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办事能力的11种方法-找方法用谋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用自己的智慧闯出一条路子

    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

    ——歌德

    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

    ——拉罗什富科

    1.旁敲侧击,明说不如诱导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直接把问题抖搂出来可能会引起矛盾,使得彼此双方不好下台。为了避免尴尬,不妨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通过一些隐晦、含蓄的语言和行为,巧妙地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从而诱导对方作出某种改变,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不可能尽如人意,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妨巧妙地旁敲侧击,用暗示的方式让对方领悟你的用意,让其作出判断,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伤和气,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这种办事技巧的灵活运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五代是一个乱世,谁拥有强盛的兵力,谁就可以当皇帝,实力强横的禁军的向背往往成为政权得失的决定性因素。后唐明宗李嗣源、末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都是由于得到禁军的拥戴而登上皇位的。宋太祖即位前,曾协助郭威夺取政权,后来由于战功卓著,步步高升,直至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禁军最高指挥权。赵匡胤利用自己的威信和所处的优越位置,发动了陈桥兵变,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后周政权,当上了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宋太祖建立宋朝后,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现。“兴亡以兵”,对于这一点宋太祖深有感触。他是个明白人,知道众将领虽然忠心于自己,但一些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依然威胁着自己的皇位。

    事实上,宋太祖在赏赐将帅拥戴之功的同时,已经实施了大量的人事变动,牢牢掌控了朝政大权,尤其是军中的一些重要职位,都安排给了自己的心腹和亲信,如韩重、石守信等。不过,对宋太祖来说,军权都掌握在自己的心腹和亲信手里,并不算高枕无忧,他本人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就是因为得到后周皇帝柴荣的信任。说不定哪一天,他信任的部下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这一点让他寝食难安。

    有一天,宋太祖如同往常一样,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聚会饮酒。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打发走侍从人员,无限深情地对功臣宿将们说:“如果没有诸位的竭力拥戴,我绝不会有今天。对于你们的功德,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说到这儿,宋太祖口气一转,感慨万千地说:“做天子实在太艰难了,我现在很难安安稳稳睡觉啊!”众将领不知宋太祖真实意图,就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

    宋太祖平静地回答说:“其中缘由不难知晓,你们想想看,天子这个宝位,谁不想坐一坐呢?”石守信等人听到昔日的兄弟、今日的天子说出这番话来,不禁惶恐万分,冒出一身冷汗,宴会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他们赶紧叩头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

    宋太祖接过话头说:“不能这样看,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如果出现一些贪图富贵的人,一旦把黄袍加盖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但能办得到吗?”众将领这才转过弯来,终于明白了宋太祖的真实意图,于是一边涕泣大哭,一边叩头跪拜,说:“我们愚笨,没有想到这一层上来,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宋太祖见状,知道时机成熟,趁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人生短暂,转瞬即逝,那些梦想大富大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累些金钱,供自己吃喝玩乐,好好享受一番,并使子孙们过上好日子。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挑选好的田地和房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再多多置弄一些歌伎舞女,寻欢作乐,安度晚年。到那时候,我再同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太祖这样一说,惊慌恐惧之态顿时消失,感恩戴德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叩头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我们还有什么好忧虑的!”

    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宿将纷纷上书称身体患病,不适宜领兵作战,请求解除军权。宋太祖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解除了他们统军的权力,同时赏赐给他们大量的金银财宝。

    宋太祖成功解除众大臣的兵权,史家称之为“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没有沿用历史上一些君主惯用的屠杀功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一种和平的方式,巧妙地点拨了问题的关键点,使部下心甘情愿地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这样做,既有利于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秩序,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集中军权,推进军事改革的深入,实在是一举多得。

    大凡开国皇帝,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都非常忌惮,宋太祖通过军事政变这种方式登上皇位,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所以,他就想解除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官们的军职,从而消除这些人对自己皇位的威胁。但是宋太祖又不想把屠刀伸向自己的亲信和兄弟们,因此就采用了旁敲侧击的方法,暗示诱导这些将军们,让他们自己得出问题的结论,从而轻而易举、兵不血刃地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这样的办事技巧相比于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通过血腥屠杀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可谓是高明之极。

    对于公关办事的人来说,通过旁敲侧击、暗示诱导来点醒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不需付出太大的代价便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轻易达到自己的目的,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事方法。

    2.换个思路,请将不如激将

    在办事求人的过程中,有时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不能解决问题,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使用激将法反倒有可能生出奇效,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则寓言故事很有意思:

    有一只狐狸,非常非常饿,找了很长时间的食物,终于被它发现了一块肉,但是那块肉却被一只乌鸦叼了去。狐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乌鸦叼着肉飞到一棵大树上,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看着那块肉,狐狸又累又饿,于是哀求乌鸦能分给它一小块肉尝尝,但是乌鸦根本就不搭理它。最后狐狸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它大声对乌鸦说:“有很多动物都说你的嗓音非常美妙,比黄鹂的歌喉还好听,有这么一回事吗?”

    前一段时间,因为乌鸦及时发现了一场瘟疫,拯救了丛林里的很多动物,因此众动物就称赞乌鸦的嗓音极为动听,这也是乌鸦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听完狐狸的话,乌鸦张了张嘴,差点把肉吐了出来,但还是强忍着说话的冲动,点了点头。

    不料狐狸看见乌鸦的动作之后,竟然哈哈大笑,乌鸦瞪圆眼睛。狐狸笑着说:“你想知道我为什么发笑是不是?我是在笑你啊,太不自量力了,竟然自认为比黄鹂的嗓音动听。我以前只是听说而已,没想到你竟然承认了,这简直是太荒谬了。我觉得,就我这五音不全的破锣嗓子,也比你叫得动听,不信?咱们比一比。”

    狐狸说完,也不管乌鸦有何反应,就昂首朝天,大大地叫了一嗓子,然后挑衅般地看着乌鸦。狐狸说得还真不错,它那嗓音确实刺耳之际,比那破锣的声音还要难听许多。

    乌鸦本来就被狐狸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再听到狐狸如此挑衅,哪里还能按得住心中的怒火,张开嘴就想辩解,谁知刚“呱”地叫了一声,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狡猾的狐狸早就蓄势以待,看见肉掉下来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扑过去一嘴叼住,头也不回地跑了。

    乌鸦看见这种情形,才知道自己上了狐狸的当。

    饥饿的狐狸想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自己想吃的肉,它先是苦苦哀求,但是并没有成功,后来它使用激将法,才成功地从乌鸦的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请将不如激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很了解这个道理。他在江东先后使用激将法,从而使得孙权和周瑜答应联吴抗曹,进而在赤壁一战,击败曹操,奠定了孙、刘、曹三分天下的局势。

    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连连失利,最后逃奔夏口。势单力孤、连战连败的刘备,要想独自与曹操大军对抗完全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依照当时的形势来看,除了与盘踞江东的孙权联手之外根本没有别的出路。

    但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刚刚击破荆州,兵强马壮,气势正盛,如何才能让作壁上观的孙权答应跟刘备合作,共同对抗曹操,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诸葛亮挺身而出,只身赶赴东吴,说服了孙权和周瑜,让孙刘两家结盟,击败了曹操。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呢?

