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做最好的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尼采说:“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做到最好。一个人如果懂得同情心的重要性,而且足够真诚和坦白,那么,就会得到众人的信任,并在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方面取得成功。

    1. 先管自己,再管别人

    古人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当下,好为人师者众,真正严于律己者寡。殊不知,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又何以约束他人;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能律己者,人们凭什么为你所律?正所谓要约束别人,首先要先约束自己,自己要首先为别人做好榜样才好。有位哲人说:“人有两个口袋,前面的放优点,后面的放缺点。所以看别人,总看到别人的缺点,看自己,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人有惰性,坏习惯不易改变,人有麻痹性,做多了就不会像当初一样认真细致地对待;人有侥幸心理,总是觉得坏事都发生在别人头上,而不会降临自己生命里。律人易,律己难,严于律己更难。

    现在不少企业领导,总是一味要求员工,却放纵自己。事实上,一个没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是绝对没有能力管好别人的。领导先要律己,才能律人。如果领导者做不到律己,就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员工会对领导丧失信心,企业也会因此而走向失败。

    史蒂夫·鲍尔默是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在这个卓越的企业中,如果说比尔·盖茨是战略家,那鲍尔默就是行动家,而且,这个行动家的执行力是无与伦比的。而这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就是靠他的自律来维持的。鲍尔默在工作上异常严厉,但他并不是那种只会严格要求别人的领导者,他深谙律人必先律己的道理。他要求别人努力工作,也是先从自己做起,他本身也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史蒂夫·鲍尔默提倡家庭式的管理,他要求所有的上司都关心员工,让员工感觉到微软是一个大家庭。他从不忽视自己的责任,在生活上很关心员工,他经常提醒员工不能因为工作而透支自己的健康,又亲自下令人力资源部门和各级主管制定切实可行的康乐保健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他认识每一个微软的员工,能专注地倾听别人的意见,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让微软形成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家庭氛围。全体中层领导者在他的带动下,都非常关注下属的生活。员工家里有事情,像交电费、水费、交通罚款单等,没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公司代缴;员工有一些困难,需要公司时,公司会马上帮助解决。

    一个领导者,就算他有高深的领导技巧、出神入化的专业知识,假若缺乏自律的品质,就永远不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自律是一种品性,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只要领导者注意从平时的细节中,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就能将自律化做自己的资产,最终带来效益。

    要培养自律能力,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一个领导者,是把握企业命脉的人,做事不能只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和方便,否则一定不会成功,更不要说让有才能的人尊重他并跟随他了。有一句话说:“完成重要任务有两项不可缺少的伙伴:一是计划,二是不太够用的时间。”作为一位领导者,时间本身就相当紧凑,所以必须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然后就可以从容不迫、条理清楚地去完成任务。但是,千万要记住,必须按计划行动起来,这也正是自律的基本精神所在。

    第二,养成自律的习惯。向一些高度自律的成功人士学习,就会从他们身上得知,自律并不是偶尔为之,而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为自己指定系统常规的目标或计划,是培养自律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在重要的、需要长期追求的指标项目上。例如,卡耐基就习惯把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整理成文档保存起来,以作警示。再者,洛克菲勒,自从53岁身体状况欠佳后,就一直养成了早起锻炼的习惯。所有的这些,都不是可以做做停停的事,都是必须在有生之年坚持下去的。

    第三,向你的借口挑战。领导者想培养自律的品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破除喜欢找借口的习惯。正如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佛朗哥说过:“我们所犯的过错,几乎都比用来掩饰的方法,更值得原谅。”如果有几个可以原谅自己放纵的理由,那么,一定要认清它们——只不过是一堆借口罢了。如果想成为更有成效的领导,就必须向自己的借口提出挑战,比如列出所有的理由,把一些好的自律习惯能带来的好处列个表,将这个表贴在每天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当自己开始无法自律时,就把表上的东西大声念给自己听。

    第四,工作完成之前,先把奖励挪开。著名的管理学作家迈克·迪朗尼说:“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如果对散漫者和贡献者一视同仁的话,那他会发现前者越来越多,后者越来越少。”一个缺乏自律的人,肯定会在工作完成之前,先享用奖励。这时,把奖励挪开是培养自制力最有效方法。人都有惰性,都希望享受美好的生活,自律就是要控制自己,在不适宜享受的时候,战胜自己的惰性。所以,在工作完成之前,先不要去想奖励,那样有利于培养自身的自律能力。

