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村-苹果树的诱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母亲去世,我却因一场高烧获得记忆,这匪夷可思之事原以为只会出现在小说中,没想到竟真实发生在了我身上。可我宁愿这不是真的,好以此换回母亲十年寿命。

    过去遗失的记忆一片片一段段飞回大脑,这六七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令我心绪难平。我一连吸了几支烟,时而情绪激昂,时而陷入深深悲伤中。那一夜,我彻夜未眠。

    范小乙让我用文字记录下那些至关重要的内容,我知道他一直都想寻找它们。现在,在我笔触尚未到达那个导致一切变故的源头之时,让我用文字先领你们来到我准备辞职之时。

    我辞职的理由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相信,我是为了能自由地写小说和诗歌才辞职。在此之前,我在《莲城晚报》当了7年记者,7年中写过的消息、通讯、人物专访无数,但若要问我这些新闻作品有哪几篇具备保存价值,我一篇也说不上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写作这些易碎品耽误了我宝贵的青春年华。我最终决定给自己十年自由时间为限度,假如十年中我远远达不到自己的小说写作目标,再找一份工作糊口也不迟。母亲对我的所有决定永远都是爱莫能助,她虽然心里并不支持,却从不会强行阻拦。这一点我比你们也许都要幸运。

    没想到辞职后最先受到冲击的不是我母亲,而是林郁的父母。我不理解他们就如他们不理解我一样,我企图让他们明白没有工作并不意味着会挨饿受冻,但显然他们对未来女婿的要求和我不在同一水准。他们强行命令林郁同我分手,同时还双双找到我,说了一些甚至不惜贬低自己女儿的话,让我主动向林郁提出分手。出于自尊,我无法忍受这样的父母,只是可怜我那恋人林郁两头为难。她的忧郁和伤悲都落在我眼里,但为了自由,虽然痛苦,我也只能继续放弃。

    辞职后除了读书写作,我还有一项重要内容:离开家无目的游逛。这样说也并不完全准确,我游逛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是为了搜集故事素材,而乡村是产生故事的生活沃土。在我辞职之前就开始做过这项工作了,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生活中的真实和戏剧化远超过小说所虚构的,即便是我在饭桌上听来的一些生活段子,不客气地说,其生鲜性没几个小说家能编得出来。

    我很快就品尝到了去乡村采风带来的甜果,接连写了几个短篇,两三个月之后,那几个小说都顺利通过杂志社终审,即将刊发。我信心大增,写作速度也快得惊人。有时到某个乡村采风,还真能遇到擅讲故事的神人,他能连讲几天都不枯竭。逢到这时机,我便奉上一盒好龙井,老人立刻又提起了精神,恨不得把此地几百年间发生的故事都抖给我。而我也常常在乡村人诧异不解的目光中,就在讲故事人的床上凑合着迷糊几个小时。条件好的乡村有临时招待所,花十块钱就能住一晚。

    时序很快就到了秋天。中秋节过完,母亲对我说她想去徐州看看我大姨,在那过几天,嘱咐我一个人在家要按时吃饭。9月21号那天天气很好,天空现出初秋特有的澄碧和飘渺云彩,是个非常想令人出门的日子。吃过午饭后,我又来到汽车站。正好一辆从莲城发往周边康水县的汽车即将发出,我想也没想便一脚登上车。康水县距离莲城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以前统共却只去过几次,都是跟着朋友一起去春游踏青。康水县虽以水命名,实际却以山闻名,全县二十多个乡镇多半都靠山。

    班车因停靠站点太多,开得比较慢。当汽车行进到莲城最东部的马兰镇,就用了一个多小时,过了马兰镇往东就是康水县地盘了。视野里,山脉满目青翠,一会儿出现在汽车左侧,一会又横亘在汽车右方。山顶上的云层已和平原上空有了明显不同,山岚缭绕,雾气氤氲,很有几分仙气。我暗自庆幸自己来对了地方,仅仅是坐在车上观景,已经很受用了。我想既然是随兴而行,那就跟着感觉走吧,喜欢哪里便在哪里下车。

    汽车继续向东,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山里曲折迂回。当车驶过一个村子时,村头一片结满红彤彤果实的苹果树一闪而逝,红艳的苹果嵌在油亮绿叶间,异常强烈地吸引了我。我赶紧问旁边乘客,这是什么村,乘客说是早村。我对司机说,师傅,我想在这村下,麻烦你停停车。

    下了车,往回走,我去找那片诱惑我下车的苹果树。几分钟后,红得耀眼的苹果出现在我眼前。按说这片苹果树也就是几十棵的样子,但就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它们神奇出现在一个普通山村的村口,就像一个初解风情的山姑,带着纯朴而野性的力量,冷不防扑进你视线,不经意间撩拨你的心一阵颤动。走到苹果树近前,我发现苹果就是富士的一种,虽然个头不是很大,但它们红艳饱满匀称到沉沉欲坠的样子非常容易令男人引发联想。

    顺着村口我向里走去。这个叫早村的山庄背靠着青山,村里人家看上去不是很多,土地也比较少,从叶子的形状,我辨认出田里一畦畦种着的是花生和地瓜。

    我正疑惑看不到村里人呢,前边不远处路边出现了一间小屋,房屋很普通,但屋子上方写有一个大大汉隶“酒”字、迎风飘扬的白旗非常有古风,它无声招引着我大步向小屋走去。屋门前站着一个个子矮小、和颜悦色的老人,看见我突然出现,笑眯眯地问我,“这位客人,请问你是来找人还是买酒?”

