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心宽天地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这不仅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感谢让你痛苦过的人

    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主动吃苦。吃苦,就意味着要承受苦难,可一旦给吃苦赋予特定的意义,而社会普遍接受这种意义之后,吃苦的活动就不再是吃苦本身,而是代表了,比如说,某种高尚的德性,就像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舍己为人精神”、“拾金不昧精神”等,人于是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很高的能量,他可以以吃苦为荣,但真实的,他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是为了吃苦背后的意义吃苦,吃苦变成了这种高尚德性的外化形式。

    苦难是和人生相伴相随的,没有经过苦难磨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著名画家吴冠中说:“作画亦如人生,痛苦未有已时。盖作品之产生,无异于新生命之孕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痛苦之至也。”新作之中,必有满意与不满意之分。面对不满意之作,悚然见其短而改正之乏力,自然痛苦。若属满意之作,则会产生新的创作欲望,怦然心动而孕育新生,无异反复自我折磨,新的苦难亦随之而至。如此循环,人生苦难,永无了结。然新的痛苦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希望要求新的创造,新的创造孕育新的成功,新的成功铸就新的辉煌。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

    帕格尼尼4岁时患了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已使他快入棺材。7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所有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8次。

    上帝搭配给他的苦难实在太残酷无情了。但他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12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苦难才是他的情人,他把她拥抱得那么热烈和悲壮。但这一切的背后,是其悠扬琴声在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上空的回荡,他的演奏使帕尔马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他的琴声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宜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所以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维也纳一位盲人听他的琴声,以为是乐队演奏,当得知台上只他一人时,大叫“他是个魔鬼”,随之匆忙逃走。巴黎人为他的琴声陶醉,早忘记正在流行的严重霍乱,演奏会依然场场爆满。

    一个人能从容面对苦难,并且能在清贫、困顿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而且从不放弃心中的梦想,我想这大慨就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吧。以淡定的心态,面对世事的纷扰;以超然的情怀,看待人世间的沧桑浮沉,这是一种高远而博大的心灵境界。从这个意义上看,苦难、困厄、清贫,往往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导师和内驱力。人的一生总是变化无常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有人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也有人因害怕而选择了逃避。但看那历史长卷,那些成功人士在对待苦难时,他们毅然地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将其打败。他们都以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苦难造就成功。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带其改嫁。后来范仲淹在一间庙宇寒窗苦读,每天的粥是很少的,冬天时就想出了“冻粥,以一分为二”的方法。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始终不屈不挠,最终他成功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十分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在苦难面前永不低头,并奋发向上,终有一天会结出胜利的果实。苦难、不幸、痛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既然无法回避,就不要回避。当你遇到不幸苦难时,不要被它吓倒、不要在苦难面前弯下了腰,低下了头;而是要抬起头,敢于面对,认真对待,自己鼓励自己的信心和斗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不能打败我,相反我却能战胜你。苦难是所好学校。苦难不但会教导我们如何坚持不懈,如何乐观向上,如何顽强拼搏;还会磨砺我们的意志、品格和昂扬斗志,发挥我们的潜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智慧、才能和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本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宽容是人格的力量

    清代理学家李绂做过一篇《无怒轩记》,文中说:“吾年逾四十,无涵养性情之学,无变化气质无功。因怒得过,旋悔旋犯,惧终于忿戾而已,因以‘无怒’名轩。”无怒即不生气,也可以称为宽容。生活中,宽容并不等于懦弱,而是在用爱心净化世界,宽容不是含泪退避三舍,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宽容不是天平一端的砝码,用来维持着不断被打破的平衡,而是人世间永恒的爱与被爱。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生活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宽容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宽容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雨果也说过:“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2008年9月,美国大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奥巴马、拜登为候选搭档的民主党和以麦凯恩、萨拉·佩林为候选搭档的共和党,正在进行激烈的大选争夺战。两方阵营的幕僚们恨不得挖地三尺找出对方候选人的缺失和弱点,以击倒对方。就在这时,媒体爆出一个惊人事件: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的十七岁女儿未婚先孕。这个“丑闻”无疑使佩林十分尴尬,因为佩林一直声称自己是反对早孕的人,而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居然连自己的孩子都没管好,如何去管理国家呢?这时候民主党的很多人士都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奥巴马向佩林发出强烈抨击,就会在人气上再胜一筹。