    诸葛亮到了江东之后,看见孙权碧眼紫髯,仪表堂堂,认为温言说服可能达不到目的,决定用言语相激。

    于是诸葛亮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举兵,刘备收复江南,准备和曹操争夺天下。然而曹操兵强马壮,打败了很多人,最近又得到了荆州,威震天下,如果只有英雄气概,是奈何不了他的,这也是刘备逃奔到这里的原因。您应该早作打算,仔细斟酌,如果凭借自己的势力能够与曹操抗衡,就早点与他断交;如果无力对抗,那就听从众谋士的话,解除武装,俯首投降。如果将军假装服从,内心却犹豫不决,在紧急关头不能迅速做出决断,那么灾祸马上就要来临了。”

    孙权没有回答诸葛亮的话,反问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那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却说:“以前齐国有个叫做田横的壮士,他因为道义宁死都不肯投降汉高祖。何况刘备本为汉室的后裔,是盖世英才,即使目前景况不佳,仍然有很多人仰慕他而纷纷前来投奔。事情的成功与否,是老天决定的,刘备是一代英杰,怎么能向曹操投降,甘愿位居别人的下面呢?”

    孙权听完这话勃然大怒,说道:“我拥有东吴十万大军,继承父兄的基业,岂能将这些基业轻易拱手让给别人?”

    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但是光这还不够。诸葛亮接着又为孙权仔细分析双方的局势之后,罗列了曹操多个不利的地方,然后去说服东吴的最高军事统帅周瑜。

    诸葛亮见了周瑜之后,寒暄了一番,就说道:“我有一个办法,不但不用向曹操供奉粮草土地,连曹操的面都不用见。只要派遣一个使者,坐上一艘小船,带着两个人去见曹操,曹操自然退兵。”

    周瑜也为曹操大军南下而发愁,闻听诸葛亮这番话自然好奇,就问诸葛亮哪两个人有如此本事,能退得曹操百万大军。

    诸葛亮故意卖关子,说:“江东失去了这两个人,就好像大树掉了一片叶子、米仓里少了一粒米,根本不足挂齿,而曹操获得了这两个人,则肯定大喜过望,引军北还。”看见周瑜不耐烦,诸葛亮又接着说,“我在隆中的时候,听说曹操修建了一座铜雀台,非常华丽壮观。又听说江东的乔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大乔,小女儿叫小乔,都是国色天香,长得非常漂亮。曹操本是一个好色之徒,曾经说他的志愿之一是横扫天下,成就帝业;之二是得到江东乔氏姐妹,放在铜雀台里,用以晚年享乐。如今曹操带着百万大军,看上去是为了横扫江东,而真实目的是为了得到这两个美女。所以将军应该去找到乔公,用重金买到这两个美女,再派人送给曹操,曹操必然称心满意。这样一来自然能让曹操退兵。”

    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半信半疑,问诸葛亮说:“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

    诸葛亮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有文才,擅长诗赋。曹操建成铜雀台之后,曾经让曹植作了一篇赋叫《铜雀台赋》,其中的意思就是这样。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我常常阅读,还能记得,可背诵与你听。”

    说完诸葛亮就背了一遍《铜雀台赋》,说道:“其中有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周瑜听了以后勃然大怒,离开座位指着北方大骂曹操。诸葛亮急忙起身制止,说:“汉朝的时候,匈奴屡屡侵犯边疆,汉朝皇帝为了和亲把公主都给了人家,现在只不过是民间两个女子,都督大可不必如此惋惜。”

    周瑜听了说道:“大乔是孙伯符的妻子,小乔是我的老婆。”

    诸葛亮听了假装道歉,周瑜说道:“我得到孙伯符的重托,怎么可能去投降曹操呢?刚才只不过是为了试一下您的诚意。希望您能够助我一臂之力,共同打败曹军。”

    说服了孙权和周瑜之后,孙刘联盟自然形成,并在赤壁之战中击溃了曹操。

    在孙刘联盟的过程中,固然有孙权和周瑜不甘屈服曹操的因素在里面,可是如果不是诸葛亮巧妙地使用了激将法,促使东吴早下决心,恐怕两家的联盟还遥遥无期,而形势危急的刘备可能早就被曹操拿下了。

    所以,在办事的时候,如果办事人觉得软语哀求不成,不妨试试激将法,也许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3.循序渐进,按着步骤进行

    在办事的时候,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对方很可能一口回绝,但是如果能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地让他接受,那么很可能使得对方在不知不觉中答应你的要求。

    林石是一家报社的总编,总为自己身边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而发愁。最后他在自己的朋友中发现了一位杰出的人才,非常适合这个职位。但是这位名叫周海的朋友刚从一家公司辞职,很想回自己家乡去从事律师职业,对于做报社记者并没有什么兴趣。

    林石认为周海如果能够帮助自己的话,肯定能帮助自己将这家报社发展壮大,可是如何才能让周海放弃原先的计划,在报社里就职呢?这让林石非常伤脑筋,因为他知道,虽然自己跟周海的关系非同一般,可是要想让周海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计划,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可能会被当场拒绝。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林石有了主意。

    一天,林石请周海出去吃饭,吃完饭又顺便邀请周海去报社玩。到了报社以后,林石先陪着周海聊了一会,随后一个电话把他叫了出去。出去后不久,林石进来叫过周海,非常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恰巧有个编辑不在,所以麻烦你帮我写一篇社论。”周海虽然推辞,表示自己写不好,可是林石一再坚持,最后周海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帮林石写了一篇社论。

    果然,林石的眼光非常独到,周海写的社论观点独到、论证严密、用语恰到好处,包括报社里的一些老编辑都极为称赞。由于那位编辑请了假,林石就邀请周海暂时顶一个礼拜的缺。

    周海自己也感觉做这个挺顺手,而且挺有意思,就答应了。一个月以后,林石干脆让周海担任了这个职务,周海也没有推辞。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周海已经放弃了回家乡去做律师的打算,而留在报社做新闻记者了。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林石正是凭着这一策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周海呢?正是在试一试,帮帮朋友忙的心理下,又觉得很轻松,就不知不觉地扭转了自己人生的航向。

    林石的策略可以说是极为高明,在事前,他一点也没有透露自己的意思,他只是劝周海帮助自己写一篇社论,接着又劝周海顶一个礼拜的缺,既没有要求什么,也没有劝说什么,结果自己的目的就非常圆满地实现了。

