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萧红的一百个细节-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鲁迅曾说人类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要填饱肚子就必须有钱,所以钱是最要紧的,自由固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却常常因为钱而卖掉。[115]萧红自离家出走,十余年里人生有起有伏,但始终没钱。和萧军一起住在欧罗巴旅馆的那些天,可能是她一生中最穷的时候,饥饿成了她和萧军的家常便饭,散文集《商市街》中就有不少篇目写到了他们挨过的饿。

    在《他去追求职业》一文中,萧红写到在旅馆等待外出求职的爱人回来时,饥饿将她的视觉和嗅觉磨砺得格外敏锐。在昏暗的旅馆过道上她看到送牛奶的人把白色的、发热的瓶子轻轻排在别人房间的门口,她受到了诱惑,好像已经嗅到“列巴圈”的麦香,好像那成串的肥胖的圆形点心已经挂在她的鼻头,几天没有吃饱的她对食物的渴望到达了顶峰,但她没有钱,“列巴圈”的存在对她来说简直是虐待。《饿》里萧红写她清晨醒来,整个旅馆还在沉睡中,“列巴圈”已经挂在别人房间的门上了,牛奶瓶也规规矩矩地等在别人的房门口,去拿去偷的想法一经出现在她脑海,便不可遏止壮大强烈,食物变得格外诱人,牛奶瓶的乳白色是真真切切的,“列巴圈”也比平日大了些。她两次打开房门想去偷,但道德感训诫着她,偷是可耻的,一旦她偷了,房里睡着的情人成了她的敌人,假若有母亲,母亲也成了敌人。

    饥饿难熬,值得庆幸的是当时萧红和萧军还在热恋中,爱情多少给了他们一点补偿。黑面包蘸白盐一度是他们唯一的食物品种,但就是这么廉价的东西,也不能尽情饱。两个人分享一块黑面包,萧红跑下楼去打个水的工夫,面包便差不多只剩硬壳了,萧军为不小心吃多了责怪自己,一边频频说“饱了,饱了”,“你的病刚好,一定要吃饱”,一边不自觉地伸手又扭了一块面包皮。萧红见状,心疼地撕下一块面包皮送进他嘴里……(《提篮者》)萧军天性乐观强悍,饥饿击不倒他,他学着电影上的情景,将涂了白盐的黑面包送到萧红嘴边给她咬一口,再送进自己嘴里,说:“我们不是新婚吗?这不正是在度蜜月吗?”面包上盐太多,咸得他赶紧去喝水,他自嘲道:“不行不行,再这样度蜜月,把人咸死了。”萧红被逗笑,也调侃起饥饿来:“素食,有时候不食,好象传说上要成仙的人在这地方苦修苦炼。很有成绩,修炼得倒是不错了,脸也黄了,骨头也瘦了。我的眼睛越来越扩大,他的颊骨和木块一样突在腮边。这些工夫都做到,只是还没成仙。”(《黑“列巴”和白盐》)

    偶尔,他们也能饱餐一顿,那是在萧军拿到家庭教师的报酬,或是他们借到较大一笔钱的时候。萧红第一次被带到专门招待洋车夫和工人的小饭馆时,就完全不习惯那种好些人随随便便挤在一张桌上吃饭的风格。虽然早已一穷二白,她还没有切身体验过底层生活。散文《破落之街》中她回忆了自己当时不无委屈的心理:“苍蝇在那里好象是哑静了,我们同别的一些人一样,不讲卫生和体面,我觉得女人必须不应该和一些下流人同桌吃饭,然而我是吃了。”她必须丢掉自尊、教养和矜持,因为它们填不饱肚子,而且,她还谁都不能抱怨。点几个小菜,要半角钱的猪头肉,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丸子汤,再加一小壶酒和几个馒头,所费不到五角钱,两人却吃得很饱。饭后心情愉悦,路过街口卖零食的亭子,他们买了两块糖,一人一块,吮吸那甜甜的滋味,回到房间后比舌头,萧军吃的红色糖块,是红舌头,萧红是绿舌头。第二次去那家小饭馆时,萧红轻车熟路了,自己抢个位置先坐下,很大声地招呼点菜,辣椒白菜啦雪里蕻豆腐啦还有用鱼骨头炒一点酱借点鱼腥味的所谓酱鱼啦,放肆的一顿饱餐给了他们忘乎所以的满足感,那是并不持久的快乐,对萧红来说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意味深长的是,二萧共处的六年中,感情最融洽最浓稠的时刻,正是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爱情缓解了穷困的艰辛,而生存的艰难又掩盖爱情的瑕疵。据梅志后来回忆,1936年3月在上海,二萧搬到北四川路鲁迅家附近之后,她曾听胡风提起在霞飞路遇到萧红一个人去俄国大菜馆吃两角钱一客的便宜饭,梅志完全想不通,已经成名的萧红稿费收入不少,何以要独自去吃便宜饭。[116]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