    这一天,记者们终于截住奥巴马,都急着问同一个问题:“请问奥巴马先生,您就萨拉·佩林十几岁的女儿怀孕一事有何评价?”这显然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奥巴马只是轻轻的摇摇头,微笑着说:“我想说的是,我妈妈十八岁时便生下了我!”喧闹的现场一阵沉默,他有很多答案可以选择,谁也没有想到,他会给出如此仁慈高尚的回答。现场的沉默终于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打破,远处传来“奥巴马、奥巴马!”的呼喊声,奥巴马的支持率猛地上升。最终,美国人民把他推到了最高的舞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是奥巴马用博大的胸怀打动了世界。

    同样,奥巴马的竞争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也表现出一政治家的宽容风度。在总统大选中落败后。谈到自己的竞选失败时他说:“今天,我的心仍为这个国家和支持我的人而感动;美国人从不退缩,没有失败……奥巴马是新任美国总统,也是我的总统。”麦凯恩的答谢及对奥巴马的祝贺不正是一种极豁达大度、极宽厚的政治家的风范吗?

    所以,宽容可以驾驭世界,宽容的力量是伟大的。就像纪伯伦说的那样: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宽容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别人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接受、一种爱心,有时候宽容更是一种力量。

    一位部门经理,在一次外出时,手提包被盗,里面除了常用的钱物外,还有公司的公章。当她又内疚又担心地站在总经理面前讲完所发生的事情后,总经理笑着说:“我再送你一只手袋好吗?你前段时间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对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那位没有暴跳如雷的总经理,用宽容的态度处理了这件事,使部门经理心怀感激,后来任凭其他公司有多么优厚的待遇聘请她,她都不为之所动。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一种美德。假如生活中,我们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自己身边的人做错了什么,千万不要生气愤怒,而应学会宽容。生气愤怒是人类最坏的毛病之一,它是在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是一种徒劳的、于己于人无益的活动。

    作为领导,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办多大的事。因此每个领导者要胸怀宽广,立足团队,放眼未来。卓越领导者,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真正得到,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更会得到人的心。

    3.容人才能用人

    阿拉伯有句谚语叫:“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当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时,我们也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当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时,我们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

    面对他人的过失,当我们不能选择宽容时,说明我们的肚量还是很小;当我们不能选择宽容时,说明我们心中的杂念还有很多。清朝的金缨说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宽容,首先就得剔除心中的杂念,淡泊明志,同时要推己及人,以德报怨,与人为善。对待子女的冲撞,做父母的要宽容;对待学生的过失,做教师的要宽容;对待下属的不足,做上司的要宽容;对待顾客的不满,经营户也要选择宽容。

    人的一生中,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这种宽容,指的是对于子女或别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过失、过错采取适当的“羞辱政策”,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因为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伴有头昏脑胀、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候。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学会宽容,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学会宽容,意味着你心灵上更加自由。学会宽容,成功的曙光已经在向你招手。纵观那些成就大业的英雄人物,无不常怀一颗宽容之心。

    历史上,魏武帝曹操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关于他,历来评价不一。这里我们仅从宽容的角度来一窥这位乱世英雄的内心。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之后,袁绍的许多东西都落入曹操之手。包括大量的辎重,以及珍宝、图书等。而曹操在清理这些战利品时,却发现了许多自己这边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曹操却并没有多看,就吩咐人将它们全部付之一炬。这些信件都是这边的人,向袁绍献媚的,想要博得袁绍的好感,将来袁曹相争,如果曹操失利,他们就可以有个出路。总之,这些人都不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跟随曹操的人,而是脚踩两只船,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的人。换了别人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清洗的。可是曹操却对人说:“在袁绍没有被打败之前,不要说我的这些部下很担心自己的前途,就是我本人也有自身难保的忧虑。事先为自己找出路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在他搜出那些信件时,有许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害怕要遭到曹操的处罚。看到曹操把信烧了,一颗心顿时就塌实了。从此也就死心塌地地跟随曹操了。曹操的这一举动,的确很了不起,不是心如瀚海的人,的确做不到。此时的曹操,心比瀚海还大。

    领导就要有领导的风范,领导者的修养;如果与下属一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那就不是做领导的胸怀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要记住,多一份宽容,就少一份纷争;多一份宽容,就少一份干戈;多一份宽容,就少一份阴霾;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

    4. 忍住脾气,耐住性子

    常听人说“成功拼的就是忍耐”“ 小不忍,则乱大谋”之类的名言,也会遇到许多喊“忍别人不能忍的痛,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这样口号的人。“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耐会有痛苦;“忍“字下面一颗心,忍耐会受煎熬;忍耐就好似手刃自己的心,需要时间等待伤口慢慢愈合;忍得头上乌云散,拨开云雾见阳光。