    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如果一开始让对方接受那个结果,势必会非常困难,还很有可能被拒绝,但是如果步步为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则可能会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进入你的轨道,顺着你的意思,乖乖地为你办事。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过程是这样的。

    有人放了一只锅,里面盛了大半锅油,并加火把油烧得沸腾起来。然后捉了一只青蛙,把它丢进油锅里,结果青蛙刚一接触油面,就迅速地跳离油锅,奇迹般地生还。这样的试验做了几次,每次青蛙都有惊无险地从滚烫的油锅里逃生了,这些青蛙大多只是略微被烫伤了一点,其他均无大碍。

    接着试验者再放了一只锅,里面放了大半锅清水,然后又抓了一只青蛙放进锅里。青蛙在清水里快活地游动,并没有感觉有丝毫的不适。确实,这冰凉的清水,跟青蛙在河里并没有什么区别。

    试验者在锅底放了一点柴草,点着了火。火势不是很大,水温开始慢慢加热,但并不是很明显。青蛙慢慢地感觉到了不舒服,然而它并不在意,继续呆在锅里。

    火越来越大,水温越来越高,青蛙也越来越感觉不舒服,于是它想跳出水面,然而这个时候青蛙已经没有力气从锅里跳出来了,最后死在了滚烫的开水里。

    这个实验也进行了好几次,最终没有一只青蛙能成功地逃离锅底。

    这不仅让人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呢?在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够逃生,在慢慢加热的热水里,青蛙反而死在里面。原因就在于当青蛙刚遇到危险的时候,生命的本能让它感觉到了危险,所以能够在一瞬间做出判断,并顺利逃离。可是因为水锅里的水温是慢慢升高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青蛙根本认识不到危险,并逐渐适应了水的温度,等到青蛙感觉再也无法适应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从水中一跃而出的能力,只能乖乖地坐以待毙。

    办事的时候也是这样,面对一件别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刚开始先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要求,让他们做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事情,对方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答应你的要求。接着再提出进一步要求,逐步加深,直到一切成为既定的事实。这种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方式往往能够使对方一步步按照你的安排走向你设计好的终点。

    比如说,有人想对公司的主管进行培训,可是主管属于基层领导,一般都比较忙,如果直接说出来,肯定会遭人反对,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不妨采用以下的方式。

    A:新来的人员技术不行啊,看来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

    B:嗯,确实如此。只有训练才能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对于他们本人、对我们公司都有好处。

    A:但是,负责训练的人选,也应该慎重考虑,不能马虎,赖师傅是很难教出好徒弟的。

    B: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提高,才能让他们起到表率的作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部下。

    A:完全赞成,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然而,主管们一般都比较忙,哪有时间进行培训啊?

    B:但是为了训练好新来的人员,也别无他法。

    A目的是对主管进行培训,但是在这个对话里,最先的话题却是“训练新人”,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讨论的重点——训练主管,最后还让B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这正是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办事方法的灵活运用。

    4.化整为零,容易各个击破

    事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事的方法,在做事的过程中,如果遭遇了困难,遇到了很难解决的问题,不妨试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办法,把那些貌似巨大的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再逐一解决,在不经意中你将会发现,距离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195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罗伯特先生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他想为该州所有的病残儿童建造一座护理医院。罗伯特向一位著名的的建筑设计师表达了自己的构思:“我想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医院,而是一座孩子们的乐园。”

    经过建筑师的细致推算,罗伯特先生发现,建造这样一座医院大概需要6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但远远超出了罗伯特先生的想象范围,更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因为罗伯特先生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积蓄。也就是说,建造这座医院所需要的600万美元基本上全部要靠募捐,而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几年后,病残儿童护理医院却拔地而起,成为加利福尼亚人的骄傲。这座医院花费的资金也不是600万美元,而是这个数字的3倍多,总共耗资2000多万美元,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因为罗伯特先生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

    完成这样一个近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罗伯特先生是那么做到的呢?

    原来他的诀窍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在得知建造医院需要如此一笔庞大的资金后,罗伯特先生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开始制定募捐计划。

    首先,罗伯特先生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目标——600万美元,然后在这个目标下面列举了如下几条实现计划的方法:

    (1)找一笔600万美元的捐款

    (2)找6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3)找15笔40万美元的捐款

    ……

    (8)找6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9)通过卖出医院的冠名权获得一部分资金

    罗伯特先生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依靠这种化整为零的办法,最终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就这个事情而言,乍一看的确是令人望而生畏,似乎这个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但是化整为零以后,看起来就截然不同了。比如说,向任何一个人募捐600万美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向人募捐10000美元却是可以办到的。

    把这600万美元分成若干等分,向这个人募集10000美元,向那个人募集5000美元,各个击破,逐一完成,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目标终能实现。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有些目标看似无法完成,有些事情看起来非常困难,但只要把它们细化,逐个解决,最终你将会发现,事情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

    1984年,在东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超越了众多长跑好手,轻松夺魁。人们在惊叹之余,也很好奇,想知道这位选手有什么诀窍。可是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够轻松夺冠时,这位选手语出惊人:“依靠智慧。”众人以为他故弄玄虚,因为谁都知道,在马拉松比赛中,最关键的是体力和耐力,根本和智力没有太大关系。

    然而在不久后又一次马拉松比赛中,该名运动员再次成为第一。当有人询问他的成功诀窍时,答案依旧是“依靠智慧”。人们不禁半信半疑,但是怎么也想不明白马拉松夺冠跟智慧有什么关系。

    直到几年后,人们在他写的一本自传中才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该名选手在每次参加比赛之前,都会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察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做上记号。例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桥梁……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奋力跑向自己的第一个目标,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就这样,数十公里的路程在细化成为几十段很短的距离之后,被他逐一完成。

    也许人们还不大明白把整个路程划分成多个部分,再逐一完成有什么作用,那么就再来看一个心理学家所做的试验吧。

    有三个人,分别让他们背负重物去10公里之外的一个地方,代价是30美元,那个时候一个人一天的工资也不过20美元。

    第一个人既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也不知道要走多长时间,只告诉跟着向导往前走就可以了。结果刚走了不到3公里,这个人就开始不耐烦了,觉得很累,并不断询问还有多远。走到一半的时候这个人开始后悔,在快要走完全程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因为他觉得不划算。

    第二个人知道地方在哪,也知道路程有多远,但是因为路径不熟悉,也没有给出路面的标志,所以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估计行程和距离。这个人在走到一半的时候询问还有多少路程,在走完三分之二路程的时候开始变得焦躁,感觉疲惫,不过最终他还是走完了全程。

    第三个人知道去哪,也知道到那里有多远,而且他对道路很熟悉。这个人很轻松地走完了全程。

    同样的一段路程,三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差不多,可是为什么一个人没有走完,还有一个在路上显得很烦躁,感觉很累,只有一个人轻松愉快地完成整个试验呢?原因何在?

