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之前成功的杰出者的一天不光有24个小时,而且还能再加1个小时,也就是“第25小时”。
成功人士的一天有25个小时,这并不是荒诞的说法。只要按照下面所说的去做,相信你也会认同的。
1.善待时间
重要的事情什么时候做最合适?生理学家克莱特曼医生的研究显示,人的正常体温在一天之中的变化差为1.65℃之多。体温变化的模式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精神集中程度及心理状态。
人在早上的后半段和傍晚的中段神志最清醒。下午两三点钟是工作效率的“低谷”。体温在下午6点钟到8点钟达到高峰之后,很多人会精神减退。
用你的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处理困难的事情,或者从事创意思考。工作效率低的时间则用来看报、整理档案、打扫或清理信件。配合自己的精神状态去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2.做好前期准备
你开车去不熟悉的地方,会不会先不问路或不带地图?时间管理专家认为,每次花少许时间去预先计划,会收效显著。事先花20分钟筹划,稍后就不必花一个钟头去想该做些什么事。《生活安排五日通》的作者赫德莉柯说:“不要把所有活动都记在脑袋里,应把要做的事写下来,让脑子做更有创意的事情。”
每天都列张工作清单。按照轻重程度给它们排次序。要是事情较多,就把最迫切的列为“甲”类,次要的是“乙”类,再其次是“丙”类,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
3.分清轻重缓急
拣出重要的文件,加以分类“处理”,“阅读”以及“存档”。把“处理”的一部分放在显眼的地方,其余两部分则放在一旁。只把主要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你就可以避免因分心而浪费时间。
4.学会拒绝
多数人喜欢说他们办公室的门是永远敞开的。然而,如果每个不速之客都接待,你也许办不成什么事。
应该找些委婉的方式保护自己,避免突如其来的干扰。公共关系专家列维把他的开门政策稍加变化——让门半掩着。这意义很清楚:他其实不想让你进去,如果真的有急事也可以马上进来。应付不速之客的另一个办法:告诉对方你事务繁杂,向他道歉,然后请他在你不忙或工作效率较低的时间再来。
5.减少干扰
电话最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也最能浪费我们的时间。《时间管理新法》一书的作者麦肯齐说,想把长篇大论的来电挂断可以预先定个时限,然后用“大致上就是这样了……”之类的话暗示交谈应该结束了。
打电话之前要弄清楚打电话的用意。如果你要谈好几件事,就先记下来,然后照着谈。忙碌的人会希望你直截了当。如果不想让自己打出的电话不受欢迎,就要记下你打电话的对象什么时候最不忙;更好的办法是先约定时间再打重要的电话。
6.不要空等
如果知道等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随身带些阅读的材料。如公事包或者文件夹里放些文件、报告、刊物或剪报。
7.稍作整休
尽量利用时间并不等于每一刻都埋头苦干。做日常工作之际稍作休息,可以帮助你稍后做得更快更好。中午打个盹可以恢复体力。运动一下也可以让头脑清醒,身体放松。就算只是交替做深浅呼吸10分钟,也有松弛身心的作用,令你精神焕发。
为了让大家每天可以多得一个小时,美国有个钟表匠制造了一种特殊的计时器,每分钟只有57.6秒。每分钟省下2.4秒,一天下来多了近60分钟。其实,只要善用时间,你也可以每天“多”一个小时,得益无穷。
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第25小时”。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会有的。”每分钟挤一点,每小时、每天挤一点,你也会拥有自己的“第25小时”,要做一名成功人士,就要学会“挤”时间。
2.夺回你的时间
时间如同金钱,越是懂得利用的人,越感觉到它的价值;越是贫穷的人,越感觉到它的可贵。问题是当我们富有时,往往不知如何利用而任意挥霍,真正需求的时候,却已经所剩无几了。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据时间管理学研究者们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这样被偷走的。
1.找东西
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的调查表明,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类保管好。
2.懒惰
对付这个“时间窃贼”要做到:
(1)使用日程安排簿。
(2)在离家远的地方工作。
(3)及早开始。
3.时断时续
研究发现,造成公司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职员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着干下去。
4.悔恨或空想
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欷歔不已,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浪费时间的。
5.拖拖拉拉
这种人花许多时间考虑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可以完成任务并且转入下一个工作的。
6.匆忙行事,缺乏理解
这种人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他们没有对一个问题理解透就匆忙行动,以至于需要从头再来。这种人必须做的是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7.分不清轻重缓急
