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蜗牛可以相亲相爱-死亡的规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秦德龙

    老苏作古了,脑袋一歪,去了另一个世界。有热心人就跑去问领导,老苏的追悼会,怎么开?

    “什么追悼会?谁说要给他开追悼会了?”领导沉着脸问。

    热心人一愣,领导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单位的人死了,不都是单位出面治丧吗?

    领导瞧着热心人说:“你说得不对嘛,老苏是什么级别?”

    热心人更糊涂了。老苏是个群众啊,群众有什么级别?因为老苏是群众,追悼会就不开了?

    领导木着脸说:“怎么和你说呢,只能给老苏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能开追悼会!”

    热心人越发糊涂了。不都一样吗?遗体告别仪式,不就是追悼会吗?

    领导说:“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概念是不同的!上级有规定,追悼会不能随便开!一般的人,死了之后,只能搞遗体告别仪式。我也是同样,别看我是你们的领导,将来我作古了,也只能搞遗体告别仪式。为什么?因为,我这一级,从上边往下看,也属于群众!”

    热心人“哈”一笑,明白了,挠着头皮走了。

    热心人见人就说,老苏是个群众,只能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能开追悼会。一边说,一边解释,把领导也解释进去了。人们就笑。谁都没想到,人死了以后还有这个规矩。既然有规矩,那就按规矩办吧。

    可是,老苏的儿子却不同意这个规矩。老苏的儿子伤心地说:“我爸都死了,还有人给他讲规矩?”

    老苏的老婆也说:“真是欺负人!为什么不能开追悼会?过去,人死了,都开追悼会。”老苏的老婆说着,就给前来吊唁的人背诵了一段伟人语录:“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

    伟人的语录一背,大家都有话说了,纷纷议论,村里的老农民死了,都主张开追悼会,老苏总比老农民强吧。

    话一说到这个分儿上,就很难分清黑白了。

    热心人又找到了领导,反映了群众意见,说苏家人和群众,都要求开追悼会,而不同意搞遗体告别仪式。

    领导为难地说:“这我可做不了主。我们打个报告,向上级请示请示吧。上级让开追悼会,我们就开追悼会。”

    热心人说:“理由一定要写充分,老苏是恪尽职守,累死在岗位上的。”

    领导点了点头,心里却在说,因公累死的,就够格了吗?

    热心人把领导的话捎回来了。那就等吧,等上级的批示吧。

    可是,葬人的事,是不能等的。苏家人等到第三天,又等到第五天,也没等到上级的批示。老苏的老婆就急了,对儿子说:“第七天,必须出殡了,单位不给开追悼会,咱就自己开。”

    老苏的儿子说:“不就是挂个横幅吗?我们自己弄。”

    热心人说:“要弄,也得殡仪馆给弄。现在,哪有挂横幅的?都是电子屏幕打出来的字。一定要和殡仪馆说好,让他们给打个‘追悼会’。当然,这事,还得给领导通个气,不能把单位给甩了。毕竟,老苏是个有组织的人嘛。”

    热心人又跑到领导面前,把苏家人的意思说了。

    领导皱着眉头说:“死者家属要自己弄,就和单位无关了。”

    热心人说:“领导就睁一只限闭一只眼吧。人都死了,别太认真了。”

    领导说:“不是我认真。单位有这么多人,全国有这么多人,将来,一个个都死了,都开追悼会,那不乱套了吗?”

    热心人说:“管那么多干啥?将来,您有那么一天,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给您开追悼会,而且,是自发的,高规格的!”

    领导“噗”一声乐了:“你这家伙,真坏,盼着领导死啊?”

    热心人说:“那咋办呢?群众都知道,领导最热爱生命了,最不想死了!”

    领导挥挥手说:“得,别咒我了!想咋办就咋办吧。”

    热心人笑笑,跑回去对苏家人说了领导的态度。老苏的儿子,扯上热心人,去了殡仪馆。交了一切该交的费用,又咨询能不能开追悼会。

    殡仪馆的人说:“不就是个追悼会嘛,好说!再交两百块钱吧。”

    老苏的儿子说:“什么?‘遗体告别仪式’五个字,‘追悼会’三个字,少了两个字,还要多交两百块钱?”

    殡仪馆的人说:“这叫处置费。交不交?不交,还是搞遗体告别仪式。”

    老苏的儿子连声说:“交交交,当然要‘追悼会’!”

    殡仪馆的人问:“骨灰盒选好了吗?高、中、平三个档次,要哪种?墓地挑了吗?进烈士陵园,还是进公墓?”

    老苏的儿子问:“骨灰盒要高档。烈士陵园也能进吗?”

    殡仪馆的人说:“当然能进!想让老爷子当烈士不?想的话,开张证明过来,交两千块钱,给块烈士墓!”

    老苏的儿子问:“我爹是以身殉职的,应该让他当‘烈士’。”

    老苏的儿子说完,拉着热心人走了,请热心人给领导说说,签个字,批个“因公死亡”的证明来。

    热心人想了想,把领导拉到了酒馆,灌了一瓶酒。领导是半斤的酒量。一瓶酒一灌,就迷糊了,就把字签了。

    终于如愿以偿了,开了追悼会,老苏入土为安了,葬进了烈士陵园。不久,单位销毁老苏的人事档案,发现他曾在一份材料上写过一句话:“将来,我离开人世,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骨灰撒入黄河。”

    领导看着材料,幽默地说:“就让他安静地躺在烈士陵园吧,再不要惊动他了。反正,是家属自费搞的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