    心理学家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往往会被未知的困难吓倒,如果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尽管看似很难完成,但是如将目标划分为一个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步骤,并逐个完成,那么最终将会轻松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办事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看起来很难逾越。但是如果把这障碍划分成一个个小问题,再把那些小问题逐一解决,各个击破,那么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事情已经解决了。

    5.韬光养晦,为自己找机会

    做事的方法有很多,要想把事情办好却很不容易。从人的心理上来讲,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人总是会被人们忽视,那么在人办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好好利用这一点,行韬光养晦之策,以达到扮猪吃虎的目的。

    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鸟噬人的法术。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韬光养晦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是成事的方法和诀窍,不暴露自己的才能,让人轻视,才能轻松将对方拿下,一举把问题解决。

    爱国将领蔡锷在云南任职期间,成功领导了昆明的重九起义,从而翻开了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新篇章,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大总统袁世凯认为蔡锷有才干,而且是梁启超的学生,不能让这样一个危险人物拥兵在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为称帝扫平障碍,袁世凯颁布了总统令,把蔡锷调任北京。蔡锷在临走之前,举荐唐继尧回云南任都督,袁世凯同意了蔡锷的要求。

    蔡锷到了北京之后便被袁世凯委以精心设置的闲职,并遭到严密监视,其实就是被袁世凯软禁起来。

    然而蔡锷也非等闲之辈,在明白了自己的险恶处境之后,立即开始想办法逃脱樊笼。但是蔡锷的一举一动都有袁世凯的人紧密跟随,想要跟袁世凯这么老奸巨滑的人斗智,逃出其布下的天罗地网,谈何容易?

    苦思良久之后,蔡锷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假装自甘堕落,让袁世凯放松警惕心。

    于是蔡锷每日里打麻将、吃花酒、逛妓院,吃喝玩乐,沉迷于八大胡同的风花雪月中,把自己装扮成浪荡之徒,还制造了家庭不和的舆论,并与云吉班的头牌妓女小凤仙整日厮混,作出种种假象迷惑袁世凯和他的耳目。袁世凯得知这种情况以后,觉得蔡锷堕落成性,昏庸无能,实在不足为虑,戏称他为“风流将军”。除此之外,蔡锷还在8月举行的将军联名支持帝制时表示极力支持袁世凯称帝,更使袁世凯对他深信不疑。

    小凤仙是民国时期的名妓,袁世凯让她结识蔡锷本意是让蔡锷陷入温柔乡中不能自拔,但是小凤仙接触到蔡锷之后,认为蔡锷为人正派,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像一般官僚政客,因而对他极为仰慕。蔡锷也把小凤仙视为知己,向她细细述说袁世凯的称帝野心及其他祸患国家的道理,并请她设法帮助自己逃离北京。

    看见蔡锷整日里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沉浸在温柔乡中,袁世凯认为自己的计谋成功,遂对蔡锷放松了警惕。趁着这个时机,在小凤仙以及梁启超等人的帮助下,蔡锷成功地避开了袁世凯的眼线,顺利逃出北京,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自己的大本营——云南。当袁世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仰天长叹:我一生骗人无数,不料竟被蔡松坡(蔡锷)骗过了!

    次年初,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蔡锷遂在云南率兵讨伐袁世凯,护国运动正式开始。在蔡锷的引领下,全国各省纷纷竖起义旗,宣布独立。在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袁世凯回天无力,被迫取消帝制,不久之后即郁郁而死。

    由此可见,扮猪以掩人耳目,行韬光养晦之策,最终扳倒老虎,堪称是绝境之中反败为胜的奇招,也是办事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不知的一着妙棋。

    韬光养晦是困境中保身全命的绝招,更是弱势图强、起死回生的好方法,使用这种计谋并获得成功的成功人士自古有之。孙膑被庞涓嫉妒,受到庞涓迫害的时候,依靠装疯卖傻,逃过庞涓的暗算,并通过围魏救赵、以逸待劳等计谋将庞涓打败,报得一箭之仇;越王勾践在兵败国破之际,屈身为仆,在吴国为奴三年,受尽折磨,终于获得吴王信任,才能东山再起击败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魏国大将司马懿在政敌虎视眈眈的时候,假装卧病在床,奄奄一息,让对手放松警惕,才能一举政变成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当然,还有蔡锷等很多人,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己的办事方法,更确切一点说,就是韬光养晦,扮猪吃虎。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名著《随笔》中指出:“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要想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把事情办好,要想在困境中起死回生,那么不妨学学蔡锷、勾践、孙膑、司马懿等人,掩饰自己的实力,不暴露自己的想法,让对手放松警惕,从而赢得成功。

    6.投其所好,有效利用对方兴趣

    要想把事情办好,就要寻找对方的软肋、找到对方的弱点、投其所好,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某大型跨国集团的老总博基耶夫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商人,他对机电行业有很多革新创造,并一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获取了巨额财富。

    发财致富以后,博基耶夫将大量的钱财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曾经在一个城市捐钱修建了一所音乐学校和一座漂亮的大剧院。

    尽管博基耶夫乐善好施,但是他的工作确实很忙,这给那些希望跟他做生意的商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博基耶夫给他们洽谈的时间通常都不超过5分钟,这一点时间根本不足以说服博基耶夫接受他们的方案。

    西伯利亚一家制造桌椅板凳的公司很想将他们公司的产品推荐给刚竣工的音乐学校和大剧院,但是这样的事情最好能跟博基耶夫本人商谈。

    不过博基耶夫的一位助理提醒艾米说:“博基耶夫先生工作太忙,正常来说他只有5分钟的时间接见你。”

    当艾米走进博基耶夫的办公室时,先打量了一眼办公室,看见博基耶夫正在办公桌上埋头工作,心中有了主意。

    专心致志工作的博基耶夫这个时候才发现艾米,先跟他打了一声招呼,然后询问他有什么事情。

    艾米并没有直接告诉博基耶夫,他来的目的是想让博基耶夫答应那个学校和剧院使用他们公司的产品。他在做完自我介绍之后,没有谈及生意,而是用充满羡慕的口气说道:“博基耶夫先生,我刚一走进您的办公室,就被惊呆了。您知道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商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办公室。假如我能够拥有这样一间办公室,我一定很乐意在这里工作。”

    很显然,艾米的话引起了博基耶夫极大的兴趣,他欣然说道:“你的话提醒了我。这间办公室确实布置得非常漂亮,当初刚装饰好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但是现在,因为事情太多,根本无暇顾及它,就算是整天坐在这里,也没有功夫去看它一眼。”

    艾米走到博基耶夫的办公桌前,摸着光滑的桌面,问博基耶夫:“这是英国橡木制作的吗?据我所知,一般人用的都是意大利橡木。”

