了“言神仙”的方士。此后方士才在汉朝廷中消失。

    “谶者,诡为隐语,预报吉凶。”这说明“谶”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报“凶”的,就是报不好的事情。另一个作用是报“吉”事,也就是报好事。如《汉书·董仲舒传》引武王伐纣时《今文尚书?太誓》载“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鸟”。当时周公就解释说,这表明周有盛德,所以天降了祥瑞。这就是“谶”作为“隐语”报好事的一面。

    总之,“谶”作为一种“隐语”,其作用是可以“预报吉凶”,也就是说可以报好事,也可以报坏事。这是“谶”本身所有的两种作用。另外一个问题是,“谶”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前引董仲舒所举武王伐纣时的“谶语”就是一例,到战国也时有出现。但“谶语”在秦朝才开始引起人的高度注意的。“谶”作为“预报吉凶”隐语,也可称为预言、符命等。

    那么何谓“纬”呢?纬就是对儒家经书所作的解释。这些经书为:易、尚书、诗、礼、乐、孝经、春秋等。据《后汉书》卷82上《樊英传》说他善“七纬”。注中讲所谓七纬为:

    《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尚书纬》:璇機铃、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诗纬》:推度灾、记历枢、含神务;《礼纬》:含文嘉、稽命徵、斗威仪;《乐纬》:动声仪、稽耀嘉、汁图徵;《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蚊咬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土、考異邮、保乾土、汉含孽、佑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由于这些纬书有图、有书,所以又可称为图书、图纬。

    前引《四库全书总目》上册,卷六中说:

    “盖秦汉以来,去圣日远,儒者推阐论说,各自成书,与经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书大传、董仲舒春秋阴阳,核其文体,即是纬书。特以显有主名,故不能托诸孔子。其他私相撰述,渐杂以术数之言。既不知作者为谁,因附会以神其说。迨弥传弥失,又益以妖妄之词,遂与谶合而为一。”

    以上引文中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说“董仲舒春秋阴阳,核其文体,即是纬书”,这里董仲舒的纬书就是董对儒学经书所作的解释。然而,由于董是天人感应说神学的信奉者,所以他解释儒学经书是用天人感应的神学观点来解释的。这样的解释,实际上是董仲舒对儒学经书的篡改。关于此问题本书在第四章二、三节已有论证,此不赘述。

    二是上述引文中又说“其他私相撰述,渐杂以术数之言。”这是指斥一些人借解释经书而“私相撰述”,并“杂以术数之言”,即宣传一些神学迷信的言论。如:星占:即借天上的星象推算人生的吉凶祸福;卜筮:用龟甲占卜称卜,用蓍草占卜称筮;奇门遁甲:术数中推算吉凶祸福的一种方法;六壬:古代术数中推算吉凶祸福的又一种方法;堪舆:看天、地风水算吉凶祸福的方法等等。在此情况下,这些不知名的作者,打着孔子解释经书的招牌,兜售其荒唐说辞;而且又以“妖妄之词”注释经书,遂于“谶”难于分清。

    总之,《四库全书总目》上册,卷六中说:“儒者多称谶纬,其实谶自谶、纬自纬,非一类也”。“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这就是说纬,是“经之支流”,即解释经书的书。但又“衍及旁义”,即衍生出来别的意思。

    谶完全是迷信,纬书则加杂了一些关于发展的道理,解释历史事实,有一定意义。但纬书有着大量篡改历史真实的神学思想。如以对孔子的看法而言,“孟子、荀子对于孔子都极推崇,但也不过说,孔子是一个知识广博,道德完全的人。”然而,“照董仲舒讲起来,孔子受‘天命’而为王。继承周朝为王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孔子。他虽然实际上没有王位,但是他所作的《春秋》,就代表了‘一王之法’。在这种……被歪曲的历史中,孔子就不是‘师’而是‘王’了。”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董仲舒是要篡改历史的。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是“黑帝”的儿子。又说“孔子长十尺,腰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必有所制,以显天心。丘为木铎,制天之法’”,等等。在这里,孔子不仅成了王,而且成了神。春秋纬《汉含孽》一文说:孔子“为汉制法”。孔子是春秋后期人,怎么能为汉制法?这不是把孔子说成了神吗?这实际上是利用孔子骗人?

    总之,从董仲舒的天感应神学学说、到西汉末谶纬神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借神来骗人。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的一种需要。及到后来统治者发现,天人感应与谶纬神学的弊大于利时,就把其废除了。

    有位学者说:“从董仲舒到谶纬,可以说……在《春秋繁露》中刚刚提出而没有加以具体化,加以广泛运用的东西,在谶纬中,则加以展开,加以具体化,加以广泛运用了。……其结果是神学压倒了科学,教条式的思想方法代替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因而给民族的正常的健康的认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与谶纬神学思想对我们民族的认识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