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务实的根本——企业员工应该培养的五种品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出了务实作风的企业员工,虽然不会自我炫耀,但是却自然而然地透射出令人折服的魅力。可是,就如同所有伟大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一样,这种令人折服的魅力绝非天然形成,也绝非轻易获取,它是靠持续不断的后天培养获得的。积极主动、忠诚守信、勤奋敬业、勇于挑战、科学严谨等品质是务实的根本,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培养这些品质势在必行。

    1.积极主动的品质

    消极被动等不到成功

    凡事只有积极主动地加以努力争取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成就同样要靠自己的积极主动来赢得,无论任何时候,也无论是在企业中、政府机关还是在学校或其他组织机构中,我们都提倡积极主动这一必须培养而又十分高尚的品质。

    与积极主动这一高尚品质相对的是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在企业中持这种态度的员工为数不少,只要一离开老板的监控范围,他们就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如果没有时间的限制或者其他原因的督促,他们就会不断拖延工作;当遇到难题时,他们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即使是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出现问题,他们也不会积极地反省自己,而是寻找各种借口来摆脱自己的干系。

    消极被动的员工存在于企业中是对企业的一种严重伤害,而这种工作态度无论对于员工个人的前途、还是内在品质都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伤害。消极被动的企业员工根本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不论人们认为这种话过分也好、不中听也罢,总之,这是一个被无数人验证过的事实。

    历数世界上古往今来的所有成功者,有谁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是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在消极被动的拖延和等待中实现真正伟大的成功。企业家需要把自己的财富转化成资本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丰厚的资产就是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良性累积中得以形成的。同样,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你也需要把自己的财富转化成资本,然后不断加以良性累积才能实现伟大事业的成功;只不过你的财富是你自身的知识和潜能,而要想把才智和潜能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品质。消极被动者很难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水平的才能,即使拥有,知识和潜能也不会自行转化为成就事业的资本。

    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来形容消极被动与成功的关系:如果把成功比喻成秋季硕果累累的收获,那么消极被动的员工就像是在土地上不事耕耘、坐等收获的农民。即使拥有与他人同样饱满的种子、同样肥沃的土地,即使其不缺少正常的劳动技能,但是没有积极主动的品质,种子不会自己播进土壤、劳动技能也会荒废,等到了最后,这样的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收获硕果,而自己却两手空空。

    如果你不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的品质,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消极等待,那么你最终等到的只会是岁月刻下的皱纹、时光染白的鬓发,还有少纵即逝的机会和被荒废的技能。

    积极主动地努力付出既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也是获取成功的必要途径,消极被动永远都等不到成功。你不必担心自己的主动付出会被忽视,当你全心全意为工作努力付出时,至少你的内在品质和潜能已经提到了充分提升,而你由此创造的业绩必将为你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你也不必担心这些付出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要知道“付出总有回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俗语,而且还是一个千万年来人们在实践中几经证明的真理。当你积极主动地努力付出过并且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力所能及的付出时,你得到的回报将远不止你看到的薪酬、职位以及各项福利。

    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工作所给予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获得成功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消极被动的企业员工不愿意在工作中付出努力,所以他们自然很难从工作中获得个人成长的机会,显然成功也不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主动追求更伟大的成功

    积极主动是一项高尚的职业品质,培养这种品质的企业员工必须时刻与自己的懈怠、懒惰和拖延作斗争,这显然是十分艰难的,但正因为其艰难所以它才愈加得到企业以及其他所有组织机构的看重和珍惜。

    几乎所有的世界500强企业都一直把积极主动的工作品质当成一项长期不变的用人标准;在美国西点军校对历届学员的训练内容中,积极主动的品质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要求严格的军队,只有那些被认为足够积极主动的士兵才有机会接受事关大局的任务。

    积极主动的品质一旦根植于员工的内心深处,就会唤醒员工沉睡的灵感、激情以及潜能,当我们积极主动地朝着前进的方向持续努力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的全部努力都付诸于工作当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工作给予我们的也更多。面对展示我们潜能的工作平台,面对给予我们无尚成就感的事业,我们确确实实地有必要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的品质,并且要坚持不懈地将这一品质贯彻于整个工作实践当中。