    博基耶夫肯定了艾米的眼光,说道:“你说得很对,这是从英国运来的。我有一个朋友懂得木料的好坏,这是他亲自为我挑选的。”

    就这样,两个人逐项评论房间的装修配置、装饰工艺,聊得非常投机。接下来还谈到了工作、生活、经商等等,时间也远远不止5分钟。最后艾米不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合同,而且跟博基耶夫成为了好朋友。

    在公关办事的时候,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投其所好。很显然,艾米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份合同,并和博基耶夫成为好朋友,关键就在于他能找到博基耶夫的软肋,并重点进攻这一点。

    一个人的弱点在哪里?那就是喜好。在公关办事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对方的喜好,那么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看看赵先生的故事你可能就清楚了。

    赵先生是一位推销员,推销的是天然绿色食品。有一次,他到一个住户的家中,跟对方讲起了绿色食品。虽然他把这种食品的优点和特长说得淋漓尽致,然而屋里的女主人似乎并不感兴趣。见此情形,赵先生只好识趣地准备告辞,然而还没走到门口,赵先生不经意间发现了对方的阳台上放着几盆花,其中有一盆紫色的花看起来非常漂亮。赵先生平素对花草也颇有研究,但是却不知道这盆花是什么。

    于是赵先生便好奇地指着那盆花问对方:“如此漂亮的花,我在别的地方从来没有见过,它是什么花啊?”

    那位女主人有些自豪地回答说:“这种植物确实很罕见。有一位朋友知道我爱花,特地从国外带回来给我的,听那位朋友说这种花草叫什么里亚,是兰花的一种。因为这个名字很拗口,而且这花带紫色,有一种优雅的风情,所以我一般都叫它紫兰。”

    “好漂亮!我想它一定不便宜吧?”赵先生赞叹了一声,又好奇地问道。

    “还可以吧!那朋友说国外买的时候也就100多美元。”女主人回答。

    “那就是1000元左右了!好栽养吗?”赵先生逐渐把话题转向了盆栽。

    “不是很容易,需要精心呵护,照顾不周很快就死了。”看着那盆漂亮的兰花,女主人的语气里有着几分自豪。

    于是两个人围绕着盆栽谈论了起来,在女主人滔滔不绝的话语中,赵先生也不时说上一两句中肯的话,倒也颇合对方的心意。

    后来赵先生逐渐把话题转到食品污染上来,这引起来了那位女主人的共鸣,大肆批评了当前那人们滥用农药,导致很多东西吃起来都不健康。

    赵先生见是火候了,就诚恳劝说对方试试自己所推销的这种产品。结果女主人爽快地答应了,并邀请他有时间再来这里做客,一起探讨盆栽的知识。

    赵先生之所以能够在推销即将失败的时候力挽狂澜,让女主人买下了自己的产品,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找准了女主人的喜好,并对症下药,果然一举奏效。

    在办事的时候不妨多从一些细节出发,察看对方的弱点和软肋,并投其所好,那么你将更有机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达到预期的目的。

    7.又打又拉,先给好处再批评

    有些人感情细腻,那么在办事的时候就应软语相求,而有些人欺软怕硬,则应该态度强硬。但是人们在办事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软”,则很可能会被人欺负,受人轻视;而一味地“硬”,则显得不近人情,会让人敬而远之,也不利于把事情办好。

    人们常说:“打一巴掌再给个枣。”意思就是在办事的时候要又打又拉,软硬兼施,这种办法通常很有效果。

    小王去北京游玩,晚上住宿的时候直接被一辆中巴车拉到了一家旅店。走进旅店以后小王感觉很不是滋味,他以前也来过几次北京,住过多次旅店,可是条件这么差的却从来没有见过。大热的天没有空调倒也算了,可是那个电扇竟然还是坏的,根本就转不起来,电视也不能看,小王郁闷得不行。准备打点水洗个脚,消除一下旅途的困顿,却连拖鞋都找不到,看着屋子里那张坐在上面嘎嘎直响的床,小王忍无可忍,决定退房。

    “想退房?没门儿!”老板一听小王的要求,就粗暴地一口回绝了。

    小王被老板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自己又人单势孤,心里边确实有些胆怯,但是后来一想,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就是要退房,有什么好害怕的,勇气就又上来了。

    想到这里,小王决定豁出去了,于是壮起胆子,也大声吼道:“我就是要退房,来北京也不下10次了,从来都没有住过这么差劲儿的旅馆,价钱还这么贵,我凭什么不能退?不给退明天我就给消协打电话,不相信没有人能管你们。”

    老板本来想吓唬一下这个外地人,没想到他还挺凶,再加上听他要打电话向上面反映,心里也有些担心。再三考虑了之后,答应给小王退房,但是也有个条件,就是要小王交10块钱的手续费。

    小王听到可以退房自然满心欢喜,但是无缘无故被扣了10块钱实在不甘心,于是继续跟老板理论。但是这次旅店老板看来是铁了心,态度很强硬,无论怎么样都要小王交10块钱的手续费,不然坚决不同意退房。

    两个人就在旅馆门口耗上了,就在小王想放弃这10块钱的时候,门口又进来了几位旅客,小王心中一动,决定再给这旅店老板来点软招儿。

    “老板,如果你坚持不把那10块钱给我的话,那也好说,我只要在这里跟刚进来的几位乘客一嚷嚷,你觉得他们还会在你这里住吗?为了10块钱损失了这么多顾客,孰轻孰重,你这么聪明,不会不知道吧?再说了,你看我这个样子也知道,我不是什么有钱人,就算是帮帮忙吧。10块钱对于你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对于我一个外地人就不同了,你说是不是?”

    最终旅馆老板把所有的钱都退还给了小王。

    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小王能够把钱要回来,主要就是他能够灵活办事,软硬兼施,在老板强硬的时候毫不示弱,同时也不失时机用软招儿,以利诱之,让对方得个面子,留有余地,果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很多人欺软怕硬,如果过分退让,只会让他认为你软弱可欺,这个时候就应该以硬对硬,但是也不要逼得太紧,打了一棒子就要再给点甜头儿,让对方有台阶可下,问题自然容易解决。

    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父亲的遗产问题,曾宪梓应哥哥的要求远赴泰国。到了泰国之后,曾宪梓的叔叔曾桃发认为曾宪梓肯定是跟他哥哥联手,准备对付自己的,决定先给这个侄儿一个下马威,于是想了一个办法。

    曾桃发找了几个客家亲戚邀请曾宪梓去吃饭,到了曾桃发的公司,等到所有人坐好以后,几个长辈亲戚以及叔父便开始指责曾宪梓,说他目无尊长,来泰国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来拜见叔父叔母。