    忍耐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的事情。忍耐与努力都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忍耐难以做到,就意味着“人人都能做到”这句话失去了意义。然而,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忍耐力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就算是天生直性子的人,也要培养良好的耐心。忍耐,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忍受”,二是“继续做下去”。前者意味着无可奈何地承受自身的痛苦。当有人侮辱你的时候,虽然心里很想给对方一巴掌,但还是会忍住这种冲动,装作没有听到,这就是“忍受”。

    忍耐是一种执着、谋略、意志、修养、信心,忍耐更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忍耐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不是茫然失措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收缩和战略调整。善忍耐者必然有大智慧,大视野,大心胸。忍耐者,把挫折当作经验,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积蓄能量,无怨无悔,以苦为乐,等待时机再成正果。不善忍耐者,遇事情不顺时,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倒是痛快,也许失去的是永远的机会。

    忍耐是走向成功过程中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说在同等的条件下,不是比谁的智慧高低,而是看谁的忍耐力强,纵观古今,在各个行业,特别是在外汇这个行业,莫非如此。

    1938年,本田宗一郎还是一名学生时,就变卖了所有家当,全心投入研究制造心目中理想的汽车活塞环。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与油污为伍,累了,倒头就睡在工厂里,一心一意期望早日把产品制造出来,以便卖给丰田汽车公司。为了继续这项工作,他甚至变卖妻子的首饰。最后产品终于出来了,送到丰田去,但是被认为品质不合格而打了回来。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他重回学校苦修两年,这期间,他的设计常被老师或同学嘲笑,被认为不切实际。

    他无视于这一切痛苦,仍然咬紧牙关朝目标前进,终于在两年之后取得了丰田公司的购买合约,完成了他长久以来的心愿。

    后来他又碰上了新问题。当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切物资吃紧,政府禁卖水泥给他建造工厂。但他没有就此放手,更没有怨天尤人。他决定另谋途径,和工作伙伴研究出新的水泥制造方法,建好了他们的工厂。战争期间,这座工厂遭到美国空军两次轰炸,毁掉了大部分的制造设备,本田先生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即召聚了一些工人,去捡拾美军飞机所丢弃的汽油桶,作为本田工厂制造用的材料。

    在此之后的一次地震中,整个工厂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时,本田先生不得不把制造活塞环的技术卖给丰田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遭逢严重的汽油短缺,本田先生根本无法开着车子出门,也无法买回家里所需的食物。在极度沮丧下,他不得不试着把马达装在脚踏车上。他知道如果成功,邻居们一定会央求他给他们装部摩托脚踏车。果不其然,他装了一部又一部,直到手中的马达都用光了。他想到,何不开一家工厂,专门生产他发明的摩托车?可惜的是他欠缺资金。

    他决定无论如何要想出个办法来,最后决定求助于日本全国1.8万家脚踏车店。他给每一家脚踏车店用心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信,告诉他们如何借着他发明的产品,在振兴日本经济上扮演一个角色。结果说服了其中的5000家,凑齐了所需的资金。然而当时他所生产的摩托车既大且笨重,只能卖给少数硬派的摩托车迷。为了扩大市场,本田先生动手把摩托车改得更轻巧,一经推出便赢得满堂喝彩。随后他的摩托车又外销到欧美,赶上了战后的消费热潮。今天,本田汽车公司在日本及美国共雇有员工超过十万人,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之一。

    一个人看似失去了很多东西,实际上他也赢得了很多的机会。抓住机会,乘胜而上,这才是最及时有效的方法。冰山能够露出水面,那是因为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累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满怀成功的喜悦时,其背后却是汗水与忍耐的结晶。一个人活一辈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默默准备,才会获得暂时的成功。在成功的路上,当选定目标以后,除了顺势而为、审时度势外,最需要的就是忍耐。大人物成就伟业,小人物成就自己,都需要忍耐,只不过是主动忍耐还是被动忍耐罢了。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难需要忍耐,生意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

    在人生每个阶段的历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只是希望这种情况不要成为一种定式,生命中出现的越少越好。

    5.人生没有后路

    《孙子兵法》中有“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绝地而后存”的名句,说的就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以一当十,无往不胜的道理。生活中,我们在为生活琐事而困惑,为追求事业而迷茫的时候,我们时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退与进之间的权衡,计较得失,犹豫徘徊。面对选择,有人就会本能的自我宽慰:“自保是人的本能,退路是自保的金盾。”