    第五,把目光注视在结果上。如果一个人工作时,老是想着这项工作有多难、有多累,而不设想好的结果和奖赏,就很容易灰心丧气。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患上自怜的毛病。所以,当自己面对一件不得不做的工作时,一旦有了想抄捷径、省力气,不想踏踏实实地去完成的想法,就一定要设法打消这样的算盘,把目光集中到目标上,认真权衡利弊,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完成它。

    2.不要让情绪惹事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我们会面对很多的问题。绝望、沮丧、忧虑等不良情绪,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工作。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毫不夸张地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生活中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因为消极情绪不仅仅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事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我们的命运也会因为消极的情绪而毁于一旦。

    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父亲买了一辆大卡车。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精心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

    一天,小女孩拿着硬物在她父亲的卡车上留下了很多的刮痕。她父亲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小女孩的手,让她在车库前罚站。四个小时后,当父亲平静下来回到车库时,他看到女儿的手已经被铁丝绑得血液不通了!父亲把她送到急诊室时,手已经坏死,医生说不截去手的话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会危害到小女孩的生命。所以小女孩就这样失去了她的一双手!

    父亲的愧疚可想而知。

    大约半年后,小女孩父亲的卡车进厂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样了,当他把卡车开回家,小女孩看着完好如新的卡车,对他天真地说:“爸爸,你的卡车好漂亮哟,看起来就像是新卡车。但是,你什么时候才把我的手还给我?”

    不堪愧疚、折磨的父亲终于崩溃,最后举枪自杀。

    一场悲剧,只是因为父亲没能控制住自己的一次情绪。有时,当某种不良情绪变得无法控制时,它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如果过大,就容易摧毁我们的信心,把我们“压”垮。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自我的心理辅导,以减轻种种压力。

    不良的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解决它,我们势必总会陷于一种泥潭之中,而且这种情绪会被强化和传染,如果是强化,那么时间一长,就是病态,恶劣的情绪传染给家人和同事,便是数不清的争执与矛盾。

    对于这一类不正常的情绪,有的人为一吐为快,不少怨天尤人的牢骚话便由此引发。另一些人则求助于医生,依靠镇静剂、抗抑郁剂或抗焦虑剂等药物来寻找解脱。这样做可以短时间内解决一些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对身体的害处还是挺大的。

    目前,心理学家已经找到一种不吃药的“疗法”。这一疗法强调患者自我调节的作用,逐步恢复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此疗法归纳起来一共有六点,具体说来如下:

    第一,增加运动的机会。缺乏锻炼的人情绪的不稳定性远比经常锻炼的人要高,由于经常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性也相对提高,很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哪方面出了缺陷,又由于处在运动之中,会把令人烦恼的东西丢在一边,转移了注意力,从而改变不良的情绪。相反经常坐办公室懒于运动者,其性格内向的成分就居多,情绪一直受到压抑而不易改变。 运动不仅是一种肌肉的锻炼,也是一种情绪的放松。

    第二,讲究饮食。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食物和情绪之间都存在一种基本的联系。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是一种能起镇静作用的安慰“食品”,原因在于它能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使人感到镇静和放松的化学物质,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镇静作用。像爆玉米花和椒盐卷饼一类的低热量食品,能具有和炸面饼圈以及炸马铃薯薄片等食品相类似的效果。食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人的机灵和脑力,这方面最理想的食品有水生贝壳类、鸡和牛肉,一般有100~200克即可。

    第三,改善环境。颜色是精神的“营养物”,其作用如同维生素对身体一样重要。为了摆脱烦躁和愤怒,暂时避开红色会有帮助;在与沮丧和消沉“斗争”时,应该尽量不穿黑色或深蓝色这一类让人情绪低落的服装,多接触使人精神轻松的温暖、明快和活跃的色彩;减轻焦虑和紧张宜用具有抚慰和平静作用的中性颜色,医生的病房之所以时常运用柔和的浅蓝色,道理就在于此。环境的改变不仅是颜色的改变,离开肮脏的环境,到一个整洁的地方也是一个好方法。

    第四,积极思维。思维方式消极或反常的人会时常感到压抑,因此认识并且学会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有实验表明,那些能够在困难之中寻找有趣之物的人,要比只会哭的人情绪好得多。

    第五,旅游和外出。当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泛舟江湖之上,疲劳、苦闷之感顿消,这也是我国古代的文人们常用的方法,当抑郁不得志时,何以解忧,唯有出游!

