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体育无形资产专门法律保护的重点内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前文已多次论及,由于对无形资产概念认识的不同,造成了对其内容范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这就影响到对体育无形资产内容范围的界定问题。按照本文确定的无形资产范围,可以将体育无形资产分为广义体育无形资产和狭义体育无形资产。

    (一)广义上的体育无形资产

    从字面意义上讲,“体育无形资产”其实就是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而又与体育运动发生联系的各类无形资产。只要无形资产与一定的体育要素发生联系,无论体现于主体、客体和内容的任何方面,都可站在体育的方面讲这是体育无形资产。这应是最广义的体育无形资产的范围界定。在这种界定下,体育无形资产的权利人可能是体育组织或体育工作者个人,也可能是他们以外的非体育组织或个人。如作家赵瑜就享有《兵败汉城》这部体育作品的著作权,深圳轩元实业有限公司也是“甲A”商标的权利人。在这里,称这部体育作品和体育商标为体育无形资产应该不会出现非议。但是,人们马上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体育无形资产与一般的无形资产究竟有什么差异?对这样一些体育无形资产展开全面的研究以致对其进行特别的保护是否具有必要的意义?

    (二)狭义上的体育无形资产

    正是从更具研究价值和需要特别保护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出了狭义体育无形资产的概念。压缩一下“体育无形资产”的内涵,可以认为,体育无形资产是以体育组织或体育工作者个人为权利人的各种无形资产。在这种界定下,体育学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可以看作是一种体育无形资产,体育企业单位申请获得的专利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育无形资产,体育经营实体对体育场馆的租赁权也可看作是一种体育无形资产。这种意义下的体育无形资产可以看作是体育部门无形资产。然而,即便是体育组织或体育工作者个人对体育著作权、体育专利权、体育场馆租赁权的拥有和行使,与其他组织对非体育的著作权、专利权、租赁权的拥有和行使,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和需要特别研究保护的价值呢?

    (三)本文专门研究的体育无形资产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即是体育组织或体育工作者个人所有的一般著作权,和属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著作权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同,只不过体育组织或个人所有的著作权可能涉及到有关的体育人物或事件,这些都不是值得我们专门研究和需要特别保护的理由。因为,现有的理论体系已经能够比较清晰地作出说明和解释,对其的法律保护可直接纳入现有的法律框架。专利、商标或其他一般的体育无形资产亦然。

    那么,究竟哪些是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且需要进行专门法律保护的体育无形资产呢?我们将目光集中到那些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鲜明的体育专业或行业特色、现有理论尚且薄弱或存在模糊地带与争议空间、无法简单而直接地找到对其保护的现成法律依据的体育无形资产。这也正是本研究所确定的命题所强调“专门”的目的所在。正因为是非一般性的,所以要纳入专门的范畴。

    经过比较与概括,我们认为,这样几个体育无形资产需要进行专门法律保护的研究:①体育标志;②体育赛事的转播权;③体育明星的形象权;④体育专有技术。这些体育无形资产均是当前体育产业发展中较为活跃的经济要素,呈现出越来越受关注的发展势头,具有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意义和较大的市场开发价值。以下将展开我们的初步研究。

    注释:

    【1】杨汝梅.无形资产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4

    【2】栾蒲贵.无形资产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98

    【3】于玉林,等.现代无形资产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3

    【4】张占耕.无形资产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16

    【5】蔡吉祥.神奇的财富——无形资产[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2

    【6】于玉林.现代无形资产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7】于玉林.无形资产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0

    【8】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报[J].2002(5),20

    【9】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体育改革文件选编[S].1995,191

    【10】王敏敏,等.体育无形资产若干问题初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7(3),15

    【11】鲍明晓.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6

    【12】张卫动,等.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增刊,54

    【13】赵芳.我国体育无形资产保护的相关问题[J].体育学刊,2004(2),27

    【14】蔡吉祥.无形资产学[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13

    【15】丁钰.无形资产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141

    【16】广义无形资产分类[DB/OL], 

    【17】于玉林.无形资产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3

    【18】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2

    【19】于善旭.体育无形资产的经济分析及我国的经营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7

    【20】周天勇.新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5

    【21】李兴山,等.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47-54

    【22】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7-92

    【23】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0

    【24】陈放,等.奥运商机大策划[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398

    【25】周进强,等.体育产业现状趋势对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7

    【26】柴晓钟.奥运——北京经济新动力[N].人民日报市场报,2001-10-24

    【27】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229

    【28】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239

    【29】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1

    【30】周天勇.新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16~225

    【31】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52-154

    【32】任海,等.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32

    【33】于玉林,等.现代无形资产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34】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286-290

    【35】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218

    【36】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8~78

    【37】杜利军,等.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32

    【38】蔡军,等.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303

    【39】蔡军,等.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化发展相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314

    【40】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71

    【41】何长领,等.奥运商机在中国[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57

    【42】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1

    【4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

    【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S].第1条第2款

    【4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S].第2条第1款

    【4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S].第2条第8款

    【47】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S].第1条

    【48】南振兴,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言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43

    【49】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6

    【50】杨年松.体育无形资产初探[J].体育学刊,1999(2)

    【51】张厚福.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52】马小华,李开广.体育知识产权法律界定刍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

    【53】项建民.知识经济时代的体育知识产权保护[J].体育学刊,2002(4),27

    【54】张厚福.体育知识产权的产生与我国体育知识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55】陈翼建.我国体育知识产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4(4)

    【56】张春燕,张厚福.体育知识产权的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57】蔡吉祥.无形资产学[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80

    【58】马俊驹,梅夏英.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J].中国法学,2001(2)

    【59】吴汉东.财产权客体制度论[J].法商研究,2000(4)

    【60】胡开忠.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J].法商研究,2001(1)

    【61】转引自吴汉东,等.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6

    【62】尹田.法国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60-65

    【63】袁秀挺知识产权在财产权体系中的定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64】杨紫煊.财产所有权客体新论[J].中外法学,1996(3

    【65】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7-50

    【66】吴汉东.论财产权体系[J].中国法学,2005(2)

    【67】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

    【68】王家福,郑成思,费宗祎.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和中国民法典[DB/OL].法学时评网:http://www.lawintime.net/ReadNews.asp?NewsID=966&BigClassID=30&SmallClassID=40&SpecialID=0

    【69】转引自王涌.私权的分析与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1999

    【70】沈新艺,李政辉.论无形财产的法律定位——以财产法变迁为背景[J].石油大学学报,2002(3)

    【71】陈仲.无形资产评估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4

    【72】[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3

    【73】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9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