    事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成功也是没有止境的,为此积极主动应该成为一项持续的、需要企业员工长期坚持和培养的品质,也只有真正地坚持下来,才能称为真正的积极主动。浅尝辄止算不上积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过是把积极当成一种平庸生活的调味剂,满足于眼前成功而不思进取则是假积极,而那些领导在就假装积极、领导不在就消极怠工的行为更是打着积极的幌子惺惺作态。所有这些不够积极、甚至有些还称不上积极的行为绝对不会使员工实现真正伟大的成功。

    事业上的真正伟大成功必须要由那些真心实意地坚持培育积极主动品质的员工来创造。真正能够称得上积极主动品质的员工无论有无领导的监督、无论面对的困难是否艰苦、无论眼前已经获得了多大的成功,他们都不会轻易懈怠,他们会主动追求更伟大的成功。

    很多人认为,对于成功应当“知足长乐”,而不应该过分贪婪,我们也不提倡过分地苛求自己,但是既然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具备丰厚的知识潜能,那我们有什么理由停止前进的脚步?或许过去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前面还有更伟大的成功等待我们获取,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依旧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我们就会实现更伟大的成功。如果把过去取得的成功比做一个圆圈的话,那这个圆圈不仅仅意味着上一个征程的圆满结束,它还更意味着下一次拼搏的崭新开始。更重要的是,有了上一次成功实实在在的积淀,我们在下一段征程中就拥有了深厚的资本,不过这资本不是要我们停下来享用的,而是要我们继续努力把它们像滚雪求一般越滚越大。

    只有那些不愿意脚踏实地努力的员工才会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成功对于他们而言也不再是资本,而是阻碍甚至负担。要想实现更伟大的成功就必须不断地主动追求,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眼前的午餐只是你过去努力的收获,以后你要想得到更为丰盛的午餐仍要继续努力,否则就只能挨饿。

    2.忠诚守信的品质

    诚信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数以万计的人们渴望拥有财富,都渴望有朝一日自己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富翁,在大多数人眼中财富可能就是金钱或其他物质,事实上大多数人希望的也正是拥有这些物质财富。这些人的想法不能不说是实际,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所谓的“实际想法”其实十分短视和狭隘。物质财富可能会为我们带来一时的满足和欣慰,但是除了物质财富之外,还有更有意义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追求,其中忠诚守信的品质就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努力追求的最大财富。

    有人把这种强调精神财富的说法称为“唱高调”,这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深刻地理解生活和工作的实质。我们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不懈追求,但是如果这种追求是建立在破坏诚信品质的基础之上的,那么物质财富就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器,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物质财富也必不会长久地由我们所掌握。只有那些坚持诚信品质的人,才能真正掌握更长久、更丰厚的财富,因为他们的所有财富都是建立在真诚的、坚持不懈的奋斗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财富更持久、更稳固。

    一位专科毕业生几经求职碰壁之后,只好到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当一名仓库管理员。刚来到这里他就遇到了一位项目负责人,俩人很快成了朋友。那位项目负责人告诉他这里的管理十分混乱,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得了,等以后遇到合适的工作就跳槽。工作期间他果然发现这家企业管理混乱,各种原材料损失、浪费、怠工现象严重,没有科学系统的企业管理制度。当仓库管理员与项目负责人谈到这些时,项目负责人告诉他:“别人浪费咱们也没有必要省着,你既然负责仓库的物品,而我又经常外出,不如咱们利用工作之便往外弄些东西发笔外财。这里的管理这么乱,绝对不会有人发现的。再说了,咱们的工资简直少得可怜,如果不这么做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

    这位仓库管理员没有接受朋友的建议,而且还劝告朋友不要做这种有损人格的事情。在工作期间,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克守着自己的职责,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公司受到半点损失。经过一年半的打工实践,他又将亲眼所见企业管理缺陷、漏洞等问题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写出10万字的加强企业管理建议书,交给这家民营企业老板。老板看完建议书后感叹道,没想到我手下打工者竟有这样人才!当晚老板在与其交谈中,发现这个打工者对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而且他还具有难得的忠诚守信的高贵品质。很快,这名仓库管理员就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三年后,深得老板信任的他又被委以总经理一职。