    第六,看电影。这其实是个好方法,当你抑郁时,你看个喜剧片,特别是看周星驰的一些经典电影,你就想笑,当他朗诵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你都会笑得肚子痛。无论是电影和戏剧,当你看时,你会很容易投入的,这种移情效应是很明显的。

    3. 自负就是自毁

    一个人自信是好事,但不要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就变成了自负。所谓自负主要是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的一种心态。其表现有三:

    一是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不求于人,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二是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这种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三是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取得一些成绩时,其妒嫉之心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同时,在别人成功时,这种人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自负的人,往往带有自恋者固有的缺陷。据说有位知名跨国公司的 CEO 在回答是什么阻碍人们成为杰出领导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自负,自负,自负。”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负是成功者的特权,是普通人想自负也没有的资本。但反过来说,这些成功者也是从普通人过来的,其自负也有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有时候,自负可以造就企业家的卓越成就,但它既是一种创造性力量,也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当领导者在职业的阶梯上爬升,或者在企业成长的轨道上冲刺时,是需要有超强的信心支持的,随着业务的成功,领导者逐渐自信,视野逐渐开阔,这一阶段,自负是进取的驱动力。

    然后,他成为企业决策者,成为组织的一个符号,每个人都要找他,大小事都需要他决定,自大与偏执开始与这个位置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领导者逐渐生活在一个中心位置,周围的人总是同意他的看法,他总是看到他所想要看到的,听到他想听到的,这使他越来越走向骄傲与狂妄,难以抵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对企业四周潜伏的各种危机的警觉,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把握能力也在逐渐下降,他看不到镜子外的世界,固执地坚持以往的观点,而周围的人则因为他是领导而不敢评价他,这时,一个企业的命运可能就要逆转了。

    过分的自信就变成自负,自负是束缚自己、脱离团队、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作为一名领导,一旦功成名就,身居高位,就容易目空一切,自以为是,从而出现一系列自负的毛病。比如家长制、一言堂,压制民主,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听不惯不同声音,听不进正确意见。久而久之,自负生傲气,生霸气,生偏见。最终导致狂妄自大,高高在上,趾高气扬,走向失败。当然,自负型领导者也有两种类型。

    一是无所不知的上司。自负的上司宣称:“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正确。”他们自以为全世界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管理学家尤因称这种心理为“全知全能信念”,正是它播下了灾难的种子。例如不耐烦听完下属的话,听几句就凭感觉下结论,用“我都知道了,不用说了”这种话来打断对方等,这些都是陷入“全知全能谬误”的上司的表现。即使下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构想,上司也会以“与自己的经验不符”为由对之视若无睹。

    二是陷入“我是老大”错觉的上司。不少上司骄傲自满的程度虽然还没到“全知全能”的地步,但也认为至少在公司内部自己算得上老大。他们觉得一切问题只有自己出马才能圆满解决,所以总是到处干涉别人工作。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在炫耀,而是在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向下属传道授业。他们坚信这些活生生的经验之谈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自以为是地认为下属也会觉得自己的教导是有价值的。但许多上司却忘了大部分下属都把上司的经验之谈当作无味的说教和反复的录音重放。

    上司成功经验的无休止重复对于下属来讲不过是让人厌倦的说教。如果你以为下属会为此感激涕零,那只是你这个上司的错觉,也是你目空一切的一种体现。然而现实却是,越是在公司里屡获殊荣的上司就越喜欢夸耀自己的成功经历,但他们自身却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陷入自负的上司为了向周围的人展现才能,还喜欢陶醉于“自吹自擂”。其实如果上司真的有才干,下属即便不喜欢他的个性或者领导风格,也至少会认同他的能力,尊重他这个上司。可是自抬身价的上司出于对“万一下属不认可我的能力怎么办”的担忧,总是每时每刻都故意向下属炫耀逞能。则未必会受到理想的效果。