    然而,一旦这样想,就很容易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会将我们内心的犹豫和心气不足暴露于外,让对手看出破绽,步步进攻,从而击溃我们。习惯给自己留后路的人,一旦在前进中遇到风浪,就去选择逃避,在事业上遇到挫折,就想到退缩,在生活上遇到麻烦事,往往不敢理直气壮的面对。多数时候,退路变为了温馨的避风港湾,成了让我们感到心安的借口。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有没有“抛锚的”情况发生,我们都不需要事先为自己准备一个“后备轮胎”。有惰性的人,有了退路,则不会全力以赴。所以,执著的追求者不会预设退路,因为他们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战斗力,坚忍不拔,非达目的誓不罢休;高昂的斗士不会预设退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念,咄咄逼人的气势和超凡的勇猛,所向披靡,无所畏惧;明智的开拓者,不会选择退路,因为他能正视困难,窥透对方,了解自己,即进之,则有成功的把握。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食不果腹的秀才交了三百两银子的学费后,老师就不知去向。顿感受骗的秀才懊恼不已,想要改志。可是此时的秀才已家贫如洗,又无缚鸡之力,充军都没人要。被逼无奈的秀才只有自己练字,拾柴时他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烤火时他用木炭在石板上写字,挑水时他沾水在扁担上写字……能用的办法几乎被秀才用尽。三年后,老师找到已沦为乞丐的秀才,面对怒不可遏的秀才,老师笑盈盈地拿出笔墨纸砚。秀才试探性地写了几个字,发现自己竟能挥洒自如,笔力雄健。老师退还了三百两银子,说:“作为一个秀才,你并不缺写字的基础,你唯一欠缺的就是坚定的心志。”秀才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来成了书法名家。

    秀才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更重要的则是老师的“逼”。师父把他“逼”到山穷水尽,就等于斩断了他所有的后路。他不能像富商大贾一样可出仕、可经商,样样有资本、事事有退路,他只能向前闯,最终取得成功。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朋友,当你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必须翻越的墙时,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帽子到了墙的另一边,你就不会心生犹豫,就等于堵断了不翻墙的退路。所谓“退路”有实有虚:实实在在的退路可以是你自己设计好的,也可以是亲友代办的;另一种退路(譬如心存侥幸)则存在于你的意念之中。不论怎样,它们都会使你变得漫不经心,甚至不思进取,如果想有所成,它们都必须被截断。

    人一生的成败,全系于意志力的强弱。具有坚强意志力的人,遇到任何艰难障碍,都能克服困难,消除障碍,玉汝于成。但意志薄弱的人,一遇到挫折,便思求退缩,最终归于失败。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青年,他们很希望上进,但是意志薄弱,没有坚强的决心,不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一遇挫折,立即后退,所以终遭失败。一个人有了决心,方能克服种种艰难,去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敬仰。所以,有决心的人,必定是个最终的胜利者。只有决心,才能增强信心,才能充分发挥才智,从而在事业上作出伟大的成就。

    著名作家徐悲鸿,在外留学时,洋人嘲笑中国人又笨又拙,一向性格温顺的徐悲鸿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找到那位留学生,郑重地对他说“有本事我们等到毕业的时候来比试”的话。话已说出,就不能收回。于是徐悲鸿便不给自己留退路,不断的拼搏,努力的学习,直到1924年,徐悲鸿的画在法国展览时,那位洋小子才意识到自己被真正比了下去。看来不给自己留后路,不因任何事情而退缩,“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徐悲鸿就是因为如此才给我们了一个个惊喜。

    美国西点军校有这么一条校训:没有借口。作为一个军人,他必须无条件的完成任何任务,没有退路,没有借口。这毫无疑问的铸就了他们坚韧的品质。

    一个人如果事事给自己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没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它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就意味着,潜藏着懈怠,潜藏着安慰。

    人生如一条漫漫长路,要你印下最美的脚印,那脚印应该是坚定的,应该是紧拥梦想的,应该是怀揣胜利的喜悦的,也应该是沉重的,记住,别为自己留后路,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6. 做事会变通,生活更轻松

    世界纷繁复杂,生活变幻莫测。所以,我们会有烦恼,会有压力;积压时间越长,心中的积怨越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们的固执己见造成的。不要说自己受过教育、素质高、对人很宽厚,那只是片面的表象,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固执的一面,而且一旦固执起来会很难改变。

    人的一生中,之所以有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的。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我们也要学会变通。唯有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别人才能帮得上忙!如果只是一味地固执,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自我灭亡。固执,几乎是所有人共有的心理特征。其实固执的本意是“择善而固执”,是坚持原则,坚持不懈,是“诚”的表现。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如果笼统地事事固执,那么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变通,是人们在无数固执中吃尽了苦头后,才学会的一种立身处世的思维方式。从固执到变通是属于量变范畴。既是变量,就有度。变则有度,如果超出了度,也就失去了原则。