    诚信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员工或许会受到种种形式的诱惑,或许会面临未知的危险,或者要承受责任的重担……这些都是对我们忠诚守信品质的考验,我们能否获得更伟大的成功关键就要看我们能否在任何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心安理得地抵御住这些考验。

    培养忠诚守信的品质对于企业员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它可以使企业员工得到包括物质形式和精神品质在内的所有财富,为此,我们呼吁: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抛弃这一品质,越是面对物质财富时越要看到超越于物质财富之上的精神品质。

    抛弃忠诚将一无所有

    企业是现代人展示自我潜能和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所,人们在企业中结成的团队关系也组成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如果没有企业、没有在企业中建立的团队关系,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将很难孤军奋战地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目标。员工应该对给自己提供平台的企业奉献足够的忠诚,因为对企业集体的忠诚也包含着对员工个人的自我忠诚,对企业不忠诚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不忠诚。

    由于社会环境中浮躁情绪的存在以及种种诱惑的产生,现代企业员工常常把忠诚守信的品质抛到一边,在他们眼中忠诚守信的品质远不如现金、信用卡等来得更实惠,在种种诱惑面前恪守着忠诚守信的戒律也实在是需要很大的毅力。于是他们放任忠诚守信这一品质在自己的心灵内部渐渐流失,当他们抛弃了所有的诚信品质的同时,他们也一无所有。

    有一次,一位朋友开办的企业要招聘新人,笔者作为人力资源顾问被邀请一起参加招聘活动。作为公司的老板,朋友具有选用人才的最后决定权,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主要是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出能比较出色的、才能卓越的人才。在进行了几轮考核之后,有十几个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应聘者的资料最后送到了朋友手中。朋友边看这些应聘者的资料边和笔者聊他最重视的企业员工素质,他说:“能力卓越当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这却不会决定人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

    笔者边听朋友说话边从一叠资料中拿出一位大家在选才过程中都认为最优秀的一个应聘者的资料给朋友看,没想到朋友只是略微地扫了一眼这份资料就把它放到淘汰者的那堆资料当中了,正当笔者感到迷惑不解时,朋友笑了笑说:“这个人我知道,他的能力的确超出很多人,其实我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但是我从其他途径了解到,这个人在过去的企业里不仅贪污公司财物,而且还多次出卖公司机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当初的那家公司才把他辞掉的”。

    “原来如此”,笔者恍然大悟。朋友又说:“我刚才正要提到的就是这个问题。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企业员工的因素就是忠诚守信的品质,如果一名员工具有忠诚守信的品质,即使他才智平庸,他也可以凭借对企业的忠诚、他人对其的信任以及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坚持不懈地推动公司的发展。但是,如果一名员工抛弃了忠诚守信的品质,即使他才能卓越,他也不会真正地把这些才能运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不仅如此,他还会反过来破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时其才能越是卓越对企业的破坏性就越强。”朋友接着说:“所以在我的企业内部一定要极力避免聘用缺少诚信品质的人,其实所有的企业都在这样做。因此,那些抛弃诚信的员工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周围所有人的信任以及自己的未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诚信这一品质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一名员工抛弃对企业的忠诚,如果他们把忠诚守信的品质置之度外,那么同时失去的还有周围人的信任与合作、所在集体的关注和支持,还有自己内在心灵的完美和高尚……到了那时,我们的才智和潜能都将无处发挥,整个社会都不会为我们提供任何成功的机会。总之,一旦缺少了忠诚守信的品质,最终等待我们的只能是一无所有。