    企业领导一定要自信但不自负。自信不自负,是说领导者要推进工作,成就事业,必须保持自信,但是,过分自信,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就会走向成功的反面。自负出于无知,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不可能无所不能,过分自信,刚愎自用,只会使决策失误,事业受损,引来别人的嘲笑。所以,作为领导者,要保留自信,摒弃自负。

    4. 做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指出:“形体之美胜于容颜之美,而气质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而人的这种气质跟一个人的修养是分不开的。”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但文化气息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的修养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表现。修养越高,其人格魅力也就越强。现在社会中,腰缠万贯的人不少,修养很高的人却不多,一个人没有修养,如果他是普通人,影响的至多是个人的利益,如果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他的个人的行为关乎着的一个团队的成败。所有的管理者,不管职位高低,都有一定的下属。管理者对下属不仅要讲管理,还对他们负责。要管理好部下,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时时处处为他们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就是“修己以敬”。可以想象,一个管理者自己素质低下,办事不认真,怎么可能让下属素质提高,办事认真。一个原本素质较高的下属,一旦长期处于素质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会变为近墨者黑了。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难,而要堕落,却是很快很容易的。

    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让员工得到安乐,不只是要准时为他们发放工资那么简单,还要考虑怎样管理培训他们,让他们能在技术上、精神上、素质上,都有所提高。管理者给下属的报酬与慈善家对穷人施舍是完全不同的,慈善家只要将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捐献给贫穷者就可以了,但管理者则是以培养教育和组织管理部下的方式,通过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来达到满足下属经济上和精神上需要的目的。

    从这一点来看,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人们通常认为,管理者一定是成功者,他们象征着财富、权利、尊贵。仔细想一想:成功者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事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管理者是企业中的权力象征,这并不代表管理者可以得到全体员工的服从,如果权力运用不当,有可能落下个众叛亲离的结果。管理者可以跻身上流社会,他们是时代的宠儿,但是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个人修养,仍然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手中的权杖,是不能够在团队中获得支持的。管理者应该具有亲和力,具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得到别人尊重和支持的最有效的方法,比拥有权力和财富都要有效果。管理者该怎样培养个人魅力呢?

    第一,热爱下属。这一点应该不言自明。领导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管理下属,如果他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下属,那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优秀的领导总是对下属关怀备至,他们对下属所做的事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下属充满信心,并努力使他们对领导充满好感。他们易于让员工接近,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的大门里。

    第二,乐观向上。乐观的领导总是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因为他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悲观的领导却总喜欢找各种借口或摆出一副对一切都胸有成竹的架势,因为他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乐观的领导认为下属都是自己的好帮手,悲观的领导则认为他们懒惰、讨厌、无用;乐观的领导每天清晨起床,便充满激情、信心十足,悲观的领导则躺在床上,精神不振;乐观的领导乐于接受下属提出的建议,悲观的领导总是认为新的建议必将带来新的麻烦。

    第三,鼓舞人心。仅仅是愿意抛头露面,站在众人面前指手画脚,这并不能表明领导具有多少勇气。领导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因为事情要比过去做得更好。如果领导让某人去试做某一件事而未获成功,也不要对做事的人失去信任,更不要乱加指责。因为你要明白:如果不给下属失败的机会,让下属重新振奋精神,又怎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呢?

    第四,公正无私。当你总结成绩、安排工作、增薪晋级、雇用员工、解雇员工的时候,你的任何决定都将影响整个部门。因此,讲求公正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位下属毫无业绩,你却给他加薪,这只能让其他下属感到不满。当一位下属无辜受冤时,集体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当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让他知错认错,然后置之一边,不应耿耿于怀。犯错误是学习的良好机会,切不可把它视为伤害下属自尊心与自豪感的靶子。

    第五,诚实可信。诚实,意味着向上级领导报告他们可能并不想听到的事情;诚实,意味着告诉下属他们何对何错;诚实,意味着领导自己犯错时敢于承认错误。既要向下级讲出实话,又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这并非易事。保持诚实有利于公司的共同利益,它应该作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准则。

    第六,坚决果断。领导要时常做出各种决定,而做出这些决定都是需要勇气的。当信息完全准确时,领导易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当信息难以获得时,你简直就无法作出决定,而这正是考验你的时候。事到临头,你必须作出一个决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些都是领导的大忌,没有人会尊敬或愿意跟随一位胆小怕事的领导。

