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认真-注重细节,把认真精神落到实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认真就是对细节较真

    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决定成败,因此,认真工作的人总会耐心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机会先于别人走向成功。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马虎的习惯,处理事情往往是得过且过,认为一个人没有必要事事都太较真。但是,我们要想做好现在的工作,就必须对工作中的细节给予百分之百的关注,将每一个细微之处做到最好。养成注重工作细节的习惯,不仅仅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地做事,还能够培养工作中的认真精神和责任感。

    那些整日抱怨上司“有眼无珠”,不满现在所从事的简单的工作的人,在工作中竭尽全力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不平凡。他们对同事的失败冷嘲热讽,对手边的事情不屑一顾,希望以此能够证明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但这种证明自己的办法,最终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实际上,每天的工作就是展现你不平凡的最好的机会。商店的售货员将每一件商品擦得干干净净,公交车司机让自己的车保持整洁,书店的营业员把书架上的书摆得整整齐齐,这样的小事,如果能够天天坚持,就会变成习惯。当你习惯了在自己的工作中把每一个细节做得尽善尽美的时候,你就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储存更多的资本,你也能够更快地到达你想要达到的目标。

    米查尔·安格鲁是一位闻名于世的雕塑家。有一天,安格鲁在他的工作室向一位来访者解释——为什么自这位参观者上次来参观到现在他都一直忙于这一个雕塑的创作,而到现在还有一部分仍未完成。安格鲁一边用手指着雕塑一边认真地说:“这个地方,我仍需要再润色一下,让它看起来更加光彩夺目,这样,整个面部的表情会因它光彩的增加而更柔和。当然在它的衬托下。”他又用手指了一下说:“那块肌肉也会显得强健有力。”然后,他顿了一下说:“嘴唇会更富有表情。当然,全身会因为以上的种种显得更加有力度。”

    那位来访者听了安格鲁的介绍,疑惑不解地说道:“您所说的这些相对于这座雕像来说,好像都是些琐碎之处,它们在这个雕像中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安格鲁回答道:“情形也许如此,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也正是你所说的这些琐碎的、不引人注目的细小之处才使整件作品趋于完美呀!而相对于一件作品,完美的细小之处可不是件小事情呀!”

    那些优秀的、成就非凡的人,总是于细微之处用心、在细微之处着力。因为正是有这些毫不起眼的小事的完成,才保证了以后大事的成功。

    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也说过:“魔鬼藏在细节之中。”

    工作中的细节看上去毫不引人注意,而细节恰恰是一个人工作态度的最好证明。那些百分之百关注现在的工作的员工,总是能够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才使他们获得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一家公司组织一次公关活动,为了增加互动性,他们在现场设置了客户提问的环节,原来的做法是让文员裁几张白纸了事。可是,在现场,老板看到的却是一沓整齐、漂亮的便笺,上面还印了公司的标志,措辞礼貌。那次的活动举办得十分成功,客户的反映也很好。而功劳自然少不了文员这个注重细节的举动。这样琐碎的小事帮助这个文员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后来在公司需要新的办公室主任时,老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文员。

    这样一个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到完美的人得到提升自然是指日可待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节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最真实的考察,也是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很多时候,正是细节显出的奇特效果,使你能在难分高下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佼佼者。

    认真就是对细节较真,在每一个人的工作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小事、琐事,具备认真精神的人对待这些小事从来都不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如此,成功的总是那些对待小事仍然认认真真的人。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员工,细化工作,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做到百分之百是必需的前提。

    阅读思考:

    1.对“认真就是对细节较真”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2.在工作中,你能够像安格鲁一样对每个细节都较真吗?

    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

    工作中无小事,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构成的。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运转的一个小环节,他们的工作质量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工作质量。

    工作无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当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贡献。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已经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信号。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用21种笔迹这样写着:

    一水汤姆: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汤姆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小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岗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尔: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特: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汤姆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汤姆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汤姆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闻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吗?”