    3.勤奋敬业的品质

    企业发展需要员工勤奋敬业

    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说过:“每个雇主总是在不断地寻找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时,也在抛弃那些不起作用的人——任何阻碍公司发展的人都将被抛弃。每家公司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老板会经常辞掉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员工进来,不论业务多么繁忙,这种整顿都会进行下去。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情况下,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效——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敬业精神的人,都将被摒弃,只有那些勤奋努力、尽职尽责、自动自发的、兢兢业业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任何时候,只要优胜劣汰的规律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并发挥作用,企业就必须抛弃那些懒惰拖延、没有敬业精神的员工。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使得企业无时无刻地面对种种危险的打击和其他同行的挑战,只有那些勤奋敬业的员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价值,企业也只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企业必须抛弃那些不愿努力工作以及不够敬业的员工。如果企业管理者因为自己的“善良”的于心不忍而允许内部员工随意地对工作怠惰和拖延,企业的发展就要受到掣肘,到最后,市场竞争不会同样“善良”地给企业一丝喘息的机会,最终企业能否生存下来都将成为一个问题。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即使我们不能够完完全全地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点——如果我们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那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留在企业中的意义。这并非是老板心狠,而是我们的懒惰和懈怠使自己失去了参与企业发展的资本。没有一位企业老板喜欢雇用行为懒惰的员工,懒惰的员工会把本应在一天之内完成的工作拖到三天之后,而勤奋敬业的员工不仅会及时主动地完成上司规定的工作,而且还会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其他工作;懒惰的员工会把完全能够做到更好的工作搞得一团糟,勤奋敬业的员工不仅会把工作做到好上加好,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各项工作技能做到精益求精,以便把后面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不知道老板为什么对于同样的学历、相差不多的能力水平的你和其他同事待以不同的态度和酬劳,那么你现在应该知道差别就是你与同事对待工作的勤奋敬业程度不同。如果你在企业中足够勤奋敬业,那老板自然会给予你相应的重视和支持;如果你从未勤奋努力地推动企业发展,也从未兢兢业业地认真工作,那老板就没有任何理由来为你提高薪酬和加以重用了。

    企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勤奋敬业品质的优秀员工来推动。企业是一个大集体,这个集体随时随地都处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之下,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居于稳固的地位,这关键要看这个集体的整体实力,而这个集体的整体实力则来源于其中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当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勤奋努力、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时,企业这个集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反之企业只能惨遭淘汰。而当企业遭到淘汰时,集体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难免受到殃及,所以说,勤奋敬业的品质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我们每一位企业员工的需要。

    勤奋敬业是成功之源

    当我们对勤奋敬业的品质与成功的关系展开讨论时,有些员工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辛辛苦苦地付出、兢兢业业地工作的确可以获得成功,这一点很少有人怀疑,但是要想把勤奋敬业的品质坚持下来实在是太难了。实现成功其实完全不必如此辛苦,有很多人的成功不是源自于突然爆发的灵感吗?”这种说法也许在实际生活中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是这一说法却经不起现实的认真推敲。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不同的人取得成功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辛辛苦苦地付出和兢兢业业地努力。即使是成功机会的把握与成功灵感的爆发同样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来获得,而且惟有时刻关注工作、对工作进行勤奋的思考,才能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和灵感。

    现在极为流行的“日光治疗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医学界,最初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是丹麦的费塞斯博士。费塞斯博士对待工作一向兢兢业业,即使是离开了工作场所他也常常把心思花在工作上面。这段时间他正在进行一项人体免疫力的研究,他无时无刻都想找到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方法。可是他和助手及同事研究了很长时间还是没能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有一天,费塞斯博士正在家中休息,就在休息的这一天,费塞斯博士产生了“日光治疗法”的最初构想。

    事情是这样的:

    费塞斯博士正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景色。他看见一只猫在窗外的太阳光下打盹。时间在一刻一刻地流逝,树荫渐渐遮住了猫身上的阳光,慵懒的猫站起来又走到了太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继续享受自己的惬意。费塞斯对于猫的举动产生了兴趣,他就这样站在窗前观察了大半天猫,他发现每当猫晒不到太阳时它都会站起来走到太阳下继续躺下。猫为什么一定要待在太阳下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费塞斯博士的心头。

    随着夕阳西下,费塞斯博士不由得会心一笑——猫待在太阳下自然是因为被太阳晒着它的身体感到舒适,那阳光很可能对猫的身体有益,如果真是这样,那阳光就极有可能对人同样有益。就这样,后来举世闻名的“日光治疗法”的最初构想就产生了。到了现在,这一方法不仅被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而且还广泛运用于许多疑难疾病的配合治疗。

    无论是费塞斯博士提出的“日光治疗法”的医学构想,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还是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以及莎士比亚笔下的不朽巨作,它们的出现都离不开刹那间到来的灵感,但是所有这些灵感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没有勤奋的精神和敬业的品质就不会有那些倏忽一现的成功灵感。无论是从自己心灵深处爆发的灵感,还是外在环境提供的机会,它们其实都源自于我们自身坚持不懈地勤奋和努力。机会公平地存在于所有人的周围,但是有些人错过了、有些人失去了,只有极少数人掌握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极少数人无时无刻地都在准备着迎接机会,他们对待自己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