    第七,统领全局。聪明的领导从不会说:“这不关我的事。”如果你突遭不测进而需要下属投身为你解忧,那你必须先让他们知道,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乐意帮助他们。如果下属除了完成他们所认为的份内事情,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拒绝去做,那可以断定,你的部门将陷入困境之中了。

    5.拒绝浮躁,实干稳干

    但凡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他们很明白,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才能换取成功的光顾。同样,任何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都要遏制住浮躁的性情,脚踏实地,专心做事,这样,成功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

    很多时候,你越着急,就越不会成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定方针、策略,稳步前进。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如果能把浮躁的情绪稍稍收敛,使它变成一种渴望,一种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这种浮躁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带着它走向成功。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会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会制定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1946年,17岁的李嘉诚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浮躁,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是他稳健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制造业是一片空白。这是一个机遇。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的性格。

    作为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李嘉诚很快判断一个机遇将要到来并紧紧抓住了机遇。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他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料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同时,李嘉诚又联想到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他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外装饰花卉,但是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料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是由于这种稳健的工作作风,一条辉煌的道路由此展开。正当李嘉诚全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会出现了。一位欧洲大批发商看到了李嘉诚公司的产品样板后,前去与李嘉诚联系。这位批发商是因为李嘉诚公司的产品价格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而来找李嘉诚。但批发商通过一些渠道得知长江公司是资金私有制。为保险起见,他表示愿意同李嘉诚合作,但条件是李嘉诚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进行担保。李嘉诚知道这位批发商的销售网遍及欧洲,而要占领主要的市场——西欧和北欧能与他取得联系,是十分有利的。可惜,李嘉诚竭尽全力都没有找到担保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争取,这是李嘉诚成功的一个法宝。

    他与设计师一道连夜赶制出9款样品,批发商只准备订一种,李嘉诚则每种设计了3款。第二天他来到批发商的商店。批发商望着他因通宵未眠而红肿的双眼,欣赏地笑了,答应了谈生意,在李嘉诚没有担保的情况下,签了第一份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从而解决了长江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足问题。长江公司很快占领大量的欧美市场,仅1958年一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多万港元。塑料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料花大王”。

    对于不浮躁、稳健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有这样的素质,就是做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不甘心失败的。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应该记住:你着急可以,切不可以浮躁。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稳步前进才能坚持到终点,赢得成功。如果一开始就浮躁,那么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后就会累倒在地。在这里,浮躁与稳健对于一个人成功的影响一目了然。只有不浮躁,才能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只有不浮躁,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只有不浮躁,才能把一次一次的希望,变成一次一次的成功。

    6. 停下来,反省一下过去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一方面要博学,另一方面要有自我反省精神,这样才能知识日增,防患于未然,减少过失。人生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处理事情的对或错,积累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做好工作奠定基础。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他的思想。”正因为有了思想,屈原能写出饱含激情的文章,牛顿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同时,思想给了人类一个自省的空间,在人生的道路上辨别是非,修身养性,不断调整方向,远离那万劫不复的深渊。

    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讲得也是一种自省能力。一些杰出的人并不天生就是高于常人的,只不过他们善于自省,善于去改正自身的缺点与毛病。倘若从未自省,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对与错,也就会一步步落入自以为是、难以自拔的泥潭。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可谓是教导有方。孟子在面对母亲的“断机杼”时,方才明白自己不能随性而为、不治学业。而李白也是在看见河边老婆婆“铁棒磨成针”的坚毅后才幡然醒悟,发愤用功。自省是他们成功的必不可少因素,不断地自省,修身养性,才造就了历史上这两位伟人。

    生活中,很多人缺乏自省能力,不晓得自己这些年以来的转变,以致看不清楚自己的本质。一个不晓得自身变化的人,就无法由过去的演变经验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当然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再者,我们的一切作为都和环境息息相关,过去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动向都是和环境互动的结果。要是不能以正确的看法来解读外在环境的话,当然也无从定位自身所处的立场。如果能随时反复诘问自己过去的转变,就可以找出以往看待事物的观点是对是错,若是正确,则往后当然可以继续以此眼光去面对这个世界,万一是错的,也可以加以修正。如此,则可以帮助你往后以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有时间就反省一下自己吧!多想想值得高兴的事对身体也是有益的,因为良好的心态有益于健康。当然,自省不是要一个人沉浸在往日的失意里悲叹命运的不公,而是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以往。工作中因疏忽而挨了批评,下班时因堵车而赌气,人生中常有此类让人心烦的琐事。所以,自省最关键的是要善于调节心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能使你显示青春活力,还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免受疾病的侵袭。