    二厨乌苏拉: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英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特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汤姆和苏勒的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烧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人毁船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现实工作中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十恶不赦”的错误引起的,而恰恰是那些一个个不足挂齿的“小错误”积累而成的。

    在精细化时代,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出了差错,都会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所产生的后果都会被不断扩大,它们就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有一位年轻的修女进入修道院以后一直从事织挂毯的工作,做了几个星期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干这种无聊的工作了。

    她感叹道:“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在用鲜黄色的丝线编织,却突然又要我打结,把线剪断,这种事完全没有意义,真是在浪费生命。”

    身边正在织毯的老修女说:“孩子,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其实你织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

    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带着她走到工作室里摊开的挂毯面前,年轻的修女呆住了。

    原来,她编织的是一幅美丽的《三王来朝》图,黄线织出的那一部分是圣婴头上的光环。她

    没想到,在她看来没有意义的工作竟是这么伟大。

    你可能永远都无法看到整体工作的美,但是缺少了你那部分,整体工作就不完整了,什么都不是了。

    社会是由许多大人物和小人物组成的,小人物的重要性有时显得更加重要,大机器也需要小齿轮的配合。所以你知道,没有小事情,没有小人物,他们是平等的,因为他们同等重要。

    阅读思考:

    1.你认为“环大西洋”号海轮沉没的原因是什么?

    2.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杜绝工作中的细节性错误吗?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里兹·卡尔顿饭店的创始人里兹先生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一些很平凡、很简单的小事情。然而有很多人,他们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认真对待小事和细节,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殊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上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寄卡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它却能产生巨大的商业效益,使乔吉拉德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变成了名震世界的“推销之神”。

    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每年所卖出去的汽车比其他任何经销商都多,甚至他的销售量比第二位要多出两倍以上,在汽车销售商中,实属鹤立鸡群。当有人问及乔吉拉德成功的秘诀时,他坦言相告:“我每个月要寄出1.3万张卡片。有一件事许多公司没能做到,而我却做到了,我给每一位客户建立了销售档案,我相信销售真正始于售后,并非在货物尚未出售之前……顾客没有踏出店门之前,我的儿子就已经写好‘谢谢惠顾’的短札了。”

    乔吉拉德每个月都会给客户寄一封不同格式、颜色信封的信(这样才不会像一封“垃圾信件”,不会在还没有被拆开之前,就给扔进垃圾筒了),顾客打开信看,信一开头就写着:“我喜欢你!”接着写道:“祝您新年快乐,乔吉拉德敬贺。”2月他会寄一张“美国国父诞辰纪念快乐”的卡片给顾客……顾客都很喜欢这些卡片。乔吉拉德自豪地说:“我给所有的顾客都建立了档案,我会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的不同,分别给他们寄不同的卡片。而且,给同一客户寄的卡片中,绝不会有雷同的卡片。”乔吉拉德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很多回头客,而且很多顾客还介绍自己的朋友来乔吉拉德这儿买车。

    当然,乔吉拉德的这些做法绝不是什么虚情假意的噱头,而是一种爱心、一种责任感、一种高明的销售技巧的自然流露,更是把事做到位、做到细节上的具体体现。

    乔吉拉德说,“真正出色的餐馆,在厨房里就开始表现他们对顾客的关切和爱心了。当顾客出现问题和要求时,我会尽全力提供最佳服务……我必须像个医生一样,他的汽车出了毛病,我也为他感到难过,我会全力以赴地去帮他修理。我见到老顾客如同见到老朋友一样自然,我要了解他们,至少不会一无所知。但是如果没有档案的帮助,在重见他们时我肯定会像与陌生人头回见面一样,重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心里的距离感也会拉大,这将极不利于我的销售工作。”

    如果你正在为留住客户而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你不妨也试着从一些细节入手。

    现代企业中最受青睐的是那些像乔吉拉德一样关注小事,能把小事做得不平凡的员工。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企业的运营管理与合作分工已经相当完善,不再有一人兼顾几个方面工作的情况,更多的是要持续反复地做细分和规范好了的某一部分工作。

    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的往往不是灵感和创意,而是兢兢业业、有条不紊,把众多被细分的小事情做好、理顺。

    可以说,现代企业主要是用组织、制度或文化来实现目标,通过一套组织、程序来约束越轨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绩效就是一种紧盯目标下的简单重复过程。

    由此可见,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在现代社会,要成功其实不难,只要重视简单的事情,养成习惯,“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是美国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对如何成功做出的最好回答。

    阅读思考:

    1.你认为乔·吉拉德寄卡片的做法对他的成功有何帮助?

    2.面对一些非常简单的工作,你能够认真地做好吗?

