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萧红的一百个细节-老作家请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二萧与鲁迅的通信,绝大部分由萧军执笔,内容也大多是他提的有关时事、文坛方面的问题,鲁迅的回信多是针对他的问题给予答复。偶尔,萧红会在信中或末尾附上一两句稚气的家常话,发一点无关宏旨的疑问,鲁迅也亲切回复,而且,口吻往往比回答萧军时更轻松随意。萧红知道先生偏爱自己,所以和鲁迅交流起来比萧军要大胆,鲁迅也乐于满足她孩子气的要求。如1935年2月9日鲁迅给二萧的信里就有这样的话:“请客大约尚无把握,因为要请,就要吃得好,否则,不如不请,这是我和悄吟太太主张不同的地方。但是,什么时候来请罢。”后来,萧军解释了鲁迅说这番话的缘由:叶紫嘴馋了,又没钱上馆子,就和萧红商量说想要老头子请吃饭,萧红自告奋勇给鲁迅写了要求请客的信,还说要是怕费钱呢,吃差一点也没关系。鲁迅虽然没有接受“可以吃差一点”的提议,但同意了请客,“什么时候来请罢”,差不多一个月后的3月5日,他兑现了这个承诺,当天鲁迅日记载:“晴。上午得萧军信并稿三篇。晚约阿芷、萧军、悄吟往桥香夜饭,适河清来访,至内山书店又值聚仁来送《芒种》,遂皆同去,并广平携海婴。”阿芷就是嘴馋的叶紫,河清是黄源,聚仁指曹聚仁,这个客鲁迅不仅请了,并且如他说的吃得好,当初不肯在要求请客的信上签名的萧军,吃得比萧红和叶紫加起来的还多。[172]

    散文名篇《回忆鲁迅先生》中,萧红也写到了一次鲁迅请客的情形,当时鲁迅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到饭馆里去请客,来的时候兴致很好,还记得那次吃了一只烤鸭子,整个的鸭子用大钢叉子叉上来时,大家看这鸭子烤的又油又亮的,鲁迅先生也笑了”。可见还是吃得很好,吃完饭,鲁迅的精神差多了,他“坐在躺椅上,阖着眼睛,很庄严地在沉默着,让拿在手上的纸烟的烟丝,袅袅地上升着”,他不是酒喝多了,是身体不好需要休息了。根据鲁迅写给二萧的信,1936年1月鲁迅曾请他们吃过一次饭,14日鲁迅发短笺说想在旧历年内邀些人吃一回饭,等布置妥帖了就通知他们,19日的鲁迅日记记着“晚同广平携海婴往梁园夜饭,并邀萧军等,共十一人”。萧红文中写的,可能就是那一次,那年1月23日是农历除夕,身体欠佳的鲁迅在旧历年内邀请在沪的青年聚餐,也许是想抚慰他们的寂寞和思乡之情吧。

    请吃饭之外,鲁迅还请二萧看过电影。鲁迅住在上海的十年间笔耕不休,许广平也整日忙于日常琐事,两人连一起到公园走走的机会也不多,唯一的休闲活动就是看电影,所以鲁迅的日记中常常有和许广平一起看电影的记录,如鲁迅身体欠佳的1936年1月,他和许广平就一同观影三次,2月则观影六次,其中11日和12日更是连续两晚和许广平前往大光明戏院看电影。二萧搬到法租界后与鲁迅一家更加亲密,一起看电影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散文《回忆鲁迅先生》里,萧红就写到了一夜和鲁迅一家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里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上车走了,鲁迅和几位男士在后面等着。而萧军的记忆里也有和鲁迅一家同看电影的经历,那天在鲁迅家吃过晚饭,鲁迅和许广平提议一起去看电影,萧军想到上一次一起看电影是许广平买的票,就叮嘱萧红走在前头,抢先去把票买了,请一次客,许广平看出他们的意图,疾步跟上了萧红。萧军见了,就对鲁迅说老作家请十次客青年作家也应该请一次客了,鲁迅先生回答那等老作家把十次客请完了青年作家再来请罢。结果还是许广平抢先买了票,老作家请了客。

    在那个年头,仰慕鲁迅、想要接近鲁迅的青年何止万千,但论从晚年鲁迅那里得到的帮助和关怀,谁也比不上二萧。胡风的夫人梅志觉得萧红“二十岁出头,挟着一本《生死场》原稿来到上海,就得到鲁迅先生和许多朋友们的赞扬和爱护”是无与伦比的幸运,因此她对萧红临终前写的那句“半生尽遭白眼冷遇”很不以为然,批之为“有点夸大的感伤”。[173]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