    曾宪梓有些措手不及,一时被叔父叔母的指责搞懵了,因为他刚来泰国的时候就带着礼物拜见了叔父母。看见曾宪梓哑口无言,在座的亲戚长辈们话语更加难听,把曾宪梓说得一无是处。听这些亲戚们翻来覆去就是说这几句话,意思也都差不多,再加上知道哥哥跟叔父的矛盾,曾宪梓逐渐明白了叔父叔母的用意。

    搞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后,自尊心极强而且气血方刚的曾宪梓不禁气往上冲,毫不示弱地站起来对着这些长辈们大声说道:“在我刚来的那天就来拜见了叔父叔母,你们不会否认吧?你们身为长辈,我本来应该尊敬你们,但是你们今天说的话还有一点长辈的样子吗?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分青红皂白,颠倒是非,嫌贫爱富,拍有钱人的马屁,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你们不觉得羞愧吗?甭说我一直很尊重你们,就算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也有我的理由。”

    这一番理正辞严的反击,顿时让叔父和那些亲戚们张口结舌,不知所措。倘如事情就此结束,肯定会和叔父叔母产生矛盾,并不能解决问题,曾宪梓见叔父母和众亲戚脸色涨红,理屈词穷,很有些恼羞成怒的样子,就语气一转,说道:“我知道叔父是凭借自己的一双手,一点一滴建立起自己事业的。叔父的成功是靠叔父自己的本事,和我父亲并没有什么关系,我来泰国只是来看看哥哥和你们,并不是想和叔父过不去。从内心讲,叔父的成就我是非常佩服的,我也一直以您为榜样。您也不用为这些财产的事情担心,您是我叔父,有事情的话随便派个人对我说一声就可以了,我很乐意为您做事。”

    这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和立场,给叔父叔母吃了一颗定心丸,又赞扬了叔父的能耐,肯定了叔父的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现场的气氛不再剑拔弩张,而是一片温馨祥和,叔父叔母更是满脸的激动和欣慰,还有一丝愧疚。

    就这样,曾宪梓很好地解决了和叔父母间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赢得了叔父母的欢心。

    曾宪梓的方法就是典型的软硬兼施,又打又拉。当自己被人诬陷的时候毫不示弱,态度强硬地驳斥了对方,接着话锋一转,又恰到好处地给了对方台阶,先来一巴掌再给个甜枣,最终把问题很好地解决。

    8.迂回前进,别让对方太难堪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这些难题能否顺利解决关键取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有些时候按照常规的方法并不能成功,那就需要办事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绕道而行的策略,迂回前进,攻其不备,进而一举成功。

    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而兵法也适用于办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尽量避免正面硬碰,不妨迂回前行,侧面进攻,在别人不加防备的时候出手,很可能一举把难题解决。

    有一次,一位重要的外国客人圆满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后,决定从上海取道回国。为了表示彼此之间的友好情谊,有关部门在上海一家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宴会。

    出于对贵宾的尊重,宴会上使用了极其珍贵的九龙杯。这种酒杯除做工精美、质量上乘外,在斟上酒后杯子上盘旋的龙嘴里衔着的一颗珍珠会骤然发亮,甚是奇异。这位外宾对此是赞不绝口,连声叫好,拿着杯子爱不释手。可能是已有了几分醉意,这位外宾竟顺手将一只九龙杯放进了他的公文包里。此事令接待人员大感为难:这套九龙杯是国宝,全套36个,少了一个,实在是太可惜了。

    怎么办呢?九龙杯是国宝,必须取回,而对方又是非常重要的客人,不仅不能生要硬讨,就连当面询问也不合适,在这种非常情况下,要想取回九龙杯,就必须讲究策略。

    于是相关人员紧急磋商,在了解到接下来的招待活动中有中国的魔术表演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当晚上魔术节目表演开始以后,只听一声枪响,桌上放的3个九龙杯突然少了一个,正在观众大感惊讶的时候,只见魔术师微笑着来到那位外宾面前,彬彬有礼地说:“我把那只珍贵的九龙杯变到客人的公文包里了!”外国客人只得将公文包打开,让魔术师取出了九龙杯。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解决方法,正面不行就侧面,就如同向外宾追讨九龙杯,既然正面向他讨要有失礼节,那就趁其不备,迂回前进,通过魔术表演变回九龙杯来,这样既追回了国宝,也没有损伤外宾的自尊,可谓一举两得。

    办事的时候难免碰到障碍,遭遇到失败和坎坷,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勇往直前,以硬对硬,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会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倒不如悄然绕行,迂回前进,趁其不备的时候再发起进攻,从而轻松把问题解决。

    在古代历史上,哥特人和匈奴人曾用侧面进攻的方式打败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蒙古人用反面进攻的方法在亚欧大陆上所向披靡。而印度帕特尔的尼尔玛化学公司也是趁着竞争对手不加防备时,迂回前行,最终发展壮大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帕特尔开始个人创业。起初,帕特尔利用自己的专长,在自己家里利用简陋的设备,生产出一种洗衣粉,这种洗衣粉成本极其低廉,但是效果相当不错,帕特尔把这种洗衣粉命名为尼尔玛。

    尽管把洗衣粉生产出来了,可是怎样把它销售出去却成了一座横亘在帕特尔面前的大山,看起来根本无法逾越。

    在当时的印度,城市富裕家庭里的主妇是购买洗衣粉的主力,但是这些有购买力的家庭主妇们认准的品牌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印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生产的冲浪牌洗衣粉,达斯坦·勒维尔公司实力极其雄厚,帕特尔要想和其竞争,无疑是以卵击石。帕特尔也了解这一点,他决定另找出路,不和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的业务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在它不注意的领域寻找机会。

    没有多长时间,这个机会便被帕特尔找到了,那就是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的客户只是城市中富裕家庭的主妇,却忽略了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中下层人民。于是帕特尔便以此为突破口,把自己的客户定位在那些无力购买高价洗衣粉的中下层人民身上。

    帕特尔的眼光确实独到,这是一个潜力巨大而又无人涉足的市场,在找到了销售对象之后,帕特尔立即制定了销售策略,重拳出击。

    帕特尔的销售策略简单朴实,只有两条,那就是薄利多销和推出新产品。帕特尔始终把尼尔玛洗衣粉的价格控制在同类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是广大中下层人民可以接受的。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思维下,尼尔玛洗衣粉很快打开市场,成为中下层家庭的主妇们购买生活用品的首选。在薄利多销的同时,帕特尔也没有忘记推出新产品,在推出洗衣粉后的几年时间里,帕特尔先后推出了块状的洗衣皂和香皂,这些产品一投入市场,就立即引发了一股购买热潮。