    虽然固执己见有时让人觉得你很有个性,但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顽固不化。太固执的人总是自以为是,他们总是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后,就认定是最终真理,别人如果有不同看法,就肯定是他哪儿出问题了。太固执的人也很容易轻视别人,否定别人。太固执的人常常刚愎自用。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其过于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汉寿亭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拒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关羽一听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总是看自己“一朵花”,看人家“豆腐渣”,说话办事不顾大局,不计后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刀兵相见,关羽也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本来嘛,人家来求婚,同意不同意在你,怎能出口伤人、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和偏激情绪对待关系全局的大事呢?假若关羽少一点偏激,不意气用事,那么,吴蜀联盟大约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可能也不是另外一种局面。

    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致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败亡。

    凡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人,就一定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见到别人做出成绩,出了名,就认为那有什么了不起,甚至想尽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见到别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热讽,借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 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像这样的人,干事业、搞工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社会上恐怕也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

    那些太固执的人很容易对别人产生偏见。在他们眼里,爷爷是小偷,孙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从监牢里出来,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干好事。如果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当老师,班里的“差生”永远不得翻身;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职员永远不能犯错误。

    太固执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对新事物,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但他们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一大堆凭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俨然像专家。太固执的人肯定没有好的人缘。要想改变这种坏脾气,首先得试着去理解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抱着一个信条:在不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之前,别妄下结论。

    固执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有时是别人的错误,不妨去心甘情愿地与他沟通,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有时是我们的错误,由于想推卸责任而去指责别人,没说的,你应该道歉;工作中,承诺去理解并尊重对方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共同创建新的合作关系。

    学会宽容,以仁者之心待人,对于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承担起全部责任,因为,你是你生命的主宰。

    7.不记仇,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通常将它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孔子教导我们,别人欺负你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胸怀去包容他。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馈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

    有人认为“宽恕是一种比较文明的责罚”。有权力责罚,却没有责罚;有能力报复,却不去报复,这就是一种宽恕,也是一种能够掌管他人的法宝。宽容待人、以德报怨的同时,敌人也就自然与你拉近了距离,成为你可以依靠的人了。

    战国时期,梁国边境县令由大夫宋就担任。梁、楚两国都设有边亭。两国边亭的人员各自种了一块瓜田。梁国百姓十分勤劳,多次给瓜田浇水灌溉,他们种的瓜长势很好。而楚人懒惰,给瓜田浇水灌溉的次数少,他们种的瓜长势不好。出于妒忌,趁天黑偷偷去糟蹋梁人的瓜秧。不久,梁人发现了这件事,就向宋就请求:允许他们也去糟蹋楚人的瓜秧。宋就说:“仇怨是灾祸的根由。因为别人嫉妒你,你就去报复别人,这是偏激的做法!”随后,他派人每晚悄悄地去为楚人浇瓜。楚人早晨到瓜田一看,发现已经浇灌过了。就这样,在梁人的帮助下,楚亭的瓜田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楚人感到奇怪,便暗中察访,知道原来是梁人干的。楚国人大受震撼,便把这件事报告给楚国朝廷。楚王听到这件事,感到很惭愧,知道自己的百姓糊涂,做了错事,同时,楚王对梁国人能暗中忍让感到非常高兴,便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向梁国边亭人员道歉,并请求与梁王交往。楚王时常称赞梁王最讲究信义。楚国与梁国关系融洽,是从宋就妥善处理边亭瓜田事件开始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有些人的座右铭,然而,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一味的想报复敌人,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反之,则会化敌为友。能以德报怨者,有以天下为友之度,有开恩之智,有恕恶之心,有容陋之念!于是乎,天下者,皆可与其为友。以德报怨,是解决仇怨纷争的有效招法。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心术权谋,手段残忍,真是令人发指,但她惜才、爱才,对于有能力辅佐她的人,她不惜以德报怨,感化自己的敌人,并使之成为她的“心腹”。

    上官婉儿,是李唐时期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参与高宗的废后行动后被武则天发觉,上官仪与其子被斩,上官婉儿与母则为宫婢。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但上官婉儿则为武则天所赦。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作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略加凝思,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婉儿谋反事发后,武则天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

    结果,武则天确实把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此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用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婉儿的生母也曾对人私下议论,婉儿的心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有感恩报恩的思想,还有感怨报怨的理念。恩给人以温暖,怨教人学会承受。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更应学会感怨。这是人生的辩证法。感怨需要的是宽广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使你惨败的,有时是你的朋友;助你成功的,有时还是你的对手。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触动了你的愚钝;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自立;感激鞭笞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擦亮了你的双眼;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

    学会“以德报怨”也不是让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都这样做,他与人生的其他方面一样,需要我们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唯有这样,“以德报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