即使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如果分不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许多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认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或者,他们愿意做表面看来有趣的事情,而不理会不那么有趣的事情。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轻重性排队,确定主次。因此在确定每一天具体做什么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需要做什么?——明确那些非做不可,又必须自己亲自做的事情。
(2)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
(3)什么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在能给自己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中,优先安排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
随时警惕你的“时间窃贼”,切记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是生命的本钱,一个人浪费了时间就是浪费掉了自己的生命。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想使自己在35岁之前成功,就应该珍惜在这阶段属于自己的短暂的时间。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时间无声无息地从你身边溜走了。这主要是由于你把自己的时间分散了,被“时间窃贼”偷走了。根据以上教的方法,你可试着将“时间窃贼”赶走。
3.“计划”时间
善于为时间做预算、立计划,是管理时间的重要战略,是时间运筹的第一步。成功目标是管理时间的先导和根据。你应以明确的目标为轴心,对自己35岁之前的时间做出规划并排出完成目标的步骤。
许多人都把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的行家作为35岁之前成功的标志。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的话,就须先安排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社会实践的时间。你需要计划一下,完成一门课程需花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进入管理实践,向内行学习。
立计划,也包括对“预算”的检查督促。你要经常检查某一短期目标,是否如期实现。我们也可以通过记工作日志,将完成每件事花的时间记录下来。
有的人似乎一天到晚都很忙,并且常常加班,为何非得加班不可呢?那多半是由工作管理拙劣所致,避免加班的关键在于日程表的拟订。总之,拟订周期日程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们可以尝试拟订日程表,让自己的工作行程、同事的活动、上司的预定计划、公司的整体动向等事情得以一目了然。
由于自己的工作并非完全孤立,所以必须将它定位在所属部门的课题、公司整体的课题乃至各界的动向上,方能加以掌握管理。
只要尝试拟订日程表,原本凌乱不堪的各种预定计划,就会显得条理井然起来。
只要拟订行程表,设定进修时间、休闲时间、与家人沟通的时间,自己和家人都将因此取得默契、步调一致。此外,通过与家人的沟通了解,不但可以减轻日常生活的紧张压力,而且能够涌现新的活力。
先忧后乐乃是时间计划的基本原则。
好好地和大家一起共享,这种个人时间管理模式,当可妥善避免和家人发生冲突摩擦。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具体的周末假日行程表。
首先,所谓周末假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呢?
一般的看法是从周六早上到周日晚间为止。不过如果想要利用周末假日,充分争取时间从事自我启发的话,这样做是不可行的。
所谓周末假日是从周五晚间到周一早上为止的时间。如此解释的话,就有将近三天的假期可资运用,不妨将它当做一个整体时段来加以掌握。
倘若这种理念成立的话,周五晚间的度过方法就变得十分重要。譬如周五晚间痛饮迟归,连带地将使得周六起床之际已是中午时分。
周六和周日,基本上还是应该早起。如果失之严苛的话,恐有难以持续之虞,因此不妨稍微放松,比平日晚起一两个小时也没关系。尽可能以和家人一起共用早餐为宜。
其次,要将周六、周日的上午定为主要进修时间,不足的部分排入周六、周日的晚间。周日晚间不排计划只管就寝的话,周一早上提早起床也就可以。总而言之,周末假日行程的成败与否,要依周五晚间度过方法而定。
基本上,周末假日要将工作暂且抛置脑后,好好地调剂身心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不过,有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必须为下周一开始的工作预作心理准备。这点造成的巨大差异会在你事后的工作上面表现出来。
如果等到下周早上再来订立下周的进修行程表,事实上已经太迟了。本周日晚间才是思考订下周行程表的绝佳时机。
要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做好计划,规定它做什么就要做什么,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心人”,逐步迈向你预想的境地。4.如何对待“钱”
观念会左右人的行为。想在35岁之前成功的人士,必须有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只要人类存在,成功者就有存在的意义——成功者必须顶天立地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挣大钱,干大事。只是,社会的进步对成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为金钱焦虑?为什么有的人在黄土地上耕种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为什么有的人挣到的钱总比他应该或能够挣的少?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担心损失金钱而害怕投资?