    勤奋敬业是成功之源,这对于医学家、发明家来说如此,对于艺术家、文学家来说也如此,而对于现代企业员工来说同样如此。除了踏踏实实地努力之外成功没有任何捷径,要想实现成功就必须培养勤奋敬业的高尚品质,必须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

    4.勇于挑战的品质

    挑战外在困难

    人生总要经历许许多多的跨越。每个跨越中既充满着希望,也潜伏着危机。困难和挫折往往是分水岭,如果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停滞不前,那么这道分水岭将使你和成功的希望永远地天各一方;如果你勇敢地跨出横隔在前方的分水岭,即使前方遍布荆棘,但最终你会拥有成功的希望。

    无论是竞争的压力还是工作本身的难度都会给企业员工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这些困难就是职场道路上的分水岭。对于这些困难,逃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这只能使问题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记得西方民间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

    懦夫们没有开始;

    弱者也只配死在半路;

    只有强者才能取得成功!

    对付困难的惟一方法就是勇敢地跨越,当我们一步一步地向前跨越的时候,困难便会一分一分地后退和减少、直至消失。对于职场中的强者而言,当困难来临时毫不退缩,这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更伟大的成功,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自身价值、提升个人潜能,他们还会主动迎接存在于工作当中的种种挑战。

    福特汽车公司在制造着名的V-8汽车时,亨利·福特要求工程部的工程师们必须造出一个内附8个汽缸的引擎,当时的首席工程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汽车制造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他对福特说,“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素来以执拗和倔犟而闻名的福特先生是听不进去这种话的。可是首席工程师认为福特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决定放弃。听到这个消息,福特简直要被气疯了,他把工程部的所有工程师全部召集到办公室,对他们说:“福特汽车公司一定要制造出这种引擎,在座的各位有谁愿意担当这一项目的负责人”。

    大家一片沉默,福特先生继续用更坚定的声调重复了一次前面的话,然后他依次盯着这些工程师的眼睛看,大家都垂下眼睑不敢和他对视。当他看到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时,他发现对方也正注视着他,而且那位工程师起身说:“我愿意尝试一下。”福特很高兴,但是他知道此时高兴还为时过早,他对年轻人说:“我需要的不是尝试,而是必须成功。”年轻人没有退缩,挺直腰回答道:“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福特先生走后,其他工程师都劝那位年轻人不要冒险挑战如此艰苦的困难,但是年轻人的话很快让大家平静了下来,他说:“福特先生已经下定决心这样做了,如果我们不敢冒险接受这个挑战,那我们这里的所有人恐怕都要失去这份工作,我想按照福特先生的脾气是一定会这样做的。如果我接受了这个挑战,那至少还有希望,况且如果挑战成功,那我们的事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篇章”。

    后来的事情人们都已经知道了,福特公司不但成功设计出了8个汽缸的引擎,而且还正式生产出来了。

    没有人愿意与困难为伍,但是坚定勇敢的企业员工知道,困难不会因为自己的意愿而减少或自行消失,而且无论在任何时候,与困难相对的另一面都是成功的机会,如果逃避困难,那就等于主动放弃成功的希望。只有那些胆小的懦夫才会不切实际地幻想工作不必困难重重、成功可以一帆风顺。主动迎接困难的挑战,这是对付困难的最佳方式,而在挑战的过程中无论我们的知识、技能还是个人价值都会得到进一步地拓展和提升。

    自我既是挑战的起点又是挑战的最高境界

    在古老的印度有这样一个传说:

    梵天造人之初为每个人都赋予了神力,但是人类却不知珍惜,大肆滥用神力。梵天被惹怒了,他决定剥夺人类的神力并把它藏到人们可能永远也都不找到的地方,以免神力再一次被人们滥用。于是梵天找来诸神商量,看看把神力藏到哪里最隐秘。