    细微的差距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决定一个企业是基业常青还是走向没落的因素,往往就在一个细微之处。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有时,决定我们能否做好工作的因素,就取决于一些小事或细节。

    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鲁莽轻率。泥瓦工和木匠靠半生不熟的技术建造房屋,那些由砖块和木料拼凑成的建筑可能在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医生因为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好好为手术做准备,做起手术来捉襟见肘,把病人的生命当儿戏。一些律师只顾死记法律条文,不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真正处理起案件来也难以应对自如,白白浪费当事人的金钱……

    很多时候仅仅因为一件小事,就会出现盛衰之间的转变。美国吉列公司因迟迟没有把自己的不锈钢刀片投入市场,导致被竞争者抢先一步,遭受重大损失。

    1961年,在剃须刀的制造工艺领域中,曾出现过一场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在这一年里,英国的威克逊公司第一次用不锈钢制造剃须刀片获得成功。这种不锈钢刀片极富弹性、不易折断、重量很轻,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成本极低,而且可以连续使用多次。这些细微之处的差别,给剃须刀生产厂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动。

    威克逊公司推出不锈钢刀片后,首先在英国立即引起轰动,销量直线上升,到1962年,就完全占领了英国市场。与此同时,吉列刀片公司的老对手——美国精锐公司和安全剃刀公司,敏锐地洞察到这些细小的差别可以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于1963年年初,把自己的不锈钢刀片推向市场。一时间,不锈钢刀片在美国市场上声名鹊起。很多吉列的忠实消费者也开始转向不锈钢刀片。

    显然,不锈钢刀片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吉列的市场地位。此时,吉列有两种选择:

    第一,对不锈钢刀片不予理会,调动一切手段,加强对“超级蓝光”刀片的促销,以保住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样对吉列来说,是轻车熟路,无须花费太多气力,但意味着在不锈钢刀片市场上有可能陷入被动局面。

    第二,立即推出自己的不锈钢刀片,这样可以使吉列已有的大部分市场不被侵占,而且用不了多大的促销费用。但这样做,将会对“超级蓝光”的市场造成强烈冲击,甚至放弃“超级蓝光”,因而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吉列经过分析决策,认为“超级蓝光”碳钢刀片与不锈钢刀片相比,存在两方面的突出优势:其一,“超级蓝光”碳钢刀片的质量优异,并且很稳定,而不锈钢刀片刚刚面世,质量水平不够稳定。其二,不锈钢刀片的目标消费者是中低水平收入者,而“超级蓝光”碳钢刀片主要面向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

    在经过这番分析后,他们认定:“超级蓝光”的市场地位不会动摇,因此,犯不着“杞人忧天”。于是,他们最终采取了第二种决策,先不理睬不锈钢刀片,全力巩固自己“超级蓝光”的市场地位。

    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决策。经调查发现,如果不锈钢刀片能连续使用八次,而刀口不钝,一般消费者就会选择不锈钢刀片,而一般不锈钢刀片的使用次数均在15次以上。而吉列公司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由此,不锈钢刀片的推广,将碳钢刀片的大部分顾客抢了过去。

    在吉列作出决策后不久,事态的发展便急转直下,令吉列的决策者们瞠目结舌。不锈钢刀片在市场上的势头空前凶猛,安全剃刀公司和精锐公司充分利用吉列无动于衷的大好机会,增加促销费用,大力宣传不锈钢刀片的经久耐用、物美价廉,使不锈钢刀片的销售不断升温。在强大的促销攻势下,吉列的新老顾客纷纷叛离,投入了不锈钢刀片的“怀抱”。吉列的碳钢刀片销量不断减少,市场份额降至吉列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究其当时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由于吉列忽略了消费者对剃须刀使用次数——这个细微之处的高要求,盲目从大处作比较,从而坐失良机,造成惨重的损失。

    可见,决定一个企业是基业常青还是走向没落的因素,往往就在一个细微之处。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有时,决定我们能否做好工作的因素,就取决于一些小事或细节。

    有一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他每天都抱着很大的热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复印、传真、打电话、接电话等,这些很琐碎的事情他从来都不嫌麻烦。有不懂的地方他总是及时向别人请教。

    公司的王经理是搞贸易的行家,所有的股东都视他为中流砥柱。有一天早上,王经理叫这位毕业生去银行汇一笔钱给一个客户,这位毕业生接到任务后马上带着准备好的对外付汇材料到银行,赶在下班之前将这笔钱汇给了客户。当时他认真检查了金额、日期、发票、合同,确信没有问题之后交付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后,依照程序办理购汇付汇。

    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毕业生就被经理叫到办公室。他的脸色很难看,第一句话就问他:“你给香港付款的账号写的是多少?”毕业生马上意识到账号有可能出了问题,仔细对比后,他发现因为账号是客户方面通过短信发给自己的,而他在把账号记下的时候,最后一个数字正好换行,他没有把短信继续翻下去,故而漏掉了最末尾的一个数字。后来通过多方面和银行沟通,在最短时间内把这笔钱汇到了客户的账号上。

    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账,导致客户那边不能按时发货,损害了公司信誉,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失败的最大祸根,就是养成了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坏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阅读思考:

    1.对细节的忽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2.在你的工作中,是否有过因为忽视细节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的事情?