    我一听也乐了,问他,“难道你们还造酒吗?”

    “呵呵,我们不仅会造酒,还会造好酒呢。客人请里面坐,我给你倒一碗尝尝,也好解解乏。”说着,将我请进屋。

    屋子不大,收拾得却干净利索,大坛小坛的酒摆了满地。一个小伙子正在专注地看电视。他拿过一盏粗瓷小碟,从一个小酒壶里倒了大半盏递给我,“客人请品酒,这酒的度数只有35度,绵软爽口,不容易喝醉。是我们的招牌酒。”

    我端过酒盏,尝了几口,果然味道和其他酒不一样。我夸赞道,“虽然我不擅喝酒,却也尝得出是好酒。可我不是来买酒的,我来找人,找那种会讲故事的人。”

    老人问,“你到俺村就是专门来找能讲故事的人?”

    看他脸上一团不解神色,我向他解释道,“大爷,我是一个专门写小说的业余作家。平时经常到不同村里溜溜逛逛,看有没有好的有意思的小说素材。刚才坐在车上路过你们村时,被村口一片结满果实的苹果树吸引,就顺便下了车。”

    “噢,写小说的,你这年轻人挺有意思。行,我领你去村里看看,要找会讲故事的得去问问村长。”老人又恢复了刚开始的热情,一张瘦脸被山风吹得干燥黧黑。

    老人安排了小伙子两句,带我向村子深处走去。越往里,感觉地势明显升高。两旁的民居越来越密集,有石头房屋,也有泥草小屋、砖木小屋,不少房屋上方都飘着一面旗,上面都有“酒”字。浑圆的落日悬在西方的天空,余晖映得眼前一片暖橙色,而街上却很少见到悠哉晒着太阳、闲聊的人。我对老人说,“大爷,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小的村还是个造酒专业村呢。”

    老人一边跟我说着话,“说是有二十几家造酒作坊,不过规模有大有小,有的一年产量超过万斤,有的只有几百斤。差远了。”一边又加快了脚下的步子。

    我无意地向他恭维道,“大爷家酒销量一定很高。”

    老人听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神采,“俺家酒销量是很高了,但还不是最高,”说到这,他扭头往四下看看,放低声音说,“村长家销量最高。”

    拐了两条街后,他领我来到一个齐整的养了不少花的小院子,这就是村两委办公场所了。他在一间屋前敲敲铁门,随后带上门进去了,大约两三分钟后,他打开门招手让我进去。进到室内我发现办公条件相当不错,真皮沙发、格力空调、书架、彩釉大花瓶、发财树一应俱全。靠东墙办公桌边站起来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看上去非常干练,他向我伸出手,笑容可掬地自我介绍,“我是早村的村长翟爱民,欢迎作家来早村采风。”

    我听后连忙摇头,“太惭愧了,我只是个业余小说家,收集故事素材是我的一大嗜好。可能这几天在这要给贵村添麻烦了。”然后,我又把刚才给那位老人说过的被苹果树吸引下车寻村的缘起,又给村长讲了一遍。

    村长爽快地说,“怎么能说是麻烦呢,早村一贯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莅临指导工作,尤其欢迎文化人士。我一会就安排人领你去招待所,条件简陋了点,你别嫌弃。至于你要找的擅讲故事老人,会有人带你去的。”

    我看他太客气,就忙向他解释,“村长,我来这里只是随意地想听听故事。住招待所和吃饭的费用我自己掏,可不能因此增加你们的负担。”

    村长打断了我,不由分说,“来到早村都是客,有酒喝酒,有肉吃肉。作家更应该不拘小节是不?”他正说着,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叫了声,“叔,叫我有事啊?”

    村长把我介绍给来人,安排带我去招待所。临走时,村长又专门叮嘱我一番,“今天晚上吃过饭你就早点歇着吧,明儿一早带你去听故事。夜里山风大,村民养的狗也多,你别自己出去,当心被狗咬着了。”我谢过村长跟着来人去村招待所。

    所谓的招待所也就是一排平房,距离村长办公小院没多远,从外面看房屋很普通,进去后发现却是标间样式,两张床,电视机,一张桌子,单独卫生间,还算干净。我的要求本来不高,看看这房间已经超出我预期了。领我来的男青年也姓翟,是村长的侄子,在村里做会计多年。他介绍说这招待所是专门为来村里订购“早村香”的客商建的,中秋节前是订货旺季,现在刚过完中秋节,招待所就都空着了。过段时间,客商还会陆续过来。他又领我看看吃饭的地方后就离开了。

    晚饭时,村长捎话过来说他有事不陪我吃饭了。在我的坚决要求下,厨房大嫂把四菜一汤改为两菜一汤一酒。架不住她热情劝说,我喝了二两早村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早村香”。这酒入口甘甜,没有一般白酒的辛辣气,让人有点上瘾的感觉。

    山里的夜来得格外早,山风果然如村长所说在夜里刮得凶猛,即使关紧了门窗,“呜呜”的风声还是从窗缝里漏进来。如果不是这山风,和远远近近几阵狗吠,山村之夜还是相当寂静的。

    只看了几页出门时带的书,酒劲就上来了,我觉得又困又乏。想着今天下午的经历,这个不可思议的山村和它的苹果树,觉得非常有意思,当然,我更希望第二天在村里听到的故事更有意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