    随着产品的不断推新和公司的发展壮大,尼尔玛公司慢慢开始确立起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并在很多领域对达斯坦·勒维尔公司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这个时候达斯坦·勒维尔公司还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到了1988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尼尔玛牌洗衣服的销售已经达到了50万吨,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份额,而老对手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的冲浪牌洗衣粉才销售了20万吨,直到这个时候,达斯坦·勒维尔公司才如梦初醒,发现尼尔玛公司的产品已经对他们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搞清楚了敌人之后,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竭力反扑,力图抢回自己已经失去的市场地位,但此时的尼尔玛公司并不是蹒跚学步的婴儿了,它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而且资金充足,实力也具有相当的规模,完全有能力与勒维尔公司在市场上正面交锋了。

    经过几番较量,尼尔玛公司不但没有被打垮,势力反而更加壮大,达斯坦·勒维尔公司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现实。

    帕特尔的胜利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为我们提供了办事的经验:办事的时候,如果从正面无法取得胜利,那就从侧面采取行动,趁对方还没有防备,迅速出击,这样才可能把事情办成功。

    9.找能解决问题的人

    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战争中,突然袭击敌方的指挥中枢,一举拿住对方的关键人物,可以让敌人群龙无首,不战自溃,轻易获得战争的胜利。而在办事的时候,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获取对方的协助,无疑也能够事半功倍,轻松把问题解决。

    在很多时候,办事人为了能把事情办好,往往是说破嘴,跑断腿,可是却起不到什么效果,问题在哪里?没有找到关键人物;有些人面对看似很困难的问题却能轻松解决,原因何在?找到了关键人物。

    所以说,在面对非解决不可的难题时,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是重中之重。

    怎样的人才是关键人物呢?

    能够把事情解决的人或者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关键人物,从这点来说,要办事情的主管人员和上级领导自然属于关键人物,他们直接掌管着这些事情,只要他们点点头、说句话,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是关键人物也并不一定就是主管人员和上级领导,虽然主管人员和上级领导确实非常关键,关键人物也不一定就是在台面上看得见的人物,就如同唐高宗后期,尽管李治是皇帝,但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皇后武则天,所以一些幕后人物也可能是关键。

    找到关键人物,得到他们的帮助,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宋朝的蔡京身居宰相之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他却一度被宋徽宗罢官,眼看仕途一片黯淡,蔡京自然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于是多方活动,意图东山再起。

    为了能够重新获得宋徽宗的信任,蔡京找到了几个人,分别是宋徽宗宠爱的郑贵妃,信任的大臣郑居中以及自己的门人弟子。

    蔡京首先让自己门人弟子给皇帝上书,为他鸣冤叫屈,说蔡京的做法并非独断专行,胡作非为,而是来自于皇上的旨意。这些奏章本来很常见,但是关键在于把皇帝牵了进去,这就不得不让皇帝斟酌了。

    蔡京本来也不是耿直之辈,很能讨皇帝的欢心,所以皇帝并不厌恶蔡京,见到这些为蔡京说好话的奏章,不免有些意动。

    看到这种情景,蔡京的关键人物出面了,那就是郑贵妃。郑贵妃识文断字,这对于爱好风雅的宋徽宗来说很有吸引力,因此深受皇帝的宠爱,有些事情甚至还会跟她讨论讨论。受到蔡京托付的郑贵妃于是充分发挥了枕边风的作用,不时为蔡京说几句好话,言外之意就是宋徽宗用人不是很恰当,放着蔡京这样一个能干的人不用,却将他罢官。

    这么一说,宋徽宗就已经开始回心转意了。

    紧跟着蔡京所找的第二个关键人物出场,那就是宋徽宗信任的大臣郑居中。郑居中为了达到目的,不但自己去为蔡京说情,还联络了自己的好友吏部侍郎刘正夫,两个人先后晋见宋徽宗给蔡京说好话。

    郑居中先进去见宋徽宗,见到皇帝之后说道:“陛下做了皇帝以后,前段时间的朝政都很清明,对于国家和百姓都很有好处,为什么要改过来呢?”

    蔡京找人的眼光确实很厉害,郑居中的这番话表面上是在歌颂宋徽宗,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蔡京,然而前段时间主持朝政的正是蔡京,所以肯定了宋徽宗的同时实际上就等于在褒奖蔡京。

    不久,吏部侍郎刘正夫又进去晋见宋徽宗,他的意思跟郑居中差不多,见到这种情形,宋徽宗终于下定决心,再次起用蔡京担任丞相。

    蔡京的东山再起虽说跟郑贵妃等人的说情有直接关系,但归根到底还在于他自己善于办事,找准了能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试想一下,假如蔡京直接去找宋徽宗,不但起不到作用,弄不好还会惹得龙颜大怒,岂不适得其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办事的时候,把握住事情的关键,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事情将会轻松很多。蔡京能够复位,就在于他找到了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郑贵妃和郑居中。

    虽然蔡京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其为人令人不敢恭维,但是其做事的方法却很有一套,今天人们在办事时不妨借鉴一二。

    10.死缠烂打生奇效

    在办事的时候如果各种办法都不能奏效,那就不妨用死缠烂打的方法试试,也许能收到奇效。

    一般来说,人们都不喜欢死缠烂打,觉得这种行为很令人讨厌,但是在办事的时候这种方法却往往有独特的效果。

    有一位漂亮的女孩,为人自负,眼界很高,曾经拒绝了很多男性的追求,这些男性大多都很优秀,或者相貌堂堂、或者腰缠万金,甚至还有不少才学兼备、事业有成者,但是都没能获得她的芳心。然而在她结婚的时候人们却惊奇地发现,她的新婚丈夫相貌普通,条件一般,就连她自己也说,自己的丈夫是所有追求她的男性中条件最差的一个。

    这就不得不让人们感觉奇怪了,在那么多优秀的人选当中,那个女孩为什么最终偏偏挑选了普通的他呢?

    其实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这一切都归功于那个男士的方法——死缠烂打。

    在两年前,那位女孩偶尔和这位男士在一次宴会中相识,经过一番交谈之后,男士便深深为女孩所倾倒,于是在宴会之后,男士郑重其事地问了女孩一句:“我可以追你吗?”