    其中一位天神说:“土地是掩埋东西的好地方,我们不如把神力藏到地底的最深处吧?”梵天说:“不行,人类终有一天会挖掘到地底并发现它的。”另一位天神建议,“海洋的最深处应该比地底下更为保险。”可是梵天又否决了这一建议,因为人类同样会潜到海底的。又有一位天神建议,“不如把神力藏到最高的山峰上,让人们再也找不到它。”梵天仍旧摇头否定:“不,人类会找到它的,人类总有一天会到达最高的山峰找到神力的。”此时,众神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地方来藏神力了,梵天胸有成竹地告诉众神:“把神力藏到人类的身上是最安全的方法了,他们绝对想不到要从自己身上寻找的。”众神都表示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方法了。

    于是神力就被梵天藏到了每个人的身上。

    神话中说人们本身具有无穷无尽的神力,只不过人们一直没能找到罢了。现实生活当然不能等同于神话传说,但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事例告诉我们,人的潜能确实是我们自己难以想像得到的。报纸上曾经报道过一位父亲为了挽救命悬一线的儿子,竟然单凭自己的力量把一辆几吨重的拖拉机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还听说,一对夫妇从几十米的翻滚过山车上摔下来时竟然凭借意志把年幼的孩子保护了下来……

    为什么人类具有如此丰厚的潜能,而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潜能以实现事业的成功呢?这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入的胆怯、懒散、消极、懈怠等阻碍了我们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敢挑战自我,使得我们无法迈出前进的第一步,所以我们无法像别人一样实现自己本应该实现的成功。即使我们曾经拥有过成功,我们可以打败外在困难、超越周围的同事,我们同样需要挑战自我,因为那时的自我将是你实现进一步成功的最大障碍。

    由于以上原因,所以我们说,挑战自我既是挑战的起点,又是挑战的最高境界。惟有勇敢地克服自身的种种不足,并且坚定地打破自我的心理限制,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到更好,才能在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1.挑战自我是成功的起点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人们迈出的第一步往往是与自己的消极懈怠和怯懦不前进行斗争。在企业中,有些员工始终不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如人,而是因为他们不具有挑战自我的品质:由于怯懦,他们不敢迈出前进的第一步;由于懒散,他们的工作效率一直无法提高;由于消极懈怠,他们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人们能够勇敢地迈出挑战自我的第一步,并且长期不懈地坚持下来,那么各种艰难险阻就不再是我们失败后的种种借口,努力过、奋斗过之后,我们也不必再为过去的拖延、懒惰和敷衍了事所懊悔。

    2.挑战自我是最高境界的挑战

    还有一些企业员工,他们曾经取得过一些成功,但是再想前进却感到自己无法进步了。在更遥远的成功道路上固然存在更加艰苦的困难,但是最终阻碍自己进步的其实仍旧是消极的自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挑战自我其实是人们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也是人生中最高境界的挑战。

    真正具有勇于挑战品质的员工不仅会主动挑战外在的困难,而且还会坚持不懈地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作斗争,无时无刻地挑战自我。也正是因为优秀的企业员工能够不断地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所以他们的能力才得以更充分地体现和开发,他们的意志也能够得到足够的锻炼,工作经验自然会得到不断的积累和丰富,更重要的是,伴随在挑战过程中的成功机遇也会被他们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5.科学严谨的品质

    科学严谨就是求真务实

    曾经看到过一则笑话,笑话的内容是关于世界几个国家的人对于丢钱这种事情的反应。

    若是在大街上丢了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一下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向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再遗失第二次。德国人的表现最严谨,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划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去寻找,直到找到为止。

    有很多人虽然承认德国人历来都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传统,但是对于这则笑话,一些人依然会认为是过于夸张德国人的严谨认真态度和求真务实精神了,其实笑话的表现方式也许有些戏剧化,但是却丝毫没有对德国人的认真态度和务实精神进行半点夸张。

    德国人历来追求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且素来以严谨务实的精神品质当做一种非常值得骄傲的民族传统,德国人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品质甚至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一不能体现出这一品质。与德国人的这一品质相比,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企业员工都显得过于散漫和疏忽了,尽管学校、企业以及整个社会一直都在告诉人们应该脚踏实地,但是大多数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依旧表现得不够严谨。