下面,我们对几组关系来进行比较:
1.资产与负债
想在35岁之前成功的人士必须对自己资产和负债状况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我们可以把资产和负债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里去思考。赋予它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如情感、健康、心态、道德、社会责任等。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2.职业与事业
(1)你的职业通常是为别人打工,也就是为金钱工作。换句话说,你正在关注别人的事业。你的事业与你的职业是完全不同的。关注你的事业不是最重要的。
(2)你的事业是你不需要到场也能给你带来现金,你的职业是你必须亲自去做,并因此换取报酬的工作。
(3)不知道事业与职业的区别是你财务知识贫乏的表现之一。
3.投资与消费
(1)投资与消费是财富增加和减少的重要方面。穷者的消费是财富减少,而富者往往把消费变成一种投资。
(2)投资和消费是可以转换的,有时富人的消费反而是一种投资,而穷者的投资则变成了一种消费。
(3)穷者对微小的消费也斤斤计较,这是对金钱恐惧的一种表现。而富人敢于大胆地、合理地消费,因为他们懂得转化。
4.梦想与手段
(1)梦想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如果人有梦想而没有手段,那所有的梦想都只是幻想、空想或妄想。
(2)手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所有的手段都必须依托于正确的思想,才能结出善意的硕果。每个人都有梦想,但许多人在现实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多的人则是缺乏实现梦想的手段。要想过河,必须具备桥、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否则,“过河”只能是一种空想。
5.赚钱之道在于积累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愿望,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而来,潇洒地做一回大老板。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有些人赚钱太心急。小钱不想赚只想赚大钱,看不到小溪汇集在一起能积聚成大海。
日本明治时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贤,年轻时好长一段日子无所事事,在家赋闲无聊。后来生活日见拮据,他想:“我不能这样贫穷下去,应该干一番事业。”于是他拿出少许钱给乞丐,叫他们到处去拾人家丢掉的生菜,然后卖给贫穷的劳工们。当他开始做这项生意时,不少人讥笑他,讽刺他,甚至有的朋友拒绝与他来往。而河村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拼命地干,认定这些“小钱”是他事业的全部基础。没过几年,河村又投资船舶业,成了著名的船舶大王。
有一个外省来的补鞋匠,从几毛钱缝缝补补做起,年纯收入竟达数万元。这不起眼的生意,虽然挣的都是小钱,可积少成多。
正是由于他们有一种细致、认真,不耻于赚“小钱”的做法,使他们日后财源滚滚。这对我们来说确实很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抓住身边的小钱,不让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莫以利大而为之,莫以利小而不为。由小钱到大钱,终有一天你也会拥有大钱的。
“钱”是财富的象征,在当代社会更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拥有正确的金钱观,才能让你赚到更多的钱。
5.种好你的“摇钱树”
财富是一棵树,是由小小种子长大而成的,你所存的第一个铜板就是种子。而在种子长成大树的过程中,还需要你精心地浇水、施肥、治虫等,这就是理财。只播种不培育,种子是难以长成大树的。因此,你越快播下种子,越认真地培育树苗,就会越快让“钱”树长大,你就越快能在树阴下乘凉,越快采摘到丰硕的果实。
《圣经》中有则这样的故事:一个财主把财产分成三份,分别托付给三位仆人,要他们善加管理。第一位仆人用这些钱做了各种保值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回原料制成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安全起见,把钱埋在树下。一年后财主召回三位仆人检查成果,前两位仆人管理的财富均增长一倍,第三位则原物奉还。他向主人解释说:“惟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奉还。”
现实中也有一例关于财富增长的经典故事:1896年诺贝尔奖创立之初有980万美元基金,每年5位诺贝尔奖得主分获100万美元。初时诺贝尔奖金管委会订立章程规定基金的投资政策是安全且有固定收益,例如存银行或购公债。但到了1953年,基金只剩下330万美元。此时管委会做出决定,将基金投资股票和房地产。到1993年,基金总资产增长到2.7亿美元。
从这两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财富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财的方法。理财得当,财富便可迅速增加,而如果不会理财,或者理财不当,则不仅不能增加财富,而且还有可能使自己过去积聚的财富萎缩甚至损失。
理财,简言之就是“打理钱财”,把握财富增长的轨迹。理财方法的正误与理财能力的高低,决定财富的多少。有的人拼命赚钱,省吃俭用,却并没有富起来,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缺乏正确的理财方法与较高的理财能力,没有把握住财富增长的轨迹。
不少人将富人致富的原因,直接归因于他们生来富有、他们创业成功、他们比别人聪明、他们比别人努力或是他们比别人幸运。但是,家世、创业、聪明、努力与运气并不能被用来解释所有致富的原因。我们生活中的不少有钱人,他们并非出生在有钱人家,也不是什么大生意人,也不见得很聪明,并且也不是都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他们却硬是富了起来。靠什么呢?靠的是他们较强的理财能力。
台湾理财专家黄培源研究大量致富者后,得出一个结论:1/3的有钱人是天生的,1/3靠创业积累财富,1/3靠理财致富。他认为,出身于富裕之家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创业成功的比例也只有7%,因此,理财得当是普通百姓致富的最佳途径。
有人认为,理财不过是精打细算而已,最多只是改善一下个人或者家庭的财务状况,与我们的致富目标相去甚远。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理财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致富之道,而且利用理财致富,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你不需是有钱人、不需是高收入者、不需是高学历者、不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与高超的技术、不需要靠运气,你所需要的只是正确的理财习惯。因此,一个人有没有钱不重要,收入高低也不重要,影响一个人未来财富之多寡,在于有没有学会理财,有没有开始理财。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轻松,不过无论如何,都绝对值得你去做!