    落实细节,体现认真精神的最高境界

    工作要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考虑到每一个细微之处,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才能够把大事做得有板有眼。在做好每一个细节的过程中,你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位日本少女,非常向往记者的工作。大学毕业后,她去一家新闻单位,被录取了。但是,由于没有记者的空缺,经理叫她暂时做一些为同事泡茶的工作。虽然她对这种安排非常失望,不过想到将来有做记者的机会,于是就静下心来,每天为同事泡茶倒茶。

    三个月过去后,她开始沉不住气了,心里总是抱怨这份不喜欢的工作,她泡出来的茶,味道也一天不如一天,但她并未察觉。

    有一天,她泡好茶端给经理,经理喝了一口,就大骂起来:“这茶是怎么泡的,难喝得要命!亏你还是大学毕业呢,连泡杯茶都不会!”她气坏了,几乎哭起来。她正准备当场辞职,但公司突然来了几位重要访客,要她务必好好招待。她想,反正要离开了,就好好泡一壶茶吧!于是,她把心里的不愉快暂时抛开,认真地泡好茶,把茶端进去。当她转身刚要离开时,突然听到客人由衷地赞叹道:“哇!这茶泡得真好!”那位骂她的经理也喝了一口,情不自禁地夸赞道:“这壶茶特别好喝!”

    她呆住了!突然发现,只是小小的一杯茶而已,竟然造成那么大的差异,或挨骂,或被赞美,决然不同。这茶里显然有很深奥的学问,值得好好研究。从此以后,她不但对水温、茶叶、茶量都悉心琢磨,就连同事的喜好、心情,也细心地体会,甚至连自己泡茶时的心量、状态会带来的结果,也了如指掌。很快,她成为公司的灵魂人物。几年后,她就被升为总经理。

    有人说,茶道是人道,同时也是做事之道。悟透了茶道,就一定能悟透工作之道!因为茶道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严格要求,实际上已融入了茶文化的精神,在这一点上,和做好小事所彰显出来的精神,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就泡茶这件看似简单不过的事情,却需要对水温、茶叶、茶量,甚至饮茶者的心情、喜好都要悉心琢磨,细心体会,就连自己泡茶时的心量和状态这样的因素也极有讲究,实在值得我们去思考。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泡一壶茶,的确已不是一种操作过程,其中包含了太多文化的元素。品茶,和品位、性情、境界、禅意、悟道等这样的字眼紧密相连。因为赋予了茶太多灵动和有生命的成分,就必然要求在泡茶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

    云南大理白族招待嘉宾时泡制的“三道茶”及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功夫茶”在细节的严格执行上就极具代表性。其中,“功夫茶”在泡茶方式上极为讲究,因为泡制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茶才因此得名。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茶道形式。对茶具、泡工、茶叶、水温、饮用程式等每个细节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光泡制工艺,就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每一个细节都要操作顺畅,从不得过且过。

    茶道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神,工作更应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应考虑每一个细微之处,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方能做到有板有眼。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搬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又能为人着想,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不过,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这是卡菲瑞先生回忆起比尔·盖茨小时候写下的文字。从中我们看出,许多伟大或杰出人物身上,总有优于常人之处或早或迟地显示出来。比尔·盖茨对待图书馆工作这样的小事,就已经表现出一种超乎同龄人的认真精神和责任感,难怪他能在信息时代叱咤风云。

    毋庸置疑,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注重细节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暂且不去谈论别的影响比尔·盖茨成功的因素,单就他从小就显示出来的做事态度,我们就能窥见他获得人生成就的端倪。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工作,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能够认真地落实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是认真精神在工作中的卓越体现。

    阅读思考:

    1.你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事情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2.如果你的企业中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解决它吗?

    本章要义

    ·成功的总是那些对待小事仍然认认真真的人。

    ·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出了差错,都会事关全局。

    ·现代企业中最受青睐的是那些关注小事,能把小事做得不平凡的员工。

    ·决定我们能否做好工作的因素,就取决于一些小事或细节。

    ·落实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是认真精神在工作中的卓越体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