    女孩当然没有想得太多,以为是一句玩笑,客套了一句就走了。她没有想到,从那以后男士便粘上她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身后多了一条甩不掉的影子”。

    从遇见女孩的第二天开始,那位男士便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她到任何一个地方,那位男士都会跟着出现。

    对于男士这样的举动,女孩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恐怖,尽管在以前有很多人追她,可是她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以至于很多时间里,女孩都躲在自己家中不敢出门。

    但是那位男士并不罢休,把电话打到她的家里,并说:“如果你老呆在家中,那么我就要告诉所有认识你的人,我要追你。”

    这下子让女孩生气了,她却得这个人也太过分了,于是以非常强硬的措辞拒绝了对方,让他死了这条心。

    但是那位男士并没有知难而退,攻势反而更加猛烈,在女孩的生日期间、生病或者不舒服的时候总会适时出现,给她一个惊喜。平日里虽然紧追不舍,但是他并不过分,只要求偶尔见面聊聊,并不过分干扰女孩的正常生活。

    女孩在使用了很多办法之后,见那位男士还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而且也从侧面了解到这位男士平时开了一家小店,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因此决定换一种方法迎战。

    她要求那位男士陪他逛街、吃饭,并大肆花钱,以便使他知难而退,但是不料想这一招也没有起到什么好效果,男士总能用一些精制而特别的礼品逗她开心,给她惊喜。

    后来女孩决定去另外一个城市,谁知道她刚到没几天,男士就如同影子一样,随后就赶到了。见到如此情形,女孩精心构筑的防线终于坍塌,接受了那位男士的追求。

    在这件事情中,那位男士能够成功地追到那位女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那死缠烂打的方法。其实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使用过这种办法,但是有的人非但没有奏效,反倒惹人讨厌,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死缠烂打的诀窍。

    对于死缠烂打,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

    (1)越挫越勇的耐心

    这是最为基础的,没有耐心根本就谈不上死缠烂打。当一个人受阻的时候,应该用顽强的耐心坚持下去,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直到看到胜利的曙光。正如一句歌词说得那样,“爱要愈挫愈勇”。

    (2)要进退有度

    很多人就是败在了这一条。一般人认为死缠烂打就是粘得越紧越好,最好寸步不离,其实这种想法是很不对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即便是爱人也不应该干涉;如果逼得太紧,很可能适得其反,让人对你产生憎恨或者厌恶的心理,那就适得其反了。

    (3)要见机行事

    死缠烂打不但要懂得“缠”,还要懂得见机行事。如果只是消极地跟人在那里耗,耍无赖,并不能感化对方,更不能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你之所以死缠烂打,目的就在于让对方感受你的诚意,理解你的苦心。

    东汉时期,才子司马相如跟他妻子卓文君当街卖酒的做法就颇得死缠烂打方法的精髓。

    才子司马相如跟卓文君一见钟情,然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并不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卓文君就跟随司马相如私奔了。这让卓王孙非常生气,宣布和卓文君断绝父女关系,不相往来。

    结婚之后,因为两个人不善经营,生活没有着落,就跟朋友借了一点钱,在桌家附近开了一家酒店,当街卖酒,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洗碗。

    卓王孙听说这件事情之后,深以为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把自己的家产分给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部分,以供他们生活。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办法可以说是非常高明,他们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直接寻求卓文君父亲的帮助,而是在距离卓家不远的地方卖酒,这其实就是在跟卓王孙较劲儿,最后,好面子的卓王孙不得不屈服。

    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自己不能说服对方,或者没有让对方应允的办法,那就试试这个办法,死缠烂打,比一比看谁更有耐心,更能拖得起,这样一来你的目的就可能达到了。

    做事情有时候就应该这样,当你使得对方无计可施,无路可走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妥协,进而接受。

    11.防止盲目,有的放矢

    盲目做事情是很让人忌讳的,像无头苍蝇一样瞎撞一气,碰得头晕眼花却找不到目标,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

    《列子·说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这段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杨子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邻人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并邀请杨子的仆人一同前去。

    杨子说:“嘿!不就是跑丢了一只羊吗,何必要这么多人去追寻呢?”

    邻居解释说:“岔路太多了,人少了找不过来!”

    过了一段时间,邻居带人回来了。杨子问道:“羊找到了吗?”

    邻居说:“没找到,跑丢了。”

    杨子又问:“这么多人怎么会找不到一只羊呢?”

    邻居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神情变得忧愁,好长时间都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杨子的门徒感觉很奇怪,便向他请教说:“羊不是很值钱的畜生,况且不是先生家的,您这样闷闷不乐、满脸忧愁,究竟是为什么呢?”

    杨子没有回答,弟子们还是摸不着头脑。

    这是一则成语故事,名字就叫“歧路亡羊”,意思是说事情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这对于那些做事的人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数着自己的手指头那么简单,如果盲目行动,不找准正确的方向,距离成功只会越来越远;相反,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则会让事情变得容易,更接近于成功。

    甘先生现在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商人,开着私家车,住着小楼房,还拥有相当的资产。但是三年前他完全不是这样,那时候他整天忧心忡忡,为自己的公司经营不善而绞尽脑汁。短短几年时间,甘先生何以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原因没有别的,甘先生以前的经营是盲目出击,如今是有的放矢而已。

    几年前,甘先生看见服装行业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别人都在大把大把地赚钱,于是他也赶紧注册了一个公司,专门经营服装的批发销售。然而甘先生在开公司之前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自己并不太了解这个行业,更没有对此作过细致的分析,以至于半年下来,甘先生所有的积蓄就已经全部陷入其中,欲罢不能。

    甘先生为此成天长吁短叹,心急如焚,可是要让他就此罢手,他又心有不甘,那意味着在短短半年时间,他前边10多年的努力有一半就打了水漂儿,可是如果不就此收手,该怎么办呢?甘先生看着堆积在店里无人问津的产品,一筹莫展。

    偶然的一个机会,甘先生遇见了昔日的大学同学。那位过去在大学里表现平平的同学现在已经有了千万资产,这让甘先生大为惊讶。他没有想到,过去那个看起来毫不起眼、完全看不出能有什么大作为的人,10来年的工夫,竟然获得如此成就,想想自己的窘境,甘先生感叹不已。

    在和同学的闲聊当中,甘先生问及那人从事的行业,对方倒也坦然相告,说是生产销售电子产品。甘先生不禁一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大学里学的就是这个,虽然说后来接触的少了,可是相对于一般人来说,自己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和那位同学分手之后,甘先生就开始留意身边的那些电子产品,并不时咨询一下那位同学,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查研究,甘先生感觉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因为以前失败的教训,甘先生现在已经谨慎了很多,他先是亲自去南方那些生产电子产品比较集中的地方,仔细观摩研究,还作了详细的市场调查,最后还找自己的同学帮忙分析,经过综合研究,下定决心,不再做服装,一心做电脑的组装和维修。

    半年过后,甘先生把自己的店铺扩张了3倍;一年以后,甘先生在外地开设了分店……

    甘先生如今谈起这几年的经历,颇有几分感慨,他说:“如果当初还是那么盲目,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那么很可能到今天已经破产了。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这点成绩,完全是因为找准了目标,有的放矢。”

    歧路亡羊的教训是每一个办事的人都应该谨记的,在做事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得盲目,应该抓住目标,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接近自己的目标。

    不要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你的手里。

    ——王尔德

    规则是由兔子制定的,打破规则的是豺狼,否则豺狼就吃不到兔子。做事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人,经常被束缚在规则的枷锁内,没有突破、没有创新,在规则的牢笼内耗尽力量,却事倍功半。会办事的人,从来不被规则束缚住头脑和手脚,他们敢于突破规则的防线,用灵活的方式做别人无法完成的事,而且做得尽善尽美,令人刮目相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