这是个变化快速、财富充沛的时代,同时也是个强迫理财的时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人均渴望发财致富,借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或达到人生的目标。在这攸关未来财富地位的关键时代里,你不能再对理财漠不关心,或者对投资一无所知。你必须趁早接受正确的理财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沿着财富增长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赢得胜利。
你不妨现在就审视一下自己,你是否养成了较好的理财习惯?是否制定了明确的投资计划?是否正在沿着追逐财富的正确轨迹前进?这是决定我们能否致富的重要因素。大多数人将资产摆在金融机构而不投资,而一开始投资理财,又只想快速致富。结果钱存在银行发不了财,而从事快速致富的投资,反而弄得血本无归。殊不知,致富要靠理财,理财要靠方法。不敢投资与盲目投资都是致富的大忌。
俗话说:“人不理财,财不理你。”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如何及时地把握每一个投资机会?理财的要诀就是开源和节流。所谓开源,便是争取资金收入;所谓节流,便是计划消费,预算开支。成功的理财可以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从而使你走上富裕的道路。而利用理财致富又是人人办得到的,也是人人应该做的。
学会理财是你财富增长的最根本途径。理财方法的正误与理财能力的高低,决定财富的多少。
6.培养你的“富裕意识”
对于想在35岁之前成功的人士来说,强烈的致富意识是事业的动力,有“钱”心,才会有“前”心,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有足够的金钱就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或曾经)想尽办法使自己更富裕,并不是当你变得“富裕”时你才突然产生富裕意识,而是你拥有了你的富裕意识,真正的富裕就离你不远了。
发展富裕意识是成功的一项重要内容。富裕意识意味着全无金钱忧虑,一种永远有大量的金钱足够分配的意识。那些真正生活富足的人们从不担心拥有过多——他们知道创造财富和富裕是他们自己思想取向的一个功能。但一旦我们这样做,我们的生活便大不一样了。
斯塔克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人,性格开朗,很善于动脑筋。他从不在乎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能赚钱的事,他都乐意干。
得克萨斯州有座很大的女神像,因年久失修,当地政府决定将她推倒,只保留其他建筑。这座女神像历史悠久,人们都很喜欢她,常来参观、照相。推倒后,广场上留下了200多吨废料,也不能挖坑深埋,只能装运到很远的垃圾场去,至少要花25000美元。
斯塔克知道这个消息,来到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愿意承担这件苦差事。他说,政府不必花25000美元,只需给他20000美元就行了。他可以完全按要求处理好这些垃圾。
政府当然很乐意这样做。
斯塔克请人将大块废料解成小块,进行分类: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品;把水泥做成小石碑;把神像帽子弄成很好看的小块,标明这是神像的著名桂冠的某部分;把神像嘴唇的小块标明是她那可爱的红唇……装在一个个十分精美而又便宜的小盒子里,甚至朽木、泥土也用红绸垫上,装在玲珑透明的盒子里。
更妙的是,他雇了一批保安人员,将广场上这些废物围起来,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围观。大家都盯着大木牌上写的字:“过几天这里将有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
有一天晚上,由于保安人员的松懈,有一个人悄悄溜进去偷制成的纪念品,被抓住了。这件事立即传开,于是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大加渲染,立即就传遍了全美。
这时,斯塔克就开始推出他的计划:
他在盒子上写了一句伤感的话:“美丽的女神已经去了,我只留下她这一块纪念品。我永远爱她!”
斯塔克将这些纪念品出售,小的1美元一个,中等的2.5美元,大的10美元左右。最贵的是女神的嘴唇、桂冠、眼睛和戒指等,15美元一个,都很快被抢购一空。
结果,斯塔克从一堆废物中净赚了12.5万美元。
并不是你变得“富裕”时你才突然产生富裕意识,而是你拥有了你的富裕意识,真正的富裕就离你不远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