    自省能让你坦然面对现实。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会面临种种压力。勇敢地面对现实,把压力当作是一种挑战,将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时刻自省能帮你抛弃怨恨,学会原谅。怀有怨恨心理的人情绪波动较大,不是整天抱怨就是后悔,不是对人怀有敌意就是自暴自弃。这样容易患心理障碍。所以,平时应学会能抛弃怨恨,要原谅别人。

    自省能让你热爱生活。当一个人患病时,热爱生活的人会多方听取医生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并能消除紧张情绪。自省中你要善于宣泄感情。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忧伤或难过等感情的人容易患病,而压抑愤怒对机体也同样有害,更不能用酗酒、纵欲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逃避现实。伤心的人痛哭一场,或与知心朋友谈谈心,或参加剧烈程度的体育运动后,常会感到心情舒畅,这就是宣泄感情的意义。

    自省会让你拥有更多的爱心。拥有爱心不仅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且会更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乐于助人还可使你广交朋友,这不仅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还会使人更长寿。

    如果丢了自省,人就会被金钱的欲望所迷惑,被权力的野心所左右,整个身体将越变越臃肿,最终像气球一样破灭,湮没在不堪的尘埃中。

    很多人因不懂自省、自律,在金钱、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导致误入歧途,身败名裂。这个时候再来自省为时已晚了。总之,自省帮助人们用理智战胜情欲,自省推动社会机器正常运转。如果说美丽的人生是一颗绚烂的钻石,那么就必须经过自省的打磨,否则就会越来越尖细,最终不仅伤了他人,也伤了自己。

    7. 谦逊是美德的皇冠

    西方有句谚语叫:“上帝让他亡,必先让他狂。”这句话与中国哲学家老子所讲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很多相近之处。二者都在强调一种常见的策略,即要想得到某个东西,必先给他点好处才行。这一策略曾在我国古代兵法中被广泛使用。在兵家战例中,看到了太多的诱敌方略,都是以弱示人,送给你几乎到嘴的肥肉,但等你吃下的瞬间,上当失败的局势就已经确定了。

    既然张狂的结果没有好的结果,我们做事时倒不如谦虚谨慎,低调沉稳,从逻辑上来说,谦虚谨慎的行为结果是成功和收获。这也有现实中无数的案例可以证明。《易经·谦卦》中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就是说谦才能使君子善始善终,从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说明了保持谦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就不是个真正懂礼的人,只是种表面上的虚伪和假象而已,谦让是谦虚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是道德的范畴。自古以来,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谦虚不仅应成为一种学习态度,更应该成为一种做人原则,尤其是领导更应该谦虚,这其实是一种自知之明。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七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七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工作和生活中谦虚谨慎的重要性,在开始创业时期也往往能够谦虚谨慎,往往是在取得成功之后或者功成名就之后才开始自我膨胀,不能保持平和谦虚的心态。这往往是由盛而衰的征兆。真正的大人物从来不以自己的成绩而自满的,因为他们懂得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无穷无尽的道理。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像他这样的伟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物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不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谦虚,可以让你保持宽广的胸怀,对于先进的东西能够兼收并蓄。谦虚,可以让上级对你有好感,让同僚和睦相处,让下级觉得可以亲近,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谦虚,可以在处于逆境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本来,一班人对人的看法首先是客观的,所以“人走茶凉”是正常的。如果在自己处于逆境中的时候,仍然自负骄傲,会让许多想帮助你的人敬而远之,这是自己对形势没有客观估计的结果。实际上,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困难时期,哪里有自负和骄傲的资本呢?如果不能谦虚,恐怕很多场合只会自取其辱。所以,在逆境中的时候,更要注意低调做人,谦虚本分。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明他已经彻底精通,“生命有限,知识无穷”,活到老学到老,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就停步不前、趾高气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