    对于科学严谨的品质,有些企业员工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辛辛苦苦地努力奋斗了,与那些动辄跳槽以及为个人利益牺牲公司利益的人相比已经足够脚踏实地了。他们还认为凡事追求科学严谨,那就显得有些过于较真儿了,实在是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这些员工在工作中或许不会像某些人那样故意阻挠或者破坏企业的发展,或许他们也的的确确地已经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他们却仍然没能足够深刻地意识到工作的意义。

    工作对于每位员工来说都应该是一份极其神圣的事业,对待这份事业必须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不得半点疏忽,更不可以随意践踏,必须全心全意地把工作过程中的所有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企业当中还有一些员工对科学严谨的品质持以这样的态度,他们认为对于那些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大局以及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大事当然不可以疏忽和怠慢,但是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完全不必过于严谨。对于这种观点,我想企业员工们应该问问自己“工作中的哪些事情是所谓的大事,而哪些事情又是不值得关注的、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只要仔细深究,大多数企业面对的任何危机往往都是由于员工在所谓的“无足轻重的小事”上不够严谨造成的。输入资料时的一丁点错误就足以令企业损失大笔利润;对客户进行服务时的一时怠慢完全可以破坏企业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度和客户忠诚度;财务管理上的一时疏漏甚至可以使一个伟大的企业帝国瞬间倒塌,像闻名于海内外的巴森银行倒闭案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如果不能在日常小事上坚持科学严谨的作风,那就不是真的务实,至少是不够完全务实。科学严谨的品质本身就是求真务实精神的一种重要反映。如果你已经选择了某一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或者至少你目前仍在以这一工作来维持生活;如果你想成为企业中一流、二流的优秀员工,而不是三流、四流甚至根本就不入流的小角色;如果你想使自己的才能精益求精,使机会更快地降临到自己身上,那就必须培养科学严谨的品质,必须时刻都要做到真正的、完全的求真务实。

    思维缜密、行动谨慎

    科学严谨的品质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的执着,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定。所有那些具有科学严谨品质的员工一旦决定了要从事某项工作,就必定会付出全部心思和努力,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会坚持到最后,直至成功。对于他们的这些表现,有些人表示出一丝担忧——如果这件事本身没有太大意义,或者选择的工作方法有问题,那最后这些员工岂不是会事倍功半,甚至会白白地辛苦一场吗?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过真正追求科学严谨的员工不会贸然行事,他们的思维堪称缜密,而在行动过程中也会足够谨慎。

    如何做到思维缜密、行动谨慎呢?这当然需要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勤于思考、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任何一名企业员工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是想投机取巧、马马虎虎地对待工作,表面上看来你可能节约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事实上却是你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富以及机会,而且你越是这样浪费下去,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远。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事情本身多么枯燥乏味,只要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或者只要我们决定做了,那就应该以最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在行动之前尽可能地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行动方案,尽量不要在思维上有大的疏漏,在行动过程中要付出全部努力尽可能地把它做到最好。这不仅适用于员工个人,也适用于任何一个团队、集体或者一家企业。

    已经走出国门的中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其总裁张瑞敏提出了着名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OEC)管理法。一次海尔洗衣机车间的员工在进行“日清”时,发现多了一颗螺丝钉。员工们马上意识到,这里多了一颗螺丝钉,就很可能是哪一台洗衣机少了一颗,这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海尔的信誉。为此,车间的员工下班后没有一个人离开,主动将当天生产的1000多台洗衣机全部逐台复检,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查出是在发货时多放了一颗。

    海尔公司主管质量的杨绵绵就是一个凡事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她曾经因为在一次质量检查中发现冰箱里有一根头发丝而把车间的所有员工叫来一起开会,并且首先检讨自己的管理不善。类似的事情曾经无数次地发生在她身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海尔总裁的位置。

    科学严谨的品质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这也是企业员工展现与提升自己能力与实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下,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员工对待工作足够积极主动,对企业也称得上忠诚,而且他们也勤奋敬业地努力工作、勇敢地接受来自工作中的种种考验和挑战,但是他们最终却没能实现事业的成功。这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不够缜密、行动不够谨慎,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努力了,也比较认真,但是这种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至少没有达到科学严谨的地步。

    工作中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加以处理和解决,事业上的种种成就也只有在培养了科学严谨的品质之后才能获得。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培养这种科学严谨的品质,都需要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所有的工作实践当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